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历史文化城市对外形象信息准确的传达,快速的传播,是一个国家塑造对外形象和树立民族自尊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故事的成语,欢迎阅读参考!历史故事的成语一1:买椟还珠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能畅销起来,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3:两败俱伤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
便去晋见齐宣王,说:「大王,您听过韩子卢和东郭逡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
有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的逃,一只在后面拼命的追,结果呢!它们两个都跑到精疲力竭,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
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两个一齐带回家煮了吃掉。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字成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字成语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成语的出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紧密相连,吸取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
成语不仅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更是思想、文化以及历史的传承。
本文将介绍几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一、明修栈道(míng xiū zhàn dào)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战国时期,项羽与刘邦对峙,项羽率领大军进入陕西,刘邦却撤退到陕北极罕之地。
项羽为了追击刘邦,修建一条宽阔而高耸的栈道,并停驻军队于渭水之南。
刘邦得到消息后,诈装投降,头顶白布,身着素服,与士兵一同沿着栈道前进,途中向对方谎称:“前方的栈道已被毁坏,大军无法前行。
”项羽这时仍未发现刘邦的诡计,下令放走了刘邦的部队。
刘邦利用这个机会暗渡陈仓,扭转了整个局面,最终夺得天下。
因此,明修栈道形容通过努力伪装和策略,达到了指定目的的伎俩。
二、见缝插针(jiàn fèng chā zhēn)见缝插针,出自《汉书·食货志》。
西汉初年,汉武帝到富阳山(现广东梅州市富阳镇)旅游,钟宗等人随行跟随景区游客一同观位于富阳山门口的一棵大树。
当时,大树树干很宽,钟宗等人担心无法穿过树下,又怕违背现代“不插队”原则,便找到树根上的一个缝隙,将钱安插于其中。
从此成了一种比喻利用微小机会却获得成功的成语。
三、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守株待兔,出自《列子·汤问》。
有一次,农夫砍伐禾苗,砍下一株苗后,发现一只野兔正好躲在这株苗下方,于是就将兔子一刀砍死了。
那个农夫沾沾自喜,认为以后再也不用捕兔了,只要守株待兔,兔子自己就跳到自己的刀下,于是乎他就坐下来等待着下一个兔子,可是却再也没有捉到了。
这个成语形容人们运用错误,毫无常识或有些想当然的想法改变它们的生活,结果往往会带来悲惨的后果。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一)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 图穷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二)【如火如荼】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
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
关于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关于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1. 三顾茅庐:指的是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2.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3.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将军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借助大雾天气,最终用草船骗得曹操十万支箭。
这个成语后来用来比喻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5.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这个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这些四字成语都与历史故事有关,通过简洁的表述传递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历史故事的成语10个
历史故事的成语10个作为现代人,我们无法想象古人用无声传递古代故事的传统方式。
虽然当代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轻松地学习历史,但通过学习传统成语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的故事。
以下是以中华文明为主要来源的10个历史故事的成语。
1. 唇亡齿寒“唇亡齿寒”带有警言之意。
唇是嘴唇,亡是失去的意思,因此,如果嘴唇被割走,就意味着牙齿会受到寒冷。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忽略了自己最亲密的人,那么我们的处境将比他们更加惨痛。
这个成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
据说秦始皇高兴地告诉他的宠臣李德裕,他的弟弟终于死了。
李德裕露出讽刺的表情,因为他知道秦始皇的弟弟是他的好友。
以这种方式打击亲友必然导致自身的悲惨结局。
一些与秦始皇有关的政治权力斗争会逐渐削弱他的统治地位。
2. 万紫千红“万紫千红”这个成语表示多彩和多变。
它来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晚景》诗:“万紫千红拆西风,那知秋色入围墙。
” 这里的“万紫千红”形容秋景的瑰丽多彩,也可以代表丰富多变的自然景色。
3. 轻举妄动“轻举妄动”意为行动不够谨慎,轻浮或虚假。
它源于明朝时期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官员过度放纵自己的故事。
他将家宅购置了十几辆马车,频繁地举办酒会,赌博和热衷于收人贡品。
后来,他随手就砸了一只壶,结果却被指控玩物丧志。
4. 如释重负“如释重负”的意思是:如果什么是你们想扔掉的,而且一旦丢掉了,你们就会感到轻松和自由。
这个成语的故事来自于汉代著名的大将霍去病的故事,他在节约粮食和装备方面有着高超的本领。
有一次,他把他们的肥料留在了前线,因此他的回家没有携带任何沉重的东西,他的骆驼可以舒舒服服地走动。
5. 班门弄斧“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来自一个寓言,讲述了一个种树人如何与高明的家伙竞争。
当这个种树人向大家展示他在树上的工作时,有一个人骄傲地兴致勃勃地站起来掌声。
但当他们看到那个人如何精雕细绘一把和锤子相比的斧子时,他们就明白了自己的缺点。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尝试在本领上与高明的人竞争是愚蠢的,因为高明的人的技能和天赋比普通人更加优秀。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中国历史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语言的精华。
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 图穷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1、背城一战:背:背向。
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成语大全】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成语大全】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1. 杯弓蛇影出处:公元前5世纪,《战国策·齐策五》释义:比喻因过分害怕而产生的错觉。
故事:战国时,齐国有位人名叫指鹿为马。
这位人常常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说谎话说得滴水不漏。
有一次,他拿来一匹马,请各国诸侯来验。
当众宣称,这匹马是指鹿的,并且逼迫大家说这匹马就是一匹马。
只有荆轲敢于说出真相。
但当他回头看时,却发现指鹿为马设下的陷阱,连着手中的酒杯也变成了蛇。
这个成语比喻心中恐惧的幻象,也是形容别人捕风捉影。
2. 雷霆万钧出处:公元前2世纪,《史记·项羽本纪》释义:形容威力极大。
故事:项羽兵败楚河北,直插无极而东。
刘邦所罗兵将皆倒戈楚从。
至鸿门、吏至,楚军击之,百馀万人死。
项羽以为天且亡己。
力争斗,终败,亡入灞上。
李信请盟,楚送使和争王诏。
楚闻之,亦圉城门。
楚乃以落泪而东。
书楚人为哭城东。
三年归之西,案楚兵或百,则几人。
俄而边臣间言割地者。
孔王为章门,从索得失。
项羽最终为刘邦一统天下的气势所慑,军心败坏,最终以败局而终。
3. 狐假虎威出处:公元前3世纪,《史记·儒行列传》释义:比喻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故事: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时期,有一只狐狸在森林中偶遇了一只十分威猛的老虎,老虎要吃掉它,这只狐狸假装自己很强,吓唬那只老虎,老虎没办法,只好走。
有一天,这只老虎看到小动物都害怕逃跑,才知道被狐狸蒙蔽,恼怒异常,骂道:“果然不要脸,不过是一只狐狸,竟敢假冒老虎,不愧是个伪君子!”这个成语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由于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深刻的寓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许多成语都源自历史故事,其中蕴含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和智慧。
本文将介绍一些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吧。
1. 不吐不快“不吐”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是楚国文学家兼政治家,他在楚怀王末年因忧国忧民,多次向怀王进谏,但怀王不采纳他的建议,反而被怀王排挤。
最终,怀王陷害屈原,将其贬谪到汨罗江。
在江边,屈原写下了《离骚》,表达了自己的忠君爱国之情。
而“不吐”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离骚》中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不吐不快,不吐不快。
”意思是表达了心中的不满,不吐不快。
2. 杯弓蛇影“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是出自《庄子·天地》。
故事讲述庄子的弟子庸人在深山里闻到兽腥味,害怕躲进一个茅屋里,发现墙壁上有一个弓箭的支架和一只茅盏,害怕之余便进屋休息,庸人想到有可能会有蛇而害怕。
庄子知晓后解说外墙上的弓箭、茅盏本身无蛇,屋中的影子是其他物品的影子,曾听说过杯弓蛇影这个成语。
3. 刻舟求剑“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列子·湣王》。
湣王有一个随从在湖边船上放了一把剑,剑掉进湖水里,随从就在船舷上刻记下剑的地方,等水退了过后,随从回来湖边来刻剑,追求剑于水下。
湣王后来告诫随从刻舟求剑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见鼠须拔马毛那样的精神原则。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成语并不只是简单的词语或短语,它们背后都有着具体的历史故事或典故。
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智慧,通过掌握并运用这些成语,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韵味。
因此,学习和运用这些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愿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积累这些珍贵的成语,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1.李代桃僵: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形容代替别人做事并且做得比原来的人还要出色。
2.画饼充饥: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比喻虚构美好的事物来安慰自己。
3.望梅止渴: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比喻在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想念远方的事物来安慰自己。
4.画龙点睛: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比喻在作品、事物的关键地方加上一笔,使之更加完美。
5.鸿鹄之志: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比喻追求高远的志向。
6.亡羊补牢: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比喻事情了差错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7.画蛇添足: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8.杞人忧天:出自《史记·杞梁传》,比喻无事自扰,过分担忧。
9.狼狈为奸: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比喻两个坏人勾结在一起。
10.一曝十寒: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比喻学习或工作不持之以恒,效果不佳。
11.杯弓蛇影: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因为过分警惕而产生的疑虑。
12.鸡犬不宁:源自《史记·酷吏列传》,形容形势紧张,人心惶惶。
13.指鹿为马: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14.三人成虎: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会被当作事实15.守株待兔:源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比喻盲目等待机会,不动努力。
16.背水一战: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处于绝境时,勇敢地进行最后一搏。
17.杀鸡取卵: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贪图眼前的小,而失去长远的利益。
18.破釜沉舟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决不回头。
19.投笔从戎 -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扔掉笔去参加军队。
指文人弃文从武。
20.约法三章 -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定出三条简单法令。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_带历史的成语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_带历史的成语成语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乐不思蜀公元223年,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因病去世。
他16岁的儿子刘禅即位,称后主。
刘禅是个昏庸无能的人,即位初由于丞相诸葛亮等人的辅佐,还能很好治理国家。
后来辅佐他的人先后去世,自己又只知道玩乐,因此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糟糕,国势日趋衰弱。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攻下绵竹,大军直逼成都。
刘禅投降,当了俘虏,蜀汉灭亡。
不久,魏帝曹奂命刘禅迁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并封他为安乐公,给予他很多赏赐。
刘禅对此很满足,心安理得地在异国他乡过起了享乐生活。
当时,魏国的大权掌握在晋王司马昭手中。
一天,司马昭请刘禅饮酒。
席间,特地为他表演蜀地歌舞。
在场的蜀汉旧臣看了,触景生情,十分难过,有的还掉下了眼泪。
只有刘禅看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全无亡国之恨。
司马昭见到这种情况后,私下对一位大臣说:“一个人竟糊涂到这等程度,真是不可思议。
如此看来,即使诸葛亮还活着,也不能保住他的江山!”席间,司马昭故意问刘禅说:“你在这里过得还开心吧,想不想蜀地呀?”刘禅居然高兴地说:“这里有吃有玩,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地。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邯郸学步的成语故事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的步法非常优美,便不顾路途遥远,特地到邯郸去学步法。
少年到了邯郸,见那里人走路的步法确实与寿陵的不一样,并且比寿陵的要优美得多。
他觉得不虚此行,打算好好地学。
怎样学呢?开始他只是看人家怎样走,回到住处凭记忆学着走。
后来觉得这样容易遗忘,便跟在人家后面摹仿着走。
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学不像。
这是什么原因呢?他想来想去,是自己太习惯原来的步法。
于是重起炉灶,完全放弃原来的步法,完全照邯郸人的步法走路。
不料,这一来更糟糕了。
他走路时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既要注意手脚如何移动,又要注意上身如何摆动,甚至还要计算移动的距离和摆动的幅度。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简介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简介历史就是磨刀石,磨刀石不能帮助我们披荆斩棘,只有刀才可以。
光是记忆历史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历史中学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败涂地的故事【解释】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刘邦是沛县一名亭长(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
他性格豪爽,乐于帮助别人。
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做苦工。
在路上,每天总有几个民夫逃走。
有天晚上,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们都走吧!”当时就有十几个民夫情愿跟随刘邦。
刘邦带这十几个人正往别处逃走,忽然有条大蛇挡在路上,别人吓得不敢前进,刘邦手提宝剑,把大蛇赶走,大家很佩服他这种勇敢精神。
那时候秦朝政治腐败,各地百姓纷纷起来造反。
沛县衙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知道刘邦是个好汉,便经常暗地与他来往,商量准备起兵反秦。
历史故事成语精选
历史故事成语精选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故事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故事成语(一)1、三顾茅庐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
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
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
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
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
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
诸葛亮答应了。
那年诸葛亮才27岁。
2、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角,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
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1、指鹿为马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
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
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使用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4、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
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
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
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
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议说:“此时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邯郸,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攻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
“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
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5、知恩图报秦穆公外出巡视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战马弄丢了,等他找到的时候,一伙人已经把马杀掉正在吃肉。
全部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全部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很多,每个成语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
涵和文化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故事四字成语:
1.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的故事,形容杞国人心胸狭窄,小
题大做。
2.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比喻坚持不懈,不怕
艰难困苦。
3. 望洋兴叹,指对自己的力量感到无能为力,出自《后汉书》。
4. 画龙点睛,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比喻在事物的关键点
上加以点明或补充。
5. 指鹿为马,出自西汉末年,赵高篡权时的故事,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 唇亡齿寒,出自《史记》,比喻彼此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7. 胸有成竹,出自《史记》,比喻事先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
8. 李代桃僵,出自《史记》,比喻代人受过或替人承担责任。
9. 狐假虎威,出自《孟子》,比喻借势欺人。
10.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的故事,比喻做多余的事情。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历史故事四字成语,每个成语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故事有关的成语
历史故事有关的成语1、鞠躬尽瘁(诸葛亮)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指人民起义。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历史故事四字成语
历史故事四字成语在中国古代,历史故事被广泛传颂,其中不乏一些成语,这些成语既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关于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一、指鹿为马。
这个成语出自西汉末年,当时权臣赵高篡权,他为了掩盖自己篡位的罪行,曾经在宫廷上展示一只鹿,却声称它是一匹马。
这个成语后来就用来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二、焚琴煮鹤。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因为忠言劝谏而遭到贬官。
最后,他在汨罗江投河自尽,楚怀王为了纪念他,下令焚烧珍贵的乐器,煮食珍贵的鹤肉。
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毁掉宝贵的东西。
三、揠苗助长。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叫做管仲的大臣,他听说揠苗助长可以让庄稼长得更快,于是就让人去实施了这个方法。
结果庄稼不但没有长得更快,反而死光了。
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急功近利,反而弄巧成拙的行为。
四、杞人忧天。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时期,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忧天会塌下来,别人劝他不要担忧,他却说,“我担忧天塌下来,你们还不担忧吗?”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杞人忧天,形容无端的忧虑。
五、望洋兴叹。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人,他站在海边看着汹涌的大海,感叹自己的力量微小,无法跨越大海。
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眼前的困难使人感到无能为力。
六、画龙点睛。
这个成语出自东汉时期,曹操曾经请王羲之为他的书法作画,王羲之在画完龙的全身后,却没有画龙的眼睛,曹操问他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王羲之说,“龙有神灵,它自己会长出眼睛。
”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文章或者作品中点出关键之处。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这些成语既承载了古代历史的记忆,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成语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不乏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这些成语一方面概括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风貌,另一方面也成为留传至今的有趣文化符号。
本文将带大家回顾一些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并了解其中的典故和寓意。
1、一心一意:一心一意最早出现在《晋书》中,记载了刘琨忧心忡忡地看着自己的手下兄弟们各怀鬼胎、勾心斗角的处境。
刘琨在这种情况下无奈地说“如今我也只有一心一意,以图东山复起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指全心全意的做某件事。
2、李代桃僵:说起这个成语,就不能不提《史记》中的一个故事。
传说当时有一个官吏做了一件错事,怕被处罚而找了一个人替自己顶罪。
这个人并不是重情重义的朋友,而是无辜的陌生人,最后这个不幸的陌生人被处决。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用代人而自己逃罪的行为来比喻不负责任的行为。
3、走马观花: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红楼梦》,在小说中贾宝玉接到邀约以后,跟着众人到西郊去游玩。
一路上他匆匆忙忙,没有好好品味花草树木和风景美景,只是匆忙地走了一遭。
所以,这个成语就形容了没有时间和空间好好品味、欣赏事物,只是匆匆忙碌地一瞥而过。
4、天涯若比邻:天涯和比邻是两个相对的词语,既远离又亲近,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登高》。
这首诗中,杜甫写道他登高,俯瞰大地,徐徐地眺望,发现不论是多远的山水风景,都与他近在咫尺。
这也表达了“宽容、同情,无限接近”的情感。
5、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段著名故事。
秦国两个大臣向秦王告密,称现在细作已经深入了政府系统,而当时宰相越巫刚好在现场,辩驳说“所指者是鹿,非马”,不料秦王却执意认为是马,最后越巫只好默默离去。
这个成语形容明知是一件事物却歪曲事实,侮辱真相。
6、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庄子》中的一则寓言,讲述的是一个种田的人发现只要在树旁守株,兔子就会撞死在他的脚下。
他因此变得懒惰愚蠢,田地也失去了耕种和生产的动力,最终萎缩如凋枯的树。
所以这个成语其实是有一个反面意义的。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是汉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成语都是来源于古代历史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增加了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共计十个,希望能够为读者增添一些有趣的知识。
一、画蛇添足:一个战国时期的故事,一位乐师被赏识后,他在自家墙上画了一条蛇,却因为不满意而画蛇添足。
结果他因为这个错误而失去了赏识,引申为做一件多余的事情,反而使事情变得更糟。
二、杞人忧天:南朝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杞国,这个国家有一个人每天都担心外面天塌下来,引申以小事自扰,多虑多虑。
三、因祸得福:战国时期,有一个铜匠趁机扬名四海。
他把客户的铜钱做了一枚解锁器,可以轻松解锁某类铁锁,结果被监守自盗的打铁匠发现,将他告了上去。
在灾难中寻找好的结果,浅缎得愈,引申为遭受危险而得到好处。
四、望洋兴叹: 讲的是古代有见过大海的人,靠边去上岸都没敢靠近,回去时别人问他有什么收获,他说望洋兴叹.引申为无能为力,感到无望。
五、狐假虎威: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一个聪明的狐狸戴上一只老虎的皮,让其他动物都认为他是一只老虎,通过这种伪装来欺骗天真的动物。
引申为利用别人的威望来吓唬人。
六、兔死狗烹:战国时期,齐国寡妇不愿与人结婚,便养了两只宠物动物,分别是兔子和狗。
后来寡妇去世了,她的亲戚就把这两只动物宰杀了烹了。
引申为利用名利之间的差异来套取别人。
七、指鹿为马:秦朝时期,赵高安排官员测试他们的忠诚。
他拿出一只鹿问:“这是什么东西?”学习长官曰:“这是一只鹿。
”赵高曰:“你不是说这是马吗?”学习长官一点也不肯屈服,引申为用运用欺诈手段进行政治斗争。
八、铁杵磨成针: 说的是孟子的母亲三年都在磨手中的铁杵,孟子于是对她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表示只要有耐心,就能改变人生。
引申为耐心细心,经过长时间努力定能成功。
九、亡羊补牢:出自吕氏春秋,背景是鲁国为呵护羊群,曾将羊围在围墙内。
后因猪群闯入,打破围墙后,羊群不怕生命危险,降低了守卫安全意识,猪群又再次来入造成了重大损失。
十个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十个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焚书坑儒、图穷匕见、悬梁刺股、四面楚歌、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手不释卷、金屋藏娇、暗渡陈仓、十面埋伏、投笔从戎、马革裹尸、多多益善、老当益壮、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豆燃萁、刮目相看、乐不思蜀、七步成诗、言过其实、七擒七纵等等。
1、望梅止渴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2、三顾茅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
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3、四面楚歌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4、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5、背水一战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
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
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
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
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
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
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含历史故事的成语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包含寓言故事的成语
揠苗助长叶公好龙郑人削履狐假虎威杯弓蛇影拔苗助长惊弓之鸟叶公好龙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画蛇添足亡羊补牢买椟还珠守株待兔狐假虎威郑人买履智子疑邻
包含神话故事的成语
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女娲补天海市蜃楼大禹治水天女散花钻木取火百鸟朝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叶公好龙井底之蛙天衣无缝涸辙之鱼愚公移山农神后稷劈山救母神笔马良
常用歇后语1.东吴招亲——弄假成真2.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3.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4. 白糖嘴巴
刀子心——口蜜腹剑5.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6. 窗户上的纸——一捅就破7. 打开天窗——说亮话8. 打破砂锅——问到底9.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10.断了线了风筝——有去无回11.鳄鱼流眼泪——假慈悲12.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1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14.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15.哈哈镜照人——走了形16.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17.狐狸尾巴——藏不住18.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1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0.脚踩两只船——左右为难21.孔圣人搬家——尽是输(书)22.快九斩乱麻——干脆23.浪子回头——金不换24.老鼠过街——人人喊打25.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26.萝卜青菜——各有所爱2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28.泥牛入海——无消息29.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3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31.墙上画饼——中看不中吃32.墙上的蒿草——随风倒33.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34.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35.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36.偷鸡不成——蚀把米37.兔子的尾巴——长不了38.外甥打灯笼——照旧(舅)39.瞎子点灯——白费蜡40.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41.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42.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43.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44.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45.榆木脑子——不开窍46.芝麻开花——节节高47.霜打的茄子——蔫了48.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49.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50.冲着窗户吹喇叭——名(鸣)
常用俗语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3.远亲不如近邻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
友。
7.患难见交情。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二、时间与金钱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0.光阴一去不再来。
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
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4.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三、求知与学艺25.无事不登三宝殿。
27.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3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3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38.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三、学习方法3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 4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多练) 4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
(多思) 42.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多问) 43.三人行,必有我师。
(多问) 4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多记) 45.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多读) 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 47.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
(多写) 四、美好与丑恶48.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9.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50.多行不义必自毙。
51.家丑不可外扬。
52.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五、勤劳与懒惰55.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6.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62.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63. 天上掉下馅饼来。
六、诚实与虚伪64.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65.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66. 挂羊头,卖狗肉。
67.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68. 猫哭老鼠假慈悲。
69. 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七、谦虚与骄傲70.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71. 满招损,谦受益。
72.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7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74.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77. 好汉不提当年勇。
八、礼貌与修养78. 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79.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80.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82.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83. 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
85.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86. 上梁不正下梁歪。
87.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九、生活哲理88. 人心齐,泰山移。
91.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94.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95.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96. 树挪死,人挪活。
97.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98.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00. 心慌吃不成热粥心急吃不了豆腐
六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
1、秋浦歌
2、初春小雨
3、红豆
4、七步诗
5、秋浦歌
6、宿建德江
7、己亥杂诗
8、秋夕
9、题李凝幽居
10、逢雪宿芙蓉山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