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第1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1.1 设计水质水量1.1.1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ss最高/(mg/L) 700最大时变化系数1.251原水水质情况序号名称最高数平均数备注1 色度40 152 pH值7.8 7.23 DO溶解氧11.2 6.384 BOD5 2.5 1.15 COD 4.2 2.46 其余均符合国家地面水水源Ⅰ级标准2河流水文特征最高水位----------m,最低水位----------m,常年水位-----------m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平均气温--------,年最低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年最高降水量----------,年最低降水量-----------。
常年风向-----------,频率--------。
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3 地质资料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 kg/cm2,深1~1.5m;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深3~4m;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深3~4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1.1.2、设计水量设计人口6.1万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200L/d工厂A(万立方米/d)0.4工厂B(万立方米/d)0.7工厂C(万立方米/d)0.9工厂D(万立方米/d)1.4一般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195第三产业用水占生活用水%90Qd=1.067×﹝(200×6.1×(1+1.95+0.9)/1000+0.4+0.7+0.9+1.4﹞=86400立方米/d1.1.3、分析原水水质显著特点为ss含量较高,水量变化较小,故在后续工艺设计中会针对上述两个特点做出设计,以求实现工艺的优化。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
水厂设计说明书

某师净水厂设计一、设计原始资料1.净产水量:5000m3/d2.水源为河水,建胜河3.(1)最高浑浊度为2000NTU(2)碱度为5mg/L(3)总硬度:月平均最高368mg/L, 月平均最低156mg/L(4)PH值:6.9—7.6(5)色度:12度(6)大肠菌群数:1800CFU/100ml(7)水温:月平均最高27.7℃月平均最低6.9℃4.净化出水要求: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5.净水厂地形图:比例尺1:2006.地形资料:拟建水厂厂址地形平坦,地质为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600kPa,无地下水7.各种材料均可供应。
二.设计计算(一).确定净水厂的设计水量根据GB50013—2006规定: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确定。
水厂自用水率应根据原水水质、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的5%~10%。
当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时,自用水率可适当减小。
考虑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及用水安全,自用水率取8% 则设计水量Q=5000³(1+0.08)=5400 m3/d(二)确定净水厂工艺流程和净化构筑物的型式1.混凝剂的投配及加药间尺寸确定根据最高浊度,此河水水质与长江水类似,则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含三氧化二铝16%),投加量最高为28.7mg/L,最低为15.6 mg/L,平均24.8 mg/L,无需助凝剂。
每天工作时间为16h。
(1)确定石灰(纯度50%)投加量:硫酸铝投加量计算时取28 mg/L,折合成三氧化二铝为28 mg/L³16%=4.48 mg/L。
三氧化二铝分子量为102,故投加量相当于4.48/102=0.044mmol/L.剩余碱度取0.37 mmol/L,则得﹝CaO﹞=3³0.044-0.125+0.37=0.377 mmol/LCaO分子量为56,则石灰投加量为0.377³56/0.5=42 mg/L (2)药库尺寸计算ⅰ设计参数:水量Q=5400/16=337.5m³/h;最大加药量a=28mg/L;仓库储量按7-15d计算,这里取7d。
水厂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始资料1、自然资料1)气温:平均最高气温35℃,平均最低气温-6℃,平均温度15℃2)土壤:冻土深度0.8m。
3)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是1.6m/s。
2、地质资料:本地区5级地震区,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0m。
3、水源位置: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北方向5km处,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4、水厂工作情况:昼夜均匀工作,厂区地势平坦。
5、水源水质分析资料:设计水量3.6万m3/d(不包括水厂自用水量)二、设计内容1、选择净水构筑物形式及其组成。
2、进行构筑物与主要管道的水力计算并决定其尺寸。
3、水厂平面布置。
包括:各种生产性构(建)筑物、辅助生产构(建)筑物及附属生活构(建)筑物的平面定位;生产管线、阀门、排水管道、阀门井、检查井的布置定位。
4、水厂高程布置确定各生产构筑物的标高、水面标高、管线的埋深及标高。
三、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水厂平面布置图(比例为1:200或1:100)3、水厂高程布置图(比例为1:100或1:50)设计说明书一、设计原始资料1、自然资料1)气温:平均最高气温35℃,平均最低气温-6℃,平均温度15℃2)土壤:冻土深度0.8m。
3)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是1.6m/s。
2、地质资料:本地区5级地震区,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0m。
3、水源位置: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北方向5km处,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4、水厂工作情况:昼夜均匀工作,厂区地势平坦。
5、水源水质分析资料:二、设计内容1、原水水质分析及工艺流程的选择由水源水质分析资料可知,原水最高浊度500度,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规定,故需去除浊度;细菌总数12000个/ml,大肠杆菌3000个/L,大大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故需进行消毒灭菌;水源PH值为7.0~7.5,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所以不需处理和调整;原水硬度以及铁锰铜的含量较低(总硬度450mg/L,铁0.3mg/L,锰0.1mg/L,铜1.0mg/L),已经符合水质要求,同时原水色度较高(10~15度),略有臭味,原水没有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给水厂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前言 (4)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1.1.1 总体目标 (4)1.1.2 具体目标 (4)1.2主要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1.2.1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4)1.2.2 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1.3 设计参考资料 (5)1.4 设计成果 (5)第二章给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 (6)2.1 设计资料 (6)2.1.1城市现状 (6)2.1.2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6)2.1.3水源水质资料 (6)2.2给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7)2.2.1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 (7)2.2.2 本设计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7)2.3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8)2.3.3絮凝池 (9)2.3.4 沉淀池 (10)2.3.5 滤池 (11)第三章主要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3)3.1 加药间设计计算 (13)3.1.1. 设计参数 (13)3.1.2. 设计计算 (13)3.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3.2.1设计参数 (15)3.2.2 设计计算 (15)1.设计管径 (15)2.混合单元数 (15)3.混合时间 (15)4.水头损失 (15)5.校核GT值 (16)3.3 机械絮凝池设计计算 (16)3.3.1 主要设计参数 (16)3.3.2 计算 (16)3.4沉淀设备的设计 (20)3.5 滤池设计计算 (25)3.5.1 计算依据 (26)3.5.2 设计计算 (26)3.5.3 校核强制滤速v′ (27)4.5.4 滤池高度 (27)3.5.5 水封井的设计 (27)3.5.6 水反冲洗管渠系统 (28)3.5.7 滤池管渠的布置 (30)3.5.9 反洗空气的供给 (36)3.5.10 设备选型 (38)3.6清水池设计计算 (38)3.6.1清水池平面尺寸的计算: (38)3.6.2清水池的管道系统 (39)3.6.3清水池的布置 (40)3.7 液氯消毒及加氯间设计 (40)3.8 泵房设计 (42)3.8.1 一级泵房设计 (42)3.8.2 吸水井设计 (45)3.8.3二泵房的设计 (45)第4章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47)4.1 工艺流程布置设计 (47)4.2平面布置设计 (47)4.3 水厂管线设计 (48)4.4 高程布置设计计算 (48)第一章前言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净水厂设计说明

净水厂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2.5万m3/d.(2)水源为河水,原水水质如下所示:编号项目单位分析结果备注1 水温℃最高30,最低52 色度<15度3 臭和味无异常臭和味4 浑浊度NTU 最大300,最小20,月平均最大1305 PH 76 总硬度 mg/L(以CaCO3计) 1257 碳酸盐硬度 mg/L(以CaCO3计) 958 非碳酸盐硬度 mg/L(以CaCO3计) 309 总固体 mg/L 20010 细菌总数个/mg ﹥110011 大肠菌群个/L 80012 其它化学和毒理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3)河水洪水位标73.20米,枯水位65.70米,常年平均水位标高68.20米。
(4)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温度4℃,最热月平均温度34℃,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常年风向东南。
(5)地质资料:净水厂地区高程以下0~3米为粘质砂土,3~6米为砂石堆积层,再下层为红砂岩。
地基允许承载力为2.50~公斤/厘米。
(6)厂区地形平坦,平均高程为70.00米,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西北50米,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7)二级泵站扬程(至水塔)为40米。
2. 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给水工程》(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3册)(3)《给水排水工程师常用规范选》(上册)(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5)《给排水简明设计手册》(6)《给水工程》(7)《给水排水标准图集》(8)《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常用资料》(第1册)(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10册)2.2 设计原则(1)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必要时通过计算确定。
(2)水厂应该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3)水厂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
净水厂设计说明书

净水厂设计说明书班级:给水排水级1班姓名:学号:……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20 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论证(评价)第三章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第四章.水厂管线设计第五章絮凝池设计第六章沉淀池设计第七章过滤工艺设计第八章清水池设计第九章吸水井设计第十章二泵站设计第十一章净水厂总体布置设计依据净水厂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总论1.1.设计题目某市净水厂设计1.2.设计时间第七学期第十七,十八两周(12.24-01.06)1.3.设计任务水厂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1.4.原始资料(1)设计供水量为5000+13*1000=6.3万m 3 /d.(2)水厂所在地:长春地区(3)设计地面标高:13.00(4)水源为河水,河水受到污染,水质分析报告如下:编号指标单位分析结果1 浊度 NTU 最大800,平均1102 色度度 133 水温℃最高22,最低14 PH - 7.0-8.55 总硬度 mg/L(以CaCO3计) 3806 总大肠菌群 CFU/L 6507 细菌总数 CFU/mg 15008 耗氧量 mg/L 79 BOD5 mg/L 410 氨氮 mg/L 0.911 COD mg/L 1112 氯仿 mg/L 0.08第二章.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论证(评价)2.1 设计方案方案一KMno4 PAM助凝 Cl2原水→静态混合器→机械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混凝剂粉炭城市管网二泵站方案二KMno4 PAM助凝 Cl2原水→静态混合器→网格絮凝池→斜板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混凝剂粉炭城市管网二泵站2.2. 各构筑物凝聚剂消毒剂选择依据及优点2.2.1 方案技术比较2.2.1.1 消毒剂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
氯: 消毒灭细菌,病毒效果好,而且原水水质PH=7,消毒效果更理想,在配水管网中有剩余消毒作用, 应用广泛,适用于极大多数净水厂。
给水厂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前言 (4)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1.1.1 总体目标 (4)1.1.2 具体目标 (4)1.2主要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1.2.1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4)1.2.2 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1.3 设计参考资料 (5)1.4 设计成果 (5)第二章给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 (6)2.1 设计资料 (6)2.1.1城市现状 (6)2.1.2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6)2.1.3水源水质资料 (6)2.2给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7)2.2.1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 (7)2.2.2 本设计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7)2.3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8)2.3.3絮凝池 (9)2.3.4 沉淀池 (10)2.3.5 滤池 (11)第三章主要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3)3.1 加药间设计计算 (13)3.1.1. 设计参数 (13)3.1.2. 设计计算 (13)3.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3.2.1设计参数 (15)3.2.2 设计计算 (15)1.设计管径 (15)2.混合单元数 (15)3.混合时间 (15)4.水头损失 (15)5.校核GT值 (16)3.3 机械絮凝池设计计算 (16)3.3.1 主要设计参数 (16)3.3.2 计算 (16)3.4沉淀设备的设计 (20)3.5 滤池设计计算 (25)3.5.1 计算依据 (26)3.5.2 设计计算 (26)3.5.3 校核强制滤速v′ (27)4.5.4 滤池高度 (27)3.5.5 水封井的设计 (27)3.5.6 水反冲洗管渠系统 (28)3.5.7 滤池管渠的布置 (30)3.5.9 反洗空气的供给 (36)3.5.10 设备选型 (38)3.6清水池设计计算 (38)3.6.1清水池平面尺寸的计算: (38)3.6.2清水池的管道系统 (39)3.6.3清水池的布置 (40)3.7 液氯消毒及加氯间设计 (40)3.8 泵房设计 (42)3.8.1 一级泵房设计 (42)3.8.2 吸水井设计 (45)3.8.3二泵房的设计 (45)第4章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47)4.1 工艺流程布置设计 (47)4.2平面布置设计 (47)4.3 水厂管线设计 (48)4.4 高程布置设计计算 (48)第一章前言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某县净水厂设计说明书

XX县净水厂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 - 2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 2 -1、设计任务 ............................................. - 2 -2、设计要求 ............................................. - 2 -二设计原始资料............................................. - 3 -1、用水量资料 ........................................... - 3 -2、水源资料 ............................................. - 3 -第二章水厂规模..................................................... - 5 -城市用水量计算......................................... - 5 -第三章总体设计..................................................... - 6 -一供水工程整体方案确定.................................... - 6 -二净水厂厂址选择.......................................... - 6 -三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和布置................................ - 6 -第四章各构筑物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 7 -一配水井.................................................. - 7 -二药剂投配系统............................................ - 7 -三混合构筑物.............................................. - 8 -四折板絮凝池............................................. - 8 -五平流沉淀池.............................................. - 9 -六 V型滤池................................................ - 10 -七消毒剂................................................. - 11 -八清水池................................................. - 12 -九其他................................................... - 13 -十管材的选用及管道的布置................................. - 13 -十一净水厂的高程布置..................................... - 16 -十二设计心得 . ........................................... - 16 -第五章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8 -第六章实习报告- 19 -第一章总论一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任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是“xx县城给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为初步设计阶段),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用水量的计算,水厂设计规模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质工程学》Ⅰ课程设计班级给排水1001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3.01目录第一章总论 (3)一、设计任务 (3)二、基本资料 (3)三、提供设计的自然资料(城市概况) (3)四、水处理所用材料 (4)五、日用水量变化规律 (4)六、主要参考资料 (4)第二章总体设计 (5)第三章净水厂设计 (6)一、设计水量计算 (6)二、投药系统 (6)三、絮凝设备—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设计 (7)四、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设计 (8)五、过滤设备—V形滤池的设计 (10)七、清水池的设计 (15)八、泵房设计 (15)第四章水厂总体布置 (17)一、平面布置 (17)二、高程布置 (18)第一章总论一、设计任务某城镇生活用水自来水厂二、基本资料1、水厂净产水量 164000 m3/d2、水质资料:水质条件如下:项目水库水浊度10~50NTU(短时500NTU)色度水温PH细菌总数14000个/ml总大肠菌群35000个/L总硬度 2.8mmol/l碱度2mmol/l嗅和味其他三、提供设计的自然资料(城市概况)某市一乡镇,供水包括集镇和下属的主要行政村。
1、地质条件:,该地区地质上处于沉积平原,中部起伏平缓,地震烈度为7度,地基承载力为100KN/m2。
水厂厂址平面为一荒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7.5m。
2、气象资料1)年平均气温14.2℃,最高温度39o C,最低温度一15℃2)年平均降雨量1060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535毫米,最小年降雨量542.31毫米3)主导风向:东南风3、最大冻土深度:100mm4、地下水平均水位:0.51m5、水源状况水库地处该镇东南方向,周围山地丛林,植被覆盖率高,无生活、工业、矿区污染,水质有保障,水量充足,能满足供水要求。
常水位2.0m,最高水位3.56m,最低水位0.50m水库外堤地面标高7.0m四、水处理所用材料1、混凝剂:聚合氯化铝2、消毒剂:液氯3、滤料:石英砂,筛分结果资料:筛号筛孔(毫米)筛的校准孔径(毫米)剩在筛上的砂重经过该号筛的砂重重量(克)百分率%12 1.68 1.51 2.5 97.5 97.5 14 1.41 1.23 12.4 85.1 85.1 16 1.19 1.01 20.4 64.7 64.7 18 1.00 0.9 23.5 41.2 41.2 25 0.71 0.64 23.9 17.3 17.3 35 0.50 0.49 11.4 5.9 5.9 60 0.25. 0.24 5.6 0.3 0.3 底盘0.3 0 0五、日用水量变化规律小时0-1 1-2 2-3 3-4 4-5 5-6 6-7 7-8% 2.25 2.7 2.45 2.5 2.6 4.3 5.4 5.9小时8-9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6.0 5.84 6.0 5.56 5.8 5.3 4.2 4.5小时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5.75 5.85 3.7 3.8 2.4 2.24 2.7 2.26出厂水压力0.42MPa六、主要参考资料1、《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建出版社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0063、《净水厂设计知识》中建出版社4、《给排水设计手册》1.3.10.11 中建出版社5、《净水厂设计》水利电力出版社6、《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1》中建出版社7、《给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8、《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实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章总体设计根据以上原水水质分析,确定该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第三章 净水厂设计一、设计水量计算水厂日供水量 164000m 3/d ,自用水量5%,因此水厂的设计供水量为Q=1.05×164000=172200m 3/d=7175m 3/h=1.99m 3/s 。
二、投药系统(1)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原水浊度为10—50,参考国内水厂成功经验,混凝剂选用PAC (碱式氯化铝)作絮凝剂,投加量13.5~64mg/L ,最大投加量a=15mg/L ,溶液浓度取10%,每天调制两次,采用计量泵(两台,一用一备,轮流使用)湿投,应用自动控制系统。
(2)溶液池容积V 1V 1=aQ/(417cn)=15×7175/(417×10×2)=12.9m 3,取V 1=13m3溶液池分三格,两用一备,交替使用,故每格有效容积为6.5m 3,有效高度1.625m ,超高0,375m ,溶液池的形状采用矩形,每格尺寸为:长×宽×高=2.0m ×2.0m ×2.0m 。
半地下式,高出地面1.0m 。
(3)溶解池容积V 2 V 2=0.3V 1=3.9m3溶解池分三格,两用一备,交替使用,故每格有效容积为1.95m 3,有效高度取0.87m ,超高0.23m ,每格尺寸为:长×宽×高=1.5m ×1.5m ×1.1m 。
池底坡度2.5%,溶解池上沿与溶解池齐平,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浆板式搅拌机。
(4)混合设备的选择和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两个,一用一备)1)静态混合器的设计流量 Q=1.99m 3/s设计流速取v=1.0m/s,则管径D=)0.114.3/()2/99.14(⨯⨯=1126mm ,采用钢管DN=1100mm 。
2)混合单元数取n=3 3)水头损失计算h 1=0.1184Q 2/(D 4.4)n=0.1184×(1.99/2)2/(1.14.4)×3=0.36m三、絮凝设备—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设计(1)设计参数单格设计水量 Q'=Q/2=1.0m 3/s ,絮凝时间T=20min ,絮凝池流速v=0.6-0.2m/s 。
(2)絮凝池容积W 2W 2=3587.5×20/60=1196m3 (3)净平面面积F取平均水深H 平均=2.9m ,F=W/H 平均=1196/2.9=412m 2(4)絮凝池长度L为与沉淀池衔接,絮凝池宽度为B=20m,则L=F/B=412/20=20.6m,取20m 。
(5)各档流速和廊道宽度 廊道内流速分6档:v 1=0.60m/s,v 2=0.50m/s,v 3=0.40/s,v 4=0.30m/s,v 5=0.25m/s,v 6=0.20m/s 转弯处流速等于廊道流速的1/1.25 各档流速廊道宽度为:a 1=1/(0.60×2.9)=0.57m, 取a 1=0.60m, 则v 1=0.57m/s a 2=1/(0.50×2.9)=0.69m, 取a 2=0.70m, 则v 2=0.49m/sa 3=1/(0.40×2.9)=0.86m, 取a 3=0.90m, 则v 3=0.38m/s a 4=1/(0.30×2.9)=1.149m, 取a 4=1.15m, 则v 4=0.30m/s a 5=1/(0.25×2.9)=1.38m, 取a 5=1.40m, 则v 5=0.25m/s a 6=1/(0.20×2.9)=1,724m, 取a 6=0.60m, 则v 6=0.20m/s(6)廊道条数为简化计算,每一档流速的廊道条数相同:m = i La =20/(0.6+0.7+0.9+1.15+1.4+1.15)=3.23取每一档流速廊道4条,共24条,水流转弯23次,隔板间距之和为: L'=4×(0.6+0.7+0.9+1.15+1.4+1.75)=26m计入隔板厚0.15m,则絮凝池实际长度L=26+0.15×(24-1)=29.45m (7)廊道长度各廊道总长度 Li=4×20=80m,其中第6档廊道不计入流速廊道长度,即L 6=3×20=60m。
(8)各廊道水头损失即速度梯度计算一般水泥板渠道水力粗糙系数n=0.013,,水的动力粘度μ=1×10-3 Pa·s各廊道水头损失即速度梯度计算表:段数转弯次数m i直流段长度L i廊道宽度a i水力半径R i流速系数C i廊道流速v i转弯处流速v n水头损失h i停留时间T i速度梯度G i1 4 80 0.60 0.272 61.918 0.57 0.46 0.154 140.4 103.72 4 80 0.70 0.312 63.350 0.49 0.39 0.108 163.3 80.53 4 80 0.90 0.390 65.751 0.38 0.30 0.055 210.5 50.64 4 80 1.15 0.480 68.066 0.30 0.24 0.035 266.7 35.95 4 80 1.40 0.564 69.920 0.25 0.20 0.026 320.0 28.26 4 60 1.75 0.672 71.992 0.20 0.16 0.012 300.0 19.8=∑h 0.39=∑T1400.9=G53.12GT=74411四、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设计(1)设计参数单格设计水量 Q1=Q/2=1.0m3/s,沉淀池沉淀时间T=2.0h,水平流速是15mm/s,有效水深3.2m,超高3m。
(2)尺寸计算每格沉淀池体积W1=Q1·T=1.0×2.0×3600=7200m3,沉淀池长 L=3.6vT=3.6×15×2.0=108m,沉淀池宽 B=W/(L·H)=7200/(108×3.2)=20.8m取20m。
(3)导流墙每个沉淀池中间设一导流墙,采用砖墙宽200mm,则沉淀池每格宽b=(20-0.2)/2=9.9m。
(4)池子尺寸校核L/B=108/20=5.4 > 4 (符合)L/H=108/3.2=33.75 > 10 (符合) (5)集水系统 ①集水槽a.取集水槽长为10m ,中心距2m ,共10条,每条流量q 1=1.0/10=1.0m 3/s ,考虑池子超载系数20%,则q'=1.2q 1=0.12 m 3/s ,槽宽b'=0.9×0.120.4=0.385m ,取4m 。
起端槽中水深:H 1=0.75b'=0.30m ,终点槽中水深:H 2=1.25b'=0.50m ,为方便施工,槽中水深统一取0.40m 。
b.槽的高度H 3集水采用淹没式孔口自由跌落,淹没深度取0.07m ,跌落高度取0.05m ,槽超高0.12m ,则槽的高度H 3=H 2+0.07+0.05+0.12=0.6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