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在价值论
? 力求改变科学与信仰、事实与价值断裂的局面,“事实创 造价值”。事实与价值是合而为一的。
Page 9
(二) 罗杰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人格的自我理论
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罗杰斯认为自我是所有体验的总和, 因而是流动的,是经验性而非存在性的。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和发 展的基础,是人格机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
Page 14
存在主义哲学
? 代表人物: 克尔凯戈尔、萨特、加缪等
? 主要观点: (一)存在先于本质 (二)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 (三)自由和选择 (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理解) (五)人生是一场悲剧
重知识的考试及偏重智育的教学,都是不正常的教育 主张教育家要重视人性的陶冶,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 而是培养生存的力量——尼布列特(W.R.Niblett)
有意义学习
强烈反对重知轻意的学习,认为无意义学习是一种机械灌输式的 学习,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而有意义学习 则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学习中,甚至有自己的情感。
四个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投人学习 活动。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其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 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 自我实现就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 “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
Page 18
课程内容(曼宁 D.Maning )
九条标准 有用性
生存性
普遍性
适当性
最大回馈
质量
缺失性 困难性
兴趣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适切性”原则,强调要将课程与学习者的兴趣、 能力和需要联系起来,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Page活1。9
? 患者中心疗法
患者中心疗法强调创造一种能够促使患者自愈的气氛。治疗者与 患者平等相处,以患者为中心,在这种相互信任、坦率真诚的关系 中,患者得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我。治疗者在无条件关心患者的前 提下,因势利导,帮助患者端正自我形象,促进其人格的成长。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有意义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
Page 10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产生背景 思想基础 基本观点
影响及评价
Page 2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产生的背景
(1)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的改革 ? 进步主义(实用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经验
的学习 后果:学生学业水平下降 ? 要素主义——注重“文化要素”的学习,片面强调学 科课程 后果:忽视学生的兴趣 ,课业繁重 ? 结构主义——基本原理和概念,发现学习 后果:课程难度增加,教育质量下降
四个共同特征
存在主义哲学
Page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马斯洛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1、马斯洛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 高峰体验与存在性认知学说 价值理论
Page 7
需要层次理论
Page 8
高峰体验
? 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 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 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有这种体验的人认为自己懂得了事物的本质,生活的真理。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的兴起。
Page 3
结构主义的弊端
1、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受到人们的批评 “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 求习者学习抽象的问题与教材。这种问题对于学者世界 是现实的,但它们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世界。”——坦 纳
2、布鲁纳等结构主义学派的自我反思 布鲁纳自认为应少说学科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
Page 15
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表现了极端的个人主义,认为教育纯 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认识个人的存在, 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应该使学生形成真诚、 选择和负责的生活态度。
Page 16
基本观点
课程目的 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Page 17
课程目的
? 人本主义者认为,课程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人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人格包括整体性和创造性。整体性即身体、精 神、理智、情感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和协调一致。创造性即个体具 有创造性地做任何事情的态度和倾向,表现出享受变革乐趣的性格 及灵活应付突变情境的能力。
Page 13
四个共同特征
? 注重体验 体验本身及其个人的意义居于首位,而理论解释与外显 行为均在其次
? 强调人类的独特性 如选择性、创造性、价值观和自我实现,反对机械论。
? 着重意义性的研究方法 在选择课题和研究方法时,反对过分强调客观性而牺牲 意义。
? 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价值 关系每一个人天赋潜能的发展,使个人发现自己的存在 价值。
(3)学习是渗透性,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产生变化。 (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
己的需要。
Page 11
非指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
教师扮演的是促进者的角色,他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个人 关系,并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他否定了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代替学生思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 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三种品质:真诚;接受;理解。
课程结构的组织
人本主义理论在课程组织上注重“整合”: (一)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 (二)情感领域与知识领域的整合 (三)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整合 20世纪70年代美国流行的人本主义课程形态:
Page 12
? 真诚 是指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要将自己内心的思 想感情真实地向学生敞开,这样才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有 益交流。
? 接受 是指教师把学生视为具有其自身价值的独立个体 而给予充分的、无条件的尊重,消除师生关系间的不安 全感。
? 理解 主要是指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移情理解。“非指 导性”教学强调的是通过情感领域而不是智力领域来促 进学生的发展。
习结构 西尔伯曼在《教室的危机》中说到,美国学校的基本宗 是驯服教育,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疏远,学校教育存在种 种缺陷。
Page 4
人本主义课程论主要代表人物
马斯洛 (A.H.Maslow)
罗杰斯 (Carl Rogers)
库姆斯 (A.W.Combs)
Page 5
思想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 罗杰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