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学案Word版

合集下载

【VIP专享】《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VIP专享】《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的物质世界。

(二)发展的实质: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的灭亡。如果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自然界,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
人类社会,也不会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2、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
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所包含的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导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课时:2 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笔: 审核:高二备课组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发展的实质,认识新旧事物的基本含义,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培养学
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唯物辨证发展观,自

的过程。

,是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的趋向性。
的产生
1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导学案
(1)新事物的含义:它是符合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结合实例认识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发展形式。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
性统一的原理来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引导学
生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
折性,使学生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又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
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结合实例认识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来探讨
方法论的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教学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教学案

2010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一体化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目标导航】一、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提示与建议(1)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

(2)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3)撰文:用哲学观点,阐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高考考点1.发展的概念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知识梳理】(一)发展的概念: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前进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注意:(1)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发展的趋势和道路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4、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进其成长;②同时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反对盲目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或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及答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1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标要求】目标内容学习建议1.识记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

2.理解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整个世界是普遍发展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区别。

1.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养成归纳。

概括的能力。

2.培养分析、判断、比较的能力。

3.在学习中,学生要善于通过分析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运动、变化的总趋势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发展的普遍性表现在那些方面?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3.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4.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如何?5.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自主探究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方法论要求发展的普遍性易错辨析(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分析)1.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4.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性质出现根性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

5.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是前进和上升的。

自主探究三: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图示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二.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与区别区别运动变化发展含义不同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这种改变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具有前进的、上升性质的变化。

性质不同没有表达或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总趋势。

第十八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第十八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十八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开展观教案新必修4授课班级:高二〔4〕〔6〕班科目: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课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开展观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识记:(1)开展的普遍性(2)运动的根本形式(3)事物开展的道路◇理解:(1)开展的本质,开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2)联络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开展(3)用开展的观点看问题(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分析:(1)联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的详细事例.分析说明开展的几种形式&)结合现实问题,分析说明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才能目的(1)运用根本观点、根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才能(2)比拟区分易错易混点的才能(3)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详细问题的才能(4)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造,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才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1)正确认识国际一一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性、曲折性,坚决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2)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3)深化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二、【教学重点、难点】:1、开展的本质;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3、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明确开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把握开展的本质.理解开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开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开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四、【方法点】:(1)开展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要从三个层次分析,即自然界是开展的、人类社会是开展的、人的认识是开展的,全面把握开展。

(2)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开展的本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结合历史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详细事例,分析说明事物开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五、【课文导语】: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络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久开展的科学。

开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导学案2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导学案2

《生活与哲学》班组姓名级别层级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编写人:崔利军审核:高二政治组青春寄语:不怕苦,吃苦半辈子。

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一、目标导读明确方向1、知识: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形式;运用相关原理,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2、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培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记在心上: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三、学习内容探究课堂(一)知识梳理﹙A级﹚(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___的,道路是___的,方向是___的、___的。

(2)新事物是符合________、具有________和___的事物。

(3)___和___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4)量变是指事物______的增减和______的变更,是一种________的、_________的变化。

(5)质变是指事物__________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_____向另一种_____的飞跃,是一种____的、_____的变化。

(6)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_____开始,量变是质变的_________,质变是量变的_________;质变又为新的量变_________,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_____到_____,又在______的基础上开始新的_____,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二) 释疑解难关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易错观点(1)质变一定比量变更重要吗?质变比量变更重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要避免这个问题的片面性、绝对化。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并了解其相互影响的方式; 2. 分析哲学对于生活的指导意义,提高个人的生活素养; 3. 探索哲学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 4. 培养对于道德、伦理及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与哲学的定义和内涵•哲学对于生活的指导意义2. 哲学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归纳与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对比与思辨的思维技巧•思考问题的多维角度3. 道德、伦理与人生意义•道德的定义和分类•伦理哲学的基本原理•如何对待人生意义的问题三、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生活与哲学的个人感悟(10分钟)学生在课前准备活动中准备一份关于生活与哲学的个人感悟,可以是一段文字、一个问题或是一张图片。

2. 探讨生活与哲学的关系(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具体阐述哲学对于生活的指导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和案例,分析哲学在解决生活问题时的作用。

3. 学习哲学思考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教师介绍归纳与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并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对比与思辨的思维技巧,并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讨论。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一个问题,并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4. 探讨道德、伦理与人生意义(30分钟)•教师介绍道德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师讲解伦理哲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伦理问题,并展开讨论。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讨论人生意义的问题,分享各自的看法。

四、课堂作业1.撰写一篇关于生活与哲学的短文,结合课堂讨论和个人思考,探讨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并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2.准备一份关于道德、伦理和人生意义的小组讨论报告,包括对于课堂讨论问题的总结和自己的思考。

五、课后反思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和思维能力。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编导学案Word版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精编导学案Word版

生活与哲学 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导学案【复习目标】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的实质2、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4、发展的原因【预习案】一、发展的普遍性1、 是发展的(低级高级;简单 复杂)2、 是发展的(原始 奴隶 封建 资本 社会主义社会……)3、 是发展的(无 有;少 多;浅显 深刻;错误 正确)4、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二、发展的实质事物的 和 ,是 的产生和 的灭亡。

Ps: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应该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几个错误观点:①以出现的时间早晚为标准来判断新旧事物。

②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定新旧事物。

③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判断新旧事物。

三、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1、量变与质变的区别(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 ;量变 必然引起 ,质变是量变的 。

Ps: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①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的增减;ex:谷堆论证、秃头论证、吹气球、积小流成江海等。

②事物的数量不变,但是场所发生变更(结构发生变化)ex:dog 和god ;田忌赛马、文字游戏等。

(2)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Ps: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3)方法论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 做起, 、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 时,要果断地 ,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 。

五、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与外因【探究案】三、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一框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一框学案

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记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2、比较新事物和旧事物;解释发展的概念和实质。

3、列举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概括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哲学观点说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重点与难点:发展的概念和实质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发展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3、什么事物是新事物?新旧事物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 )说明: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说明:3、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茂名一模)32.“虎妈”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手段使得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

“狼爸”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

有专家认为,这些“成功”样本使教育迷失了其本应带给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的真谛。

可见()A.该理念是脱离客观存在的反映 B.做事情应该顺应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C.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接受挫折考验 D.正确意识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计划性2、(2012江苏)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3、《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

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4、下列说法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的有( )①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变化过程②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至社会主义社会的更替过程③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④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酸雨增多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5、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之为“时代的发展”。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八课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八课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人教版必修4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根据课程标准,第八课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理解发展的实质和发展的普遍性。

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

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目,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来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最后得出结论:没有发展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将进一步分析这一课的另一个重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的概念──质变的概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做好量变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发展的,发展是普遍的。

第二框讲解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学案

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运用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分析个人的人生发展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2、结合实例,比较量变与质变两种不同状态的特点。

3、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实例,说明既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发展。

二、重点与难点:1、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及方法论。

2、比较量变与质变。

3、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事物的发展是直线式前进的。

( )说明:2、发展就是质变,质变就是发展。

( )说明:3、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 )说明:4、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

( )说明:5、引起质变的原因都是数量的增减。

( )说明: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惠州三调)32. 下列诗句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包含相同哲理的是()①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2、(2013广东广州二模)35.下列与“骥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十驾功在不舍”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诗句是()A.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颠覆人 B.千淘万辘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3、(2013广东汕尾一模)32.“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漫天的星斗;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经典中的智慧;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

”面对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下列选项中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C .把握分寸,过犹不及D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4、(2013广东江门一模)35.观察右图(无数沙粒走到了一起——沙漠),符合图中寓意的是( )A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C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D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5、(2013广东深圳二调)34.右侧漫画(图1 0)(标题:落到实处时)的寓意告诉我们( )A .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B .要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C .矛盾具有斗争性,扑朔迷离D .发展具有曲折性,玉汝于成6、(2013年江苏卷,29)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导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导学案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案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1)__________是发展的;(2)______________是发展的;(3)______________是发展的。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具有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层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1)在把握“发展的实质”这一知识点时,应抓住“实质”“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等关键词去理解发展的实质。

(2)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变化。

运动分前进的、上升的及下降的、倒退的两类,不可混淆。

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的基本要求,符合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________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方法论要求(1)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____________________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习型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习型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一、基本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例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这体现了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例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

”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②③【例3】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例4】(经典题)温家宝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人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

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温家宝总理的上述分析体现了()①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P63--64(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1.《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篇1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课堂探究: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探究提示: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教材中列宁的名言体现的是辩证的否定观,它是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根本对立的一种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这是因为:(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例1、种子发育为植物是( )a.事物的量变过程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c.外力作用的否定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一个特点。

可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通过否定实现的,不经过否定,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也不能产生,所以,没有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

例2、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

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

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的转折。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环节b.量变的过程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d.事物联系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导学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编辑:张勇审校:朱广华【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理解发展的普遍性运用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学习重点、难点】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课前预习案】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和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向、由到的运动过程中。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引起的。

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社会经历了、、、,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着由到、由到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入的过程。

注意: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二、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和,是的产生和的灭亡。

【易错提醒】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课堂探究案】探究一:北京时间2009年5月20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19日报道,5月19日,科学家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考古发现找到了人类进化中“缺失环节”。

考古学家在德国挖掘的一个0.47亿年前类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现今猿类、猴类和我们人类的1、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谈一谈人类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你认为未来的人类将会是什么样的?人类演化的过程能够说明什么?2、人类产生以后,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说明了什么?3、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本框题主要阐述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的相关知识,与下一框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八课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通过前面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国家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本节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使得政治教学能够更好、更真实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但是中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真正进行社会参与,因此在对“发展的普遍性”的认识,以及“发展的实质”认识上不够精准,这也给学生理解这节课的基本观点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难点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感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树立对社会发展的信心,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道路。

2、理性精神:通过感悟自然、社会和人之认识的发展,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3、公共参与:通过自身接触的发展成就,自觉投身到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策略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相结合。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背诵相关知识,并随机抽查背诵情况(二)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

这体现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带着这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三)自主学习了解发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完成自学展示环节通过展示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和疑难困惑,为授课提供依据指导。

通过阅读明确“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通过阅读和圈划,让学生明确易错点,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掌握。

(四)合作学习通过三个视频,小组合作讨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变化的,从而得出发展的普遍性,通过图片展示,辨别是否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小组讨论展示。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中学高三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八、十课 发展与创新学案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中学高三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八、十课 发展与创新学案

生活与哲学发展与创新(第八、十课)【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辩证否定观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基本观点及辩证否定观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性、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并树立创新意识。

【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分钟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

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或实质(1)发展的普遍性的表现(2)发展的实质(3)方法论要求想一想: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是不是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为什么?想一想: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2)方法论要求3.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①量变的含义②质变的含义(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温馨提示:并不是所有的量变都能引起质变,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并不代表事物发展过程的终结,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无限发展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里的“循环往复”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一次比一次更高级的量变和质变。

(3)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温馨提示:要正确认识量变和质变各自的意义,要维持事物的性质基本稳定时,必须保持事物的量变状态;要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时,必须促成事物的质变。

4.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原理(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首先抓住内因,其次,也不能忽视外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基本原理: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例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这体现了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例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

”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②③【例3】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例4】(经典题)温家宝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人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

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温家宝总理的上述分析体现了()①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P63--64(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例5】(经典题)2005年全球媒体短信收入将达到425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00%。

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受人们青睐。

这反映了: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们利益的B.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例6】(经典题)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栓桔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3、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A.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注意:以量变、质变认识的五个误区误区1:量变即事物的变化,质变即事物的发展误区2: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量变与事物性质无关误区3: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才引起的。

误区4: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

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误区5: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截然分开的。

高考实战演练一、单项选择:()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3、三峡工和建成后,将变水害为水利,将产生巨大的防洪、发电等效益。

这说明A.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变害为利 B.人们改造规律后,可以利用规律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4、“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006年7月19日,是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纪念日。

请完成()5、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折点。

从哲学上讲,这个“转折点”就是①量变②质变③内因④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西藏的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

这表明了事物发展的A.原因B.趋势 C.状态 D.途径()7、西藏50多年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国家对西藏大力扶持、全国人民对西藏无私援助的结果,更是西藏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结果。

这表明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奉献精神是西藏发生巨变的决定力量C.只要团结协力,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8、西藏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西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抓住机遇”的哲学理论根据是A.有量变的发生,必有质变的结果B.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从量变开始()9、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10.“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亚洲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是因为..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构成事物的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D.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是不可分割的()1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①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③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12.近年来,受地方利益的驱使,一些地方内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区间恶性竞争频发、产业结构规划布局趋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区域的整合进程,直接损害了各地方主体的利益,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A.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C.先搞好局部,然后再考虑整体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3.200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各地围绕“红色旅游”开展得风风火火.泸州市在筹建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坚持按旅游规律寓教于乐、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这说明办事情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坚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C.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15.“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二、不定项选择题()1.陕西省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21.7%提高到30.92%,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C.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2.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法律本身也需要适时进行修改。

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自它创立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在一定条件下,人的认识也是运动的主体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主观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D.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

因此,党必须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5.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6.对党员干部发现问题要早打招呼,不要等到小错酿成大错再去处理;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足于教育和挽救;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依纪依法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具有普遍性,不能回避矛盾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D.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7.中日关系主流是好的,各个领域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同时也应看到,两国间最近出现了不少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