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优秀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5cee5360cba1aa811da70.png)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划分。
2、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3、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是如何划分的。
二.学习探究1、长春的学生寒假时间长,而杭州的学生暑假时间较长,其原因( )A.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B.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C.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D.使用的教材不一样,上课时间长短不同2、确定我国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气候3、东北三省属于(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4、下列属于行政区域的是( )A.热带B.吉林省C.长江三角洲地区D.东北老工业基地5、我国大江大河多流向东部的太平洋,主要与哪个因素有关( )A.地势B.温度C.纬度D.降水6、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A.50mmB.200mmC.400mmD.800mm7、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大体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一致B.大体与1月份0℃等温线分布一致C.大体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一致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8、下列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D.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9、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8日,搭乘2名中国航天员的神州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上顺利着陆。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0、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1——15题。
11、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青藏地区B.②——北方地区C.③——南方地区D.④——西北地区12、图中①和②两个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降水因素B.地形因素C.行政因素D.经济因素13、下列叙述中和④区域有关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冰山广布,雪山连绵14、图中④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喜欢吃米饭B.擅长滑雪、滑冰C.端午节赛龙舟D.喜欢吃甜食和辣食15、下列体育运动项目与其主要开展区域搭配不合理的是( )A.①区域——摔跤运动B.②区域——滑雪、滑冰运动C.③区域——游泳运动D.④区域——东部沿海帆船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单元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单元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32dd7eeff9aef8941e0678.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能够从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理解我国的自然差异;从农耕制度、农作物、人口、经济等方面理解人文差异。
2.指出秦岭—淮河一线,学会比较其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3.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找出其范围,理解划分的主导因素。
学习重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主要地理环境特征。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你在图片中欣赏到了我国哪些自然风光?我国为什么会产生显著的地理差异呢?不同区域的地理景观二、图释导学:案例学习,能力提升案例学习1:探寻我国的自然地理差异。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1.由图可知,自南往北,逐渐降低,南部的海南岛,北部的黑龙江。
2.由图可知,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越来越远,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内陆地区。
3.由图可知,自西向东,我国地势。
案例学习2:探寻我国人类活动的差异。
读中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布图;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国家级高新技术业开发区分布图。
中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布图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1.由图可知,我国农业分布具有的特点。
主要是受等因素的影响。
2.由图可知,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具有的特点。
主要是受等因素的影响。
3.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以上差异主要是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案例学习3:探寻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1.请在上面两幅图中标注出秦岭、淮河。
2.读课本图5.1案例学习4: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
三、梳理归纳地理差异显著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 、 、 等自然差异显著受自然差异的影响 人类活动差异显著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如 。
5-2中国的地理差异 高效课堂导学案
![5-2中国的地理差异 高效课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5d406bb68a98271fefa43.png)
学习目标
1、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重点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
前
预
习
(一)、四大地理区域
知识点一: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1、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等。根据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自
主
导
学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知识点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综合、、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和青藏地区。
选择题:
1、造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人为因素D、气温和降水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C、巫山D、武夷山
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cce659365ce0508763213de.png)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下列与③、④区域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D.1月份10℃等温线
(3)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
目标
1.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理解其南北两侧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差异。
3.据图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能够大致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理解其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划分标准。
A.④地球耕地以水田为主
B.①地区普遍种植油菜和玉米
C.②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D.③地区沙尘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小结
学习内容
自
主
学
习
认真阅读1-6页课本内容,勾画重点,结合地图完成下题。
1.总结我国地理差异---自然差异(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和人文差异(农业、人口等方面)。
2.结合5.1,归纳第5页1题表格。
3.你知道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位置吗?
合
作
探
究
1.结合以下地图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的差异。
B.南方地区②赛马、摔跤、射箭、手鼓舞
C.西北地区③锅庄、弦子
D.青藏地区④滑雪、溜冰
2、 以“上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读下句中,所描述的景观不符合区域③的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adb94fcfd0a79563c1e725a.png)
、、、。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4.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年降水量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5.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6.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是地区,地势最低的是地区。
【课堂探究】讨论完成教材P5-6活动题。
【课堂检测】1.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2.从区域的角度看,既是行政区域又是经济区域的是()A、青藏高原B、山西C、深圳D、山东半岛3.下列区域中属于同一尺度的是()A、深圳、广东B、北京、重庆C、香港、贵阳D、西藏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4.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一个省?(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浙江省5.云南省位于的温度带是()A、亚热带、热带B、温带C、寒带D、热带6.上海市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7.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8.我国陆地最低点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三、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A、地区,B、地区,C、地区,D、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岭河一线。
课后反思: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农业发展的条件:(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 密切相关。
这里纬度较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的需要。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 影响容易发生 。
(2)有利条件:东北三省地势 ,土壤 ,适宜大规模的 耕作;气候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东北三省盛产 、 、 、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3dabd1cc17552706220893.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李度一中陈海思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表现;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和界线。
课前提问:“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船北马”,分别是什么意思?自主学习读课本P2-4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5.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
6.秦岭—淮河以北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____,墙体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的民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2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中国地图上的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它们能体现我国地势怎样的特点?2.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3.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4.完成课本P5的活动内容。
课堂检测: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 .水稻B .玉米C .青稞D .小麦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B .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C .与年平均800mm 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D .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我国有“日光城”之称的是( )A.洛阳市B.拉萨市C.昆明市D.海口市5.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A.终年寒冷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很少C.降水丰富D.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6.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A.蒙古马B.骆驼C.驴D.牦牛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B.温度较高C.纬度较高D.海拔较高8.我国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灌溉农业区是( )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9.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 )A.便于雨水下泻B.便于空气通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五、“记一记”:自南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__;总趋势自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________; 自西向东,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北农田多为_____,以种植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一线 以南农田多为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为主;中国地理以北民居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_;六、我的收获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B2.D3.A4.B5.B6.D7.A8.D9.【素材积累】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8262f90c69ec3d5bb75e5.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表现;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和界线。
二、“想一想”“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船北马”,分别是什么意思?三、填一填:读课本P2-4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5.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
6.秦岭—淮河以北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____,墙体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的民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
比一比:阅读课本P2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①图中的中国地图上的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它们能体现我国地势怎样的特点?②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③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④完成课本P5的活动内容。
四、练一练: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A.地形差异B.纬度差异C.降水量的不同D.距离海洋的远近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B.玉米C.青稞D.小麦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我国有“日光城”之称的是()A.洛阳市B.拉萨市C.昆明市D.海口市5.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A.终年寒冷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很少C.降水丰富D.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6.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A.蒙古马B.骆驼C.驴D.牦牛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较远B 、温度较高C 、纬度较高D 、海拔较高8.我国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灌溉农业区是( )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9.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 )A.便于雨水下泻B.便于空气流通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10.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它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它是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D.它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大致经过的地方五、“记一记”:自南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______;总趋势自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________; 自西向东,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 以北农田多为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 以南农田多为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为主;以北民居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_;六、我的收获: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555dacf242336c1fb95e59.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一、明确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表现;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和界线。
二、自主学习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5.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
6.秦岭——淮河以北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____,墙体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
7.秦岭——淮河以北的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以为主,秦岭——淮河以南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三、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2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①图中的中国地图上的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它们能体现我国地势怎样的特点?②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③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④填写下表四、导学释疑五、拓展延伸地区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传统运输方式北方地区小麦、大豆、花生、甜菜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地区水稻、油菜、甘蔗以水运为主六、成果展示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 B.玉米 C.青稞 D.小麦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A.终年寒冷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很少C.降水丰富D.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5.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较远B、温度较高C、纬度较高D、海拔较高6.我国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灌溉农业区是()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7.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 )A.便于雨水下泻B.便于空气流通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8.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9.山东省属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0.下列河流中,冬季没有结冰现象的是()A.辽河B.松花江C.黄河D.珠江11.下列地区中,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的是()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D.海南岛12.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A.银川B.拉萨C.成都D.西宁13.下列地区,耕地为旱地的是()A.太湖平原B.成都平原C.辽河平原D.洞庭湖平原14.既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A.太行山B.长白山C.巫山D.大兴安岭15.下列山脉走向于淮河流向一致的是()A.武夷山B.南岭C.阿尔泰山D.长白山16.下列省中,与江西省一样位于秦岭-淮河线同一侧的是()A.河北B.宁夏C.陕西D.湖南17.关于地理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B.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很大C.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D.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18.以下分界线中,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最接近的是()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分界线B.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C.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19.读图分析,⑴A与B的界线是我国1月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干湿地区中的_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线.⑵A与C的分界线大致以季风区与_______区,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⑶D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__ _阶梯和第____阶梯的分界线,其主导因素是_____高低⑷BD两个区域分界线处的山脉是______,CD两个区域分界线山脉有_____ ___和_____ __.⑸塔里木盆地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 ____地区,四川盆地位于__ ____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___ __地区,内蒙古高原位于___ ___地区,云贵高原位于___ __地区(填名称).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秦岭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明显.⑴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河流冬季不结冰,原因是____________⑶古书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⑷秦岭-淮河一线的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b86c5cad02de80d4d840fb.png)
学案八年级地理导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我国地理的自然和人文差异;2、在地图上找到秦岭和淮河,并说明秦岭和淮河一线的主要意义;3、初步理解区域的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4、能够在地图上进行简单的区域划分。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秦岭和淮河的重要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和划分难点:结合图形培养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情感培养:让学生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国的在区域上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理解区域的划分依据!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准备:彩色粉笔教学指导:第一课时地理差异显著1、让学生讨论:(1)我国南北方有那些自然和人文的差异;(2)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有那些不同?问题探究:(1)在p2的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一月零度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找出秦岭和淮河俩侧的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不同;(3)说出秦岭和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课堂活动:2、填表p5的第1题知识巩固:秦岭和淮河是我国(-------)地区和(--------)地区的分界线,它们与我国(------)月零度等温线和(------)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在一条线上。
(南方、北方、1、800)课后反思:第1课时教学指导:问题探究:1、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2、(1)图中A是-----地区,B是------地区,C是-----地区,D是----地区(2)山脉E是------,河流F是--------,它们与我国------月零摄氏度等温线,--------毫米等降水量线,---------带(温度带)和---------带,大致在一条线上。
课堂活动:p6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知识巩固:1、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51a12daef5ef7bb0d3c42.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结合生活经验感知中国地理的差异;2.运用地图收集相关信息,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分析南北差异;3.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明确界限划分的主导因素,初步了解中国区域。
【学习重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明确界限划分的主导因素。
【学习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
如果做一次穿越我国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不仅能欣赏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而且能感受我国的地理差异。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地理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向北,气温逐渐________。
南部长夏无冬,北部________。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___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__。
3.地势: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________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________等温线;③是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________的分界线;⑤是我国________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读图·析图2.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3.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可以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描述。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A.横断山脉B.天山—阴山一线C.巫山—雪峰山一线D.秦岭—淮河一线2.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B.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镇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D.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3.宜宾市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4.按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宜宾市属于()A.暖温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湿润地区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5.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相一致的是()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④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读右图,完成7~8题。
人教版 初二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
![人教版 初二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a61185dd3383c4bb4cd2f5.png)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习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明确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地理差异显著1、地理差异表现(1)自然环境差异①地势:我国地势呈分布。
②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
③气温:由南向北逐渐,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①农业:东西,南北,主要原因。
②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西部。
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2、运用各类地图资料,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任务二:四大地理区域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区、区、区等。
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综合地理位置、、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图中A是地区,B是_______地区,A、B两区以秦岭、_______河为界。
A、B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A和D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C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3)图中C是______地区,在C、D两区的交界线处有_______山脉、_______山脉;C、B两区交界处有_______山脉。
【合作探究】读教材图5.2思考广东人和哈尔滨人的生活作息时间差异巨大的原因。
【拓展延伸】最美景观大道318国道起于上海,终于西藏樟木镇,建于1950年,全长5 476千米,途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e9e9de84254b35eefd34f3.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备人:张祖平审核人:班级:八⑴⑵姓名:【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自主学习】一、结合中国气温、降水和地势的分布规律,回答下列现象的原因:1、西牧东耕。
2、南稻北麦。
3、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东富西贫,二、根据“秦岭—淮河”两侧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下列“秦岭—淮河”两侧人文方面的差异的原因:1、北方农田多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三次。
南方多为水田,种植水稻和油菜,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2、北方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水运仍然是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北方居民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合作学习】三、结合中国气温曲线图、降水量分布图和地形图小组合作讨论回答教材第五页活动1~3题四、观察教材第6页5.5图中的界限A,并与中国等降水量线相比较:⑴界限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⑵确定界限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1、观察5.5图中的界限B,并与5.1图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⑴界限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⑵界限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分布最接近?⑶确定界限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1、观察图5.5中的界限C,并与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⑴界限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拓展提高】1.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以一线为界,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2.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该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1.根据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情况,完成下表。
5-1中国的地理差异 高效课堂导学案
![5-1中国的地理差异 高效课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55bab51a37f111f1855b40.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时导学案
自
主
导
学
2、谈一谈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农业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4、小组合作:探究教材5页活动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巩固测评】
1 、居民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2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海陆差异
D、技术差异
3、很多北方人喜爱滑雪,我国的滑雪场主要分布在东北,这是因为()
A、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B、交通便利
C、人口比较密集
D、经济发达
4、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自南向北,维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C、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D、自西南向东北,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5、我国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因素
6、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很长,主要原因是()
A、这里冬季寒冷而漫长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制定的,为了让学生过个有意义的春节
地区耕地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
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52a8b351e79b896802264b.png)
《中国的地理差异》
授课时间
2015.3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环节预设
导学2分钟读学15分钟研学10分钟展学13分钟
学习步骤
学法指导
1、说出地理差异划分内容,自然环境的差异。
2、说出地理差异能在生活当中的体现,并完成课本第5页活动。
3、在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区域名称:Ⅰ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Ⅳ___________;Ⅰ和Ⅱ之间的界线大致沿着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河。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5、秦岭——淮河一线是哪条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A、4ºC等温线和400mm等降水量线B、8 C等温线和400mm等降水量线
C、0ºC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D、10ºC等温线和600mm等降水量线
6、我国的首都在区域的划分上属于()
A、行政区域B、自然区域C、经济区域D、工业区域
我们在理解中国的地理四大分区时可以采用比较法和归纳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为四个区域。
(2)Ⅰ和Ⅲ之间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界线吻合;Ⅰ和Ⅱ之间的界线是我国____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____等降水量线;Ⅱ和Ⅳ之间的界线是__________山脉;Ⅲ和Ⅳ之间的界线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 公开课
![八年级下册地理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 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1dd6520bb4daa58da1114a1c.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预习填图】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四大区域的界线。
标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秦岭、淮河、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位置。
【自主学习】一、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__地区、____地区、____地区、____地区(1)①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为:②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③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区与区分界线大致相同(2)北京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南京、广州、香港、澳门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拉萨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乌鲁木齐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
二、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原因及优劣。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南)地形区_____平原、_____平原、_______高原______平原、___高原、______盆地、东南丘陵1月平均气温(大于0℃/小于0℃)降水量河流流量(大/小)植被耕地类型(水田/旱田)粮食作物(水稻/小麦)油料作物(油菜/花生)糖料作物(甘蔗/甜菜)农作物熟制主食(米饭/面食)民居特点(举例)传统运输方式(水运/陆运)秦岭——淮河线是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①1月℃等温线② mm等降水量线③和带的分界④气候与气候的分界线⑤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三、对比和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地区主要地形自然地理特征成因西北地区以______和______为主深居内陆青藏地区以______和______ 为主海拔高2、农业小结地区牧场形式优良畜种农业特色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灌溉农业(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山地牧场细毛羊绿洲农业西藏高寒牧场牦牛藏绵羊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当堂练习】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预习
4.综合 地理位置 、 自然地理 和 人文地理 的特点, 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西北地区 和 青藏地区 。
精巧点拨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精巧点拨
5.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 点。 (2)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差异及确定的主导因素:
真题演练
9.根据以上信息,制约南、北方农牧交错带两侧农业
部门出现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B )
A.热D.土壤、纬度
知识网络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4.以上分界线大致同哪些分界线相一致?( C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 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1月0℃ 等温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同步训练
6.下列四组城市中,符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一组是( )B
A.拉萨、哈尔滨
A.水田和旱地 B.小麦和水稻 C.工业和农业 D.南方和北方
真题演练
4.(2016聊城)下列界线中,与图5-11所示甲和其他区域
分界线吻合的是( D )
A.人口地理分界线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真题演练
5.(2016成都)我国秦岭—淮河一线( D )
课前预习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 以北地区农田多为 旱地 ,以种植 小麦 、大豆为主,一 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 三 次;交通运输以 陆路 运输 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民居屋顶坡度 较 小 ,墙体较厚。该线以南地区农田多 水田 ,以种 植 水稻 、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水运 仍然 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 大 , 墙体高。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微博天地
@同学们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节日。作
为节庆的传统食品,年糕与饺子 是象征浓郁的符号化食品,堪称 餐桌上吉祥的经典。具体说来, 大抵是南方人习惯吃年糕,北方 人更讲究吃饺子。年糕喻示着 “年年高升”,散发着南方稻米 天然的醇香。北方饺子造型酷似 古代元宝,吃饺子,意在“招财 进宝”,另外,借饺子的谐音, 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寓 意。
同步训练
14.图5-7中①②③与图5-8中的甲、乙、丙三地的组合
最有可能的是( D )
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C.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真题演练
2.(2016大庆)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
界线,下列选项不以其为分界的是( C )
A.以北为亚热带 B.以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以南为干旱区 D.以南1月均温在0℃以上
真题演练
(2016济南)图5-13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地理分布 图”,读图并完成8~9题。
8.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交错带以东主要发展种植业,以西主要发展畜牧业 B.交错带以东主要发展畜牧业,以西主要发展种植业 C.北方农牧交错带a大致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相近 D.南方农牧交错带b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精巧点拨
同步训练
1.图5-4中箭头所指的方向符合我国哪一个自然地理
要素变化规律?( B )
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C.夏季风逐渐增强
B.降水量逐渐减少 D.年平均气温越来越高
同步训练
读图5-5,完成3~4题。
3.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
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B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课前预习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 升高 ,气温逐渐 降低 。自东南 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少 。东 南沿海地区 湿润 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 干旱 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自西向东,我国地势 呈 阶梯 状分布,逐级 下降 。 2.我国农业具有 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 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 东密西疏 的分布特点;经济 发展水平东部 高 ,西部 低 。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球特长被全额奖学金保送进大学,但因女友怀孕他放弃了关键的冠军 赛而向女友求婚。20年后,麦克穷困潦倒
B.成都、上海
C.郑州、太原
D.北京、乌鲁木齐
11.下列地形区中,既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又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D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同步训练
13.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四大地理
区域分界线的是( A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秦岭 D.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