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樊继轩,张锡侯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改革要有特色,三是改革要有针对性。

完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三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4-0053-03
<收稿日期>2009-12-15
*基金项目: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教科重点规划课题“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06AJG0260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樊继轩(1950)),男,5黄河科技大学学报6副主编,副编审,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张锡侯(1935)),男,黄河科技学院,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类型。

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精英教育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学校资源条件的制约,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和民办本科高校仍沿用传统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改革完善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国外概况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
何谓模式?《说文解字》称:“模,法也。

”[1](P120)“法”即方法。

“模式”的“式”指样式、形式,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摹本、变本的样式。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模式”是描绘现实、再现现实的一
种观念形态或理论方法,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提取与概括。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定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性并集中体现了人才目标定位和教育的思想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2](P24)还有学者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

从以上几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方法,是教育理念与育人过程的统一,是培养目标和操作程序的统一。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1.教育目的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要素。

高校的教育目标集中表现为培养什么人,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当前,除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承担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这类学校也有应用性人才培养)之外,大部分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学术性人才培养应采用精英化教育模式,而应用性人才培养应采用大众化教育模式。

前者应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后者应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高解决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也要具备创新精神,但应用性人才的创新,是把新发明、新知识、新技术加以应用或推广,转化为生产力,造福社会的实用性创新。

2.教育内容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二个要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特点,将中等及中等以上教育的内容分为学术定向和职业定向两大类。

学术定向模式的教育内容要求学习者对一个科目或一组科目有更深刻的理解,让他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或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作准备;职业定向模式的教育内容要求学习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某一类职业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专业技能、态度和认识。

例如,培养法律学术研究人员的计划就有别于培养法官的计划。

3.教育方法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三个要素。

重点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明确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培养人才。

高校是为培养学生而开办的,一切教学活动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求学成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向
导和领路人,引导学生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事,从而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使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优势得到发挥、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

(三)国外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国外高校人才培养近年来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例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术性人才、应用性人才、有文凭有学位的职业性人才、不拿文凭的职业培训等,都有不同的培养模式,由不同的高等院校承担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

而在本科高等教育中,其人才培养模式大致上按两种标准来划分。

一是按课程计划(教学内容)为分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通识为本”与“专识为本”两类。

“通识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博”是“专”的基础,“专”是“博”的提升,主张本科教育要重视“博”。

“专识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必“专”0,“博”而不“专”,无以成才,主张本科教育要重视“专”,应构建“专才”培养模式。

二是按教学管理制度为分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自由发展”与“规范指导”两类。

“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实行与选课制相适应的学分制,以学分计算学生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不以学期、学年计算学习量。

美国大学实行全方位、开放性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包括选择授课教师),实力雄厚的大学往往开设上千种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允许学生随时改变专业方向,也允许学生中断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回校继续完成学业。

美国之外的欧洲发达国家,只在拥有很强实力的综合型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一般水平的本科高校只实行学年学分制(与学年制结合的不完全学分制)。

“规范指导”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要求本科四年(个别难度大的专业如医学为五年)完成学业,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各课程有教学大纲、教材,有整套的教学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达到一定要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前苏联和多数亚洲国家广为实行。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教育思想和育人模式等都推行用人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的高等教育为参照系搞“院系调整”。

此后,又新建了一批单科性院校和为地区服务的地方院校,逐步形成了以单科院校为主的总体格局。

由于长期控制发展规模,毕业生供不应求,包分配,包当干部,人才培养模式属“规范指导”型。

许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就被划定到某个专业方向的狭窄框子里。

高校的教学管理主要实行学年制,按统一课程表安排学习内容,用统一标准考核教学质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长处,是部门、地区、行业针对性比较强,毕业生能较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在人才
紧缺的计划经济年代,许多高校毕业生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锻炼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骨干,对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

以政府主导的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规范指导”型人才培养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校人才培养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书本、以知识为主体。

要以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核心,来构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西班牙20世纪著名思想家奥尔托加#加赛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曾经指出:“我们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我们必须弄清楚哪些东西是学生将来的生活必不可少的。

”其目标是:“大学能够通过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步骤和办法将普通人培养成优秀的医生、法官、数学教师或历史教师。

”[3](P69~73)他主张精选对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运用“最有效的步骤和办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这是针对欧洲大学改革提出来的,恰好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对我国的高校完全适用,应该成为改革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目标。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有特色,不仅不同专业要构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也要因不同的培养规格、不同的个性追求而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既能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又能培养学术性拔尖人才,还能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为满足社会建设各方面的需要,既要有长学制的正规学历教育,也要有短学制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证书教育,等等。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有针对性,要认真消除传统模式中的弊端。

比如: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增加通识性的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以弥补“专识为本”模式基础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逻辑力,还可增加一些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内容,或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时间,以弥补旧模式偏重学科理论而忽视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三、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民办本科高校均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范畴,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而应用性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决定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与学术性人才相比,应用性人才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具有更强的解决现
实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来自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智力因素,也来自品德、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总的目标是使学科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求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适应性与就业竞争力的应用性人才。

为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有一定的职业针对性。

比如,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现场工程师或工程师,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施工技术员或工程预算员等。

这是因为,应用性人才是一个范畴广大的群体,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明确,培养方案的制定才易于切合实际需要,也才便于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

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方案、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要本着加强基础课、注重实践课、扩大选修课的要求,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在重视公共基础课、改革专业基础课、加大选修课比重的同时,优化专业课程模块,增设必要的职业技能课为必修课或加大原有专业课的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时间。

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可以设立机电课程模块和机制课程模块,土木工程专业可以设立建筑工程课程模块和工程造价课程模块。

(二)强化实践教学,抓好品德培育
强化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要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的教学,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使知识增长成为培养能力的基础。

为此,学校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设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其前后连贯,自成体系,与理论教学协同发挥作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力求具有一项或两项比较过硬的职业技术技能,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品德培育是人才成长的灵魂,是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

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摆在首要地位。

既要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政治理论课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又要抓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要通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明确政治方向,把握做人的真谛,树立爱国报国、服务人民的思想,坚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

(三)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师德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条件。

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应用性人才,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给学生讲授学科理论、专业知识,还要善
于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实践能力,只会“纸上谈兵”,那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因此,专业教师队伍中一定要有适当比例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从科研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对口引进人才,以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

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至关重要。

教师是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不仅精于教书,还要善于育人。

因此,要以师德为核心,促使教师增强敬业意识,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努力做到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依靠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学科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和品德教育,并使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场地建设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应用性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德才兼备、具有就业竞争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西班牙]奥尔托加·加赛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