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人情味儿(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尖上的人情味儿

文/朱馨韵活色生香的美食与田里乡间的奔走,拉拉杂杂的故事和氤氲浮动的乡愁。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纪录片在前年着着实实地火了一把。在经历了两年的拍摄后,《舌尖上的中国2》已开始热播,在电视机前的吃货们口水与眼泪齐飞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这部片子何以引发人们的热捧?何以让人们对美食的思考从舌尖流到心尖?

美食频道中浓厚的商业气息的包裹和主持人千篇一律的叫好让我们对其往往不屑一顾,里面介绍的美食也总是拘泥于某个地方,很少有节目能够全面系统地网罗中国各地的美食并且行云流水地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但作为美食介绍影视作品,它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普通纪录片,过于高深的历史文化和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其往往敬而远之,真正能够严肃而又通俗地讲解学术知识的栏目少之又少。而它作为纪录片,又显得亲近可人。

中国影视业在蓬勃发展,但却没有产生很多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坐着电视电脑前的我们味同嚼蜡地品尝着快餐式的节目,只是为了寻求一点刺激,一点新奇,为忙碌的生活增加一点消遣的乐趣。我们不能否认消遣的重要性,但仅凭这样简单的消遣心理是不能创造出一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的。我们叹息着中国没有好剧,好片,究其原因,大概是拍的人没用心拍,看的人也没用心看吧。

文化只有是大众的,民族的,才会是优秀的,经典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或许是它给了我们心里最想要的东西。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现代生活的浮躁和快节奏让我们找不到时间来静下心沉思自己的过去,环顾自己的身边。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一代已经不记得小时候最自然朴实的家乡味了,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把一个个家庭关进了精致的鸽子笼里,邻里乡亲聚居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让从前那么静,那么慢的日子成为了午夜梦回时的喟叹。而《舌尖上的中国》超越了时空、地域的局限,给了我们一次视觉上的返璞归真的旅行。一年多的时间,100多个人物,300多种美食,再加上碎片式的剪辑方式,模仿BBC的制作模式,以及自主创新的微距拍摄,剧组的用心让我们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制作过程中品味到了一丝丝久违的

人情味儿。乡愁,也许只是隔了一双筷子的距离,就在味蕾被触动的瞬间从舌尖滑到了心底。

当然,《舌尖上的中国》被热捧的同时也带给了社会反思,因为里面有太多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

在片子里,各地的美食纷纷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它们所代表的一种当地的文化特色也通过美食向我们传达,在瞪圆了眼睛,擦着流下的口水的时候,没有人再去关注美食产地是偏远还是繁华,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是东部还是西部。美食给我们带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大同和地域平等,而这些,是在我们关掉电视,回到现实生活中以后不可多得的。镜头里榨油工人、渔民、牧民的娴熟动作和精湛技巧让我们叹为观止,但是回到现实里,又有多少人会给那些街边的手艺人以真心的尊重?老手艺人的子女尚不愿意子承父业,我们不更是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好好学习以后不要靠力气挣钱吗?看片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一回到现实也就烟消云散了。

电视里的美食制作精良,可是现实中我们却逃不掉舌尖上的毒药,前者的温情脉脉和后者的危机重重大相径庭。试问在大面积的土壤和水污染,滥用的农业技术,商业领域的以次充好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不能在现实中得到保障,我们又谈何食品美学的追求?我们不能期望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就能够弥补这个社会所缺失的东西,但我们却可以从中透视出我们需要什么。

人情味儿,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沟通,还应该是这个社会对于差异的包容,对于平等的捍卫,对于人权的关注。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自由与尊重的时候,美食才真正算得上是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