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发展史
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发展史
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发展史塑料(合成树脂)也许是因为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太普遍了,大家对塑料一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从字面上理解,塑料指所有可以塑造的材料。
但我们所说的塑料,单指人工合成的塑料(又称合成树脂),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的高分子物质。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赛璐珞”。
在19世纪,台球都是用象牙做的,数量自然非常有限。
于是有人悬赏1万美元征求制造台球的替代材料。
1869年,美国的海厄特(J.W.Hyatt,1837-1920)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然后在常压下硬化成型制出了廉价台球,赢得了这笔奖金。
这种由纤维素制得的材料就是“赛璐珞”。
“赛璐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合成塑料,它是一种坚韧材料,具有很大的抗张强度,耐水,耐油、耐酸。
从此,"赛璐珞"被用来制造各种物品,从儿童玩具到衬衫领子中都有"赛璐珞"。
它还被用来做胶状银化合物的片基,这就是第一张实用照相底片。
不过,由于"赛璐珞"中含硝酸根,所以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极易着火引起火灾。
"赛璐珞"是由天然的纤维素加工而成的,并不是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
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是在1909年由美国人贝克兰(Leo Baekeland)用苯酚和甲醛制造的酚醛树脂,又称贝克兰塑料。
酚醛树脂是通过缩合反应制备的,属于热固性塑料。
其制备过程共分两步:第一步先做成线型聚合度较低的化合物;第二步用高温处理,转变为体型聚合度很高的高分子化合物。
20世纪40年代乙烯类单体的自由基引发聚合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包括氯乙烯、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等,这是合成高分子蓬勃发展的时期。
进入50年代,从石油裂解而得的a-烯烃主要包括乙烯与丙烯,德国人齐格勒(Karl Ziegler)与意大利人纳塔(Giulio Natta)分别发明用金属络合催化剂合成低压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方法,前者1952年工业化,后者1957年工业化,这是高分子化学的历史性发展,因为可以由石油为原料又能建立年产10万吨的大厂,他们二人后来都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历史_现状与发展趋势
要 介绍掺杂 型 和复合 型导 电高 分子 的历 史
、
现状和 发展趋势
。
复合 型 导 电高 分子 材料
选 用物 理 性能适 宜 的聚 合物
如聚 乙 稀
、
好 导 电性 的超微 金属
接剂
、
如银
、
铜 等#
,
与 具有 良 金 属 氧化 物 炭 黑 等混 配 复合制成 导 电塑 料 导 电粘
、
、
聚氯 乙稀
、
、
。
、
更好 的取 向和更 少 的
!! !倍
聚乙炔
。
是最早 引起人 们注意 的导 电 高聚物
7 8 8 年 日本 东京 工 学 院 的 9 记 : ; = > < <
. −
; −?
−
、
美国
宾 夕法尼亚 州 立 大 学 的& ≅
6
6
6
Α− 1
< Β
− .
, < Δ 等 发 现 用 碘 及其 它试 剂 部分 氧 化 聚 乙 Χ
炔 可 得到
∀Ε 吕
导 电率 比 原来高
聚合
、
! ‘倍 的薄膜
,
八 十 年代后 通 过 采用 一 系列新 的 制 备技术
,
,如在液 晶溶液 中,源自“前驱 法,
”
等
,
不仅大 大提高 了导 电率
! 401,
。
而 且 加工 性能 也 得到改 善
目前 已 研 制出 可
溶 性聚 乙炔
%
、
其 电导率 已超 过
Ε % 年#
,
,
但 其 载 体 的流 动 性却被 限 制在
国内外高分子材料发展概况与趋势课件
3.2.5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材料(人工心脏、人工肾、人 工肺、人工骨、人造关节、人工血管……);
医用导管及其他医疗卫生用品;
高分子药物: 长效、缓释、靶向、治癌
3.2.6 功能涂料:
装饰、保护和特殊功能相结合,如导电、
阻尼、阻燃防火、隔热、示温、防辐射、微
波吸收、防水、自洁性、杀虫、空气净化、
生物技术: 人工脏器; 医用导管与介入疗法; 高分子药物: 长效、缓释、靶向;
航空航天: 卫星与火箭外壳(碳纤维复合材 料); 挑战者号航天飞船失事;
新能源: 新型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 LED灯;风力发电.
6
3.世界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动向
3.1 高性能化
8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工业化大品种聚 合物几乎未再出现, 通过各种改性手段实现 现有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高性能化成为当 前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发展趋势。
主要品种: 碳纤维、聚芳酰胺(芳纶)纤维、
聚芳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12
3.2 功能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各种功能化高分子材 料及其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品种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 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从而为高 分子材料产业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功能高分子材料已经或正在形成新的产业, 成为高分子材料产业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新的增长 点。
13
3.2.1 电子电器用高分子材料: 覆铜板(线路板) 感光高分子材料
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对 印刷电路感光高分子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硅橡胶按键 磁性高分子材料:
由高分子材料与磁性粉末复合而成。可 记录声、光、电等信息, 并有重放功能, 广 14
3.2.2 导电和光电高分子材料: 导电聚合物不仅是高分子领域的重大发现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且对电子信息和其 他有关领域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正在形成21 世纪的新兴产业。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可用作平面显示器和 平面光源,正在实现产业化。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效率已达3%,成本低。
高分子材料发展史大事记
高分子材料发展史大事记15世纪美洲玛雅人用天然橡胶做容器,雨具等生活用品。
1839 美国人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共热后明显地改变了性能,使它从硬度较低、遇热发粘软化、遇冷发脆断裂的不实用的性质,变为富有弹性、可塑性的材料。
1869 美国的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t,1837-1920)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制造出了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赛璐珞”(cellulose)。
1887 Count Hilaire de Chardonnet用硝化纤维素的溶液进行纺丝,制得了第一种人造丝。
1909 美国人贝克兰(Leo Baekeland)用苯酚与甲醛反应制造出第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树酯。
1920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发表了"关于聚合反应"(Uber Polymerization)的论文提出: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聚合),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或聚合物一词即源于此。
1926 瑞典化学家斯维德贝格等人设计出一种超离心机,用它测量出蛋白质的分子量:证明高分子的分子量的确是从几万到几百万。
1926 美国化学家Waldo Semon合成了聚氯乙烯,并于192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1930 聚苯乙烯(PS)发明。
1932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成为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建立的标志。
1935 杜邦公司基础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部的卡罗瑟斯(Wallace H. Carothers,1896-1937)合成出聚酰胺66,即尼龙。
尼龙在193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1930 德国人用金属钠作为催化剂,用丁二烯合成出丁钠橡胶和丁苯橡胶。
1940 英国人温费尔德(T.R.Whinfield,1901-1966)合成出聚酯纤维(PET)。
高分子材料发展史
高分子材料发展史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对材料提出各种各样的新要求。
而高分子材料的出现逐渐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
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
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
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1870年,美国人Hyatt用硝化纤维素和樟脑制得的赛璐珞塑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人造高分子材料。
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真正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方法有目的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
1953年,德国科学家Zieglar和意大利科学家Natta,发明了配位聚合催化剂,大幅度地扩大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来源,得到了一大批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这类通用合成高分子材料走人了千家万户,确立了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并且高分子材料资源丰富、原料广,轻质、高强度,成形工艺简易。
很容易为人所用。
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
其中,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
尽管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迅速的发展,但目前业已大规模生产的还是只能寻常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物质,即所谓的通用高分子,它们存在着机械强度和刚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
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历史与现状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政府意识到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大对高分子化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高分子化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中国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具有丰富的资源。
中国地广人多,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化工原料资源,为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在高分子化学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才。
许多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在中国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并培养了一大批高分子化学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的不断涌现,为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全面发展的特点。
一方面,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在传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广泛,成为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
同时,中国在纤维、橡胶、涂料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另一方面,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正积极拓展新兴领域。
例如,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等领域正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的高分子化学工业正朝着高附加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然而,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高分子化学工业中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
尽管中国在高分子化学工业中的产能和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在高端产品和技术方面仍有差距。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随着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工作。
为了推动中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继续加大对高分子化学研究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高分子化学人才。
其次,应加强与国际高分子化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高分子功能薄膜行业的历史发展
高分子功能薄膜行业的历史发展高分子功能薄膜是一种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医疗、能源等领域,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它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20世纪初,塑料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尼龙、聚氯乙烯等。
然而,这些材料在功能和性能方面存在一些限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和功能化,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1940年代至1950年代,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先是聚四氟乙烯(Teflon)的开发,作为一种具有优异耐热、耐化学性能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精密仪器和化工设备。
随后,人们成功开发了聚乙烯、聚丙烯等一系列合成树脂,拓宽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高分子功能薄膜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分子功能薄膜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
一些高分子材料,如聚酰亚胺(PI)、聚醚酰亚胺(PEI)等,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成为制造电路板、绝缘材料等的理想选择。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高分子功能薄膜行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光电技术的迅速进步,高分子功能薄膜在显示器、太阳能电池、光纤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
特别是液晶显示器的发明和商业化应用,极大推动了高分子功能薄膜的发展和创新。
21世纪初,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分子功能薄膜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材料的研制和改性,使得高分子薄膜在柔性显示器、智能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更加突出。
同时,高分子功能薄膜在能源储存和转换方面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
除了电子、光电领域,高分子功能薄膜也在医疗器械、食品包装、水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氨酯、聚酯等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被用于制造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医疗器械。
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的优异物理、化学性能使得它们成为食品包装材料的首选。
目前,高分子功能薄膜行业仍在不断发展。
高分子化合物发展史
高分子化合物发展史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化合物,具有高分子量的特点。
它们在现代化学和材料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19世纪初,化学家开始对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进行研究。
他们发现,许多天然物质,如橡胶、纤维素和蛋白质等,都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
这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质还知之甚少。
到了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逐渐深入。
1907年,德国化学家巴赫曼发现了橡胶的高分子结构,揭示了橡胶的弹性原理。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高分子化合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家对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兴趣的增加,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
1920年,德国化学家斯托德尔发现了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打开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大门。
1922年,英国化学家赫尔曼发现了聚合物的结构,揭示了聚合物的线性和交联结构。
这些发现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探索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
20世纪30年代,德国化学家勃朗特和齐格勒发现了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开创了塑料工业的先河。
随后,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纤维、涂料等领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41年,美国化学家韦勒斯发现了聚乙烯的合成方法,开创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新纪元。
聚乙烯具有优异的性能和低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电线电缆等领域。
此后,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也相继问世。
进入20世纪50年代,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聚合物材料在航天、电子、医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0年,美国化学家诺伯尔发明了聚四氟乙烯,开创了特种高分子材料的新时代。
聚四氟乙烯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航天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高分子材料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高分子材料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材料、能源、信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材料科学是当今世界的带头学科之一。
材料又是一切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材料,而新材料的出现又推动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使用及制造材料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材料成为一门科学——材料科学,仅有30多年的时间,此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集众多基础学科与工程应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综合学科,因而对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中的新秀,它的出现带来了材料领域中的重大变革。
目前高分子材料在尖端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所不可缺少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由于原料来源丰富,制造方便,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因此在材料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增长最快,产量相当于金属、木材和水泥的总和。
高分子材料不仅为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不可缺少的材料,而且为发展高新技术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高性能结构材料、高功能材料以及满足各种特殊用途的专用材料。
高分子科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改性、高分子及其聚集态的结构、性能、聚合物的成型加工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由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高分子工程学三个分支学科领域所组成,其主要研究目标是为人类获取高分子新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备工艺。
高分子科学具有广阔的开发新材料的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先由有机化学派生出高分子化学,当时恰好处在世界经济飞跃发展的氛围中,对新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高分子化学进而又融合了物理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医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逐渐形成了高分子科学这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现在的高分子科学已经形成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三个分支领域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整体学科。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天然高分子的利用与加工,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和合成,高分子的工业生产(高分子科学的建立)。
硅胶发展历史背景
硅胶发展历史背景
硅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硅胶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下是硅胶发展历史的主要里程碑:
1. 1904年,美国化学家Frederick Kipping首次合成了硅胶。
2. 1940年代,硅胶开始应用于电子工业,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和绝缘材料。
3. 1950年代,硅胶开始应用于医疗领域,用于制造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
4. 1960年代,硅胶开始应用于建筑领域,用于制造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
5. 1970年代,硅胶开始应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轮胎、密封件和隔热材料。
6. 1980年代,硅胶开始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用于制造食品包装和化妆品容器。
7. 1990年代至今,硅胶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的硅胶制品不断涌现,如硅胶手环、硅胶手机壳、硅胶鞋垫等。
总之,硅胶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硅胶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第3章高分子材料简介
3. 聚乙烯的发明(1)
• 19世纪30年代,由于合成氨工业的发展,人们在有机合
成反应中开始广泛采用高压技术。1933年3月,英国帝国
化学公司的福西特和吉布森想让乙烯和苯甲醛在140MPa
的高压和170℃温度下进行反应。但是达到预定时间后,
预定的反应没有发生。当他们打开反应釜清理时,发现器
壁上有一层白色蜡状的固体薄膜,取下分析后发现它是乙
业生产。
高压聚乙烯:典型的自由基加成聚合
4.
汤姆森发明充气轮胎
在过去的几千年间,人们所坐的车使用的一直是木制
轮子,或者再在轮子周围加上金属轮辋。
• 1845年,英国工程师汤姆森在车轮周围套上一个合适的
充气橡胶管,并获得了这项设备的专利,到了1890年,轮
胎被正式用在自行车上,到了1895年,被用在各种老式汽
一片空间。当时国内没有一所高等学校设立高分子专业,更没有
开设任何与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相关的课程。当时除上海、天津等
地有几家生产“电木”制品(酚醛树脂加木粉热压成型的电器元
件等)和油漆的小型作坊以外,国内没有一家现代意义的高分子
材料生产厂。
• 1954~1955年,国内首批高分子理科专业和工科专业分别在
角质状材料不仅韧性好,还可热塑加工。这是历史
上第一种塑料,称为“赛璐珞”(Celluloid)。
可用作乒乓球、眼镜架、梳子、衣领、指甲油
等。1884年柯达公司用它生产胶卷、但这种电影胶
片放映时常摩擦而燃烧。
夏尔多内伯爵(1884年)发明人造丝
但极易燃烧,纺织厂的工人们似
乎很不喜欢他们的岳母大人,把
发现了定向聚合,
并研制出相应的
催化剂
Ziegler (德):
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
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在早期阶段,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只能在非常低的亮度下发光,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不断提高,亮度不断增强,开始逐渐应用于柔性显示屏等领域。
进入现代阶段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亮度和效率远远超过了早期阶段,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照明、汽车、电子产品等,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最早的聚合物是天然高分子,如橡胶和丝绸。
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逐渐兴起。
在20世纪30年代,聚合物材料开始商业化生产,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还受益于光电共轭高分子的发现。
光电共轭高分子不仅具有金属或半导体的电子特性,同时还具有高分子优异的加工特性以及力学性能。
因此,可以使用低温溶液加工的方式制备大面积柔性光电子器件。
我国的光电高分子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基本与国际同步。
我国学者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导电聚合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转向共轭高分子发光、光伏、场效应晶体管等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
总的来说,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光高分子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1。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科学-医用高分子及生物吸收性高分子材料
3 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
3.1 化学隋性,不会因与体液接触而发生反应 人体环境对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以下一些影响: 1)体液引起聚合物的降解、交联和相变化; 2)体内的自由基引起材料的氧化降解反应; 3)生物酶引起的聚合物分解反应; 4)在体液作用下材料中添加剂的溶出; 5)血液、体液中的类脂质、类固醇及脂肪等物
功能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1 发展简史
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用棉花纤维、马鬃缝合伤口 1936年发明了有机玻璃,制作假牙和补牙 1943年,赛璐珞薄膜开始用于血液透析
1 发展简史
1949年,美国发表医用高分子文章中,第一次介 绍了利用PMMA作为人的头盖骨、关节和股骨, 利用聚酰胺纤维作为手术缝合线 50年代,有机硅聚合物被用于医学领域,使人工 器官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大,包括器官替代和整容 等许多方面
4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1 高分子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4.1.1高分子材料植入对组织反应的影响
材料中可渗出的化学成分:如残留单体、杂质、低聚物、添加剂 等 降解或代谢产物 材料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如微相结构、亲水 性、疏水性、电荷等,植入材料的几何形状也可能引起组织反应
4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例如,聚氨酯和聚氯乙烯中可能存在的残余单 体有较强的毒性,渗出后会引起人体严重的炎症反 应。而硅橡胶、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的毒 性渗出物通常较少,植入人体后表现的炎症反应较 轻。
如果渗出物的持续渗出时间较长,则可能发展 成慢性炎症反应。如某些被人体分解吸收较慢的生 物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容易引起慢性无菌性炎症。
4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3)材料物理形态等因素对组织反应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形态如大小、形状、孔度、
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
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人们在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过程中,建立了高分子科学,而高分子科学的建立,又推动了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
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高分子工业:早期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是一些天然产物,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生漆、桐油漆等,其形态有棉、麻、木、纸张、果实、丝、毛、革、虫胶等。
进入19世纪,人们开始对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进行改性并试图人工合成。
1839年,Goodyear发明了天然橡胶的硫化,使之用于制作轮胎。
1868年,Hyatt发明了硝化纤维素,1870年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1907年,德国合成出酚醛树脂。
20世纪初,一些聚合物如丁钠橡胶(1911~1913年)、聚醋酸乙酯(1925年工业化)、醇酸树脂(1926年)、脲醛树脂(1929年)等已被合成出来。
20世纪30~40年代,是高分子科学的创立时期。
高分子科学的创立,又推动了高分子工业的发展。
这期间有大量的高分子材料出现,如PVC(1931)、PS(1934)、LDPE(1939)、ABS (1948)等塑料;氯丁胶(1931)、丁基胶(1940)、丁苯胶(1940) 等橡胶;尼龙-66 (1938)、PET(1941)、维纶(1948)等纤维。
20世纪50~60年代是高分子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期间新产品不断出现。
如SBS(50年代)、HDPE (1953~55)、PP (1955~57)、BR(1959)、PC(1957)、PPO(1964)、Polysulfone (1965)、PBT(1970)、聚芳酰胺Nomex纤维(1967—1972)、异戊橡胶(1962)、乙丙橡胶(1961)等。
70年代,高分子工业向着高效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出现了230m3的PVC 悬浮聚合釜、30万吨级的PE、PP工厂等。
同时还发展了高分子共混物(高分子合金),如ABS、MBS、HIPS等,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PVC的发展历史:从发现到广泛应用
PVC的发展历史:从发现到广泛应用PVC,全名为聚氯乙烯,是一种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以下是PVC的发展历史:1.早在1835年,美国化学家V·勒尼奥就发现了氯乙烯,并尝试用日光照射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但这一发现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2.1872年,另一位化学家Eugen Baumann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聚氯乙烯。
3.20世纪初,俄国化学家Ivan Ostromislensky和德国Griesheim-Elektron公司的化学家Fritz Klatte同时尝试将PVC用于商业用途,但当时未能解决如何加工这种坚硬且有时脆性的聚合物的问题。
4.1912年,德国人Fritz Klatte合成了PVC,并在德国申请了专利,但在专利过期前没有能够开发出合适的产品。
5.1926年,美国B.F. Goodrich公司的Waldo Semon合成了PVC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
Waldo Semon和B.F. Goodrich Company在1926年开发了利用加入各种助剂塑化PVC的方法,使它成为更柔韧更易加工的材料并很快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
6.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采用乳液聚合法实现聚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
7.1933年,W.L.西蒙提出用高沸点溶剂和磷酸三甲酚酯与PVC加热混合,可加工成软聚氯乙烯制品,这才使PVC的实用化有了真正的突破。
8.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及固特里奇化学公司几乎同时在1936年开发了氯乙烯的悬浮聚合及 PVC的加工应用。
9.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1956年法国圣戈邦公司开发了本体聚合法。
10.PVC起源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并于1967年首先由这两家公司开发并销售了这种产品,以高聚合度PVC作为基础树脂,商品名为Sunprene。
这种材料与橡胶相比,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如易再生利用、易成型加工、价格低等优点,因而受到国内外许多厂商的重视。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类型,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当时,人们对于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高分子材料应运而生。
高分子材料是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材料,其分子量较大,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0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合成高分子材料,最早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是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
1907年,德国化学家巴赫曼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丙烯。
这标志着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进入了实际阶段。
随后,人们陆续合成了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20世纪50年代,人们成功合成了聚酰胺、聚碳酸酯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这些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领域。
此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新型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近年来,人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如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性能,还具有新颖的功能特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高分子材料有望在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历史。
从最早的合成到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科学家们的智慧和努力。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分子材料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历史
— CH 2 — CH 2 — CH2 — CH 2 — CH 2 — CH 2 —
— CH 2 — CH 2 — CH 2 — CH 2 — CH 2 — CH 2 — CH 2 CH 2 CH 2
1956年,美国人Szwarc发明活性阴离子聚合, 开创了高分子结构设计的先河。 50年后期至60年代,大量高分子工程材料问世。 聚甲醛(1956),聚碳酸酯(1957),聚砜 (1965),聚苯醚(1964),聚酰亚胺(1962)。
1855年,英国人 Parks用硝化纤维 素与樟脑混合制 得赛璐珞
1889年,法国人De Chardonnet(夏尔多内) 发明人造丝。
1907年,酚醛树脂诞生
1920年, 德国人 Staudinger 发表了“论 聚合”的论 文,提出了 高分子的概 念,并预测 了聚氯乙烯 和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等 聚合物的结 构。
高分子材料更多的功能和更优异的性能正 在被发现,未来的高分子工业正大步向未 来迈去„„
1935年,Carothes发 明尼龙66,1938年工 业化。
高分子溶液理论在 30年代建立,并成 功测定了聚合物的 分子量。Flory为此 获得诺贝尔奖。
30年代,一系 列烯烃类加聚物 被合成出来并工 业化,PVC (1927~1937), PVAc(1936), PMMA(1927~ 1931),PS (1934~1937), LDPE(1939)。 自由基聚合发展。
聚 甲 醛 聚碳酸酯 聚 砜 聚 苯 醚
聚酰亚胺
60年代以后,特种高分子和功能高分子得到发展。
功能高分子:分 离材料(离子交 换树脂、分离膜 等)、导电高分 子、感光高分子、 高分子催化剂、 高吸水性树脂、 医用高分子、药 用高分子、高分 子液晶等。
11-高分子科学的历史
~高分子科学的历史
(3)纤维素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此外,以纤维素为原料的产 品也广泛用于塑料、炸药、电工及科研器材等方面。食物中的 纤维素(即膳食纤维)对人体的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4)纤维素是世界上蕴藏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据估计自然 界每年产1000亿吨。
~高分子科学的历史
2、蛋白质的利用~~练丝、鞣革
素,它很易燃烧,甚至爆炸。被称为火棉,可用于制造炸药。这是 人类制备的第一种高分子合成物。
舍恩拜因深知这个发现的重要商业价值,他在杂志上只发表了新 炸药的化学式,却没有公布反应式,而把反应式卖给了奥地利政府和 一个英国商人泰勒。但由于生产太不安全,到1862年奥地利的最后两 家火棉厂被炸毁后就停止了生产。
近代时期
~高分子科学的历史
1、纤维素(Cellulose)的改性
1864年的一天,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化学教授舍恩拜因在自家的厨 房里做实验,一不小心把正在蒸馏硝酸和硫酸的烧瓶打破在地板上。 因为找不到抹布,他顺手用他妻子的布围裙把地擦干,然后把洗过的 布围裙挂在火炉旁烘干。就在围裙快要烘干时,突然出现一道闪光, 整个围裙消失了。为了揭开布围裙自燃的秘密,舍恩拜因找来了一些 棉花把它们浸泡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然后用水洗净,很小心地 烘干,最后得到一种淡黄色的棉花。现在人们知道,这就是硝酸纤维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
其中被成为现代高分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高分子材料发展历经几个世界,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天然高分子材料利用阶段。
15世纪美洲玛雅人利用天然橡胶制作生活用品,此为起始阶段。
第二阶段: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利用阶段。
1839年,每个人Charles Goodyear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公热后性能有明显改善,从硬度较低、遇热软化、遇冷变脆断裂变为富有弹性、可塑性的新材料。
1869年,John Wesley Hyatt制得硝化纤维塑料。
1887年法国人Count制得了人造丝。
第三阶段:合成利用阶段。
1907年Leo Baekeland制得酚醛树脂,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方法有目的地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
1920年H.Staudinger发表“关于聚合反应”的论文,提出高分子聚合物的概念。
1926年Waldo Semon合成了聚氯乙烯并于1927年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合成高分子材料正式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成员。
目前,高分子材料在工业领域内的发展与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向:1.军工业领域:鉴于高分子材料高耐热、耐腐蚀以及高强度等特点,其在军工业领域内广泛应用于防弹衣、抗高温保护罩等方面,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重大领域内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随着特殊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应用方面已经开始部分替代金属材料,发挥其更佳的“轻而强”优势。
2.建筑业领域:高分子材料在建筑业领域内一般应用于室内,例如室内装修所用到的涂料以及粘合剂等,一方面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以及“轻而强”性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材料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室内装修的美感,提高室内环境的居住质量。
3.民用领域:高分子材料的身影在生沽甲无处不见,例如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包括容器、薄膜以及泡沫塑料等,多样化的橡胶制品,包括轮胎、传送带、电线的绝缘保护套以及生活中雨衣、胶鞋等,丰富的纤维制品,包括涤纶、腈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发展史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对材料提出各种各样的新要求。
而高分子材料的出现逐渐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
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
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
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1870年,美国人Hyatt用硝化纤维素和樟脑制得的赛璐珞塑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人造高分子材料。
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真正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方法有目的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
1953年,德国科学家Zieglar和意大利科学家Natta,发明了配位聚合催化剂,大幅度地扩大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来源,得到了一大批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这类通用合成高分子材料走人了千家万户,确立了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并且高分子材料资源丰富、原料广,轻质、高强度,成形工艺简易。
很容易为人所用。
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
其中,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
尽管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迅
速的发展,但目前业已大规模生产的还是只能寻常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物质,即所谓的通用高分子,它们存在着机械强度和刚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
而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则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产量低、价格高、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之中的后起之秀,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棉、麻、丝、毛等天然高分子作丝织物材料。
有些加工方法还改变了天然高分子的化学组成,如:天然橡胶硫化,皮革鞣制,天然纤维制成人造丝等。
但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未能探究到高分子材料的本质。
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萌芽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
当时天然橡胶由异戊二烯,纤维素和淀粉由葡萄糖残体,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确立,使高分子的长链概念获得了公认,孕育了高分子的思想。
1872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Bayer)首先发现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时能迅速结成红褐色硬块或粘稠物,但因它们无法用经典方法纯化而停止实验。
20世纪以后,苯酚已经能从煤焦油中大量获得,甲醛也作为防腐剂大量生产,因此二者的反应产物更加引人关注。
1907年贝克兰和他的助手不仅制出了绝缘漆,而且还制出了真正的合成可塑性材料—Bakelite,它就是人们熟知的“电木”、“胶木”或酚醛树脂。
Bakelite 一经问世,很快厂商发现,它不但可以制造多种电绝缘品,而且还能制日用品,于是一时间把贝克兰的发明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
20世纪30~40年代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创立时期。
新的聚合物单体不断出现,具有工业化价值的高效催化聚合方法不断产生,加工方法及结构性能不断改善。
美国化学家卡罗塞斯(W.H.Carothers)于1934年合成了优良纺织纤维的聚酰胺-66,尼龙(Nylon)是它在1939年投产时公司使用的商品名。
这一成功不仅是合成纤维的第一次重大突破,也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重要进展。
20世纪50年代是高分子工业的确立时期,同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石油化工的发展为高分子材料开拓了新的丰富来源,人们
把从煤焦油获得单体改为从石油得到,重要的烯烃(乙烯、丙烯)年产量为数十万吨级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由于出现了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的作用下,生产出三种新型的定向聚合橡胶,其中的顺丁橡胶,由于它的优异性能,到20世纪80年代产量已上升到仅次于丁苯橡胶的第二位。
自30年代出现高分子合成技术到60年代实现大规模生产,高分子材料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传统材料。
世界高分子材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优异性能使其在许多领域中找到了应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们生产和应用所需的投资比其他材料低,尤其比金属材料低许多,经济效益显著。
特别是到了8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钢铁产量已衰退而塑料仍以高速度在发展。
在过去的40年里美国塑料的生产猛增了100倍。
如果将生产量折成体积计算,塑料的生产已超过钢铁。
20世纪末,高分子材料的总产量已达20亿吨左右。
在当前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讯乃至人类的生活中,高分子材料与金属、陶瓷一起并列为三类最重要的材料。
我国对于高分子材料科学的研究自50年代开始,主要是根据国内资源情况、配合工业建设进行合成仿制,建立测试表征手段,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生产和研究的技术力量,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60年代为满足新技术和高技术的需要,研制了大量特种塑料,如氟、硅高分子,耐热高分子及一般工程塑料,如浇注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芳酰胺;大品种如顺丁橡胶。
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1965年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对于揭开生命的奥秘有着重大的意义。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也获得较快发展,研究了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到了些年,高分子材料发展更是迅速,并且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
总结以上则高分子材料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5世纪美洲玛雅人用天然橡胶做容器,雨具等生活用品。
1839年美国人Charles Goodyear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共热后明显地改变了性能,使
它从硬度较低、遇热发粘软化、遇冷发脆断裂的不实用的性质,变为富有弹性、可塑性的材料。
1869年美国人John Wesley Hyatt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制造出了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赛璐珞”。
1887年法国人Count Hilaire de Chardonnet用硝化纤维素的溶液进行纺丝,制得了第一种人造丝。
1909年美国人Leo Baekeland用苯酚与甲醛反应制造出第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树酯。
1920年德国人H. Staudinger发表了“关于聚合反应”的论文提出: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聚合),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或聚合物一词即源于此。
首次提出以共价键联结为核心的高分子概念,加上他的高分子其他方面的贡献,获得了195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无疑被公认为高分子科学的始祖。
1926年瑞典化学家斯维德贝格等人设计出一种超离心机,用它测量出蛋白质的分子量:证明高分子的分子量的确是从几万到几百万。
1926年美国化学家Waldo Semon合成了聚氯乙烯,并于192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1930年聚苯乙烯(PS)发明。
1932年H. Staudinger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成为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建立的标志。
1935年杜邦公司基础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部的Wallace H. Carothers合成出聚酰胺66,即尼龙。
尼龙在193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1930年德国人用金属钠作为催化剂,用丁二烯合成出丁钠橡胶和丁苯橡胶。
1940年英国人T. R. Whinfield合成出聚酯纤维(PET)。
1940年代Peter Debye 发明了通过光散射测定高分子物质分子量的方法。
1948年Paul Flory 建立了高分子长链结构的数学理论。
1953年德国人Karl Ziegler与意大利人Giulio Natta分别用金属络合催化剂合成了聚乙烯与聚丙烯。
1955年美国人利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橡胶。
1956年Szwarc提出活性聚合概念。
高分子进入分子设计时代。
1971年S. L Wolek 发明可耐300℃高温的Kevlar。
1970年以后高分子合成新技术不断涌现,高分子新材料层出不穷。
至今为止,由于高分子材料以其结构决定其性能,对结构的控制和改性,可获得不同特性。
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结构和易改性、易加工特点,使其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不可取代的优异性能,从而广泛用于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