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城关一小周晓红学情分析:学生在掌握了1—5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法后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较好,重点引导自主、合作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比大小,数序等内容,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5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整理加、减法算式并发现其排列规律的过程,从中感受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唤起记忆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对这些知识来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梳理知识1、复习数的顺序师:目前为止,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字宝宝呢?你能按一定的顺序给小鸽子的房屋编号吗?(课件出示鸽子图)你是按什么顺序给它们编号的?还可以怎么编号?2、复习数数、比大小、第几。

(1)老师请来了几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谁,它们一共有几只?左边第4只小动物是什么(),从右数第3只动物是(),请圈出左边的2只小动物。

(2)课件出示“>”“<”和“=”,提问:这是什么符号?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你能用这些符号表示这几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吗?(3)师: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我们可以用这三个符号来表示,在比较物体多少时我们又是怎么比的呢?这里用到了什么方法来比较熊猫和梅花鹿的数量?这种“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你们能马上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吗?(4)复习第几和几个3、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

(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第2题。

(2)集体交流,并齐读分合式。

4、整理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归纳成表。

(1)根据这些组成,说一说你知道的5以内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生说)(2)刚才我们给鸽子按照一定的顺序编了号,那我们能不能也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这些算式整理成一张表呢?指导学生按一定的规律将加法算式表填写完整。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43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43页)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现代诗”这一主题,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4篇课文,这些课文中的诗歌都有着浓浓的意味,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短诗三首》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

《绿》是对春天的赞美,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白桦》歌颂了白桦的高洁之美。

《在天晴了的时候》体现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主题。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9短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不多,主要指导学生读准“啊、膝”等字的音变和易误读的字,指导“繁、藤”等笔画较多的字的书写,理解“永不漫灭、思潮”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蕴含丰富想象、饱含真挚情感。

3.表达运用在引导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在赏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繁星》学习现代诗的特点,根据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意诗情的融合统一。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释义诗题1.谈话导入。

(1)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是美的?(预设:风景是美的;画画是美的;舞蹈是美的……)(2)师:人们常说“发现美是能力,留住美是本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留住美?(预设:画画、拍照、写诗……)(3)师:美就像一扇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诗歌这把钥匙开启美这扇大门。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4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41页)

第三单元畅游诗海每一首诗,都是一首歌,寥寥数语或短短几行,便唱出了无限心事。

对故园、对亲人的魂牵梦绕,对春逝、对秋凉的遗憾感伤,对光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都在我们的低吟浅唱中流泻而出。

古今中外,时代、国度或许不同,但诗歌中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吟咏却是永恒的主题。

我们用诗歌分享喜乐,用诗歌治愈伤痛。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聆听冰心的纸短情长,感叹艾青的激情澎湃,静赏叶赛宁的心灵微波,领悟戴望舒的温柔多情。

我们吟唱诗歌,走进诗歌,畅游诗海,凝练诗心。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选编了中外名家的几首短诗,让我们初步了解了现代诗的一些特点,领略了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体会了诗歌所抒发的真挚情感,在低吟浅唱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短诗三首这三首短诗或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或表达对大海的挚爱,或表达对母亲的眷恋、热爱之情,都反映了冰心诗集“爱的哲学”的思想内核。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并能进行模仿创作。

2课时绿诗人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小草在春风吹拂下来回摆动的景象,抒发了对绿、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课时白桦这首诗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赞美了白桦高尚的品格,传达了诗人对白桦、对大自然强烈的热爱之情。

体会诗人笔下的白桦高洁、挺拔的形象;感受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课时9短诗三首文本分析三首短诗都是选自冰心的《繁星》诗集,这些“零碎的思想”反映了冰心的“爱的哲学”。

诗短小精悍,又意味深长,深深感染着我们。

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

教学过程中可以立足反复朗读感悟,想象画面,品味生活,感悟情感,在构建立体的画卷中,领略短诗的美。

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漫灭、清响”等词语。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学古城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一)。

(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

(6)试着背诵诗歌。

(7)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请你归纳一下。

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请你按照以上思路来学习《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

2.交流自学内容。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包括《小燕子》、《荷花》、《万年牢》、《鸟的天堂》四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在描绘自然景观、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学生还需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会生字词,会用所学词语描述自然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会生字词,会用所学词语描述自然景观。

2.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词,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作业本:准备作业本,用于学生书写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关爱”,通过一组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社会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小燕子和两只鸭子》、《小男孩和树》、《猫和老鼠》等,这些故事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短文并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对关爱动物、关爱自然和社会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他们愿意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爱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2.教学难点:体会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关爱的重要性。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关爱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相关视频或图片:用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作业本:用于布置和检查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视频或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关爱的重要性。

例如,播放一则关于动物受伤后被人类关爱和救治的新闻,让学生感受关爱的力量。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小燕子和两只鸭子》,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课文的情节。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燕子和两只鸭子之间的关爱关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包含了多篇课文,如《清明上河图》、《长城》、《鲸》、《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扩展知识面都有很大帮助。

单元主题分别为“传统节日”和“纳米技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对生字词掌握不牢固、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点,如修辞手法、词语搭配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写作方法的指导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写作指导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视频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写作模板或范文。

4.相关课外阅读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文的主题,如《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纳米技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理和复习,又借于我校教学改革模式,所以本课的教学确定重点为引导孩子感受整理复习的过程和提升孩子的整理发现水平和提升计算水平。

对以后的整理和复习奠定了基础,至关重要。

在学生头天晚上已预习并整理出了2-5的加减法,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表中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难度较大,而且一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致使绝大部分孩子只能根据学讲稿上的提示发现某一行或者某一列的
规律,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孩子们的发言即时肯定,即时准确地做出小结,为孩子在今后的学习整理计算表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课堂上通过找规律让孩子提升计算的速度,发现能使用规律也能计算,又多了一种计算方法,同时也能发散孩子的思维。

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重视生成资源的使用,不要怕学生说错,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一节好课不是做出来得,而是自然生成的。

2、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要灵活的使用教案。

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太在意教案的设计,恨不得每一句话都要和教案上的一致,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有些机械。

3、孩子同桌小对子以及四人小组的培养需增强,重点知道该怎么互相合作,有效地完成交流。

4、在学讲稿的设计上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适度铺垫、提示,以便协助孩子预习,培养孩子预习的自主性、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汇总(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汇总(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编⼈教部编版语⽂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汇总(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统编⼈教部编版语⽂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汇总(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反思、课堂作业及答案、备课素材、课后练习及答案)第三单元教学初探⼀、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主要是围绕“⾛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个专题进⾏编排的。

主要由《短诗三⾸》《绿》《⽩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4⾸诗歌组成。

本单元以⽣动优美的语⾔,描绘了不同的意境,⽬的是引导学⽣感受诗歌的魅⼒,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诗歌表达⾃⼰的感受和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篇诗歌中语句表达⾮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如,《短诗三⾸》中的提到的“⼼中的风⾬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写出了对母亲的依恋;《绿》中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起”写出了对绿的感受和热爱;《⽩桦》中通过对⽩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具有⽩桦精神的守林⼈的赞美。

《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作者看到的⾬过天晴的景象,表达作者对⾬后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法。

本单元课后题安排了收集诗歌资料,制作摘抄本的作业。

如《短诗三⾸》课后“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准备⼀个摘抄本,抄写下来,写明作者及出处。

《⽩桦》⼀⽂中,收集诗歌,交流⾃⼰的摘抄本。

(3)合作编⼩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本单元有⼀个“综合性学习”要求合作编⼩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3.本单元教学建议:教学本单元诗歌,应该指导学⽣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的魅⼒。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繁星》是冰⼼在印度诗⼈泰⼽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个诗集⾥。

总的来说,它⼤致包括三⽅⾯的内容:⼀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是对⼤⾃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的感悟和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最新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最新整理)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期末复习设计余家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组课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整理和复习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进行回顾整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能够把“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3、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使学生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并能够形成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一、创设情境回忆梳理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人负责挖坑、种树,2 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 5 棵树,每棵树要浇 2 桶水。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师:(学生完成后,指名要求板演计算)请你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后,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师: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就已经把本单元知识复习了一遍。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二、理清脉络归纳整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师:刚才我们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回忆了本单元的知识点,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整理一份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分组合作整理知识网络,老师参与其中。

小组内整理完成后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师生给予适当的评价。

师:刚才同学整理的知识网络都很有特点,并且知识点也比较准确全面。

老师也整理了一个知识网络。

(出示知识网络)三、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师:掌握计算方法只是达到了基本的要求,计算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解决的方法。

(接着呈现下面的练习设计)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 分)。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5 382×101-382 4×60×50×835×8+35×6-4×35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用哪些运算定律的? 你认为做这些题目时要注意什么?乘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交换律 结合律2、1、一件上衣 173 元,一条裤子 127 元,买 39 套这样的上衣和裤子需要多少钱?2、上表中 5 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独立完成后师小结:选择合适进行运算定律计算,提高计算准确率;要检查自己计算得对不对要验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43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43页)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现代诗”这一主题,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4篇课文,这些课文中的诗歌都有着浓浓的意味,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短诗三首》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

《绿》是对春天的赞美,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白桦》歌颂了白桦的高洁之美。

《在天晴了的时候》体现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主题。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9短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不多,主要指导学生读准“啊、膝”等字的音变和易误读的字,指导“繁、藤”等笔画较多的字的书写,理解“永不漫灭、思潮”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蕴含丰富想象、饱含真挚情感。

3.表达运用在引导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在赏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繁星》学习现代诗的特点,根据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意诗情的融合统一。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释义诗题1.谈话导入。

(1)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是美的?(预设:风景是美的;画画是美的;舞蹈是美的……)(2)师:人们常说“发现美是能力,留住美是本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留住美?(预设:画画、拍照、写诗……)(3)师:美就像一扇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诗歌这把钥匙开启美这扇大门。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亲身经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总结规律”这一探究过程,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以成语故事“朝三暮四”为切入点,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发现规律,为举例验证埋下伏笔。

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同时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通过猜想、验证、类比、归纳,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阅读、分析情景图,提取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答,展开对结合律的学习。

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再进行一系列的比较,把感性。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整理与复习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整理与复习教案
=8×(4×25)
=8×100
=80024×125Fra bibliotek=3×8×125
=8×125×3
=1000×3
=3000
88×125
=11×8×125
=11×(8×125)
=11×1000
=11000
7、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617×58-617×43-617
42×313-12×313-10×313
36×425-4×425-8×425+6×425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练习八。
二、基础练习
1、下面各题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判断,下面的算式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3、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1)94+38+106+62
(2)25×32×125
(3)299×8
(4)989-186-14
(5)99×77+77
③720-231-69
A、720-(231+69) B、720-69-231 C、720-(231-69)
④125×24
A、125×2×12 B、125×4×6
C、125×8×3 D、125×(20+4)
6、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24×25
=6×4×25
=6×(4×25)
=6×100
=600
32×25
=8×4×25
加减混合算式中:
加号后面添括号或去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号;
减号后面添括号或去括号,括号内的算式要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乘混除合算式中:
乘号后面添括号或去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号;
除号后面添括号或去括号,括号内的算式要变号,乘号变除号,除号变乘号。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首诗歌、一篇寓言故事和一篇散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诗歌、寓言故事和散文等不同文体的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大自然美好等方面,还需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如山水、花草、动物等,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大自然景象。

教师逐段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课文中的大自然景象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你认为作者对大自然有哪些情感?”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反思

《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愉群翁回族乡中心小学教师:聂景云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49页)《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计算。

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复习;自主复习,小组交流教(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看同学们是否认识他,课件出示高斯的图片。

你们知道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在小学读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要求全班学生算出:1+2+3+4+……….+98+99+100=?想知道高斯是怎样算的吗?同学们猜想…………你从高斯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运算中的一些规律。

揭示课题:《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2、先自主复习课本27-47页,并在小组内完成下面复习提纲提出的问题。

(1)、本单元共分为几个小章节?(2)、每个小章节所含的知识点有哪些?(3)、每一个运算定律是如何用字母表示的?它们都有什么意义?请为每一个运算定律举一个应用的例子。

3、展示、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并进行总结。

4、知识结构网络:(板书)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运算定律与交换律: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简便运算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复习》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复习》课时教学设计
6.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7.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8.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即:a÷b÷c=a÷(b×c) (c≠0)(b≠0)
2.学习重点难点: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基础练习
回顾所学运算律。
教师活动:
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作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作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b≠0)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作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作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不足之处: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包含了《长城》、《颐和园》、《西湖》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遨游在祖国山水间”和“语文园地三”。

本单元的主题是“遨游在祖国山水间”,通过学习三篇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增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祖国的名胜古迹也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口语交际和写作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糕、璃”等10个生字,会写“检、迈”等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课文描述的名胜古迹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他们对名胜古迹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描述的名胜古迹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生字卡片:用于生字的学习和巩固。

3.作业本:用于学生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单元的主题“遨游在祖国山水间”,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名胜古迹。

2.呈现(10分钟)分别呈现《长城》、《颐和园》、《西湖》三篇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针对每篇课文,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学习目标总览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学习目标总览教案与反思

第3单元运算定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单元学习目标总览错误!未指定书签。

单元内容简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进行学习,主要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单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再学习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教学中,除了安排加法、乘法的简便计算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内涵,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归纳、概括运算定律的过程,体验数学模型的建构与解构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

课时分配1 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2 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2.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算定律建构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内化运算定律。

3.强调形式的归纳与意义的理解相结合。

4.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联系和区别。

【素材积累】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愉群翁回族乡中心小学教师:聂景云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49页)《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计算。

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复习;自主复习,小组交流教(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看同学们是否认识他,课件出示高斯的图片。

你们知道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在小学读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要求全班学生算出:1+2+3+4+……….+98+99+100=?想知道高斯是怎样算的吗?同学们猜想…………你从高斯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运算中的一些规律。

揭示课题:《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2、先自主复习课本27-47页,并在小组内完成下面复习提纲提出的问题。

(1)、本单元共分为几个小章节?(2)、每个小章节所含的知识点有哪些?(3)、每一个运算定律是如何用字母表示的?它们都有什么意义?请为每一个运算定律举一个应用的例子。

3、展示、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并进行总结。

4、知识结构网络:(板书)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运算定律与交换律: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简便运算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a+b)×c=a×c+b×c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简便运算去后两个数的和,a-b-c=a-(b+c);或者等于这个数先减第二个数再减第一个数,a-b-c=a-c-b。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a÷b÷c=a÷(b×c)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1、复习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340+96=96+340 50+90+30=90+30+50 200+ a = a +200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运用了什么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39+72)+28=39+(72+28)、165+(135+27)=(165+135)+2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运用了什么规律?学生复习规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教师强调: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2、复习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1)30×2=2×30 25×8=8×25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运用了什么规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2)4×25×15=25×(15×4 ) 7×4×25 = 7×(4×25)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运用了什么规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3、复习乘法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105×62 23×37+23×63=(100+5)×62 =23×(37+63)=100×62+5×62 =23×100=6200+310 =2300=6510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运用了什么规律?学生复习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三、知识应用第一关:抢答1、填上适当的数或运算符号32+()=18+()32+16+18=16+(+ )48-(18-14)=48-18()14 48-(18+14)=48-18()14189+97=189+100()3 25×48=25×4×()第二关:人人过关2、你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吗?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在答题卡片上做题)。

282+41+159 528-53-47 101×5735×37+65×37 25×33×4 2000÷125÷83、森林医生:123-68+32 =123-(68+32) 102×42=100×42+263×8+37×8=(63+37)×(8+8) 8×12×5=(8+12)×5第三关:挑战自我(常见的一些题目)4、知识的运用: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在答题卡片上做题)。

88×125 350÷25 32×125×25125×24-25×24 65×99+65 35×68+68+68×64学生尝试做后:说一说在你的学习经历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哪几道题目?然后全班互相交流学习方法。

四、小结质疑师:通过复习你们还有不懂之处吗?谁能告诉大家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五、布置作业:我是小神算,怎样简便我就怎样计算。

(1)299+189+11 (6) 546-127-373(2)76+141+59+124 (7) 45×9+45(3)25×(4+8)(8) 2400÷25÷4(4)87×101 (9) 25×12(5)30×28-30×18 (10)276+499六、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运算定律与交换律:a×b=b×a简便运算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c+b×c简便运算减法的性质:a-b-c=a-(b+c); a-b-c=a-c-b。

除法的性质:a÷b÷c=a÷(b×c)。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反思关于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上课效果还不错,可是作业中稍稍转弯就出现惨不忍睹的局面。

曾经我把它定论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够,却始终没有从教师角度去反思,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由于准备的内容和新授的知识练习密切,学生往往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新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样会大大地缩小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学这个载体的作用如何发挥呢?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深度的思考?第二:新授内容的学习有老师帮助检索有关的旧知,离开教师,学生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呢?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检索旧知的能力怎样培养?所以有的学生就会说:“哦,简单,简单!”上课都听得懂,回家自己做练习就困难了,经过反思与揣摩后,,我认为在教学关于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应从下面几点找手。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学生由于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分析能力偏低,观察也难于顾全大局,只着眼于数字。

学生对于类似题目还是容易混淆。

只注意数字,不注意运算符号和根据何种运算定律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数学医院医生的角色,让他们给就医的“病人”看病和开具药方,例如:我出示:(1)125×( 8+10)=125× 8+10(2)(25+7)×4=25×4×7×4(3)(25×7)×4=25×7×25×4(4)35×9+35=35×(9+1)学生把每题的错例都剖析的清清楚楚,这样就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

因此,领会教材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

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

相应地,老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4在各种教学中,其实我们要注意运用整合观念,从整体来观察。

我们的教科书知识显得有点零散,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思维。

因此,象简算这种题目,我们可以把各种简算题型分类整理,让学生从整体认识到个别比较,加深简算的印象。

我想,这也许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吧?聂景云2013.4《整理和复习》答题卡--------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学校:中心小学班级:四(3)班姓名: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82+41+159 528-53-47 101×5735×37+65×37 25×33×4 2000÷125÷82、森林医生:123-68+32 =123-(68+32) 102×42=100×42+2改正:改正:63×8+37×8=(63+37)×(8+8) 8×12×5=(8+12)×5改正:改正:3、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