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办高校在培养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分析了其现状、内涵、理论基础、建设和实践以及案例分析。
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展望了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本文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现状、内涵、理论基础、建设、实践、案例分析、效果评估、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由于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差距,以及民办高校自身办学定位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会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和困境。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缺乏与市场需求接轨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
对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和改进势在必行。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构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我国民办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质量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的内容如下: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研究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浅析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总体方针 : 结合 自 身特点 , 明确人才培养 的思想。教学团队建设 中 克服这种实用化思想的 设置了 其他校本课程。为了不使学生的未来走 向 目 科学灵活定位 标, 影响很重要 , 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进展乃至办学实 变成只有~技之长的技师,或者只能应付短期谋 民办高校要生存和发展 , 要成为名牌学校, 力的增强。 与学科梯队建设结合起来考虑 , 教学团 生需要的“ 操作手”我们努力营造优质的专业教 , 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 , 为国家、 社会服务, 并随着 队建设就可以有发展方向的引导,就会成为教学 育必备的比较广阔的背景, 铺垫比较宽实的基础。 时代的变迁 , 不断提高其服务的水平。 与公办院校 基 本建设 的厚实基 础 。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都包括理论和 相 比, 民办高校的起点低, 办学历史 比较短 , 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 实验两部分 ,把专业教育重实践的指导思想贯彻 成长周期长, 师资力量、 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比各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在一定的教 其中。 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主要是指毕业实习、 毕业 类公办院校要差, 大多数学生的入学分数 比 较低 , 育思想、 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 自身的定位 , 将 设计( 论文 ) 和规定的社会实践。我们实行这样的 底子较差,因此如果完全照搬公办院校的教学计 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组织运行而产生的 原则:实践教学课程化。要求各门专业基础课实 划、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培养出来 的学生 , 势必在 样式, 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 中, 人 验 、 专业课实验 、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和规定的社 就业的竞争中不 占 优势, 如果学生的就业不好 , 才培养 目 必 标规格、人才培养的过程条件显然是首 会实践 , 都统一按教学大纲 、 实验大纲、 习大纲 实 将影响到学校的招生 , 恶性循环 , 民办高校也就失 位的构成要素, 而课程设置、 运行机制和培养制度 和学分管理办法、 教学规范严格执行。 四个课程平台即: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专 a . b . 去了 生存之源。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人才的依 是人才培养模式中, 最容易凸显 出 的要素 , 来 质量 据, 是开展教学工作的 目 的所在 , 高等教育人才培 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所不可少而又常常被忽略 业基础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平台; c . d .选修课程平 养 目标必须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 反映学校培养 在外的要素。 台。 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的时候, 规格的要求, 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课程体系改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关系到教育教学质 从设计完 整的课程平台中选择适合的平台课程 革 明确指导思想。因此, 作为民办高校 , 首先要明 量 、 人才培养规格、 教学过程组织、 教学任务安排 A B c 分别组合成几个课程模块。 、、, 确定平台课程 是学校定位、 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 究竟分为 A B两级还是 A、 、 、 B c三级 , 完全根据本 确人才培养 目标 , 找准 自己的位置, 这样才能有的 的纲领性文件; 放矢, 扬长避短, 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长期以 , 来 我 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的 院教学资源统筹, 做出不同的处理 。 在这个课程体 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基本上是在为社会培养 重要体现, 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 系中, 我们贯彻这样的原则 : 教学内容整合优化。 应用型人才, 特别是技术型人才 , 即使已经升格本 据 。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 要对学生施以 全面的教育 , 注重人的全面发 科的民办高校, 也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方向, 注 发展 , 知识、 能力、 素质全面培养全过程的整体设 展 ; 标是要使学生具有主体性 , 目 成为有健全人格 重实践与应用 , 这种定位就使得它们所培养出来 计。 这个整体设计包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的人 。 课内 从应用型民办院校出发,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 的人才绝大部分毕业后直接进入生产一线或技术 与课外的统筹安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计 育并举,就是我们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 工作一线 , 从而在起点上就可能低于公立高校的 划作为主体部分,并使教学计划与其他各个部分 指导思想。 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统筹安排, 毕业生。 随着我 国民办高校的不断成熟 , 各民办高 之间有机联系、 合理支配和密切配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考虑到人才适应 校不乏有素质很高、 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 这样的 4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多元化 、 全球化社会 , 满足综合素质能力的需要 , 定位显然限制了这些优秀的学生的发展 。因此民 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体现就是课程体系, 教 培养具有健全心理素质、 好沟通技巧、 良 不断进取 办高校特别是民办本科院校应该将人才培养的定 育的具体实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 , 人才培养 目 标 的品质,在开设专业教育课程的同时构建合理的 社会科学、 数学与 自 位适当灵活化、 科学化, 除了培养普通应用型人才 则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出发点。构建培养模式必 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文学科、 之外, 还应当培养“ 杰出人才” 创新人才”即使 须精心安排课程设置,但是培养模式并不等于课 然科学、 和“ , 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 跨学科领域等方面 是应用型人才也要培养成 “ 高级应用型人才”作 程设置模式。 , 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 , 课 为学生拓宽知识和能力,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 促 为 民办 高校 的另 一个 目标 。 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学分制的实施与 进学 生个性 发 展。 开设 “ 习指 导 日”实行 实验室 学 , 2教学团队的建设 课程设置的关系十分密切, 课程设置的优化可以 开放 , 设立课外学分 ,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下课 , 在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 为学分制的实施铺平道路。 有什么样的培养模式 , 不是 教 室 的“ 堂 ” 继续 学 习 , 导学 生 学 会学 课 里 引 设, 在民办院校就应当与学科梯队建设统筹考虑。 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只有课程设置与预定 的 习、 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 为促进学生 自 我设计 、 自 民办院校的教学团队要培养浓厚的探讨学术问题 培养模式一致的情况下 , 培养模式才能真正称之 我发展、 我选择、 自 自我思考提供时间和空问。 和教学问题的气氛。 比如 , 从专科教育转过来的时 为大家照着做的标准式样。所 以我们在统筹设计 参考 文献 候, 人们喜欢强调“ 应用型” 而不习惯在教学任务 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 , 把课程体系作为重点进行 f 周长源, l 1 吕其诚, 杨洪杰. 构建民办普通高校应用 完成 以 外做很多科研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说科 研究和设计。 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 0 (1. 2 71) 0 研是研究型院校的事情 ,以为应用型院校就是不 首先是印发修订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 卢彩晨. 民办高校人 才培养模式的原则探 2 1 创新 搞科研。 他们所理解的“ 应用型”不是真正的应用 “ , 指导意见” , 然后各专业根据这个指导意见 , 结合 究[. 办教育研 究, 0 , J民 】 2 6. 0 5 型, 而是实用化的思想。是只教给学生怎么操作 , 自身的实际,根据已经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f 董清民 时会永. 3 ] , 民办高校培养复合型、 开放型人 使他们得到一个手艺, 获得一样谋生 的技术 , 而不 制订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来说课程体系 才机 制探讨 . o( . 2 8) 0 3 去帮助学生懂得这一个实际操作后面有什么理论 是五模块 十四平台。 五个课程模块 即沮通识教育 作支撑, 如何继续去探讨这些理论, 这些理论属于 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b . c . 专业课程模块; d . 哪一门学科的范围,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发展 选修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各个课程模 趋势是什么等。这样的所谓应用型院校决不是我 块 的设计 , 都与方案的整体相融 、 , 自含很 相通 都 们所要的,而是一种基本与短期职业培训相似的 强的合理性。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学分所 占的比 非正规教育思想。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 实用化” 例最大 , 同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 目 标的要求适当 责任编 辑 : 明月 胡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
提出“ 优化学科专 业 、 类 型、 结构 , 促进 多学科交汇融合 , 重点扩
大应用 型 、 复合型人才培养 规模 ” 。 因此 , 更新观念 , 改革人才培
养体制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着力培养大批应 用型高级专 门人才
3 . 高 等 教 育 自身 发 展 既 需要 一 元 化 的 精 英 教 育 . 更 需要 应
用型 的 多元 化 教 育
提技能型人 才培养 ,认为那 只是高职院校的职责 ,把 自己置 于 “ 高不成 , 低 不就 ” 的境地。从就业市场看 , 一方面每年 近千万大
学 毕业 生 ,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不 到合适 的人才 。《 国家 中长
与研究 , 只能存在 于少数研究型大学 中, 更多 的高等学校所传承 的只能是职业技术的专门知识 。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 段, 一元化 的精英教育仅仅是少数研究型大学 的基本职责 , 而大
这个地球 上独一无二 的国度里办高等教育 ,始终要遵守市场经
济规 律 、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 高级 专门人才培养规 律 , 特别是 由
2 0 1 3年 1 — 2期
嵌 效唷. 高教
Sh a a n x i J i a o y u・ Ga o j i a o
教 育 教 学 探 索
民
丁 晶
【 摘 译学院为例 , 探 寻应 用型 人 才 培 养 的 可 行 性 路 径 。
齐 玉 水
要 】 文 章 通 过 对 中 国 高等 教 育 大 背 景 的认 识 , 厘 清新 建 民 办 本 科 高校 应 用 型 人 才培 养 的 准确 定位 , 以 西安 翻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模式的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引言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育理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关键首先是要根据产业行业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构“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其次,要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结合各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与岗位需求,校企联合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还要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化混合式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统筹,促进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完善。
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创建社会实践基地,采用校企协同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产学研一体化”与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需要从企业、学校、科研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利用学校内外教育资源。
民办高校主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并向相关行业企业输送人才,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化发展,构建产教融合、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储备与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方案构建,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重构“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地方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密不可分,知识经济时代,应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特点,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知识体系。
首先,应以产业、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与行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与产业的联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其次,要完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从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两方面入手,保证课程预期学习效果与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达成。
同时,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中增设特色鲜明的核心课,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毕业后尽快适应相关岗位的需求。
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路
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三个板块。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能够进入到大学学习。
以今年海南省的招生数据为例,2015年,海南省有超过50%的高中生可以进入到本科层次的学校进行深造。
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
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政府、学生家长共同关注的难题。
如何使大学生在大学里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的跟社会接轨,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
为此,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思路,为培养“好用、耐用”的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1 引言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生人数已占到在校生本科生总人数的近70%,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
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相对于学术型高校而言的,两者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和区分,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那么,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国家社会发展的人才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高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选择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
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龚怡祖学者于1998年在略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设计,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建构,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管理,它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性表述。
当下,我国学者普遍认可的观点: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民办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施 人 才教育 的过程 总 和 。 民办 本科 院校是 指政 府 投 资 以外 的高等教 育机构 , 主要 职 能仍是 培养人才 , 其 但 因 民办本科 院校 在 办学 基 础 、 办学 条 件 、 学 实力 水 办
“ 基础 、 口径 、 厚 宽 重实践 ” 的原则 性 指 导 意见 , 民办本 科院校 人才培 养 目标 的人才 培养规 格与 质量标 准也要
从 知识 、 能力 和素质这 三个方 面考 虑。
程 可 以看 出 , 其发 展过 程是 紧跟社会 经济发展 步伐 , 紧 贴 社会 发展 需求 , 因此 其 本科 时 期 的 目标 定 位也 应 与
综上所 述 , 民办本科 院校作 为应 用型本 科 院校 , 其
培养 目标定 位 可以是 : 养 知识 面 较 宽 、 培 基础 较 扎 实 , 应 用能力 强 , 综合 素质好 的高 级技术应 用 型人才 。
二、 民办本科 院校 人才培 养课 程体 系的构建
作 。第二类 是技 术 型人 才 , 他们 主要 在 生产 一 线 或工
关键词 : 民办 本 科 院 校 ; 色 ; 才 培 养 模 式 ; 究 特 人 研
人才 培养模 式是 指 在一 定 的现代 教 育理 论 、 育 教 思想 指导 下 , 照特定 的培 养 目标 和人才 规格 , 按 以相对 稳定 的教 学 内容 和课程 体 系 , 管理制 度和评估 方式 , 实
根 据 以上 技 术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知 识 、 力 、 能 素质 定 位, 民办 本 科 院校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规 格 定 位 可 以是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滇池学院的双创育人实践为例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滇池学院的双创育人实践为例唐俊;钟伟明【期刊名称】《艺术科技》【年(卷),期】2024(37)8【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行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促进民办高校进一步落实应用型改革。
方法:滇池学院不断推行改革实践,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推动应用型转型:一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四创融入”的双创育人模式和主体、目标、资源协同的产教融合双创育人路径,形成创新创业育人合力;二是建设“一主体两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同时建设教师、学生分类奖励的激励机制,构筑教师聘任、就业保障、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健全校内、校外互补的评价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双创育人制度体系;三是强化导向作用,建设双创实践校园文化。
结果:滇池学院的系列改革举措构建起了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高了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推动了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
结论:应用型民办高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变劣势为优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总页数】4页(P54-57)【作者】唐俊;钟伟明【作者单位】滇池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38【相关文献】1.以众创空间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以安阳师范学院众创空间建设与实践为例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特色的\"工科+管理\"双创模式——以广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3.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以郑州财经学院为例4.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导师制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以荆楚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5.课程思政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办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民办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王运启广西外国语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的新要求。
为此,很多高校都将人才培养聚焦在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广西外国语学院自升本以来,面对此形势,敢为人先,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之路。
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壮大构建坚实的知识和人才基础。
本人以广西外国语学院管理类专业为例,探讨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自《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部分,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庄严使命成为了高校间竞争的主要因素。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已然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缓解了高等教育严重供需不足的矛盾。
当前,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多结合市场需求,以管理类专业为主,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由于生源、专业及培养目标上的特殊性,不同于普通公办高等学校的学生,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有所差别。
只有在全面分析民办高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目标。
一、民办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民办本科院校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最终是由市场需求和内部条件决定的,最终结果是要接受市场检验的。
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外语类民办本科院校,广西外国语学院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发挥着创新源、人才库的作用。
为此,学校应根据此形势,加快学科专业建设,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形成与社会发展和地方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就业结构必将变化频繁,新的产业将不断出现,对就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就业者的专业结构不完整。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挑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需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实现产教融合,将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培养更多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教育模式,依据产业需求,配合教育目标,制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标准。
具体做法是,将相关产业领域与高校紧密结合,产业界提出具体应用型人才需求后,学院进行课程设计,以此为依据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实践任务以及毕业需求,使学生能迅速融入企业并掌握企业实际应用需求。
另外,在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工程实践活动等形式,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实际生产环境和实际应用需求,从而迅速接近企业的业务流程,并了解企业实际工作的过程与经验。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创新与研究,这样才能够确保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
高校应当重视对行业发展趋向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行业趋势预测。
通过这些方法,高校能够全面了解产业发展的趋势,适时调整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并根据行业趋势变化,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从而保证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需要针对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标准,借助实践的机会和途径,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了解,努力为产业培养更多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定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学生应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行 业发展趋势和标准。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生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能够快速适应行业需求。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基于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
2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 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
3
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市 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是 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 业能力。
和经验分享。
03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通识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
05
实证案例分析与应用
某民办高校基于行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
背景介绍
该民办高校办学历史悠久,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近年 来逐渐意识到行业导向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改革内容
该高校通过深入调研,与行业企业合作,明确了人才培养 目标,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 改革。
02
民办高校一般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强调与
行业需求的对接。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不足、师资力
03
量薄弱、校企合作难度大等。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不 能及时反映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创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 2期
黄河科技 大学学报
J OURNAL OF HUANGHE S &T UNI VERST IY
21 0 2年 3月
M a . 0l r2 2
V0 _ 4 No 2 l1 .
创 新 民办 高 校应 用型 人 才培 养模 式研 究 术
付 立彬
( 河科技 学院 工学院, 黄 河南 郑州 4 06 ) 5 0 3
作者简介 : 付立彬(91 , , 17 一)男 河南潢川人 , 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 事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2 1 0 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 究招标课题《 河南应用型创新人 才培养 问题 的研 究》 2 1 B 2 ) ( 0 1 4 1 的研 究成果之一 ;0 0年 21 度河南省 民办教 育协会课题 《 民办高校“ 本科学历教 育与职 业技能相结合” 的育人模 式研 究》 H 2 10 2 ) ( MX 00 0 0 的研 究成果之一。
收 稿 日期 :0 1 1— 0 2 1 —1 2
“ 力本 位 ” 需要 的知 识 与技 能模 块 组 合 , 能 所 教学 内
容缺 乏针 对性 和实 用性 , 职业 特征不 够 明 , 能达 未 到培 养 目标 的要求 。 同时 , 教材 的开发与 更新滞 后 ,
学校 又不 注重 与企 业 合 作 开发 及 时 反 映新 材 料 、 新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 ; 应用型人才 ; 培养模式; 创新途径
中图 分 类 号 :6 8 7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5 2 (0 2 0 -0 1 5 G 4. A 10 -4 4 2 1 )20 1 - 0
我 国 民办 高校 经过二 十 多年 的发展逐 渐 成为 高 等 教育 事业 的重要 组 成 部分 , 由于 民办 高 等 教育 但 起 步 比较 晚 , 史 比较短 , 历 又受 我 国传统 高等 教育 的 影 响 , 行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 还 远 远不 能 满 足 社会 的 现 需求 。为 了适 应社 会 对 人才 的需 求 , 民办 本 科教 育 必须 改革 和创新 人 才 培 养模 式 , 区域 经 济 建设 服 为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基金项目: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一般项目。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孙 惠(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纵观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不难发现,对于本科高校而言,创新创业人才极具缺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具有诸多问题需要改进。
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构建;研究分析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介绍第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步,只有当前的毕业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出自身的光和热,为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提高我国的国家综合能力,这是对于国家大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介绍。
创新创业型人才重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
所谓创新创业便是能够打破传统大学生工作的局限性,以自身全新的视角去适应社会,不但为社会增添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突破应届生就业难的桎梏。
第三,创新创业型人才对于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本科院校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毕竟如果想要校方能够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并且在应届生就业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就必须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校方应届生的就业率,使校方能够在教育界有更高的声望。
二、对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培养措施探究一是明确创新精神在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要明确创新精神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只有人才不局限于传统模式,勇于打破桎梏,敢于开创新的方向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所以创新精神在人才整体培养中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教师在人才培养时要明确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关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 应用型; 人 才培养 ; 办学特 色
中图 分 类号 : G 6 4 2 . 0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0 5 — 0 1 0 0 — 0 2
中国 当代 的改革 开 放 ,掀起 了教 育发 展 的新 的 热潮 ,
瑛, 胡
大庆
庆
1 6 3 3 1 8 )
教务处 , 黑龙 江
摘要 : 本 文分析 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 , 探 索了构建 以能力培养为重心 的应 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 , 提出 了办学特 色是应 用型本科教育发展 的生命线 , 对 于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 的教 学改革 , 培养 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
构 建
层面 、 知识结构层面和能力素养层面要求非常具体 , 落实 到 了学生 管理 的各个 方 面 。 2 . 优化 、 整合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能力 、 创新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 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 而 不 是普 通本 科 培养 的 学术 型 、 研究型 、 工 程 型人 才 , 它 以应 用 能 力 为 主线 构 建 学 生 的 知识 、 能力 、 素 质 结 构 与 培养 方 案, 而不是 以学 科为 本位 。 ( 1 ) 强 实践 能力 。以培 养学 生应 用能力为主线 , 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计划 , 改革实践教学体 系, 加 大实 践教 学 在教 学 计 划 中所 占比重 。在 掌握 应 有 的 理论基础 , 强化实践能力 。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 创业 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 需要构建从课堂 内系统的 、 综合 性 的实 践 技 能 训 练 , 到课 外 的 自助 式 开放 实 验 、 贯 穿 校 内 学 习全 过 程 的专 业 素质 拓 展 训 练 和校 外 实 习 相 结 合 的 培 养体系。( 2 ) 重创新能力。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 充分 注重 学生 创新 精神 的培养 。建 立专业 课程 实验 、 课 程设 计 、 实习实训 、 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 ( 论文) 等 比较 完整的实践 体系 , 增 强学 生 的工 程 意识 和 动手 能 力 。减 少课 内授 课 学 时, 增 加课 外学 习时 间 , 培养 学生 自主 学习 能力 。在课 堂教 学 中, 提倡研究型 、 问题式 、 讨论式 的教学方 法 , 实行师生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民办高校应运而生,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但同时也有着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探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民办高校相较于公立高校,优势在于具备更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工作。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准确,也越来越多元化。
比如,广东工业大学教育集团和东华大学上海民办高校等一些示范民办高校是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深入整合,削弱学科界限,培养多元化人才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以“双一流”为目标的一流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为就业市场和社会提供更多的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民办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投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逐步提升。
比如,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一所面向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设计和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技术教育高校,该校在教学方法方面,依托其特色专业,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打造了以“智能制造+”为标识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强化了专业教学实践和实习体验,注重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更为便捷地了解和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加快成才速度。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民办高校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更为突出,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
针对这一问题,民办高校开展了实践教学,如华东师范大学旗下的上海民办高校在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时,采取开展融合式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教学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积累和提升作用,为学生提供茁壮成长的环境。
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紧密联系。
另外,该校还加强和企业的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实用的实习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年33期总第525期ENGLISH ON CAMPUS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文/孙玲琪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在我国对外沟通与交流中愈来愈呈现出其价值。
国家推行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需要既具有语言优势,又具备一定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民办高校作为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结合国家对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民办高校英语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能够“会复语、懂专业、知相关领域”的毕业生,为国家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外语人才。
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出访中亚、南亚期间,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时也提出“早在 2000多年前,中国就与东南亚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如今,我们正在续写历史的辉煌……”之后,“一带一路”倡议写入 31 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其路线图之中包含了亚洲 43 国、中东欧 16 国、独联体 4 国、非洲 1 国,共计 64 个国家,涉及官方语言达 40 余种。
至今, “一带一路”始终受到世界的关注与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各国通过开展国际紧密合作,加强区域间的沟通合作,在相互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整个区域国际地位的提升。
同时,该倡议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如金融、贸易、建筑、旅游、外语等专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金融贸易、商业项目、建筑项目、旅游项目等储备人才,而外语类专业由于有着外语语言优势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然而,在机遇面前,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英语专业学生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各高校国际化培养尚有待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并没有完全落地,以至于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脱离不了课本对语言和思维的束缚,不能够融会贯通。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作者:高敏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20期[摘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后期,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等都向应用型转型、转变。
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为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现存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有效应对策略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切实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 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特色[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20-0218-02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民办大学以其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和行业受教育的需求。
同时,民办大学重点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充分满足了经济发展对适用人才的需求。
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在专业设置、合作模式、办学层次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特色的运作机制,凭借其自身鲜明的办学特点和办学形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是中国教育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从2014年升本后至今一直致力于应用型本科的探索研究,创建了基于产权为纽带的产教深度融合,学研企融为一体的运行机制。
方向集中在提升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以打造一流应用型大学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教师队伍建设1.青年教师占比过大,教师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师资短缺、数量不足,是民办本科院校一直存在的问题。
由于民办本科院校发展不成熟,本科专业和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为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学校积极招聘教师。
几年来,虽然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新进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造成了青年教师比例偏高。
2.各专业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
学校虽然对专业发展及师资建设制定了整体规划,但由于部分专业的师资人才缺乏,导致各专业教师队伍发展相对不均衡。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民 办高校适应社会需求 、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对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 培养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培养 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 面。
国外研究
国外发达国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 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借鉴 。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策略与方法,为提高民办高校 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教师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将教学质量、科研成 果、服务社会等因素纳入评价标准,激励教师不 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人才引进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 家、工程师等担任专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 构。
03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保障机制研究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
教学质量标准制定
校企合作
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 实践环境和机会。
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将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1 2 3
教师素质提升
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 学水平,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科研项目。
04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与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该民办高校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意识。
详细描述
该民办高校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和 优势互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发布时间:2023-03-29T08:43:50.36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57卷1期作者:黄潇苹张硕[导读] 本文通过对当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国家战略、社企发展等的重大意义,得出依托学校优势,从社会、学生、教师等层面实现系统性全方位合作育人模式的实现途径。
黄潇苹张硕(大连科技学院教务处;辽宁大连116052)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国家战略、社企发展等的重大意义,得出依托学校优势,从社会、学生、教师等层面实现系统性全方位合作育人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早在2015 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应用型高校要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民办高校自身向应用型转变的同时,又是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责任。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新时代发展赋予民办本科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民办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很多民办高校对于自身缺乏正确的定位,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虽然大多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但人才培养表面化现象严重。
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关注内部管理,对于社会行业及企业管理的现状缺乏必要且深入的调研,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未能与企业实践需求相结合,未能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未能 体现上述培养要 求, 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过于“ 专才”无专业特 色; , 整体架构不完善 , 缺乏 系统性 ; 课程模式单一 , 容陈 内
旧; 偏重理论教 学, 实践教学等方 面。民办普通本科院校课程体 系的构建应 以学生为主体 , 忽视 体现“ 应用为本 , 能力为先” 的
特点: 力求把握基础理论“ 必需、 够用”专业知识“ , 实用、 用” 适 的尺度 ; 突出课 程体 系特 色, 激发 学生的科学探 索精神和创新意 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学生的健康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 使
第 21 年 第 1 期 00 0
( 总第 3 9期 ) 5
商 业 经 济
S NG I G I HA YE J N J
No1 20 0 .0, 1 Toa .5 tl No3 9
【 文章编 号】 1 9 64(001— 140 0 —0321) 02—2 0 0
民办普通 本科院校 应用型 人才培 养 的课程体 系构建研 究
安 慧姝 , 庹
( 哈尔 滨德强 商务学 院 , 黑龙 江 【 摘
莉
哈尔 滨 1o 2 ) 5 o 5
要 】 不 同层 次院校 , 办学定位不 同, 人才培 养 目标 、 课程体 系设置也不相 同。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与研 究型大学相
比。 培养的是应用型人 才, 更强调 实践性、 用性和技术性 , 应 科研能力不作更高要 求。但很 多民办普 通本科院校课程体 系设置
经 济、 理 、 管 工程技术 、 法律 、 艺术 等领域 的实 际工作 。其 中“ 面发展 ” 目标 的基 础 ,高 级 应用 型人 才 ” 目标 全 是 “ 是 的核 心。 应用 型人才 的培养 , 须强化 应用 , 出实践 。 必 突 高 级应用 型人才 的培养 还要 有 “ 必需 的基 础理论 ” 。这一 人 才培养 总体 目标 主要 体现 :党 的教育 方针 和人 才培养 规
民办高校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民办高校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做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着力点。
民办高校作为新型本科职业教育的关键实施主体,是助推现代教育强国建设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专创融合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标杆模式,为民办高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与夯实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基于民办高校“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认知偏差、主体单一、资源不足、考评泛化四大困局,提出四维度的模式构建优化路径,即认知维度上深化全方位的协同育人理念、在主体维度上健全多元协同化的育人机制、资源维度上夯实可持续的资源保障机制、考评维度上建立全方位的考评实施体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for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Specialization and Creation IntegrationDONG Shuai , YAN HaiYing(Chengdu Ginkgo Hotel Management College . Chengdu611743, China)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20th Party Congress makes "guiding and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ducation" as the key focus of "running a good education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eopl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key implementation body of new undergradu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education powerhouse and realiz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s a benchmark model of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creativity provides a practical path for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s and consolidat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four dilemmas of cognitive bias, single subject, in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generalization of assessment in the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fusion"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propose a four-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pa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i.e., to deepen the all-aroundcollaborative nurturing concept in the cognitive dimension, to improve the multifaceted and collaborative nurturing mechanism in the subject dimens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sustainable resource guarantee mechanism in the resource dimension. In the resource dimension, the sustainable resource guarantee mechanism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all-round assessment implement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the assessment dimension.Key words: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applied talents; talent cultivation mode一、问题的提出时代变革与发展呼唤民办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樊继轩,张锡侯(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改革要有特色,三是改革要有针对性。
完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三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4-0053-03<收稿日期>2009-12-15*基金项目: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教科重点规划课题“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06AJG0260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樊继轩(1950)),男,5黄河科技大学学报6副主编,副编审,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张锡侯(1935)),男,黄河科技学院,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类型。
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精英教育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学校资源条件的制约,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和民办本科高校仍沿用传统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改革完善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国外概况(一)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何谓模式?《说文解字》称:“模,法也。
”[1](P120)“法”即方法。
“模式”的“式”指样式、形式,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摹本、变本的样式。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模式”是描绘现实、再现现实的一种观念形态或理论方法,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提取与概括。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定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性并集中体现了人才目标定位和教育的思想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2](P24)还有学者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
从以上几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方法,是教育理念与育人过程的统一,是培养目标和操作程序的统一。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1.教育目的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要素。
高校的教育目标集中表现为培养什么人,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当前,除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承担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这类学校也有应用性人才培养)之外,大部分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学术性人才培养应采用精英化教育模式,而应用性人才培养应采用大众化教育模式。
前者应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后者应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高解决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也要具备创新精神,但应用性人才的创新,是把新发明、新知识、新技术加以应用或推广,转化为生产力,造福社会的实用性创新。
2.教育内容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二个要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特点,将中等及中等以上教育的内容分为学术定向和职业定向两大类。
学术定向模式的教育内容要求学习者对一个科目或一组科目有更深刻的理解,让他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或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作准备;职业定向模式的教育内容要求学习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某一类职业所需要的实用技术、专业技能、态度和认识。
例如,培养法律学术研究人员的计划就有别于培养法官的计划。
3.教育方法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三个要素。
重点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明确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培养人才。
高校是为培养学生而开办的,一切教学活动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求学成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领路人,引导学生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事,从而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使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优势得到发挥、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
(三)国外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国外高校人才培养近年来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例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术性人才、应用性人才、有文凭有学位的职业性人才、不拿文凭的职业培训等,都有不同的培养模式,由不同的高等院校承担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
而在本科高等教育中,其人才培养模式大致上按两种标准来划分。
一是按课程计划(教学内容)为分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通识为本”与“专识为本”两类。
“通识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博”是“专”的基础,“专”是“博”的提升,主张本科教育要重视“博”。
“专识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必“专”0,“博”而不“专”,无以成才,主张本科教育要重视“专”,应构建“专才”培养模式。
二是按教学管理制度为分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自由发展”与“规范指导”两类。
“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实行与选课制相适应的学分制,以学分计算学生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不以学期、学年计算学习量。
美国大学实行全方位、开放性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包括选择授课教师),实力雄厚的大学往往开设上千种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允许学生随时改变专业方向,也允许学生中断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回校继续完成学业。
美国之外的欧洲发达国家,只在拥有很强实力的综合型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一般水平的本科高校只实行学年学分制(与学年制结合的不完全学分制)。
“规范指导”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要求本科四年(个别难度大的专业如医学为五年)完成学业,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各课程有教学大纲、教材,有整套的教学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达到一定要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前苏联和多数亚洲国家广为实行。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教育思想和育人模式等都推行用人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的高等教育为参照系搞“院系调整”。
此后,又新建了一批单科性院校和为地区服务的地方院校,逐步形成了以单科院校为主的总体格局。
由于长期控制发展规模,毕业生供不应求,包分配,包当干部,人才培养模式属“规范指导”型。
许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就被划定到某个专业方向的狭窄框子里。
高校的教学管理主要实行学年制,按统一课程表安排学习内容,用统一标准考核教学质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长处,是部门、地区、行业针对性比较强,毕业生能较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在人才紧缺的计划经济年代,许多高校毕业生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锻炼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骨干,对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
以政府主导的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规范指导”型人才培养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校人才培养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书本、以知识为主体。
要以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核心,来构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西班牙20世纪著名思想家奥尔托加#加赛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曾经指出:“我们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我们必须弄清楚哪些东西是学生将来的生活必不可少的。
”其目标是:“大学能够通过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步骤和办法将普通人培养成优秀的医生、法官、数学教师或历史教师。
”[3](P69~73)他主张精选对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运用“最有效的步骤和办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这是针对欧洲大学改革提出来的,恰好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对我国的高校完全适用,应该成为改革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目标。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有特色,不仅不同专业要构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也要因不同的培养规格、不同的个性追求而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既能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又能培养学术性拔尖人才,还能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为满足社会建设各方面的需要,既要有长学制的正规学历教育,也要有短学制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证书教育,等等。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有针对性,要认真消除传统模式中的弊端。
比如: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增加通识性的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以弥补“专识为本”模式基础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逻辑力,还可增加一些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内容,或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时间,以弥补旧模式偏重学科理论而忽视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三、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民办本科高校均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范畴,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而应用性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决定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与学术性人才相比,应用性人才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具有更强的解决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来自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智力因素,也来自品德、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以下措施:(一)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总的目标是使学科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求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适应性与就业竞争力的应用性人才。
为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有一定的职业针对性。
比如,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现场工程师或工程师,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施工技术员或工程预算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