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文言文之比较阅读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2020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精美排队附答案分析)
![部编版2020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精美排队附答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2d4937763231126fdb1127.png)
2019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汇编·学生版1.(2019•海南)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与)谢中书书》(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hé)B.沉鳞竞跃.(yào)C.参差.披拂(cī)D.佁.然不动(tái)(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五色交辉..②四时..俱备③青树翠蔓..④俶尔.远逝(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2.(2019•安徽)【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②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③愿.陛下亲之信之愿:④不私.于物私:⑤今则不然.然:(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9-2020学年度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测试卷
![2019-2020学年度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4ad168f8bd63186bcebbcb7.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醉翁亭记》比较阅读(10 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太守谓谁?庐陵 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语段(一)的内容概括作者在“乐”些什么,这表明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
(节选自《兰亭集序》)【注释】 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 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 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 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3 分)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e453086eefdc8d377ee3216.png)
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三明三、阅读( 60 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 题。
( 15 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不然。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 ] ①仆:对自己的谦称。
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
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
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1)必先苦其心志(.(3)仆闻之(.分))(2)入则无法家拂士(.)(4)官大者,主恶之(.))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心忍性.然后知生于患而死于安也D.此先所以..隆也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成代。
(4 分)(1)人恒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15.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
(4 分)(1)甲文中,列舜、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了什么点?(2)乙文中,叔敖所持的点与甲文中哪句意思相近?(一)( 15 分)12.( 4 分)(1)使⋯⋯痛苦( 2)通“弼”,佐( 3)听( 4),(每小 1 分)13.( 3 分) D14.( 4 分)( 1)人常常犯,然后才能改正。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f0523e2a58da0116c174967.png)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曹刿论战(一)(2014丹东市)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
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
②却:退。
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⑴肉食者鄙.⑵神弗福.也⑶而.齐不听⑷苏秦谓.齐王曰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
(4分)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一)文言文(共10分)19.⑴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
⑷对……说,告诉。
(每词1分,共4分)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分)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
(2分)21.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二、马说(2014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
中考语文专练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
![中考语文专练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f3bd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4.png)
重点难点04 文言文对比阅读(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从选材上看,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察文言文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主题思想的把握、情感的体验等;从题型上看,客观题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成为主要考查形式。
【满分技巧】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能归纳文章所蕴含的观点;体会思想感情,能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限时检测】(一)(2020辽宁阜新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田单①将攻狄②,往见鲁仲子③。
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鲁仲子曰:“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⑤上之虞⑥,黄金横带⑦而驰于淄、渑之间。
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
”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
”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⑧之所。
及援桴⑨鼓之,狄人乃下。
(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 (注释)①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
②狄:在今山东高青东南。
③鲁仲子:齐国高士。
④夜邑:在今山东掖县。
⑤淄:水名。
⑥虞:通“娱”,娱乐。
⑦黄金横带:腰系黄金的带钩。
⑧矢石:箭和垒石,是守城的武器。
⑨援桴(fú):拿鼓槌。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B.行拂.乱其所为(拂:扰乱)C.田单乃惧.(惧:害怕)D.先生志.之矣(志:记,记住)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山东)三年真题分类汇编 含解析
![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山东)三年真题分类汇编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adf2af551810a6f52486ec.png)
专题13 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2019·山东济南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春秋》)(乙)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①言。
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
无道,即衡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太史公曰: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③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危:正直。
②衡:违背。
③忻(xīn):喜悦,高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王曰:何坐.坐:_________(2)吏二缚一人诣.王诣:_________(3)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事:_________(4)既相.齐相:_________【答案】(1)犯罪(2)往,到(3)辅佐(4)当……宰相【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注意第(1)题“坐”古今异义,解释为:犯罪;第(4)题名词作动词,解释为:当……宰相。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过王而.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策之不以.其道D.余虽为.之执鞭为.人谋而不忠乎【答案】 D【解析】 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2019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及训练(含答案)
![2019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及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23841b0912a21614792968.png)
文言文比较阅读讲解及训练一.考点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通过阅读提供的两篇文言文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
一课内一课外的比较阅读,其中尤以一课内一课外的比较阅读较为常见。
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4)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5)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二.知识讲解选文一般以“文段”形式出现,纯说明或写景的文段入选的可能性不大,多以指向道德情感,突出人文性,尤其是爱国诚信、敬老爱幼、团结友善的为主。
多为两个,偶有三个。
有三种组合情形:一是课内与课内型;二是课内与课外型;三是课外与课外型,这也是最常见的。
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是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
三、比较阅读的基本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1)理解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2)用课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问题;(3)将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艺术特色)、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5)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6)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
四、做题要点。
(一)、基本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
对文体相同内容不同、作者相同作品不同、选材相近主题不同等类型的选文,侧重于“同”中求“异”;选材不同主题相同(或相近)的选文,侧重于“异”中求“同”;而选材不同表达形式也不同的选文则侧重于“异”中辨“异”。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https://img.taocdn.com/s3/m/06e73d34b52acfc789ebc950.png)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对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提示:该资料需值得保存,可供中考复习时用姓名:班级: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
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孤]幼年丧父。
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⑤[闾里]乡里。
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
务,致力,从事。
⑧[文字]文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
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
(只需填序号)(2分)假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有答案)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aefb0ea0116c175f0e48f2.png)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世说新语》二则[2019·成都改编]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丙]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元方入门不顾.顾:照顾B.吾射不亦精.乎精:精湛C.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D.故不错.意也错:同“措”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下车引之.介胄之.士不拜B.以.钱覆其口醒能述以.文C.而.钱不湿博学而.笃志D.且.秦灭韩亡魏年且.九十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君与家君/期日中B.以我酌油/知之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4.对丙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A.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B.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C.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D.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5.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
2019年全国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21页,含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21页,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7d5e4d5bbfd0a7956732d.png)
卷I其精于校雠①如此。
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
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也文》,无所不达。
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
盖藉②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二)刘羽冲,沧州人,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 ,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读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
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注】①校雠 (chóu):校对。
②藉 (jiè):借助。
③经年:一年左右。
④沟洫:沟渠。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A.阅.十年而书成(经历)B.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 (探求 )C.谓可将.十万 (带领 )D.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会合)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C )( D )A.乃.撰《广雅疏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差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先帝不以.臣卑鄙C.全队溃覆,几为.所擒仅有“敌船”为.火所焚D.州官亦好事试于.一村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既罢官,曰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王念孙)被罢免官职以后,明天以著书立说自娱,著有《读书杂志》。
②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 :“古人岂欺我哉?”(刘羽冲)常常在庭院里独自漫步,摇着头自言自语:“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20.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王念孙为考证一字而博及万卷,持之以恒,严谨治学,值得推崇;刘羽冲则盲从典籍,泥古不化,落得可悲的下场,我们要引以为戒。
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浙江省)三年真题汇编 含解析
![文言文对比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浙江省)三年真题汇编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ca8591b14e852458fb575b.png)
专题08 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2019·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
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
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
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
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
”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
”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
这里是王安石自称。
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燔:焚烧。
③睽:背离,不合。
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
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
⑥剧:流畅,痛快。
⑦解舟:退居江湖。
⑧奉谢:奉,敬辞。
奉谢,表示谢意。
20.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离家乡B.谋官不顺C.财物受损D.身体不适【答案】 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过“到京师已数月”可以看出他远离家乡,“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可见他谋官不顺;“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可以看出他财产受损。
故理解有误的是D。
2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答案】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断句。
解答此类试题时,结合意思进行断句。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2019-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 (附翻译赏析)-范文word版 (2页)
![2019-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 (附翻译赏析)-范文word版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189162802020740be1e9bd1.png)
2019-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附翻译赏析)-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附翻译赏析)文言阅读练习:《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乙)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①行:操行。
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
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⑤淫漫:荒淫,怠惰。
⑥励精:振奋精神。
⑦意:意志。
⑧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试题】1.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非学无以广才()。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6544d17dd36a32d72758127.png)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12.(2010·湖南省邵阳市,19---24,14分)(四)(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9、解释下列词。
(4分)俨然()交通()悉()要还家()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1、用“╱”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2、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2分)23、你认为作者在《桃花源记》和《饮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2分)24、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
请结合文意和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2分)【答案】19(1)齐整有序的样子(2)交错相通(3)全(4)邀请20有良田、美池和桑林竹林这类(东西)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2、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23、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和谐美好的社会24、例:城市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问题提供创意性的解决途径13.(2010·江苏省常州市,17---20,12分)(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20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6544d17dd36a32d72758127.png)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12.(2010·湖南省邵阳市,19---24,14分)(四)(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9、解释下列词。
(4分)俨然()交通()悉()要还家()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1、用“╱”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2、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2分)23、你认为作者在《桃花源记》和《饮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2分)24、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
请结合文意和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2分)【答案】19(1)齐整有序的样子(2)交错相通(3)全(4)邀请20有良田、美池和桑林竹林这类(东西)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2、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23、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和谐美好的社会24、例:城市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问题提供创意性的解决途径13.(2010·江苏省常州市,17---20,12分)(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20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共10篇(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共10篇(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afb2a1f242336c1fb95e5f.png)
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此次整理共计文言文对比阅读10篇,分别是《岳阳楼记》《三峡》《孟子》《曹刿论战》《河中石兽》《桃花源记》《鱼我所欲也》《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马说》)(一)《岳阳楼记》甲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文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③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
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
③乌:哪里。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B.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适:到、往D.窃.会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指“利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B.览物之.情无丝竹之.乱耳C.不以.谪为患弗敢专也,必以.分人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
部编版2020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精美排队附答案分析)
![部编版2020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精美排队附答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c89e646c175f0e7cd137bf.png)
2019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汇编·学生版1.(2019•海南)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
青林翠竹,四时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与)谢中书书》(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hé)B.沉鳞竞跃.(yào)C.参差.披拂(cī)D.佁.然不动(tái)(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五色交辉..②四时..俱备③青树翠蔓..④俶尔.远逝(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2.(2019•安徽)【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②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③愿.陛下亲之信之愿:④不私.于物私:⑤今则不然.然:(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ee1e6e6f121dd36a22d821b.png)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江苏省常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二、文言文阅读7.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乙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
”(《史记•孔子世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
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
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
④用事:当政,掌权。
⑤徒役:服劳役的人。
⑥穷;走投无路、困厄。
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②威武不能屈③军于城父④士不可以不弘毅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中考文言文之比较阅读题及答案一.【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乙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 选贤与(“与”通“举” ,选拔)能(2)货恶(憎恶)其弃于地也..(3) 故(所以)外户而不闭(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新课标第一网..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2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3.[甲 ]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 [乙 ] 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点拨:对比阅读找共同点。
“大同社会”与“世外桃源”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不存在的,都是一种理想的社会。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 题。
( 13 分)《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 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B.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D.但当涉猎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C )2.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③结友而别..② 安陵君其许寡人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①②相同,③④不同3. 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
(2分)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待)1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 4 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4.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
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示例:我的体验是,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
对一般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文化经典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精要。
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获。
三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X k B 1 . c o m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1.用“ /”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仅标一处)(1分)今齐地方千里今齐地/方千里2.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2分)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答: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答: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
4.【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3分)答: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
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
5.【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
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2 分)答:略。
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四.【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 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瑾守此三者,足以治楚亦!”1.两则选文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3 分 )答案: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2.简略说说甲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
(3 分 )答案:由于齐威王敢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国大治,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
3.乙文“君瑾守此三者,足以治楚亦!”句中“此三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分 )答案: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5 分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答案: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
五.【甲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选自《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②小孺子:年轻人。
③三旦:三天。
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⑤务:一心,一定。
1、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 2分)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 2分)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难之间C、管夷吾举干士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3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2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满一年(“一年”也可)....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六.【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