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七)颈部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共17页文档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共17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7d74905998fcc22bdd10de1.png)
右右 颈锁 干: 骨 右下 半干 头: 颈右 部上 的肢 淋及 巴右
胸 部
右支 气管 纵隔 干: 右胸 腔器 官的 淋巴 和部 分胸 腹壁 淋巴
胸锁乳突肌区
• 为胸锁乳突肌所占据和覆盖的局部,
• 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 层形成的胸锁乳突肌鞘及胸锁乳突肌、颈 深筋膜深层。在深筋膜浅、深层间为颈部 的血管神经。
胸膜顶 锁骨下动脉
胸导管
返回
膈神经
返回
静脉角 臂丛
锁骨下静脉
返回
颈袢
返回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肺萎陷手术
• 锁骨下静脉
第1肋外续于腋 静脉,沿第1肋上 面,走行于锁骨 与前斜角肌之间+ 颈内静脉—头臂 静脉。
锁骨下静脉
• 损伤后容易气栓
• 临床可经行锁骨下 静脉穿刺,进行长 期输液、心导管插 管及中心静脉压测 定等。
椎动脉三角
• 内侧界:颈长肌 • 外测界:前斜角肌 • 下界:锁骨下A第1段 • 尖:第6颈椎横突前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颈部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颈部局部解剖1234.pptx
![颈部局部解剖1234.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afe063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a.png)
第12页/共50页
3.颈外静脉 为自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 4.副神经 为自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稍上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线。 5.胸膜顶 相当于自胸锁关节至锁骨内、中1/3交点处凸向上的弧形线。
第13页/共50页
1.颈筋膜 临床上,筋膜是手术分层的标志筋膜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筋膜间隙,可为炎症蔓延的途径颈筋膜由浅入深可分为五层
(四)颈筋膜、筋膜间隙及其连通
第14页/共50页
颈浅筋膜:为全身浅筋膜的一部分颈阔肌在此层内,颈阔肌在手术中是分层的标志深面:颈丛皮神经、颈外静脉和颈浅淋巴结切口对位缝合
(二)气管颈段位置的移动性
第37页/共50页
临床行气管切开术要点
采取头正中后仰位,使颏下点、喉结和颈静脉切迹三点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第3~5气管软骨环范围内切开勿切开第一气管软骨环,以免术后发生喉狭窄。不应低于第5气管软骨环,以免伤及头臂干或其他大血管。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气管后壁及食管
第38页/共50页
第33页/共50页
三、气管颈段
第34页/共50页
层次(由浅入深):
皮肤
颈浅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
颈深筋膜中层
(一)气管颈段前方层次及毗邻
第35页/共50页
毗邻:颈白线颈总动脉食管喉返神经气管前间隙 在2-4气管环表面,甲状腺峡部
第36页/共50页
气管颈段周围有蜂窝组织,具有一定的移动性 气管颈段的正常位置在近环状软骨处最浅,距皮肤仅1~2cm;近胸骨颈静脉切迹处则可深达3~4cm深、浅、长、短与头的俯仰有密切关系:即头俯时,气管颈段位置深而较短;头仰时,其位置浅而较长。故气管切开术多采用仰卧位,使头后仰,以利于显露气管气管切开术时,头部应处于正中位
颈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颈部-局部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d1af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b.png)
收集颈部侧方和后方的淋巴液。
06
颈部淋巴系统
颈部淋巴结
位置
颈部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颈部的各 个区域,包括颈前三角区、颈后
三角区和侧颈部。
功能
颈部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淋 巴液,消灭侵入淋巴系统的细菌
和病毒,并参与免疫应答。
结构
颈部淋巴结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皮质包含B细胞和T细胞,髓质则
包含淋巴窦和毛细淋巴管。
血管。
颈内动脉
分为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眼 动脉,主要负责脑部和眼部供血。
颈外动脉
分支包括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 面动脉等,主要负责头面部供血。
颈静脉
颈内静脉
收集头面部、颈部和上肢的静脉血,注入无名静脉。
颈外静脉
收集头颈部的浅静脉血,注入锁骨下静脉。
颈淋巴管
颈前区淋巴管
收集甲状腺、喉部等区域的淋巴液。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桥梁,负责
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脑神经是12对从脑部发出的脊神 经,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肌肉
和感觉器官。
脊髓和脑神经的解剖结构对于理 解头颈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非常 重要,也是临床上进行颈部手术
时需要注意的重要结构。
05
颈部血管
颈动脉
颈总动脉
起始于主动脉弓,分为颈内动脉 和颈外动脉,是颈部主要的动脉
01
02
03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04
05
腹横肌
颈深肌
前群 颈长肌
舌下神经降支 中群
颈深肌
膈神经 头长肌
后群 颈长肌
03
颈部骨骼
颈椎
01
02
03
局部解剖学件颈部
![局部解剖学件颈部](https://img.taocdn.com/s3/m/3500002cc5da50e2524d7f8d.png)
颈部的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 (2)气管前间隙 (3)咽后间隙 (4)椎前间隙
一、舌骨上区 (一)颏下三角
第三节 颈前区
(二)下颌下三角 Submandibular triangle 1、境界: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
2、内容
下颌下腺:以下颌舌骨肌为界分为浅、深两部 下颌下淋巴结:在下颌下腺周围 面动脉:在腺体深面经过 下颌下神经节、舌神经:在下颌下腺的上内侧 舌下神经、舌动脉:在腺体下内方
3、颈丛 Cervical plexus
4、颈交感干 Sympathetic trunk
二、颈根部
(一)境界:颈部和胸部之间的过渡区,以前斜角肌为标志。 (二)内容:胸膜顶及其毗邻结构 胸膜上膜:连于胸膜顶与第7颈椎横突、第1胸椎体和第1肋颈之间的 筋膜,起悬韧带作用。
1.胸膜顶毗邻
前方:锁骨下动脉及分支、前斜角肌、 膈神经、迷走神经、锁骨下静脉、 左侧有胸导管
(1)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2)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3)舌下神经 副神经 迷走神经
(4)二腹肌后腹:是颈动脉三角与下 颌下三角的分界
浅面:耳大神经、下颌后静脉、面神 经颈支
深面:颈内动、静脉、颈外动脉、迷 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颈交感 干
上缘:耳后动脉、面神经、舌咽神经
下缘:枕动脉、舌下神经
(二)肌三角muscular triangle 1、境界:颈前正中线、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锁乳突
第二章 颈 部
颈部结构特点
1.以脊柱颈部为支柱,前方正中有呼吸道和消化道颈段。 2.两侧有纵向排列的大血管和神经。 3.颈根部有胸膜顶、肺尖以及斜行的血管、神经。 4.筋膜及蜂窝组织:筋膜鞘(器官鞘、血管神经鞘、静 脉鞘、肌鞘)和筋膜间隙。 5.颈部肌肉数目多,大小不一,形态复杂,层次较多。 6.颈部器官及血管在头颈运动时位置不固定。 7.颈部淋巴结丰富。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https://img.taocdn.com/s3/m/b52d384d3186bceb18e8bb81.png)
第二章、颈部一、名词解释1)甲状腺假囊:来自颈深筋膜中层的脏层,是位于外侧的甲状腺被囊。
2)甲状腺囊鞘间隙: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而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3)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成,与甲状腺真被膜之间成的间隙为囊鞘间隙。
4)甲状腺悬韧带:为甲状腺假被膜在侧叶和峡部与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合并增厚形成的韧带称甲状腺悬韧带。
5)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
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6)颈动脉结节: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其前方。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7)颈动脉鞘:是颈筋膜中层在颈部包绕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所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于纵隔。
8)颈动脉三角:是由胸锁乳突肌上方前缘。
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所围成的三角。
9)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10)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0°-140°,平均127°。
若颈干角>140。
为髋外翻;<110。
为髋内翻。
11)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所组成。
12)颈静脉弓: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横行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
13)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交角处的淋巴结,收纳舌尖部的淋巴结,舌尖癌首先转移至该处淋巴结。
14)颈袢:舌下神经发出降支与第1颈N前支构成颈袢上根,在颈鞘浅面下行,与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构成的颈袢下根组成颈袢。
颈部解剖
![颈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c0efb9ee04a1b0717fd5dd11.png)
颈 前 区
状腺侧叶上极0.5~10cm处分开,故手术时、结扎该动脉时,
应紧贴腺的上极进行。
总 目 录
末
页
下页
局部解剖:颈部(neck)
概 述
颈前区
颈 筋 膜
筋膜间隙
颈 前 区
总 目 录
2.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图片 喉返神经自迷走神经后,左绕主动脉弓、右绕锁骨下动脉,沿 气管、食管旁沟上行,支配喉内肌及声门裂以下感觉。 动脉与神经交叉的位置关系: 相互交织——占41% 动脉在前——占38% 神经在前——占20% 少数不交叉 上述两者位置关系复杂。故手术时结扎该动脉应远离甲状腺, 以免损伤喉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时,结扎血管应近上远下。
末
页
下页
局部解剖:颈部(neck)
概 述
颈前区
颈 筋 膜
筋膜间隙
颈 前 区
总 目 录
【临床要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注意的解剖学要点: 1.切口部位: 在颈静脉切迹上方两横指处,顺皮纹横向呈弧形切开。 2.层次: 皮肤→浅筋膜→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深筋膜浅层→胸 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假被膜。 3.血管结扎: 动脉结扎:近上远下。 静脉结扎:甲状腺中静脉从腺体中份分离出来,注入颈内静脉, 在手术中剥离假被膜时易被撕断、退缩后难止血,故必须在剥 离前予以双重结扎并切断。 4.保留甲状旁腺: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颈 前 区
图片 (二)毗邻:
总 目 录
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最下动脉、第2~4气管软骨 环前方有甲状腺峡横过。
下页
末
页
局部解剖:颈部(neck)
概 述
颈前区
颈 筋 膜
筋膜间隙
颈 前 区
局部解剖学 颈部
![局部解剖学 颈部](https://img.taocdn.com/s3/m/36dddacc7f1922791688e8d9.png)
(六)颈部的静脉
1.浅静脉 下颌后静 脉 后 支 耳后静脉 枕 静 脉 锁骨下静脉 颈静脉弓 气体栓塞 颈静脉怒张 颈静脉穿刺 颈前静脉 颈静脉弓
颈外静脉
2.深静脉
颈内静脉
面静脉
锁骨下静脉 面总静脉 头臂静脉 静脉角
右迷走神经越过右锁骨下动脉前 方下行→右肺根后方→食管后面 →食管后丛→迷走神经后干 迷走后干 腹腔丛
头臂干
膈 迷走前干 胃前支
3.迷走神经
主要分支: 副神经 舌咽神经 颈动脉窦支
(一)颈部分支 1.喉上神经 2. 颈心支 3. 耳支 4. 咽支 5. 脑膜支 (二)胸部分支 1. 喉返神经 2. 支气管支 (三)腹部的分支 1. 胃前支 2. 肝支 3. 胃后支 4. 腹腔支
(一)浅层结构
皮肤
薄且移动性大 皮纹横行,应作横切口 浅筋膜 颈阔肌 浅静脉 浅淋巴结 皮神经
甲状腺手术切口
神经点: 神经点:甲状腺手术、气 管切开可在此进行麻醉。
气管切开手术切口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1.颈筋膜
属于深筋膜,分3层 浅层(封套筋膜) 中层(气管前筋膜) 深层(椎前筋膜)
(1)浅层(封套筋膜)
项部(脊柱区)
Digastric 二腹肌
颏下三角1 下颌下三角2 颈前区 颈动脉三角3 肌三角4
1
2
3
4
Omohyoid
肩胛舌骨肌
枕 三 角 颈外侧区 锁骨上三角
(锁骨上大窝)
(三)颈部表面解剖
1.颈部体表标志 舌骨:第3、4颈椎间椎间盘,舌骨大角, 寻找舌动脉。 甲状软骨:上缘平第4颈椎高度,颈总动 脉分叉处,成年男子喉结。 环状软骨:平第6颈椎横突,喉、气管分界, 咽、食管分界,计数气管。 颈动脉结节: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前有颈 总动脉,平环状软骨弓平面向后压迫止血。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 颈部皮肤浸润麻醉。 锁骨上大窝:锁骨中1/3上方,窝底可触 及锁骨下动脉搏动、臂丛、第1肋。 胸骨上窝: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 可触及气管颈段。
局部解剖学-颈部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颈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4a3e8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2.png)
喉内上支N 喉上A 外支
前支
后支 甲状腺上A
环甲肌
3) 甲状腺下动脉 Inferior thyroid a.
起自甲状颈干,在C6水平 弯向内侧至甲状腺侧叶后面, 分布于甲状腺、甲状旁腺、气 管和食管等。
4) 喉返神经 Recurrent laryngeal n.
左、右喉返神经折返高度 不同。均沿气管食管沟上行。 分布于除环甲肌以外的其余喉 肌和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
1) 甲状腺上动脉
上端发出喉上动脉入喉; 下端在甲状腺上极分为两支: 前支,侧叶前缘下行与对侧吻合; 后支,侧叶后缘下行与甲状腺下动 脉的升支吻合。
2)喉上神经
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 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分布于声 门裂以上的粘膜;外支:与甲状腺 上动脉伴行,在甲状腺上极0.5~1cm 处弯向内侧,支配环甲肌。
(一)颈阔肌 platysma: 为表情肌,起自胸部筋膜, 至于口角处皮肤。
(二)浅静脉: 1.颈前静脉 Anterior jugular v. 2.颈外静脉 External jugular v.
颈前静脉
(三)神经:
1.颈丛皮支 Cutaneous
branches of cervical plexus:
颈丛
副神经
臂丛
二.锁骨上三角 supraclavicular triangle (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
(一)境界:由锁骨、胸锁乳突肌 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
(二)内容: 1. 锁骨下静脉:在动脉前下方,经 前斜角肌前面向内行,与颈内静脉 汇合成头臂静脉。
2. 锁 骨 下 动 脉 : 位 于 静 脉 与 臂 丛 之间。另有肩胛背动脉、肩胛上 动脉和颈横动脉行于此区。
1.境界:
局部解剖学颈部课件
![局部解剖学颈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d17af82af90242a995e5b0.png)
局部解剖学颈部
21
局部解剖学颈部
22
Subclavian vein
It is an continuation of axillary vein at the lateral border of first rib
Joins internal jugular vein to form the brachiocephalic vein. Angle of union is termed venous angle 静脉角
14
中斜角肌 前斜角肌 后斜角肌
头长肌 颈长肌
局部解剖学颈部
15
局部解剖学颈部
16
பைடு நூலகம்
The arteries of neck
Common carotid artery
颈总动脉
Origin (arises from)
Brachiocephalic trunk on the right
Aortic arch on the left
Posterior auricular a.
耳后动脉
Maxillary a. 上颌动脉
Superficial temporal a.
颞浅动脉
局部解剖学颈部
19
Subclavian artery
锁骨下动脉
Origin (arises from)
Brachiocephalic trunk on right Aortic arch on left
11
颏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 二腹肌前腹
二腹肌后腹
茎突舌骨肌
局部解剖学颈部
12
舌骨
甲状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局部解剖学颈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https://img.taocdn.com/s3/m/fc79cd72e009581b6bd9ebd2.png)
regional dissection of neck
一、颈部概述 二、肌三角(甲状腺) 三、颈动脉三角 四、颈根部的结构安排
(一)颈部结构特点 (二)颈部分区 (三)颈部筋膜配布及筋膜间隙
1.支持性结构 2.颈部脏器 3.颈部大血管、神经、淋巴 4.颈部肌肉
颈浅肌和颈外侧肌
颈前肌 外侧群
颈丛阻滞术视频
颈深筋膜浅中层(封内套脏筋膜) 颈深筋膜深层(椎前筋膜)
分部
肌部 脏部
腋气鞘管两前个筋肌膜鞘 形成物甲状两腺个假腺囊囊、甲状腺悬韧带
血管部
颈两动个脉间鞘隙
2.筋膜间置 2.被囊 3.毗邻 4.血管神经束
(((21)(6))((甲脉5喉喉甲)副34状、返上状))第甲腺甲神神腺甲甲四状下状经经上状状甲腺动腺外血腺腺状动脉下支管最中腺脉、静下静静脉动脉脉
颈深肌 内侧群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固有颈部
肌三角
颈 部
项部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枕三角
颈后三角
锁骨上大窝
1.筋膜 2.筋膜间隙
颈浅筋膜 浅层(封套筋膜)
颈深筋膜 中层(内脏筋膜) 深层(椎前筋膜)
颈阔肌 浅静脉 浅动脉 皮神经 浅淋巴
颈浅筋膜
颈静脉弓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三斜大角神肌经前干间隙 颈位交于感前干斜角肌与 肩胛迷舌走骨神肌经及筋膜之 间的膈潜神在经性间隙
臂丛根阻滞术视频
颈根部的结构安排 (1)以前斜角肌为标志 (2)以胸膜顶为标志
椎动脉三角
胸导管与右 淋巴导管 安全解脱胸锁关节
颈淋巴结群
名称 颏下淋巴结
角淋巴结
Virchow淋巴 结
局部解剖学颈部和头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和头部](https://img.taocdn.com/s3/m/8db3525a852458fb770b5679.png)
颈部筋膜层次
• 颈浅筋膜:疏松,内含颈阔肌、皮静脉、皮神经、淋巴结 • 颈部筋膜层次 • 颈部固有筋膜浅层( 封套筋膜) :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 成两个肌鞘,包绕腮腺和下颌下腺,形成两个腺体筋膜鞘。 • 颈部固有筋膜深层 :包绕舌骨下肌群形成肌鞘,在胸骨和锁骨 上分为二层,形成胸骨上间隙。 • 颈内筋膜:分为脏层与壁层。壁层包绕颈部大血管及神经,即 形成颈动脉鞘 (carotid sheath )。脏层包绕气管、食管和甲状 腺,形成一个内脏鞘总鞘,并伸入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间,分 别形成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鞘。 脏层与壁层间的间隙为器官前 间隙。 • 椎前筋膜:颈深筋膜深层,形成颈长肌鞘和斜角肌鞘。
舌骨舌肌、舌动脉和舌下神经的关系
下颌下三角及其内容 Submandibular triangle and it’s contents
肌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
• • • • • • • • • • • • • • • • 境界:颈前正中线、胸锁 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 内容物: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段和食管颈段 ① 甲状腺 a 形态:左右侧叶、峡 b 位置: 侧叶:上至甲状腺软骨中点水平, 下至第6气管软骨环 峡: 2—4气管软骨环 c 被膜 气管前筋膜—甲状腺鞘(假被膜) 甲状腺悬韧带 甲状腺外膜—纤维囊(真被膜) d 毗邻 浅层:皮肤、颈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后外:颈A鞘,颈交感干 后内:喉与气管颈部,咽与食管颈部,喉返神经
第二节 颈前区
颈部三角的划分与境界 颈前区的皮肤切口
层次解剖
• • • • •
• • • •
颈浅层结构 皮肤 颈浅筋膜、颈阔肌(platysma muscle) 颈前静脉和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颈浅丛(耳大神经和颈横神经)2 颈深层结构• 颈 固有筋膜、颈静脉弓和颈袢(ansa cervicalis) 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颈总动脉 颈内动、静脉 迷走神经(心支) 颈深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前间隙
咽后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间,其至咽侧壁 外侧的部分为咽旁间隙。 颊咽筋膜:颈深筋膜中层的脏部在后上覆盖颊肌、咽 缩肌称~
• 向下通食管后间隙,外侧以颈鞘为界。感染可向下扩散到后纵隔。 • 此间隙内的脓肿常易引起吞咽困难。
椎 前 间 隙:脊柱与椎前筋膜之间
颈椎结核时出现的脓肿多在此间隙内。向两侧可至 颈外侧区,并经腋鞘扩散到腋窝;破溃后可经咽后 间隙向下达后纵隔。
喉肌
(三)血管,淋巴组织
1颈总A, 颈内A,颈外A及其分支; 2颈外V,颈内V及属支; 3胸导管及左右淋巴管
(四)神经 1脑N:舌咽N,迷走N,副N ,
舌下N; 2脊N:颈丛,臂丛及其分支; 3内脏N:交感N颈节;
(五)组织及器官
1甲状腺 2甲状旁腺 3气管颈部 4食管颈部 5颈部筋膜
(六)体表标志
一 相关系解结构
(一)骨骼
1舌骨 2颈椎(1~7C) 3喉软骨:甲状软骨、环状
软骨、杓状软骨、会厌 软骨; 4气管软骨:C型软骨共 14~17个,分颈、胸部, 其中颈部6~8个;
(二) 肌肉
• 颈浅肌
颈阔肌
• 颈外侧肌
胸锁乳突肌:两侧收 缩使头后仰, 一侧 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 脸转向对侧。
• 舌骨上肌群 1二腹肌 2下颌舌骨肌 3茎突舌骨肌 4颏舌骨肌
颈前肌
舌骨下肌群
1、胸骨舌骨肌 2、肩胛舌骨肌 3、胸骨甲状肌 4、甲状舌骨肌
颈深肌
• 外侧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前斜角 肌、中斜角肌两者之 间构成斜角肌间隙, 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通过。
• 内侧群-椎前肌
背肌
背浅肌
• 斜方肌(“塌肩”) • 背阔肌(最大扁肌) • 肩胛提肌 • 菱形肌
1舌骨 2甲状软骨 3环状软骨 4颈动脉结节 5胸锁乳突肌 6胸骨上窝 7锁骨上大窝
二 颈部概述
• (一)境界
• 上界:以下颌骨下缘、 下颌角、乳突尖、上 项线和枕外隆突的连 线与头分界;
• 下界:以胸骨颈静脉 切迹、胸锁关节、锁 骨上缘和肩峰至第七 颈椎棘突的连线与胸 部及上肢分界。
(二)结构安排
(四)境 界、分 区
以胸锁乳突肌前缘和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前、中、后三区 颈前区:颈正中线至胸锁乳头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颈侧区:胸锁乳头肌前缘至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颈后区(项部):斜方肌前缘以后的区域
颈 部 分 区:两部三区六三角
舌骨上区:颏下三角, 左右下颌下三角
颈前区
舌骨下区:肌三角,
固有
左右颈A三角
• 在后方起于项韧带和C7棘突 • 向前包裹肌肉→两肌鞘(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 向上包裹腺体→两腺鞘(下颌下腺、
腮腺) • 向下分层附于锁、胸骨→两间隙
(胸骨上间隙、锁骨上间隙) • 向前两侧融合 → 颈白线
2)中 层(气管前筋膜)
• 肌 部:包裹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 • 脏 部:包绕食管、气管、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内脏筋膜) • 血管部:包裹颈总A、颈内V及迷走N形成颈A鞘
• 耳大神经:伴随颈外静脉垂直上 行,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 颈横神经:向前横行于胸锁乳突 肌表面,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 锁骨上神经:向下跨锁骨至肩和 上胸部,分布于颈前外侧部、上 胸部和肩部皮肤。
3. 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 4. 颈深筋膜中层及舌骨上下肌群
内有颈V弓、颈前V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淋 巴结及脂肪。
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脏部之 间,向下通前纵隔;气管切开必经之处; 内有甲状腺最下A、甲状腺下V、甲状腺奇V丛;小儿可有胸 腺上端或头臂干及左头臂V;气管前淋巴结。
颈深筋膜中层的肌部中,贴于肌群后面、位于气管前方者称 为气管前筋膜。
3)深 层 :椎前筋膜
• 位于脏器深面,颈深肌群浅面 • 向下与前纵韧带、胸内筋膜延续 • 向两侧 覆盖前斜角肌①膈N、交感干
包裹锁骨下A②及臂丛③进入腋腔→腋鞘
③ ②①
气管前筋膜、甲状腺鞘、颈动脉鞘及椎前筋膜
3. 颈筋膜间隙
• 胸骨上间隙 • 气管前间隙 •咽后间隙 •椎前间隙
胸骨上间隙:颈深筋膜浅层在胸骨柄上缘3~4cm 分深、浅两层;
(三) 颈部层次结构
• 1 浅层结构 1)皮肤:薄、皮纹横向
颈阔肌
浅静脉:颈前静脉、
2)浅筋膜
颈外静脉
枕小神经
颈丛皮支 耳大神经
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面神经颈支
2 深层结构--颈深筋膜
颈深筋膜(即颈筋膜)分层
浅层:即封套筋膜 颈筋膜 中层:肌部、脏部、血管部
深层:椎前筋膜
1)浅 层(封套筋膜)
局部解剖学(七)
颈部的解剖
要求: 一、掌握颈部的境界与分区、熟悉颈部的表面解剖;
颈深筋膜的层次、配布、筋膜间隙及通向; 二、掌握颈前区的层次和各层结构形态特点; 三、掌握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内容及毗邻; 四、掌握甲状腺区的层次,甲状腺的的位置、毗邻、
被囊、血供特点及甲状腺A与喉N的关系; 五、掌握气管颈段前面的层次结构及毗邻。
• 中 央:支持性结构,脊柱颈段
• 两 侧:血管、神经、淋巴结群
• 前 方:脏 器(咽、食管、喉、气管、甲状腺)
• 颈 根:胸膜顶及肺尖,颈与上肢、上肢与胸之间的血管神经
• 周 围:颈部肌肉(三层)
甲状腺 胸锁乳突肌
气管 食管 颈内V
斜方肌
颈椎
肌层
浅层:斜方肌、胸锁乳突肌 中层:舌骨上、下肌群 深层:与颈椎活动有关的肌肉
颈部
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
颈部
枕三角
颈外侧区
锁骨上大窝
项部:颈后区 (锁骨上三角)
三 颈前区
(一)层 次
1. 皮 肤:薄、皮纹横向 2. 浅筋膜
• 颈阔肌 • 颈前V、 颈外V • 颈浅淋巴结 • 颈丛皮支、面N颈支
颈前静脉
• 颈前V:沿正中线两侧下行, 至胸骨柄上3cm处穿深筋膜; 与胸锁乳突肌深面汇入颈外 V.;两侧颈前V在胸骨上间 隙有一静脉弓,横过气管前;
颈外静脉
• 颈外V:垂直下行与 胸锁乳突肌,锁骨中 点上2cm穿深筋膜, 注入锁骨下V;其壁 与颈深筋膜结合紧密。
颈外静脉穿刺
颈浅淋巴结
颈丛皮支面N颈支
颈丛皮支 • 枕小神经 • 耳大神经 • 颈横神经 • 锁骨上神经 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
缘浅出后走向前下, 位于颈阔肌深面,支 配该肌。
• 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 行,分布于枕部和耳廓背面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