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____教案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三大构成”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悉色彩、形态、质感这三大构成元素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色彩、形态、质感的基本理论。
3. 学会运用三大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三、教学内容1. 色彩构成: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
2. 形态构成:形态的基本概念、形态分类、形态组合。
3. 质感构成:质感的基本概念、质感分类、质感表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大构成的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实践,提高运用三大构成原理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
2. 创意设计作业:评估学生在实践作业中的表现,包括色彩、形态、质感运用等方面。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三大构成的题目,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1. 了解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如标志设计、海报设计等。
2. 学会色彩搭配技巧,提高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
3. 分析色彩在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了解色彩心理学。
七、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1. 学习形态在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2. 掌握形态组合原则,提高设计作品的创新性。
3. 分析经典设计作品,解析形态构成在其中的运用。
八、质感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1. 了解质感在设计中的作用,如提升作品的高级感、触感等。
2. 学习质感表现技巧,掌握不同材质的特点和应用。
3. 分析质感在实际设计案例中的运用,提高设计作品的综合表现力。
九、三大构成在综合设计中的应用1. 学习如何将色彩、形态、质感三大构成元素综合运用在设计中。
2. 分析综合设计案例,了解三大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大学三大构成教案
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构成原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一、平面构成1.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介绍点、线、面的基本形态和特性。
3. 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如重复、对称、对比、平衡等。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运用。
二、色彩构成1. 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理论。
2. 介绍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3. 学习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如色环、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等。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构成的运用。
三、立体构成1. 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体、面、线。
3. 学习立体构成的基本规律,如空间、透视、光影等。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运用。
教学安排:1. 课堂教学: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展示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学进度:1. 第一周:介绍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第二周: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 第三周:讲解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 第四周: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5. 第五周至第八周: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练习。
6. 第九周:组织作品展示,进行教学总结。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使学生对三大构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优秀案例,让学生了解构成原理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4. 作品展示法: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成绩:包括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练习成绩。
大学设计三大构成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设计、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设计水平。
3. 使学生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1.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平面设计的魅力。
2. 介绍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平面构成1.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点、线、面、形状、比例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 学生进行平面构成练习,教师指导。
三、色彩构成1. 讲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色彩的三属性、色彩心理、色彩搭配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 学生进行色彩构成练习,教师指导。
四、立体构成1. 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空间、体积、透视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 学生进行立体构成练习,教师指导。
五、综合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总结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2. 学生进行综合设计练习,教师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设计作业,评价其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优秀平面设计作品集3. 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大学三大构成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构成的概念及其在艺术造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 构成的概念及分类。
2. 构成原理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构成概念的理解。
2. 构成原理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构成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构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构成在艺术造型中的作用。
二、知识讲解1. 讲解构成的概念,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
2. 介绍构成的基本原理,如重复、对称、平衡、对比、节奏等。
3. 分析构成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如绘画、设计、雕塑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一些优秀的构成作品,让学生了解构成原理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构成原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构成类型进行创作。
2. 指导学生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创作,如重复、对称、平衡等。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构成在艺术造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构成的概念、原理及其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创作,说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较好。
3. 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构成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讲解和案例分析。
4.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创作。
三大构成教案
2、点的判断
当一个形与其周围的形相比相对较小时,它就可以看成 是一个点。
点可用来标记:一条线的两端,两条线的交点,体块上 的角点,一个范围的中心。
点的形状:各种形状的点,当其较小时,都可看成是点 。一个广场中心的纪念碑可看成是这个范围内的一个点 。
3、点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a.实的点:相对虚的点而言, 平面中作为图形的点,立体中 较小的实块都是实点。
点的形态
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 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 生不同形态的点。如右图所 示。
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 中心。
当画面上有一个点的时候 ,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 个点上。
商品广告中的商标,就是起到点的作用。按照这一 原理,在设计时将商标放在较宽阔的空间中,不仅 发挥其占据空间的作用,而且还会更加突出商标的 形象。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数学 概念,它有具体的形状、面积、色彩、肌理、材质等。
•点在空间中表示位置,是构成的最小单位。
•在平面构成中,点的 概念是相对的,它在对 比中存在,通过比较来 显示。 •例如:同一个圆的形 象,在小的框架里显得 大,在巨大的框架里就 会显得小。因此,点的 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相 对关系决定的。如右图 所示。
引子1、什么是构成? 构成,又称为“形态构成”,是区别于传统造型艺术的 造型理念和造型思维的全新造型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 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部分。
形态构成,主要依赖于艺术的抽象思维和科学的理性思 维,依赖于丰富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从形态的内在 组织结构以及形态与形态之间的诸多要素关系中,找到 某种偶然性和必然性,从而创造出新形态。
b.虚的点:指平面构成的图底 转换而形成的点;立体构成中 实块的虚空处理较小时,也可 以看成虚的点。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入门指导课程。
旨在介绍建筑方面相关知识,并能独立进行建筑物的速写。
二、课程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需注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临摹优秀作品转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概括力三、学情分析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四、教材分析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通称,也称“三大构成”。
它是对造型艺术、视觉设计中所设计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之为纯粹构成研究。
五、课程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
难点:准确表达感受的艺术技能。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2、教师示范3、学生实训七、过程设计(重点之处)第一章概论授课章节: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目的与要求:使用教具:课外作业:概论图形图像制作讲授2 课时结合本专业特点,重点介绍构成艺术的起源,包豪斯的主张和思想以及构成艺术理论对于建筑设计、环艺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日用品设计、展示设计、视觉传达设 计、服装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对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了解学习二大构成的重要意义。
幻灯片查阅资料第二章平面构成授课章节:平面构成教师姓名:授课班级:图形图像制作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35 课时1.1 形态研究教学内容:1.2 点、线、面1.3 基本形与骨骼1.4 构成中的比例与分割1.5 空间与矛盾空间1.6 隐现图形与变换坐标1.7 重复构成设计1.8 基本形近似构成设计1.9 特异构成设计1.10 渐变构成设计1.11 发射构成设计1.12 密集构成设计1.13 对比构成设计1.14 肌理构成设计教学难点:点线面构成教学目的与要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
它的求: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中培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
《三大组成部分》教案
《三大组成部分》教案
三大组成部分教案
概述
本教案旨在介绍一个主题,并将其分解为三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这些组成部分,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该主题,并更好地理
解其各个方面。
教学目标
- 理解该主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 掌握该主题的三个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与该主题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
组成部分一: 概念解析
- 介绍与主题直接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解释这些概念的关键特征和作用
组成部分二: 原理和机制
- 探讨与主题相关的原理和机制
- 说明这些原理和机制的运作方式和影响
组成部分三: 应用与实践
- 分析和讨论该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 探究具体案例,展示该主题的实际效果和作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主题,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介绍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
3. 针对组成部分一进行讲解和讨论
4. 引导学生理解组成部分二,并进行相关练和案例分析
5. 深入讲解组成部分三,展示实际应用和实践案例
6. 结束课程,总结所学内容,并回顾教学目标
教学评估
- 课堂参与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 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
- 最终的知识和理解检测
扩展研究
- 鼓励学生独立研究和探索更多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参考资源
以上为《三大组成部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该主题的不同方面和应用。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
三大构成教案
三大构成教案标题:三大构成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一个好的教案应该包含三大构成部分,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以下是对这三个构成部分的详细解释和建议。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它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相匹配。
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例如概念、原理、定理等。
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知识点或者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表达。
2. 技能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例如阅读、写作、计算等。
可以通过给出具体的任务或者操作步骤来表达。
3. 情感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等。
可以通过提出具体的情感要求或者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来表达。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的具体知识和技能。
在编写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可以根据教材或者其他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和整理。
2. 教学资源:确定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例如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确保所选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并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3. 教学顺序: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顺序,例如按照递进关系、重要性或者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排序。
确保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编写教学过程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步骤:确定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例如引入、导入、展示、练习、总结等。
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3. 教学评价:确定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例如作业、考试、小组讨论等。
通过评价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大构成____教案
三大构成____教案三大构成要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大构成要素”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三大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和相互关系;3.能够运用“三大构成要素”的理论进行实际分析。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三大构成要素”?2.各个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介绍;3.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2.理论讲解(15分钟)在强调教师主动讲解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首先,介绍“三大构成要素”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然后,分别详细讲解每个构成要素,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和解释。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每个构成要素的概念和内容。
3.案例分析(30分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每个小组选择一份案例,并根据“三大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在其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定期组织学生报告和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通过案例分析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重点总结和归纳,强调“三大构成要素”是研究和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他们对“三大构成要素”的理解和看法。
5.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在限定时间内进行讨论和答题。
教师在其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加深学生对“三大构成要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要求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四、教学资源:1.面向学生的教学课件;2.案例分析所需的相关案例;3.教师准备的拓展应用题目。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对教师问题的回答和提问的积极性,以及小组讨论和分析的能力等。
2.课后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给予必要的指导。
三大构成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原理和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三大构成的审美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三大构成进行设计创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三大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如何将三大构成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案例,使学生了解三大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平面构成教学(1)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2)分析平面构成的原理和应用,如重复、对比、对称等。
(3)引导学生进行平面构成练习,如绘制图形、设计海报等。
3. 色彩构成教学(1)讲解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分析色彩构成的原理和应用,如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等。
(3)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构成练习,如设计色彩搭配、绘制色彩作品等。
4. 立体构成教学(1)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空间、形态、材质。
(2)分析立体构成的原理和应用,如空间分割、形态变化等。
(3)引导学生进行立体构成练习,如制作立体模型、设计产品包装等。
5. 案例分析(1)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分析其运用三大构成的方式。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三大构成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6.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设计创作,如设计海报、制作产品包装等。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3篇)
第1篇在艺术教育领域,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的重要课程。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构成原理,掌握艺术创作的技巧,从而提升其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本文将从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三大构成实践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各种艺术元素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2.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各种造型技巧,为将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大构成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造型方法和色彩搭配,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大构成实践教学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二、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内容1. 平面构成: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元素的基本属性,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创意设计。
2. 色彩构成:主要包括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心理等。
学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属性,并能运用色彩进行有效的视觉传达。
3. 立体构成:主要包括物体的造型、结构、空间等。
学生需要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立体作品的创作。
三、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2. 分组教学与个性化指导: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创作水平。
3. 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索: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提供素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形式基础三大构成教案
形式基础三大构成教案
在教育教学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
形式基础是指教案
的组织结构、内容布局和格式要求。
下面将介绍形式基础三大构成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该部分包括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
设定的预期结果,它能指导教师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相适应。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该部分涵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知
识点、技能和概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教学内容应具有层次性、梯度性,以促进学生的递进式学习。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该部分涉及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教学过程是教师实施教学
活动的环节,包括课堂引入、知识讲授、示范演示、讨论互动、实践操作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三大构成,教案能够有机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实现预设的教
学目标。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整合这三大构成,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同时,教案应灵活调整,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度修改。
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大构成教案
三大构成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反义词的构成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反义词的构成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游戏和练习掌握反义词的构成规律。
教学准备:反义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通过看图猜词的方式呈现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找出相关的词汇。
然后把这些词汇写在黑板上。
例如:大-小、高-矮、快-慢等。
Step 2:发现规律让学生观察这些词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总结这些词语构成反义词的规律。
Step 3:巩固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发给每个小组一套反义词卡片,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卡片,将相对应的反义词放在一起。
Step 4:讨论总结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反义词的构成规律,并出示相关的PPT进行讲解。
Step 5:拓展应用让学生在配对练习中进行更多的反义词组合,以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达标检测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反义词构成规律来完成句子。
教学反思:通过引入图片和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发现规律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观点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练习和实践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二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义词的构成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同义词的构成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游戏和练习掌握同义词的构成规律。
教学准备:同义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和词汇卡片的方式呈现一些相关的词汇,引导学生猜测词汇的意思,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同义词。
然后把这些同义词写在黑板上。
Step 2:发现规律让学生观察这些同义词,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总结这些词语构成同义词的规律。
Step 3:巩固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发给每个小组一套同义词卡片,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卡片,将相对应的同义词放在一起。
课程设计三大构成
课程设计三大构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了解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三大构成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三大构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构成:结构、功能、美观。
具体包括:1.结构:介绍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分析不同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2.功能:讲解功能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探讨不同功能的特点和应用。
3.美观:阐述美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探讨不同美观的特点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三大构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
5.在线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视野。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三大构成教案范文
三大构成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教案的三大构成: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
2.能够编写一个完整的教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3.能够根据教案的构成部分,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明确了本课程所要达到的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
在编写教案时,教学目标应该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清晰地呈现出来。
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在本节课上应该获得哪些具体的知识内容。
2.能力目标:学生在本节课上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技能。
3.情感目标:学生在本节课上应该形成哪些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教学步骤是教案的实施过程,包括引入、讲解、练习、小结等多个环节。
1.引入(Introduction):在课程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2.讲解(Explanation):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和技能,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3.练习(Practice):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操作和练习,巩固和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4.小结(Summary):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评价(Teaching Evaluation)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进行。
2.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可以通过考试、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为了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评价,并给予具体的、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三大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基本认识,培养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三大构成概述1.1 三大构成的概念1.2 三大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2. 第二章:平面构成2.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2.2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2.3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3. 第三章:色彩构成3.1 色彩的基本概念3.2 色彩的心理效应3.3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4. 第四章:立体构成4.1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4.2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4.3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5. 第五章:三大构成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5.1 项目一:平面设计5.2 项目二:产品设计5.3 项目三:空间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三大构成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意。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三大构成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大构成教材及相关辅导书籍。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及教学图片。
3. 实践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4. 网络资源:相关设计网站、视频教程等。
六、教学计划1. 第六章:平面构成的法则6.1 对称与平衡6.2 对比与统一6.3 重复与节奏6.4 发射与集中2. 第七章:色彩构成的原理7.1 色彩的三要素7.2 色彩的对比效果7.3 色彩的调和7.4 色彩的情感表达3. 第八章:立体构成的形式8.1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8.2 立体构成的组合方式8.3 立体构成的空间表现8.4 立体构成的创意实践4. 第九章:三大构成的实际应用9.1 平面设计中的应用9.2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9.3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9.4 时尚设计中的应用5. 第十章:三大构成的创新与发展10.1 现代设计中的新趋势10.2 科技对三大构成的影响10.3 跨领域设计中的融合10.4 学生创新实践与展示七、教学安排1. 第六章:4课时2. 第七章:4课时3. 第八章:4课时4. 第九章:6课时5. 第十章:4课时八、教学活动1. 第六章: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法则。
三大构成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三大构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所制定的一套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的计划。
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而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往往由三大构成要素组成,即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目标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
制定明确的目标能够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标导向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知道自己要达到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点:1. 可测量性:教学目标应该能够通过评估手段进行测量,以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
2. 持续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的,而不是一个无法完成的长期目标。
3. 可实践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的,而不是纯粹的理论。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合理设置目标的难易程度,使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努力实现目标,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二、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等。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来确定。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系统性:教学内容应该是有机的、有序的整体,在教学中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2. 实用性:教学内容应该具备实际应用的价值,能够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
3. 科学性: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科学的原理和规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和运用。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特点: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大构成____教案
三大构成____教案三大构成学习教案一、教案的概念及特点教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产物和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南。
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安排的重要依据。
教案要体现课程思想和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过程有序、高效。
教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本教学活动的规划: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规划,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
教案起到了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安排。
2.任务分解与组织:教案将整个课程进行分解与组织,将学习目标进行分解为具体的课堂任务,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自律地进行学习。
3.衡量教学效果的工具:教案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工具。
通过对教案中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分析,可以评价教学的效果,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教案的结构教案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和教学内容,其结构可以有所不同。
但是,一般来说,教案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具体的教学目标要能够明确指导教学过程的展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实际执行,可以通过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设定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前后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实践与体验和教学反思等几个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实践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教案的编写要点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要明确指导教学过程。
三大构成 教案设计
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应用概述第一章实用标准文档教案课程概述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色彩及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包括平面、如何按美的法则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中如何创造形象,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
色彩构成主要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与心理,情感。
立体构成是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的的视觉形象创造,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与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形式法则。
1.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3理解与运用。
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4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色色彩的联想、.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5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嗅觉的联想、彩的味觉、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能理解与把握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6以及在实际的设计中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的每一种构成理论特点,的运用。
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7.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视觉艺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术的专业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
培养学生有构成的视角看待事物难点在于学生摆脱常规的视觉束缚,的习惯。
【主要容】第一章概论.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二章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三章重复构成第一节近似构成第二节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渐变构成第三节发射构成第四节特异构成第五节分割构成第六节密集构成第七节对比构成第八节肌理构成第九节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第四章色彩的产生第一节色彩的基本属性第二节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五章色彩混合第一节色彩对比第二节色彩调和第三节色彩情感第四节色彩创意构成第五节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常用材质第七章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八章第一节半立体构成第二节单元立体构成第三节多元立体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特殊肌理第四节【授课方法】讲授法,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幻灯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构成教案第一章三大构成应用概述课程概述三大构成包括平面、色彩及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按美的法则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
色彩构成主要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与心理,情感。
立体构成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认识与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形式法则。
2.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4.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5.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6.能理解与把握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的每一种构成理论特点,以及在实际的设计中的运用。
7.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教学难点】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能用视觉艺术的专业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
难点在于学生摆脱常规的视觉束缚,培养学生有构成的视角看待事物的习惯。
【主要内容】第一章概论.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第三章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一节重复构成第二节近似构成第三节渐变构成第四节发射构成第五节特异构成第六节分割构成第七节密集构成第八节对比构成第九节肌理构成第四章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色彩的产生第二节色彩的基本属性第五章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一节色彩混合第二节色彩对比第三节色彩调和第四节色彩情感第五节色彩创意构成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七章立体构成的常用材质第八章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一节半立体构成第二节单元立体构成第三节多元立体第四节特殊肌理【授课方法】讲授法,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幻灯片等。
【思考与实训】三大构成运用示例在哪些范围?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第四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第五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第六节形式美的法则【教学目标】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用途。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
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它是设计的基础。
【主要内容】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1.点的构成2.线的构成3.面的构成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抽象形: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具象形:人为形、自然形1、几何形:应用最多,抽象而单纯。
一般用工具描绘,视觉上有理性明确的感觉,但缺少人情味。
这种理念抽象的形态被大量运用在建筑,绘画及实用品的设计中,因为它不仅仅便于现代化机器生产,而具有时代的美感。
2. 有机形:指有机体的形态,如有生命的动物和生物细胞。
特点是圆滑的,曲线的,有生命的韵律。
3. 偶然形:指自然或人为无意识,偶然形成的形状。
如白云,枯树,破碎的玻璃等。
4. 人为形:人类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创造的形态。
如建筑,汽车,器具等。
5. 自然形: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可见的状态。
如人,动物,植物,山川等。
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1、和谐即协调,是事物在矛盾对立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统一。
人的和谐感觉是与自然的和谐规律相统一的,它是一个合理的自然的运作规律。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甚大的两个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又名均齐,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划为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其左右两部分的形量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左右对称的图形,这条垂直线称为对称轴。
对称轴的方向如由垂直转换成水平方向,则就成上下对称。
如垂直轴与水平轴交叉组合为四面对称,则两轴相交的点即为中心点,这种对称形即称为"点对称"。
4、在平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
这对立体物来讲是指实际的重量关系。
在图案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图象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5、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黄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
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
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画面重心的处理是平面构图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一幅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或重要的内容信息往往不应偏离视觉重心太远。
7、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
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授课方法】讲授法,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幻灯片等。
【思考与实训】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用途?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第三章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第一节重复构成第二节近似构成第三节渐变构成第四节发射构成第五节特异构成第六节分割构成第七节密集构成第八节对比构成第九节肌理构成【教学目标】目前,建筑装饰行业迅速,新型建筑材料日新月异,建筑装饰人员在我国已经成为一支日益壮大的队伍,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因此本堂课不仅指导学生的空间构成的制作和想象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空间构成形式的基本概念,还有空间构成六大设计形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空间构成的含义,运用基本构成元素实现平面与三维的转换创作设计。
【主要内容】第一节重复构成重复形式:重复构成形式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第二节近似构成近似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是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第三节渐变构成渐变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渐变包括(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第四节发射构成发射形式: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发射包括(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第五节特异构成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是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第六节分割构成分割构成:把一个限定的空间,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的形态,形成新的整体形态。
第七节密集构成第八节密集构成: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
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第八节对比构成对比构成: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
第九节肌理构成肌理构成: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面之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此种构成多利用照相制版技术,也可用描绘、喷洒、熏炙、擦刮、拼贴、渍染、印拓等等多种手段求得。
【授课方法】讲授法,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幻灯片等。
【思考与实训】平面构成的形式运用在哪些造型领域?第四章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色彩的产生第二节色彩的基本属性【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了解色彩的基本规律;了解色彩对人心理、生理方面的影响;理解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的不同表现力,掌握配色技法;了解色彩的表达情感;了解色彩在色彩构成中的作用;了解当今的流行色。
【教学重点】色彩的对比的协调性感觉、色彩的象征意义及表现力等内容的运用;难点在于对色彩的敏感力及情感表现;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强化色彩在色彩构成中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对色彩的敏感力及情感表现;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强化色彩在色彩构成中的影响和作用【主要内容】第一节色彩的产生第二节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构成要素1、色与关的关系2、色彩的三属性3、补色二、混色逻辑构成1、独奏2、二重奏3、逻辑叠色4、空间混色三、自然色的解析(色彩采集、重构)1、色的归纳和强调2、采集和重构3、关系的转移四、系列配色1、色相推移2、明度推移3、彩度推移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1、明度对比调式2、色相对比调式3、彩度对比调式4、色彩调和六、配色构图1、配色结构2、同化与融合3、配色的表情4、配色的方法【授课方法】讲授法,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幻灯片等。
【思考与实训】根据所学的色彩三原色的原理,完成色彩推移作业1张。
(任选其中一题,并应注明所做内容。
)第五章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第一节色彩混合第二节色彩对比第三节色彩调和第四节色彩情感第五节色彩创意构成【教学难点】色彩表现的应用性。
【教学目标】进行色彩设计训练的根本目的是寻找到一种色彩设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发现和创造新的视觉色彩的构成样式。
在学习和掌握色彩设计客观规律和原理的同时,启发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观察色彩、理解色彩、应用色彩,通过学习来开拓和丰富学生的设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