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部编版课文详解: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孟子》10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1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2 词四首099 鱼我所欲也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此篇需背诵。
二、全文展示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主题概述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即“羞恶之心”。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先前)(二)古今异义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者能够。
2.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名师选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选择题1、以下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B.“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直抒胸臆,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张狂放肆、玩世不恭的性格特点。
C.词中多次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是其中一处典故,“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自己勇武可用。
D.这首词描写了作者打猎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充满了豪放派的阳刚之气。
答案:BB.“老夫聊发少年狂”意思是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引出接下去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
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
该选项“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张狂放肆、玩世不恭的性格特点”表述不正确;故选B。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挑灯”就是把灯芯挑亮,作者挑亮油灯、观看宝剑,在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的是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表现了高昂的战斗情绪。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战斗场景D.“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
表达出了他的消极思想,从而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答案:DD.有误,表达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第3单元巩固复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第3单元巩固复习第三单元知识巩固复习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bì)也(“辟”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biàn)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4)乡.(xiàn 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从前) (5)故不错.(cuò)意也(“错”同“措”,安放) (6)四支.(zhī)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7)同舍生皆被.(pī)绮绣(“被”同“披”,穿) 二、古今异义词可以⎩⎪⎨⎪⎧古义:能够用来。
例: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虽然⎩⎪⎨⎪⎧古义:即使这样。
例:虽然..,受地于先王。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 “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 事而不成立。
徒⎩⎪⎨⎪⎧古义:只,仅仅。
例:徒.以有先生也。
今义:徒弟,学生。
易⎩⎪⎨⎪⎧古义:交换。
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
今义:容易。
三、一词多义词语例句 释义 得二者不可得.兼 动词,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同“德”,感恩,感激 故不为苟得.也 动词,取得 生舍生.而取义者也 名词,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动词,获得生命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语气词,同“欤”呼尔而与.之 动词,给 徒亦免冠徒.跣 动词,裸露徒.以有先生也副词,只,仅仅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动词,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动词,出使然虽然.,受地于先王代词,这样秦王怫然.怒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至礼愈至.形容词,周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动词,到达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名词,书籍撰长书.以为贽名词,信质援疑质.理动词,询问非天质.之卑名词,资质四、文言虚词词语例句释义而舍生而.取义者也连词,表并列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却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以.君为长者介词,把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之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的国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五、词类活用类型词语例句释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亡且秦灭韩亡魏。
2020年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复习
• 岂直五百里: 哪里只是。直:只,仅仅。 • 怫然怒: 愤怒的样子。 • 公亦闻:对人的敬称。 • 布衣之怒:平民。 • 免冠徒跣: 免冠:摘下帽子。徒跣:光着脚。
徒:裸露。跣:赤脚。 • 以头抢地:碰、撞。 • 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 士之怒: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 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
夏军队。 •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指牛。 麾下:军
旗下面,指部下。炙:烤肉。 • 翻塞外声:演奏。
• 沙场:战场。 • 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
的响声。 • 了却:了结,完成。 • 如拭:擦。 • 侬:我。 • 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
借指女子。 • 殊未屑:殊:很,甚。未屑:不屑,轻视。
• 的卢 dí 霹雳 pī lì 了却 liǎo 秋瑾 jǐn 如拭 shì 蛾眉 é 胸襟 jīn
二、注释蓝色字词
• 9 鱼我所欲也 • 我所欲:想要。 • 甚于生者:比。 • 不为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
意思。 • 我所恶:讨厌,憎恨。 • 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 故患有所不辟:患:祸患,灾难。辟: 同
慕艳 mù 耄老 mào 廪稍 lǐn • 裘葛 qiú 冻馁 něi 谒余 yè • 撰长书 zhuàn 以为贽 zhì 诋毁 dǐ
• 12 词四首
• 千嶂 zhàng 羌管 qiāng
• 不寐 mèi 征夫 zhēng 聊发 liáo 擎苍 qíng 锦帽貂裘 jǐn diāo
• 千骑 jì 孙郎 láng 酒酣 hān 冯唐 féng 麾下炙 huī zhì
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三、文学常识填空
• 9.《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 子,名轲 ,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 派代表人物。
第三单元-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
第三单元
1 复习目标
1.掌握古代散文及“序”的相关知识 2.识记单元重点字音、字形 3.理解单元重要词语 4.了解单元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5.理解课文中心主旨
2 文化知识库
1.散文 散文有不少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对只图享乐,
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 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其次是雄辩,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 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他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身份开展辩论,逗引对 方,掌握主动,由远而近,步步紧逼,层层推理,运用犀利的语言,严密的逻 辑力量,把自己的观点阐发得非常透彻,确实有“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的气势。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 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 毫无牵强造作之感。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 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其中以《揠苗助长》《奕秋诲棋》《以五十步笑百 步》《挟泰山以超北海》等富于哲理,尤为生动。 至于《孟子》散文富有鼓动 性,诙谐风趣,戏剧性的对话等都是被后人所称道的。
3 复习要点
2.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⑧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 ⑨以头抢地耳(碰,撞) ⑩非士之怒也(文中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⑪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⑫天下缟素(穿白色丧服) ⑬秦王色挠(面露胆怯之色) ⑭长跪而谢之(道歉) ⑮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⑯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3 复习要点
3 复习要点
3.文言句式 (1)倒装句、省略句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介词结构“于先王”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吾”) (2)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知识梳理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知识梳理及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知识梳理及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知识梳理新人教版回顾本单元,大家是不是深有感触呢?品读冰心的散文《谈生命》,如同饮一杯家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
“生命”的深刻含义是我们所必须知道,文章所描绘出的一幅幅的生命的图画,让我们从这些画面中去细细品味,体味那人生的真谛!《那树》,一棵老树,立在都市文明的尘烟侵扰、高楼林立的闹市中,淹没于滚滚黄沙之中,希望大家在体悟生命的魅力的同时,能关注我们的社区,关注我们社区中那充满生机的生命!一、文学常识识记:1.《谈生命》作者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建。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嘈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扎》、《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战时出多彩的生活。
除此之外,冰心还出版过小说集《超人》、《冬儿超人》、,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小说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文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2.《那树》作者王鼎均,台湾散文家。
山东临沂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人生观察》,小说《单身汉的体温》等。
★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谈生命》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作家,文学家,其作品表现出婉约典雅、轻盈秀丽、凝练流畅的特点。
B.《那树》的作者是外国散文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人生观察》,小说《单身汉的体温》等。
C.余光中、王鼎均二氏均属创作了散文轻盈柔美的作家。
D.《谈生命》发表于1947年的《京沪周刊》,因冰心这篇感情真挚深邃,文笔清新柔美的散文长期埋没,鲜为人知,故1999年重新发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车程度,文学常识可以丰富我们的内涵,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答案选择AD,A选项没有问题,B选项中,错在作者的来历没有仔细端详,应当是台湾散文家,而不是外国散文家;C选项中是将王鼎均的散文特色给混淆了,应当是创作了散文阳刚之美。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本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复习梳理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第三单元梳理9.鱼我所欲也一、助学资料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早岁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
长大后受业于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治儒术,通“五经”,尤善于《诗》《书》。
曾游说梁惠王,不能功。
又入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敬。
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略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本质情况)”,不予采纳。
今后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鱼我所欲也》一文讨论性很强,其论证方法的运用是重点与难点。
本文内容涉及儒家学派的一些基本思想,修辞、论证方法上均有特色,必定屡次朗诵才能意会得深刻。
经过诵读,认识孟子“成仁取义”的道德主张;经过朗诵,认识本文逻辑严实、设喻巧妙的特色。
二、字词通关1.一词多义。
(1)故不为苟得也(获取)得:2)所识困穷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谢)(1)所识困穷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与:(2)蹴尔而与之(给)2.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闪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辨”,鉴识)(3)所识困穷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谢)1/13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同“欤”,语气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先前、以前).3.古今异义。
(1)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品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一种食品】.(2)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4.重点虚词。
(1)如令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副词,没有)(2)贤者能勿丧耳.(副词,罢了)(3)为宫室之美(介词,为了).(4)所识困穷者得我与(介词,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三、重点句子1.特别句式。
(1)判断句例1:鱼,我所欲也。
(“也”表判断。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义者也。 即“喜爱的东西”
或“想要的东西”。
同时得到。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优厚的俸禄。钟, 古代的一种量器。
有什么益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刘传健事迹】 2018年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 在四川空域9 800米高空,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 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自动化设备失灵……危急关头,身着短袖 的机长刘传健,凭着过人胆略和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7:46 分,飞机成功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旅客和机组人员共128人, 仅两名机组人员受伤,其余人员安然无恙。一位民航业界专家闻讯, 称赞这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
•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
•
D.蹴尔而与之
•
窥镜而自视
•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3)是亦不可以已• 乎_______________停__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同__“__向__”__,__先__前__、__从__前__。___________
• (5)故不为苟• 得• 也____苟__且__取__得__。__文__中__是__苟__且__偷__生__的__意__思__。______ (6)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本__性__。__文__中__指__人__的__羞__恶__之__心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优秀PPT课件
(7)叱咄 chì duō
(8)媵人 yìng
(9)容臭 xiù
(10)冻馁 něi
(11)谒 yè
(12)贽 zhì
2、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得”同“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 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 羞恶之心。
(4)《渔家傲·秋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 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 修武备,功业难成的愤懑不平之情。
(5)《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 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 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
CHUZHONG YUWEN
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 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 古诗文。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学目标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
树与时代格格不入,树的存在受到质疑。
树的衰败期
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 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 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 诗意。 自然被现代文明渐渐摈弃,树坚守最 后的阵地,坚持最后的诗意。
树的结局
屠杀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 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 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 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 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 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 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 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
那树
王鼎钧
作者介绍:
王鼎钧,1925年生,笔名方以直,山 东人,现旅居美国。著有散文集《开 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左 心房漩涡》《昨天的云》等15种及小 说、评论多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泥泞(nì )倒坍(tān )屹立(yì ) ng huá ng n 世袭( xí)饥蝗( )荫庇( yì ) 默契(qì)刽子手(guì )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佝偻 引颈受戮 周道如砥
回顾树的一生,它所恪守的生命准则是什么?
“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它有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生命准则?为什么?
没有实现死复绿。
随着树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 鸟语、孩子的歌唱、乘凉的人们、 驻足的情人。
随着树消失的,不单单是自然景物,更是 一种生活,一种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生活 方式的消亡。
体会本文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 融。 从理清思路人手探究本文采用了 什么写法。 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点明地下森林的特 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 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第一层(3~8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日 全非,所有生命毁于—旦。 第二层(9~20段):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 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亲眼所见地下 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 悟出的深刻哲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9.《鱼我所欲也》一、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思想家、教育家。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二、朗读节奏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内容理解1.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内容结构(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①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
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最后进一步论证,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②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第二段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
①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其次从反面举贪求“万钟”的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
最后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③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方法,所起作用?排比:强有力的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的行为。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的论点,鲜明有力。
四、重点问题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 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的观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语言建构·能力练
一、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舍生而取义• 者也 义:___正__义__或__仁__义__。_______________ (2)万• 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__优__厚__的___俸__禄__。_____________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__讨__厌__,__憎___恨__。____________
句
子
是
:
_生__,__亦__我__所__欲__也__;__义__,__亦__我__所__欲__也__。__二__者__不__可_____
_得__兼__,__舍__生__而__取__义__者__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积累·基础练
8.名句默写。 (1)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
新知积累·基础练
6.翻译下列句子。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然而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 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 么一切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
新知积累·基础练
语言建构·能力练
13.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 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示例:万事莫贵于义,“义”是正义,是 有利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大义。任何时候, 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 原则。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要大公无私,坚持正义。
语言建构·能力练
• (4)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同__“__向__”___,__先__前__、__从__前__。___
第三单元 【复习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范仲淹(989-1052 ) 字希文,谥文正,北宋著 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范文正公集》。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1、古诗文填空
(1)《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鱼我所欲也》中与“不吃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是:
(4)于 ①所恶有甚于死者:表示比较,比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表示对象,对、对于
(5)为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介词,为了 ②故不为苟得也: 动词,做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6、词类活用 (1)手自笔录:①动手,名词作动词
②原意为“笔”,现译为用笔,名词作状语
(2)腰白玉之环:原意为“腰”,现译为腰配,名词作动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2、文章内容理解
(1)《鱼我所欲也》第一段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孟子用 “鱼与熊掌的取舍”比喻“生命与大义的 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 (类比引 出论点、比喻论证)
接着,通过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 本心,义重于生,告诉我们,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得到 的话,应舍生取义。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Hale Waihona Puke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人教版语文初三下册第三单元的重点知识总结及解析
人教版语文初三下册第三单元的重点知识总结及解析课文及文学常识《鱼我所欲也》: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重点字词解析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中“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中“乡”通“向”,从前。
古今异义词:“一豆羹”中“豆”,古义为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今义为豆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钟”,古义为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为计时的器具或响器。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古义为代词,这种,今义为判断动词。
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名词用作动词,感恩、感激。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生”,动词用作名词,生存的手段。
“轻寡人与”中“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一词多义: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中第一个“为”读“wèi”,介词,为了;第二个“为”读“w éi”,动词,做。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中“为”读“wéi”,动词,做、采用。
得:“二者不可得兼”中“得”,动词,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通“德”,感恩、感激。
与:“呼尔而与之”中“与”,动词,给予。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与”通“欤”,语气词。
重点词语解释《鱼我所欲也》:“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蹴尔”:用脚踢。
2019年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复习
• • • • • •
• • • • •
援疑质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礼愈至:周到。 出一言以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俟其欣悦:等待。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箱子。 曳:拖。屣:鞋子。 穷冬:深冬,隆冬。穷:极。 足肤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至舍:学舍,书馆。 四支僵劲:同“肢”。 持汤沃灌:汤:热水。沃:浇。
• 沙场:战场。 • 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 的响声。 • 了却:了结,完成。 • 如拭:擦。 • 侬:我。 • 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 借指女子。 • 殊未屑:殊:很,甚。未屑:不屑,轻视。 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 • •
•
•
三、文学常识填空 9.《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 子,名轲 ,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 派代表人物。 10.《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 11.《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作者 是宋濂,字景濂,号潜溪, 元末明初(朝代) 文学家。 12.《渔家傲·秋思》选自《范仲淹全集》,作 者是范仲淹,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 作者是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
• • •:辱没、辜负。 易安陵:交换。 其许寡人:表示祈使语气。 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弗敢易: 不。 因使唐雎:于是。 故不错意:在意。错:同“措”,放置。 广于君:增广、扩充。 逆寡人:违背。 轻寡人与: 轻:轻视。与:同“欤”,语气词。
• • • • • • • • • •
岂直五百里: 何况只是。直:只,仅仅。 怫然怒: 愤怒的样子。 公亦闻:对人的敬称。 布衣之怒:平民。 免冠徒跣: 免冠:摘下帽子。徒跣:光着脚。 徒:裸露。跣:赤脚。 以头抢地:碰、撞。 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士之怒: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 吉祥。祲:不祥。 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用作动词,指 穿白色丧服。缟、素:都是白色的绢。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9.《鱼我所欲也》一、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思想家、教育家。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二、朗读节奏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内容理解1.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内容结构(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①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
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最后进一步论证,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②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第二段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
①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其次从反面举贪求“万钟”的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
最后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③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方法,所起作用?排比:强有力的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的行为。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的论点,鲜明有力。
四、重点问题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 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的观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词四首》知识点与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词四首》知识点归纳赏析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关于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死后谥号文正,有《范仲淹全集》。
二、基本内容上阕:写景,展现了一幅荒凉凄清的边塞秋季风光图。
下阕: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情,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情怀。
三、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
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四、诗歌赏析1.上阕的景物紧扣哪一个字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异”。
渲染了战地苍凉萧瑟的气氛。
描绘了衡阳雁去、边声四起、落日中孤城紧闭的画面。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谈一谈在词中的作用。
画面:在崇山峻岭之中,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
作用:描写出边塞地区孤寂荒凉之景,也暗示出宋朝军队不利的军事形势。
3. 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此句运用了《后汉书》中窦宪的典故。
正面揭示了将士们矛盾的心理,委婉含蓄地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4.“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词中有何作用?运用自然环境描写,借景抒情,写出了戍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5.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征人无法入睡。
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2019年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复习(含答案)
2019年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含答案)一、给加点汉字注音9 鱼我所欲也苟.得 ( ) 厌恶. ( ) 丧.失( ) 箪.食( ) 豆羹. ( )蹴.尔( )不屑.( ) 万钟.( ) 妻妾之奉. ( )10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 ( ) 加惠. ( ) 错.意 ( ) 怫.然( ) 免冠徒跣.( ) 庸.夫( ) 王僚.( ) 彗.星 ( ) 聂.政 ( )韩傀.( ) 休祲.( ) 缟.素( ) 色挠. ( )11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 )嗜.学( )假.借 ( ) 逾.越 ( )加冠. ( ) 硕.师( ) 叩.问( ) 德隆.望尊.( ) ( ) 援.疑质理 ( ) 叱咄.. ( ) 负箧.曳屣. ( ) ( ) 皲.裂( )僵.劲 ( ) 媵.人 ( )沃灌. ( )逆.旅 ( )绮.绣 ( ) 朱缨. ( ) 容臭. ( ) 烨.然( ) 缊.袍敝.衣 ( ) 慕.艳 ( ) 耄.老( ) 廪.稍 ( ) 裘.葛( ) 冻馁. ( ) 谒.余 ( ) 撰.长书 ( ) 以为贽. ( ) 诋.毁 ( )12 词四首千嶂. ( ) 羌.管 ( ) 不寐. ( ) 征.夫( ) 聊.发 ( ) 擎.苍( ) 锦.帽貂裘. ( ) ( ) 千骑.( ) 孙郎. ( ) 酒酣. ( ) 冯.唐( ) 麾.下炙. ( ) ( ) 的.卢 ( )霹雳.. ( ) 了.却( )秋瑾.( ) 如拭. ( ) 蛾.眉( )胸襟.( )二、注释加点字词9 鱼我所欲也我所欲.:。
甚于.生者:。
不为苟得..:,这里是的意思。
我所恶.:。
不可得兼..:。
故患.有所不辟.:患:。
辟:同“”,。
如使..人之所欲:。
勿丧.:。
呼尔..而与.之:呼尔:。
与:。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表示。
万钟..:。
钟:。
不辩.礼仪:同“”,。
于我何加.:。
妻妾之奉.:。
穷乏者得.我与.:得:同“”,。
与: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9.《鱼我所欲也》一、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思想家、教育家。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二、朗读节奏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内容理解1.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内容结构(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①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
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最后进一步论证,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②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第二段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
①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其次从反面举贪求“万钟”的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
最后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③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方法,所起作用?排比:强有力的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的行为。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的论点,鲜明有力。
四、重点问题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 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的观点。
2.文中出现的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舍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⑴句意思相反,第⑵句意思相近。
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5.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
这样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
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6.补充道理和事实论据(1)道理论据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2)事实论据(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①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②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泰然赴死,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③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④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发表最后一次演讲7.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更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义:道义、大义。
言行合乎道德规范,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五、理解性默写1.哪句话体现了全文的大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不辩礼仪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唐雎不辱使命》【生字注音】唐睢不辱(jū)使命秦王怫(fú)然怒免冠徒跣(x iǎn)以头抢(q iān g)地休祲(jìn)降于天天下缟(gǎo)素秦王色挠(nóo)【重点字词句义】1、通假字: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置办)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2、古今异义词: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今义:感谢)3、词类活用: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③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4、一词多义:①徒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②惠大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明)③若非若是也(像)若士必怒(如果)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⑴不辱使命(辱没、辜负)⑵易安陵(交换)⑶其许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答应)⑷大王加惠(给予恩惠)⑸故不错意也(所以)⑹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⑺逆寡人者(违背)⑻非若是也(这样)⑼虽千里不敢易(即使)⑽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⑾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⑿布衣之怒(平民)⒀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⒁以头抢地耳:撞;罢了⒂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⒃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⒄休祲:吉凶的征兆⒅秦王色挠(屈服)⒆寡人谕矣(明白,懂得)⒇免冠徒跣(脚)6、重点语句翻译: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虽然:既便如此。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
”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④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⑤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⑦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⑧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拿一千里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⑩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
(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
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⑾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理解性默写】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课文内容理解】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
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