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思考
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思考
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思
考
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推动乡村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在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位置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它应该位于美丽的自然风景区、历史文化名胜区、传统乡村文化区或文艺复兴区。
同时,该区域应该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其次,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必须具有特色。
它应该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俗特色等各方面的独特魅力。
这些特色应该是本地区的优势资源,能够吸引游客前来。
另外,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建设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不能因为开发旅游业而破坏当地环境和文化资源,这样做只会让旅游业短暂发展,而不能持续发展。
在建设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
比如,可以通过创新模式和服务方式,增强特色村景区的吸引力。
同时,可以加强与周边市场的合作,扩大旅游消费市场。
最后,还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
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应该有良好的管理和运营团队,以提高整个景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总之,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同时也能保护当地的环境和文化遗产。
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同时需要兼顾各种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区。
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游客走出城市,前往乡村地区,体验农耕文化、乡土风情等,以休闲、度假、观光为目的的旅游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加效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思考和探讨。
二、乡村旅游产业的现状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许多地方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推动了乡村经济的振兴。
在一些发达地区,一些农民通过开办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例如,浙江乡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少收入。
然而,目前乡村旅游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不便、住宿和餐饮条件落后,给游客带来不便;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开展乡村旅游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创新。
此外,一些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破坏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基础设施问题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弱,交通不便、住宿和餐饮条件落后,给游客带来不便。
因此,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交通网络建设,改善住宿和餐饮条件,提高游客出行的便利性。
2. 缺乏特色和创新目前一些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创新,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需要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弘扬乡土文化为出发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
此外,还应加强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等产业的融合,打造全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3. 环境破坏问题在一些旅游目的地,因为过度开发开放,乡村环境受到破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旅游规模的控制,划定保护区域和开发区域,建立环境监测和保护机制,确保乡村旅游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思考:
一、合理规划
针对不同乡村旅游景点、乡村文化特色、环境资源等情况,科
学合理地规划改造建设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步
骤和时间计划。
二、充分利用本土文化
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将当
地的文化符号与旅游资源有机地联系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
游景点。
三、拓宽旅游渠道
在提升乡村旅游的同时,还需要拓宽旅游渠道,通过网络营销、旅游推广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乡村旅游景点,推动乡村旅游
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设施等的建设和加强维护,以提高游客的旅游舒适
度和体验度。
五、注重环保与生态建设
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需要注重环保与生态建设,保护乡
村环境和生态系统,使旅游开发与环保共同发展。
六、发挥政府与企业作用
政府需要出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并加大投入力度;企
业需要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发挥其市场营销和管理的
优势。
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将会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以上六点思考是在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需要考虑到的思考,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五篇范文
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五篇范文第一篇: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课程:民族风情旅游作业题: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学生:*** 学号:20110109109 班级:11机械设计与制造3班课程老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何为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
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
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
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乡村旅游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相对较晚,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
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乡村旅游年”,国家旅游局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新的亮点。
随着近年来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蓬勃兴起,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目前已进入大力发展阶段。
过去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是依照旅游业传统模式在寻发展途径,往往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懒以生存的乡村大环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景区开发也要以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等乡村资源为依托,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六篇.doc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六篇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六篇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六篇【篇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从而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更好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亟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4月9号人民日报)在乡村振兴振兴的建设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式。
重所周知,旅游作为第三产业,耗能低,收入高,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起了保护作用。
同时,利用旅游的知名度,和客流量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运输业,餐饮业等等,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乡村旅游,还可以创造就业岗位,使一些有劳动力的农民拥有就业机会,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使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发展乡村旅游在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改善民俗乡风,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农村村容村貌改善,切实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乡村旅游可以大幅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仅农民腰包鼓了起来,当地财政的税收也以大幅度提升,财政税收有了提升,便有实力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终使当地老百姓受益。
【篇二】乡村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带动乡村就业,吸引农业技术人才到乡村创业,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改善乡村旅游结构。
发展乡村旅游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新方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聚焦深度贫困,攻克坚中之坚。
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某某县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某某县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某某县把乡村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力抓手,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初步构建“一心、三园、四区、多极”的旅游新格局。
为深入了解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作用发挥,国家统计局某某调查队走访县文旅局,深入某某乡某某村、某某某镇某某某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开展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对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成效初显,但旅游特色不够鲜明、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旅游资源旺季不旺等问题较为突出。
一、发展现状某某县乡村旅游起步于农业观光及城郊乡镇的农家乐,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步实现局部到整体、零散到规模发展转变,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发展前景看好。
(一)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某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路上连接某某、某某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灿烂而深厚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地域文化。
同时,某某文化又使其拥有了国家级资源基因。
据统计,目前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1个,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
全县培育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
丰厚的文化遗产以各种形态广泛分布于乡村和民间,农村生态良好、气候环境怡人、田园风光优美,是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地,生产的红萝卜、羊肉、虹鳄鱼和元生绵羊奶制品等诸多绿色有机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便可成为乡村旅游商品,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发展乡村旅游达成共识。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点,备受关注,各级政府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旅游示范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旅游示范村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旅游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并总结其带来的益处。
一、提升农村旅游示范村的硬件设施农村旅游示范村的硬件设施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观光设施。
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了示范村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此外,开展农村公共交通建设,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方便游客的出行,提升游客体验。
同时,在农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中,建设观光设施如景点、文化广场、停车场等,为游客提供便利。
二、保护传统村落风貌农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中,保护传统村落风貌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村落规划,避免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开发破坏了原有的风貌,保持村庄的原汁原味。
同时,加强传统民居的修缮和保护,传承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使游客能够感受到真实的农村生活。
三、培养乡村特色产业农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还需要挖掘和培养乡村特色产业。
通过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此外,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购买和体验,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四、加强宣传推广农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需要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和推介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观。
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积极传播农村旅游示范村的形象和特色,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加强与旅行社和媒体的合作,开展专题报道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能力提升农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能力提升。
通过开展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旅游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和指导,提高示范村的管理水平,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农村旅游示范村的建设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参观乡村振兴示范点 心得
参观乡村振兴示范点心得
《参观乡村振兴示范点心得》
在参观乡村振兴示范点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潜力。
首先,乡村振兴示范点展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成果。
我看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如智能化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等,这些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其次,乡村振兴示范点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我看到了许多地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生态平衡,采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让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此外,乡村振兴示范点还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看到了许多传统村落得到了保护和修缮,乡村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乡村的内涵,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最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对乡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更加强烈了。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农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关于门源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3·06关于门源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文/董金明近年来,门源县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全县旅游业发展进程,探索出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一、发展现状(一)旅游资源丰富。
门源县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西部是祁连山金牧场和环湖地区海拔最高的岗什卡雪峰,中部是百里油菜花海,东部有仙米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浩门“古八景”、东晋岗隆岩雕和卡约、辛店文化遗址,宋、汉、唐年间的多处古迹,74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和3座藏传佛教寺院。
现有1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和3个“我心中最美丽的青海十大景观”。
(二)基础设施完善。
全县近年来加大乡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乡村旅游吃、住、娱、购等服务条件逐步改善,产业链条延长,发展后劲增强。
同时,组建了“金门源”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把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权转让给旅游公司,公司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景点的投融资、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职能的逐步转变,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三)产业规模壮大。
目前,全县培育各种农(牧)家乐82户,餐饮总接待能力为6560人,直接从业人员400多人,从业农牧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农家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当地农牧民的增收致富,为乡村旅游业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乡村文化荟萃。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重保护和开发古建筑、弘扬伊斯兰教和佛教、传承民俗、山水等文化的同时,发扬光大以回族宴席曲、华热民族服饰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了具有生态、人文、民族、地域特色的藏族“华热”歌会及服饰表演、回族“宴席曲”演唱会,回族民俗展、赛马会等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构筑了文化平台。
(五)旅游商品凸显。
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基础上,培育了兴农蜂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门源伊源奶制品有限公司等10家旅游商品企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麻莲回族刺绣、北山“窝儿枕”传承继承人专业从事民间刺绣和“窝儿枕”的生产加工,乡村旅游商品种类涉及菜籽精炼油、奶制品、蜂产品、藏毯、刺绣等。
迁西县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学 编 制 乡 村 旅 游 建 设 规 划 。对 旅 游 资源 优 势 明显
每 户 平 均 收 入 达 3 元 , 收 入 在 1 万 元 以上 的 农 户 的地 区 ,如 兴 城 、洒 河 桥 、滦 阳 、东 莲 花 院等 乡 万 0 达 3 户 , 最 高 的 达 4 万 元 。 今 年 以 来 , 全 县 乡 村 镇 应 积 极 引 导 帮 助 其 编 制 完 成 乡 村 旅 游 发 展 详 细 0 0 旅 游 累 计 接 待 国 内 外 游 客 达 4 万 人 次 , 实 现 综 合 规 划 , 打 造 典 型 , 带 动 和 促 进 其 它 乡 镇 乡 村 旅 游 0 收 入 3 0 多 万 元 。 乡 村 旅 游 的 快 速 发 展 , 不 仅 让 产 业 发 展 。 50
下 长 城 、 喜 峰 口长 城 抗 战 遗 址 、 五 虎 山康 熙 猎 场 风 、 乡 情 、 乡 韵 ” 主 题 , 认 真 谋 划 了 乡 村 客 栈 、 等 众 多 自 然 、 人 文 景 观 , 其 中 景 忠 山 、 青 山 关 是 休 闲农 庄 、 秀 水 渔 村 、 采 摘 篱 园 、垂 钓休 闲 等 特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村特色旅游示范村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村特色旅游示范村建设农村经济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而农村特色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各地大力推进农村特色旅游示范村建设,成为重要的举措。
一、农村经济与特色旅游的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支撑,而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农民的需求。
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农村特色旅游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
通过挖掘农村的地域文化、生态资源等特色,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示范村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特色旅游示范村是指那些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村庄。
建设示范村可以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同时,示范村的建设也可以提升当地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三、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而这些文化资源往往是农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可以为示范村提供独特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四、营造宜居环境农村特色旅游示范村的建设不仅仅是要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更需要一个宜居的环境。
这包括整洁的村道、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等。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到来游玩。
五、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了提升示范村的旅游品质,必须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这包括开发特色农家乐、农业观光、手工艺品销售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当地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游客体验。
六、培育村级旅游品牌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示范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旅游景点,更应该是一个有特色的品牌。
通过整合当地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培育出具有影响力的村级品牌,可以提升示范村在农村旅游业中的竞争力。
七、加强宣传推广农村特色旅游示范村的建设需要得到各方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宣传推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要运用各种媒介宣传示范村的特色和优势,还要加强与旅行社、在线平台等渠道的合作,增加示范村的知名度。
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的几点思考【摘要】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方式,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提升乡村旅游的必要性,指出了在提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措施。
在思考总结中,我们强调了乡村旅游改造提升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实施,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的思考将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改造、乡村旅游提升、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思考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随着城市生活的加快节奏和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城市,来到乡村寻找一处宁静和慢生活的体验。
乡村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的振兴。
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服务质量不高,缺乏规范管理,给游客的体验造成一定影响。
一些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和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导致乡村特色和传统文化渐渐丧失。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和改造。
通过加强规划、挖掘文化资源、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可以让乡村旅游更加吸引人、有活力,并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思考,探讨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和对策。
1.2 问题阐述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实践中的几点思考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旅游形式,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乡村旅游提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一些地区由于缺乏相关支持和投入,导致旅游资源无法有效利用。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也限制了乡村旅游的整体提升。
乡村旅游发展思考
乡村旅游发展思考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了旅游业的新热点。
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乡村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思考。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注重乡村的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乡村是我国的宝贵资源,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我们应该注重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只有保护好乡村的环境和文化,才能长久地吸引游客,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乡村生活和文化体验。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需要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
同时,培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注重创新。
传统的农家乐和观光农业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我们需要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体验,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项目。
比如开展乡村文化体验活动、推广农产品购物等,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弱,交通、通讯等方面存在瓶颈。
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我们需要加大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提供更好的网络和通讯服务。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要注重与其他旅游景区的合作与联动。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孤立于其他旅游景区,而是要与其他景区形成互补和联动的关系。
通过合作和联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注重乡村的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其他旅游景区的合作与联动。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乡村旅游的繁荣发展。
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思考
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思考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能够让旅游者体验到不一样的田园风光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各地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开发,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就针对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方面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探索特色资源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它与自然整合在一起。
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该首先考虑各个地方的特色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如山区可以开展户外探险、温泉泡脚;草原可以开展牧民体验、骑马等;古镇可以开展古建筑游览、体验民俗文化等。
通过将这些独特的特色资源开放给游客,将会有越来越多人前来体验。
二、体验优化在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方面,需要不断优化其体验内容。
这主要从旅游项目、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考虑。
这样不仅能这优化游客的体验,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如增设休息区、提供旅游项目选择等,这些都能够让游客更加满意。
三、发展文化旅游在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方面,也需要注重文化旅游。
在乡村地区,特色的文化往往非常丰富。
可以在这些地方开设一些文化旅游项目,比如户外画室、传统手工店、农家书屋等等。
让游客可以在旅游的同时,更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四、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弱,这也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
因此,在乡村旅游创新方面,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修建道路、增加停车位、便利店、厕所等等。
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满足游客需求,也可以提高当地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品质。
五、打造品牌此外,在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方面,还需要对乡村旅游进行品牌打造。
只有在市场上建立稳定的品牌,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这需要抓住市场营销机会,强化品牌定位,如“金牛山景区”、“花田沐浴乡村旅游区”等等。
打造成具有独特特色的品牌,能够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在乡村旅游创新开发方面,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打造品牌,实行多元化开发等措施等。
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近年来,X县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统揽,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促进农村繁荣的主要产业来抓,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积极探索走出百姓富、生态美、乡村兴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存在问题虽然我们在乡村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周边地区的强劲发展态势相比,还存在着诸多差距和不足:一是规划编制层次较低。
在乡村旅游样板村建设中,各村仅仅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还没有形成乡村旅游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意见,在功能布局、线路设计、要素完善、内涵挖掘、特色打造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划、科学指导。
二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通往各景区景点的旅游交通网络不完善,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的问题仍然突出,乡村旅游景点比较分散,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标牌标识、旅游厕所、绿化美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综合服务功能不强。
三是产业要素不够齐全。
农家乐、购物场所数量少、档次低,旅游纪念品种类少;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同质化建设比较突出,特色不够鲜明;娱乐设施不优,游客逗留时间短;产业链条短,市场占有率不高。
四是区域协作不广。
县内旅游社团数量不多,内引外联能力不强,与周边市县和外省的旅游公司、营销企业、旅行社团联系不够紧密,资源优势互补、客源相互输送、线路合理延伸、产业利益互惠的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二、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定位编规划,在优化发展思路上聚力突破。
发展乡村旅游业,编制建设规划至关重要。
要聘请高资质专业旅游规划设计团队,在对全县各乡镇文化资源内涵、生态自然条件、特色产业发展、地理区位优势等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景城一体、城乡一体、全域布局、产业互补”的思路,高质量编制完成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名村修建性详规。
在主题定位上,着力展现浓郁的X居民生产生活文化;在产品开发上,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成果,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农业观光、农家餐饮、民俗体验等资源;在项目布局上,抢抓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机遇,在重点旅游示范村规划仿古美食街、手工艺品街、民俗生产资料街等街路及乡村娱乐公园,着力创建“一村一品”乡村旅游品牌。
以最美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以最美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作者:李玉清来源:《青海党的生活》 2013年第11期文/李玉清2012年以来,全省实施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暨村容村貌整治活动,门源县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快村庄美化亮化,打破了以往“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格局。
以此为基础,一批最美乡村应运而生,一批特色浓郁、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基地迅速崛起,开启了门源农牧区发展的新纪元。
一、最美乡村建设和民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2012年以来,门源县把最美乡村建设和民俗乡村旅游基地建设有机结合,成功打造了以华热藏族民俗、回族民俗文化为内涵的“东旭高原桃花源”、“泉口生态文化体验走廊”等乡村旅游基地品牌,投入运营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强化组织,整合资源,建设最美乡村的合力进一步增强自实施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暨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完善各类措施规定,按照“渠道不乱、使用不变、各司其职”的原则,积极整合引导项目和资金,向村容村貌整治村适当集中,捆绑实施,坚持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党政军企共建”为导向,采取“州县财政补助一点、项目资金整合一点、援建单位帮扶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总投资近10 亿元,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63个村的整治工作,18077户农牧户直接受益,一大批亮丽新村点缀在浩门河两岸。
同时,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景一特色”的设想和构思,出台了具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各类整治评比办法,进一步筑牢了广大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思想基础,凝聚了力量和信心。
(二)巩固成果,加强管理,最美乡村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自实施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暨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以来,各整治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群众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为巩固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暨村容村貌整治成果,不断深化村庄后续管理工作,使“最美乡村”这一殊荣更加名副其实,获得海北“最美乡村”称号的泉口镇大庄村、东川镇孔家庄村、仙米乡大庄村及珠固乡东旭村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村容村貌后续管理工作制度》、《村庄环境卫生公约》、《环境卫生评比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后续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村容村貌整治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形成了“好事做实、实事做久”的管理格局。
乡村振兴之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思考
乡村振兴之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思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
如何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为了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进行思考,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首先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布局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在规划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要合理布局各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村庄的道路、水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使之能够适应当地的发展需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注重环境保护,打造绿色乡村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需要注重环境保护,打造绿色乡村。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工业化,更是农业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保护农田和水资源,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可以通过种植树木、草坪绿化等方式,规划乡村空间布局,注重生态优势,打造绿色乡村,为乡村振兴增添独特的魅力。
三、发展产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需要发展产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发展,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过程中,可以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培育新的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扶持乡村企业和合作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目标。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想让农村居民过上舒适便利的生活,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乡村创业和生活。
乡村振兴之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思考
乡村振兴之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思考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更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实际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引领作用,通过逐步推广,带动整个乡村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进行思考。
示范村的选址和规划非常重要。
选址应当充分考虑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交通便利等因素,规划要充分考虑村庄的布局、建筑风格以及农田、林地等农业生产区域,使之成为一个既美丽又实用的农村生态示范村。
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尊重乡村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注重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创新传统建筑形式和功能,使之适应现代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在村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科学利用能源资源,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要注重提高农田、林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示范村的建设需要突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示范村的建设,可以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村聚集,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增收途径。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传统产业的保护和振兴,实施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需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应当完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要完善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的思考一条好路子-----对白银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型旅游经营活动。
它既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也包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态。
在旅游发达国家,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构成三大重要板块,呈三足鼎立之势支撑着旅游产业这座大厦。
我市的乡村旅游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呈现蒸蒸日上之势是一种必然。
我们应抓住时机,以科学发展观引导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使乡村旅游不仅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板块,也成为旅游反哺农村的有效途径。
一、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历史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但是那时候的度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活动。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欧洲,人们开始利用原生态的乡村居所吸引游客,于是乡村旅游在全球兴起。
德国1873 年开始为公务员提供乡村休闲,1914年为白领提供收费度假服务。
在美国,乡村旅游与铁路建设、国家公园建设密切相关,但是直到1992年美国才出台正式的指导乡村旅游与小商业发展的政策,主要由美国国家乡村旅游基金负责,并主要为项目规划、发展和执行提供资助与宣传。
在加拿大,乡村旅游主要有两种,度假农庄和土著旅游,分别有乡村度假农庄协会和土著旅游协会负责指导和提供服务。
在日本、韩国,乡村旅游的形式主要是农场观光。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既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乡村就业,减少了人口流失,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同时也保护了传统工艺和地域文化,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提升,这是西方国家稳定乡村、发展乡村的最基本做法。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于九十年代中后期。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主要类型有观光农业园、采摘园、垂钓园、休闲农庄、休闲渔场、生态农业园、民俗文化村、古村镇与古建筑群落等。
其旅游功能仍以观光旅游为主,部分已具有休闲度假功能,而且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郊区和旅游景点附近,呈现出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旅游业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特点,如张家界、九寨沟、西双版纳、丽江等地。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给我国广大农村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
就农业来说,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拓展了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就农村来说,扩大了城乡交流,推动了城市的资金、信息、技术、消费向农村流动。
就农民来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扩大了就业、增加了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由此可见,发展乡村旅游是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去年10月以来,我们先后组织考察了北京市、成都市、西安市、金昌市和兰州市安宁区等地的乡村旅游“农家乐”。
通过考察学习,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农村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实现农村劳动力零距离就业。
三是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
四是乡村旅游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各种项目,首先处理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推进农村服务业产业化的有序发展。
五是乡村旅游开发要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结合起来,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时,我们还要吸取教训,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同质化,特色不明显。
二是业态单一,实力单薄,小打小闹,简单的模仿复制。
三是规划滞后,组织程度低,资源利用不足。
四是功能要素配套不足,结构层次较低,缺少资源整合合作。
五是经营管理粗放,缺乏市场化运作。
六是去“土”求“洋”,失去“乡村”固有属性。
二、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市乡村旅游起源于2000年前后,起初是龙湾村的个别农民自觉地介入黄河石林旅游接待,主要从事羊皮筏子服务、旅游食宿接待,还不是典型的“农家乐”。
经过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2006年龙湾村的乡村旅游“农家乐”达到了业务接待高峰,日接待能力达到2000人。
目前,龙湾村的“农家乐”经营户有100多户,主要以经营旅游食宿接待、特色农产品销售和羊皮筏子、“驴的”等特色旅游服务为主,日接待能力达5000人,年户均纯收入达3万元。
白银区四龙镇依托四龙度假村也初步兴起了“农家乐”经营户,虽然目前仅仅几户,但发展势头较好,经营户已经从中尝到到了甜头,一些农户已自觉的积极投资开发。
其他县区虽然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但都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以“农家乐”为主要形态的旅游服务经营者寥寥无几。
今年,我市在不断提升原有景区内涵的同时,顺时应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目前,市政府办公室已批转下发了《白银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实施意见》,确定了首批30个示范户,初步规划了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一是白银区四龙镇民乐村。
重点依托黄河、四龙度假村、剪金山等景区(点),建设以绿色食品、餐饮接待、民俗体验、亲水游乐、趣味垂钓、黄河战鼓、商务会议、别墅度假为特色的黄河文化休闲园式的名镇名村。
二是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
主要依托黄河石林景区,建设集石林观光、水果采摘、民俗体验、黄河游乐、特色演艺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第一村”。
三是会宁县会师镇鸡儿嘴村。
重点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教育名县资源和传统农产品资源,全力打造以红色体验、红色影视、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红色”系列产品,以小杂粮为特色的“绿色”系列产品,以及以教学互动性体验游乐为特色的“金色”系列产品。
四是靖远县东湾镇大坝村。
依托法泉寺景区和大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打造以观光农业、服务接待、生态餐饮、田间采摘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型大棚温室休闲园。
五是平川区水泉镇中村。
主要依托北武当、屈吴山、红山寺等宗教文化优势和地热资源,打造以祈福养生、美食康疗、民居旅游等为特色的社区化休闲度假村。
三、对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一)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首先,应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管市长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组员的白银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市旅游局协调处理。
各县区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其次,应该制定工作措施,市上已经制定出台了《白银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建设实施意见》,各县、区也应该制定推进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建设的具体办法。
第三,市、县(区)金融部门应该积极配合,提供“农家乐”建设银行信贷支持,工商、税务、文化、卫生等部门配合也要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四是制定奖励政策,对搞得好的县(区)、乡镇、村、农户及帮扶单位进行奖励。
第四,可以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发动市、县(区)机关单位包户指导,联户合作,按照“机关单位+对口项目+农户”的模式,一个机关帮一户,建设三星级以上“农家乐”经营户,整体推动示范点建设。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使有条件的村形成旅游功能。
新农村建设是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应该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充分利用规划、扶贫、环保、培训、城建、交通、农业、林业、科技、文化等专项支持政策,整合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速步行街道、集散广场、游客中心、演艺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配套。
重点扶持培育示范点中已经从事“农家乐”经营服务多年并且有一定基础的农户,通过为农民提供配套的培训和岗位指导,提高服务意识和经营能力,形成旅游功能,包装塑造典型样板。
(三)加强规划指导,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防止重复建设和浪费,这是建设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必须遵守的原则。
作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市旅游局应该结合实际,编制全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建设总体规划,各县(区)则根据全市总体规划分别制定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旅游部门应当协调制定“农家乐”经营户改造模式和具体方案,因地、因户选择适宜拓展经营的最佳形式,对房屋功能、建筑风貌、配套设施等进行改造,确保每个农户都具备旅游接待与服务的基本功能。
(四)坚持乡土特色,做特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
乡土特色是乡村旅游点得以立足的根本,在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乡土特色,按照“一村一特”和“一户一业”的发展思路,引导“农家乐”经营户在个性化、特色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经营服务水平。
在整体风格上要防止过度人工化、城镇化、商业化倾向;在利益分配上,要坚持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坚决防止坑农损农;在品位提升方面,要积极引导乡村旅游由生态观光游向休闲度假转移,全力推进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建设。
切忌简单的模仿照搬,千户一面,切忌盲目开发或重复建设,切忌一哄而上,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五)加强培训指导,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有关专家在对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群进行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从事过旅游专业工作的城里人的经营水平普遍高于普通农户,有过外出工作经历、主动外出考察和接受过培训的农户的经营水平又普遍高于其他农户。
这充分说明从业人员的素质、视野与经营水平密切相关,而我市目前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是缺乏人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在农村传授旅游基础知识,宣传旅游政策法规;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使乡村旅游经营户能尽快转变角色,为游客提供既“热情、周到、体贴”又具浓郁乡村味的服务;由市、县旅游部门牵头,组织有条件、有特色的村庄到乡村旅游发展得较好的地方学习取经,扶持一批头脑活、能力强的中青年到乡村旅游发展得较好的地方进行打工学习。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加强培训指导,加大乡村旅游从业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为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另外,要规范乡村旅游产品质量标准,尽可能向上争取发展资金,并适时开展全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户”评比活动,力争将乡村旅游特色村示范点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
(六)抓住机遇,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也具有劳动密集性高、关联带动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等特征。
随着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要求的提高,乡村旅游也要随之而变,提质升级,特别是国家关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使得乡村旅游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