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平面构成(1)
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
效果,对形象进行重新设
计,构成空间深度,并突 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 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 形效果。同时还使感性的 艺术设计问题得以概念化、 逻辑化与科学化。
•
平面构成突破 了几何图案的平面 空间特征,增强了 画面的运动感和空 间深度,在平面上 产生了一种空间起
4、80年代初由香港传入中国高等设计学教育。
伏的视觉效果。
• 三、平面构成的分类
(1)自然形态的构成 自然形态的构成就是 以自然本体形象为基础的 构成形式。这种构成方法
保持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 分割、组合、排列,重新 构成一个新图形。
(2)抽象形态的构成 抽象形态的构成 是以抽象的几何形象 为基础的构成,即以
点、线、面等构成元
予视觉化的、力学的观念。
它也是一个造型概念,是
现代造型设计的专用语。
二、平面构成的特点
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
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
第一,强调客 观现实的构成规律, 把自然界的复杂性 用最简单的点、线、 面进行分解、组合、
变化,反映出客观
实在所具有的运动
规律。
•
第二,它是一种高强
造型基体构成 三大构成(平、色、立)视觉训练是通向现 代设计的必经之路,是打开造型基础之门的一把 金钥匙。
平 面 构 成
第一章 平 面 构 成 概论
• 一、构成的概念
•
所谓构成就是将不同 形态的两个以上的单元(包 括不同的材料)重新组合
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
素,进行各种形态的
多种组合。其构成方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ppt课件
ppt课件
6
二、点的性质和作用:
ppt课件
14
二、线的分类和特征:
在造型中,线具有较强的感情性格。它 的重要性格主要表现在长度。而长度是按 点的移动量来决定的。
除了移动量而外,点的移动速度也支配 着线的性格。
例如:速度的大小,决定线的流畅程度,能表现出线 的力量强弱。加速、减速或速度的不规则变化,以及移动 方向的变化,都会有各自性格的产生。
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 温暖感觉。
ppt课件
32
⑷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 形态。具有其它形态表现不出来的、独特 的视觉效果。
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用颜料喷 洒所产生的形;用“油水分离法”产生的形等等。
ppt课件
33
三、图与地:
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 的实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 “地”。
ppt课件
21
粗细变化的线(图例)
ppt课件
22
3、疏密变化的线
• 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 行平行排列,线距大 的部分看起来空灵; 而线距密的部分则表 现出厚实感。
• 这样的构成,可以体 现出平面的纵深感, 并能表现平面的明暗 调子,是较为常见的 透视空间表现技法。
ppt课件
23
4、不规则的线
• 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 种类非常的多,不同 的工具、不同的手法 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 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 线条。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相对对称指在一条中轴线或一个中心点的左右、上下或四周,配置形、色大致相同,并在“量感” 上趋于一致的装饰元素,这是一种等量而不等形的对称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②对称的构成形式。从组织结构上,可以将对称分为镜面对称、逆对称、旋转对称、平移对称、 扩大或缩小对称五种形式。 a.镜面对称。镜面对称是一种轴对称形式,包含上下对称和左右对称两种构成方式,如下图所示。 这种对称形式是以一条中轴线为对称轴,以中轴线为界,用一面镜子照过去,实物与镜子中的影 像完全相同,二者形成镜面对称形式。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b.逆对称。逆对称是点对称形式。是将单位纹样以一个点为圆心,旋转180°所形成的对称形式, 如下图所示。
c.旋转对称。旋转对称也是点对称形式。是将单位纹样以一个点为圆心,以向内集中或向外发射的 形式,旋转任意相同角度(除了180°),反复排列所形成的对称形式,如下图所示。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b.平方根矩形。平方根矩形的用途比较广泛,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矩形、矩形、矩形。矩形以它的 长边对折后,将会得到两个小的矩形,由于它保持了与原矩形相同的比例,因此,在一些对折使 用的书籍、报纸、笔记本中,经常会用到这个比例;矩形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矩形则包含了一 个正方形和两个倒边的黄金矩形。平方根矩形的作图方法如下。如下图所示,取已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以B为圆心,BD为半径画弧,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E点便为矩形长边上的端点, 连接ABEF即为矩形。再取矩形的对角线BF,以B为圆心,BF为半径画弧,与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G,G点便为矩形长边上的端点,连接ABGH即为矩形。接着取矩形的对角线BH,以B为圆心,BH 为半径画弧,与BG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M点便为矩形长边上的端点,连接ABMI即为矩形。以 此类推可得矩形,矩形等。
三大构成1
三大构成什么是构成 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 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统 称,也称为三大构成。
它是对造型艺术、 视觉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形态、色彩、立 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程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 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 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为纯粹构成研究。
构成艺术已发展成为涉及院校重要的基 础课程。
三大构成的组成1 2 3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 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 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 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色彩构成 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 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 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 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
立体构成 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 学科。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 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 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构成艺术艺术表现手法发展过程: 从传统的写实——抽象的表现《狄安娜行猎》《拾穗者》 米勒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 艺术表现发展过程: 立体主义——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 义——1919年包豪斯学院成立——美国构成主 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欧洲现代主义1.1立体主义:1.1.1立体主义含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点、线、面1、点的形态圆形的点最有“点”的形状特征,给人以充实、丰富、饱满和不安的印象,它是最没有方向的点。
方形的点给人以稳重、大方、坚固、静止的印象。
三角形的点给人以稳定、结实、锐利和方向明确的印象。
多边形的点给以丰富的想象,而方向感减弱,它活跃、躁动、有力度。
自由形的点给人以自由、灵活、软弱、无力、无明确方向感的印象。
2、点的数量点是有强烈的向心力的。
在同样的一个二维空间里,只有一个点时,这个点就成为了整个画面的中心。
而且整个二维空间非常稳定、统一。
画面中的一个点往往容易形成礼堂中心,而多个点则分散了这种向心力量,使画面跳跃,力量分散,打破了一个点形成的视觉中心。
二维空间出现两个点时,点将会使画面形成两个中心,两个中心点的大小将重新确立新中心,面积大的点往往形成视觉中心,小的面积往往类似重力吸引,被面积大的点的向心力所吸引。
两者面积区别越大,则画面的中心越明确。
两个点距离越近,越易形成两个共同中心;距离越远,则越易产生背离感,画面中会产生两个中心。
3、点的位置点在一个画面中的位置不同,往往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点在画面中心,将给人非常稳定的感受。
点位于靠近画面底线中央,也很稳定。
点位于画面的顶线中央,会有较强的上升感。
点位于画面的左上角,将产生逃逸的感觉。
4、虚点的产生当上下左右或四周由某些形所包围时,那么中间留下的空白便成了点状。
1、线的形态线的种类非常多,它在点、线、面三个构成元素里是最活跃而富有表现力的。
线从形态上分,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直线的性格比较平静、稳定和理性;曲线动感而富有活力,柔和而富有张力。
线分为粗线和细线,粗线醒目有力,细线锐利细腻;粗线相对迟钝,细线敏感而具有速度感;粗线往往有较强的前进感;而细线则显得退缩和距离较远。
不同明度的线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线,明度低的往往更有力量,更醒目和有前进感;而明度高的则有透明感,明快、敏感而软弱。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PPT
作业
• 1.点构成 2.线构成 3.点线面结合 • 工具:白卡纸、中性笔、勾线笔、水粉黑色颜料、
水粉笔
平面构成的形式
• 基本形的群化构成 概念、要求和方法 • 群化构成的应用 符号、标识 • 重复与近似构成 重复概念、分类、近似概念、特点、分类 • 渐变与发射 渐变概念、特点、构成形式
一:群化的特点
发射是渐变的一种特殊形式。发射是由有秩序性的方向变 动形成的。
发射的前提,是确定发射中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发射中心。
发射骨格与自然现象
许多植物的生长方式,如树木与花卉等等,常具有发射结 构。所谓发光体都具有发射骨骼。自然界的中心发射现象, 只要留心观察,是艰容易寻找的。
一、发射骨格种类
1.离心式--由发射 中心向四周发射。
色彩沉稳 棱角分明的群化形象给人细致 严谨的感受 变化丰富 弯曲柔和的群化形象给人亲切 友善的感受 形象特点可辨性强的群化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触动,留下深刻的影像
五:群化的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由于群化形式的特殊性,在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 多以标志的形态出现,是企业CI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复构成
骨骼
• 骨骼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基本形组合起来的编 排方式。
骨骼的作用:1.等位基本形的位置 2.分割画面空间
• 骨骼的分类:1.规律性骨骼 2.非规律性骨骼 3.有作用的骨骼 4.无作用的骨骼
整齐的骨骼,会给人一种秩序感
特异的骨骼,在韵律中产生冲突,行成强烈对比
变规律性骨骼,同比例中少做变化,行成韵律
(二)、基本形的渐变
一切基本形的视觉元素,均可渐变。
1.方向渐变--基本形具有方向性时,可作基本形排 列的方向渐变。
2.位置渐变--在作用性骨格中,按秩序发生位移。超出 骨格外的部分可以被切除。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一骨骼的概念,性质,作用..骨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
..骨骼使形象有秩序地经过人为的构想,排列出各种宽窄不同的框架空间,把基本形输入到设定的骨格中以各种不同的编排来构成设计。
..骨骼既起到编排形象和管辖形象的空间作用。
..骨骼单位靠骨骼线界定。
..骨骼线的移动和变化产生新的骨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规律性骨格:是以严谨数学方式构成的。
如重复骨格、渐变骨格、放射骨格。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二骨骼的分类骨格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骨格。
..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自由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重复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等距离划分出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
..重复骨格多为正方形单位空间,因对重复构成有利,可以较多的组合成新的形态;且正方形骨骼单位所承纳的基本形状是最多的。
..重复骨骼是所有骨骼中最基本的一种。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重复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渐变骨骼在一定的框架内,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划分单位面积的水平、垂直线所组成的网格。
..渐变骨骼一般可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博那基数列、调合数列来划分的。
..渐变骨骼的变化不能太大,相互变化的形与形之间,只允许一定量的变化,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变化过大,失去了形与形之间的联系而变成突变。
..渐变骨骼在平面构成中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渐变骨格欣赏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节骨骼放射骨格..放射骨骼是由一个发射中心点向外发射或者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运行的骨格。
..放射骨格也可用渐变骨格的原理进行。
..放射骨骼由中心点有渐变变化的发射能给人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2)反复 在平面构成中,反复也称重复,即以相同或相似的构成元素,进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重复构 成形式。反复是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复的条理。这种有规律的反复,能使构成作品产生一 定的节奏美。在平面构成中,反复的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单纯反复和变化反复两种。单纯反复是将 单位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结构形式,始终不变的绝对的重构成形式。下图是呈单纯反复状态的 几何图案。
0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由黄金矩形又可以派生出黄金涡线,如下图所示。在黄金矩形中,如果去掉一个以短边为边长的 正方形时,剩下的矩形又是一个倒边的黄金矩形,以这样的规律,在黄金矩形中一直作下去,直 到最小的黄金矩形,再以每一个正方形的一个角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将每一端 弧线连接起来即成黄金涡线。
2019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知识
目 录/contents
1.平面构成的概念 2.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3.平面构成中的形态 4.平面构成中的构成方式
目 录/contents
5.平面构成中的空间 6.平面构成中的肌理
Part 01 平面构成的概念
01平面构成的概念
一、构成的概念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造两个方面。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构成可以 理解为对视觉造型要素的提炼和配置。它打破了传统美术具象写实描绘的常规手法,以抽象简练 的几何形态为造型要素,并将其按照美的原则,组织成高秩序化的形态的表现方式。 二、构成教育的发展 构成的观念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当时的艺术设计领域,出现了主张以抽象形式代替传 统写实风格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经过俄国构成主义,荷兰新造型主义、风格派以及德国包豪斯 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最终发展成了一个新的造型原则。这个造型原则强调造型的美不是产品的 外部装饰就能涵盖的,而更强调功能产生的形态美;主张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艺术作品应该 尽量几何化,认为秩序和单纯是最富有意义的视觉造型。包豪斯设计学院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年 时间,但它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吸取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把构成教 育课程归类为三个模块,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内地经由 香港地区引入了日本的构成教育体系,使之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必修的设计基础课程, 以及雕塑、建筑等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选修课程。 三、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作为视觉艺术,主要研究点、线、面、肌理等造型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一定 的设计目的和美的形式规律,进行编排和组合的造型活动。它从抽象造型入手,以理性和逻辑推 理来进行构图、造型和表现,是理性和感性的双重产物。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1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
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是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
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
它的形成要素,仍然是形式美诸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创造意境。
三大构成包括:The plane constitution 平面构成the color constitution 色彩构成t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es 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色彩构成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
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
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一、概述三大构成:视觉传达的基础理论实践体系.1.平面构成①概念:在二维平面空间内把视觉元素(点、线、面)用形式美法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象.②目的:抽象的思维方式;创造形象;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二、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1.平面构成的形象①形象的分类:有机形-具象形;无机形-抽象形;偶然形-不能复制形②形象的元素:形象、色彩、机理③形象的空间:平面空间、立体空间、视幻空间、矛盾空间、多视点空间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定义①点:定义-造型的基础,视觉形态最小的单位,几何学规定点只有位置形状-圆形、方形、角形②线:定义-点的轨迹,只有长度、方向形状-直线、曲线、折线③面:线的轨迹,有长宽、位置、形状④体:定义-面的转折、围合形状-几何体(方体、球体、锥体、不规则形体)点线面体的性质①点的性质:张力、凝聚视线、视觉中心②线的性质:直线-平稳向上延伸曲线-膨胀、柔软、运动折线-运动、焦躁、不安③面的性质:直线形-平静、力量、男性化曲线形-柔软、典雅、女性化④体的性质:几何体-秩序、规律、严谨自由体-随意、轻松点线面体的错觉①点的错觉:环境影响②线的错觉:环境影响③面的错觉:环境影响④体的错觉:明暗不同,大小不同;边线不同,重量不同;背景不同,体积不同;表现不同,质感不同.点线面体设计中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包装、装潢、CI设计等.三、点线面的构成1.秩序构成-秩序是规律性2.自由构成-主次疏密、呼应四、重复构成①定义:相同或相近的基本形反复排列特点:形象的连续性.(秩序美、机械美)②重复骨格纳入基本形的框架格式③重复基本形基本形象单位:具象-变形;抽象-几何形简约、单纯、不能繁琐1.基本形:骨格线分割1/2;1/3;1/42.基本形:点、线、面结合3.基本形:黑白面积不能平均4.基本形:排列可以转换方向5.基本形:排列产生新的形象五、群化构成1.定义:重复构成的特殊表现形区别于上下左右连续排列的形式,具有独立存在的性质.群化图形:标志、商标、标识(符号图形设计)2.形式:①对称式:上下;左右;逆向②平移式: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斜线③旋转式④发射式⑤平衡式⑥扩大式(渐变)3.基本形设计要求①简练、醒目②紧凑、严密③完整、美观④平衡、稳定4.形成群化条件①两种元素相同②两种元素相似③两种元素方向一致④两种元素变成一个图形六、渐变构成①定义:类似基本形成骨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阶段性调和秩序.形式美法则:1.重复和群化;2.节奏和韵律.②形式:1.基本形渐变A、形象渐变;B、大小渐变;C、位置渐变;D、方向渐变;E、色彩渐变2.骨格渐变A、单元(单纯性)渐变B、多元(复合性)渐变①直线和直线交叉;②直线和曲线交叉;③曲线和曲线交叉视觉效果:产生透视感、层次感、幻觉感、立体感七、发射构成①定义基本型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如光源闪烁,向外或向内发射,所呈现的视觉效果.②发射构成要素:1.发射点:发射中心;2.发射线:发射方向.③形式:1.离心式;2.向心式;3.同心式;4.移心式;5.多心式对比构成1.定义:对比就是差别,变化丰富,差别大-强烈对比;差别小-调和对比.不同的视觉元素和形态组合在一起的差别就是对比.对比构成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2.形式:①形象对比-具象(概括、变形);抽象;②空间对比;③位置对比;④大小对比;⑤方向对比;⑥明暗对比;⑦疏密对比;⑧曲直对比.3.对比构成要素①统筹安排,主体要突出;②利用不同的视觉元素构成形象;③形象有主次、有层次、有聚散,不能平均④整体避免琐碎特异构成自然界美的形式规律:秩序美(重复、近似、渐变、发射);打破秩序美.定义:打破规律的特殊形态,使基本形式的骨格突然变化,形成与同一形态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形象而形成视觉焦点和中心.形式:①基本型特异:形象特异;位置特异;方向特异;大小特异.②骨格特异/线群特异情感特征:视觉刺激、个性、丰富、趣味、引导视线、引起注意、传递信息八、形象变异构成定义:把具体形态经艺术加工使造型简洁,特征突出,形象典型,抽象变形后增加趣味性和审美性.形式:①抽象法;②变形法;③切割法(垂直线、水平线、斜线、弧线)④格位放大法;⑤空间割取与形象适叠法。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儿童画,儿童画是随心所欲的想象力,还有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简。简是 删减信息,将信息提炼到极致并用单一的结论作为答案的结果(图1-26、图127)。然而,简不是目标,它是优秀的创意和适度期待的副产品,要从具体的问题 中抽离出来,这样才能在更高处获得更宽泛的视角。
海 报
封 面
包 装
建 筑
建 筑
建 筑
建 筑
室 内
绘 画
绘 画
构成学习的重点和目的
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在于造型,它不是技术的 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 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型的过程中,主要根据限 制的条件,有意义地去组织与创造,在反复的练 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开发。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 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构成的起源
最初萌芽于1914年的构成派绘画,其后, 被包豪斯设计学院采纳,并通过教学体系改 革,作为设计入门的基础训练课程。
包豪斯是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 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 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 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 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 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 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
学习构成的目的为增强视觉元素判断能力、组 织能力,启发创造设计思维;对视觉规律理解认 识、把握好形态,根据形式美规律去完成作业, 构思设计;掌握基础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应用 于平面、色彩、立体的形态创造和专业实践;打 好专业,学习创造性、造型表现能力和视觉表现 基础。
自然万物,皆有其形。形是物质 意义的传达手段,也是一种沟通的语 言。任何一个形状、形体、形态都 是由形来构成的。形在这里既包含 具象的意思,也包含抽象的意思。古 今的造型艺术都是一种技巧:把自然 之形转化为表达情感的符号.
1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
图1-16 三维立体的视觉空间效果
图1-17 三维立体的视觉空间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平面构成具有明显的数学美和秩序美 平面构成的训练过程是一种偏于理 性的、逻辑的活动,利用的是抽象的造型 形态,因此它所创造的画面形式具有数学 的美、秩序的美(图1-18)。
图1-18 秩序美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分类
一、自然形态构成 自然形态是以自然物象本身为基础的构成形式,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 部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图形。自然形与人为形通称为现实形 态,是具象的(图1-19、图1-20)。
图1-4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图1-3 按照形式美法则分割、组合构成的新形态
图1-5 简洁概括地表现生活中丰富多样的形象
图1-6 抽象形态元素的构成训练
图1-7 点、线、面有节奏、有规律的构成
图1-8 点、线、面有秩序的构成
图1-9 李西斯基的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图1-10 1923年包豪斯展览招贴画
肌理的不同光感效果
图1-27 水色法制作的融合流淌效果
图1-28 干笔法制作的皴擦效果
图1-29 滴色法制作的绚烂背景
图1-30 刮擦法制作的发射状肌理
图1-31 电脑模仿的压印肌理效果
图1-32 电脑模拟的木刻肌理
图1-33 墙面涂鸦肌理
图1-34 何菲毕业创作肌理效果的招贴
平面构成的工具与材料
(2) 平面构成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分解、组合,通过视觉 语言对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使人产生紧张、 平静、松弛、刺激、喜悦、痛苦、茫然等不同的视觉和心 理反应(图1-13)。
图1-12 理性地有意识地创造图形
图1-13 平静
平面构成1
点 线面
请你谈谈 这三幅图给你怎样 不同的视觉感受?
课前思考:
1:构成有哪些类别? 2:我们为什么学习构成? 3:构成学习的内容和诀窍是什么?
构成
构成
设计基础课程的统称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设计的基本 原理和规律
具体作品的组成方式, 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
概述
有关本门课程的概念:
• 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 间的造型问题。
(5)平面构成具有三围立体空间的表现性
三维立体的视觉空间效果
▪平面构成突破传统几
何图案中的二维视觉 空间,增强画面的起 伏错觉效果,在构成 中利用数量等级增长, 位置的远近聚散、方 向的正反转折、图片 的正负变化等手段, 表现具有超越时间和 空间的图像,就是平 面构成所追求的空间 效果。
(6)平面构成具有明显的数学美和秩序美
点的特性
• 点形态的相对性
自然形态是指自然中的任
何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具有自由随意的特点。
并不是只有圆形的形态才
称其为点,在现实生活中, 点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分为几何形态和自然 形态。几何形态点的形状 主要有圆形,三角形
点的特性
• 点位置的相对性
• 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平面设计中 所需要的诸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装”, 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
• 平面构成——三大构成之一。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的基础。
• 平面设计——包括:封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 标志设计、图案设计、……构成)
线的分类及特征
• 几何曲线
借助仪器所画出的曲线,具有 比例性,精确性,规整性的特 点,线条的不同组织方式会令 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大构成
1.5.2流线型设计风格 消费主义与技术发展促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 格——“流线型”风格的产生与流行。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描述表现圆 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 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在设计中它却成了一 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被广为流 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还渗 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 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是十分典型的美国 式现代主义表现形式。
Company Logo
1.1.2立体主义画派对构成艺术的影响:
《静物苹果篮子》 塞尚
Company Logo
1.1.3立体主义代表人物和作品:
巴勃罗·鲁伊斯·毕 加索1881-1973,西 班牙
Company Logo
罗维(18931986) 罗维是美国最重 要与最具代表性 的设计师,被认 为是美国工业设 计的重要奠基者。
Company Logo
R· 罗维 “冷点”电冰箱
Company Logo
最早使用流水生产方式生产的汽车,1916年福特T型车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1.4.2包豪斯的代表人物:
瓦尔特•格罗 皮乌斯 包豪斯校舍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 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 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 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 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 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 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 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 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 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
第一单元平面构成的概念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平面构成:是在二维空间中的所有元素,通过有规律和非规律的组合,以形成新的图形。
平面构成也是三大构成之一.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二维空间的设计造型、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
平面构成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在企业标志、商品包装、CI设计等.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来源于1919年,前苏联1919年,德国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伊顿最早建立了完整的色彩构成体系把色彩认识从随意感性转向科学理性的训练康定斯基(点、线、面)主张色彩和形态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平面构成的特点:特点:不是表现具体的物象特征,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解释:以知觉为基础。
(从简单到复杂)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从复杂到简单)平面构成的分类分类:自然形态:抽象形态有规律组合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近深感,整齐划一无规律组合比较自由,造型上产生张力和运动感.增强视觉上的清晰度和醒目度。
对称与平衡对称概念:对称是对象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对齐最容易得到对齐,并且最简单.种类: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移动对称、扩大对称平衡概念:在平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撑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
平衡与对称关系:平衡的不一定对称,对称的一定平衡.平衡特点:平衡在视觉上显得比对称更加的活泼.比例与适度比例概念: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者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关系概念.比例种类:黄金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分割比例——最美的分割比1:1.618)适度概念:对象的数量关系形成符合人们的生理或习惯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即视觉上形成合适性,符合习惯。
三大构成(课堂PPT)
就点与形的关系来说,圆点不论大小如何, 均会给人以点的感觉。
点形态可以是自然具象的无限缩小.
点可分为积极的点和消极的点.
(二)点在构成中的特性与表现
1、点的独立性质 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由于它的刺激性而产生视觉的吸引力,从而具
有争取位置,避免被他形同化的性质,单个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 中心。
1.几何形面 简洁、明快、有序,偏于理性。 方形面:端正、稳重、坚强,具有男性特征,给人以
严谨规范感,但过于端庄易显得呆板。 正圆形面:充实、柔和、圆满、给人以完美的感觉,
由于过分完美而缺少变化。 扁圆形面:圆满而富于变化,于整齐中体现自由。 三角形面:坚实、稳定、鲜明、醒目,顶尖朝下的三
角形具有刺激感、不定感和新奇感。
三大构成
Plane constitution
第三章 平面构成
在平面构成中形态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 点是造型艺术中小的构成单位。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点的构成 (一)点的概念
点是构成形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是造型基本元素中最 小、最简洁、最单纯的形态。
在几何学上
在造型上
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
• 2.自由形面
•
无规律的形态,比较洒脱、随意,偏于感性
并具有女性特征。由于没有思维上的定式,可以
通过各个曲面的变化,在心理上产生新鲜、典雅、
柔软、魅力和更具有人情味的感受,能较充分地
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其多变性也可表现一种散漫、
3、点的无序构成产生的对比与统一
它不受形与形之间的间隔构架的制约,而是依照点的基本 形态的大小、虚实、显隐、形状、色彩、质地等方面产生 对比,在对比中取得视觉的统一来表达,构成效果个性强 烈,也可进行有规律间隔与无规律间隔构成手法的综合使 用。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PPT
——平面构成
构成概述
构成起源:1.构成主义运动
2.包豪斯
构成概念:构成就是把造型的基本视觉要素按 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形 态的过程。构成是一种造型观念,它是以基 础造型活动为内容,体现了创造性行为,它 包括平面、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部分的内 容,通常称为三大构成。
• 构成是理解结构为主导去认识万千事物
重复构成的形式
• 1、基本形重复构成
基本形:构成图案的最基本单位。
在设计中连续不断的使用同一元素,
一个圆点、一个方块或一条线段等, 成为重复基本形。可使设计产生绝对
都可以作为基本形。
和谐统一的效果。大的基本形重复,
还可以在基本形内加以适当变化。 产生整体构成的力度;细小密集的基
注意:基本形的设计宜简忌繁。
基础上只做少量微妙的变化。可以进行位置、大 小、形状的变化,也可以做画面的重复组合。 重复骨骼的基本形近似:是指相同性质的复数存在的方式和对基
本形范围的固定。
作业:重复构成 1.用任意点、线、面组成基本形10组(草稿即可),选其中最满意的做为重复构成的基本形。 要求:重复骨骼基本形重复构成,基本形造型美观,骨骼宽度为2厘米,四个方格成一个图形。
一起而构成群化。
二:群化的方法 1:对称
2:平衡
3.平移 4.反映
5.旋转 6.扩大
7.错位 8.回旋
三:群化的要求
1.基本形的相同或近似 2.基本形具有方向的共同性 3.群化后的形象应比较容易形成一个习惯形 4.群化后的形象应完美 平稳
四:群化的感情特征
群化形式的本身就给人以力量 友好 亲善的感受,依据形象的形状再给人一 不同的心里感受。
本形的重复,产生形态肌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③
②
④
(4)实用的元素
实用的元素是指设计的内容及功能方面。 • ①具象——若形象是由自然或人造物理所演变出来的话,
那就是具象。具象可以写实、图案化、或近乎抽象。 • ②意义——这是指设计有特别的含义。 • ③功能——这是指设计目的或效用方面。
12。
第二章——造型的要素
(一)造型的要素分类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造型 作品及作为基础的材料,其 要素可分解为行、色、质感。 其中色又分为色相、明度、 纯度。形可进而细分为点、 线、面、立体、空间。
点构成的应用
(四)线的形象
在造型上,线有粗细和宽度。
然而一旦这些面积和宽度的增量
大时,线的现象会减弱,而面的
形象增强了,则很难辨认出它的
边界来,这也因周围的情况不同
而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在一群相
同或类似的线群里,即使是相当
①
粗的线,也容易被看成是根线。
②
线是物体抽象化的有力手段。但如果脱离具体的形来观察的话,可以发现,线本身具有卓越的 造型力。
①
他形状的圆有时也具有方向性。
(如①图)
就大小而言,越小则感觉点
的感觉越强,越大则越有面形的 感觉,同时点的感觉便相对减弱 。(如②图)
②
注意:在平时使用点时,必须特别注意,哪些点在视觉上强劲有力,且具有美感。
•
四周被某些形所包
围,而中间留下的空白
则变成了点状
•
把线切断,并稍微
错开空隙
•
在画面上挖洞
群比间隔宽松的显得远
一些,利用这种关系,
可以表现出强烈的远近
感与立体感。
(1)线的作用
不直接画线,而间接地制造线的方法为数不少,这有时会因周围情况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但是大体看 来仍就是线条,其间即使不画线,但仍可见线的存在。
线——点移动时所经过的轨迹成为了线,线有长度而无宽度。它有位置 及方向。他由点所规限,而是面的边缘。
面——线不循其本有的方向移动时,其经过的轨迹成为了面。面有长度 宽度而无厚度。它由线所规限,而是体的外表。
体——面不循其本有的方向移动时,其经过的轨迹成为了体。体有位置 及方向,由面所规限。在平面设计中体是一种幻觉而已。
点的间隔逐渐改变造成的 金属表面的光感效果。
点的疏密集合造成的 曲面表现。
以点的大小造成的 曲面表现
(3)点的面化
点——习作
点——习作
点——习作
点构成的应用
点在造型设计中是最小、最简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能够吸引 人的视线。
点从形状上分为:
一是几何形的点,轮廓是由直线、弧线这类几何线分别构成或结 合而成,如服装上的口袋、领结、钮扣等。具有明快、规范之感,装 饰味比较浓。
•
显得较弱,但可以
表现细致的感觉。
(1)虚点
不画点就不能表现点吗?
• 如星座一般,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
距离较近的点的引力 比距离较远的点更强.
带有方向性的点
有效利用点的大小的线 的表现。由于点的方向逐渐 变大,使人感觉到强烈的方 向性。
(2)点的线化
• 许多点的聚集又形成面的效果。其次,由于点的大小或配置上的疏密,将给面带来凹凸感。
构成设计中的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 最基本的,它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中。
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点线面的构成训 练是必不可少的。
点线面通常由被称之为“构成三要素” 。
(三)点的形象
在造型上,点如果没有形,
便没法作为视觉表现,所以具有 大小,当然也具有面积,具有形 态。
其形态有是三角形或四角形
的,但以圆形居多。除了圆形其
(2)视觉的元素 (4)实用的元素
(1)概念的元素 概念的元素是眼睛所看不到的,他们似乎存在,但并不实际地存在。例
如,我们会觉得形的尖角上有点,形的轮廓上有线,面包围了体,体占据了 空间。这些点、线、面、体,不真正地存在的,如果真正地存在,他们也就 不算是概念方面的了。
点——点表示了位置。它没有长度或宽度。它不占据任何面积。它是一 条线的开始或终结,或存在于两线之相遇或交叉之处。
(1)概念的元素
点 线 面
体
(2)视觉元素—概念的元素变为可见的,它们就有了形状、大小、色彩、和肌理。
①
②
③
④
①形状——任何可见的东西必 有形状。形状是可见的东西之 外貌 ③色彩——这里,色彩是广义 用法,不包括光谱中的各种色 阶,并包括所有的中性色(即 黑、白、及各种灰色),以及 各色阶诸种明暗的变动。 。
“构成”的概念
所谓构成就是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 原则组成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 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
“ 构 成 ” 的分 类
构成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三种形式,被当今设计领域称为三大构成。
第一章 设计导论
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可分为四大类: (1)概念的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关系的元素
②大小——所有形状都有大小之 分。大小是比较性的,但亦可以 用尺量度。 ④肌理——形状的表面质感不同 必有肌理。肌理可以平匀一片或 花纹满佈,可以幼滑或粗糙,可 以兼有触觉感。
(3)关系元素
视觉的元素在设计中的位置编排及关系,是由这组元素所管辖的。一些关系 的元素如方向与位置,是由视觉判断的;另一些如空间与重心,则有赖我们 的感觉。 ①方向——形象的方向决定于观者的方位,亦决定于范围内形象与其他形象 的关系。 ②位置——形象的位置决定于形象与框架或骨格的关系。 ③空间——形象无论大小,均能占据空间。空间可以平扁或有幻觉的深度。 ④重心——重心的感觉纯属心里方面的。由于我们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关系, 我们对形象会有轻重感,及稳定或不稳定的感觉。
另一种是任意性的点,其轮廓是有任意弧线或曲线构成,没有一定 的形状,如服装上用软料随意制成的头饰、饰物、包带等。给人以活 泼之感,自然味较浓。
点在服装上的表现形式
在服装设计中点的使用例子很 多,如服饰品、钮扣、图案、点状 花纹等,这些在服装上起辅助作用。 在服装设计中充分利用点要素的造 型作用,能够吸引视线,强调服装 的某一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在服装上的应用主要分为三大类: 辅料类、饰品类和工艺类。
•
线的粗细
•
粗线显近,细线显远
•
粗线有力,细线尖锐纤
细而神经质,并且细线
又具有速度感。此外,
线的粗细可产生远近关
系,感觉上粗线在前, 细线在后。
•
线的浓淡
•
这是线的明度问题,
如果线的粗细及长
度一定的话,深色
的线比淡色的线显
得近一些。
•
线的间隔
•
将粗细、长短、明暗等
一切条件相同的线配置
一起时,间隔狭窄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