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道学前儿童记忆发生的指标和时间;
2.了解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3.知道0~3岁、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4.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力培养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3岁前、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以及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难点: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讨论、处理作业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课时4课时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讲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二、记忆的分类
(一)按保持时间划分
根据记忆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保存下来,大约的存储时间是1秒左右。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秒到1分钟之间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的记忆。
(二)根据内容划分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将记忆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言记忆。
1.运动记忆——又称动作记忆,是指所识记的内容是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儿童最早出现的就是运动记忆。
2.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害怕什么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情绪记忆出现也较早。
3.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比如,婴儿认识自己的奶瓶、认识妈妈,都是形象记忆的表现。学前期,形象记忆处于优势地位。
4.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是儿童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语词记忆的发展最晚。
(三)按目的性划分
从记忆的目的来看,记忆可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也称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记忆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也不使用特定方法的识记。如,看电视过程中播放的广告无意被记住;玩具店中新颖有趣的玩具无意被记住。
有意记忆则指有明确的目的,并使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如,语言活动中儿歌的记忆;早操活动中做操动作的记忆。
(四)根据理解性划分
根据记忆的理解性,将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如,幼儿反复背诵唐诗的记忆。
意义记忆: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也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如,背诵唐诗时,先让幼儿理解,根据理解进行的记忆就是意义记忆。
三、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的记忆,伴随着自身生理的发展,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记忆保持的时间不断延长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过程,其中保持时间是衡量记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记忆保持的时间也叫记忆的潜伏期,指的是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者再现之间的时间。
学前儿童各个年龄呈现的记忆潜伏期情况
1岁2岁3岁4岁7岁
再认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1年以前三年前
再现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1-2年
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记忆的潜伏期越来越长;
2.儿童再认出现的时间比再现出现的时间早,而且同一年龄的儿童再认的潜伏期比再现的潜伏期要长。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记忆保持时间不断延长,记忆能力不断提高。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从记忆提取的方式看,可以分为再认和再现。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从个体发生看,再现是在2岁左右逐渐出现的。在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再现和再认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比如,让儿童看12张图片,4岁儿童能再认全部12张,却只能回忆2-3张,10岁儿童能再认12张,并能回忆8张。
再认先于再现发生,是由于二者的活动机制不同。再认依靠的是感知,
回忆依靠的是表象。
(三)记忆容量不断增加
儿童记忆中所保留的信息容量起先是很小的,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记忆的广度、记忆的范围和工作记忆。
首先,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记忆的广度逐渐扩大。其次,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和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多样化,记忆范围也越来越扩大。再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提高。
(四)记忆内容的变化
学前儿童的记忆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扩大。
儿童在2周时便出现了运动记忆,6个月出现了情绪记忆,6-12个月出现了形象记忆,1岁左右出现词语记忆。
第二讲0-6岁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1岁前儿童的记忆
(一)新生儿的记忆
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以及重学记忆。
1.条件反射
母亲喂儿童时,往往先把他抱成某种姿势,然后再开始喂,不用多久,儿童便对这种喂奶的姿势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当被抱成这种姿势时,奶头还未触及嘴唇就已开始了吸吮动作。这种情况表明,儿童已经记住了喂奶的信号—也就是姿势。因此,新生儿记忆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2.习惯化
新生儿记忆的另一个表现是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注意他一段时间,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对他注意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他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习惯化,说明婴儿对多次出现的事物有了记忆后失去了兴趣。
3.重学记忆
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后,经过一段记忆消失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这种现象表明了儿童记忆的存在。如,儿童小时候背诵过的唐诗,长大后再次记忆的时间就会减少。
(二)生后头半年
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
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
21~25周的婴儿在14天的潜伏期之后对大多数刺激物能够再认。
5个月婴儿有24小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