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市场操纵案例比较分析共42页
中美法律层面博弈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华为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在美国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美国政府对华为的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持怀疑态度,甚至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本文将以华为与美国政府的知识产权之争为例,分析中美法律层面博弈的案例。
二、案例概述1. 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布局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电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
自2001年起,华为开始进军美国市场,通过与美国企业合作,逐步拓展市场份额。
2. 美国政府对华为的知识产权质疑2012年,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报告主要质疑华为的知识产权来源,认为华为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美国企业的技术。
3. 华为应对措施面对美国政府的质疑,华为积极应对,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下为华为在美国法律层面博弈的主要案例:(1)华为诉美国政府2014年,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政府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第五修正案。
华为认为,美国政府的限制措施限制了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损害了其合法权益。
(2)华为与AT&T的合作案2016年,华为与AT&T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美国销售智能手机。
然而,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对此次合作表示担忧,认为华为可能通过合作获取美国企业的技术。
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AT&T最终取消了与华为的合作。
(3)华为诉美国商务部2018年,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商务部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
华为认为,美国商务部在处理其出口许可申请时,存在歧视性做法。
三、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争议焦点华为与美国政府的知识产权之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华为的知识产权来源美国政府质疑华为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美国企业的技术,尤其是在华为早期发展过程中。
(2)华为的技术研发能力美国政府认为,华为的技术研发能力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大陆企业涉美国337调查最新典型案例分析
中国大陆企业涉美国337 调查最新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大陆企业进行337 调查的频率也逐渐增加。
337 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针对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或相关公司展开的调查。
该调查旨在保护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知识产权,通过禁止涉及侵权行为的进口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保护美国本土产业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最新涉及中国大陆企业的典型案例为例,分析这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一、案例背景2021 年5 月,美国ITC 启动了一项向中国大陆13 家电子公司发起的337 调查。
这些公司主要经营半导体芯片、射频芯片、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
此次调查的原告为美国半导体技术公司“光磊科技”,指控这13 家中国大陆企业侵犯了其多项专利,且这些侵权行为直接导致该公司在美国市场上遭受了巨大损失。
这13 家被告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制造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二、案例分析1.案件事实华为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科技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然而,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华为事件”成为中美两国互相打压的代表。
该公司在此次ITC 的337 调查中被指控侵犯了“光磊科技”公司的多项专利,包括无线通信技术、视觉盲区检测等方面的专利。
根据“光磊科技”的诉状,这些侵权行为直接导致其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额减少了数百万美元。
2.公司影响这次ITC 的337 调查对华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尽管该公司声称没有违反任何美国知识产权法,但调查结果仍可能导致其在美国市场上的业务受到限制。
华为依赖美国市场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其在美国市场上的业务受到影响,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计划。
3.业内反响ITC 的337 调查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一方面,该调查引起了许多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认为美国对中国大陆科技企业的打压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贸易争端范畴。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观察家认为,这次调查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大陆企业的长期压制和打压,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大陆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缺乏自主创新的问题。
操纵证券市场案例分析总结
操纵证券市场案例分析总结操纵证券市场案例分析篇1市场操纵并不为中国资本市场所独有,有着严格监管制度的美国资本尤其是期货市场,早年也是频发各种人为操纵案例。
这种操纵对市场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相关的美国市场监管机构也因此推出越来越严厉而周密的应对措施。
美国历史上有着诸多应对期货市场操纵事件的经典案例,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
这些经验表明,市场监管者以对市场异常现象的监控为重心,提升市场监管的效率,是有效防范与遏止期货价格操纵行为的根本途径。
1979年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事件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2美元/盎司附近上下徘徊。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货价格中获利。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但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墨政府决定立时从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4年间,亨特兄弟积极地买入白银,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着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开始行动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之后,他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以每盎司6-7美元的价格大量收购白银。
年底,已控制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
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
到1980年1月17日银价已涨至每盎司48.7美元,到1月21日涨至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这种疯狂的投机,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就在亨特兄弟疯狂采购白银的过程中,每张合约保证金只需要1000美元。
中美史克PPA事件危机管理案例分析PPT(共48页)
于是,消费者犹豫了,月饼市场萧条了,
但受到伤害最严重的似乎还是事故的始 作俑者——南京冠生园,面对突如奇来 的危机,他们慌张失措,招架不及,等 待他们的除了官司之外,似乎只有关门 大吉的命运了。
二、“冠生园”事件危机的根本原因
产品质量确实存在严重问题, 欺骗了消费者。
三、“冠生园”事件危机的原因
例如: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出问题了,怎么办?
企业一夜间被媒体曝光危机发生时,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介,怎么办?
……
[ 案例引导 ]
2010年公关危机点滴……
1、 5月底,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市场上部分品牌的紫 砂煲内胆制作原料存在问题。随后,媒体纷纷进行跟进报道, 美的等厂商纷纷展开危机公关。
危机事件策划
▪ * 让公众了解:史克公司为了人民的健 康,坚决支持中国SDA的决定,立即停止 销售和生产康泰克。
▪ * 以积极、负责的态度面对中国媒体, 在与中国媒体的合作中有效传播企业信息 ,保护品牌,以确保不再引发新的危机。
▪ * 稳扎稳打,为史克重返市场进行有效 媒体关系铺垫,鼎力协助史克公司的品牌 重生。
应对措施
中美史克公司接到天津市卫生局的通知后,立即组织由 总经理牵头,由10位公司经理等主要部门主管组成的危 机管理小组,确定危机的立场,对策,对内,外部的统 一口径,并建立和明确下属各小组的工作:沟通小组, 负责信息发布和内,外部的信息沟通,是所有信息的集 中发布者;市场小组,负责与客户联系,回收客户手中 的‘康泰克’等药品;生产小组负责组织调查生产并处 理正在生产线上的中间产品,并立即投入新产品的开发 。
——中国媒体作为政府的耳目喉舌,对政府的决定和人民的健康有着当然 的责任,这种责任也是史克公司和康泰克品牌的责任所在。
“中美双反措施案”的案例分析
“中美双反措施案”的案例分析一、“中美双反措施案”中“公共机构”界定之争缘起自2006年11月发起对中国进口铜版纸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以下简称双反调查)起,美国开始对中国的一系列出口产品频繁进行双反调查并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以下简称双反措施)。
双反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利益损害极为严重,并且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② 2007年7-8月,基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施加的压力,美国商务部又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环形焊缝钢管、矩形钢管、复合编织袋和非公路用轮胎发起双反调查,并随后作出对上述四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裁定。
对此,一方面我国企业联合美国进口商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另一方面,在相关产业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强烈要求下,我国政府代表相关企业于2008年9月19日启动WTO 争端解决机制,正式发起与美国的双边磋商。
在磋商无果的情况下,中国要求DSB设立专家组。
由于对专家组的相关裁决不满,中国向DSB提起了上诉。
作为DSB裁决的第一起中美之间关于双反措施的案件,美国商务部在国内双反调查程序中认为,中国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向上述四类产品的国内生产商提供原材料(如热轧钢、聚丙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的行为、由国有企业将原材料卖给私营企业,再由私营企业低价转售给上述四类产品国内生产商的行为,以及中国国有政策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向产品国内生产商提供优惠信贷的行为,均构成事实上的专项性补贴。
根据《SCM协议》第1.1条的规定,补贴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素:(1)存在财政资助;(2)该财政资助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3)该财政资助使得受益人获得利益。
其中,上述第2项要素涉及提供财政资助的三类主体:政府、公共机构以及受到政府或公共机构委托或指示的私营机构。
在这三类主体中,确定政府和私营机构往往比较简单,但如何确定公共机构则是DSB尚未解决的问题。
恶意竞争案例
恶意竞争案例案例名称:中美食品巨头恶意竞争案案例背景:此案例发生在2009年,涉及中美两家食品巨头之间的恶意竞争事件。
中美两家公司在食品行业长期竞争,双方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抢夺市场份额,并对对方进行恶意中伤。
本案将详细记录双方在竞争中所采用的策略,证据及法律评析。
事件一:中美公司产品名冲突(2009年1月)在2009年1月,中美公司先后推出了“鸿运泡面”和“好运泡面”两款即食泡面商品。
鸿运和好运两者的发音相似,包装设计风格也极为相似。
中美公司纠纷升级,相互指责对方剽窃品牌形象。
在产品名冲突的同时,中美公司开始扩大广告宣传活动,试图以不正当的手段争夺消费者注意力。
事件二:中美公司恶意抹黑(2009年4月)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中美公司都采取了广告宣传的手段。
然而,中美公司开始通过诋毁对手来获取竞争优势。
比如,中公司把美公司的产品进行恶意抹黑,声称美公司产品含有有害物质,并通过不实广告宣传散布这一信息。
而美公司则通过炒作中公司产品不合格等事情来抹黑中公司。
事件三:中美公司不正当竞争的延续(2009年6月)为了抢夺更多市场份额,中美公司不断采取有欺骗性的行为。
中美公司分别利用虚假的广告、促销和宣传手法,以低价高量的方式打压对方的销售。
这导致中美两家的商品均出现了质量问题,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侵害。
律师点评:该案例涉及中美两家食品巨头之间的恶意竞争行为,双方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需要对双方的违规行为进行评判和惩罚。
发生在2009年的事件中,双方存在以下违法行为:首先,在产品名冲突中,中美公司都试图通过相似的产品名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即不得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以引起混淆。
双方应当根据法律程序,申请商标权,保护自身权益。
其次,双方在广告宣传过程中,通过恶意抹黑对方的方式进行竞争,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有关虚假、误导性广告的规定。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案例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案例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争端时有发生,这些争端不仅对涉及的企业和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典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
案例一: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关税争端在过去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其中,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大量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对美出口的众多产品受到了关税冲击,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
这不仅使得中国相关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的困境,也导致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为购买中国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一些企业不得不调整出口策略,寻找新的市场,或者加强在国内市场的拓展。
而对于美国企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部分企业面临着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涨的压力,影响了其生产和经营。
这一争端也引发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新调整,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规避关税风险。
然而,这种转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面临新的成本和市场挑战。
案例二:欧盟与美国的航空补贴争端欧盟和美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航空补贴争端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美国指责欧盟向空中客车公司提供非法补贴,而欧盟则反指美国向波音公司提供不公平的支持。
双方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贸易报复措施。
美国对来自欧盟的民用飞机加征关税,同时对一系列欧盟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欧盟也不甘示弱,对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回应。
这一争端不仅对航空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飞机订单减少、生产计划调整,还波及了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例如,飞机零部件制造商面临订单下滑,航空公司因飞机采购成本上升而调整航线和票价。
此外,这一争端也影响了跨大西洋贸易的稳定,损害了双方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案例三:日本与韩国的半导体材料贸易争端日本和韩国在半导体产业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两国之间爆发了半导体材料贸易争端。
横向并购案例
跨国并购中的石油行业-对中海油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2008年08月22日来源:金融界字体:大中小国泰安研究所金瑾2005年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其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
这意味着,中海油在与其竞购对手雪佛龙(Chevron)的明争暗斗中败下阵来。
一、背景:2005年3月,中国三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之一的中海油,开始了与年初挂牌出售的美国优尼科公司的高层接触。
优尼科是一家有一百余年历史的老牌石油企业,在美国石油天然气巨头中排位第九,近两年其市值低于同类公司20%左右。
市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主产品天然气市场开拓不够,大量的已探明储量无力开发。
在中海油向优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后,美国雪佛龙公司提出了180亿美元的报价(包括承担债务)。
由于没有竞争对手,雪佛龙很快与优尼科达成了约束性收购协议。
6月1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了这个协议。
6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要约价185亿美元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
这是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一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理由是,优尼科所拥有的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资源约70%在亚洲和里海地区。
“优尼科的资源与中海油占有的市场相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在完成正式交割前任何竞争方都可以再报价。
雪佛龙公司的收购在完成交割前,还需经过反垄断法的审查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查。
只有在美国证交会批准之后,优尼科董事会才能向其股东正式发函,30天后再由全体股东表决。
在发函前如果收到新的条件更为优厚的收购方案,仍可重议。
7月2日,中海油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提交通知书,以便于其展开对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公司提议的审查。
7月20日,优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以40%的现金、60%的股票的方式进行收购),并推荐给股东大会。
中海油对此深表遗憾。
据悉,由于雪佛龙提高了报价,优尼科决定维持原来推荐不变。
同日,中海油认为185亿美元的全现金报价仍然具有竞争力,优于雪佛龙现金加股票的出价,对优尼科股东而言,中海油的出价价值确定,溢价明显。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内容提要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
截至2008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连续3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经济体。
仅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就遭受超过100项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占同期世界各国各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三分之一强,名列世界第一。
【关键词】反倾销税、替代国、单独税率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一、案例:美国反果汁倾销案1998年,美国企业诉中国果汁倾销。
接到美方的反倾销诉讼时,中国湖滨果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山东省烟台北方安德利有限公司、中鲁果汁集团公司和陕西海升果汁有限公司等9家国内企业经过充分的准备欣然应诉。
在应诉过程中,中国企业一方面对国际市场上倾销价格的认定和技术处理方面作出了有利于我方的安排。
另一方面,在中国相关法律技术人才奇缺的情况下,特地聘请了具有25年反倾销办案经验的美国资深律师为主办律师来办理此案。
经过艰难的应诉,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决,对来自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增收51.74%的反倾销税,比起美国企业最初要求的91%,不能不说是大获全胜了。
二、初步分析本案中,美国商务部不断对中国浓缩苹果汁的反倾销税率作出修正。
从美国商务部初裁、对初裁的修正、终裁、对终裁的修正,直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终审裁决,相应的反倾销税率不断下降。
最终,10家应诉企业6家获零税率,4家获3.83%的加权平均税率,普遍税率为51.74%。
这一胜诉的直接法律后果是,获得“零税率”的中国6家企业不需进行任何行政复审,也不需再支付任何反倾销税,而且已支付的反倾销税款也将予以退还。
在不断变化的反倾销税率的背后是双方就案件本身实质问题的争辩。
本案双方争论的焦点及影响案件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替代国和替代价格由于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美国仅调查企业定额的成本消耗。
美国申诉方要求以印度作为替代国,理由是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状况与中国具应诉方指出,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状况与中国不具有可比性,印度也不是浓缩苹果汁的有可比性,并且,印度也是浓缩苹果汁的主要生产国。
国际贸易案例中美贸易战影响分析案例
国际贸易案例中美贸易战影响分析案例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备受关注。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引发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不仅对中美两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全球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国际贸易案例来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案例背景公司A是中国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出口美国市场。
公司A在2018年前后,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出口额锐减,经营面临巨大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公司A不得不重新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贸易战带来的挑战。
影响一:出口市场萎缩首先,中美贸易战对公司A的最直接影响是出口市场的萎缩。
美国政府在贸易战爆发后,对许多中国产品实施了高额关税,使得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严重削弱。
在公司A所处的行业中,关税的增加使得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上升,因此需求量受到了明显的下降。
公司A不得不面临出口市场缩小的困境,导致销售额大幅度减少。
影响二:供应链调整其次,中美贸易战对公司A的供应链也带来了重要影响。
公司A 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需要从中国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
然而,贸易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加征关税,导致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本飙升。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公司A不得不寻找其他国家的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本。
这一调整不仅增加了公司A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对供应链产生了不稳定性,增加了经营风险。
影响三:产业结构调整最后,中美贸易战对公司A还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由于出口市场的萎缩和供应链的调整,公司A必须重新考虑其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
公司A不得不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公司A借助技术创新和市场调研,积极开发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且加强与本土客户的合作关系,以稳定市场份额并寻求更多增长机会。
总结与展望以上就是公司A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的一些具体案例。
可以看出,贸易战对公司A的影响非常明显,从出口市场萎缩、供应链调整到产业结构调整,都给公司A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美之间的经济战.ppt
我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其它财团呢?嘿嘿, 而且我的假设还只是到1988年,如果是到1995年, 日元升值到1:79,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 的胜利中,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美国赚够了,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 上,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美元暂时性 的贬值,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场美 日的经济战争,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美国人玩上瘾了。1998年,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四 小虎身上又来了一次,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唯一不同的, 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 备们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但是,还是没有战胜财大 气粗、军事强盛、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结局大家也看到 了,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 掠一空!!
可是,美国也没有闲着,而且,作为经济进攻的 第一步他们已经早早的迈出了,向美国“凯雷财 团”这样的世界性投机财团收购中国的“徐州重 工”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了,在这里我就 不一一例举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控制中国的 核心技术,进行世界性的技术垄断,迫使??量。 同时乘汇率没有变化之前以美元套取人民币,迫 使中国央行大量发行人民币以应付大量的货币兑 换需求,为拖垮中国经济打下伏笔。这还是明的 进入,暗地里的就更无法统计了。
举个例子:中国有13亿人口,平均每人的财富拥 有量为1万元每人,中国总共有13万亿元财富,而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财富都
带在身上,这里就平均一下,平均每个人身上携 带1000元现金(携带量为10%,其实这个量已经是 很大了),其余的存在银行,也就是说,在正常 情况下的流动现金量(术语为:现金流量)为1千 亿元,乘以一定的突变系数,(这里为了便于计 算,就理想的取值100%),也就是说在正常的经 济活动下,中国只要发行2千亿人民币就可以满足 本国的经济活动了。
中美法律的一个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
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企业在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紧密。
然而,由于法律制度、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纠纷。
本案例将介绍一起中美跨国公司合同纠纷案,旨在分析此类案件的特点及解决途径。
二、案情简介(一)当事人原告:美国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科技公司”)被告:中国某电子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子产品公司”)(二)案件事实2017年,美科技公司拟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与销售。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美科技公司与中国中电子产品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共同研发一款新型电子产品,并由美科技公司负责全球销售。
合同签订后,双方按约开展了相关工作。
然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双方因合作模式、利润分配等问题产生分歧,导致合作破裂。
2018年,美科技公司认为中电子产品公司未履行合同约定的研发义务,且擅自终止合作,给其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此,美科技公司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电子产品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其经济损失。
三、案件争议焦点1.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2. 中电子产品公司是否构成违约;3. 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四、法院审理过程(一)法院受理中国法院受理了美科技公司的诉讼,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二)证据交换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了相关证据,包括合作协议、项目进展报告、邮件往来等。
(三)庭审辩论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焦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美科技公司认为,中电子产品公司未履行研发义务,擅自终止合作,导致其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故应承担违约责任。
中电子产品公司则辩称,双方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且美科技公司未按约定支付研发费用,故其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四)判决结果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合作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关于中电子产品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法院认为,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应共同研发新型电子产品,但中电子产品公司未按约定履行研发义务,且擅自终止合作,构成违约。
国际贸易概论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概论案例分析案例概述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案例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
案例一: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中美两国之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以及对彼此的关键产品的关税都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双方间的紧张关系。
例如,美国对中国的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中国采取了报复性措施对美国的农产品加征关税。
这场贸易战的爆发对双方企业以及全球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战违背了贸易自由化的原则。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而依赖其他国家进口自己的相对劣势产品。
然而,中美贸易战中的关税壁垒使得两国的产品进口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对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
此外,中美贸易战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外交和政治问题。
两国的贸易战不仅仅涉及经济利益,同时也涉及到两国的政治和军事关系。
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案例二:中国对拉丁美洲的资源开发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加大了对拉丁美洲的资源开发和贸易合作。
中国从拉丁美洲国家进口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资源,同时向这些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商品出口。
这种发展模式使得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利益互补,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贸易理论的角度来看,中国对拉丁美洲的资源开发体现了比较优势理论。
中国在资源开发和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拉丁美洲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通过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中国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源,并提供加工和制造能力,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种资源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如果中国对拉丁美洲国家过于依赖,可能会使中国的经济在其中一种程度上过于依赖于原材料和能源进口,从而导致贸易不平衡。
此外,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在文化、语言、法律等方面存在差异,也给双方的合作带来了一些障碍。
结论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美法律比较的小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了中美关系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以一起中美知识产权侵权案例为切入点,对中美法律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异同进行探讨。
二、案例概述2018年,美国一家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智能手表。
该手表具备心率监测、运动追踪等功能,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产品上市后不久,我国一家企业(以下简称“中国企业”)发现美国公司的智能手表侵犯了其多项专利权。
于是,中国企业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三、中美法律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异同1. 专利制度(1)美国专利制度美国专利制度以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为主。
实用新型专利主要保护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的产品或方法,发明专利则保护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
美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有效期为20年。
(2)中国专利制度中国专利制度同样以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为主。
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申请条件与美国类似。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有效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为10年。
2. 侵权判定(1)美国侵权判定美国在侵权判定方面,主要采用“实质等同”原则。
即如果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实质上相同或等效,则构成侵权。
(2)中国侵权判定中国侵权判定主要采用“相同或等同”原则。
与美国的“实质等同”原则相比,中国的“相同或等同”原则对侵权行为的认定更为严格。
3. 赔偿标准(1)美国赔偿标准美国在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方面,主要采用“合理赔偿”原则。
即根据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侵权人的获利等因素,确定赔偿金额。
(2)中国赔偿标准中国在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方面,主要采用“赔偿损失”原则。
赔偿金额的确定主要依据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侵权人的获利等因素。
四、案例分析在本案中,美国公司的智能手表被中国企业指控侵犯多项专利权。
中美贸易摩擦案例案例知识讲解
中美贸易的摩擦及分析
其次,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也体现在中美贸易的顺逆差问题上。 中美贸易,中国存在顺差,美国存在逆差。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上公布 的数据统计,美中之间在1993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金额为62.76亿 美元,截止2008年10月份,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达到1441.95亿美元, 是1993的18倍多。造成美方逆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贸易结构、贸易 转移问题以及统计的方式和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等因素造成。美国MBG 信息中心宣称,从1995年到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累计为8047亿美元。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在过去三年多下降了近300万。对于就业人数的 下降,美国不从自身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查找原因,而 是全部归咎于中国对美国的巨额出口,而贸易逆差是这一结果不可辩 驳的证据,因此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就成为攻击中国的靶子。
2020/4/14
中美贸易摩擦及原因分析
(三)“中国威胁论”在作祟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美国对 华经济制 裁的政治因素在降低,而贸易摩擦在对华经济 制裁中的地位日渐加重。由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引发的贸易 摩擦,以及两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扩大了美国国 内的“中国威胁论” 市场,成为抑制中美贸易关系的重 要因素。2002年,美国国会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公布其首 次年度报告,宣称“美中贸易关系是美国对外关系中最不 平等的关系”、“庞大和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对美国的经 济与军事安全带来了重要的负面影响”等,要求政府对美 国企业投资中国进行监视。纵观近年来的中美贸易争端, 处处可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意图。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由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 离不开你”的贸易格局。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在传统的劳动 密集型的鞋类、服装、玩具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与此同时 ,美国的飞机、化肥、电站设备、电子、化工和机械设备等也大量 出口到中国。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美经贸发展是大势所趋。
国际贸易案例及其分析
TPP协定也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 合作,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应对外部 冲击的能力。
TPP协定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例 如对成员国国内产业的冲击、对环 境和劳工权益的关注等。这些问题 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得到解决和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案例四:TPP(跨太平洋 伙伴关系协定)
案例背景
TPP是一个由亚太地区12个国家组成的自由贸 易协定,旨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经 济合作。
该协定于2016年2月4日正式生效,其成员国包 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 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智利和秘鲁。
TPP旨在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成 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从而促进经济增 长和发展。
地理位置相邻
01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相近,具有地缘优势。
经济互补性强
02
双方在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互补性,有利于开展贸易合
作。
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03
随着双方交往的增多,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为自由贸易区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案例描述
时间
2010年1月1日
参与国家
中国、东盟10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
欧盟认为这些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 织的规则,对欧盟的出口造成了不公 平的待遇。
案例描述
01
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指控阿根廷对欧盟出
口的汽车、奶制品、葡萄酒等商品实施限制措施。
02
阿根廷则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性措施,对欧盟出口的某
些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和征收高额关税。
03
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激烈的贸易争端,导致双边贸易
中美史克PPA事件危机管理案例分析(ppt 48页)
事件背景
中美史克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合资制药企业。自1987年10月投资建厂 以来,年生产能力23亿片(粒、支)。其代表产品肠虫清、泰胃美、康泰克、芬必得 、康得、百多邦等在中国已家喻户晓,其中康泰克为支柱性产品,年销售额在6亿人民 币左右。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PPA即苯丙醇胺,会增加患出血性中风的危险。2000年11月6 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发出公共健康公告,要求美国生产厂商主动 停止销售含PPA的产品。
·由中国环球公关公司统一接听和处理媒体来电, 对每一敏感问题准备准确的答案,同时,确定统一的对 外信息发布渠道、发言口径及发言人。 以诚相待,积极沟通
·在恳谈会前后,尽可能充分地与媒体沟通,及时 对媒体的提问和要求给予及时解答和说明,态度要诚恳 ,以增加媒体对史克的理解与同情。
·对重点媒介进行重点沟通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 并尽量满足采访要求,广交朋友,以此为史克公司进一 步争夺市场作一个良好的铺垫。
——中国媒体作为政府的耳目喉舌,对政府的决定和人民的健康有着当然 的责任,这种责任也是史克公司和康泰克品牌的责任所在。
——消费者是康泰克的上帝,品牌属于消费者,对消费者的责任和对人民 健康的态度是保护品牌和品牌重生之关键。
迅速反应,争取主动
·迅速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开通热线电话,记录并回答记者来电, 管理信息进出渠道。
近日又获悉,史克公司仅广东新药上市头两天即拿到几十万元订单,这份订 单表明分销商对史克公司和新康泰克的信心;这份定单也证明:有效的媒体关系 管理帮助史克公司走出“PPA”阴影,更为康泰克的品牌保护,以及新康泰克重新 赢得昔日“老大”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有了危机中建立的良好媒体关系,截止新康泰克上市北京新闻发布会结 束的一个月内,共收到相关报道及各地转载报道的文字剪报314篇;CCTV、BTV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台等电子媒体也对新康泰克 的上市进行了积极的报道。
中美稀土贸易争端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背景(略)2010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是中美稀土贸易争端的导火索。
9月8日,中日船只在两国争议海域发生冲突,日本当局扣押中国船员。
此后,中国立即停止对日稀土出口。
根据中国统计数据,中国对日本出口的稀土数量在2010年10月份和11月份出现大幅度下滑,由原来的2000多公吨下滑为200公吨左右,直到12月份出现大幅回升,数目接近2700公吨。
①2010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时报》(ne New Yo呔Times)指出,“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禁令有可能波及美国和欧洲国家,”@由此引发美国国内广泛关注.中国对稀土出口管理支持的调整不仅引发了美国国内的讨论,这一问题也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和安全角度,受到专家学者和政治家的广泛关注.2010年10月17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文称,“中国政府表现了其在收到轻微挑衅时即会发动经济战的倾向,中国政府会利用其在原材料供给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为其谋求特定利益,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并不遵守国际规则。
”③与此同时,至少有14项与稀土产业和贸易政策有关的提案被提交到美国国会,就确保美国稀土供应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提出建议.2011年3月3日,众议院议员迈克·考夫曼(Mike Co腼an)与27位两党议员共同致信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Ron Kirk),要求美国应针对中国不公平的稀土贸易出口向WTO提出申诉。
同年3月,国会参议员凯斯(caSe)、舒默(Schumer)、史戴布诺(Stabenow)和怀特豪斯(Whitehouse)联名致信,要求奥巴马政府授意所有多边银行组织(包括世界银行组织)的执行董事,反对中国新提出的一切关于中国境内稀土产业的融资计划。
同时提出,就中国限制美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进行稀土投资的政策,美国政府应当在美国境内给予中国公司同样的限制.④2011年11月,考夫曼又联合众议院议员汉克·约翰逊(Hank Jollnson)在国会内成立稀土核心小组会议,加强对稀土的重视和管理。
中美史克PPA事件危机管理案例分析PPT(共48页)
媒介恳谈会前 ·媒介遴选:细分中国媒体与记者。在媒体恳谈会记者的选择上,我们主要从以下几 方面进行了管理:
1.首先选择积极要求采访史克的记者,这批记者对PPA事件与康泰克和史克公司 均抱以极大的兴趣,准备就此大写特写,这一部分记者是史克要迅速沟通的重点。
2.积极邀请与史克公司有着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记者。 3.对于外地媒体,妥善接待、安排邮寄和传真各种资料 ·确定新闻发言人 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特别建议新闻发言人由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伟强先生担任,杨伟强先生在中国工作了近20年,非常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出色的 沟通能力,并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提供敏感问题的标准Q&A 在危机期间对于敏感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统一标准答案不仅可以使史克对来自 媒体的提问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而且保证对外界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以达信息管理 的有效性。 ·迅速开通热线电话 ·准备文件夹资料 为慎重、缜密起见,确保媒介恳谈会的顺利进行,环球公关工作人员专程几次赴 天津,与中美史克共同认真研究,确定了恳谈会的内容以回答记者提问为主,并最终 决定提供少而精的资料作为本次恳谈会新闻夹的内容: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关于PPA问题的声明 ——康泰克简介
——中国媒体作为政府的耳目喉舌,对政府的决定和人民的健康有着当然 的责任,这种责任也是史克公司和康泰克品牌的责任所在。
——消费者是康泰克的上帝,品牌属于消费者,对消费者的责任和对人民 健康的态度是保护品牌和品牌重生之关键。
迅速反应,争取主动
·迅速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开通热线电话,记录并回答记者来电, 管理信息进出渠道。
对于外地媒体妥善接待安排邮寄和传真各种资料确定新闻发言人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特别建议新闻发言人由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强先生担任杨伟强先生在中国工作了近20年非常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并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