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叙事疗法(张岩)
叙事疗法案例报告题模板(答案版)
正确答案:叙事治疗的哲学观有:后结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福柯(MichelFoucault)对知识和权力的相关论述。(3分)自我认同的看法:自我认同是社会的产物,是经由历史和文化塑造的。(3分)
2. 2、请结合本案例列举叙事治疗的理论假设中对问题的看法有哪些。(6分)
正确答案:(1)“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2)许多问题都是种族、阶级、性取向、性别等文化环境所营造出来的。(3)人的一生当中,总有几次不被问题影响的经验,问题是不会百分之百操纵人的。
3. 3、请结合案例简要介绍叙事的见证、迁移、联结这三个技巧。(9分)
正确答案:见证:是让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同时空的自己来见证那个新的故事和新的自我认同,使得这些行动蓝图更有意义,探索这个新故事带来的机会。见证者可以是不同时空的自己,也可以是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或动物,或人物形象。例如:5年后的小楠,和丈夫有一个幸福的家,也许有了孩子,那时的小楠看到现在的小楠,在婚前发现丈夫有婚史,还毅然嫁给他,5年后的小楠最想对现在的小楠说些什么?觉得她最想感谢现在的小楠的是什么?她愿意怎样陪伴小楠走过来?联结:联结的问话,是将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提到的不同的主题进行联结。发掘其内在的联系,将某个主题中较好的自我认同和被发掘的力量带入另一个更重要的主题,使他们的意义得到串联,形成一个意义蓝图。例如:你现在说的宽容,和你谈到的,因为爱他所以嫁给他有什么样的联结?迁移:在陪伴个案发现自己的力量,看到自己的不容易的地方后,再引导个案带着现在这种有力量的感觉去看原来面对问题的自己,发展新的自我认同。常常用在叙事治疗接近结束的时候。例如:带着这些新的想法,你如何去面对你刚来时提到的那个忍无可忍?
叙事治疗 解构
叙事治疗解构
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核心理念是认为人们的问题并不是内在的、固定的,而是通过故事、叙述和语言构建的。
叙事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个体重新审视和重塑他们的生活故事,从而改变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解决问题和痛苦。
解构(Deconstruction)是叙事治疗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指的是对个体现有的生活故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中的矛盾、遗漏和未完成的部分。
解构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分离问题与人:叙事治疗师会鼓励个体将问题与自己的身份分离,将问题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不是自己的固有特质。
这有助于个体从问题中解脱出来,以更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2. 寻找特殊事件:治疗师会引导个体回忆过去与问题无关或问题较小的时刻,这些特殊事件可以帮助个体看到问题并非一直存在,从而挑战问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3. 挖掘独特的结果:通过分析特殊事件,个体可以发现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能力和资源。
这些独特的结果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问题。
4. 重组故事:在解构现有故事的基础上,个体将重新组合故事,形成一个更积极、更有力量的新故事。
这个新故事将强调个体的独特能力和资源,以及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所取得的成就。
5. 巩固新故事:治疗师会帮助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新故事,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中。
通过不断地讲述和实践新故事,个体将逐渐改变自己的认同和生活方式。
叙事治疗中的解构过程旨在帮助个体重新审视和重塑自己的生活故事,从而改变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解决问题和痛苦。
这一过程需要治疗师的引导和支持,以及个体的积极参与和自我反思。
文学的叙事解构故事结构和叙事技巧
文学的叙事解构故事结构和叙事技巧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叙事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而叙事的解构则是文学作品中关键的元素之一。
叙事解构指的是对故事结构的分析和重塑,通过调整叙事顺序、创造非线性结构或使用多重叙述视角,使得作品更具吸引力和复杂性。
本文将探讨文学的叙事解构对故事结构和叙事技巧的影响。
一、解构叙事的起源与定义解构叙事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文学概念,起源于20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它试图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结构,挑战读者的思维定式,创造出更为复杂、令人难以预料的叙事效果。
解构叙事通过打乱时间顺序、使用不同的叙述视角等手法,使得故事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探索性。
二、叙事解构的影响1. 增强悬念和紧张感解构叙事破坏了故事的线性结构,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悬念和紧张感。
通过跳跃式的叙述和多重视角切换,读者不再能按照传统的因果关系推断故事发展,而是需要不断解谜、拼凑信息,从而更加沉浸在故事中。
2. 提升读者参与度解构叙事要求读者主动参与剧情的整理和理解。
读者在不断跳跃的叙事中需要自行推断与总结,增加了阅读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这种参与度的提升使得读者与故事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更深入地探讨作品所具有的主题和意义。
3. 凸显主题和情感解构叙事技巧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非线性叙事的手法,作者可以刻画多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时间上的重要事件,使得作品更加细腻、立体。
另外,作者还可以利用叙事解构来渲染情感氛围,创造出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增强读者的共鸣和情感连接。
4. 提供不同的观点叙事解构为作者提供了表达不同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机会。
通过使用多重叙述者或不同时间线的交叠,作者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角,以扩大故事的视野和价值观。
这样的叙事手法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事物多元复杂的性质,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感和人性化。
三、叙事解构的成功案例分析1.《时间的皱褶》(The Time Traveler's Wife)这部由奥黛丽·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创作的小说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结构,同时运用了回忆、梦境和未来的视角来讲述爱情故事。
叙事治疗的力量:故事、知识、权力
精彩摘录
“叙事治疗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社会和文化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的。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角色、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如何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 响的。”
精彩摘录
“叙事治疗是一种基于人类经验的科学,它通过帮助人们理解他们的故事来 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生活。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叙事治疗的力量:故事、知识、权力》是一本深入探讨叙事治疗理论与实 践的重要著作。叙事治疗是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强调个人经历和故事在塑 造个人行为和观点中的重要作用。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展示 了叙事治疗的力量,以及故事、知识和权力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叙事治疗的力量:故事、知识、 权力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疗法
自己
叙事
故事
关系
知识
通过
治疗
故事
叙事 权力
传播
权力
可以
作者
治疗
领域
强调
探讨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叙事治疗的力量:故事、知识、权力》是一本关于叙事疗法的书籍,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 法,强调故事在个人和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性。本书的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探讨了叙事疗 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强调了故事在知识传播和权力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叙事疗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叙事疗法强调故事是知识、经验和智慧的载 体,而且是通过语言来构建和传达的。作者认为,通过重新审视和重新建构个人故事,人们可以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书还介绍了叙事疗法的基本技术和工 具,例如:外化对话、重新审视对话、观察者对话等。 本书的第二部分探讨了故事在知识传播和权力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故事是一种普遍的 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故事,人们可以传递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并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作 者还探讨了权力关系在故事传播中的作用,并强调了权力关系对知识传播和故事的影响。
叙事护理-解构
01 社会氛围:学习成绩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
02
他自己和别人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都会给他一个 评价“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03
这样的一个评价,就会形成他的一个自我概念,“ 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问题故事分析 04 形成自我认同,就内化到他的头脑中
运用解构技巧,探索问题的根源,将内化的
实际上,解构的过程就是要去探索他的自我认同与社会文化的一种关系。我 们要去探索那个自我认同跟那些规矩有什么关系,然后去打破那些规矩。当 他认识到,原来学习成绩好不是必须的,它也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当 他可以重新看待、重新解释那些规矩的时候,他的自我认同自然就可以重建。 实际上,有人管这个解构叫作内化的概念被外化出来,这就是解构的过程。 或者说,我们去外化那些已经内化了的概念,这个过程就叫作解构。
NO.2 解构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就如同我们打开一团绳子一样,首先你要观察,那个绳子的绳 结是什么样的结构,它是怎么盘绕的,它怎么纠结在一起的, 然后怎么样才可以打开。
大家都知道,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我们都会形成一个这样的概念就是 只要你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干。学习成绩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 。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叙事护理-解构
叙事五大技巧
外化
解构
改写 外部见 治疗文 证人 件
有
人
有的人就把解构叫作去倾听那些原来没有说出的声 音。
说
解
解构的过程就是要去探索他的自我认同与社 会文化的一种关系。
构
是
解构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变革的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解构是打破规矩。
探索某些概念的过程,或者探索某些想法的过程,以及 探索某些问题根源的过程,就称为解构。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好故事“只要你有个好故事和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你就永远不会完蛋。
”这是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一句著名的台词。
大部分人都不爱听大道理,但很少有人不爱听故事,而在电影中故事更是和生命力联结在了一起。
不过,在现实的生活中,这句话是否也能让人“事实信服”呢。
来自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叙事心理疗法创始人迈克尔·怀特在他的著作《叙事疗法实践地图》中给了我们肯定的回答。
在叙事疗法中,其基本观点是使人摆脱“作为问题本身”这一传统的心理治疗理念,在迈克尔看来,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价值秩序里往往会丧失反思自己人生故事的真正意义的能力,从而导致对自己生存意义的“误读”,以致可能陷入各种形式的心理疾病。
这样的情况下,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一起回溯并再创作故事文本,引导他们重新阐释和界定自己的人生故事,以期从中发掘并构建出不同于此前被给定的、积极的生存意义。
在许多来访者的看来,他们的生活中的问题是他们或是别人的品性(identity)反应,抑或是他们人际关系本身的反应。
这种想法决定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努力方向,遗憾的是这种努力必然会加重问题。
于是,人们更加坚定地相信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反映了自己、别人或者人际关系中的本性和性格中既定的“事实”。
总之,人们把问题归因于他们自己或别人的内部属性——也就是说,他们或者其他人本身就是问题,而这种信念只会让人陷入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去。
在本书中,除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很多颇具灵性的对话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在文中一位叫萨沙的女士找迈克尔咨询。
这位女士她的表现是很抑郁,有着自残经历,坚信自己是“令人憎恨的”,所以自己也很憎恨自己。
作者注意到萨沙的自我厌恶给他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有一个是自残,而这个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消极的。
于是他特别注意不让自己先入为主的根据这个来判断:迈克尔:萨沙,我想知道稍微改变一下策略会怎么样。
我已经知道了自我厌恶要求你做什么了,现在我想问一下你的感受。
“故事”决定了我们对经验所赋予的...
“故事”决定了我们对经验所赋予的...书海遨游No.21050推荐指数:☆☆☆☆“故事”决定了我们对经验所赋予的意义——《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原书阅读:352分钟本文字数:2,271本文阅读:8分钟1989年首发的本书“预告了叙事治疗的概念与实践,即将扩展到创始者所在据点之外的世界。
”虽然不能说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叙事疗法有多么的风靡,但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流派在这个百花齐放的环境下依旧独树一帜,继续在用其独特的视角和理念在帮助着越来越多的来访者。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也许或多或少也应该了解一下关于叙事疗法的原理,也许就很适合从这本书开始。
可以看到的是有一些理念和传统“常识”、“逻辑”乃至“科学”视角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叙事治疗背后的概念,是认为我们透过故事来理解自己的生命。
”或者按照作者的说法就是,“'故事’决定了我们对经验所赋予的意义。
”也就是说,“人们不可能直接认识世界。
”“人是透过’已累积的经验’了解生活、形成知识。
”基于这个基础于是在叙事疗法的框架下就建立了一个假设:“人们会来寻求治疗,是因为自己(或别人)对他的生活经验所描述的故事不足以代表其生活经验,让他觉得个人生活经验的重要部分和主线叙事互相矛盾,因此感受到问题的压迫,所以才寻求治疗。
”而叙事疗法在做的就是,“把治疗比喻成'人们遭遇问题时,对生活与经验过程的’叙说’与/或’再叙说’’的历程。
”作者再从故事出发,扩展到知识、权力。
“权力和知识是无法分离的——完全无法分解。
”从这部分中其实作者没有阐述太多,更多的还是基于叙事如何能够影响知识和权力。
基于这些基本理念,作者还提出了诸多在叙事治疗框架下的概念,比如问题的外化(Externalizing the problem)文本视框(Analogy)特色意义经验(Unique outcome)独特的叙述(Unique account)相关影响的问话(Relative influence questioning)关于准备程度的问话(Readiness questioning)重新誊写(Retranscription)并有一些相应的技术和案例呈现,包括邀请函、辞退信、预测信、转介回信、短笺、以信件来叙事、自己的故事、证书、宣言等等。
开拓语文阅读的天地——高中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
开拓语文阅读的天地——高中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作者:张岩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2期张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摘要]拓展式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以课本为核心,进行拓展式阅读,从而扩充语文课的内涵。
本文主要就“什么是拓展式阅读”“开展拓展式阅读的原因”“拓展式阅读的类型及意义”等问题予以探讨。
通过拓展式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教师研读文本水平、丰富完善教学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拓展式阅读;高中语文;类型[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2-0160-02[作者简介]张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教师,中教一级。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拓展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扩展延伸式的课外阅读。
“拓”就是开拓创新,“展”就是展开、铺开,“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阅读天地。
“拓展阅读”是指依据教材文本由此引发迁移至相关的阅读材料,从而使学生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在深度、广度、强度方面得以提升。
一、实行“拓展式阅读教学”的原因高中阶段,学生课业繁忙,面对高考的压力,功利心较重,即使是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但是阅读兴趣不高,效率低下;在课余时间更是很少能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另外,当今时代已进入网络化,各种类型的阅读资料泛滥成灾,大多数学生早已慢慢远离了经典的文学阅读。
面对当今高中学生的阅读现状,针对学生阅读“荒漠化、娱乐化、功利化”的倾向,我们应立足于课堂教学,积极探讨有效的阅读途径,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个性化、拓展性阅读。
“拓展式阅读教学”模式的进行,可以达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涵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造学生的人生境界的目的,让师生从封闭的课堂和教材走向开放的社会,使语文教育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叙事疗法
请听叙事
在我们家里生活简直就是一团糟。
在我们家里,我们的生活确实非常辛苦,妈妈常年有病,爸爸总是 酗酒……
在我们家里,我们的生活是确实非常辛苦,妈妈常年有病,爸爸总 是酗酒……而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我从8岁起,就开始担负起了 全家人的生机的重担…… 在我们家里,我们的生活是确实非常辛苦,妈妈常年有病,爸爸总 是酗酒……而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我从8岁起,就开始担负起了 全家人的生机的重担。我突然才发现,原来我自己的力量是那么强 大,而在我以后的生活中…… 在我们家里……
假设六: 人的一生当中,总有几次不被问题影响的经验,问题 是不会百分之百操纵人的。 咨询师就是要陪伴个案去 发现被隐藏在主流故事之外的蕴涵积极力量的故事。
假设七: 咨询师的任务是塑造尊重,透明和好奇的环境
叙事治疗理论认为:咨询师的任务不应该是改变 个案自己的信念和认识,没有一个个案真的了解 自己的信念和认识,没有一个个案能真地了解咨 询师的认识,他也不需要了解。需要的是发展出 适当的治疗情景,尊重,透明和好奇的环境,允 许个案以最适合自己人生架构的方式,来运用自 己的思考,认识,和情绪。
一、叙事技巧——外化
相信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不要被问题绑架
当人与问题分开的时候,人会由无力感进入到使自己 可以有力量去面对问题
通过外化,让人透过问题,去看自己的力量与能力, 去珍惜自己的问题
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
找到外化的点
负向问题:焦虑,恐惧,烦恼,对自己不满, 抑郁,自悲 正向、宝贵的特质:勇气,梦想,坚持,毅 力
探索叙事技巧----解构
探索叙事技巧之二——解构课程目标⏹明确解构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掌握解构的步骤;⏹了解解构的注意事项和常用句式,从而正确运用解构。
本课的主要内容⏹解构是什么⏹解构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进行解构的问话⏹下面就开始解构之旅吧第一节引入先听一听吴老师的声音叙事治疗的地图叙事治疗的咨询框架第二节解构的技巧概述1、什么是解构⏹解构就是:邀请来访者探索问题、感受、想法的来历与历史,以及它们的影响和结果,邀请来访者看自己是如何被建构的,提供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来看自己的故事的机会,以引出其他可能的叙事,所以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名称叫“打开包装”。
⏹其实,人的问题、态度、信念很多时候都已经被内化,想当然的被认为是人的一部分,如同胳膊和腿一样,通过外化,可以把这些问题放在前面,我们就有机会来了解它的构造,形成等等。
然后我们再去看这些问题、态度、信念的来历,受什么特定文化的影响,对人和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等等,这就是解构了。
2、解构的意图⏹了解自己的问题故事、感受、想法是如何被建构的,这样来访者自己就可以看到问题故事:⏹------并不是必然的⏹------并不代表唯一的真理,只是一种建构⏹------而且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建构的⏹这种解构的意图不是要质疑已有的叙事,而是打开它的包装,提供机会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来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3、解构的案例例如麦克。
怀特老师曾经陪伴过一对父母和他们20来岁的女儿,女儿患有精神分裂症,全家人在这个过程中很辛苦。
4、解构的意义和重要性⏹每个人都是经营自己生命的主人,但往往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会不知不觉地做我们生命的主人。
⏹——指引我们如何去思考我们的生活⏹——甚至判决我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进而削弱我们的生命力⏹为了找回我们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解构主流文化对我们的影响,看主流文化如何在塑造我们,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无益的,进而去肯定体会欣赏过去不被主流文化肯定的独特的地方,希望透过解构找回你被主流文化压抑的支线故事和你宝贵的生命力。
叙事治疗讲义
叙事治疗模式一、发展背景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叙事理论的是古希腊时期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叙事学”一词直到1969年才由法国思想家托多罗夫(T. Todorov) 正式提出。
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Theodore R. Sarbin) 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首次发表了“经验和叙事结构”的观点,阐述了叙事对意义建构与人格形成的作用。
1986年,他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标志着叙事心理学作为一个正式的领域开始从心理学家族中独立出来。
叙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相结合,诞生了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源起于1980年代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eal White)和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的开创性工作,他们首先将此引入家庭治疗,并盛行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随后,他们于1990年合作出版了《从叙事方法到治疗终点》(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一书,肇始了叙事治疗在心理治疗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兴起。
二、理论基础贝特森和布鲁纳的叙事隐喻(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建构一个框架支配行为)以及戈夫曼和福柯的社会建构理论是叙事治疗的两大理论基石。
贝特森认为,人们对于事件的理解,赋予事件的意义,都受制于特定的语境,即受到相关背景知识的影响,同时也与那些无法被意识显现的事件有联系。
(认知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它组织人们的思维,支配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能够用熟悉的源域知识对不熟悉的目标域进行推理,如圆圆的,外面硬里面软,可以吃,只见过鸡蛋的人认为是鸡蛋,只见过鸭蛋的人认为是鸭蛋。
人类的认知总是遵循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由自我到非我的发展规律"。
言语隐喻,包括基于隐喻的约定俗成的表达均反映了人们通过更具体和熟悉的有形知识对模糊、抽象的领域进行概念化时背后依赖的概念隐喻( 例如时间、因果关系、空间方位、情感等) 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构自我,而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人们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过往和未来。
2019年深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果评审结果
2019年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成果评审结果
一、教学团队类优秀教学成果
序号
奖项
主持人
成果名称
单位
1
一等奖
王秋英
积极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
一等奖
颜月娇
深圳市布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校本教材
深圳市布心小学
3
一等奖
段新焕
《盛开的梦想-初中生涯区本课程》
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4
一等奖
王新红
《高中生生涯规划力行手册》心理健康课
深圳中学
5
一等奖
林映
绘本的心育力量——中小学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模式探究
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
6
一等奖
黄丽梅
《心成长—观澜二中心理校本课程》
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1
二等奖
刘曼芸
深圳市福田区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积极发展 幸福成
希望课程 1.0
布吉中学
2
一等奖
莫桂姬
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中段学生孤独感的干预效果研究
龙岗布吉街道德兴小学
3
一等奖
彭丽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构建研究
葵涌第二小学
4
一等奖
郭少云
对随班就读ADHD儿童的干预实践与方法探究
燕山学校
5
一等奖
肖扬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6
一等奖
蒋银英
研究报告“希望课程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希望水平的影响”
龙华区广培小学
17
二等奖
罗洁
一例小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咨询案例
光明区凤凰学校
简说叙事心理治疗(教研室)
“焦虑”最早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上的? 它如何影响你的? 有没有曾经是你可以不被它影响,进而可以影响它的时候?
YOUR SITE HERE
介入技术四:独特结果的问话
YOUR SITE HER话: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摆脱「忧郁」的纠缠,你猜:谁会最高兴? 他人观点的问话:
当你爸爸看到你可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时,你猜他会怎么说?
未来愿景的问话:
如果有一天,「沮丧」从你的生命中消失了,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呢? 想 如果有一天,「忧郁」不再跟着你了,你最想做什么呢?
LOGO
专家病理学的思路,充满痛苦、无力的故事,导 致人在自己与问题之间划等号。 藉由“例外”,协助当事人摆脱”充满着问题的 主流故事“,不再依循过去强势故事旧有的路径。 例如:
1. 有没有什么情况下,你曾拒绝过别人,而不是让”害怕 拒绝“主导你? 2. 在什么情况下,”痛苦“不会跟着你,甚至你曾拥有片 刻的快乐?
YOUR SITE HERE
基本理念
LOGO
主客体交互,现实可知,所知可变; 生活的意义来自语言的统筹。意义本身就是流变 的。 叙事心理学的目标是理解”。(Sarbin) 不鼓动负面情绪的叙说,反而致力于被忽略的 “轶事“。
YOUR SITE HERE
对矛盾与问题的理解
LOGO
(1)矛盾:主流故事与创造性的语词叙说
表述示例:
你内心认同他们给你的结论吗? 服药后你的精神状态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YOUR SITE HERE
常见策略三:解构
叙事护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叙事护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目的: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1年 1 月~ 2022年 1 0月精神科病房收治的 5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随机分为参照组(25 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5 例,叙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情绪改善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
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叙事护理干预后期情绪改善有效率为 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 72.00%,且研究组患者其护理服务、护理技术、护士态度、病房环境等各护理满意度评分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所有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在精神科病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叙事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叙事护理;护理服务质量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人罹患精神心理疾病,据WHO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世界范围罹患抑郁症人数约3亿,罹患焦虑症人数约2.6亿,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精神心理疾病进行干预,有利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叙事护理从一个新的视角关注患者的自身对各方面体验并进行适当回应,通过探讨自身经历来帮助患者接受疾病,通过叙事护理引导患者获得力量,从而获得战胜疾病的勇气,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基于此,本文就叙事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21年 1 月~ 2022年 10 月精神科病房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52.01±7.43)岁)和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51.93±7.51)岁)。
所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1.2.1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遵医嘱用药,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指导用药规律、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的指导及病情监测。
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理论背景】(1)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把社会建构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以社会建构的观点来解释知识、真理、意义和事件;(2)人的认识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先前的理论基础之上,认为人总是在建构被观察的事物;(3)建构并非个体内在水平的建构,而是社会互动相互协商和共同意识所决定的。
【代表人物】澳大利亚,麦克.怀特夫妇,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在20世纪80年代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
叙事心理治疗就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使问题外化,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的片断,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核心思想】叙说是人类的天性,人都活在生活中,人也都有说其故事;故事是有生命的东西,每个人用其故事来展现其人生;自己是故事的作者.生命中发生的事很多,但我选取其中的情节来成为我的故事人会过滤生活事件中何者会进入我的主要故事;总有特定的事特别突显,不断的储存记忆,成为围绕着某个主轴、曲调的我的主要故事; 不符合这个主轴,曲调的,不被注意的事件,称为替代故事;治疗师应相信生命中有其它部分,虽未被描述,但仍在许多可能性,治疗师的职责即在求与当事人共同寻求新的事件,创造新的故事叙说,并赋予新的生命意义一个替代故事可以纳入当事人的生命故事曲调之一时,即使有问题的故事(主要故事)依然继续存在,但当事人可以有更新的不同可能。
【叙事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叙述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治疗者的重写,丰富故事内容。
心理学家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
因为,我们可以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
叙事心理治疗的故事所引发的不是封闭的结论,而是开放的感想。
有时在故事中还需要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从中寻找新的意义与方向,让当事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
艺术中的身份解构与重组
艺术中的身份解构与重组
赵浴杉
【期刊名称】《艺海》
【年(卷),期】2022()8
【摘要】“身份”是当代艺术文论的关键词之一,艺术家借助这一关键词以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其更深内涵。
当代社会思潮中,主体对于自身身份认识陷入困境,身份认同处于危机中,主体身份的稳定性与同一性被解构,人们就要面对重新认识自己的问题。
首先,认清身份的双重内涵,以及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其次,评析了身份认同在西方文论中的实践;最后用安迪沃霍尔等当代艺术家,阐释了身份解构与重组的艺术表达。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赵浴杉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阿Q正传》中无名身份的解构叙事艺术
2.无名身份的解构叙事——《阿Q正传》叙事艺术解读
3.无名身份的解构叙事——《阿Q正传》叙事艺术解读
4.无名身份的解构叙事——《阿Q正传》叙事艺术解读
5.解构城市重组文脉——议公共艺术视觉造型语言精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土语境下的世俗化理论探析
本土语境下的世俗化理论探析
张岩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5(000)025
【摘要】贝格尔的世俗化理论具有非常高的建设性,但同时又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甚至他本人都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但是,现在多元的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又都是通过与贝格尔的对话受到的启示.本文从本土经验的角度尝试性地对其世俗化理论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2页(P116-117)
【作者】张岩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哈尔滨 15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0
【相关文献】
1.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化的社会科学--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研究
2.大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3.市场经济语境下的蒙古语小说世俗化倾向研究
4.现代性语境下的世俗化理论研究
5.“世俗化”启蒙语境与90年代中国大陆戏剧(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再思考
中国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再思考
张岩
【期刊名称】《中国出版》
【年(卷),期】2022()22
【摘要】出版走出去系列工程正式实施以来,中国出版物国际传播效果不断提升。
后疫情时代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话语生态对中国出版物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走出去落地效果的指标体系亟待建构。
文章采用多端口数据汇集建模的方式,将
话语环境、受众需求和媒介属性作为数据汇入端,将国际传播效果分解为价值认同力、文化影响力、传播效能力和情感沟通力四个维度,生成出版走出去的问效模型,
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价提供了分析工具。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张岩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兼评《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2.变则通,中国出版“走出去”再思考
3.\"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出版社\"
走出去\"的经验与思考\r——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例4.中国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构建:原则、框架与路径5.新中国成立以来壮族文化典籍译介出版“走出去”的回顾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沙井职业高中张岩2014.11目录☐概况☐主要理念☐核心概念☐技巧方法☐叙事态度☐提问示例前面的话☐我们不是学技术与疗法,而是学态度——人生的态度☐从现在、从我、从我的学生“叙事”开始☐你的心静下来了吗?第一章概况概况—是什么☐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
☐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透过叙事心理治疗,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
概况—怎么来☐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在美国首次提出了“经验和叙事结构”的观点。
1986年,他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
自此,叙事正式从心理学家族中显现出来。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麦克.怀特夫妇,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
概况—简单理解☐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
叙:叙述,讲述;事:故事,事件。
叙事疗法可以理解为访谈法。
☐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叙事,但叙事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相比之下,它具有表达内容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概况—对比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者崇尚客观的事实真相,因为它们可以被观察和探讨,真相就是真相,不会因为观察的人或是观察的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
☐后现代主义则相信主观的事实真相,也就是说事实真相会随着观察者的不同而改变,事实真相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并且大部分受到人们所处的背景环境的影响。
概况—特点☐叙事方法具有广泛而独特的作用。
重要的不是“叙事疗法”名称本身,而是叙事的方法。
☐它使心理过程与内容结合,使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结合,使心理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这可以克服以往心理学研究把人从文化内容、社会历史文本中抽离出来的弊端,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背景。
概况—特点☐当人们处于“叙事”时,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种“工具”或“技术”,而是叙述者的生命故事,反映的是叙述者的生命态度、生命要求和生命抉择。
☐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很重要。
同样的事实,因为不同的解读,就会释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痕迹,有许多的故事,故事中积极的内容被发现,向上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概况—定义叙事疗法的治疗就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使问题外化,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的片断,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第二章主要理念主要理念—核心观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如果他们遇到问题,一定与他们过去的故事有关,而这个故事是他们自己建构的。
他们当下对问题的看法影响未来的解决。
☐但他们同时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质,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咨询师要做的,无非就是引导他走出过去的建构框架,从他已经建构的故事中找到并强化他内心可能被忽视的解决问题的能量、因素。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一: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叙事治疗认为:人不等于问题,当你认为来访者在面对问题时,已经很好地把个案和问题分开了。
☐后现代学派跟古典学派不同,古典学派重视诊断人的问题,分析人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二:“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主人”☐叙事治疗相信,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主人。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要面对问题。
但我们能够走到今天,一定是有办法在支撑,所以我们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
☐“说出来”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事,人们往往在叙述里就产生了新的可能性。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三: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叙事疗法的创始人麦克•怀特说:“个人问题的形成,有很大因素与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
”☐在传统文化里,一个人应该怎样才是成功的?功课要好,赚钱要多,才是成功。
☐我们的很多问题都与主流文化(包括传统习俗)用什么样的量尺来量我们有关。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四:“较期待的自我认同”当人们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这叫“问题的自我认同”。
带着问题的故事,我们称它为主线故事。
而有些生命中故事没有被看到,那是可以让人有力量的故事,是支线故事,找到这样的故事可以带来“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五:“寻找生命的力量”☐叙事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都是生命的主人。
虽然很多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慢慢地去走,去看,我们一定会找到属于生命的力量。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唤起当事人生命中曾经活动过的、积极的东西,以增加其改变的内在能量。
第三章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之一:访谈访谈:即咨询。
这样的咨询不是个案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由咨询师给个案指导,而是咨询师带着尊重、好奇、谦卑的心面对自己的个案,相信个案是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个案是解决问题的专家,与个案一起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核心概念之二:期待期待:个案未来想要达到的目标。
一般在访谈开始,或者结束时,咨询者会询问个案,有什么样的期待,即希望访谈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在结束时会询问,有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
或者是在访谈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目标。
核心概念之三:外化1☐所谓的“外化”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厘清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使咨询师可以与来访者共同面对问题,目的是更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外化时把问题想象成一个客体,有时是将问题拟人化,好去探索其长相、个性、生活方式、生命过程等等,透过这样的问话,建构出它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甚至可进一步为之“命名”。
核心概念之三:外化2☐外化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技术,更是一种重要的态度☐如:一个爱发火的学生的外化,即愤怒的外化。
愤怒会让我们做什么?当愤怒来的时候,我们怎么做会让自己感觉比较好?愤怒想告诉我们什么?核心概念之四:命名☐命名:在咨询过程告一段落时的总结与归纳。
包含了个案的价值观、意图和信念,是个案用于应对困难和努力的动力和内在的动机,也是个案内在的资源和力量。
☐例1:“对于小公主和小丫头经历命名的话,是什么?”“这是修炼。
”☐例2:“如果要你对这一堆哭泣的纸的命名的话,是什么呢?”“我要命名仔玉,玉是藏石头中的。
”核心概念之五:主线故事☐主线故事:来访者生命故事中那些特别突显,不断地被储存记忆,成为围绕着某个主轴的故事,就是主线故事。
☐主线故事是被大家认可的故事,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阻碍个案困扰不前。
☐如:在职校读书的学生都不是好学生。
我成绩不好,我就不是好学生。
我挣的钱不多,我就不是优秀的人核心概念之六:支线故事☐支线故事:被忽略的故事。
没有被看到,但却存在的线索。
是值得关注,被看到的故事,也是个案有力量的资源支线(替代)故事。
故事背后的故事(因素)。
☐叙事不再支持与重复那些对个案伤害却无意义的主线故事,反而有兴趣看一些被忽略的“轶事“,即替代故事。
核心概念之七:解构☐解构是一个过程,它是由一系列问话实现的。
通过问话对主线故事进行“拆解”,找出“支线故事”的过程就是解构。
☐解构可以让来访者看到“主线故事”是如何被建构的,一些故事是非必然、非真理性的。
☐解构的目的就是让来访者“打开包装”,为他提供多机会、多角度、多种可能性看“主线故事”的指引。
核心概念之八:重构☐重构:透过支线故事,重新建构关于自己的新故事。
新故事能够帮助个案走出困境,给个案带来力量,帮助个案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并且能够产生出面对困境的勇气☐虽然不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态度上会有所改变。
对于未来怀着充满希望的态度。
核心概念之九:回应☐回应:咨询师对于个案的期待和想法,包括一些支线故事,做出一些停留,让个案与咨询师一起去看其中的原因与背后的意图。
☐如个案说,“那一次,我忍住了,没有发脾气。
”咨询师回应:“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到的让脾气不发出来?”核心概念之十:贴近贴近:全方位地理解个案。
这是叙事常用的术语和方法与技巧。
基于后现代和建构主义的哲学观,个案对事物的理解,来源于他个人的经验,因此在访谈过程中,其一,要带着好奇的态度去理解个案的观念;其二,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也要从个案自己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角度来看,如何去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
核心概念之十一:见证☐见证:即被看到。
个案的努力、艰辛、苦难、以及能够在困难中不放弃、坚持的毅力,被人看到,从而加强个案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可以是被穿越时空的过去或者未来的自己看到,也可以被对自己来说的重要他人看到。
☐如:“未来20年后的你,看到现在你的努力,会感谢你什么?”“你外婆看到曾经的小公主,经历了小丫头的苦难,现在又有了不一样的成绩,她会认为你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核心概念之十二:陪伴陪伴:理解个案的苦难、情绪和痛苦,在个案感到悲观的时候,觉得有个人在那里陪伴他,理解他,感觉到温暖和希望。
叙事的哲学观,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不是咨询师,而是个案,因此,在访谈过程中,咨询师做的事情,不是提出建议,而是去陪伴面对问题的个案,让他觉得不再孤单和无助,让个案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核心概念之十三:体察☐体察:在访谈过程中,咨询师不仅要觉察到个案的情绪、想法和语言背后的意图,也要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在访谈过程中,需要用一些方法不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做评判,影响访谈过程。
☐如:一个第三者来访谈,就不应该在过程中说,第三者怎么不好。
咨询师这时候需要了解到自己的价值观,同时放下自己的观念去陪伴个案。
第四章技巧方法技巧方法—一般技术会用到的一般技术方法包括:☐倾听☐澄清☐重复☐具体化☐释义☐共情☐总结技巧方法—一般技术—澄清☐是指要求来访者对于“含糊、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与详细叙述,是让来访者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楚,并确认咨询师对来访者信息知觉的准确性。
☐澄清反应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并以下面的短句开始,如:“你是说。
?”,或“你能试着再描述。
?”或“你正在说的是。
?”技巧方法—一般技术—共情☐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技巧方法—基本原则☐不做指导者、控制者和责任人,而是共享、互动的陪伴者☐不沉重、不着急,创造轻松和互相滋养的关系☐尊重、好奇、透明的咨询氛围☐不专注于访谈对象改变与否,专注于对访谈对象生命故事的了解、欣赏和感动☐不放弃,不失望,对访谈对象的生命故事保持好奇☐不隐藏,不压抑,开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技巧方法—基本原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寻找力量☐绝对相信人有力量处理任何问题。
相信人可以不断地面对问题、挣扎、思考。
☐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生命挑战的专家,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叙事治疗的四大技巧外化—解构—重构—丰厚主线故事支线故事无助勇敢时间事件坚强我不被爱外化重构解构重男轻女苛刻妈妈力量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图解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外化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外化☐相信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不要被问题绑架☐当人与问题分开的时候,人会由无力感进入到使自己可以有力量去面对问题☐通过外化,让人透过问题,去看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去珍惜自己的问题☐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外化外化的“点”☐负向问题:焦虑,恐惧,烦恼,对自己不满,抑郁,自悲☐正向、宝贵的特质:勇气,梦想,坚持,毅力☐注意:语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