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小康家园》教案
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小康家园第二课时还是很多人的梦想导学案设计
第五课小康家园第二课时还是很多人的梦想【学习目标】1、清醒的认识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2、能够分析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的原因及表现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难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预习案】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通读课文;规范、准确、总结下列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记住最基本的知识点并完成预习检测)1、阅读教材P59,识记“总体小康”的含义是什么?1.总体小康是指、、的小康阶段。
2.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全面建设和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是、。
4.所谓低水平的小康主要是指不高。
5.所谓不全面的小康侧重于是指侧重于,对、、等方面关注不够。
6.所谓不平衡的小康主要是指是不平衡的。
2、阅读教材P60-P63,理解三个重要概念:低水平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不平衡的小康: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我的疑问【合作探究案】探究1:材料: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九。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时人均GDP 将达到3500美元左右。
(1)材料说明了什么?(2)你对现在实现的总体小康满意吗?为什么?(3)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我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要求?(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5)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采取什么措施?探究3:提出你的疑问,讨论解答探究4:(小结)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课后训练案】二、预习检测:1、填空: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人民版思想德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小康家园》表格式教案(3课时)
D、小康社会应该没有沙尘暴,应该是碧水蓝天
问:你赞成他们的说法吗?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三、数字小康
中国小康基本标准及1980年和2000年的达标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小康标准
1980年
2000年
1、人均GDP
活动三:梳理知识——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增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人翁 意识和责任感,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的内容,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志成材,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小结:所谓低水平的小康,是指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也就是说刚刚”达标”,主要是指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
均住房建筑面积,大致为20平方米,折合使用面积约15平方米左右。因此,到2020年的小康显然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
二、吃了吗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小结:所谓不全面的小康,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
听完这首歌谈谈自己有何感想?
第一步:独立思考
第二步:同学讨论
第三步:全班交流
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还是很多人的梦想
人民版思品七下《小康家园》ppt课件4
国际舆论评论:
“中国人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别 的国家用了几个世纪的成就。”
参照P58页的小康标准,看 看1980年有哪些项目没有达标? 2000年有哪些项目没有达标? 与1980年相比,2000年在那些 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知识窗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指一个国家 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 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所有产品 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是应用最广泛的衡 量经济增长和繁荣程度的指标之一。
党的十三大(1987)
1980 1990
2000
2020
2050 年
党的十六(2002)
第一步 第二步 解决温饱问题
第三步
基本实现现代化
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你心目中的 小康是什 么样的?
我心目中的小康生活
小康就是安居乐业, 生活舒适便利。
小康就是不愁吃, 不愁穿,丰衣足 食
小康就是能接受 良好的教育,精 神生活充实。
恩格尔 系 数
食品消费支出 总消费支出
×100%
阅读:两代人的账本你品味到了Fra bibliotek么?人民生活在提高,存款越来越多,国家在富强。 我国开始从贫困走向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人们已不再仅仅追求宽敞的住房面积, 而且开始关注户型是否合理、舒适,关 注住宅周围的绿化和环境状况。
中国小康社会住房标准:到2020年, 住房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 变,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 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
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 小康水平”。这里所说的“总体小康”的含 义是指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阶段。
靓起来的穿着时尚
七下政治教案
第五课小康家园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建设小康家园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感受,了解小康生活教学难点:了解各地建设小康的情况教学过程:一触摸小康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是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能充分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2,吃了吗问候语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3,恩格尔系数让学生以这个系数来分析自己家庭的收支情况能使他们对小康生活的认识具体化4,旅游和文化体育休闲热的出现,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的表现。
二数字小康国家制定的小康指标以数字的方式最终量化了小康生活。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小康社会。
三还是很多人的梦想1 低水平的小康: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2 不全面的小康:只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而对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度不够的小康。
3,不平衡的小康:小康人口在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以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较大。
GDP: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教学反思;课后辅导:第六课飞天梦想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并将其和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科教兴国战略教学难点: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教学过程:一神舟五号看图片,要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引起学生对我国科技成就的关注。
着重指出这种成功象征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美好前景。
二他们无愧于祖国主要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辉煌的科技成就背后,有无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三我们的路还很远既要看到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又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科技总体实力不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二是研发经费,技术管理,科技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国际排名不高;三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尖端技术比较落后。
小康家园.教案
1.会用恩格尔系数的判断标准我们的生活水平处在哪个阶段!2. 知道小康的来历和现代小康的含义和进入现代小康的标志!3..知道我们能走上现代小康的有哪几方面的原因!重难点:我们二十年来能走上小康之路的原因!【课前预习导学】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小康家园》第52—59页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疑难部分可小组讨论交流。
1目前我们追求和要达到的小康生活最关键的指标是()A 看城乡居民的存款B 看城乡居民的住房C 看城乡居民的服饰D 看城乡居民的饮食2课文中漫画《问候语的变化》反映了()A 我国人民生活水品显著提高B 我国已经全面实现了小康C “吃”是生存发展必须的基本条件D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买车3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用恩格尔系数来判定生活水品的发展阶段: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为()A 贫困B 温饱C 小康D 富裕4 下列对我国小康目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B 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C小康社会的人们安居乐业 D 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课堂学习研讨】1.结合自身居住条件,请你谈谈对理想住房的设想。
2.请你说一说小康的来历和含义。
3.请你谈一谈你心目中小康的标准。
【课内巩固训练】1.我国社会小康住房标准已经确立,其具体内容是:到2020年,从满足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基本做到()①户均一套房②人均一间房③功能配套④设备齐全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2.过去,中国人最常问的话就是“你吃了吗”?如今咱老百姓的日子啊,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
下面的问候语体现了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的是()①中奖了没有②在不在线③买基金了吗④房子按揭了吗⑤手机又换了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3.邓小平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建设“小康之家”,说的小康是指()A 解决温饱问题 B 生活比较富裕C 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D 人人有钱的社会4.2009年三月五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亿元,比上年增长9%。
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 万众一心奔小康教案 苏教版 教案
第26课万众一心奔小康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2.正确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
3.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和奋斗目标,培养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有的精神和行动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
5.了解社会主义和谐和社会的有关内容,知道社会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6.了解江苏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为本地的发展进言献策,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生活在线(导入新课)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和行动?探究平台出示一组老照片,学生观看后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说说这几年自己家乡面貌有哪些大变化、大发展。
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2.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请你描绘一下你心目中憧憬的生活(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描述)。
学生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出示信息点击有关内容信息点击1: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康之家、小康生活,主要说的是个人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一般指经济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际关系上文明礼貌、温馨和睦,生活环境上安全舒适、健康快乐。
信息点击2:我国经济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七年级政治《第五课小康家园》教案
第五课小康家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近些年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在感受小康生活的基础上解读小康,了解小康的来历,理解现代小康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图片欣赏、小组探究等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小康标准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中国小康基本标准及达标情况表格内的数字来正确认识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重、难点突破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描绘心中的小康社会,使学生明白小康标准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文化、道德、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同时,通过竞赛的方式进行“比一比看谁眼明嘴快”比赛,激励学生在竞赛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探寻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的结论,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情景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营造与本框内容相吻合且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活动教学法:通过活动排斥了生硬的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效全面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从本备课系统中查找有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反映我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照片或其他文字资料;思考并写出自己对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看法,以及课堂上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第五课小康家园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一、触摸小康 2、吃了吗?
3、休闲新时尚
二、我眼中的小康
三、解读小康。
政治七年级下人民版2.2小康家园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小,不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国情以及当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对小康这一概念理解不清。
二、学习目标1、触摸小康,了解“恩格尔系数”和“小康”的含义。
2、明确我国目前小康的特点。
三、教学分析本课是在第四课电视机的变迁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多,底子薄,人口素质低,”知道我国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但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学生感知小康→数字小康→全面小康。
从而为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
四、教学重点1、学生感受并了解小康社会生活。
2、培养学生建设小康家园的责任意识。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六、教学课时3课时调查讨论相结合七、教学方法调查走访讨论交流八、教学用具,多媒体,图片九、教学步骤第1课时触摸小康本课具体学习目标:1、从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方面感知小康生活。
2、知道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以歌曲《越来越好》…“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今天,我们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小康家园。
2、说一说我家“现代化”进程3、展示图片从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方面感知小康生活4、七嘴八舌(1)原来人们见面一般怎么打招呼?(2)问候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读一读,练一练(P54知识窗)(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2)算一算自家的生活水平处在哪个阶段?例:每月3000元收入,购买食品需要2500元6、说一说(1)你家的住房是什么样子?面积大概有多少?(2)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7、比一比(1)你知道人们现在有哪些娱乐方式?(2)原来过春节都怎么玩?现在过春节一样吗?(3)这些变化共同说明了什么?8、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一定会珍惜……9、练一练:()起来的穿着打扮。
()起来的私人轿车。
七年级政治小康家园2
第一步 第二步 解决温饱问题
第三步
20现现代化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你心目中的 小康是什 么样的?
我心目中的小康生活
小康就是安居乐业, 生活舒适便利。
小康就是不愁吃, 不愁穿,丰衣足 食
小康就是能接受 良好的教育,精
神生活充实。
靓起来的穿着时尚
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让你领会领会什么是风趣派!什么是朦胧流!什么是疯狂朦胧风格!”壮扭公主:“您要是没什么新作品,我可不想哄你玩喽!”S.妃卡契思郎中:“你敢小瞧我,
我再让你尝尝『紫风疯精钉子矛』的风采!”S.妃卡契思郎中突然抖动短小的胸部一闪,露出一副诡异的神色,接着扭动柔软的肩膀,像米黄色的飞臂海湾鹰般的一
抖,剔透的短小的胸部忽然伸长了四十倍,瘦瘦的亮橙色章鱼一样的骨骼也瞬间膨胀了五十倍……接着肥大的纯黑色帽徽般的眼睛忽然颤动摇晃起来……火橙色狼精似
高起来的知识学历
小康生活
鼓起来的“钱袋子”
快起来的通讯方式 大起来的住房
长起来的寿命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好起来的教育设施
• 参照P58页的小康标准,看 看1980年有哪些项目没有达标? 2000年有哪些项目没有达标? 与1980年相比,2000年在那些 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2000年我们已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浅绿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青远山色、景物变成了墨黑色、天空变成了葱绿色、四周发出了疯妖般的巨响……壮扭公主特像两排闸
门一样的牙齿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S.妃卡契思郎中米黄色土豆似的脸,此时正惨碎成枕木样的褐黄色飞丝,急速射向远方,S.妃卡契思郎中尖呜着闪
电般地跳出界外,高速将米黄色土豆似的脸复原,但元气已损失不少!壮扭公主:“老大师,好刺激!你的功夫水平好像很有传统性哦……S.妃卡契思郎中:“我再
七下第五课,小康家园
三,休闲新时尚
以前没有闲钱,没有太多的闲暇,不出去游
玩。 现在,游遍国内外,走遍世界每个角落。 不仅体现在旅游休闲上,体育.读书.艺术欣赏. 收藏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休闲也逐渐走进 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节日,以前提前准备大量的食物,现在 到酒店吃年夜饭;结伴旅游;网上守岁……
第五课 小康家园
第一节,触摸小康
本课的主要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理解
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努力学习,掌握知 识,报效祖国,成为小康社会的合格建设者。 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 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导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实行改革开放, 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到2000年我国已 经走完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了从贫困到 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转变。江泽民同 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涉及经济增长,民主政治,经济效率 和社会公平等问题。那么什么才是小康社会, 为什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 我国的基本国情:
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房子
住房是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住房的情况能
够充分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小康社会住房标准的制定:到2020年, 住房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 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住房条件怎么样, 跟以前相比有什么样的变 化?
二,吃了吗?
过去问候方式(吃了吗)——现在() 恩格尔系数:收入越低的家庭,购买食品的支出在
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低。因此经济学家就将 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为恩 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困 在50%--60%之间为温饱 在40%--50%之间为小康 小于40%为富裕 两代人的账本,有什么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小康家园第一课时触摸小康数字小康导学案设计
第五课小康家园第一课时触摸小康数字小康【学习目标】1、知道恩格尔系数以及其判定生活水平的几个发展阶段2、知道什么是小康3、GDP的含义【重点】小康的含义【难点】恩格尔系数【预习案】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通读课文;规范、准确、总结下列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记住最基本的知识点并完成预习检测)二、1.中国小康社会住房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3.邓小平所说的小康是指生活状态。
4.到20世纪末,我国已经总体上进入。
1、阅读教材P52,回答小康社会住房标准的具体内容:2、阅读教材P54,预习恩格尔系数3、阅读教材P57,识记“小康”概念:4、阅读教材P59,识记“国内生产总值”:5、阅读教材P58,了解小康标准的具体数字:三、我的疑问【合作探究案】探究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如何计算?探究2:什么是小康?邓小平所说的小康是指什么?探究3:材料:爷爷的皱纹弯弯,诉不清藏有多少血泪斑斑;父亲的心迹弯弯,叫不响心头那致富的呐喊;我的背脊弯弯,驮不动太多的烈日和严寒;儿子的眼角弯弯,充满着小康的自信和乐观。
(1)说说四代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2)假如你就是诗中的“儿子”,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你打算做什么?探究3:提出你的疑问,讨论解答探究4:(小结)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课后训练案】二、预习检测:1、我国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的时间是()A、20世纪初B、20世纪末C、20世纪80年代D、2010年2、小东的父母月收入3000元,每月柴米油盐酱醋需1300元,小东家的水平处于()阶段A、贫困B、温饱C、富裕D、小康3、下列不符合小康社会要求的是()A、生活舒适B、环境优美C、人人都上大学D、社会风气好4、2000年与1980年相比,中国小康基本标准在很多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下面是进步的原因,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坚持改革开放B、党的正确领导C、全国人民的努力D、加入世贸组织1.(多选)2010年12月1日,《新京报》报道,刚毕业半年的北漂青年戴海飞为了省房租利用公司设计创意,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作为蜗居。
政治七年级下人民版2.2小康家园学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第二课小康家园导学案一、本节知识点:1.本课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国家发展战略为主题,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掌握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
2.本课首先从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现实生活出发,从百姓的住房、吃饭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直接地感受小康生活,进而用统计数字来描述小康标准,说明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
二、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分析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及表现;逐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及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责任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教学难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关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
三、考纲要求:1.能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国家的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分;2.逐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及意义。
四.教学内容:1.触摸小康: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得到的最大实惠是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你评我判——“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
片面。
我们追求的小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也精神生活的提高,还包括民主政治、教育、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它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3.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不全面的小康就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
4.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不平衡的小康就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
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七年级政治下册 2.5 小康家园导学案2 人民版
2.我国的基本 国情是什么?
3、什么是邓小平所说的小康?
5、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达到什么小康?
6、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什么样,简要说说。
检查
讨论
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小组以对子形式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先用红笔勾画,留待全班共同解决。
展示
反馈
完成定向自学 上的问题。
反
思
总
结
学习本课后 ,你有什么体会,请勇敢的说出来!下节Fra bibliotek目标展示
2.5小康家园
课题
五段
学情预设
明
确
目
标
重点难点
掌握小康来历及我国已经达到小康, 能够通过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感受总体小康。
学法指导
本课分为3个课时,第一课时独立学习,交流讨论;第二课时合作展示,反思总结。
定
向
自
学
要求快速、积极、有序、高效地阅读教材56—63页内容,在课本上梳理出本课相关知 识,弄明白定向 自学中提出的问题,做好展示准备反馈。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小康家园:触摸小康》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第五课小康家园课型:讲授课课时:共计3课时第1课时《触摸小康》【学习目标】1、认识小康2、知道小康与住房、饮食、休闲时尚有关,并且可以用恩格尔系数表示【学习重点】1、小康与住房;2、恩格尔系数【自主探究】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2、中国小康社会住房标准已经确立,其具体内容是:到2020年,住房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3、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用恩格尔系数来判定生活水平的发展阶段: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60%之间为(温饱),在40%-50%之间为小康,在40%以下为富裕。
4、什么是恩格尔系数?答:经济学家将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合作探究】1、你家住房是什么样子的?面积大概有多少?答:现代人的小区住房.面积已达到宽敞住房面积.2、你家现在的住房情况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答:变化非常明显,以前的住房是一家五六口人挤一间房子住,而现在不像以前了,说明了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标准,我国的经济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3、问候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我们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它包括很多方面,从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能体现出我国已经实现了小康水平.4、你家最近几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制度化?答:如到饭店吃年夜饭;网上守岁.结伙旅游.与以往的春节过法有所不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像以往春节那样每年都是在忙碌和吃中度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学会了享受现代生活.【教学小结】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2、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恩格尔系数【达标测评】1. P54页问候语的变化反映了(A)A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 我国已经实现了我面小康C “吃”是生存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D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买车2.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用恩格尔系数来判定生活水平的发展阶段:恩格尔系数在大多数40%---50%之间为(C)A 贫困B 温饱C小康 D 富裕3. 中国小康社会住房标准已经确立,其具体内容是:2020年,住房从满足生存需要向舒适型转变,基本做到(A)①户均一套房②人均一间房③功能配套④设备齐全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4.小强一家一年的食品消费支出为8000元,家庭总消费支出为15500元,用恩格尔系数判定她家生活水平应处于( C )阶段A 贫困B 小康C 温饱D 富裕5.认真学习恩格尔系数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恩格尔系数的指出者是谁?请写出它的计算公式.答:19世纪德国著名的统计学家恩格尔.恩格尔系数=家庭中食品消费支出/家庭总支出(2)联合国粮农组织把恩格尔系数作为什么的判定标准?答:作为人民生活水平民展到什么阶段的判定标准.(4)根据(1)(2)(3)的知识回答: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答:说明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20多年来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5)请你向你父母了解自己家庭一年的收支情况,用恩格尔系数计算一下,看看这一年你家的生活水平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答;略。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小康家园
小康
富裕
极度富裕
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一份研 究报告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 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 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经达到 富裕程度,农村居民生活也已达 到小康水平。
说明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目标,下 一步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迈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住房的改变
小康住房的标准:到2020 年,住房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 向舒适型的转变,基本做到 “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 功能配套,设备齐全”。
问候语的变化
三十年打招呼的变化
1980年代初: 吃了没有? 吃了吗? 1980年代中期: 晚上看什么电视? 1990年代中期: 你搬到哪里去了? 21世纪初: 你上网了么? 现在:大家想想会有什么样的打招呼方式?
本课小结:
触摸小康: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2020年我国 小康社会住房标准。 2:问候语的变化:恩格尔系数 3:休闲新时尚.
1、从先秦至近代,小康思想作为长期生活 在贫困之中的普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 向往,盛行千年而不衰。我国改革开放的总 设计师邓小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 出了( ) A、建立“升平之世” B、建立“大同社 会” C、建设“小康之家”
2、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用恩格尔系数来判 定生活水平的发展阶段:恩格尔系数在 之间为小康 ( ) A.50%~60% B.40%~50% C.30%~40%以下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社会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其中许多新词语的诞生、传播,无不记 载着20年变迁的轨迹。例如,过去中国人见面最 常用的问候语是“吃了吗”,而现在,这一问候语 在年轻人中却很少听到了,取而代之是“你好”、 “好久不见了”、“最近在哪高就哇”、“忙吗”、 “hello!”等等。 (1)除了问候语以外,你能再列举几条其他方面 的新词汇吗? (2)这些新词汇的普及运用说明了什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五课小康家园第二节总体小康
知识窗
GD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 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
Page 9
Page 10
Page 4
Page 5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 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多 方面的内容。 十六大后,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 化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0项基本标准: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 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 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 下同)。 ③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④恩格尔系数低于40%。 ⑤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⑥城镇化率达到50%。 ⑦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⑧大学入学率20%。 ⑨每千人医生数2.8人。 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 95 %以上。 Page 6
Page 1
一、小康的来历
Page 2
小康的定义: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 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 殷实的生活状态。
Page 3
二、小康的标准
小康是人人 有钱的社会!
小康是吃的好、 穿的帅、住的 别墅的社会!
小康应该天气好, 没有垃圾污染, 没有噪音污染!
那么对于你而言,小康的标准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小康家园(教案)
阿岗二中高克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理解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描绘心中的小康社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职责,培养学生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今天的新中国是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上了小康之路,因而要学会感恩于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共产党;3.感受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小康标准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中国小康基本标准及达标情况表格内的数字来正确认识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分别展示新科技产品,(如手机、MP4、数码相机)。
问:这是什么?我们的祖先可曾想到会有这些东西?你们的爷爷那辈人用过
没有?这些在过去人们想都没想过的东西现在却越来越多地走入了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请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略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那提高到了什么程度呢?有没有具体的数字来衡量人们生活水平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家的生活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呢?让我们一起来打开知识之窗,共同走进“数字小康”。
二、数字小康(板书)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本框知识,然后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小康的来历(板书)
1.历史渊源(板书)
教师:请两队队长分别组织本队成员分成小组讨论完成“合作探究”的问题,然后进行抢答。
学生:略
教师归纳:从先秦至近代,尽管小康社会在思想家的笔下被描绘得极为诱人,但这种理想的小康社会从未实现过,只能作为生活在贫困之中的普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盛行千年而不衰。
那么现代意义的小康社会又是如何提出的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内容。
同学们想一想: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之家”的出发点是什么?
学生:是人口多、底子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
教师:对,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
在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邓小平不仅提出要建设“小康之家”,而且还对“小康”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什么是“小康”?)
学生:略
教师:那么现在我们达到小康水平没有?
学生:略
教师:达没达到小康不是我们说了算,要有一个具体标准来衡量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小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二)、小康标准(板书)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用它来判定生活水平的发展阶段,下面请同学们帮张老师算一算,看看张老师家的生活水平处在什么阶段?
小活动:《算一算》
某老师一家三口人,月收入为6000元,每月家庭总消费支出是5000元,其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2300元,请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判定标准算一算某老师家的生活水平处在什么阶段?
学生:46%,介于50%—40%之间,属于小康阶段。
教师:那还应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呢?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活动:你我来描绘: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一段话、一首诗、一幅简笔画来进行描绘)
展示学生的作品,然后回答:你认为同学们谁描绘的”小康社会“最
准确?为什么?
学生:略
展示多媒体,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社会福利、生态环境等方面来了解小康社会,使学生明白仅仅从经济方面来判定小康社会是不全面的。
教师:为什么在这里要用总体,而不用全面呢?
学生:略
教师: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只是总体小康,是指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学生活动:畅想未来:请你畅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人们将过上什么样的美好生活?
学生:略
教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十六大的奋斗目标:“六个更加”。
2、十八大的奋斗目标:
(1)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政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3)文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4)社会:人民生活全面提高。
(5)生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联系实际谈谈我们
能为国家小康社会的建设做些什么?
学生:略
作业布置:实践与探究: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感受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就,培养同学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七(2)班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手抄报活动,现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完成手抄报的内容:
1、请在“主题栏”内填写手抄报的主题;
2、请在“展示成就”栏目列举两例家乡小康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3、请在“分析原因”栏目阐述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的原因;
4、请在“展望未来”栏目畅谈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怎样为家乡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