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录取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分析对比国内外高校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0 引言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要想取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必须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张扬,构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这种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 [1]
。
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改革的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2]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大属性:一是指导性,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二是全程性,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均是其体现;三是标准性,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归根结底,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堵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1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中西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1.1 外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
国外入学和毕业的政策上,大多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以英国为例,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只要经过资格审查,就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尤其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学期间,大学实行严酷的淘汰制度,高等教育的淘汰率非常高,达30%,优胜劣汰已成了规律。在对待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上非常严格,毕业生很难毕业,从而保证了人才的质量。
而我国的高校招生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看,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做出评价,而且不利于对学生人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这也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进入大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的高考,可谓“一卷定终生”。从人才评价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注。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1.2 在教学模式方面,外国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年学分制。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教学方式提倡灵活多样,目的在于启发和诱导。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学生拥有对专业、课程、时间、教师、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选择。所设的课程横跨多个学科,强调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
我国虽然近年来也对外宣布实行学分制,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做到完全学分制。学生选课范围狭窄,每学年选修的课程固定,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安排课程,导致学分制实质上还是学年制,即冠以学分制之名,行学年制之实,属于将学时简单折算成学分的“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因此,其并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
课堂上虽然多了一些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但依然还是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方法。
1.3 课程设置方面,面国外实行的是“通识教育+专业课+选修课”,我国只注重专才的培养,忽视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最早源于美国,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共同的知识基础[2]
。通识教育是一个柔性的课程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式化模式,尤其是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上,应该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4]
。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设置通识课程,课程内容必须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夯实基础。大学后两年,分出专业,设置专业课和选修课,规定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实行弹性学制、跨系或校选课制等,形成自由选课制,鼓励和要求学生选修外专业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我国高等教育更重专业性,尤其20世纪50年代之后学习苏联模式之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更加突出,许多“螺丝钉”似的人才被培养出来,专业过分细化,甚至于按照生产流水线的个别工种进行专门化教育,这一点从我国历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就不难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专业总数一度达到1343种,足见其分类之多。虽然之后几经调整,至1998年专业目录中的专业总数缩减为249种,但专业化的教育影响仍然深刻[5]
。
1.4 师资建设方面,国外本科教学师资队伍高水平化和国际化,国内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国外大学十分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他们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聘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任教,一方面又鼓励本校教师成为国际教授,并且大学有严格的聘任和晋升制度。比如美国耶鲁大学,在教授的评定上,尤其是终身教授的聘任,其标准是高之又高,一般都是在全世界该领域顶尖人物的竞争中产生。由此,耶鲁大学有一半的教师都是外籍教师。再如日本筑波大学公开招聘7名教授,来自26个国家的187人
提出了申请,参与竞争,最后学校只招聘了7人[6]
。此外,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国际化,注重大学教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泛的视野空间。
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重视教师的聘任选拔工作,但大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大学在人才的引进和教师的选拔、聘任上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由于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的原因,许多教师被“破格”提拔上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积累不足,难以胜任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还有部分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学术水准,但本身担任行政职务,整日忙于事务,无暇顾及学生,从而造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质量的下降。另外,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虽然已开始了国际化的合作,并且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方面还比较薄弱,无论是师资构成、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是在经费来源上,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5 教育管理方面,国外实行分权制的管理方法,我国则由中央统一管理。
国外对教育的管理,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分而治之”的方式,政府只在教学质量和拨款方面实行统一宏观监控,而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术发展则有学校自主管理[7]
。这样可以使学校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培养人才以及规划学校的未来,使大学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以中央控制为主的模式,国家对高校实行行政干预,学制、学费及人才培养模式要有中央统一管理,高校自身对院系的管理太死,因此我国的高校普遍缺乏活力和创新力,太死板。虽然近年来,国家把部分权力下放到高校,但还远远不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路后的教育模式之间还有较大差距。
1.6 我国本科教育在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
现在的趋势是,研究性学习开始受到普遍重视。美国大学一般把本科生科研纳入课程计划入课程计划,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术学分,成为总学分的一部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