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自然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案课程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生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与动物的差异2. 熟悉我们的身体人体的主要部位及其功能健康的生活习惯3. 奇妙的天气天气的变化及其原因不同的气象现象4. 水与我们的生活水的来源与重要性节约用水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认识动植物之间的差异。

2. 掌握人体主要部位及其功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 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的气象现象。

4. 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人体部位的功能、天气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生物特征的理解、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节约用水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卡片、气象工具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不同生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其特征。

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功能。

观察窗外天气,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

组织学生参观水源地,了解水的来源与重要性。

2.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生物分类,如植物、动物等。

通过图示讲解人体部位及其功能。

以实例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如冷暖气团的相遇等。

说明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紧水龙头、重复利用水资源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进行分类。

画图并描述人体部位及其功能。

观察天气,记录变化,并分析原因。

设计节约用水标语,进行展示。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特征、分类、动植物差异。

2. 人体部位、功能、健康生活习惯。

3. 天气变化、气象现象、原因。

4. 水的来源、重要性、节约用水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并记录。

画一幅人体部位图,并标注功能。

观察一周内的天气变化,记录并分析原因。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第一单元:自然界的奥秘第1课:天空和大地第2课:水和空气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第4课: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现象,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植物知识和科学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观察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培养科学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放大镜、地球仪、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标本等展示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为例,讲解植物分类和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进行分类和描述。

4. 详细教学过程(1)第1课:天空和大地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和大地,了解天气、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

举例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了解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

(2)第2课:水和空气介绍水和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意义。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存在。

(3)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学会分类。

(4)第4课:植物的生长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生长等环节。

带领学生进行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天空和大地昼夜更替、四季变化2. 水和空气水的三态、空气的重要性3. 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分类、特点4. 植物的生长种子、发芽、生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绘制植物画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植物名称:小草描述:小草是一种绿色植物,有细细的茎和叶子,生长在土地上。

2024年精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精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精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精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围绕“认识自然”这一主题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自然界的秘密》的第一节“天空、大地和水的奥秘”,详细讲解天空中的云朵、大地上的花草和水的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空、大地和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发现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现象。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空、大地和水的奥秘,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天空的奥秘:介绍天空中的云朵,讲解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云朵的特点。

(2)大地的奥秘:介绍大地上的花草,讲解花草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花草的形态和颜色。

(3)水的奥秘:讲解水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了解水在不同形态之间的转换。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天空、大地和水的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空的奥秘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变化2. 大地的奥秘花草的形态和颜色花草的生长过程3. 水的奥秘水的循环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天空中的云朵,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观察大地上的花草,描述它们的形态和颜色,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3)思考水的循环过程,画出水的三态变化图。

2. 答案:(1)云朵的形状有:棉花糖状、羽毛状、鱼鳞状等。

颜色有:白色、灰色、红色等。

变化:云朵会随着天气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身体的各个部分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2. 美丽的自然界认识植物和动物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植物和动物3. 天气与季节认识天气和季节变化描述天气和季节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

2. 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帮助学生了解天气和季节变化,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身体特征、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天气和季节变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我和我的身体:展示不同身体部位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

美丽的自然界: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

天气与季节: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我和我的身体: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描述身体特征,进行身体部位拼图游戏。

美丽的自然界: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点,进行植物和动物分类游戏。

天气与季节:讲解天气和季节变化,让学生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天气和季节的关系。

3. 巩固与拓展:设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活动。

我和我的身体:绘制自己的身体部位,展示并相互交流。

美丽的自然界:制作植物和动物卡片,进行卡片交换游戏。

天气与季节:设计天气符号,制作天气预报表。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画出人体结构图,标注身体部位名称。

2. 美丽的自然界:列出常见植物和动物,展示它们的特点。

3. 天气与季节:画出天气符号,列出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和我的身体:画出自己的身体部位,并标注名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第1章)常见的动植物(第2章)2. 探索身边的物质与材料物质的认识(第3章)常见材料的认识(第4章)3. 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天气与气候(第5章)生活的环境(第6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学会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2.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物质与材料,了解其特点及用途。

3. 培养学生对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物质的特点与用途、天气与气候的认识。

2.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常见物质的辨别、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物质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的特征与分类,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生物。

讲解物质的特点与用途,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

讲解天气与气候,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进行分类练习。

让学生收集不同的物质与材料,进行辨识和特点描述。

观察天气变化,记录并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讨论、实验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2. 常见物质与材料的特点及用途3. 天气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其特征并进行分类。

收集不同的物质与材料,描述其特点及用途。

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生物分类:根据观察结果,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物质特点与用途:如实描述所收集物质的特点,举例说明其用途。

天气与气候:根据记录的天气情况,分析其对出行、穿衣等方面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常见动植物,培养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课:认识动物2.第二课:认识植物3.第三课:观察天气4.第四课:水的三态变化5.第五课:有用的工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观察天气,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简单的工具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第一课:认识动物1.导入:通过播放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

2.新课内容:a.认识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鸟、鱼等。

b.学习动物的基本特征,如体型、颜色、生活习性等。

c.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动物,记录观察结果。

(二)第二课:认识植物1.导入:通过播放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特点。

2.新课内容:a.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蔬菜等。

b.学习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等。

c.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植物,记录观察结果。

(三)第三课:观察天气1.导入:通过播放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新课内容:a.学习天气的基本概念,如晴、阴、雨、雪等。

b.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学习观察天气的方法。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一周的天气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四)第四课:水的三态变化1.导入:通过播放水的三态变化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特点。

2.新课内容:a.学习水的三态,即固态、液态、气态。

b.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原理。

c.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实验操作方法。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

(五)第五课:有用的工具1.导入:通过播放工具的使用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工具的作用。

2.新课内容:a.认识常见的工具,如剪刀、锤子、钳子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奥秘第1课:认识大自然第2课:天气的变化第3课:植物的生长2.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的三态第5课:有用的工具第6课:声音的传播3.第三单元:探索与实践第7课:磁铁的性质第8课:摩擦力第9课:光的传播三、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奥秘第1课:认识大自然1.导入: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新课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组成,包括动物、植物、山水等。

3.活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大自然知识。

第2课:天气的变化1.导入: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的变化。

2.新课内容:介绍天气的几种基本类型,如晴、阴、雨、雪等。

3.活动环节:让学生模拟天气预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第3课:植物的生长1.导入: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新课内容: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3.活动环节:让学生动手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二)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的三态1.导入:展示水的三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不同形态。

2.新课内容: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如冰、水、水蒸气等。

3.活动环节:进行水的三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不同形态。

第5课:有用的工具1.导入:展示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的用途。

2.新课内容:介绍几种常用工具的原理和用途。

3.活动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6课:声音的传播1.导入:展示声音传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新课内容:介绍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3.活动环节:进行声音传播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

(三)第三单元:探索与实践第7课:磁铁的性质1.导入:展示磁铁,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性质。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三单元《认识自然》中的第5课《植物的世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构成、植物的生长和植物的种类。

具体章节内容为:1. 植物的根、茎、叶;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常见植物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的基本结构,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植物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种类的分类。

教学重点:植物的根、茎、叶结构,观察和描述植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实物或图片、PPT、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植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

3. 讲解:用PPT和视频讲解植物的根、茎、叶结构,生长过程。

4. 实践:分组观察植物,让学生描述植物的特征,进行植物分类。

5.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并进行分类。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根、茎、叶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植物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植物,描述其特征,并进行分类。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植物特征,进行合理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植物根、茎、叶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其他部分(如花、果实、种子),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关注细节: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补充说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如常见的花草、树木等,以实物或高清图片的形式展示,使学生对植物有直观的认识。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主要围绕“认识自然”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节“身边的自然”,具体涉及植物、动物、天气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动物和天气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自然现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植物、动物标本、天气预报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放大镜、温度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季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动物和天气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动物,记录天气变化,描述各自观察到的现象。

5.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与教师互动,回答关于植物、动物和天气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10分钟)展示关于自然保护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自然2. 内容:植物、动物、天气的基本概念,观察、描述和记录自然现象的方法,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记录并描述一天内植物、动物和天气的变化。

2. 答案示例:记录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情况、动物的习性、天气状况等,要求语言通顺,表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一节:认识植物第二节:认识动物第三节:天气与季节2.第二单元:探索科学第一节:观察与实验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科学小实验3.第三单元:关爱环境第一节:保护植物第二节:保护动物第三节:节约用水用电三、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认识自然1.第一节:认识植物(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特征。

(2)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每种植物的特点。

2.第二节:认识动物(1)导入教师播放动物声音,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

(2)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动物。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每种动物的特点。

3.第三节:天气与季节(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今天的天气,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教师讲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四季的特点。

(二)第二单元:探索科学1.第一节:观察与实验(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观察与实验。

(2)教师展示观察与实验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教师讲解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摩擦力、惯性等。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第三节:科学小实验(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小实验。

(2)教师展示科学小实验,如水的张力、气球爆炸等。

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三)第三单元:关爱环境1.第一节:保护植物(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

(2)教师讲解保护植物的方法,如浇水、施肥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动植物动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的特征与分类2. 观察天气的变化天气的概念与要素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3. 探索身边的物质物质的概念与分类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了解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学会对其进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3. 帮助学生认识物质,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植物的分类、天气要素的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植物图片、天气符号卡片、物质样品。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天气现象和物质。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动植物分类、天气要素和物质性质的相关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动植物分类:动物: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2. 天气要素:温度、湿度、风力、气压等3. 物质性质与用途: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液体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认识的5种动物和5种植物。

(2)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描述你印象最深的天气现象。

(3)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及其用途。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示例:水(饮用、洗涤)、空气(呼吸、动植物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身边的动植物、天气和物质。

(2)开展科学小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024年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024年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024年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三章《认识自然》。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天气与气候》,第二节《四季变化》,以及实践活动《我的天气日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能描述四季变化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四季变化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四季图片、天气符号卡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天气预报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天气和四季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和季节。

2. 例题讲解(1)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符号卡片,了解各种天气的特点。

(2)通过四季图片,讲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天气符号卡片,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并描述该天气的特点。

(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季节,讨论该季节的天气特点、服饰变化等。

4. 课堂小结5. 实践活动:我的天气日记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天气,记录下当天这种天气的情况,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六、板书设计1. 天气与气候天气的概念、特点气候的概念、特点2. 四季变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完成天气日记。

2. 答案示例:日期:2024年10月15日天气:晴描述: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温适中,非常适合户外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对天气与气候、四季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第一单元:自然界的奥秘第1课:天空、大地和水的秘密第2课:大自然的颜色和形状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第4课:植物的生长2. 人与自然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环境第5课:我们的家园第6课:生活中的科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环境等方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了解植物的生长。

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自然界奥秘的物品。

植物样本、种植工具等展示植物生长的物品。

2. 学具: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记录本、照相机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自然界奥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描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5.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成果,相互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自然界奥秘与植物生长2. 内容:天空、大地和水的秘密大自然的颜色和形状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了解我们的家园,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完成作业,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然界。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生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与动物的区别2. 探索天气与季节天气的观察与描述四季的特点与变化3. 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家庭与学校环境社区与环境设施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描述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天气与季节的描述。

2. 教学重点:生物特征的理解、观察天气和季节变化、生活环境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天气图表、季节变化图片、生活环境图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观察记录表、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认识生物的特征与分类。

a. 讲解生物的特征。

b. 展示生物分类图,引导学生学会分类。

(2)探索天气与季节。

a. 讲解天气的观察方法。

b. 分析四季的特点与变化。

(3)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

a. 讲解家庭、学校与社区环境。

b. 分析环境设施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进行分类和记录。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心得。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1)生物分类题目讲解。

(2)天气与季节描述题目讲解。

(3)生活环境题目讲解。

5. 随堂练习:(1)完成生物分类练习。

(2)描述身边的天气和季节变化。

(3)分析生活环境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2. 天气与季节3. 生活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2)描述今天遇到的天气现象,并说明四季变化的特点。

(3)分析自己家庭、学校或社区的环保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点与区别常见的动植物分类2. 简单的物理现象水的形态变化光的传播与反射3. 天气与季节天气的观察与描述四季的特点与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植物的基本分类,培养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了解季节特点,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动植物分类的掌握与应用2. 物理现象的观察与理解3. 天气与季节变化的认知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2. 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探究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植物图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镜子、水杯等)、季节变化视频2.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动植物分类、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动植物分类、物理现象观察、天气描述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动植物分类:动物、植物2. 物理现象:水的形态变化、光的传播与反射3. 天气与季节:天气观察、四季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列举身边的动植物,并进行分类。

观察水的形态变化,描述并解释原因。

描述一天中的天气变化,并说明季节的特点。

2. 答案:动植物分类:根据动植物的特点进行分类,如狗、猫属于动物,草、树属于植物。

水的形态变化: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原因在于温度的变化。

天气与季节:根据观察到的天气变化和季节特点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课后反思,了解学生对动植物分类、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的认知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精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精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精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精选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三章《认识自然》,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走进自然”,围绕自然界的简单现象和身边的动植物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观察自然界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描述和表达自然界事物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描述和表达自然界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展示(如树叶、昆虫等)、图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生物。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界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观察一片树叶为例,教学生如何观察、描述和表达自然界事物。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完成观察记录表。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 观察自然界的方法观察描述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或动物,完成观察记录表。

2. 答案: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完成观察记录表的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和了解更多的自然界事物,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描述和表达自然界事物的能力。

2.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

3. 作业设计:观察记录表的完成及答案的准确性。

一、教学难点解析1. 观察:指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自然界事物,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

科教版小学自然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案课程

科教版小学自然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案课程

亲密大自然活目:1、通欣自然景的大幅照片,知道大自然是由天空、地、湖泊、雪山、丛林、草原等成的,大自然是美的、可的。

2、通地貌、、、彗星、火山、物、植物等一幅副小片的欣,知道种种自然象都是本学科的学内容,激学本学科的趣。

3、培育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初步生近大自然的感情。

教课重点:大自然教课点:激学生学自然的趣教课:一活程:(一)入新:从今日起,我开始学自然。

自然可风趣啦,它是研究大自然的。

(板“大自然”,几遍。

)(二)学新指学生什么是大自然。

述:的太阳、的天空、起伏的山脉、美的野外、广的草原、茂盛的丛林、奔的江水、万紫千的花草木、千姿百的虫、幻万千的气象⋯⋯全部就构成了美的大自然。

(在原板前加写“美的”)我就生活在大自然中,也就成了它的一部分。

(述可出示大自然的挂或幻灯片,看行生详细的描述,忧如把学生到自然界里一。

)指学生自然学和研究的内容。

述:大自然中包括着无无尽的科学知。

比方,蚕的一世是怎的?的肚皮什么是白色的?天空中什么会有雷的象?月亮上究竟是什么子?⋯⋯在此后的自然里,我就来学些科学知,研究大自然的奥密。

一步启学生学自然的趣,认识自然的学方法。

(1)分察。

(每准一个用透明玻璃瓶装好捉来的壁虎)①述察方法及要求。

壁虎是我常的一种小物,今日我来察察壁虎的脚趾是什么子?第一要整体察壁虎的脚趾,而后再察趾面有什么?趾下有什么?察要真、要仔。

②行察。

(老巡)③。

④教小:壁虎的脚趾粗大,趾下的皮肤形成好多横褶,能起吸的作用,因此在直立壁上爬行,不掉下来。

(2)演示。

(老演示,学生察。

)在玻璃杯里装水,把一硬片盖在杯口上,杯中不要有气泡,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托住杯子底部,把杯子倒来,松开按住硬片的手,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

我做的和察小壁虎的很风趣吧!未来在自然上你会自做多小,老会你搞好多风趣的活,看教科第8(逐解),经过这些活动我们会学到很多科学知识的,未来好为祖国做贡献教后感:第一节自然课,我本不知道该如何上,但学生的踊跃让我有些感人,也许我在大孩子里的时间太久了。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教案

准备课本课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自然学科的学习内容。

2.初步知道学习自然课的意义。

3.初步知道学习自然课的基本方法。

4.初步知道自然学科课堂教学常规。

5.培养学习自然学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学习自然课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自然学科课堂教学常规。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设计活动一走近自然学科活动目标:1.初步知道自然学科的学习内容。

2.初步知道学习自然课的意义。

3.初步知道学习自然课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习自然学科,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器材:活动二走近课堂活动目标:1.初步知道自然学科课堂教学常规。

2.培养学习自然学科,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器材:实物投影仪,教科书教后札记:序亲近大自然单元教学目标:5.初步体验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奥秘有待发现。

6.初步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7.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8.引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奥秘有待发现。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设计活动一欣赏大自然活动目标:5.通过欣赏自然景观的大幅照片,知道大自然是由天空、陆地、湖泊、雪山、森林草原等组成的,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

6.通过地貌、风、闪电、彗星、火山喷发、动物、植物等一幅幅小图片的欣赏,知道种种自然现象都是本学科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7.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8.初步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器材:学生搜集的关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照片;实物投影仪。

活动二考察大自然活动目标:3.通过实地考察校园或周围绿化环境,知道人工模拟自然景观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一种方法。

4.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5.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活动器材:实物投影仪活动三布置自然角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和盆栽植物,学习怎样在教室或家庭中设计与布置自然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发现的自然景观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发现的自然景观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发现的自然景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自然景观的概念;
2.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3. 能够观察、描述、记录自然景观。

二、教学重点
1. 自然景观的概念;
2.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难点
观察、描述、记录自然景观。

四、教学准备
图片、PPT、视频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以图片或者视频为例,引入自然景观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观察(10分钟)
带领学生外出观察周边的自然景观,让学生发现和感受自然景观带给人的美好。

3. 描述(10分钟)
学生描述他们看到的自然景观,教师指导和纠正学生的描述方法,让学生学会准确地描述自然景观。

4. 记录(10分钟)
学生用素描或者文字记录自然景观,研究用不同的方法把所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

5.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及体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
1. 观察周边的自然景观,描述并记录下来;
2. 给自己拍一张照片,记录自然景观带给你的美好。

七、板书设计
- 自然景观的概念
-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通过观察、描述和记录自然景观,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认识更加深入,达到了预期效果。

但仍需加强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近大自然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自然景观的大幅照片,知道大自然是由天空、陆地、湖泊、雪山、森林、草原等组成的,大自然是美丽的、可爱的。

2、通过地貌、风、闪电、彗星、火山喷发、动物、植物等一幅副小图片的欣赏,知道种种自然现象都是本学科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初步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热爱大自然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教学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自然课。

自然课可有趣啦,它是专门研究大自然的。

(板书“大自然”,领读几遍。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大自然。

讲述:灿烂的太阳、蓝蓝的天空、起伏的山脉、美丽的田野、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水、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变幻万千的气象……这一切就构成了美丽的大自然。

(在原板书前加写“美丽的”)我们就生活在大自然中,也就成了它的一部分。

(讲述时可出示大自然的挂图或幻灯片,边看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仿佛把学生带到自然界里一样。

)2.指导学生认识自然课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讲述:大自然中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

比如,蚕的一生是怎样的?鱼的肚皮为什么是白色的?天空中为什么会有雷电的现象?月亮上到底是什么样子?……在今后的自然课里,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研究大自然的秘密。

3.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自然课的兴趣,了解自然课的学习方法。

(1)分组观察实验。

(每组准备一个用透明玻璃瓶装好捉来的壁虎)①讲述观察方法及要求。

壁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小动物,今天我们来观察观察壁虎的脚趾是什么样子?首先要整体观察壁虎的脚趾,然后再观察趾面有什么?趾下有什么?观察时要认真、要仔细。

②进行观察。

(老师巡视)③汇报。

④教师小结:壁虎的脚趾粗大,趾下的皮肤形成很多横褶,能起吸盘的作用,所以在直立墙壁上爬行,不掉下来。

(2)演示实验。

(老师演示,学生观察。

)在玻璃杯里装满水,把一块硬纸片盖在杯口上,杯中不要有气泡,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托住杯子底部,把杯子倒过来,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

4.总结这节课我们做的实验和观察小壁虎的实验很有趣吧!将来在自然课上你们会亲自做许多小实验,老师还会带你们搞很多有趣的活动,看教科书第8页(逐项简单讲解),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会学到许多科学知识的,将来好为祖国做贡献教后感:第一节自然课,我本不知道该如何上,但学生的积极让我有些感动,或许我在大孩子里的时间太久了。

不过虽然学生很积极,但好像有些混乱的回答总是偏离主题,是不是他们的理解能力的问题呢?第一单元认识你我他单元目标:1.知道人是各不相同的,有性别、年龄、外部特征和个人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点,初步体验人的多样性。

2.知道人的身体结构有共同特点,认识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初步形成观察、比较、分类与表达的能力。

课时课时目标课程目标不同的人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周围有许多人,人有性别、年龄、种族的不同。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了解上海建设的成就,产生自豪感,培养学生热诚迎宾的态度。

3.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人的身份、职业的不同。

4.通过活动,提醒学生关爱家人。

5.能够根据人的不同点对人群进行简单的分类;6.通过活动,形成“大家都是朋友”的观念,与他人友好相处。

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形态特征我们的身体 1.认识人外部器官的未知及名称2.发现人的身高、体重、胸围、手大小、指纹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3.学会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学会交流和合作4.能找到人体结果的相同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人外部特征的不同5.热爱生命知道人体由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看谁本领大1、认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和能力。

2、通过游戏,进一步认识到人身体各部分都有独特的功能,都要好好保护3、通过比较,认识到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

4、通过活动,提高交流的能力。

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形态特征第一课时不同的人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周围有许多人,人有性别、年龄、种族的不同。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了解上海建设的成就,产生自豪感,培养学生热诚迎宾的态度。

3.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人的身份、职业的不同。

4.通过活动,提醒学生关爱家人。

5.能够根据人的不同点对人群进行简单的分类;6.通过活动,形成“大家都是朋友”的观念,与他人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人的特点教学难点:给国际儿童夏令营的儿童进行分类教学课时:一课时二、活动过程:学生活动指导要点第二课时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人外部器官的未知及名称发现人的身高、体重、胸围、手大小、指纹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过程与方法:学会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学会交流和合作能找到人体结果的相同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人外部特征的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命教学重点:认识人体外在部件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学生:观察P28图片,认识人体外部的基本组成记住名称情景:一学生做模特,个别学生指出基本外部组成教师:评价学生:观察P9完成任务头部器官补充完整学生:完成在活动作业中自己手的描绘教师:我们人有那么多的相同点,有没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试一试学生:交流使用工具的方法教师:人体有些不同比较明显,有些不同不太明显,如指纹。

看看大家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在活动册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和同桌进行比较教师:回家后继续找寻人体外部特征方面席位的差别。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看谁本领大教学目标:1、认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和能力。

2、通过游戏,进一步认识到人身体各部分都有独特的功能,都要好好保护3、通过比较,认识到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

4、通过活动,提高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和记录个人能力教学器材:米尺、视力表、长布条教学课时:一课时二、活动过程:第二单元认识物体单元目标:1.知道耳、眼、鼻、舌、皮肤是人的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

2.能选择合适的感官认识物体的某些特点;能综合运用感官人体物体,体会当合适的感觉一起工作时,就会形成正确的感觉。

3.学习有序观察的方法。

4.注意运用感官的安全性,初步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习惯,初步具有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第一课时喜爱的食品教学目标:3、知道辨别气味用鼻子,能用正确的方法闻气味。

4、知道辨别味道用舌头,并且在品尝时注意食品卫生。

教学重点:运用嗅觉和味觉进行观察和分辨食物教学难点:嗅觉和味觉的共同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二课时喜欢的玩具教学目标:1、知道五官是认识事物的工具。

2、懂得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用耳朵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用手摸感觉物体的软硬,表面光滑或粗糙,轻重。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视觉、听觉、触觉的功能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三课时猜一猜活动目标:1、能选择合适的感官来认识物体的某些特征。

2、能综合运用感官认识物体,体会运用合适的感官一起工作,就会形成正确的感觉。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感官综合观察教学难点:用感官综合观察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三单元丰富多彩的植物单元目标:1、认识身边的一些常见植物,感知植物的多样性。

2、初步知道常见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不同植物的相应部分是各种各样的。

3、提高抓住植物外部显著特征进行观察和表达观察结果的能力。

4、体会植物对人类衣食住行的重要性,提高爱护植物的意识。

第一课时.身边的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和观察了解身边大致有哪些植物;2.了解植物的大致情况(颜色、形态等);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显著特征,认识身边的一些植物教学难点:画出一些植物的显著特征教学课时:一课时1.培养学生保护绿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2.活动设计:活动一:观察植物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和观察了解身边大致有哪些植物;2.了解植物的大致情况(颜色、形态等);活动器材:常见植物;活动二:画出最喜欢的植物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

活动器材:常见植物、彩色笔;活动三:选一株植物加以关心活动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绿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器材:常见植物三.活动过程:、第二课时.植物的各部分一.教学目的:1.通过将凤仙花分部分,比较不同植物的各部分。

2.知道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是多种多样的。

3.通过猜花游戏,巩固学生对各种花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比较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不同教学难点:对植物根的观察教学课时:一课时二.活动设计:活动一:将凤仙花分部分活动目标:通过将凤仙花分部分,知道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活动器材:凤仙花的图片;活动二:比较不同植物的各部分活动目标:比较不同植物的各部分,知道每一部分又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器材:各种植物的图片;活动三:游戏:猜花活动目标:通过猜花游戏,巩固学生对各种花特征的认识。

活动器材:各种植物的实物;三.活动过程:第三课时.形形色色的叶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叶的多样性,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叶子;2.通过想象叶的形状和记录分析表格,培养学生记录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彼岸奇偶叶、发现叶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比较不同形状叶的大小教学课时:一课时二.活动设计:活动一:记录叶片的颜色和想象叶片的形状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叶的多样性,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叶子;2.通过想象叶的形状,培养学生记录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器材:各种植物的叶片、彩色笔;活动二:比较叶片的大小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叶的多样性,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叶子;2.通过记录分析表格,培养学生记录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器材:叶片、方格纸;三.活动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染线、介绍李时珍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植物对人类衣食住行的重要性。

2.活动中增强正确适当利用植物造福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我们通常吃植物的哪个部分教学课时:一课时活动设计:活动一:有些植物可以吃活动目标:通过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些我们吃的植物的生长的情况。

活动二:染线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可以染色。

活动器材:植物、脱脂棉线;活动三:竹子全身都是宝活动目标: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使学生体会到植物对人类衣食住行的重要性。

活动四:李时珍的故事活动目标:通过介绍,了解李时珍的故事,并增强正确适当利用植物造福人类的意识。

三.活动过程: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单元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显著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