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补修)形成性考核册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答案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因作业中的内容或数字与作业上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在抄时认真核对一下再抄写作业一: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
2001年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
12月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
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
12点30分左右,定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
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1、王某构成爆炸罪。
王某为了杀害刘某,实施爆炸,造成1死亡3伤,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王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依照爆炸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2、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3、此前实施的盗窃罪,因情节轻微,又有自首情节,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第二题【案情】谢某,男,26岁,XX市公交公司XX路车队司机。
2004年10月14日早上7时许,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20余名乘客驶近XX中学门前的公交车站时,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的一辆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谢某加大油门,驾车从120路车左侧超越,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
此时,在站上候车的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
谢某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由于谢某的车速度快、惯性大,车下乘客躲闪不及,以致13人被撞倒刮伤受伤。
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1-4
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一1题目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犯罪的( )客体是指某一些或者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部分。
选择一项:a. 同类b. 间接c. 一般d. 直接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同类2题目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当保护的利益与牺牲的利益相等时,可以适用紧急避险。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3题目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选择一项:a. 3b. 4c. 1d. 2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34题目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选择一项:a. 应受刑罚惩罚性b. 阶级性c. 刑事违法性d. 社会危害性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社会危害性5题目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只要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以后,而没有完成犯罪的,均构成犯罪预备。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6题目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刑法》第17条规定:“不满14周岁属于绝对不负刑事责任时期。
”(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7题目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根据刑法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方法,骗取所交纳的税款的,构成骗取出口。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8题目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处犯罪分子无期徒刑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必定要终身服刑。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9题目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选择一项:a. 18周岁b. 16周岁c. 14周岁d. 12周岁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4周岁10题目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想象竞合犯是指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结果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选电大专科形考答案【荐】.doc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3、刑法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不具有溯及力。
4、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1.犯罪刑事责任刑罚2.组成结构3.保护犯罪地4. 1997 10 1三、1.A 2. BCD 3. A 4. ACD四、1.基本原则:罪行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取消类推制度的意义:一是实现犯罪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二是罪行法定原则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三是重申从旧兼从轻原则,并作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四是罪名规定已详备;五是法条具有可操作性。
2.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所要解决的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
我国刑法采取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的刑事管辖权体制。
五、 1.对刘X枝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处理。
因为其按我国刑法属地管辖权的规定, 即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以外,都适用本法。
”第六条三款规定:“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刘X枝虽然具有加拿大国籍,但其在我国境内实施违反我国刑法的犯罪行为,即变造护照的行为,按上述规定应予以处罚。
并且其不具备刑法中特别管辖条件,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2.不构成犯罪。
(1)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在方家第一次相关行为,金、陈等人均是未婚青年,未发生性关系。
虽然违反男女之间保持恋爱关系,不得与他人再有类似行为社会道德规范,但并不具备刑法中规定的社会危害性。
(2)没有触犯刑法。
刑法中有规定聚众淫乱罪的条款,但在本案中的相关当事人没有发生性行为,故其不构成犯罪。
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 2
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 2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单选题(3 分) 3分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保护人民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单选题(3 分) 3分A.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D.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其解决的途径是( ) 单选题(3 分) 3分A.通过外交途径B.通过国际法院C.通过国际条约D.通过刑事诉讼4.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单选题(3 分) 3分A.自然犯B.行政犯C.基本犯D.国事犯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单选题(3 分) 0分A.犯罪概念B.犯罪构成C.犯罪的主观要件D.犯罪的客观要件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采取的并罚方法是( )单选题(3 分) 3分A.先减后并B.先并后减C.限制加重D.并科7.我国刑法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单选题(3 分) 3分A.时效继续B.时效延长C.时效阻断D.时效中断8.在刑法条文中指明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是( ) 单选题(3 分) 0分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引用刑法的其它条款)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单选题(3 分) 3分A.间谍罪B.资敌罪C.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D.投敌叛变罪10.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在于( )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11.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主要区别是( )单选题(3 分) 3分A.主观目的不同B.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主体不同12.管制的特点是( )单选题(3 分) 3分A.罪犯享有完全的自由B.对罪犯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C.剥夺罪犯一定的人身自由D.罪犯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13.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
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一、判断题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才撤销假释和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发现漏罪或者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并对其并罚。
(√)3.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4.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也停止执行。
(×)5.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共同盗窃的,成立共同犯罪。
(×)6.大陆法系刑法犯罪理论分为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7.单行刑法在1997年刑法修订之前曾大量出台,1997年刑法制定后再未制定单行刑法。
(×)8.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
(√)9.对累犯不得假释。
(√)10.对因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11.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非刑罚性处置措施。
(√)12.对于强奸犯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3.对正在进行抢夺犯罪的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4.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其组织领导犯罪行为的情节处罚。
(×)15.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的数额。
(√)16.犯罪的定义形式分为三种:形式定义、实质定义和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定义。
(√)17.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18.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9.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0.犯罪行为和结果同时姓在我国领域内的,才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21.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
(×)22.犯罪情节分为酌定情节和法定情节。
国开作业刑法学#-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一02参考(含答案)
题目: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是( )选项A:社会关系选项B:危害结果选项C:犯罪客体选项D:犯罪对象答案:犯罪对象题目:《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凡是年满()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构成犯罪的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选项A:15选项B:16选项C:17选项D:14答案:16题目:醉酒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 )负刑事责任.选项A:视具体情节而定选项B:可以选项C:应当选项D:不一定答案:应当题目:刑法的解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可分为有权解释和()选项A:学理解释选项B:文理解释选项C:文法解释选项D:论理解释答案:学理解释题目: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作为非刑罚处罚方法的赔偿损失,应当适用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选项A:3选项B:2选项C:1选项D:4答案:3题目: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选项A:4选项B:2选项C:3选项D:5答案:5题目:间歇性精神病人在( )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选项A:发病选项B:视具体情节而定选项C:精神正常选项D:住院治疗答案:精神正常题目:想象竞合犯是指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结果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选项A:监狱选项B:人民法院选项C:人民检察院选项D:公安机关答案:公安机关题目:只要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以后,而没有完成犯罪的,均构成犯罪预备。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在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是( )选项A:从新兼从轻选项B:从旧兼从轻选项C:从旧兼从重选项D:从新兼从重答案:从旧兼从轻题目: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1-4
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一题目1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犯罪的()客体是指某一些或者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部分。
选择一项:a. 同类b. 间接c. 一般d. 直接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同类题目2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当保护的利益与牺牲的利益相等时,可以适用紧急避险。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选择一项:a. 3b. 4c. 1d. 2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3题目4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选择一项:a. 应受刑罚惩罚性b. 阶级性c. 刑事违法性d. 社会危害性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社会危害性题目5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只要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以后,而没有完成犯罪的,均构成犯罪预备。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刑法》第17条规定:“不满14周岁属于绝对不负刑事责任时期。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根据刑法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方法,骗取所交纳的税款的,构成骗取出口。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判处犯罪分子无期徒刑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必定要终身服刑。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选择一项:a. 18周岁b. 16周岁c. 14周岁d. 12周岁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4周岁题目10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想象竞合犯是指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结果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04版10印刷)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04版10印刷)刑法学(1)作业1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山本某某,女,42岁,日本国籍。
马某某,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参考答案:参看教材有关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事管辖权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某某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某某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
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
同时,山本某某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某某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
对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
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王××(男,17岁)与被害人陈××(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
一日,王××与其弟去河边洗澡...参考答案: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王某的行为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过失杀人罪。
从客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王某负有实施保护陈某安全的特定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是由王某先行的行为使陈某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
陈某是儿童,王某答应他将他带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的深水处游泳,这无疑使陈某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而就产生了王某应当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3)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题:刑法的定义和刑法学的基本任务刑法是国家用来惩罚犯罪行为并保护社会秩序的法律体系。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的起源、发展、内容和适用等问题的学科。
刑法学的基本任务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研究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概念,如法律的平等性、罪刑相适应原则等;2.研究刑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等;3.研究刑法的适用方法和适用规则,如刑法解释和判决理论等。
第二题:我国刑法的来源和特点我国刑法的主要来源包括宪法、刑法及其解释、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
我国刑法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以刑法为基础,严格限制刑事权力,保护公民权利;2.罪刑法定原则,即犯罪与刑罚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得有非法处罚行为;3.刑法实体与刑法程序的统一,即刑法规定了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同时也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4.兼顾刑罚的效果与社会保护的需要,既要让犯罪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要考虑到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需求;5.对特定犯罪行为有特殊规定,如贪污受贿罪、恶意欠薪罪等。
第三题: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应用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的制定和适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法律的平等性原则:刑法的适用不能有任意歧视,要保证所有人在刑事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2.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要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相适应,不得过重或过轻;3.刑事责任原则: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4.最优法原则:在适用多个法律规定时,要选择最有利于被告人的法律规定;5.罪责与刑罚的合理关系原则:罪责和刑罚之间要保持合理的关系,即罪责越重,刑罚越重。
刑法的基本应用原则是指在刑法适用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刑法的基本应用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适用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刑法适用要有利于被告人,保护其合法权益;2.平等适用原则:对同样情节的犯罪行为要适用相同的刑事法律;3.适用有利于社会的原则:刑法适用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安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4.适用严格法律解释原则:法律解释要严格按照法律文本和法律精神解释;5.最有利于公平正义原则:法院在判决时应当选择最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判决结果。
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一一、1.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
山本**和马**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
同时,山本**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
对山本**和马** 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
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二、 1.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其行为的表现形式与主观心理态度?为什么?答: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王某的行为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过失杀人罪。
从客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王某负有实施保护陈某安全的特定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是由王某先行的行为使陈某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
陈某是儿童,王某答应他将他带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的深水处游泳,这无疑使陈某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而就产生了王某应当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
王某有履行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的可能而未能履行。
王某的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即陈某的生命权。
并且,王某的不作为与陈某的溺水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所犯的是⾮法⾛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 , 适应我国刑法管辖和处理,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属地管理.⼆题1 ,王某的不作为与陈某的溺⽔死亡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正是王某应当履⾏保护陈某的义务⽽为履⾏⽽造成陈某的希望结果.所以,从客观⽅⾯看,王某的不作为⾏为构成犯罪2,从主观⽅⾯看,王某属于疏忽⼤意的过失.王某作为⼀个成年⼈,应当预见到如果⾃⼰不陪同保护或把陈某带到岸边,会造成陈某溺⽔死亡的危险,然⽽他却疏忽⼤意⽽没有预见⾃⼰的⾏为可能发⽣危害社会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疏忽⼤意,造成了陈某溺⽔⼦结果的发⽣,所以,从主观⽅⾯来看,王某的⾏为属于疏忽⼤意的过失.作业2⼀题答:放⽕罪是指故意放⽕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为.主体要件为⼀般主体,我国刑法第⼗七条第⼆款规定已满⼗四周岁不满⼗六周岁的犯放⽕罪的应负刑事责任.本案中赵某并未满⼗四周岁所以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题1李某的⾏为构成犯罪.李某明知⾃⼰在⼭坡上往下滚⽯的⾏为会造成农民的伤亡,但执意实施,造成农民死亡的后果,使他的⽣命权受到侵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属于应受惩罚的⾏为.李某⾏为时的⼼理态度是为了泄愤⽽放任危害结果的发⽣,属于故意(间接故意)杀⼈的⾏为.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为⼈明知⾃⼰的⾏为可能发⽣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的⼼理态度.李某明知⼭坡下有许多⼈,⽽与其⼦⼀道从⼭上向下滚⽯头,会导致他⼈伤亡,并对其⼦说:"砸死他们⼏个,看他们以后谁还敢来挖."明确表明了他的这种放任⼼理.也就是对其他⼈死伤结果的放任——为了排泄⾃⼰⼼中的愤怒⽽⾃觉听任危害结果的发⽣. 2李×⼩的⾏为不构成犯罪.李×⼩⾏为时的⼼理态度也属于间接故意,对间接故意⽽⾔,特定的危害结果可能发⽣,也可能不发⽣,结果的发⽣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都包含在本意中,因⽽要根据主客观相统⼀的原则,仅有⾏为⽽⽆危害结果时,不能认定其构成此种犯罪(包括未遂形态),只有发⽣了特定的危害结果才能认定构成特定的犯罪.李×⼩在与其⽗亲⼀起实施了滚⽯下⼭的⾏为,但未造成后果,所以他的⾏为不构成犯罪.作业3⼀题1 \是犯罪中⽌.构成故意杀⼈罪.王某主观上具有毒死丈夫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投毒杀害丈夫的⾏为,符合故意杀⼈罪的构成要件.但在丈夫服毒后,其后悔投毒并主动求救邻居救助丈夫,致使犯罪结果没有发⽣,所以王某的⾏为属犯罪过程中的中⽌.2 \对于犯罪中⽌,依据刑法之规定"对于中⽌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题本例应按两个案分别处理.周某,⽢某,李某犯的是侮辱罪,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百四⼗六条规定以暴⼒或者其他⽅法公然侮辱他⼈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孔X详,胡X瑜犯的是强*罪,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百三⼗六条以暴⼒,胁迫或者其他⼿段强*妇⼥的,处三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满⼗四周岁的幼⼥的,以强*论,从重处罚.强*妇⼥,**幼⼥,有下列情形之⼀的,处⼗年以上有期徒刑,⽆期徒刑或者死刑:(⼀)强*妇⼥,**幼⼥情节恶劣的;(⼆)强*妇⼥,**幼⼥多⼈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妇⼥的;(四)⼆⼈以上轮*的;(五)致使被害⼈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孔X详,胡X瑜属于强*罪的情节严重⾏为,按法应从重处罚作业4⼀题①李某不构成累犯.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定刑罚处罚,在刑罚执⾏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犯⼀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般累犯和特别累犯.(其构成要件参见教材244页).李某1998年11⽉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缓刑考验期满时间为2000年11⽉.李某在2000年6⽉因再次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这次犯罪时间在缓刑考验期内,因⽽不符合累犯"在刑法执⾏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的条件.不属于累犯.②对于李某的第⼆次故意伤害犯罪和盗窃犯罪应分别定罪量刑,然后根据数罪并罚的原则进⾏处罚.具体做法是:撤销第⼀次故意伤害罪的缓刑,将漏判的盗窃罪和新犯的故意伤害罪分别量刑,然后采⽤限制加重原则,在三罪的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刑以上酌情决定执⾏的刑期.但刑不能超过20年⼆题①法院的判决不正确.王某的⾏为应构成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法占有为⽬的,以当场使⽤暴⼒,胁迫或者其他⽅法强⾏劫取公私财物的⾏为.依据刑法典第269条,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为⼈必须⾸先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犯罪⾏为;第⼆,⾏为⼈必须是当场使⽤暴⼒或者以暴⼒相威胁;第三,⾏为⼈当场使⽤暴⼒或者以暴⼒相威胁的⽬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王某在实施盗窃犯罪后乘⽕车逃跑,在途中被乘警李某发现并进⾏审查,王某在逃跑的过程中为了抗拒李某的抓捕对李某实施了暴⼒⾏为,并致使李某死亡.王某的主观故意并不在于伤害李某,⽽是在于急于逃脱⽽抗拒李某的抓捕,所以其⾏为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特征,应定抢劫罪.②法院应当根据刑法典第263条之规定,以王某犯抢劫罪判处其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或者没收财产.因为刑法规定抢劫致⼈重伤,死亡的属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
国开作业刑法学#-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三90参考(含答案)
题目:凡是超过必要限度的,都是防卫过当。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是( )
选项A: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选项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选项C:国家工作人员
选项D:一般主体
答案:国家工作人员
题目:危害行为必然造成危害结果。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故意导致他人死亡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传播淫秽物品罪的主观方面是( )
选项A:故意,且具有牟利的目的
选项B:故意,且具有贩卖的目的
选项C:故意,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选项D:故意,不需要特定目的
答案:故意,且具有牟利的目的
题目:如果某种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表明该行为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犯罪客体即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在我国刑法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刑的是( )
选项A:劳动教养
选项B:管制
选项C:拘留。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参考答案作业一第一题:山本××,女,42岁,日本国籍。
马××,男,35岁,中国香港专门行政区公民。
2005年11月25日,山本××乘坐×××次航班入境,过海关时选走的是绿色通道,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旅检现场关员在对山本××时行例行检查时,却从其携带的硬质行李箱夹层中发觉了可疑粉状物9包,经化验证明该批粉状物为毒品“可卡因”,共计4512克,纯度为70%。
要审查,山本××交代,这批货是她从巴西带来的,有人会在广州××路××酒店接货。
海关缉私局马上在该酒店周围布控,接货人马××携款前来酒店找山本交接时被当场抓获。
【问题】 1.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来判定,山本××和马××的行为是不是组成犯法? 2.关于山本××和马××的行为是不是应当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和处置?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置(处置原那么)?答:1.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不管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惩罚。
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违背我国的出入境治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用意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组成走私行为,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组成走私毒品罪。
2.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法的,除法律有专门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法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以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法。
山本××和马××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法。
2022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4
2022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4BABBB AAADC DCDBB BAABA BBABA BBBBB BABAA ABABA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两种类型()单选题(3 分) 3分A.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B.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C.成年人主体和未成年人主体D.法人主体和非法人主体2.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单选题(3 分) 3分A.中国公民B.外国人C.无国籍人D.任何人3.伪造信用卡的,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先伪造信用卡,然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应()单选题(3 分) 3分A.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C.吸收犯,重罪吸收轻罪D.连续犯原则处理4.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单选题(3 分) 3分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15周岁5.农民孙某深夜偷割正在使用的通讯电缆,被偷割电缆价值500多元,中断通讯持续12小时。
孙某的行为属于()单选题(3 分) 3分A.破坏生产经营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盗窃罪6.民政干部杨某1998年7、8月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抗洪救灾款2万余元,借给其兄经营服装。
杨某的行为属于()单选题(3 分) 3分A.B.职务侵占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挪用资金罪7.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单选题(3 分) 3分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减轻处罚8.收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青工罗某偷盗的工业用紫铜。
罗遂偷出价值人民币1500元的铜块交予赵某。
二人的行为()单选题(3 分) 0分A.罗某构成盗窃罪,赵某构成销赃罪B.属于共同盗窃C.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犯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D.赵构成盗窃罪,罗构成贪污罪9.司法解释是指()单选题(3 分) 3分A.公安机关所作的解释B.法院和检察院所作的解释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所作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解释10.附属刑法是指( )单选题(3 分) 3分A.附带规定于单行刑法的罪行规定B.附带规定于非刑事法律中的违法规定C.附带规定于非刑事法律中的罪行规范D.刑法典的附则11.刑法的任务可以概括为( )单选题(3 分) 3分A.禁止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B.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C.宣示对犯罪的惩罚起到威慑作用D.保护法益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3 分) 3分A.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主要依赖限制刑法的适用而实现B.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主要依靠刑法的宣誓与适用来实现C.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主要依赖限制刑法的适用而实现D.刑法的机能包括法益保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两个机能13.刑法解释的方法分为( )单选题(3 分) 3分A.扩大解释和缩小解释B.体系解释和历史解释C.文理解释和体系解释D.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14.狭义刑法是指( )单选题(3 分) 3分A.治安处罚条例B.刑法典C.研究犯罪和刑罚的科学D.研究刑法的科学15.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以外,还具有( ) 单选题(3 分) 3分A.强制性B.处罚方法的严厉性处罚手段的强制性D.阶级性16.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是指( )单选题(3 分) 3分A.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B.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C.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有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D.习惯法和判例不得作为刑罚的渊源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3 分) 3分A.犯罪构成要件的明确性,不意味着处罚范围的合理性B.刑罚的明确性即体现了刑法的合理性C.刑罚的明确性要求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D.刑罚的合理性要求禁止溯及既往18.下列哪一项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 )单选题(3 分) 3分A.类推解释B.扩大解释C.缩小解释D.重罪轻判19.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单选题(3 分) 3分A.主客观相统一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D.改造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0.我国刑法在空间上采取( )单选题(3 分) 0分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21.拐卖儿童的行为只要得到儿童的承诺则不成立拐卖儿童罪。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共2篇)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共2篇)回目录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刑法学(2)作业1分析案例1、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本案中,王某(44岁),为了报复其妻刘某,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的山头”,然后引爆,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的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虽然他的目的是故意杀害刘某,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已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应认定为爆炸罪。
2、答:对于谢某的行为应该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危险犯.这里有故意伤害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两种罪名的想象竞合,区别这两者之间的主要点是区别两种罪名的客体方面,故意伤害罪的的客体是固定的人,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指不特定的人群或者公\私财务.在此案中对于人群的数量和人员的出现是不确定的,因此应该按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处理原则应该是按一罪处罚,这个属于事实上的一罪,本案的情节和谢某的主观方面处罚,依据受伤群体的程度和国家受损害的程度,对谢某的行为进行处罚!1在此案中也许有人会认为有过失的行为,另外要说明的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存在过失的情形.因为本罪要求作案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刑法学(2)作业2分析案例第一题答案答:胡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本案中,胡某以吴女士的名义制作假身份证,并到银行办理同名信用卡,将吴女士卡中的2650元人民币取走。
其行为符合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构成要素。
第二题答案:答: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主观方面必须是具有杀人的故意。
本案中,赵某(15岁),为了逃避追捕,开枪打死公安人员崔某,其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其行为也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因此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
2012年刑法学(1 )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刑法学( 1)作业 1第一:山本××,女, 42 ,日本国籍。
××,男, 35 ,中国香港特行政区公民⋯答: 1.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定,走私毒品的,无数量多少,都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任,予以刑事。
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 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毒品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而色通道,意逃避海关管,其行构成走私行,构成走私毒品罪;××携款接的行属于走私行,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定,凡在中人民共和国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定的以,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或果有一生在中人民共和国域内的,就是在人民共和国域内的犯罪。
山本××和××的走私行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
同,山本×× 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和外交豁免的外国人,而×× 然是我国香港特行政区公民,但其行并不是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
山本××和××的行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定予以,毒品的数量以属的数量算,不行度考。
并以此作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某,男, 20 ,某民。
某与王某(女, 16 ,某中学学生)与 2009 年 10 月相后常在一起玩耍,的两人由“友情”演成了“恋情”⋯答:某不构成奸淫幼女(14 以下),更不构成奸罪,因奸罪主故意的内容,行人必具有奸淫的目的,而且只有具有奸淫的目的,才能构成奸罪,否,就不构成此罪。
客方面,行人使用暴力、迫或者从他手段,致使女不敢抗拒、不能抗拒、无法抗拒和不知抗拒,背女意志,行与之性交的行。
根据所述某主客都不符合奸罪。
刑法学( 1)作业 2第一:某,男, 1989 年 3 月生,××学校初一学生⋯.答:某焚他人房屋的草堆,造成大的失,且公民的生命安全形成了重威,其行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补修)平时作业一
一、
(1)李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是防卫过当。
所谓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包括以防卫装臵进行防卫的情形。
在本题中,被告人李某为了使自己的财产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私设了电网。
其目的是为了防盗。
虽然防卫装臵是预先设定的,防卫效果是在不法侵害发生时产生的,所以也符合防卫适时性的要求。
当然,以防卫装臵进行防卫也存在防卫过当和因故障而防卫不适时的情况。
因此,对于因防盗而非法设臵电网的行为,不能否认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的意图,客观上具备一定的防卫性,但是由于防盗而造成偷鱼者死亡,则属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防卫过当。
(2)李某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照刑法第115条第1款定罪处罚。
被告人李某在鱼塘四周架设电网的行为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甚至可能伤及无辜。
虽然在架设电网时写上了警示标语,但在夜间无灯光的情况下,这种警示措施是完全无效的。
所以其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被告人对电网可能致盗窃者重伤、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是放任的态度,对于无辜者可能被电死、重伤则不持希望态度,但如果仅仅是意志上的不希望而不采取任何防范无辜者误伤、死亡的措施,那么显然属于放任。
结合本案看来,李某在王某触电后还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从而说明李某在主观上只是对盗窃者的伤亡持一种放任态度。
因此,王某在本案中的主观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二、
根据刑法的这条规定,对纪某上述各行为应当作如下处理:纪某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约7000余元的行为,因为纪某尚不满16周岁,没有达到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犯罪。
纪某14岁生日那天的行为是抢劫行为,但由于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按实足年龄,即只有过了14、16周岁生日后才认为已满14、16周岁,因此,纪某实施抢劫行为时未满14周岁,故不负刑事责任。
纪某偷开汽车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是交通肇事行为,而不是交通肇事罪。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只有年满16周岁的,才对交通肇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纪某偷开汽车并出卖的行为是盗窃,但因纪某未满16周岁,根据法律规定,纪某不负刑事责任。
在对纪某的处理上,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一、
1、李某盗窃未遂属于犯罪行为实施中的未遂。
2、李某将保安人员打伤属于故意伤害,因为李某的盗窃虽然未遂,但其行为已经完成。
对保安行凶的行为应该独立于盗窃。
3、属于犯罪的预备阶段。
4、对李某应该定盗窃罪(未遂)、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并罚
二、
(1)陈某夺取摩托车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
陈某因揭发他人违法行为,而被两名加害人报复砍伤,在逃跑的过程中迫不得已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夺用丁某的摩托车逃走,虽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较大的合法利益,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2)陈某将工具箱内的3 000元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陈某在逃到安全的地方,擅自将摩托车尾部的工具箱撬开,将工具箱内的3 000元现金和定期存单据为己有,因而构成盗窃罪。
(3)陈某故意将丁某的摩托车推下山崖致其毁损,因而构成故意毁损财物罪。
一、
1:对杨某应定拐卖妇女罪一罪。
按照一般的法理,杨某拐卖妇女的过程中有强奸、迫使卖淫的,则还应构成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但鉴于刑法第240条将上述情形明确作为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情节,因而不再实行数罪并罚,直接定拐卖妇女罪一罪。
2:需要撤销假释。
因为在假释考验期间,杨某又实施了抢劫行为。
3:由于杨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抢劫汽车的行为并未被发现,属于刑法第86条第2款规定的漏罪情形,因此对杨某应当对其假释考验期限内实施的抢劫罪依法作出判决,把前罪所判处的15年有期徒刑尚未执行的刑罚(5年)与抢劫罪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实行并罚。
同时,由于杨某在又一起抢劫案件中被逮捕,而交待了假释考验期间内的抢劫行为,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如果该罪行与司法机关掌握的罪行属于不同种罪行,则构成自首;如果属于同种罪行,不能成立自首,但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而且,杨某还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杨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因是在假释考验期满后的5年内作出的,符合累犯的成立条件,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
5:对杨某最后的刑罚应当这样确定:首先,应当撤销假释,并对其在假释考验期内的抢劫罪作出判决;其次,把对该抢劫罪所判处的刑罚与未执行完的刑罚(5年)的刑期,在总和刑期以下,两个刑罚中最高刑期以上,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第三,对杨某在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行为,按累犯从重处罚;第四,把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行为所判处的刑罚与第二步所确定应执行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并结合考虑上述酌情从轻情节和重大立功表现,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二、
(1)孙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是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属于间接故意。
孙某明知自己不下去救人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幼儿生命的可能性,却放任了幼儿死亡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其在主观上是间接故意,在客观上,孙某的行为造成幼儿的死亡,所以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所谓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不作为客观方面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行为人负有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特定义务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二是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三是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是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第二,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而未履行;如果行为人虽有某种特定义务,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
第三,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一般的社会危害性。
结合本案来看,孙某作为幼儿教师,因其职务上的要求负有保护幼儿安全的作为义务,在未能尽到职责以致幼儿掉进下水道而下水道只有80公分高,即客观上孙某能够实施抢救幼儿的作为行为时,却未履行这种作为义务,其不作为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幼儿死亡结果的未能避免,危害已经达到犯罪程度,构成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2)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从刚才所述中,我们知道,不作为形式的义务来源有三
个,根据规定,王某不存在应积极救人的法定义务、也不存在职务上的义务,幼儿的危险状态也不是由其引起,因此王某不能构成不作为形式的犯罪,也不能构成作为形式的犯罪,王某的行为只能受到道德的谴责。
平时作业四
一、
(1)邵某上述具有刑法意义的行为定性如下:一是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 25000余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因其当时未满14周岁,没有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二是1998年8月5日其14岁生日当天先后实施的行为是故意杀人行为与抢劫行为,但也都不构成犯罪。
因为刑事责任年龄是按照实足年龄计算的,只有过了生日,才认为已满14周岁。
三是邵某偷开汽车并出卖的行为是盗窃行为,但也不构成犯罪。
因其当时尚未满16周岁,对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四是邵某偷开汽车过程中撞死水果摊摊主的行为是交通肇事行为,但依法也不构成犯罪。
因未满16周岁的人对交通肇事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五是邵某帮助他人带毒品的行为虽属于运输毒品的性质,但因其当时未满16周岁,依法对该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2)对于邵某虽然依法不予刑事处罚,但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
容教养。
(3)邵某虽然对撞伤摊主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对将受伤的摊主故意扔在树林中而致使其死亡的行为则应当负刑事责任,依法构成故意杀人罪。
因为邵某对受伤的摊主负有及时抢救的义务,其将摊主扔在难以被人发现的树林中,主观上,明知摊主伤势很重,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就有可能死亡,却对该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即属于间接故意的罪过。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故意杀人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邵某此时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
(1)甲的投毒行为构成一罪,而且是实质的一罪。
实质的一罪,是指形式上具有数罪的某些特征,但在实质上仅构成一罪的犯罪形态。
其中包括继续犯、想象竞合犯和结果加重犯。
处断的一罪,是指实质上构成数罪,但因其具有的特征,司法机关将其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
它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
题中,从主观上看,甲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乙的死亡,并且对这一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甲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其他多数人的死亡,但是对这一结果持不希望发生的态度,并认为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能够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从犯罪对象上看,甲的侵害对象是特定的,即乙本人;从客观结果看,造成了多数人的死亡。
因此,甲是在杀死乙的犯罪意图支配下,主观上既有故意、又有过失,但在客观上只是实施了一个投毒的犯罪行为。
在形式上,甲却触犯过失投毒罪、杀人罪两个罪名,但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的要求,甲只能构成一罪,即杀人罪。
(2)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从一重罪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