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在德 国产生,除理论上的准备外,还有着政 治、经济和社会的原因。
10
❖ 社会保险制度起源于德国,1883年5月 31日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疾病 社会保险法。
❖ 德国于1883、1884、1889年分别通过 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与残 疾保险法。
❖ 三个社会保险计划的意义:标志工人、 雇主和国家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式 产生。
12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国家(除 英国等少数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主要 是解决工伤事故补偿、老年人年金、疾病 保险等较为急迫的问题。
❖ 在两次大战之间,欧洲国家社会保障 立法的中心目标是解决失业保险和社会救 济问题。
13
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阶段的特征
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 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建立的,有很强的应 急性质和“被迫上马、零敲碎打”的色彩。 其特征有:
11
2.3 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与 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发展
一、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形成及 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 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造 成了巨大的社会震荡,社会危机一触即发。
❖ “罗斯福新政” :主要措施是建立统一 的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 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立法和计划都带有试验性质,不断出现调整和
变化,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各种探索。
各项保障措施大多是分散且不成体系:保障对
象——城市的产业工人及其家属,保障内容— —涉及某些特殊危险或不测事由,以补偿贫穷 者蒙受的直接经济利益损失为主要目标。
14
“济贫法”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逐渐为社会 保险和社会救济立法所代替。
16
阿赛·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 阿赛·庇古被西方学者推崇为“福利经济 学之父”。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 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
❖ 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 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 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 福利。经济福利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 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
17
❖ 庇古的理论以“基数效用论”作为其研 究的出发点。所谓基数论是用1,2,3, 4,……的基数来进行衡量、比较和表示消费 满足,而计算的基础则是边际效用价值论。
❖ 庇古论证了经济福利增大的可能性,提 出了两个基本命题:一是社会的福利将随国 民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大,二是社会福利由收 入分配的均等化而增大。
第二讲 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与
实践的发展
1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
对救济贫困采取社会行动,制定有关 社会立法的行为,发生在资本主义原始积 累时期和工业化初期产生大量社会问题之 后。其典型代表,当属英国的“济贫法”。
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即旧 “济贫法”。其基点是对无业游民实行政 府救济和强迫劳动。
处理社会问题的责任逐渐从地方政府和私人 机构集中于中央政府。
15
三、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与福利经济学 和国家干预理论
在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得以建立的20世纪30 年代前后,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
在这个时期,对社会保障制度演进起过 重大影响作用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阿赛·庇古 的福利经济学和约·梅·凯恩斯的国家干预 理论。
理论基础: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对有关贫困的社会经济政策 起到了重大影响。他认为贫困是私 人的问题而不是社会的问题。贫困 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对抗社会的失 败,贫困的主要责任在贫困者自身。
7
1911年,英国政府批准了世界上第 一个全国性的和强制性的失业保险法, 标志着实行了400余年的英国“济贫法” 的躯体,即它的济贫形式的寿终正寝。
4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 (简称《新济贫法》),进一步承认社会 救济是公民应该享有的合法权利,政府负 有实施救济、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社会 救济不是消极行为,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 举措,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 从事此类事业。
5
如何评Baidu Nhomakorabea新旧《济贫法》:
均实行强迫劳动与贫困救济相结合的原则, 本质上仍属于慈善救济,是宗教团体慈善救 济的扩大化。
20
约·梅·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凯恩斯本人并不属于社会改良派,但其主 张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理论发展有着 极为重要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20世纪 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生产过剩、 失业严重,传统自由放任主义资本主义理论对 此束手无策)。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是美国罗斯福新政 的理论基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凯恩斯经 济理论逐步成为主流理论,国家干预学说促使 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8
2.2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 历史和理论背景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基本条件
➢ 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 充分条件:劳资矛盾尖锐化和工人运动兴起
9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和理论背景
❖ 西方的“福利国家论”:直接促进现 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最早宣传“福利国家论”的是19世纪 70年代统治德国经济学界的新历史学派。
18
❖ 庇古假定在收入分配中有一个货币收入 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同一英磅的 收入对穷人和富人的效用是不相同的,穷人 一英磅收入的效用大于富人一英磅收入的效 用。
19
❖主张:
✓ 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
动条件,使劳动者的患病、残疾、失业和 养老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 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向低 收入劳动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以 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增加普遍的福利 效果。 ✓ 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或按最低收入, 进行普遍补贴的制度,通过有效的收入转 移支付实现社会公平。
新“济贫法”中的规定非常苛刻。依靠救 济的人必须接受三个条件:
➢ 丧失个人声誉,接受救济被社会看作是一个污点; ➢ 丧失个人自由,必须禁闭在贫民习艺所里劳动;
➢ 丧失政治自由,失去公民权特别是选举权等。
6
坚持的是一项“不够格”(Less eligibility) 的原则,即一定要使依靠救济的贫民的状况 比最低一级的靠工资为生的人的境况要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