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风貌

合集下载

苏州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措施

苏州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措施

苏州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措施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古城风貌。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苏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保护古城风貌。

一、加强文物保护
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的投入。

在古城区内,建立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对这些文物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修缮。

同时,加强了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对于破坏文物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二、加强城市规划
苏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城市规划,以保护古城风貌为主要目标。

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古城区内的建筑、道路、绿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保证了古城风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同时,加强了城市规划的监管和执行,对于违规建设进行了严格的处罚。

三、加强旅游管理
苏州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为了保护古城风貌,苏州市政府加强了旅游管理。

在古城区内,设立了旅游管理站,对于游客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同时,加强了旅游宣
传,让游客了解到古城风貌的重要性,增强了游客的文化素养。

四、加强社区管理
苏州市政府加强了社区管理,让居民参与到古城风貌保护中来。

在古城区内,设立了社区文化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居民了解到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加强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了古城区内的环境整洁和卫生。

总之,苏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保护古城风貌。

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让苏州成为了一个更加美丽和宜居的城市。

我们相信,在苏州市政府的努力下,苏州的古城风貌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街巷-河流”空间复合研究

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街巷-河流”空间复合研究

之 间 的空 间连 续性 和导 向性 . 建 了 良好 的物质 外貌 , 创 也延 续 了富有传 统价值 的人 文风貌 。从 城市 的角度 而 言 . 巷一 流 的 复合 空 间也是 城 市空 间 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 城市 居 民 的公共 活动 场所 和 交 往空 间 , 是体 街 河 是 也
量 与高 度 的绝对 主体 , 每个建 筑都 可能 在不 同的视 觉 中成 为 中心 , 整体又 处于 多 中心 的平衡 之 中。水弄 堂 而
的设 置便是 为 了不 打断 街巷 、方 便 临水人 家取 水 和上下 船 的需要 而设 置 的 ,其 宽度 一般 只在 1 ~ . m左 . 1 2 8

这 时空 间 的封 闭感 就完全 消失 ,产生类 似庭 院 、广场 的空间
表 2中采 用 了街 道 的平均 宽度 和建筑 的平 均高度 , 映空 间给人 的总体感 受 , 现实 的空 间情况 更为 复 反 但 杂和 丰 富 。 高街 宽 皆可 能有所 不 同 , 层 因此蕴 含 了更 多 的空间 变化 , 每种 空 间的变 化常 常又 伴 随相应 的功 能 变化 。平 江历 史街 区在 保 留原 有居 住空 间 的基础 上 , 沿纵 向 的 内城河 开设 商业 街 , 并设 定河 街 之 间的渐 变 , 产生 了各 种尺 度感 。
表 2 传 统 街 巷 、 巷 空 间 比例 水
空 问 比例数值 ( h w/)
<1

空 间感 受 空 间 的封 闭感较强 ,当空间 连续采 用这 一比例 时 ,有 时会 产生恐惧 感 。
比较舒 适 的封闭感 在此 以上 就不 能产生 封闭感
可 产生 舒适 的外部 空间
25 . 2 3  ̄

苏州八大古镇园林

苏州八大古镇园林

苏州八大古镇园林周庄:小桥流水人家周庄是江南闻名于世的水乡古镇。

镇上水路纵横,一百多座明清老建筑依河而建。

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

漫步古镇,放眼望去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雅景致,夜晚时更是灯红柳绿非常浪漫。

山塘街(七里山塘):体验老苏州的慢生活山塘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七里山塘,典型的苏州老城风貌。

整条街店铺林立、会馆齐聚,走在街上,不时能看到一座座古石桥横跨河面,延伸出的小巷。

一到夜晚,河两边灯火齐亮,宁静的河面上倒影着红灯笼和老房子,意境十足。

狮子林:体验石头迷宫的乐趣著名的江南园林狮子林,与拙政园仅有百米的距离,与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合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整个园林虽小,但假山嶙峋、曲径通幽,园内巧妙的布局,令人有走进迷阵的感觉。

可以一边数着石狮子,一边体验石头迷宫中捉迷藏的乐趣。

虎丘:东方比萨斜塔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

以中国的“比萨斜塔”闻名的虎丘塔,是苏州的必游之地。

整座塔倾斜而下,从45度的角度更宜观赏到塔的独特之处。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

网师园:赏昆曲评弹之乐网师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网师园小巧精致,园内亭台阁楼、砖雕门楼尤为独特精致,漫步园内,感受”以小见大“的精巧布局。

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

同里古镇:感受小桥流水的美景同里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

紧靠市府所在地,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是名副其实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

整个古镇被五湖环抱,放眼望去,小桥流水,如此美景!留园:感受一步一景的美苏州留园,乃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园内一走一个亭台楼阁、更有奇石曲廊,整个园内绿意盎然、池内碧水见底,一步一景,秀气而不小气。

江苏省苏州市环吉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与设计

江苏省苏州市环吉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与设计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 环境为前提.注重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城市 太环境绿化+弘扬和加强苏州水域独具特色的
绿 化风 貌 。 并结 台 域 市 绿地 系统 规 划 中 的五 片 儿 园 、四 楔 三 带 、一 环 九 溪的 建 设 要 求 .以 建 成 生态 城 市 为 最终 目标 .形 成 “ 树碧 水 绕 古 绿 域 ”的 舒适 宜 人 的生 态 环 境 。
市名片。
这将是苏州一 张更诱 人的城
江苏省苏州市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与设计
P n i n ei f i ni t i rtcinPo c l nn a dD s no n A c n t Poet r et a g g Rg e Cy o j ,
S zh , i gs u ou Jan u
目 地点 :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
外环用地范围基本£
岸 至 环 城 路 之 间 用 地 太 情 扩 至 环城 路 另 一 侧 。
环城绿带共划分为I 应形成 1 个景 区.依据名 4 相应的景点 .构成环城4 8
环 古 域 风 貌 保 护 工 期 间 中心 城 市 重 点 建 设
是加快域市化进程、提升 城市综合竞争能 力 的重大项目。这项工程的 建成,有利于古 域 风貌保护 .缓解城 区交通 矛盾,推动结构调 整,发展城市旅游 ,改善 人居生态环境 ,为 把苏州建设成 “ 文化强市 、 “ 国家园林 城 市”、 “ 最适宜人居和创 业的城市 奠定 了
环城绿带是 环古城风貌保 护工程中的重
要组成 部分。早在 1 8 年制 订的苏州 市城 6 9
市总体规划中就 已明确提 出建 设环城绿带的 目标,也是1 9 年制订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 96 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五片八园、四楔三 带、 环九溪的城市绿地布局 中的重要构成

苏州的古镇古街有什么特色

苏州的古镇古街有什么特色

苏州的古镇古街有什么特色苏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大地。

其中,那些古镇古街更是承载了岁月的记忆,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苏州的古镇古街,首先令人瞩目的便是其建筑特色。

这些建筑大多依水而建,粉墙黛瓦,错落有致。

马头墙高高耸立,那独特的线条犹如优美的旋律在空中舞动。

门窗雕琢精细,或刻有吉祥图案,或绘有山水花鸟,无不展现出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走在古街的石板路上,抬头望去,屋檐下的红灯笼随风摇曳,给古朴的建筑增添了几分活泼与喜庆。

古镇古街的水也是一大特色。

河道蜿蜒曲折,贯穿其中。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

一座座石桥横跨其上,形态各异。

有的小巧玲珑,宛如月牙;有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桥身上的石雕精美绝伦,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乘坐一艘小船,沿着河道缓缓前行,两岸的风景如诗如画。

船夫悠然地摇着橹,船桨划破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街道两旁的店铺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些店铺多为传统的木质结构,门板可以拆卸。

清晨,店家们卸下门板,开始一天的营生。

有卖丝绸的,那光滑柔软的丝绸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有卖小吃的,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比如那香甜的梅花糕、酥脆的袜底酥,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卖手工艺品的,精美的苏绣、细致的竹编,无不体现着苏州人的心灵手巧。

苏州的古镇古街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常常能听到悠扬的评弹声从茶馆中传出。

演员们身着旗袍,手持琵琶,用吴侬软语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那婉转的曲调,如泣如诉,让人陶醉其中。

古街上的书院、祠堂,也见证了苏州的崇文重教之风。

走进书院,仿佛能看到昔日学子们埋头苦读的身影;踏入祠堂,便能感受到家族的传承和尊严。

再者,古镇古街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宁静。

人们在这里过着悠闲的日子,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忙。

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唠着家常;孩子们在街上追逐玩耍,笑声回荡在小巷。

这种慢生活让人心生向往,仿佛时间在这里都变得格外温柔。

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城墙水苑间的探索——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姑胥桥至干将桥段规划设计

城墙水苑间的探索——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姑胥桥至干将桥段规划设计



d s no h rjc scinf m ei f e poe t e t r g t f o 。
Gu u Big nin r g 】 s x r e t Ga j g Bi e a d o a d
an ex am pl t spaperan y est e, hi alz he
新 的 动 态 保 护 空 间 开 发模 式 。
因此 ,从产业定位 、交通情况、场地现状等方 面来 看 ,本地段具有环古城风貌 带所存 在的典 型问题 ,即沿 岸资源整体表现 比较破碎 ,界面连续感不强 , 乏人性 缺 化的活动设施 ,整体亲和性差 , 场地特征不明显等 。
苏州是 一座具有25 0 0 年历史的古城 ,其城市 形态 至今仍 然保持着 由城墙 、内外 护城河及城 内水陆 双棋 2 规划理念 盘构 成的格局形 式 。环绕古 城墙的护城河 不仅作 为苏 州 城市历史文化 的象征 ,同时也成为 中外 游客观 赏苏 州古 城风貌 的水 上旅游路线 。2 0 年 ,苏州市编 制完 02 成 了环古 城风貌 保护 工程规 划 ,经过 近5 的实践 , 年 目前 已经形成 了 “ 水陆双环 、庸关三 分 、四门内蓄、 四角 外 张” 的水 陆 风貌 雏形 。但是 随着 风 貌保 护 工 程建设 的铺 开 ,由于保 护工程 中对风貌带 规划统一 以 城市 自然绿 地为主 ,缺 乏进一 步的细化设 计与功能 定 问题 。因此 为深化规划 中所确定 的总体构 想 ,本次 选 取最具 代表 性的环古城 姑胥桥 至干将桥路 段进行探 索 性规划 ,试 图寻找 出一 条既能满 足苏州环古 城风貌 保 护 ,又 能符 合滨水 开发 、集聚人 气 、动态 保护 的新 空
会 失去 灵性 ,所 以对 于环 护城河 沿岸 的滨 水设计 首先 是对滨 河 的环 境进行 整治 ,同时 增加亲水 的设施 ,以 增强水 面对游 人 的吸引力 。对滨水 沿岸 的公共 开放空 间增加人性化设施 ,增强其亲和力 。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恢复苏州古城风貌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恢复苏州古城风貌
古街 民居、 重现历史面貌的意见 。因此 , 欧洲 各国迄 今为止 , 不 但依然保留着 中世纪那种古朴典雅 的城市景 观 , 而且还完整地 保存了许多古城古堡 。 ②北京 解放初期 , 兴土木 , 时, 大 此 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 成先生大声疾 呼要保护古都 、 古建筑 , 同时 提出 了另择新 区建
维普资讯
l 2




2 0 年 第2 ( 第 19 ) 08 期 总 5期
保 护历史文化 名城
恢 复苏州古城风貌
Prt c so ial t c v r l z o oe t Hit r yt Re o e dSu h u c ci o O
文化遗产 , 不可急功近利 、 粗制滥造 , 经得起 岁月 的考验 , 古城
风貌才有价值 , 才能被人接受 , 才会 生生 不息 。
3 要 全面恢 复古城 风 貌
恢复古城风貌 , 大家都无异议 , 许多年 以来 , 也都在致力于
这项工作 。但为什么一定要全面恢 复古城风貌 , 其意见就未必
课题 , 出一 点 看 法 和 意 见 。 提
2 恢 复古城要 以史 为鉴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 的保护 和恢 复 , 国内外都有一些实践经 验, 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 鉴作 用。 0 - 战结束后 , ) 欧洲各国都面临战后 的重建任务 。 起初 , 各 国也是修路 、 造楼 、 建广场 , 以拆除重建为主 。但是 , 风不长 , 此
Abt a t T a e e iw es n e ntrm epoe t no hitrcla d c l rl8c i cue p e e t h esblt n o sblyo e o eig sr c : hep p r ve st lso sl r he ar o t rtci f so a n ut a rht tI: r snstefai i ya d p siit frc vrn f h o i u e i i

描写苏州古镇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苏州古镇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苏州古镇的唯美句子(第一篇)苏州古镇的独特韵味和美丽景观一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创作的50句描写苏州古镇的唯美句子:1. 明媚的阳光洒在苏州古镇的青石街道上,仿佛时间也在这里停驻。

2. 苏州古镇宛如一幅古老的水墨画,犹如时光隧道将人们带回千年之前。

3. 桥上纵横的灵动湖光倒映在江南古镇的水面上,如诗如画。

4. 蜿蜒曲折的小巷中,古老的石板路散发着古镇独有的迷人气息。

5. 唯美的庭院门前,翠竹垂落,微风拂过,带来一缕清香。

6. 久违的悠闲,静静漫步于江南水乡的街头巷尾,心灵得到深度的放松。

7. 小桥流水,石板街巷遍地,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尘封的古代。

8. 透过古老的窗棂,可以看见院内的精致庭园,宛如世外桃源。

9. 古典的建筑风格融入了现代的生活,苏州古镇别致而和谐。

10. 湖光山色与古民居建筑相得益彰,令人陶醉其中。

11. 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融入了苏州的江南韵味,古朴而华丽。

12. 明亮的饰物店铺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引人驻足细观。

13. 樱花绽放的季节,古镇如同世外桃源,装点得美轮美奂。

14. 过去的细腻工艺品,现在也成了古镇的一道流行文化风景线。

15. 江南的雨,总是淅淅沥沥,似乎要把这个古镇洗个干净。

16. 一间间瓦房之间,透过斑驳的窗户,洋溢着岁月的温馨。

17. 船只穿越苏州的小河,水波微荡,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18. 招牌上的烟火字样,在夜幕中熠熠生辉,照亮了整个古镇。

19. 藏青色的石板路,既古老又神秘,脚步声轻柔地回荡在巷子里。

20. 在曲曲折折的小桥上,迎面走来的行人们都带着微笑。

21. 宛如画卷般的苏州古镇,每一幅都是一幅动人的京剧脸谱。

22. 千年的苏州古镇,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曲水流觞的诗意画卷。

23. 古镇青石板路上的步步欢声笑语,让人感受到江南人的热情。

24. 这里的情人们,在温柔的暮色中,相互依偎,共同谱写了爱的乐章。

25. 漫步街头时,能闻到淡淡的茶香,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旧时光。

声音与地方:苏州古城区的声景文化初探

声音与地方:苏州古城区的声景文化初探

32摘 要:声音景观作为构成人文历史地理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塑造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也是人们理解和感知地方的重要手段。

声音包含着地域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同时作为一种记录与传播的媒介,声音标志着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发展特征。

本文试图将声音景观作为一个独立的感官媒介来对苏州的地方文化进行分析与解构,通过实地录音对苏州古城区的声音元素进行观察,力图发现和强调声音在城市历史文化生态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声音景观的艺术化思考,扩展文化记忆的维度空间和城市的文化传播可能性。

关键词:声音景观;实地录音;艺术创新;文化传播一、声音景观的概念理论声音景观即“声景”,由加拿大的作曲家和生态学家默里•谢弗(R. Murray Schafer )在1976年提出并推广,将“声景”定义为“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声音环境”。

声音景观所包含的其实是人、声音、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声音来理解人们在特定的时代中与环境作用的方式。

”[1]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建筑学、生态学、历史学、人文学、美学等各个学科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和研究,并将声景的研究拓展到日常的民众参与中去。

如今,声音景观已经作为了一个文化现象来理解,“声音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现象和声学过程,它同时具有某种文化的、艺术的、民族的、历史的人文属性等。

”[2]在人类社会中,声音其实是集体记忆的载体。

阿兰·科尔班(Alain Corbin)研究过19世纪法国乡村地区的钟声,“钟发出的听觉信息比神像的视觉信息更具强制性,拥有更强烈的情感力量。

”[3]向我们展示了地方音响系统是如何建立地方标志和时空标志的。

“听”的目的是为了感知其内涵和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越来越多的声音艺术家和田野录音工作者等致力于声音地理的研究,尝试利用听觉来重新体验和发现周围世界。

将声音景观和地理空间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重新认知和解读“地方”,补充视觉体验。

15515907_重现吴门风貌的苏州选择

15515907_重现吴门风貌的苏州选择

别策划 SPECIAL 一切从姑苏区的大部制改革说起。

2012年9月,经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苏州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设立姑苏区。

同时建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古城保护区,明确保护区管理范围与姑苏区行政区划范围相一致,保护区管委会与姑苏区政府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委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古城的全面保护、整体保护。

这意味将对历史街区及古民居、古城墙、古典园林等历史遗存和古城风貌统筹保护,被认为对苏州的重现吴门风貌的苏州选择记者 丁云古城保护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2017年3月,苏州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姑苏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由原17个街道整合为8个街道,同时设立拙政园、阊门、盘门、葑门、山塘5个历史文化片区管理办公室,与街道实行“区政合一”。

调整进一步整合了管理力量,“利于更好地实现古城保护资源共享,同时推动古城保护管理力量的下沉,将保护范围和内涵从过去对历史街区景区、古典园林、古建老宅等节点的单一保护利用,向片区内经济、建设、管理、民生、稳定等全方位拓展延伸,形解放迄今,苏州市第一次有了专门的保护古城机构——苏州市古城保护办公室成了整体保护古城全区‘一盘棋’的新格局。

”“这说明,姑苏区政府已经明确,古城保护的核心在‘管理’,”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院长夏健说,“而‘管理’要真正全面落到实处,很大一个制约,还在于经济,姑苏区有没有经济增长点。

”让古城重回活力简单来说,要复兴古城,让人们重回姑苏,无非就是在保护好古城的同时,解决好人们的居住、出行、生产三个问题,让古城真正实现宜居。

而姑苏区也就此进行了专门的课题研究。

苏州市姑苏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刚在接受《苏州规划》专访时,曾对此做了回答。

首先要修缮房屋,改善居住环境。

这次古城复兴一定要在房屋修缮上进行突破和尝试,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持古城原有的肌理和风貌,解决“既保护好古城又能让人居住”的问题。

全面保护苏州古城风貌

全面保护苏州古城风貌
度。
苏 州古 城传 统的双 棋盘 式水城 格局 是构 的城 门。城墙 有 内、外两 条护城 河 围绕, 再 i
成城 市 空间形态 和古城 风 貌的基本 要素 .也 加上 外围的 胥江 、上塘河 、元和 塘 、至和塘 是 我 国古代 较 高城市 规 划水平 的 历史 物证 。 等河道 与护城 河连 结,并 对外通 向城 乡, 到
务院批 准 该总 体规 划总结概 括 了苏州古 城 思 在 吴都赋 》 中所 说 的那样 :“ 门-/ , 通 \ 城 河围绕 城墙 ,城 内河道纵 横, 桥梁 繁 在长 期历史发展 中所形 成的六 个方 面的古 城 水道 陆衢 ” 唐代 白居 易 的 “ 近 高低寺 间 多, 街道依 河而建 , 民居临水 而建, 展现 出 远 风貌 ,全面地反 映 出了苏Jl 城独 具的特 色 出,东 西南北 桥相望 。水 道脉分 棹鳞次 ,里 “ t 、 古 小桥 、流水 、人 家”的水 乡城 市风光 和历 史遗存,综 合地体 现 了占城历 史文化 的 间棋布 城 册方 … 绿浪 东西 南北 水 ,红 栏三 苏卅I 古城之美在于水 。春秋吴都建设 ,不 内涵和 气质,是 对古城 的地位 、价值 和特 色 百 九 十 桥 ”等 , 描述 的正 是 当时 城市 的 形 仅首 创 了以河道 为骨架 、道路 相依 附的双棋 所作 的一个全 面的认识 ,并提 升到 了理论 高 态 和风 貌 。 盘格 局,还 在城墙 四面 创建 了八 对水 陆并 列
维普资讯
[ 又章 编弓 ¨ 0 6 0 2 ( 0 6 0 — 0 1 0 [ 圈分类 号] U 8 9 [ O — 02 20 )8 09- 3 中 T 9 4 1 g 又献标 码 ] 8
全 面 保 护 苏 :1 城 风 貌 l古 l I '

界——历史与现代生活空间的交汇——苏州环古城地区风貌保护规划

界——历史与现代生活空间的交汇——苏州环古城地区风貌保护规划
维普资讯
界—— 历史 与现 代生活 空间的交汇 术
— —
苏州环 古城地 区风貌 保 护规划
徐 春 宁
XuCh nnn u ig
Bou nd: e I t s t i ng Sp e Be ween Mo Th n er ec i ofLvi ac t on der f d Hit ial f n Li an sor e e c Li
t e eo d a d n w. t e o we n t l n e I c me h b sa k y d src n t e c t ih h s t e e iti t iy Wh c a i h h

・外
大致范围

者在原有城 邑的基础 上扩建成规模 宏 大、 气势雄伟 的都城 ( 图 1 见 、图 2 。 ) 南宋建炎 四年 ,苏州古城遭到 空前浩 劫 。元代平江城 ,拆毁 了城墙 ,仅设 五 门 。明代苏州古城再 次进行 大规模
国务 院2 0 年 1 1 01 月 0日关于苏州 市城市总体规划批 复中规定 ,苏 州市 是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 景旅 游城 市,是 长江三角洲重要 的中心城 市之一 。要 “ 全面保护 古城风貌 ”并
KEY 0 R DS h sorc lci : W i t i a 胛
p o e ton e ol g p bl la e r t c i ; c o y; u i we f r c
作者 简介 徐春宁,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规一室主任。 邮编:南京,2 0 9 。 1 0 6
注: 苏州环古城风 貌保护 工程规 划经过专 家论证, 获方案征 集第一 名。方案参 加者还有 :段进 、雒建利 、王海卉 、 肖明( 士生) 汤 硕 、 蕾( 士生) 硕 等。

苏州古城“三横三直”主干水系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

苏州古城“三横三直”主干水系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

2019年第22期现代园艺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观其草木之饶”,将阖闾城定在河湖密布、太湖之滨、群山起伏的优美自然风景之中。

苏州古城虽历经多次围城战,却得以保存,并在重建修复中不断得到巩固,延续2500多年。

水系作为城市的血脉,对城市格局的稳固起着决定性作用[1]。

同时,有着供水、交通、灌溉、排水排洪、调蓄洪水、造园绿化等多种功能,苏州古城水系作为“小桥、流水、人家”的载体,其景观风貌是古城最具代表性的风景。

1古城水系景观风貌水是苏州的灵魂,城市以水而生、建筑依水而建、街道顺水而筑、桥梁因水而架,因水立门、因水成园、因水成街坊、因水建仓、因水得佳景。

水系景观风貌是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内容。

1.1诗画中的古城水系景观风貌历代吟诵苏州古城水系的诗词颇多,“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

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犹”等。

其中晚唐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最具代表性,诗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小桥、枕河人家精妙概括了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城特色。

《平江图》是苏州古城现状地图,记录了纵横20条水道、桥梁314座,街道与河道相平行,描绘了城内外自然地理实地和人文景观共644处[2],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陶冶。

清徐扬的《姑苏繁华图》,以苏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题,详尽展现了乾隆时期的苏州城景观风貌,描绘城内桥梁众多、舟楫往来,“枕河人家”商贸之景。

1.2苏州古城水系景观苏州古城水系景观是指以河道为主体的带状空间景观,由水上架设的桥梁,与河道平行的街巷、临水的建筑、滨河的绿化以及水埠、水踏步等组合而成。

苏州古城水系景观要素有河道、桥梁、街巷、建筑、绿化、小品等,水系景观风貌由这些要素叠加组合而成,形成清波绿浪、桥梁纵横、舟楫往来、宁静淡雅、诗意盎然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系景观风貌。

2古城水系从“三横四直”到“三横三直”苏州古城内水系分为2个系统:一是“三横三直”主干河道;二是其他支河系统。

形容苏州古城的优美句子

形容苏州古城的优美句子

形容苏州古城的优美句子
1. 走在苏州古城的小巷子里,那青石板路感觉特别有韵味,就像我那次去的时候,一不小心差点被一块有点凸起的石板绊了一跤。

2. 苏州古城的建筑古朴而典雅,看着那白墙黑瓦,我就想起有次在那墙根下晒太阳,暖暖的特别舒服。

3. 古城里的小河静静流淌,河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水草,有一回我还在河边看到一只小乌龟慢悠悠地爬过。

4. 苏州古城的街道弯弯曲曲的,好似迷宫一般,那次我和朋友在里面转了好久才找到出路。

5. 城里面的那些小店很有特色,有一次我在一家店里发现了一个特别精致的手工小物件。

6. 夜晚的苏州古城特别安静,那灯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显得格外温柔,有次我在这样的夜晚漫步,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幅画里。

7. 苏州古城的韵味真是说不完道不尽,每次回想在那里的经历,都觉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姑苏行之--平江古街美文

姑苏行之--平江古街美文

姑苏行之--平江古街美文平江路,是一条普通的沿河石板街,也是古城苏州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一条街道,是古时苏州东城区的一条主干道,南起干将路,北接白塔路,全长1600多米。

苏州在旧时也曾称为“平江城”,早在南宋时的苏州地图《平江图志》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其河流形态、街道建制与原先的基本相仿,而且还分明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

近千年来,唯有这条街较完整的具有苏州古城的水乡风貌,古朴典雅,走在街上依稀回到了那时的情景,实在是有些时间穿梭的感觉。

我曾多次独自去平江路,不管是和熙的阳光或是细雨的午后,很随意的走在路上,比较安静的随目光所及的各条街道小巷,感觉几与城市的喧闹相隔绝,耳旁不时的传来琵琶声声,以及委婉轻柔的昆曲,夹杂在吴侬软语的乡音里更觉优雅独特。

时不时的与几位老伯大妈闲谈几句,他们或许会与你讲一些传说故事或者指点一下附近几幢老宅的历史,那些古巷民宅似乎也鲜活起来了。

一条水巷河道,一条古朴老街,几座石板古桥,两旁的各式民居散落在河道的两边,斑驳的墙壁隐约透出历史的沧桑,精致的雕花门窗还可看出当时工匠的独特手艺,那些褪了色的暗褐色的油漆更显得年代的久远,门楣上的匾额有些已逾百年,门面几乎还是旧时的木栅,一块块的开门关门,后进低矮的阁楼翘角飞檐,一色是雕花镂空窗棂,阳台上放有各色盆景,或兰或菊,玻璃器皿内的水仙清雅淡远,天井院落内总有几枝树或藤蔓盘沿至屋檐,好鸟者把鸟笼挂在枝丫上,鸟的欢唱与游人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真是说不尽的欢畅和热闹。

河堤的两岸均是用青石条堆砌而成,河道很窄,石板桥大多不高,在北端仅有一座石拱桥,分水河道的转弯都是直角,整个河道纵横交叉,贯通全城,形成了古城的水道网络。

早年时曾随父亲摇着船穿行在城市的河道里,有些稍窄处只能用竹篙点击堤岸前行,两船来往需在稍宽处让行方能通过。

民居大多靠河堤而建,开窗即见河面,有些乡下进城的货船一路叫卖前行,屋内的居民听到,只需从窗口吊下篮子,就可买到需要的食物,银货两讫,方便极了。

从唐宋诗词论苏州古城风貌

从唐宋诗词论苏州古城风貌

从唐宋诗词论苏州古城风貌苏州古城,既有“水城”之美誉,又有“园城”之称。

自古以来,苏州就被誉为“吴中名邑”,更因其灵秀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成为文人墨客们赞美的对象。

唐宋时期,许多诗人都曾借着苏州古城的风貌,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早在唐代,苏州的地理位置就成为当时商贾们必经的交通要道,许多文人墨客在行走途中都留下过他们对苏州的感悟。

例如唐代张籍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就有“锦江三百里,深圳五十峰”的描述,描绘了苏州境内的水山景色。

此外,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也曾经游历过苏州古城,在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更是将苏州赞誉为“东海之滨,北固于此,春秋之鼎,诸侯之地”。

可见,苏州在唐代已经有着相当高的文化地位和美誉度。

到了宋代,苏州的风光更是被人所称道。

据《吴记》载:“春望束河,桃红,杨花烂漫;夏望平江,参差,芙蓉醉人;秋望绣岭,金黄,碧翠交加;冬望城隍庙,银装,素裹玲珑。

”这就是苏州四季景色的生动描绘。

宋代文学家葛洪在《苏州城外》中也写道:“城中高柳,望之不枯;长街曲巷,迎之如在。

”这种对于苏州风貌的赞美之情,让苏州成为了当时天下园林之首的名城。

在雨天的苏州古城,更是有着独特的韵味。

唐代李涉就曾有“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斜倚薰笼啼晚翠,惹得江南、疑是、雁来音”的名句,形容了苏州古城在雨中的静谧美景。

而宋代诗人张孝祥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有“破竹声中一百骑,襻袂云登雨洒丝”的描写,更是将苏州雨中城市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总之,苏州古城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让许多文人墨客们都为之倾情赞美。

唐宋时期,苏州古城的文化风貌在诗词中留下了众多的篇章,展示了当时苏州的独特魅力。

如今,苏州仍是人们心中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古城,游览苏州,感受古城的历史文化魅力,或浸入苏州的自然风景,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赞美苏州的歌曲

赞美苏州的歌曲

赞美苏州的歌曲一、苏州的魅力1.1. 古城风貌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自古以来,苏州就以其独特的古城风貌而著名。

城市中心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保持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漫步在苏州的街头巷尾,仿佛可以穿越时光,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城市的历史韵味。

1.2. 园林艺术苏州园林更是苏州文化的瑰宝之一。

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精湛的建造工艺享誉世界。

这些园林以自然景观、精致的建筑和独特的布局闻名。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拙政园、留园和脆韵圆融园。

走进这些园林,仿佛进入一个精美的艺术殿堂,无不让人心生赞叹。

1.3. 文化底蕴苏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苏州的文化精髓体现在诗词、绘画、戏曲、园林等方面。

苏州园林和吴派文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的艺术形式如评弹、苏州话戏曲等也各具特色。

苏州的文化底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为这个城市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二、苏州之歌2.1. 曲调优美苏州之歌是一首赞美苏州的歌曲,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让人满怀赞美之情。

歌曲采用了悠扬的旋律,旋律中穿插了苏州园林的特色乐器琵琶的演奏,使整首歌曲更加生动有趣。

歌曲传达了对苏州这座城市深深的喜爱和对苏州文化的赞美之情。

2.2. 歌词描绘歌曲的歌词充满了对苏州风貌和文化的描绘,让人如临其境地感受到苏州的美丽和独特。

歌词中描述了苏州的古城街道、精美的园林以及诗词和戏曲的魅力。

通过这首歌曲,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苏州,欣赏苏州的美景和文化。

2.3. 传递情感苏州之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歌曲中蕴含着对苏州的热爱、对苏州文化的推崇以及对苏州人民的赞美。

听这首歌,人们会感受到歌手对苏州的深深情感,也会被歌曲中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打动。

三、苏州魅力之歌3.1. 弘扬苏州文化苏州之歌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的描绘,向人们展现了苏州的魅力和文化。

歌曲将苏州的古城风貌、园林艺术和文化底蕴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苏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古城风貌
1.背景资料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苏州古城目前仍然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格局没有太大变迁,其城市空间布局、河网道路体系、建筑传统和城市景观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环绕古城有一条古代人工开凿的护城河,与整个城池同时建成,是整个水城城体水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护城河呈长方形,全长17.48km,水面30~150m不等,东西南北内侧共设8座水城门,外侧连接航道,构成四通八达的航运干线。

但是长期以来,苏州护城河两侧充斥着杂乱无章的工厂、仓库、码头以及交易市场,船只随意停靠,河道沿线一派脏乱破败的景象。

作为“十五”期间苏州市重点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于2002年5月正式启动,投资约40亿,是一项集城市交通、生态绿化、景观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也是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建项目,对于保护古城风貌、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缓解交通矛盾、发展旅游事业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构筑了更为完善的黄金旅游、交通走廊和防洪屏障,营造了具有苏州水乡特色的景观精品、历史画卷、绿色项链。

2.实习目的
(1)通过对工程的了解,学习古城景观更新的理论与方法。

(2)学习滨水绿地的景观处理手法,以及如何通过景观营造来体现地域文化。

3.实习内容
3.1空间布局
环城绿带以传统风貌、自然生态、一流设施形成水上旅游、陆路交通、绿色生态三大系统,分为四大功能区,西部为金阊十里、盘门水城;北部为吴门商旅、都市驿站;东部和南部为城南山林、枕河人家;东南一线为宝带长桥、运河风光。

整条风光带由水系和城墙体系串接,除了保存下来的古城墙残段、古桥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外,沿途设有南园春晓、双桥烟雨、金门流辉、气通阖闾、古津帆影等48个景点,这些景观节点依据历史文化和地貌各有特点,平均500m左右就能欣赏到不同景致,舟漂湖面,位移景换,目不暇接,营造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传统苏州景观。

3.2重要地段与节点设计
3.2.1西段
该段是整个环古城工程的精华地段。

按照总体规划中对该段的定位,规划重点突出历史文化遗存,充分挖掘金阊十里和青门遗迹的传统精华,进行整体空间与环境整合,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局部恢复和再现历史原貌,突出整体环城水系中该段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商业与旅游特色。

水系和城墙并列的形态是环古城地区的空间构图要素和景观控制原则。

为了完善古城现状的城市格局,采用空间梳理的办法,例如百花洲公园,向南拓展,空间上与盘门地区相互联系;向西拓展,空间上向城河及对岸区域敞开,充分展现古城墙、城门等景观。

(1) 阊门节点设计
恢复阊门,再现历史风貌。

在五龙汇阊的西侧,布置旅游服务中心及便利的水陆交通设施,将山塘历史街区和预备申报的西中市历史街区相互联系.成为一个龙头和纽带,集中展现姑苏的繁华景象。

长船湾与南浩街、北码头与北浩弄的沿河建筑隔水向望,保持较为连续的界面,只在间门及古城墙遗存前敞开视线。

南浩街地区远期控制高
度,适当减少住宅层数,形成阶梯状向新区过渡。

(2)金门节点设计
保护金门,并与阊门连为一体,进行整体的空间和环境整合。

西侧布置苏州市演出中心,与城墙、城门相互映衬,历史与现代交融。

将水面引人广场,结合室外表演,从船上观看演出。

集聚人气、带动旅游。

景德桥南北两侧停车场,日间为古城内外交通换乘提供空间,夜间满足演出中心使用的需求。

(3)干将桥节点设计
作为古城内外空间的过渡,是城市景观高潮中的和弦。

强调视觉联系,交融各种活动,补充城市功能。

将桥南的交通枢纽综合内外交替、水上陆地、地上地下换乘,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生活空间。

与其他三个结合历史典故布置的笑园、铸剑园和夏驾亭小园林形成整体。

共同构筑古城轴线空间转换的技术、景观和生态性质。

四周密林境幽、闹中取静,形成各视线方向的绿色前景。

(4)胥门节点设计
保护胥门遗迹风貌,恢复万年桥和接官厅,挖掘历史片断,表现现代文明。

沿河布置规划展示馆、伍子胥纪念馆,新老建筑物、室内外场所都成为展现城建发展史的一个角色。

外城河东侧,胥门~百花洲公园向南扩大至新市路,与盘门相接,内、外城河通过绿化相互勾联。

西侧胥江以南,局部点缀高档的居住组团,风格体现古城风貌。

3.2.2东段
作为古城东西向发展轴上的重要环节,借助古城向东疏散发展的动力和已具规模的工业园区的辐射,利用开阔的水面和优美的绿化环境,东段将建设成为以大量绿化和局部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枕河人家,城市绿林”。

整治后的东段地区将形成东西两侧古城风貌与现代住区鲜明对比的空间效果。

河西侧以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和生态文化展示为主要功能,形成绿化界面和低层传统风格建筑界面为主,建筑高度和建筑色彩应严格控制,体现传统风貌。

在郁郁葱葱的绿带中,传统风格的亭台楼阁掩映其中,散发出浓郁的古城韵味。

河东侧则是色彩明快、风格简洁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

其中娄门路至葑门路以多层为主,南北两侧可建设小高层,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弧形天际线。

东岸近期因用地局限,以人行道绿化为主,两岸结合古城墙遗存,形成密布的遗址林带。

(1)觅渡桥节点设计
地块在觅渡桥西,道路南侧用地规划为居住区功能及生态绿带。

考虑到未来居民生活的需要,以及城河两岸的对景,将用地设计为较为开阔的伸展式公共休闲广场,以健身休闲与赏景活动为主线,突出城市休闲功能。

本地块为规划滨水景观带的东端,明显呈现出较为现代的构图手法,以与城河北侧之桂花公园相呼应,同时也与规划用地西端的盘门景区相对应。

广场设计强调空间的综合性和多样性,鼓励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共同使用,增加了解。

使滨水空间不仅具有优美的景观效果,更能发挥出实际的多元功能。

空间设计强调自然典雅、突出地方风貌,赋予明确而有意义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空间可识别性。

设计中采用较为典型的跌落式空间组织方式,形成三层台地。

靠近道路南侧为以乔木为主的林带,中间为以草坪和低矮灌木为主的“绿毡”,北侧滨水空间则为硬地间以植草砖的活动带以及木地板的滨水走廊。

中间有较大的方形休闲空间,为日晷广场,以仿传统日晷雕塑为主景,辅之以现代灯光、喷泉,意喻传统与科学的结合,东部有以花架围合的圆形广场,中心铺地为苏州古地图,象征古城在当代得到了保护并获得新生。

该广场南北轴线与桂花公园主轴线重合。

广场向东延伸经新觅渡桥下至古觅渡桥止,古觅渡桥处处理手法与兴隆桥类似,为保护古桥保持现状地面标高,形成小型下沉广场,广场及踏步以草坪和块石铺砌。

种植设计中,以桂花为基调树种,配合种植香樟、三角枫、罗汉松、白玉兰、合欢
等植物,以起到烘托主题、围合空间的作用。

(2) "旧城堞影”节点
“旧城谍影”恢复了一段城墙,东西140余米,南北80余米,是对城墙遗址的延续,向前直到南园桥以西的土山,就是古城墙遗址。

其上角楼,乃是整个区域的制高点,轻巧飞扬,完全有别于北京故宫角楼的雄浑庄重。

4.实习作业
(1)速写4幅,以反映苏州古城景观风貌为核心内容。

(2)评述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中,景观设计与建设中的优劣处。

(谢爱华、王丽君编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