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方略刍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形成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现阶段中国高职教育已进入调整结构、丰富内涵、提升质量和增加效益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在创建示范院校,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达到“五位一体”、“四化同步”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选择怎样的发展方略,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苦苦探索的难题。

文化为基: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本质属性是高等性、职业性、应用性、人文性,“就业导向”、“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高职教育划分在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层次。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同样担负着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责任与义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精神发展与物质发展脱节、人的本能欲望与人的文化自律脱节所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

维系5000年中华文明进程的儒家文化屡遭误解和肢解,而在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又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功利主义猖獗。

在此情形下高校也难独善其身,利己主义侵蚀了大学校园,导致了大学精神的扭曲变形,高等职业教育过度专注于教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由此导致的“有知识无智慧、有技能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社会成员问题愈发突出。

现在中央提出“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并将文化育人作为高校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文化育人的实质就是文化自觉的教育体现,其本质要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引导,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培养人全面健康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社会文明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

高职院校发展的前提是树立与高职教育理念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培育校本特色的大学文化,形成共同的办学价值观和理想追求。

目前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以文化确立大学在社会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因此,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实施文化育人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文化自觉的体现。

高职院校应在优化学院综合文化环境、建立现代大学文化、提升学院文化层次、营造学院文化建设氛围、打造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大学文化潜移默化、贯穿始终的作用。

技能为先: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决策部署。

当前和未来的一个时期,职业教育面临“四化同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迫切要求提升社会成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迫切要求职工技术更新和技能培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要求提供多次多样多层的教育机会”。

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高职教育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内涵,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目标的结合与统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贴近实践、贴近职业的教育,是学做相统一的教育,是培养做事之人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必然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从事某一项职业提供一种工具的准备和职业持续发展的准备,以期达到人与职业的有效匹配。

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是学生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别于其他院校毕业生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核心要素,更是高职教育的立身之本。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职院校的四大基本功能。

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逐渐迈向后工业化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工艺复杂程度的增大,包括高技术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就业岗位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分工将变得越来越细,培养一大批技术娴熟、职业道德与操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方略刍议
杨云峰【摘要】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调整结构、丰富内涵、提升质量和增加效益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达到“五位一体”、“四化同步”要求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应坚持文化为基、技能为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略,才能建成人民满意的一流高职院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方略
66
守高尚、素质精良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已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
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技术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是其中一个层次或环节。

职业教育的产生源于产业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是一种打破教育与职业的界限,“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即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

产教融合的核心内容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策略是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优化职业教育的需要,是促进知识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的需要。

“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已经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加强与职业教育界的合作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产业界的共识;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企校一体”、“多元主体”等校企合作模式,推进校产教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提升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增强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必须推动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工作。

为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升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能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发展通道,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教育部已开始构建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国家体系、国家体制和国家政策。

各高职院校也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将顶层设计引入学校发展战略中,为院校科学发展提供指引。

其次,高职院校必须把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根据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任务和阶段性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材教法、推进信息化建设,有针对性地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区域或行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最后,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制订实施各类专业教学标准,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积极开展校企一体化办学实践,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

特色发展:高职院校的生长支点
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本质规律、比较持久和稳定的发展方式。

高职院校发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
特色,是独特的办学理念与风格。

高职院校在适应经济建设、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应突出“特色兴校”原则,继承和发扬自身优良传统、学习升华其他院校的优秀理念与实践特性,才会形成鲜明的特色与个性,才能找到生长的支点和发展的动力。

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

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手段,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体制和结构。

行业和区域经济为高职院校提供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行业、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专业建设,在服务行业或区域发展中,创立具有行业背景或区域特征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院长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主导。

教育家陶行知在1926年7月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

”办学特色是院长个性特征的外显,它既体现了院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也体现了院长自身的品德修养、学识、威望和作风。

一个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宗旨、培养模式、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院长起着主导作用。

“三能型”教师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主体。

高职“三能型”教师指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还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同时也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的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

“三能型”
教师是高职院校突出特色求发展的中坚力量,院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坚持文化为基、技能为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略是高职院校建人民满意的一流高职院校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
教育报,2013-01-25.
[2]鲁昕.201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
话[N].中国教育报,2013-03-20.
[3]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
术教育,2011,(19).
[4]刘洪一.文化育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罗海丰,陈泽龙.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
教育与职业,2008,(5):27.
[6]唐珍名.大学文化与特色兴校[J].大学教育科学,2004,(2):17-18.
[7]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J].教
育研究,2011,(6).
[8]崔永华,张旭祥.论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J].教育发展
研究,2010,(17).
[9]杨华,黄刚娅.高职院校“三能型”教师培养途径的探讨[J].
时代教育,2012,(19).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67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方略刍议
作者:杨云峰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刊名:
陕西教育(高教)
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 (GAOJIAO)
年,卷(期):2013(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xjy-gj201306046.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