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是学生在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实践和运用立体几何知识的一个环节。

本节课通过制作立体模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的性质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对立体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立体几何的抽象性,部分学生可能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的性质和特点。

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理解立体几何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模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立体模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立体模型模板、剪刀、胶水、直尺、铅笔等。

2.教学素材:立体模型的制作步骤图、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3.教室环境: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立体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立体模型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呈现立体模型的制作步骤图,让学生对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给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知识与技能】经历由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模型制作,体会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和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2.通过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发明的意识.经历由平面图形制作立体图形的探究过程.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经历由平面图形制作立体图形的过程.多媒体课件.导入一:完成下列练习: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球2.如图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这个立体图形的名称为.3.一张桌子上摆放着若干个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则这张桌子上共有个碟子.【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导入二:[过渡语]前面我们学习了“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我们知道由三视图可以想象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那么请你思考:如何检验你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的立体图形是否正确呢?【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导入新课.[过渡语]由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成模型,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根据三视图,制作与其相对应的立体图形.[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由三视图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回顾前两节的“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知识,提出由三视图制作对应的立体图形模型的新问题,学生很自然地由旧知识走向新知识.活动一: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三视图(如图)表示的立体模型.思路一教师引导分析:【思考】(1)观察三视图,你能想象出对应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吗?(2)由想象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出相应的三视图,与上图比较,是否一致?(3)你能用准备的硬纸板做出该立体图形吗?尝试完成.【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图(1)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制作,然后独立完成图(2)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制作,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结果点评后,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模型样品.思路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提示:由三视图可以想象对应的立体图形,动手操作把想象的图形制作出来.【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三视图对应的立体图形,共同完成两个图形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制作,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结果点评后,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模型样品.【追问】你能总结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步骤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结论】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步骤:(1)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立体图形.(2)测量三视图中的线段长度,确定立体图形的长、宽、高.(3)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用硬纸板或萝卜制作出立体图形.[设计意图]学生只有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才能正确制作出模型,所以学生以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二: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三视图(如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1),师生共同完成(2),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展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设计意图]类比活动一操作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三视图与实物模型的关系,加深理解投影规律、三视图中尺寸与实物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活动三:下面每一组平面图形(如图)都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1)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三棱锥?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结论.(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三棱锥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三棱锥的表面积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完成,小组内交流成果,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展示学生的结果,进行点评.[设计意图]由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再根据立体图形画出它的三视图,让学生更深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体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时遵循的原则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步骤:(1)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立体图形.(2)测量三视图中的线段长度,确定立体图形的长、宽、高.(3)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用硬纸板或萝卜制作出立体模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你”字一面相对面上的字是()A.我B.中C.国D.梦2.如图,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3.把图中的三棱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4.如图,贤贤同学用手工纸制作了一个台灯灯罩,做好后发现上口太小了,于是他把纸灯罩对齐压扁,剪去上面一截后,正好合适.以下剪裁示意图中,正确的是()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π cm2B.2π cm2C.6π cm2D.3π cm26.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那么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包装盒的是()7.如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如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小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体上的距离是.8.如图是一个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图中的a=.9.图中的展开图各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10.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果面A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2)如果面F在前面,从左面看是面B,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3)从右面看是面C,面D在后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能力提升】11.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由图示数据(单位:cm)可以得出该长方体的体积是cm3.12.如图是某种型号的正六角螺母毛坯的三视图,求它的表面积.【拓展探究】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它的俯视图为菱形,请写出该几何体的形状,并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它的侧面积.【答案与解析】1.D解析: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共有六个面,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知“我”与“中”相对,“的”与“国”相对,“你”与“梦”相对.故选D.2.C解析:选项A,B,D中图形折叠后都可以围成正方体;而C中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故选C.3.B解析:把图中的三棱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B.故选B.4.A解析:圆锥压扁后为扇形,圆台压扁后为扇形的一部分.故选A.5.A解析:∵底面半径为1,高为3,∴圆锥母线长为,∴侧面积为πrl=π(cm2).故选A.6.C解析:A.剪去阴影部分后,组成无盖的正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剪去阴影部分后,无法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剪去阴影部分后,能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剪去阴影部分后,无法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7.1解析:A,B间的距离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故AB=1.8.解析:由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到底面正六边形的对角线长是4,则边长为2,如下图,作AD⊥BC于D.在△ABC中,AB=AC=2,∠BAC=120°,∴在直角三角形ABD中,∠ABD=30°,AD=1,∴BD==.故填.9.解:(1)四棱锥. (2)圆锥. (3)圆柱. (4)六棱柱.10.解:(1)面F会在上面. (2)面C或面E会在上面. (3)面A或面F会在上面.11.18解析:观察其三视图知该长方体的长为3,宽为2,高为3,故其体积为3×3×2=18.12.解:侧面积为6×3×2=36(cm2),底面可以看成由2个等腰梯形组成的,它们的高是=(cm),所以两个底面积是2×2×=12(cm2),表面积为(12+36)cm2.13.解:该几何体的形状是四棱柱,由三视图知棱柱底面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 4 cm,3 cm.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得菱形的边长为 cm,所以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8×4=80(cm2).精品文档精心整理回顾前两节所学的“由物画图”和“由图画物”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观察想象是动手制作立体图形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采用独立完成与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很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共同提高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三视图与实物模型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本节课的重点是由三视图想象出立体图形,根据三视图的数据及想象的立体图形,动手制作模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在根据三视图制作模型时,学生用时较多,造成后边的教学设计没有完成,在以后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节约课上时间.。

九年级数学下册《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组讨论和分享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在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制作:指导学生分组制作立体模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协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巩固: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动手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针对学生制作技巧和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制作练习,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尝试,提高制作技巧。
3.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总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制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立体模型,关注模型的美观、准确性以及创新性,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4.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创设与立体模型制作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通过展示各种立体模型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几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方法,自主探究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学生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立体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几何的美,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立体模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引起学生的注意。
3.学生总结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立体几何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明确各自的职责,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 教材分析《制作立体模型》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常见几何体的制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几何知识,对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几何体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几何体制作出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体的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的制作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制作过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几何体的制作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几何体模型、剪刀、胶水等。

2.提前让学生准备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几何体的图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立体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立体模型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几何体的制作图纸,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几何体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注意制作过程中的细节。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课程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课程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以九年级下册数学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为主题,通过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对三维物体的构建和性质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立体几何图形的构建和性质2.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三、教学过程1. 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构建和性质首先,学生应该了解立体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和体。

通过多种例子的讲解和练习,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理解。

同时,通过图形性质的分析和推理,引导学生探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点和规律。

2. 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步骤其次,学生应该了解立体模型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通过简单的实物制作,让学生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让学生体验不同模型制作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3. 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最后,学生应该了解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包括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

通过多方位的展示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展示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数学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内容和实际工程实践的要求,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提高。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大作业等评估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高情况,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在立体模型设计和展示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在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破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性质和特征,为制作立体模型打下理论基础。
(2)采用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制作一个立体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组织讨论、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包括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学会使用卡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分析并解决制作立体模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
在小组合作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在组内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沟通能力。
4.激发创新思维,展示个性作品
在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完成后,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制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重点: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开始时,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模型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掌握用数学语言描述立体图形及其特征,提高数学表达能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制作立体模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立体模型的概念、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立体模型的基本知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立体模型的制作,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模型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立体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2.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3.如何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立体模型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立体模型制作的素材和工具。

3.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模型实例,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立体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立体模型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立体模型,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立体模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之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学生在制作立体模型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立体模型过程中,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立体模型的实际意义。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立体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完成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立体模型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立体模型的基本知识,准备好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模型,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立体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立体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立体模型的三维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立体模型的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知识,对于如何制作立体模型,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制作立体模型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立体图形教具。

2.准备制作立体模型的材料。

3.制作好课件,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立体模型,让学生了解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如正方体,让学生跟随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的制作情况,并给予评价。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居设计、建筑模型等。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制作立体模型的重要性和方法。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立体模型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来巩固数学知识。

2.能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立体模型,并且能够描述和解释它们的特征。

3.能够独立或小组完成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二、教学内容1.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2.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3.制作立体模型的计划与设计。

4.制作过程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性质(1)引入老师用板书展示一个立方体,并请学生将其看作是一堆小正方体按一定规律堆叠而成的,并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它的特点。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总结出立方体的性质,并用板书呈现出来。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直觉上理解立体图形的性质。

(3)课堂互动老师让学生自己找出教室中其它的立体图形,观察它们的特点,并交流分享。

2. 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1)引入老师用板书列举出一些常见的立体模型,例如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并展示它们的示意图。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讲解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制作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材料和工具的选择。

教学重点: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3)课堂互动老师事先准备好一些立体图形的示意图和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立体模型,并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

3. 制作立体模型的计划与设计(1)引入老师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讲解制作立体模型前的计划和设计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了解在制作立体模型前需要进行的计划和设计,并提醒他们考虑到模型的大小、材料的选择和数量等因素。

教学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的计划和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考虑到所有制作立体模型的要素。

(3)课堂互动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规划要制作的立体模型,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根据计划开始制作。

《课题学习_制作立体模型》名师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课题学习_制作立体模型》名师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课题学习_制作立体模型》名师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霍清)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制作立体模型》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能力.1.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讨论,加深以投影和视图的认识.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由已知的三视图制作出实体模型.由已知的三视图制作出实体模型.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任务1 阅读教材P105-P107,思考:如何通过三视图制作立体图形?一、选择题1.如图是由五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答案:A解析:略()答案:B解析:略二、解答题3.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1) (2)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1)(2)(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三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正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2)画三视图时要注意: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3)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如下表:名称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底面形状侧面形状侧面展开图形状正方体正方形正方形长方形长方体长方形长方形长方形三棱柱三角形长方形长方形五棱柱五边形长方形长方形圆锥圆曲面扇形圆柱圆曲面长方形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用硬纸板做出视图给出的立体模型重点、难点知识★▲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105----P107,解决下列问题.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两组三视图表示的立体模型,完成后与同学交流.问题探究二用马铃薯做出视图给出的立体模型重点、难点知识★▲按照下面两组三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完成后与同学交流.问题探究三用平面图形组成立体模型重点、难点知识★▲下面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1)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三棱锥?请亲自做好验证.(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出三棱锥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求三棱锥的体积和表面积.问题探究四体验圆锥的形成重点、难点知识★▲下面的图形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1)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围成一个圆锥;(2)画出由上面图形围成圆锥的三视图;(3)如果图中扇形的半径为13,圆的半径为5,求对应圆锥的体积是多少?3.数学活动活动一:观察物体,画出三视图选择你熟悉的一些简单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它们,画出它们的三视图,然后请同学根据画出的视图说出物体的形状,看他们能否说对.如果说得不对,请你改进你画的图,或者与同学交流.活动二:设计几何体,制作模型1、每个同学设计一个几何体,画出它的三视图;2、同学之间交换三视图纸,各自按照手中的三视图制作几何体模型;3、进行交流,看一看,做出的几何模型与设计者的想法是否一致?4、如果不一致,请讨论,寻找原因.活动三:设计并制作笔筒,并画出它的三视图,看哪些同学制作的实体模型4.课题拓广三视图、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结合具体实例,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和展开图的应用.5.课堂总结【知识梳理】画视图时: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重难点突破】1.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很明显,关于投影和视图的知识是从实际需要(建筑、制造等)中产生的,它们与实际模型联系得非常紧密.2.感性认识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更明确有效.3.从技能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根据需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学会画三视图和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上非常重要的. 6.随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略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答案:D解析:略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正确的是()答案:C4.如下左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则此几何体是()答案:D解析:略二、填空题5.以下的四个几何体中,完全相同的两个几何体是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1)和(3)解析:略。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改进。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立体模型制作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制作一个自己设计的立体模型,并写一篇关于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的文章。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立体几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设计一个储物柜的尺寸等。
3.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了解立体模型的历史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模型、家具设计等,引发学生对立体模型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立体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立体模型的特点、性质以及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立体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识别和运用立体模型描述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通过对立体模型的制作和观察,提高学生对空间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变换的理解,增强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立体模型的历史和发展。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立体模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立体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立体模型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立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球体、圆柱体、锥体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或实物。
2.讲解立体模型的性质和特征,如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立体图形的相互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想象力,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立体模型制作的学习充满好奇与兴趣。然而,在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等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在空间想象力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需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1)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生活中的立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自。
(3)小组合作(10分钟)
分组讨论,交流制作心得,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教师指导(15分钟)
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肯定。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评价、讨论,共同分析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制作立体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将平面图形组合成有趣的立体模型。谁能来说一说,制作立体模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掌握立体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切、折叠、粘贴等,提高学生的工艺审美能力。
5.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立体模型的尺寸、比例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立体模型制作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介绍立体模型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卡纸、剪刀、胶水等。
3.讲解制作立体模型的基本方法,如折叠、剪切、拼接等,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历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下册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历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下册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历案(第一课时)初中数学课程《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制作立体模型”,属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理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立体模型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立体模型制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耐心细致、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的制作过程:观察学生在制作立体模型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按照步骤进行,并及时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 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制作的立体模型是否符合要求,结构是否稳定,细节处理是否到位,是否能够正确表达设计意图。

3. 评价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立体模型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立体模型的基本构成要素、制作方法和步骤,强调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步骤,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交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展示,互相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质量,进行总结反馈,强调制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立体模型制作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 教材分析《制作立体模型》这一课题学习内容,位于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立体图形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制作立体模型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立体图形理解不深刻,制作过程中手法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立体模型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立体模型样品,引导学生关注立体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立体模型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边讲解边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 教材分析《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归纳等过程,体验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感受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对平面图形有较深入的了解,但立体图形的学习还相对薄弱。

学生空间想象力有待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让学生体验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感受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感受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立体模型教具,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2.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等制作材料。

3.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立体模型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立体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题:“制作立体模型”,并讲解制作立体模型的意义和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学习目标】
1、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主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

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通过自主探索、三、扣标展示讨论,使学生加深以投影和视图的认识。

3、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发明的意识。

【学习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深入研究、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

【学习难点】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研究态度。

【学习过程】
一、依标独学
情境1、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示的立体模型。

活动形式:学生小组交流物体的形状,然后动手制作。

情境2、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活动方式:小组交流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动手制作。

【创设情境研究问题】
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纸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2)画出上面图形能折叠成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表面积各是多少?
【课堂小结反思收获】
1、物体的三视图、展开图、立体图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三者可
以互相转化。

2、物体的三视图、展开图在生产当中应用庄广泛,学习本章内容
为我们以后的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3、从技能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根据需
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学会画三视图玫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上非常重要。

达标测评
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具体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