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观察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观察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fb8e6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f.png)
观察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观察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84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HAMA、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HAMA、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予以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障碍;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临床效果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uloxeti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omatic depress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uloxeti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omatic depression.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somatic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2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uloxet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uloxeti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 an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difference in SAS, HAMA and PSQI scor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treatment, SAS, HAMA and PSQI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2.9%)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3.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Duloxeti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somatic depression, and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ir depressive symptom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 depression;Sleep disorders;Clinical effect of duloxeti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抑郁症常伴有躯体症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版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药物反应效果较差。
低剂量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低剂量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f78ce2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d.png)
低剂量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王华侨,李志文 (天津市安宁医院,天津 300300)[摘 要] 目的:研究低剂量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㊂方法:选取93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7)㊂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低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㊂对比两组治疗效果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抑郁症状(HAMD评分)㊁躯体症状(PHQ-15评分)㊂结果:研究组治疗3周后㊁治疗6周后HAMD㊁PHQ-15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93.62%)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89%)与对照组(10.8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对治疗带来明显影响㊂结论:加用低剂量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减轻患者抑郁症状及躯体症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㊂[关键词] 伴躯体症状抑郁症;奥氮平;帕罗西汀;安全性 抑郁症为临床常见情感障碍疾病,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如乏力㊁疼痛㊁胃肠功能紊乱等,且躯体症状的持续存在也是疾病复发的一个主要隐患[1]㊂帕罗西汀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可抑制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再摄取,从而改善患者抑郁症状㊂奥氮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㊁安全性高,已有研究证实其在改善抑郁症患者病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2]㊂鉴于此,本研究将低剂量奥氮平应用于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旨在探究其疗效㊂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2月93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46)和研究组(n=47)㊂对照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27~53岁,平均(42.64±5.16)岁㊂研究组男18例,女29例;年龄28 ~55岁,平均(43.48±6.74)岁㊂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性别㊁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㊂ 纳入标准:均符合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3];无其他精神系统疾病;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㊂ 排除标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月经期㊁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其他疾病引起的躯体症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心脑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高血压㊁冠心病㊁糖尿病等患者㊂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治疗,口服,初始计量20mg/次, 1次/d,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及药效反应酌情调整剂量㊂研究组采用低剂量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奥氮平口服5mg/次,1次/d,帕罗西汀用法用量同对照组㊂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㊂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治疗前㊁治疗3周后㊁治疗6周后抑郁症状㊁躯体症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㊁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评估,HAMD总分78分,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8分为正常;PHQ-15总分30分,得分越高躯体症状越严重,<5分为正常㊂②两组治疗效果,治疗6周后评估:治愈:HAMD降低至8分以下;显效: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75%,但未达治愈标准;有效:HAMD评分降低在25%~75%之间;无效:HAMD评分降低<25%;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㊂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嗜睡㊁头疼㊁口干㊁恶心㊁乏力㊁便秘㊂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抑郁症状㊁躯体症状比较:治疗3周后㊁治疗6周后,两组HAMD㊁PHQ-15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㊁躯体症状对比(x±s,分)组别例数HAMD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6周后PHQ-15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6周后研究组4738.21±5.2921.56±5.12①12.43±4.51①18.61±4.2912.85±4.56①9.52±4.78①对照组4637.86±5.0728.37±5.51①17.39±4.83①18.20±4.7214.71±4.13①13.69±4.35①t值0.326 6.176 5.120 4.439 2.060 4.397P值0.746<0.001<0.0010.6620.042<0.001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①P<0.052.2 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对治疗带来明显影响㊂见表3㊂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组别无效有效显效治愈总有效研究组(n=47)3(6.38)10(21.28)22(46.81)12(25.53)44(93.62)①对照组(n=46)11(23.91)8(17.39)20(43.48)7(15.22)35(76.09)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587,P=0.019<0.05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组别例数嗜睡头疼口干恶心乏力便秘总不良反应研究组471(2.13)2(4.26)1(2.13)0(0.00)2(4.26)1(2.13)7(14.89)对照组461(2.17)1(2.17)0(0.00)0(0.00)1(2.17)2(4.35)5(10.87)χ2值0.335 P值0.5633 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当中23.4%有抑郁症状,4.6%患有抑郁症[4]㊂单胺学说认为,患者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均与5-HT㊁NE等神经递质有关,目前抑郁症治疗指南中将5-HT再摄取抑制剂作为一线药物[5]㊂帕罗西汀是一种苯基呃啶衍生物,可选择性抑制5-HT转运体,阻断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延长和增加5-HT的作用,同时对NE的再摄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产生抗抑郁效果㊂有文献报道指出,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病情更严重㊁治疗难度更高,且病程更长,单一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疗效不尽理想[6]㊂奥氮平是新型抗精神病药,能与多巴胺受体㊁5-HT受体和胆碱能受体结合,可选择性减少中脑边缘系统中多巴能神经元放电,抑制多巴胺分泌,且能刺激脑前额叶皮层释放NE㊁活化5-HT,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7-8]㊂文献报道称奥氮平有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多采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具有较好的心血管安全性[9-1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采用低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3周后㊁治疗6周后,患者HAMD㊁PHQ-15评分明显低于单独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62%,这与二者联合能发挥协同作用密切相关,能更好延长和增加5-HT及NE的作用,进一步抑制多巴胺分泌,从而改善治疗效果㊂联合用药安全性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氟伏沙明同样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具有良好作用,但氟伏沙明影响奥氮平代谢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故本研究不使用氟伏沙明,而选择应用帕罗西汀,发现低剂量奥氮平与帕罗西汀联合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对治疗带来明显影响㊂提示低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是一种安全㊁高效的治疗方法㊂ 综上可知,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采用低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减轻躯体症状,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具有较高推广价值㊂4 参考文献[1] 张 旭,冯 威,王 刚,等.中国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躯体症状的现况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9,52(1):76-81.[2] 霍 健,苏兴利,王 爽,等.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4):366, 372.[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综合医院焦虑㊁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12):908-917.[4] 赵晓航,阮航清.中国成年人抑郁症状的社会经济梯度研究--基于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和2016年数据[J].北京社会科学,2019,33(8):34-47.[5] 张付全,王 军,王国强.低剂量奥氮平抗抑郁增效作用及对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27(1):41-43.[6] 耿纪婷,阎 锐,姚志剑.抑郁障碍躯体症状的生物学机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12):1148-1152.[7] 谢勤侠,魏晓丽.优质护理配合奥氮平㊁氟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9-12.[8] 李 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抽动障碍的有效性㊁安全性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104-105. [9] 张 健.小剂量奥氮平合用阿戈美拉丁治疗老年焦虑性抑郁的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3): 313-314.[10] 石鸿蓝,李志军.盐酸文拉法辛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对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 11(1):94-95.[收稿日期:2020-06-19 编校:王丽娜]。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不同症状抑郁症的比较研究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不同症状抑郁症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5b708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b.png)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不同症状抑郁症的比较研究杨逢润;郭娟【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4(000)010【摘要】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不同症状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112例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不同主诉(精神症状或躯体症状)分为精神症状组56例和躯体症状组56例,每组患者再各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舍曲林组(28例/28例),分别给予患者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6周。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精神症状中,米氮平组与舍曲林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中的米氮平组显效率(71.43%)高于舍曲林组(50.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以精神症状或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均有效,其中米氮平治疗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疗效更好。
【总页数】2页(P28-29)【作者】杨逢润;郭娟【作者单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 430022;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1【相关文献】1.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比较研究 [J], 王学燕;牛艳;杨红梅;孙丽丽;梁家騋2.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治疗首发抑郁症舍曲林治疗无效者的疗效比较 [J], 缪叶军;范强;方强3.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不同剂量米氮平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薛李;田宏;王丽霞4.米氮平、舍曲林、度洛西汀在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J], 蒋胜菊5.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不同剂量米氮平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薛李; 田宏; 王丽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疗效比较
![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da7e0cd376baf1ffd4fad65.png)
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疗效比较作者:解冬梅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19期【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疗效。
方法实验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治疗的100例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患者,随机编号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应用的药物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组应用的药物为度洛西汀,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00%,而对照组患者仅为68.00%,观察组治疗优势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抑郁症;躯体疼痛障碍;度洛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即是抑郁症,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长时间的心境低落,而此病的并发症的一种即是躯体疼痛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本研究就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疗效给予分析,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治疗的100例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患者,随机编号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
其中观察组女22例,男28例,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42.35±2.6)岁,对照组患者女24例,男26例,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43.45±2.4)岁,所有实验对象均签属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本院学术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对照组疗法:对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国药准字H20153122生产厂家:重庆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剂量每次1片,每天二次,症状严重则早上剂量为2片。
观察组疗法:对患者口服度洛西汀(国药准字:H20130056,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剂量20 mg/次,每天二次,症状严重则增加剂量为60 mg/次,每一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56天。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门诊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对照研究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门诊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dc852eccbff121dd368381.png)
【 关键词 】 文拉 法 辛
氟西 汀
抑郁 症
【 文章编 号】 1 0 —2 1 2 0 )0 —1 50 0 97 0 (0 7 一20 0 —2
【 中图分 类 号】 R 4 . 7 94
【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拉法 辛 ( 乐 欣 ) 一 种选 择 性 的 5羟 色 胺 和 博 是 一 去 甲 肾上腺 素再摄 取 抑 制剂 , 一种 具 有 苯 乙胺 基 的 是 新 型抗 抑 郁 剂 [ ] 1 。为 探 讨 文 拉 法 辛 的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 文对 文 拉法辛 与氟 西 汀 门诊 治 疗 伴 躯 体症 状 的 本 抑郁 症作 了对 照研 究 。
效—— HMAD减 分率 <5 。 0
统 计 学 分 析 将 数 据 输 人 微 机 , 用 S S o 运 P SFr
合 中国精 神 障碍分 类与 诊 断标 准第 三 版 ( C -) C MD 3 抑
郁 发作 诊 断标准 [ ; 2 至 少具 有 下 列 2项 症 状者 : 。 () 睡 眠障碍 、 头痛头 晕 、 心慌 、 前 区不 适 、 心 胃肠 道症 状 、 慢
性疼痛 及 全身症 状 ;3 年龄 l () 8岁~ 6 O岁 ;4 人 组 时 ()
Wid w 1 . n o 1 5软件处 理 , 统计推 断 分别 采用 t 验 、 。 检
汉 密 尔顿 抑 郁 量 表 ( HAMD) 7项 评 分 > 1 3分 。( ) 5 患 者及 家属 知情 同意 。排 除标 准 : 1 严重 的心脑 血 管 () 等躯体 疾 病 、 物 或 酒 精 依 赖 史 、 娠 或 哺 乳 妇 女 。 药 妊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f38029700abb68a882fbc2.png)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并安慰剂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8周研究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能明显增强总体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标签:艾司西酞普兰;丁螺环酮;抑郁症抑郁障碍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及高疾病负担的精神疾病[1],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抑郁症造成的疾病负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排第3位[2]。
但过去常局限于精神病学范畴,习惯强调患者症状,即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可是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就诊的主诉并非情感或精神症状,而是躯体方面的症状。
躯体症状是抑郁症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诊断为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3]。
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丁螺环酮对抗抑郁剂有良好的增效作用[4]。
本文研究两者联合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
入组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入组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年龄18~56岁。
排除标准:①有器质性疾病史及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使用精神活性药物的精神障碍患者;③入组前1周抗抑郁剂用药史者;④对抗抑郁药物过敏者,存在明显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者,药物依赖及酒精依赖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fd644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8.png)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氟西汀(fluoxetine)和奥氮平(olanzapine)分别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通常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
最近的研究发现,联合使用氟西汀和奥氮平可以有效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通常表现出持续的抑郁情绪、失眠、食欲改变和心理行为障碍等症状。
一些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头痛、胸痛、消化不良等。
这些躯体症状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还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传统的抗抑郁疗法通常使用单一的药物进行治疗,但这种方法在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时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氟西汀和奥氮平的联合应用就是其中的一种新颖治疗方法。
一项针对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氟西汀联合奥氮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研究对象包括了200名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的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接受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的实验组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比对照组的患者有显著的改善。
实验组的患者的躯体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头痛、胸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减轻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
除了临床症状的改善外,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患者全面生活功能评定量表(GAF)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他们在社会、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还在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率上显示出了优势。
研究发现,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康复速度更快,而且康复率也更高。
这意味着这种联合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该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还可以缓解其躯体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62504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8.png)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用于治疗抑郁症。
而奥氮平是一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是否能够有效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呢?本文将对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一、氟西汀和奥氮平的作用机制1. 氟西汀的作用机制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抑郁症。
2. 奥氮平的作用机制奥氮平是一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具有拮抗作用,从而起到抗精神分裂症和抗抑郁的作用。
它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其对5-羟色胺受体的作用有关。
1. 临床试验设计一项针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试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接受氟西汀治疗,另一组接受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
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2. 临床试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躯体症状、减轻抑郁程度方面优于氟西汀单药治疗组。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联合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1. 患者选择适合联合治疗的患者主要是伴有显著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如头痛、胃肠道不适、全身乏力等症状。
对于这类患者,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可能较差,需要联合药物治疗。
2. 用药注意事项联合使用氟西汀和奥氮平时,应注意剂量的合理搭配,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临床疗效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观察抑郁情况和躯体症状的变化。
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评估和躯体检查,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四、总结综合以上内容可知,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伴随的躯体症状。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估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4ce0f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5.png)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型抗抑郁药物不断涌现,为抑郁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旨在对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种类及特点近年来,新型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 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等。
SSRI 类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通过选择性抑制 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 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这类药物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
SNRI 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同时抑制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对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为有效。
NaSSA 类药物如米氮平,通过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 5-羟色胺能神经传导,改善睡眠和食欲,对伴有睡眠和食欲障碍的抑郁症患者具有一定优势。
二、临床疗效评估指标1、症状改善程度常用的评估量表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等,通过对患者的情绪、睡眠、食欲、兴趣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以判断药物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
2、治疗起效时间指患者开始服用药物到症状出现明显改善的时间间隔。
一般来说,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起效时间在 2 4 周左右,但个体差异较大。
3、治愈率和缓解率治愈率是指经过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比例,缓解率则是指症状明显减轻的患者比例。
这两个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药物的治疗效果。
4、复发率指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抑郁发作的比例。
较低的复发率意味着药物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5、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生活质量量表如 SF-36 等,评估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以了解药物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
比较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
![比较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6c00377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b.png)
比较度洛西汀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左进涛【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9(013)023【总页数】2页(P117-118)【关键词】度洛西汀;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作者】左进涛【作者单位】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抑郁症是心境障碍中的典型也是主要类型,临床特征为有着明显并且长期心境低落现象[1]。
抑郁症患者最常出现的伴发症之一就是躯体疼痛障碍,有具体研究表明在所有抑郁症患者中有≥50%的患者患有肢体疼痛障碍这一病症,并且这一病症特别是慢性疼痛还会进一步反馈给患者,造成患者抑郁症加重现象的发生[2]。
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治疗方法一直受到了众多医学者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就度洛西汀疗法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94 例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7 例。
参照组男25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37.18±5.28)岁。
研究组男24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36.98±5.4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所判定的关于躯体化障碍的相关诊断条例;②患者年龄在18~60 岁;③病程>2 年;④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判定患者评分>20 分;⑤通过疼痛等级评价量表(GCP)判定患者级别>Ⅰ级;⑥在30 d 内并未服用任何与抗焦虑和抗抑郁有关的药物,未进行其他治疗。
排除标准:①有心、肾肝等内科性疾病的患者;②在最近1 年内对于药物有依赖或者对酒有依赖的患者;③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④妊娠或者处于哺乳期的患者;⑤有器质性疼痛的患者。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的疗效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fa9b798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4.png)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的疗效
蒋荣泉;吴美娟;朱国芳
【期刊名称】《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年(卷),期】2008(16)6
【摘要】慢性功能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非伤害性疼痛(以下简称慢
性疼痛)。
慢性疼痛病人中有44.7%呈抑郁状态,36.8%为焦虑状态,而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慢性疼痛病人均有抑郁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NRIs)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病
人的疗效确切。
米氮平能增加NE、特异性激动5-HT1a型受体,是一种NE和特
异性5-HT抗抑郁药(NaSSA)。
笔者用米氮平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患者,并对
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2页(P626-627)
【关键词】米氮平;阿米替林;抑郁症;疼痛
【作者】蒋荣泉;吴美娟;朱国芳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米氮平与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伴严重失眠的临床观察 [J], 艾德里
2.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60例临床观察 [J], 余艳
3.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并发慢性疼痛的对照研究 [J], 朱毅平
4.阿米替林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伴失眠效果观察 [J], 顾乐愉; 戴宇斌; 徐涛
5.米氮平与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伴严重失眠的疗效比较分析 [J], 刘期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和副作用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和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467f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2.png)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和副作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抑郁症治疗方式之一,其中抗抑郁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和它们的副作用。
一、SSRI类抗抑郁药物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大脑中5-羟色胺(一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来缓解抑郁症状。
1. 高效且少副作用的SSRI——氟伏沙明氟伏沙明是一种常用的SSRI抗抑郁药物,其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少。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失眠和性功能减退等。
然而,这些副作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会逐渐减轻。
2. 副作用较多但效果显著的SSRI——帕罗西汀帕罗西汀是另一种常用的SSRI抗抑郁药物,疗效较好。
然而,与氟伏沙明相比,帕罗西汀的副作用相对更多。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口干、失眠等。
此外,帕罗西汀还可能导致食欲增加,引起体重的增加。
二、SNRI类抗抑郁药物SNRI(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另一类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与SSRI类药物相比,SNRI类药物还能提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1. 常用的SNRI类抗抑郁药物——文拉法辛文拉法辛是一种常见的SNRI类抗抑郁药物,疗效广泛认可。
它主要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来发挥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食欲不振和睡眠障碍等。
2. 需慎用的SNRI类抗抑郁药物——美拉法辛美拉法辛是另一种SNRI类抗抑郁药物,但该药物副作用较多,需要慎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和口干等。
此外,使用美拉法辛的患者还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等生理指标。
三、其他常见的抗抑郁药物除了SSRI和SNRI类抗抑郁药物,还有其他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物、MAO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1. 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以氯米帕明、阿米替林为代表,副作用相对更多。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口干、便秘等。
来士普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疗效的研究
![来士普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疗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ed6c1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f.png)
来士普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疗效的研究
蓝倩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7(033)030
【摘要】目的:探讨来士普对以头痛、耳鸣、心悸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收治抑郁症患者89例,给予来士普治疗.结果:治疗4、8周末血浆P物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4周末与治疗8周末血浆P物质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士普可降低以头痛、耳鸣、心悸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患者血浆P 物质水平,对临床躯体症状以头痛、耳鸣、心悸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有效.
【总页数】2页(P41,43)
【作者】蓝倩
【作者单位】618000 德阳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J], 王静
2.度洛西汀及舍曲林治疗伴躯体症状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J], 祖鑫;沈仲夏;陈科;那万秋;方瑜
3.低剂量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王华侨;李志文
4.低剂量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王华侨;李志文
5.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合并小剂量米氮平片对伴躯体疼痛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躯体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方锋峰;蓝莉萍;赖允娟;姚素华;黄丽;张杨正浩;陈吉祥;李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疼痛患者的比较研究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疼痛患者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884c5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5.png)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疼痛患者的比较研究张恩;王道金;熊伟;曹娟【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伴有疼痛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抑郁症伴有疼痛症状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8例)和帕罗西汀组(40例),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HAMD-24评分上,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2.242,P=0.023);在MOSPM评分上,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2.643,P=0.033),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8.251,P=0.012),得分随治疗时间增加减少;组别和时间对HAMD-24及MOSPM评分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结论: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有疼痛患者均安全有效,度洛西汀对疼痛症状疗效更佳.【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23)005【总页数】3页(P321-323)【关键词】度洛西汀;帕罗西汀;抑郁症;躯体疼痛【作者】张恩;王道金;熊伟;曹娟【作者单位】241002,安徽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41002,安徽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41002,安徽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41002,安徽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抑郁症为精神科临床常见疾病,在抑郁症患者中常常伴有睡眠障碍、精力丧失、周身不适、躯体疼痛等非特异性躯体症状,有些患者以此类症状作为主诉,而长期在综合性医院门诊中不断就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抑郁症完全缓解的时间、降低缓解率[1]。
以往研究证明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伴有疼痛症状的疗效确切[2]。
国外近期的研究中发现,新型抗抑郁剂度洛西汀对抑郁症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患者疗效显著[3-4]。
但是二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理机制明显不同,本研究采用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对照,评估其治疗抑郁症伴有躯体疼痛症状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3dd7e1102de2bd96058813.png)
・ 药物与临床 ・
艾 司西酞普兰联合 丁螺环酮治疗伴躯 体症状 抑郁症 的临床研 究
刘 翔 肖 瑛 郑 莉 娜
江西 省吉 安市第 三 人 民医 院 . 江西 吉安
3 4 3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艾 司西酞 普 兰联合 丁螺 环酮治 疗伴 躯 体症 状 抑郁 症 的临 床效 果及 不 良反 应 。方法 将 1 2 0例抑
e f f i c a c y a n d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w e r e e v a l u a t e d w i t h Ha mi l t o n d e p r e s s i o n r a t i n g s c a l e ( HA MD ) , Ha mi l t o n a n x i e t y r a t i n g
Cl i n i c a l e fe c t o f e s c i t a l o p r a m c o mb i n e d wi t h b u s p i r o n e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d e pr e s s i o n wi t h s o ma t i c s y m pt o ms
疗 效及 不 良反应 。结 果 治 疗后 两组 H A MD、 HA MA评 分 均显 著 降低 , 前后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治疗第 2 、 4 、 6 、 8周研 究组 H AMD、 H AMA评分 低于对 照组 ( P < O . 0 5 ) ; 两组 不 良反应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 > O . 0 5 ) 。结论 艾 司
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7c2fe619e8b8f67d1cb90d.png)
的B 7分子 受体 C D 2 8 。另 外 , 有证 据 表 明 C T L A 4 也可 拮抗 C D 2 8介导 的信号通路 , 最终拮抗 T C R介 导 的信号 通路 j 。因此 , C T L A - 4对 T细胞 增殖期 负性 调节作用 。 我们 的研 究 发 现 , 与 对 照组 相 比 , 慢 性 丙 型肝 炎
R e v I mm u n o l , 2 0 0 1 , 1 9 ( 1 ) : 2 2 5 — 2 5 2 .
[ 2 ] 毛海婷 , 王雄彪 , 张玲 , 等.C T L A 2 4基因多态性在 重症肌无 力发病
免疫 耐 受 状 态 , T细胞 反 应 性 较 低 。虽 然 C T L A一 4的 表 达 与 HC V RN A、 A L T及 A S T水 平 均 无 显 著 相 关 , 但 是 进 一 步 根据 转 氨酶 的水平 进 行 亚 组分 析后 发 现 , A > 3 U L N 组和 A S T> 3 U L N组患者 C T L A 一 4 mR N A
2 0 0 3 , 1 3 4 ( 1 2 2) : 1 3 3 - 1 4 1 .
[ 4 ] 中华 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中华 医学 会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学 分会. 丙型肝炎 防治指南 [ J ] .中华肝脏病杂 志, 2 0 0 4 , 1 2 ( 4 ) : 1 9 4 - 1 9 8 .
弱 T细胞 的负性调 节作 用 , 从 而 启 动炎 症 反 应 并 加 重 慢性 丙 肝者 肝细 胞损 伤 , 反之 , 也说 明 肝脏 炎症 程度 的
a mi n o t r a n s f e r a s e l e v e l s t h a n t h o s e w i t h a c t i v e h e p a t i t i s [ J ] .J Vi r a l
比较抗抑郁药物SSRI与三环类药物
![比较抗抑郁药物SSRI与三环类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926123c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1.png)
比较抗抑郁药物SSRI与三环类药物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的常用药物,其中包括SSRI(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和三环类药物。
本文将比较这两类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优劣之处。
一、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SSRI是一类抗抑郁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阻碍血清素再摄取来增加神经递质血清素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常见的SSRI药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
三环类药物也是一类抗抑郁药物,其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的再摄取,同时对血清素也有一定的影响。
阿米替林、奥氮平等就是常见的三环类药物。
二、药效与副作用1. 药效比较由于SSRI选择性地作用于血清素再摄取途径,相较于三环类药物,其疗效更为明显。
研究发现,SSRI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有效率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
三环类药物也能够缓解抑郁症状,但对血清素的选择性较低,因此相较于SSRI,其疗效可能稍逊一筹。
2. 副作用比较SSRI药物相对来说副作用较轻,包括恶心、头晕、失眠等,但这些副作用一般在用药初期会逐渐减轻。
此外,SSRI不会引起心脏传导异常,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低,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但某些个体可能会出现性欲问题。
而三环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多,包括口干、便秘、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
部分患者在用药初期可能会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影响日常生活。
另外,三环类药物对心脏传导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三、选择药物的考虑因素1. 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规推荐使用SSRI药物进行治疗。
因为SSRI副作用较轻,有效率高,能够满足轻度抑郁症的治疗需求。
而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尤其是伴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三环类药物可能更合适。
三环类药物在短期内能够发挥快速的镇静作用,控制患者的情绪波动,减少自杀行为的风险。
2. 患者个体特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副作用的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58c7a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0.png)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疾病描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患者表现为持续低落的情绪、对事物丧失兴趣和享乐感的丧失,常伴随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疲劳乏力等躯体症状。
治疗方法:
氟西汀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通过抑制血清素摄取来减轻抑郁症状。
对于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单一使用氟西汀可能效果有限。
一些临床医生采用联合奥氮平与氟西汀治疗,以期提高疗效。
联合治疗的原理:
奥氮平是一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同时也具有抗抑郁作用。
联合使用奥氮平与氟西汀可以增强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尤其对于伴有严重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
临床研究:
多个临床研究对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评估。
其中一项研究在中国进行,共纳入了100名抑郁症患者。
其中50名患者使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另外50名患者仅使用氟西汀作为对照组。
治疗期为8周。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且改善速度较快。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严重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乏力等也得到了更好的缓解。
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也有所改善。
可见,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联合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抑郁症状,还可以减轻伴随的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联合治疗可能会增加一些副作用的风险。
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监测副作用的出现,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来士普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疗效的研究
![来士普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疗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cabac00975f46527d3e189.png)
来士普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疗效的研究作者:蓝倩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0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0.22摘要目的:探讨来士普对以头痛、耳鸣、心悸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收治抑郁症患者89例,给予来士普治疗。
结果:治疗4、8周末血浆P物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治疗4周末与治疗8周末血浆P物质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抑郁症;来士普;P物质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抑郁症患者常主诉多种重叠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疼痛、耳鸣、心悸等。
临床上趋向使用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起效快,患者依从性较高,疾病的复发少。
有研究结果显示,以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抑郁症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并与疼痛等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P物质作为神经肽类递质,在情绪调节、痛觉等异常感觉的传递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抑郁症的有效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
因此,通过监测使用来士普治疗过程中的抑郁症患者P物质的变化情况了解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主诉为头痛、耳鸣、心悸的抑郁症患者89例。
男38例,女51例;平均年龄(34±7)岁;抑郁症总病程5个月~4年,本次发病期1~3个月。
入组标准:①年龄18~55岁;②符合DSM-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③抑郁症伴有头痛、耳鸣、心悸症状;感觉异常>1次倜,持续时间>2h。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脑器质性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
方法:①所有患者均予来士普治疗。
治疗剂量20~40 mg/d,每早服,平均20 mg/d;研究期间不合并使用其他抗抑郁药;可酌情予右佐匹克隆3 mg/次改善睡眠。
②P物质测定: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末晨6:00,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注入0.5 mol/L依地酸二钠30μL、抑肽酶1 500 kiu的试管中混匀,每1 mL血浆加冷丙酮(4℃)混匀,离心半径8 cm,2 000 r/min,离心2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米氮平、舍曲林、度洛西汀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102例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治疗组、舍曲林治疗组、度洛西汀治疗组,各34例,分别给予米氮平、舍曲林、度洛西汀口服治疗8周。
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利用疼痛量表(MOSP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
结果三组治疗后MOSPM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周末,米氮平治疗组、度洛西汀治疗组MOSPM评分[(66.21±13.42)、(65.48±13.71)分]低于舍曲林治疗组(P<0.05);治疗后2、4、8周末度洛西汀治疗组、舍曲林治疗组MOSPM评分低于米氮平治疗组(P<0.05)。
米氮平治疗组、度洛西汀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8周末米氮平治疗组、度洛西汀治疗组HAMD 评分低于舍曲林治疗组(P<0.05)。
结论度洛西汀在改善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躯体疼痛症状方面,效果优于米氮平和舍曲林,起效迅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疼痛;躯体症状;米氮平;舍曲林;度洛西汀【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mirtazapine,sertraline,and dul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somatic pain symptoms. Methods A total of 102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somatic pain symptom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irtazapine treatment group,sertraline treatment group,and duloxetine treatment group,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received respectively treatment by mirtazapine,sertraline,and duloxetine for 8 weeks. Medical outcomes study pain measures (MOSPM)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were applied in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before and after 1,2,4,8 weeks of treatment. Results All three groups had lower MOSPM scores after treatment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1 week of treatment,mirtazapine treatment group and duloxetine treatment group had lower MOSPM scores [(66.21±13.42),(65.48±13.71)points] than sertraline treatment group (P <0.05). After 2,4,8 weeks of treatment,duloxetine treatment group and sertraline treatment group had lower MOSPM scores than mirtazapine treatment group (P<0.05). Mirtazapine treatment group and duloxetine treatment group had all lower HAMD scores after treatment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1 and 8 weeks of treatment,mirtazapine treatment group and duloxetine treatment group had lower HAMD scores than sertraline treatment group (P<0.05). Conclusion Duloxetine shows better effect than mirtazapine and sertraline in improving depression and somatic pain symptoms in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somatic pain symptoms. It provides quick onset effect,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Depression;Pain;Somatic symptoms;Mirtazapine;Sertraline;Duloxetine抑郁症是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为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
抑郁症患者除了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等症状外,往往还伴随着头、颈、胸、背、腹、关节、四肢等各种躯体疼痛。
本研究通过米氮平、舍曲林、度洛西汀来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观察三种抗抑郁症药物缓解患者抑郁症状以及躯体疼痛癥状的效果,并做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就诊的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102例,其中男43例,女59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8.5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病程32.1个月。
全部患者均主诉不同部位的躯体疼痛,其中腹部22例,下肢关节24例,肩关节18例,下肢肌肉29例,胃26例。
入选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中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ICD-10)诊断标准[2];②抑郁症状>6个月;③首次入院;④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3分;⑤有>1处的疼痛,疼痛次数>1次/周;⑥无抗抑郁药用药史;⑦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脑器质性疾病;②孕妇、哺乳期妇女;③酒精药物依赖者;④有抗抑郁药过敏史;⑤重大躯体疾病。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治疗组、舍曲林治疗组、度洛西汀治疗组,各34例。
1. 2 方法米氮平治疗组患者睡前口服米氮平进行治疗,1次/d,起始剂量为15 mg/d,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至45 mg/d。
度洛西汀治疗组患者口服度洛西汀进行治疗,2次/d,起始剂量为40 mg/d,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至60 mg/d。
舍曲林治疗组患者口服舍曲林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50 mg/d,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至150 mg/d。
治療时间均为8周。
由2名经培训的精神科主治医生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评定疗效。
1. 3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OSPM[3]、HAMD[4] 评定疗效。
疼痛疗效评定标准:痊愈:MOSPM减分率≥75%;显效:50%≤MOSPM减分率0.05)。
抑郁症疗效:米氮平治疗组有效31例(91.18%)、无效3例(8.82%),舍曲林治疗组有效30例(88.24%)、无效4例(11.76%),度洛西汀治疗组有效31例(91.18%)、无效3例(8.82%)。
三组抑郁症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抑郁症的各种不良情绪刺激与疼痛相关的脑区,导致疼痛的加重。
过往研究显示,有49%的抑郁症患者有慢性疼痛性躯体症状,疼痛和抑郁间可相互影响,彼此加剧严重程度。
同时,疼痛与抑郁的改善也有协同作用[5]。
因此,抑郁和疼痛同时治疗是提高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必要步骤。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解抗抑郁药是否能缓解疼痛,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发现,抗抑郁药对缓解心因性疼痛、神经性疼痛、躯体形式疼痛等疼痛均有明显效果[6]。
在抑郁症的治疗上,应首先考虑选择作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依从性好、迅速的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可改善抑郁症的不良情绪,进而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三组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后,在抑郁症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疼痛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是五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米氮平能快速增加NA/5-HT能作用,是第1个特异性5-HT能和NA抗抑郁药。
而度洛西汀能平衡高效地抑制NA和5-HT双递质再摄取,快速起效。
本研究显示,米氮平治疗组和度洛西汀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末,HAMD评分明显下降,提示米氮平和度洛西汀在治疗抑郁症状时,起效快。
而舍曲林则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而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较为缓慢,本研究显示,在1周末,其HAMD 评分并未明显下降。
治疗8周末,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显示,米氮平和度洛西汀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且疗效相当。
作为NA和5-HT再摄取抑制剂的度洛西汀的躯体疼痛机制为,在下行痛觉通路中,NA和5-HT的介入抑制传至痛觉神经,经脊髓的上行传导,阻断通往脑的疼痛信号,缓解躯体疼痛症状[7]。
其在缓解患者躯体疼痛方面起效快,作用强,明显优于米氮平和舍曲林。
综上所述,度洛西汀相较于米氮平和舍曲林,在改善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躯体疼痛症状方面效果显著、起效迅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樊园媛,蔡德明,张新风,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伴躯体疼痛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4,14(6):605-607.[2] Stratinaki M,Varidaki A,Mitsi V,et al. 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 4 [corrected] is a crucial modulator of antidepressant drug action in depression and neuropathic pain model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3 ,110(20):8254-8259.[3] 王涛.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疗效比较. 临床医学,2014,34(2):76-77.[4] 赵超,曾晖,李立.以严重中下腹疼为主要表现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诊治探讨. 西部医学,2013,25(10):1526-1528.[5] 张晓东,鲍晓丽.司西酞普兰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对照研究.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83.[6] 华彩霞,朱满连,周云芳,等.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16-117.[7] 彭铃武,张妙琴. 度洛西汀治疗躯体疼痛障碍临床对照研究.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