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图中常见的问题汇总
结构审图常见问题总结
措施:计算书应按照图纸表达的内容进行 建模计算,当设计过程中层高和层数进行 了调整后,应及时更新计算,建议在出图 前,对图纸(包括建筑和结构图纸)和计 算书进行相应包含人防电 缆井、进排风竖井出地面结构图,该图可 由设计人自行设计,也可选用国家标准图 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01。
措施:在设计时应按《抗规》6.3.3条执行, 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 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措施:根据《高规》7.2.2条的要求,不论是否 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所有短肢剪 力墙的全部竖向钢筋的配筋率均要满足: 底部加强部位一、二级不宜小于1.2%,三、 四级不宜小于1.0%; 其他部位一、二级不宜小于1.0%,三、四级 不宜小于0.8%。 一般情况下,含有“宜”字的规范条文尽量 执行。
措施:在设计时应按《高规》7.2.15条执行, 暗柱阴影部分的长度在满足≥bw和≥400mm 的要求之外,尚不应小于约束边缘构件lc长 度的一半。
措施:在设计时应按《地基规范》8.4.5条 执行,采用筏型基础的地下室墙体内应设 置双面钢筋,钢筋不宜采用光圆面钢筋, 水平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竖向钢筋 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措施:《混规》9.1.6条规定:按简支边或 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当与混凝 土梁、墙整体浇筑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 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钢筋不宜小于 Φ8@200,且单位宽度内的配筋面积不宜小 于跨中相应方向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与混凝土梁、墙整体浇筑单向板的非受力 方向,钢筋截面面积尚不宜小于受力方向 跨中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本次学习到此结束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06G101-6图集砼结构平法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平法常见问题答疑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06G101-6图集问题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email=8@200]8@200[/email]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答: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图纸会审常见问题
1.建筑、结构说明有没有互相矛盾或者意图不清楚的地方2.建筑、结构图中轴线位置是否一致,相对尺寸是否标注清楚3.如果是框架结构,看建筑、结构图梁柱是否尺寸一致,如果是砖混,看墙厚、构造柱的布置是否一致4.核定交桩以后的标高与图纸中的标高是否有出入5.建筑装饰装修表是否包含所有房间6.查看门窗的做法是否明确,有图籍的按照图籍,没有图籍做法的是否有大样,大样中开启方向、玻璃材质、龙骨材质等是否明确。
7.一般设计容易疏忽的是窗台做法、窗帘盒做法、门窗的材质、门垛尺寸8.看结构图说明中是否与规范相矛盾或有出入,如有,协商按哪个标准施工9.从施工角度考虑,是否有施工难度大甚至不可能施工的结构节点,比如坡屋10.如果自己掌握的比较全面的话,要检查室内管线是否打架,尤其是室外工程管线是否打架面与平屋面相交的地方,梁的交叉施工最容易出问题。
10.楼梯踏步高和数量是否与标高相附11.建筑立面图中的结构标高是否与结构图每层的标高相附12.檐口的地方标高容易出错,适当注意13.建筑平面里的门窗洞口尺寸、数量是否与门窗表里的尺寸、数量相符图纸会审工作首先应熟悉施工图、如: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图等。
1、会审图纸综合归纳常见问题如下;a 尺寸、标高是否一致;b水、电、设备安装专业图之间、图号之间是否有矛盾;c预留洞、预埋件是否错漏;d构造作法是否交待清楚;e材料选用是否合理,设计是否能满足质量要求;f基础、地沟等是否相碰;g建筑图与结构图是否一致;h标准图、详图是否正确;i顶棚、墙面、墙裙、踢脚线、地面等装修作法是否协调;j门窗、构件的尺寸、规格、数量是否相符等。
2、熟悉图纸的方法及要领:先粗后细:就是先看平,立、剖面图,对整个工程的概貌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对总的长、宽尺寸、轴线尺寸、标高、层高、总高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然后再看细部做法,核对总尺寸与细部尺寸。
3、图纸会审时应审查以下问题:(1)建筑部分: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在建筑总图上的位置有无不明确或依据不足之处,建(构)筑物平面布置与现场实际有无不符情况等。
100个现场常见图纸及施工问题优秀技术负责人必备
100个现场常见图纸及施工问题优秀技术负责人必备这100个问题,在施工现场,设计和施工需要充分沟通,才能真正在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管理上等把握主动!一、结构专业的设计或施工问题部门、专业间配合类存在问题1:女儿墙、沉厕管井侧墙、屋面天窗壁等,大多是在钢筋混凝土板上为砌筑的砖或砌块墙体,砌体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界面处易形成裂缝,造成漏水。
解决措施:所有建筑要求做泛水处,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泛水,泛水高度如建筑无特定要求的,按200高。
存在问题2:梁与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施工不便。
解决措施:同时浇筑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一致。
存在问题3:地下室后浇带要在至少60天后方可浇筑,但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及基坑回填工程却需要先行施工,如何处理。
解决措施: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在外侧设一通高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该板置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内侧,建筑设计需考虑该处的防水做法,结构设计需考虑该板在后浇带尚未浇筑前用于拦挡回填土。
存在问题4:有些墙垛的尺寸太小,不便于砌筑且质量不宜保证.解决措施:与混凝土墙、柱相连的墙垛尺寸≤120×120或某一边长小于120时,采用现浇混凝土墙垛。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类存在问题5:屋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偏高,易产生裂缝而漏水.解决措施:屋面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尽可能≤C25级。
存在问题6: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偏高,易产生裂缝而漏水。
解决措施:施工周期较长的大体积混凝土(如地下室底板、外墙等),设计时宜考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可采用不少于60天龄期的混凝土强度。
存在问题7:地下室底板及侧墙后浇带新旧混凝土界面处易产生裂缝,经常出现渗漏。
解决措施:后浇带接缝处应做成企口;主筋在后浇带处按断开处理;采用膨胀止水带.存在问题8:现浇混凝土板内预埋PVC电管时,混凝土板经常沿管线出现裂缝。
解决措施:钢筋混凝土板中预埋PVC等非金属管时,沿管线贴板底(板底主筋外侧)放置300宽φ1.0×10×10钢丝网片。
隔震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
隔震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摘要:隔震技术对于大多设计院尚属于陌生领域,在隔震结构施工图审查过程发现各方面的不足之处,本文汇总了隔震结构抗震专项审查常见问题。
关键词:隔震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我市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学校、幼儿园已普遍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且以隔震技术为主。
隔震技术对于大多设计院尚属于陌生领域,在隔震结构施工图审查过程发现各方面的不足之处,汇总如下。
一、结构设计总说明1.隔震结构应专门写一个隔震结构专项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中应注明该建筑为隔震建筑,并写明采用隔震建筑的依据。
2.应补充结构不规则性判断,并明确采取的措施。
3.应对建筑物高宽比、高度进行复核,超过规定时,设计文件中应有专门研究的结果(或结论)。
4.应补充对于近场效应的依据,应明确本工程与发震断层距离。
5.设计文件应提供隔震层(构件)竖向承载力验算、侧向刚度、阻尼的数值。
6.应提供隔震层罕遇地震水平位移值,并核查设计说明中罕遇地震水平位移是否与计算文件一致。
7.图纸中需注明穿过隔震层的设备管线、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8.说明中应详细列出隔震装置(隔震支座)和消能部件(消能器)的性能参数。
9. 说明中应注明隔震装置和和消能部件在安装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测,并应根据产品标准给出检测值的误差限值。
应给出产品的总数及检测的数量。
10.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定期检查及更换要求,如产品维护更换年限、检查的周期、特殊检查条件(过火、强风、中震、大震)、检查要求及合格标准等。
11.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周边一般不再设置永久性结构构件,若设置,施工图纸说明中应注明隔震装置和和消能部件周边应留有足够空间以便于检查和替换。
12.应根据设计类型将工程采用的规范规程列入设计说明中。
13.根据《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设计说明中应注明支座内的橡胶总厚度。
人防结构常见问题
五、人防工程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防空地下室墙体如何表达? 因为人防墙体种类较多,如外墙、临空墙、防护单元隔墙、密闭隔墙、防护密闭门门框墙、悬板活门门框墙等,建议将各类墙用不同的填充区别。 画出地下室墙体布置图。
1
防护密闭门门框墙设计问题较多
2
结构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专业选用的防护密闭门型号查阅标准图确定防护密闭门门框墙门洞尺寸、下槛标高(有槛门,无槛门),保证防护密闭门钢门框与钢筋混凝土门框墙贴建。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γd 取值?
答: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钢筋不再使用HPB235,而改用了HPB300,还增加了HRB500钢筋。对HPB300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γd暂可采用1.5,对HRB500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γd暂可采用1.15。
对于次要出入口,当第一道防护密闭门设在楼体间内时,楼梯是否要考虑人防荷载?
答:为保证在武器爆炸后人员能从内部打开第一道防护密闭门,在门前开启范围内,即第一道防护密闭门前上方对应的休息平台及梯梁应按考虑武器爆炸等效荷载进行设计,其值可取室外主要口楼梯的武器爆炸等效荷载 。
01
人防外墙的计算简图如何取?
在图纸中应明确防空地下室结构钢筋的锚固长度。
根据防空地下室结构受力的特点,钢筋的锚固与抗震等级三级的要求一致,应在图纸中明确各部位的锚固长度,或在说明中指出顶底板及墙体钢筋按07GJ01-58至68页构造施工。
采用人防门封堵,荷载如何取值?按封堵构件如何取值?
答:采用人防门封堵时,应按门框墙上对应的等效静荷载取值;根据《冀人防字[2010]51号》文件要求,平时出入口战时封堵应采用防护密闭门或防护密闭封堵板封堵,不允许采用构件式封堵。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一、建筑结构问题
1. 结构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梁柱截面尺寸过小或过大、开间跨度超过规范限定、楼板厚度不足等。
2. 结构布置不合理,如柱子设置不当、楼梯位置不合理、楼板及悬挑设计存在风险等。
3. 设计荷载与实际需求不符,如荷载计算不准确、地震及风荷载计算不合理等。
二、建筑材料问题
1. 材料选择不合理,如使用次等材料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
2. 材料使用不当,如管道施工过程中弯折过度、管道接口不严密等。
三、建筑设备问题
1. 设备位置设置不当,如电缆走线布置混乱、通风设备位置选择不合理等。
2. 设备选型不当,如使用功率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空调、电梯负载过大等。
四、建筑安全问题
1. 消防设计缺陷,如消防通道设置不合理、消防水源不足等。
2. 疏散通道设计不当,如疏散门位置不合理、避难层设置不合理等。
五、建筑节能问题
1. 外墙保温隔热设计不合理,如保温层厚度不足、保温材料选择不合适等。
2. 采光设计不合理,如窗户数目过少、窗户尺寸过小等。
六、建筑施工工艺问题
1. 现场施工方法不合理,如搭设脚手架不规范、混凝土浇注操作不当等。
2. 施工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如钢筋数量计算错误、砌墙砖砌筑误差过大等。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主要涉及建筑结构、材料、设备、安全、节能和施
工工艺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现和纠正,可以确保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YJK施工图常见问题解析
楼板计算结果分析
对比上部等值线结果与楼板施 工图中有限元结果的差异
14
02.加腋大板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 梁结果对比使用模型特点
模型1
按照刚性板设计,并考虑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模型2
按照弹性板6设计,不考 虑梁板相对偏移
模型3
按照弹性板6设计,考虑 梁板相对偏移
模型4
腰筋按构造配
按截面高宽比分配
完全由腰筋承担
首先,如果需要纵筋抗扭,则一定 选配至少上2下根筋腰完筋全,不即此负不选责考项受虑下扭,腰筋的面积不小于构造配 h w ≥ 4 5 0,m腰m筋才除配满腰足筋筋构的面造规积要定a求;s Y其a o次A , 同 时 不 小 于 按 比 例 , 如 果 根外据,构还造承选担出全分的部配腰的的筋受腰面扭筋积 面小 积 a s Ya o B 。
楼板施工图计算
➢ 忽略了暗梁刚度,只保留弹性板 的刚度。
注:柱上板带位置按虚梁方式建模,整体结构计算与楼板计算均忽略虚梁的刚度,两者在相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接近。
5
总结
➢ 在上部结构计算楼板时可以考虑楼板的真实轴力,将楼板按照拉弯或压弯 构件进行计算;
➢ 在楼板施工图中,只是将楼板按照纯受弯构件进行计算。 ➢ 但是当楼板的配筋由构造控制时,均是按照板类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计算
➢ 荷载工况只包括恒载、活载、人 防三种工况。
注:如果需要在楼板施工图中,也考虑本层的 竖向构件刚度,可以选择相应的参数项。
4
? 整 体 计 算 方 式
整体计算方式与楼板施工图计算方式的差异
整体计算
➢ 按暗梁方式建模,则在整 体结构计算时,不仅包含 了弹性板的刚度,同时也 包含了暗梁的刚度。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 LD结构设计空间 - powered by phpwind_net
1.1 未按勘察成果设计问题:国务院2000年1月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设计单位应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中发现有些工程设计时的参数取值与勘察报告不符,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和支护结构的计算参数、地下水位等。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设计人员根据个人的经验确定设计参数,且未与勘察单位协调调整补充相关资料,设计人员以为勘察报告中的设计参数不合理时,应与勘察单位协调,对勘察报告进行修改。最常见问题的是设计所采用的地下水位与勘察结果不符,按照勘察结果抗浮或者地下室底板算不下来的时候自己假设一个水位进行计算,水位取值一定要经过勘察单位核实确认。
1) 锤击沉管灌注桩禁止在市区及深厚软土地基中使用;
2) 振动沉管灌注桩禁止在密集市区及深厚软土地基中使用;
3) 静压沉管灌注桩限制在对挤土、振动及噪音有严格要求的区域中使用;
4) 冲钻孔灌注桩无泥浆处理系统时禁止在可能造成污染的环境区域使用;
5) 锤击预制桩限制在市区及挤土、振动、噪音可能对周边造成影响的场地使用;
6) 静压预制桩限制在挤土可能对周边造成影响的场地使用;
7)
人工挖孔桩:限于安全、防护有保证的允许深度内使用;地下水位以下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降水措施、且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时方可使用;有砂、碎卵石含水层,深厚淤泥层(W>60%),垃圾填埋层以及化工厂等场地禁止使用;
8) 振冲挤密碎石桩限于在市区以外的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处理,不应采用振冲置换碎石桩;
9) 悬臂式支护:当软土厚度≥5m且基坑深度≥5m时限制使用;
10) 水泥土重力式支护:当软土厚度>8m且基坑深度≥6m时限制使用;
 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高位转换的高层建筑;
图纸会审常见问题
图纸会审常见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图纸会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是指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在收到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熟悉,审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情况并提交设计院进行处理的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图纸会审,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变更和延误,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然而,在实际的图纸会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图纸会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建筑专业方面1、尺寸标注问题图纸中可能存在尺寸标注不清晰、不完整或相互矛盾的情况。
例如,建筑平面图中的房间尺寸与剖面图中的尺寸不一致,或者门窗洞口的尺寸标注与实际所需尺寸不符,这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扰,导致施工错误或材料浪费。
2、建筑做法问题建筑做法的表述不清楚或不详细,比如地面、墙面、顶棚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未明确,屋面防水、保温的做法交代模糊,楼梯栏杆的高度和材质未注明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果,也可能导致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
3、防火设计问题防火分区的划分不合理,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和距离不足,消防设施的布置不到位等。
防火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存在问题,将给建筑物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4、无障碍设计问题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不满足规范要求,如无障碍通道的坡度、宽度不符合标准,无障碍卫生间的设施配置不全等。
这会影响到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不符合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二、结构专业方面1、基础设计问题基础的选型不合理,如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选用了不适合的基础形式;基础的埋深不足,不能满足建筑物的稳定性要求;基础的配筋计算错误,导致基础的承载能力不足等。
2、梁柱布置问题梁柱的布置不合理,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空间效果。
例如,梁的高度过大,影响房间的净空高度;柱子的位置不当,挡住了门窗洞口或影响了室内的布局。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300问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300问近几年地下室上浮破坏、钢结构屋面塌陷、自建房私改倒塌、装修拆除剪力墙等结构事故不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全国加快取消施工图审查步伐,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终身负责制,住建部陆续发布实施全文强条的通用规范,再次强化建筑安全“底线”意识,这些都对结构设计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帮助一线的结构设计师提高设计质量,规避事故风险,“不踩坑、不背锅、不抗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下属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创新中心,与50+位结构设计各领域一线专家一起,收集整理500+近期的结构师们关注的设计及图审常见问题,全面涵盖地基基础、地下室、人防工程、混凝土结构、减震、隔震、装配式、加固改造、超限结构、多高层钢结构、门刚、钢厂房、大跨空间、钢-混组合结构等常见设计内容,用专业课程,为结构师们答疑解惑,同时解决你遇到的各种图审疑难问题。
壹钢结构设计常见问题01 门式刚架&钢厂房设计常见问题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对主体结构荷载风荷载有何影响?2、《工程结构通用规范》对围护结构荷载风荷载有何影响?3、如何利用软件考虑雪荷载的不均匀布置对刚架及檩条的影响?4、门式刚架屋面梁面外计算长度如何取值?怎么考虑隅撑的约束作用?5、门式刚架结构隅撑应该怎么布置?如何考虑隅撑对屋面梁的约束作用?是否可以考虑隅撑对檩条的支撑作用?6、屋面檩条与墙面檩条设计时如何考虑屋面板及拉条的作用??7、计算桁架结构时,节点采用铰接还是刚接?支座如何处理比较合理?8、厂房结构梁柱高厚比、宽厚比超限如何处理?如何考虑厂房结构的“高延性,低承载力”或“低延性,高承载力”?02 多高层钢结构设计常见问题1.一阶弹性分析法、二阶P-Δ弹性分析法、直接分析设计法,分别在什么条件下采用?2.钢柱到底有没有轴压比的限值?3.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应该如何取值?4.钢结构“强节点弱构件”到底如何计算?5.钢梁与钢柱连接,腹板螺栓如何计算?6.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地震,梁、柱均遭受破坏;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仅梁破坏。
中标图纸问题汇总分析
中标图纸问题汇总分析
1、建筑结构图的纠缠不清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建筑图与结构图不对应,存在建筑、结构图说明相互矛盾或不清晰现象;轴线位置不对应;框架结构建筑梁柱尺寸不一致,砖混结构墙厚不一致等问题。
审核时,应先看建筑,再看结构,重点核对标高轴号等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比对,杜绝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
图纸说明也应重点审核,严禁复制其他图纸敷衍了事。
2、细部位置不合理
宏观的总图往往没什么错误,可一到细部做法就常有麻烦事儿,有时门窗做法不详细、开启方向弄反;材料取用不详、用量不详等问题;图纸说明与规范存在不符;节点设计不合理等。
真正能指导施工的恰恰是这些细部构造做法的图纸,所以必须确保施工单位拿到图纸就可以直接开工,图纸多细致都不怕,越细致越好。
对于细部构造能否采用图集通用做法,一般来说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能盲目,采用图集做法时一定要核查该做法与图纸乃至整体工程是否协调。
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节点部位,应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商讨解决办法,如非必要可进行更改。
3、专业管线交叉出问题
常见问题为水电暖等各专业管线“打架”,在室内外均有出现,室外还存在工程管线“打架”问题,这个问题应尽量在设计阶段进行避免,各专业在设计时加强沟通,多方审核,杜绝图纸已经完成,施工时发现管线“打架”,避免因此导致变更,避免浪费工期、增加成
本。
预留洞、预埋件错漏
常见预留洞、预埋件出现错漏,导致后期对结构进行拆改,造成不必要的开支。
在图纸设计时应加强土建与安装、水电暖等专业的协调,确定预留的具体位置,施工前再进行一次复查,杜绝后期拆改现象。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审图所肖振忠一、基本理念问题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设计依据及结构计算要求应分别按《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1年版)》第3.2.2及第3。
2。
3条执行,并应特别注意,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有些设计人不加分析判断就生搬套用计算结果,甚至直接采用计算机出图并疏于校对审核,笔者认为这是设计理念上的肤浅与盲从,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有很大风险的,设计中应予以杜绝。
二、结构的规则性问题规则性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多层结构也应注意结构的规则性,有些设计者认为只有高层结构才应注意结构的规则性而忽略多层结构,这是不正确的。
《抗规》表3。
4.3—1及表3.4.3-2分别列举的三平三竖不规则类型,设计人员应认真熟悉.达到其中一至两项的应为不规则结构,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达到三项(或两项且其中一项很严重)时应为特别不规则,此时若是高层结构即应列入超限审查范畴,如是多层,也不能忽略,应按《抗规》3。
4.4-3条规定专门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另外,结构规则性应该从方案阶段就介入和关注,这阶段能够改善是事半功倍的.三、关于双向地震与偶然偏心偶然偏心,在《高规》中出现两次,一次是4。
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言外之意就是双向地震与偶然偏心可以不同时考虑。
另一次是3.4。
5条,规定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这意味着,高层位移和承载力计算时都应考虑偶然偏心。
双向地震,《抗规》5。
1。
1—3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我们审查中在尺度把握上的标准是,在规定水平力偶偏下(多层可以不计偶偏),多数层位移比超过1。
3时,应计入双向地震影响,因为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这也只是一种参考尺度。
佛山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常见问题解析结构
⑵ 在送审资料中未能及时提供市规划局的批 准施工图,或存在技术指标与规划局批准的 施工图指标不符的情况。
(3) 施工图指定建筑材料、生产厂家违反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 ⑷ 笼统标明按某某规范或规定执行,而不明 确具体措施和做法。 ⑸ 存在专业会签栏未签,各专业图纸之间做
凡在抗震设防区进行的,超出国家现行规 范、规程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 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 工程,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 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向 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专项报审,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组织专家委员会,开展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并将审查意见作为施工图审查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办质[2004]35号)
3) 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 准的,应当由拟采用单位提请建设单位委托国家认 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 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 会审定后,方可使用。
8)高规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 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 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超过时视为超限高层建筑。对于多塔结构,目 前的计算软件输出结果中各塔楼的扭转周期无 法判断,应把多塔结构切分开,按单塔结构控 制扭转周期。(复杂平面的建筑通过设置防震 缝分为多块后,各块未分开单独计算或者按多 塔模型进行计算,造成各块间变形一致,计算 结果不正确)。
结构设计中的常见强条问题
结构设计中的常见强条问题1 地基基础1.1 地勘报告的规范性问题岩土勘察报告应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不能机械被动地按其提供的参数和建议进行地基基础计。
目前土勘察报告是与施工图一起报送审查机构进行平行审查,结构设计通常是依据未经审查合格的岩土勘察报告进行,不经分析盲目采用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1.1.1有的岩土勘察报告没有实测、也没有估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就随意划分场地类别。
结构设计按错误的场地类别进行抗震计算,导致上部结构抗震安全度不足。
[抗规]4.1.6通过剪切波速判断场地类别。
1.1.2对某些日期久远的勘察报告,未注意到勘察时所依据的规划总平面图已修改、工程场地存在无钻孔控制的区域(甚至整个拟建工程范围内完全没有钻孔),仍盲目按原勘察报告进行设计,导致送施工图审查后需要补充勘察工作、设计返工,直接影响工程的开展。
1.2 计算桩侧负摩阻力桩周存在软弱土层,地表大面积填土形成堆载,桩周土沉降可能超过基桩沉降,对基桩形成负摩阻力。
设计时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
[桩基规范]5.4.2 计算负摩擦力1.3 计算桩身压屈承载力对于桩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且长径比大于50的桩,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桩基规范]3.1.3第2条[桩基规范]5.8.4条计算桩身压屈承载力1.4 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液化土和震陷软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粗和加密[抗规]第4.4.5条1.5 大直径桩检视桩底不良地质条件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
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桩身直径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地规]10.2.13条1.6 工程桩的检测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验和竖向承载力检验。
承受水平力较大的桩应进行水平承载力检验,抗拔桩应进行抗拔承载力检验。
[地规]10.2.14条1.7 复核地基的检测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业的不断壮大,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施工图审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结构设计问题1.1 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施工图审查中,最常见的结构设计问题就是设计不合理。
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设计计算不准确、结构设计理念不完善、结构设计方案不科学等方面,这样的结构设计问题往往会给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
另外一个常见的结构设计问题是结构构件设计不符合要求。
在实际的施工图审查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结构构件设计不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技术标准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予以纠正并重新设计。
在施工图审查中还会出现一些结构连接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导致结构连接设计不当,对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二、建筑材料问题2.1 使用不合格材料在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之一就是使用不合格材料。
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中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建筑材料,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2 建筑材料型号选择不当另外一个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是建筑材料型号选择不当。
在实际的施工图审查中,有时会发现建筑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材料型号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或者选择了过于昂贵的建筑材料,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 建筑材料使用量计算不准确3.1 设备选择不当在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之一是设备选择不当。
这种问题表现在建筑设计人员在选择设备时没有考虑到实际需求,导致选择了不合适的设备,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3.2 设备安装位置不合理3.3 设备连接方式设计不当四、其他问题4.1 火灾安全设计4.2 绿色环保设计4.3 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主要包括结构设计问题、建筑材料问题、建筑设备问题、火灾安全设计、绿色环保设计、施工工艺问题等。
结构图常见的问题(汇总版)
结构图中常见的问题一、结构说明1、关于说明中的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问题:结构楼面标高应为建筑楼面标高减建筑面层厚度,不应简单说明为建筑标高同结构标高,应看建筑大样来定;如果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结构面处,则说明建筑所注楼面标高为结构标高,此时应注意建筑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建筑标注应考虑建筑层厚度的影响,建筑标注高度=安全高度+建筑面层厚度(一般为50mm),门洞标注高度=门洞高度+建筑面层厚度,这样建筑尺寸比较零碎,一般建筑设计者不这样做;一般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建筑完成面处而门窗洞口顶标高线在结构面处,这样结构楼面标高=建筑楼面标高-建筑面层厚度,控制楼面梁高=建筑标注尺寸-建筑面层厚度;如果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建筑完成面处,而结构设计说明又是结构标高同建筑标高,就大错特错,不但建筑与结构矛盾,而且会产生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不够,门洞高度也少了一个建筑面层厚度,造成施工中的极大困惑,有经验的施工方做门洞过梁时会将门洞标高调整过来(有时是无心的,其并不知道错误,只是在控制过梁安装高度时按建筑门窗大样图的指示从楼面向上丈量,结果是歪打正着),但此时如果门洞上是楼面梁时就无法调整而造成门承包厂家要改矮门,如果此时门承包厂家未注意则将造成返工,有幸的是门框是先安装的,门承包厂家只是切除一点门框高度,然后工厂按现场实际加工门扇,从而避免了矛盾,但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问题或窗的高度问题就没有幸运,如果是施工方按建筑大样的指引从楼面向上丈量控制栏板、栏杆、窗台的高度则会造成窗高小了的问题,如果是施工方从上向下丈量控制窗高则窗台高度就小了,只要验收人员认真注意一点,工程将通不过验收,但幸运的是施工方在施工栏板、栏杆时是按建筑大样的指引从楼面向上丈量控制栏板、栏杆的高度的,而施工窗台位置时施工方是从上向下丈量控制窗高的,而验收人员一般注意的是栏板、栏杆的安全高度,这样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幸运儿!但其标注系统是有原则性错误的。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需要进行结构施工图设计。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设计不合理、施工图缺失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给施工带来困难,还可能导致施工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针对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需要及时探讨对策,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设计不合理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设计图纸存在缺陷或者不符合实际施工要求。
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施工难度增加,甚至影响施工质量。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设计人员缺乏经验或者对施工现场情况了解不全面。
对策:为了解决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调研和了解,确保设计图纸符合实际施工要求。
设计人员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以提高设计水平和经验,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二、施工图缺失的问题
对策:为了解决施工图缺失的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和要求。
设计人员需要细化施工流程,确保设计图纸中涵盖了所有的施工细节和工艺要求,以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
三、设计变更频繁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施工图错误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设计图纸中存在错误或者疏漏,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正确执行设计要求。
对策:为了解决施工图错误的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质量控制,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设计人员需要与施工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图纸中的错误,确保施工进展顺利进行。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实际应用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实际应用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建筑图纸作为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时间进度。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下面就常见的建筑图纸错误和纠正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建筑图纸常见错误1.比例错误建筑图纸中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实际建筑的大小和形态。
比例错误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建筑尺寸不准确,影响建筑结构和功能。
常见比例错误包括比例不匹配,比例变形,比例缺失等。
2.左右对称性错误对称性在建筑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左右不对称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和外观的轻重不平衡。
常见的对称性错误包括门窗位置不对称,墙壁厚度不一致等。
3.标尺错误建筑图纸中的标尺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标尺错误可能导致建筑尺寸不准确。
常见的标尺错误包括标尺缺失,标尺与图面比例不匹配,标尺误差过大等。
4.标号错误建筑图纸中的标号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标号错误可能导致建筑材料、设备等配备不准确,影响施工效率和品质。
常见的标号错误包括标号缺失,标号与材料、设备不匹配等。
5.贴图错误建筑图纸中的贴图是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贴图错误可能导致建筑外观不美观,内部装饰不协调。
常见的贴图错误包括贴图尺寸不匹配,贴图内容错误等。
二、建筑图纸错误的纠正方法1.审查图纸质量在图纸编制后应当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图纸质量符合要求,能够准确反映出建筑设计方案的特征。
对于常见错误,应当及时发现并修改。
2.标准化图纸编制建筑图纸应当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编制,比如尺寸、比例、标记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在编制中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避免人为错误。
3.确认图纸正确性在图纸编制后,应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确认,确保图纸正确性,比如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检测,进行各种试算、概算,进行结构分析等。
这些工作能够为施工提供正确的数据和依据,避免出现错误。
4.建立图纸修改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图纸修改制度,将规范和流程明确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和修改记录,对图纸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序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图中常见的问题汇总结构说明1、关于说明中的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问题:结构楼面标高应为建筑楼面标高减建筑面层厚度,不应简单说明为建筑标高同结构标高,应看建筑大样来定;如果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结构面处,则说明建筑所注楼面标高为结构标高,此时应注意建筑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建筑标注应考虑建筑层厚度的影响,建筑标注高度=安全高度+建筑面层厚度(一般为50mm),门洞标注高度=门洞高度+建筑面层厚度,这样建筑尺寸比较零碎,一般建筑设计者不这样做;一般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建筑完成面处而门窗洞口顶标高线在结构面处,这样结构楼面标高=建筑楼面标高-建筑面层厚度,控制楼面梁高=建筑标注尺寸-建筑面层厚度;如果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建筑完成面处,而结构设计说明又是结构标高同建筑标高,就大错特错,不但建筑与结构矛盾,而且会产生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不够,门洞高度也少了一个建筑面层厚度,造成施工中的极大困惑,有经验的施工方做门洞过梁时会将门洞标高调整过来(有时是无心的,其并不知道错误,只是在控制过梁安装高度时按建筑门窗大样图的指示从楼面向上丈量,结果是歪打正着),但此时如果门洞上是楼面梁时就无法调整而造成门承包厂家要改矮门,如果此时门承包厂家未注意则将造成返工,有幸的是门框是先安装的,门承包厂家只是切除一点门框高度,然后工厂按现场实际加工门扇,从而避免了矛盾,但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问题或窗的高度问题就没有幸运,如果是施工方按建筑大样的指引从楼面向上丈量控制栏板、栏杆、窗台的高度则会造成窗高小了的问题,如果是施工方从上向下丈量控制窗高则窗台高度就小了,只要验收人员认真注意一点,工程将通不过验收,但幸运的是施工方在施工栏板、栏杆时是按建筑大样的指引从楼面向上丈量控制栏板、栏杆的高度的,而施工窗台位置时施工方是从上向下丈量控制窗高的,而验收人员一般注意的是栏板、栏杆的安全高度,这样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幸运儿!但其标注系统是有原则性错误的。
2、总说明与分说明矛盾(总说明对于某一设计院来说是通用图,因设计者未注意总说明在本工程或本栋建筑中的适用性,只是简单的拿来而未做修改而造成)(核对总说明和分说明对同一问题的叙述即可发现)。
3、说明不清或错误。
如板筋说明模糊;又如10mm及以上直径板筋采用Ⅱ级或Ⅲ级钢被说明成Ⅰ级钢而10mm以下直径板筋被说明成Ⅱ级或Ⅲ级钢而市场上无货(因设计者语言表达不准而结构设计软件生成的如K8(Ф8@200)、G10(Ф10@150)…板筋符号只代表板筋间距和直径,采用的钢筋类别在结构设计总信息中由设计人员输入,输入的总信息不能表示在图上,需设计人员在图中说明)(注意说明内容及含义即可发现);再如梁平法说明“本图示法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为根据编制,有区别的部分用黑体字表示。
”未有强调“其他部分按(03G101-1)执行”。
4、说明条款遗漏。
总说明对于某一设计院来说是通用图,但不同工程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对总说明中没有的说明的问题,应在不同处所处的图纸上予以说明。
设计说明也不可能包罗所有情况,所以在总说明中一定要明确“本说明未尽之处参照有关规范、规程、规定、标准执行”。
最好能罗列应执行的相关规范、规程、规定、标准。
采用标准图中的标准构件及构造做法的应列出采用的标准构件及构造做法编号(应使用标准图中的编号)及对应的标准图册名及标准图册号。
5、说明中未说明抗震等级特别提高的特殊构件(如框支梁、框支柱、短肢剪力墙、错层柱等),致使施工时未按高抗震等级进行构造处理,造成结构抗震性能下降。
6、说明中未特别强调说明构造方式不同的特殊构件的做法(如框支梁、框支柱,天面框架梁、柱,连梁,一、二级框架角柱箍筋全高加密,错层柱箍筋全高加密等),施工时又未注意(虽在有关规范规定中都有但施工方未执行,施工者因水平不够不知有此规定),致使未按要求施工,影响结构安全。
7、说明中地下室、塔楼、人防砼标号混乱,互相矛盾(因设计者各自为政造成)(注意尽量统一砼标号,如人防与普通地下室完全可以统一,独立剪力墙及柱可以为高标号,与人防墙、侧壁相连的剪力墙及柱应考虑截面的放大而适当降低标号)。
8、高层楼梯间外墙未说明应把踏步板钢筋伸入砼墙中,使外墙计算长度加高,而不满足高厚比要求。
结构计算1、在用计算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未进行必要的特殊构件(如转换梁、角柱、框支柱、弹性板、需特别提高抗震等级的特殊构件的抗震等级等)补充定义,致使特殊构件或整个结构(在未进行必要的弹性板定义的情况下)配筋偏小,不安全。
2、在用计算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未进行必要的特殊风荷载定义,造成结构计算未考虑大跨度结构(如长悬臂梁等)的竖向正负风压,不安全。
3、未查阅计算程序给出的超筋超限信息,未进行必要调整或加强,结构超筋超限且未采取措施,不安全。
4、计算程序没有但规范中要求的有关计算、验算、加设(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抗滑移计算、双肢剪力墙验算、梁下墙内未设置暗柱或未按计算确定配筋),结构设计者也未进行有关工作,造成结构安全隐患。
5、圆弧梁处理不当,不安全。
PMCAD处理楼面荷载时,由两点直线代替圆弧,荷载将减少。
处理: 在圆弧上多加上几个节点。
6、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的门(窗)洞口未计算,未按计算设置了地梁;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内隔墙未进行了计算,更不用说其计算简图、荷载取值、受力传力路径是否明确合理。
7、楼面结构以外的墙肢错误的按一层层高(应按全高计算)计算墙支的稳定性,使其稳定性不够。
改进措施:楼面结构以外的墙肢,架空部分按架空全高计算,无楼板约束的通天墙肢不应当成剪力墙墙肢而应按外挂构件处理。
8、梁的抗扭刚度未折减或折减不够(折减至0时次梁端支座等于是铰支,又未定义以梁为支座的端支座为铰支),导致以梁为支座的端支座处负筋过大而底筋过小。
9、用pkpm进行结构计算时,由于地下室会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地下室越层柱不能被正确搜索,程序按层逐段计算其长度系数。
如果不人工修改地下室越层柱的长度系数,则将造成其截面积配筋偏小,不安全。
10、用PKPM进行结构计算时,在处理越层剪力墙时,由于程序按层高而不是越层部分的总高计算剪力墙的稳定性,造成越层剪力墙稳定性不够,不安全。
遇到越层剪力墙时,应按《高规》附录D手工验算其稳定性。
结构构造1、配筋率小于构造。
常见于挑梁底部,大跨度挑板底部,梁柱、吊柱箍筋。
(因未做最小配筋率验算。
如不参与结构整体计算的构件,应建筑改大的构件,计算时未设定最小配筋率要求的构件。
又如小吊柱配箍太稀,无法约束吊柱砼及竖筋,在意外荷载作用下,砼受压时箍筋对砼基本无约束,而竖筋因箍筋太稀而受压弯曲未发挥钢筋的受力性能,吊柱砼被压溃)。
再如因未进行需特别提高抗震等级的特殊构件补充定义,致使需特别提高抗震等级的特殊构件小于其抗震等级要求的配筋率。
2、II、III级钢筋混用,因无法从外表区分,造成施工混淆,影响结构安全。
3、应全长加密箍筋的柱子,箍筋未全长加密①楼梯间半平台处的柱子由于半平台的平面成为短柱②框支柱及一、二级框架短柱③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柱计算高度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
4、厚剪力墙(厚度>400mm的剪力墙)未按构造要求配三排或四排(厚度>700mm的剪力墙)筋。
5、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的柱未配置芯柱。
6、抗震设计时,且框架梁上部又无贯通筋,设计图中又无特殊说明;施工时取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应为llE=ζlaE),不满足抗震要求。
7、同一标高同一直线上首尾相连的梁没有视为一根连续梁,而是分为几根梁配筋(如其中有一段预应力梁),造成应该贯通的梁筋(如支座负筋)没有贯通。
此时首尾相连处如果视为一根连续梁而只一边标注支座负筋(分不同梁号注写的一整根连续梁在不同梁号相连的中支座处应两边注写支座负筋并尽量统一钢筋型号同时说明拉通钢筋),因不适用连续梁中间支座负筋注写说明,另一边的支座负筋严重短缺。
8、关于梁顶标高高于主梁的次梁端部负筋的锚固问题:其锚固长度应从主梁顶面算起,因结构图中无大样,做法又无说明,所以施工时按主梁与次梁顶同高的情况处理,锚固长度从主梁内侧算起,使次梁端部负筋失去锚固。
在以宽大的转换梁作为端支座且其梁面又高于宽大梁时情况更加离谱,如果在梁面同高或低于宽大梁的情况下,支承在宽大梁上的梁端部负筋(往往非常粗壮)可不下弯,直锚入宽大梁(此时锚固长度已足够),但如果其梁面高于宽大梁端部负筋在宽大梁之上时,如果不下弯根本不能锚入宽大梁。
9、梁柱节点钢筋过密,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采用超流混凝土可解决部分问题,但此时又可能产生收缩裂缝)。
此情况常发生在纵横斜梁交错,柱筋又在梁中弯锚,柱又有二排钢筋,柱二排钢筋又要求在梁中弯锚(如框支梁柱节点)时,此时柱二排筋还存在焊接或机械连接困难(因有弯钩,无法采用直螺纹套筒用拧钢筋的方法拧紧,只能采用正反丝套筒用拧套筒的方法拧紧,同时因其处在二排,只能通过一排钢筋的间隙夹住二排钢筋的正反丝套筒的方法拧紧,因一排钢筋的间隙过小操作极其困难功效极低)的问题。
10、钢筋锚固的水平长度不够,梁纵筋相对于柱、墙截面过粗,边节点入柱、墙水平投影长度不够,不能满足≧0.4La的要求。
一般来说25mm直径的钢筋需水平锚固长度350mm 加上保护层即需400mm的柱、墙截面尺寸,从宽带方向锚入时应注意柱、墙宽是否满足要求。
11、梁端部采用钢板抗剪时,钢板伸入柱头时将柱箍筋截断(可采用在钢板上开孔或开槽让柱箍通过的方法解决,但钢板损失截面不应超过30%);纵横梁中均有钢板但柱子又不是劲性钢筋混凝土(如果柱子是劲性钢筋混凝土,梁中钢板可与柱中钢板焊接形成钢结构焊接梁柱接头)时因伸入支座的钢板受另一方向的钢板阻断,钢板在柱头中的锚固长度不够(如果钢板不高,可采用将其中一块钢板从中间一分为二夹住另一方向钢板交叉伸至柱边的方法解决)。
12、高差超过50mm的相邻板支座负筋在图纸上拉通,施工时又没有解决好高差问题,不是造成负筋变底筋而造成板面根部开裂就是造成高差面露板面负筋。
起因为:建模时小高差视同为同一结构层,故计算机出图时采用拉通支座负筋的配筋方式,计算机出图后结构设计者有未进行修改。
正确处理方法是:板面负筋在梁支座处切断,分别锚入梁内一个锚固长度(一般为30d,下弯不小于12d,梁面标高平较高标高板面)。
13、预应力梁端截面宽度过小,截面抗剪能力不够,端部箍筋超筋,又未在梁端水平加腋以局部扩大截面。
14、预应力梁张拉端加厚板遗漏,无法满足张拉端要求。
15、后张预应力梁非预应力筋配置不够,预应力强度比,一级大于0.55,二、三级大于0.75,不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