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要点知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新教材)新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归纳

(新教材)新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总结一、全面认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1.实行的原因(1)农业可以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且利用这一政策,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3)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2.评价(1)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2)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3)消极影响: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

二、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的社会分期单元主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在夏商西周文化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了典型的大一统的中华文明。

三、由“早期国家”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政治制度)(1)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商王对内服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外服地区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

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很不稳定。

(2)西周的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分封制下诸侯的任免由周王决定,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更加明确,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分封制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疆域较之商代的“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3)秦朝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较之西周的分封制,政权组织结构更加严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建立。

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模式被充分巩固。

四、西周、秦朝与西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五、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夏、商、西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1)王位世袭制: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确立。

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复习提纲【宏观把握】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的背景1、背景:(1)二战结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2)美国实力强大,确立了称霸的全球战略。

(3)苏联实力增强,自己的在世界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5)美苏两国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6)“铁幕演说”的推动二、“冷战”的形式1、政治对抗:1947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经济对抗:美国1948年马歇尔计划复兴和控制西欧;苏联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3、军事对抗:美国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三、“冷战”的影响1、消极:(1)世界被分列为两部分(2)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3)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2、积极:(1)世界处在势均力敌下的“和平”中(2)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二、热战1、朝鲜战争1950-1953: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54-1973:耗费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第25课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欧洲共同体——资本主义三足鼎立之一1、西欧联合的原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2)政治因素:美苏争霸损害欧洲的地位和安全(3)思想因素: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4)直接因素:法德和解。

2、过程: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三合一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的共体。

3、经济合作表现: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立统一大市场。

4、影响:(1)经济上:实力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2)政治上:它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人教2020版新教材突破同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人教2020版新教材突破同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  单元优化总结
②高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 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发 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 失败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 春天” (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 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 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 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1912—1919年,纺 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 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单元优化总结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时空定位 ·宏观把握
通史纲要 ·深化提升
核心知识 ·要点整合
单元综合检测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生活
民国前期 的中国 (1912— 1927年)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启示 ①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②中国共产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错误,正确把握形势,引导中国 革命走向胜利。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探索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大革命失败。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了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彻底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挫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确定 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 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最新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

【最新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1.五四运动(1919年):(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意义:①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②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③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诞生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②政治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③外部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

④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23日)内容:①确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3)诞生意义:①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1922年):内容①党的最低纲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②最高纲领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4.国民大革命:(1)国共合作: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主张;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国民革命①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②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③北伐影响: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上每课知识点总结

中外历史纲要上每课知识点总结

中外历史纲要上每课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

先秦那可是中国历史的老祖宗阶段呢。

这时候的政治上啊,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开始,慢慢就有了夏朝的建立,这可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哦。

商朝呢,甲骨文超有名的,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像是那个时候的小日记一样,记录了好多事儿,像祭祀啊、战争啥的。

到了周朝,又分西周和东周,西周有个很厉害的制度叫分封制,周天子就像个大家长,把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再管下面的人,就像一个大家庭分房分地似的。

还有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嫡长子继承制啥的,这就保证了家族的秩序。

经济方面呢,原始社会就是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啦,后来慢慢有了农耕,河姆渡人会种水稻,半坡人会种粟,这可是了不起的进步呢。

到了商周时期,青铜铸造那叫一个厉害,那些青铜器又精美又大气,像司母戊鼎,大得吓人,还那么精致,就知道当时的工艺水平有多高啦。

思想文化上呢,百家争鸣可太热闹了。

儒家的孔子,就像个老夫子一样,到处讲学,主张“仁”啊,希望大家都能做个好人。

孟子呢,就更激进一点,说什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在当时可算是很前卫的思想了。

道家的老子就比较洒脱啦,他觉得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就像让一切都顺着它自己的规律走,别瞎折腾。

墨家的墨子就很有爱心,提倡兼爱非攻,大家要互相友爱,不要打仗。

法家的韩非子就比较严厉啦,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感觉像个铁面无私的法官。

二、秦汉时期。

秦朝那可是相当霸气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那就是皇帝最大啦,他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在中央帮忙管理,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把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里。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这就像给大家定了个统一的标准,大家交流起来方便多啦。

不过秦始皇也有点残暴啦,修长城、建阿房宫,老百姓可累坏了。

汉朝呢,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就像累了要休息一下一样,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好好过日子。

汉武帝的时候可就厉害了,他重用卫青、霍去病去打匈奴,把匈奴打得老远,还派张骞出使西域,这就打开了对外交流的大门。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择题1.东汉初年,国家规定对于被察举人员“务授试以职”。

即对于确认的被察举人员,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

这样做法表明当时( )A.地方政府把持了选官的权力B.考试选官的方式得到广泛推行C.国家注重所察举官员的素质D.地方察举不实的现象十分严重解析:选C。

由材料中政府对被察举的人员先授官试用,合格才能举荐中央可知,当时国家对官员素质的重视,故C项正确。

2.王定宝在《唐摭言》中提道:“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化。

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该材料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 ) 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选B。

由材料中平民通过科举制发迹,显贵之家依靠科举制延续其地位可知,科举制是进入仕途的主要通道,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故B项正确。

3.“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

”据此判断“他们”是( )A.中朝成员B.三省长官C.宰相D.监察官员解析:选A。

根据“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交给近臣掌握”等信息可知,“他们”是中朝成员,故A项正确。

4.下面为秦朝和唐朝的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B.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C.唐朝缺乏监察更易出现权臣D.都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解析:选B。

就两张图对比而言,唐朝的机构设置更加全面,因此无法得出秦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的结论,故A项错误;秦朝三公九卿制和唐朝三省六部制,都通过分权来强化皇权,避免相权过于集中,故B项正确;唐朝不缺乏监察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图片体现的是中央权力的划分,不涉及地方,故D项错误。

《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重要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重要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从中国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旧石器时代遗址1.概念: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中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点遗址:(1)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2)生产和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二)新石器时代1.概念: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生产和生活特点:人们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2)文化遗存特征: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3)文化遗址代表:①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②大汶口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前,出现在黄河下游。

③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前,出现在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④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出现在黄河中下游。

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

⑤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出现在辽河上游。

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⑥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出现在长江下游。

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三)原始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分段: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1)出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2)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1)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2)特征:①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②组织结构: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文明萌芽: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简要版复习提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简要版复习提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简要版复习提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集中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2.旧石器时代特征:①从事采集和渔猎②学会了用火③过着群居生活④出现了骨器。

3.新石器时代特征:①使用磨制石器②使用陶器③从事原始农业④从事养畜业⑤修建村落⑥开始定居生活。

4.新石器时代代表:①黄河流域早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彩绘陶器,粟)②长江流域早期:河姆渡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水稻、养蚕缫丝、精美玉器)③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精美玉器)。

5.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②中央机构: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地方官理:聚族而居,夏王直接统治夏后氏部落,其他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6.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7.西周:公元前1046年(1)分封制:①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②对象:同姓亲族是主体,异姓诸侯②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2)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核心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井田制是土地的经营方式。

8.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宗法血缘与政治制度结合③最高行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9.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①政治: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礼崩乐坏)②经济:铁犁牛耕③思想:百家争鸣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10.商鞅变法:(1)内容:政治①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②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2)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②“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3)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归纳

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归纳

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归纳一、先秦时期(原始社会 - 公元前221年)1.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 - 公元前2070年)-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如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等。

他们过着群居生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典型的文化遗址有仰韶文化(彩陶文化)、龙山文化(黑陶文化)等。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和半坡文化(黄河流域,种植粟)是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

此时开始出现了定居生活,形成了氏族公社,先是母系氏族(如河姆渡、半坡),后发展为父系氏族(如龙山文化时期)。

2.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 - 公元前771年)- 夏朝(公元前2070 - 公元前1600年)-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者是禹,启继承禹的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朝后期的都城遗址。

- 商朝(公元前1600 - 公元前1046年)- 汤建立商朝,都城多次迁移,盘庚迁殷后稳定下来。

- 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记事。

- 西周(公元前1046 - 公元前771年)- 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周王有朝觐、纳贡、服役等义务,目的是拱卫王室。

-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驱逐,这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3.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 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 公元前476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进入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争霸。

先后出现了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国)、楚庄王(问鼎中原)等霸主。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内容提要】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在传承中创新。

南北朝时期在察举制基础上创建了九品中正制,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中枢政务机构在三公九卿的框架内逐渐形成了三省制的雏形,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北魏创立的租调制则为隋唐所直接继承,但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为继,逐渐被两税法所取代。

【框架线索】【知识提纲】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1.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并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1)积极:初行时期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科举制(隋朝至清末)1.背景:社会阶层分化,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特点: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3.评价(1)积极方面①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②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⑤后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

(2)消极方面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②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精编知识梳理 第七、八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精编知识梳理 第七、八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第七、八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第21课中国共产党创建(1919-1923)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3-1927)一、五四运动1、原因:1919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3、新阶段:6月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结果:A、释放被捕学生;B、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意义: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B、是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社会革命。

C、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启蒙运动;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宣传)D、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阶级、思想、干部上的准备。

E、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阶级——无产阶级登上舞台;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组织——陈独秀、李大钊等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早期组织2、标志: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

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

确定党的名称,明确奋斗目标(共产主义),选举党的机构(陈独秀)3、意义:1是开天辟地的大事;2、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3、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三、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1924-1927)1、国共合作(1)背景:A、中共领导工人运动,认识到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

B、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国共合作决议。

(2)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东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大会实际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开始。

2、国民革命:(1)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2)过程:A、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东征消灭陈炯明。

B、1926年,国共合作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3)失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斗争加剧,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12政变,汪精在武汉发动715事变“分共”。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22张)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22张)

中体西用
三.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4-1895年,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 四.第二阶段救亡图存 1.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上层 2.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3.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4.地主阶级顽固派:清末新政
第五单元 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840
1912


一.两次鸦片战争
背景:中——闭关自守 外——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经过:1839 虎门销烟 1840 鸦片战争 1842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3 《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 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
1946.6
人民 解放 战 争
1949.4.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
中国共产党七大 “和平、民主、团结”,成立联合政府
中国国民党六大 “和平建国”,坚持独裁和内战
《双十协定》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化问题没有解决
1946年1月10日 政治协商会议
1931.9.18
局部抗战阶段
1937.7,7
全面抗战阶段
1945.8.15.
一.局部抗战拉开序幕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抗战开始
1932年1月28日 “一二八”事变
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1933年
热河沦陷、长城抗战
1935年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

复习提纲:《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复习提纲【提纲】

复习提纲:《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复习提纲【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复习要点一、早期的中华文明1、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迄今为止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已经学会用火)北京人(能使用火或者保存火种)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物。

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并且掌握养蚕缫丝技术(晚期)黄河流域——龙山文化,代表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华文明起源多元性特点:苏秉琦说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是“满天星斗”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中原为核心2、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3、早期国家: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炎帝、黄帝,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

尧舜禹时期的继承方式是“禅让制”。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夏朝历法《夏小正》是我国迄今已知的最早的历法。

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址。

商朝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盘庚迁殷后定都于殷,河南安阳殷墟是商朝的遗址。

代表文字:甲骨文代表技术:青铜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周朝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控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十单元默写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十单元默写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十单元默写提纲一、中外历史纲要简介1. 了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编写背景和目的2. 探讨《中外历史纲要(上)》对于历史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二、第一单元:世界历史的基本起源1. 探讨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2. 分析人类最早的文明和社会制度3. 讨论不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三、第二单元:古代东方社会的兴起1. 了解古代东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2. 探讨古代东方社会的文化和科技成就3. 分析古代东方社会的社会制度和等级结构四、第三单元:古代西方社会的崛起1. 探讨古代西方社会的地理和气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 分析古代西方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3. 了解古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和宗教发展五、第四单元:中世纪文明的伟大发展1. 探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演变2. 分析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和文化变革3. 讨论中世纪欧洲与其他地区的交往和影响六、第五单元:东西方世界的交融和发展1. 了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互相影响2. 探讨东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和思想的交流3. 分析东西方文明的科技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七、第六单元:近现代世界的变革和发展1. 了解近现代世界的政治和社会变革2. 探讨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产业变革3. 分析近现代世界的文化和价值观变革八、第七单元: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调整1. 探讨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的影响2. 分析世界大战后的政治制度的改变和新兴国家的兴起3. 了解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九、第八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1. 讨论冷战时期世界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2. 探讨冷战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3. 分析冷战时期的国际组织和合作十、第九单元: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1. 探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原因和过程2. 分析世界多极化格局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的影响3. 了解不同国家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下的地位和作用十一、第十单元: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1. 了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2. 探讨世界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问题3. 分析世界发展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和意义以上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十单元的默写提纲,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历史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五四运动:1919年
1.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
(1)5月4日,中心在北京,学生是主力军。

以“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为口号。

(2)6月5日开始,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5.特点
(1)革命性:近代史上由学生掀起,工人、商人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阶级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3)国际条件: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与陈独秀、李大钊共同商议建党事宜。

(4)组织基础: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3)内容:①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

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3.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背景
①必要性: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一个事实: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2)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国民革命
(1)兴起: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编建国民革命军。

(2)高潮: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失败:1927年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4)意义: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治上
(1)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1928年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经济上
(1)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表现:除了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新兴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的发展: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五、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的努力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时间:1927年10月。

(2)地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

(2)意义: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有利于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六、红军长征 1.时间:1934~1936年。

2.背景: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瑞金→陕北)
(4)国内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

(1927-1936年国共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