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识形态列表精编版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可以支配大众的理论信仰或思想体系,在其影响下,社会群体选择了一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和制度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政治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行动的指导原则。
政治意识形态不是纯粹的学术概念,而是与政治实践相伴而生的,它把理论信仰和实践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个完整的政治意识形态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治意识形态通常被视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于政府和民众的行动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
这种价值体系可能是一种信仰体系,比如宗教信仰或民族主义信仰,也可能是一种理性体系,比如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
其次,政治意识形态通常也会包括一些政治目标,例如民主、法治、平等等。
这些目标是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政治斗争的焦点。
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之争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争辩,更是实践上的斗争。
政治意识形态还包括一些政治策略,即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和方式。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和平演变、暴力革命、徐打不烦、武装斗争等,它们的选择与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最后,政治意识形态还涉及到一些政策和制度问题,如政府职能、税收政策、环境保护等。
这些政策和制度不仅反映了政府的特定理念和价值观,同时也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政治意识形态在现代政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决定了国家和政治组织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的格局。
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也各不相同。
西方国家普遍倡导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经济;俄罗斯则强调国家主义和民族复兴;中国则是以共产主义为主,强调国家发展的优先性和主导作用。
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在于它既驱动着历史进程,又影响着个体行动。
它是政治行动的指南针,也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正因此,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一直备受关注。
各国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都在为自己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奋斗,寻求出一种既能反映时代发展需要,又能致力于人类福祉的政治意识形态。
总之,政治意识形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治意识形态分析共46页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2022年度意识形态资料汇编(10篇)

2022年度意识形态资料汇编(10篇)2022年度意识形态资料汇编1. 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2022年,中国将继续加强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工作。
其中,对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将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推动2022年,将继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个领域的贯彻落实。
思想上的统一将继续加强,以确保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一致性。
3. 文化自信的培养和传播在2022年,文化自信将继续成为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任务。
通过提供更多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内容,培养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并加强文化对外传播,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4. 法治意识的普及与加强2022年将继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普及。
通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的法律素养,加强法律意识,以法治思维引领社会发展。
5. 网络空间治理与信息安全在2022年,将继续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工作,推动网络空间的规则建设,保证互联网健康发展。
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6.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2022年,将继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与研究工作,提升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7. 对外交流与文化交流的加强在2022年,将继续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互鉴,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8. 反极端主义的斗争加强2022年将继续反击极端主义的思想侵蚀,强化对极端思想的宣传和批判,加强社会安全稳定工作,为人民的安定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9. 创新思维的引领在2022年,将继续推动创新思维的引领,鼓励人们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0. 全民参与的民主意识形态在2022年,将继续倡导全民参与的民主意识形态,通过加强人民自主决策的能力和机会,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推进社会公正和民主进程。
《政治学概论》第四章 意识形态

• 1、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 •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马尔库塞认 为,马克思提出的意识形态有三重含 义: • ⑴对历史唯心主义的否定和揭示。认 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的生产 实践活动,而不是观念、体系等精神 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 对意识形态持批评态度——历史唯物 主义 • ⑵它是对社会存在的系统解释。 • ⑶它是一类确定的文化(上层建筑)。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受其制约。
• 三、新自由主义(保守自由主义) • 传统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保 守自由主义) • 传统自由主义:强调小政府,弱国家; • 现代自由主义:强调大政府(积极干预),强国 家——凯恩斯主义的哲学基础; • 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的中立性,反对国家对社 会和个人事务过多干预,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极端重要性——导致里根革 命、撒切尔主义
• 4、直接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 • 马克思、韦伯、诺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 奖得住,提出“制度变迁理论”)均对意 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过论述。 • 诺斯提出,一套促进制度变迁、经济成功 发展的意识形态,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 全局性,合理性,灵活性,包容性
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现实性实践性?2总体性整个上层建筑观念的体系?有机的思想体系三个层次?3阶级性?4相对独立性?5依赖性?第二节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当前仍然具有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一马克思主义?二民主社会主义?不赞同科学社会主义但保留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因素并与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意识形态理论主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意识形态理论
• 四、保守主义 • 埃德蒙· 伯克:保守主义之父,《法国大革 命沉思录》(《论法国大革命》) • 观点:由于人性的不完善,理性的不足, 所以必须尊重前辈遗留下来的传统、习俗 和经验(智慧),反对针对社会建构的抽 象的哲学演绎,反对浩大的乌托邦式的社 会理想和社会工程,要求限制国家权力和 维护个人自由。
政治学基础 之 补充章 意识形态(精编)

意识形态(非课本内容)1、意识形态的含义: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力量”,它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它是一种行动计划。
三个方面的特性:(1)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
(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
(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当如何改变现实。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分布1、根据各主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政治态度,我们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左派、中间派和右派。
左派拥护平等、福利计划、适当时机的政府干预经济;右派强调个人自主和自由、私营经济的创造力;中间派努力综合调和二者的观点。
(位于他们之间的人,可以称为“中左”或“中右”)2、从国家与个人、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公共权威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来定位意识形态【如图】根据各派的观点,自左至右,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大,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和范围越来越小;相反,自右至左,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和范围越来越大,而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小。
从现实状况来看,法西斯主义经过二战及战后的改造,已经被人们普遍唾弃。
无政府主义本身反对国家和政府,从来也不会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比较宽泛的意识形态,其界限的模糊性,始终未能划清与自由主义的界限。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就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它一直在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之间周期性地摇摆。
三、主要政治意识1、主要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环保主义、民族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自由主义(liberalism)(以下皆为PPT中红字内容)1、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内容——自由放任、一切政府干预都受到谴责(1)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①虽然确保秩序和安全,保证各种协议能够得到执行。
②但是可能限制了个人自由发展。
(2)理想在于建立一种最小的或所谓的“守夜人”式的国家(3)在经济领域,古典自由主义相信自由的市场机制,认为经济运转的最好状态就是政府不管的状态。
政治学课件第三讲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学课件第三讲政治意识形态一、为什么意识形态概念常给人负面联想?意识形态的概念见书P51页右侧小字部分···因为在其一度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概念常曾被用作政治武器,谴责或批判对立的信条或学说。
(见P51第一段)二、现在还可能再区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吗?自由主义的特点是把个人从阶层,社会团体,或者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他形成的社会基础是社会中出现强大的中产阶级。
在中欧,东欧,由于中产阶级比较弱,其形成的过程在于效仿西欧而已,是在开明贵族的领导下,慢慢形成,所以,东欧和中欧的自由主义者往往带有极端性,这样的自由主义者并没有给其社会带去任何有益的作用。
社会主义,体现人的最高性。
其哲学为辩证和唯物的思维方式。
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最为重要的属性。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以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等为代表。
空想社会主义,主要表现为唯心的思想,漠视现实存在的问题。
简单的把自己的道德和理想强加给他人,而忽视现实世界的一切因素。
社会主义其核心就是唯物的历史价值观,漠视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而强行的社会主义行为模式,都算是一种修正社会主义。
主观的把社会主义强加给任何地方,都属于修正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自由主义者:消极权利出发,抵制政府专制。
社会主义者:反对私有制和由此产生的阶级不平等,主张积极权利,为福利供给和经济干预辩护。
民主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虽然都是具有自由思想的理念,它们都重视个人的权利,反对专制(极端的自由主义由于极端地排斥平等、公正、民主等价值,有滑向专制的可能),但是民主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区别首先在基本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首先,民主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的不同。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而民主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理性的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仅仅强调个人自由的意义,忽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对于个人的意义。
古典自由主义的余孽哈耶克认为,“社会作为一个实体,并不存在;社会由千百万个个人所组成。
第六章政治意识形态

保守主义思潮的共同特征
• 强调秩序和稳定,关心发展的继承性和非灾难 性;重视经验,反对理论;主张改良与渐进; 反对普遍流行的平等观念,提倡机会平等,承 认上帝面前的平等;主张阶级调和而不是消灭 阶级。保守主义社会政策的目标是“公正”、 “正义”,而不是平等;崇尚多样性,主张不 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应得到独立的发展,反对普 遍主义。保守主义强调政府存在的绝对必要性, 认为政府可以调解人际间存在的一些家庭所解 决不了的问题,但主张政府的权力必须分散和 均衡,反对让某一个机构独揽大权,主张无论 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要遵守宪法所规定的限
我们对意识形态理解
• 政治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特定社会群体持久的信念和信仰系统,从而 成为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合法化的思想体系。 它是某一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核心内容,代表着 该阶级的根本利益。通过对现存或构想中的社 会制度进行解释、辩护等,产生对现实政治活 动的能动作用。任何一个政治统治者要获得政 治统治的合法性和稳定的政治秩序,都必须宣 传、灌输他们的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的特征
• • • • (一)、阶级性和利益性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 (三)、认知性和价值判断性 (四)、独立性和继承性
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
• • • • 第一、辩护功能和约束功能。 第二、统率和引导功能。 第三、象征功能。 第四、 动员和激励功能。
自由主义
• 自由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作为思想体系,自由主义形成于17世纪的英国,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讲, 自由主义一直是西方近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 态。以19世纪末为界,自由主义可分为传统自 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 传统自由主义思想追求主要包括政治平等和经 济自由两个层面。
《政治学原理》第八讲 政治意识形态

第八讲政治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的含义及作用(一)意识形态的含义1.字面含义——Idea—ology——观念—科学Ideology意识形态18世纪法国哲学家德拉西最早提出“意识形态”一词,用以描述他所称的新兴的“观念学”(science of ideas)。
2.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3.曼海姆对两种意识形态的区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特殊”的意识形态:指由于情况真相不符合其利益,所以对某一社会情境真相的掩饰或扭曲;“全面”的意识形态:指一种世界观或一种对生活方式的信奉。
4.现代社会科学的解释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第一,论证和辩护作用:使某种行为和安排合法化;第二,动员和凝聚作用:使人们在某种目标下凝聚和团结起来。
二、主要政治意识形态(一)自由主义(Liberalism )1.自由主义的基本立场伦理观念: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主张对待他人要像希望他人对待你那样;经济学说:阐述自由经济、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理论,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涉(后期有所变化);政治理论:研究个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
2.自由主义的一般原则A.个人主义原则;B.自由原则;C.理性原则;D.平等原则;E.宽容原则;F.同意原则;G.宪政主义原则。
3.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A.古典自由主义建立在比较极端的个人主义基础上;强调消极自由;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管理最少的政府”。
B.现代自由主义认同和支持国家干预,支持“大政府”模式,拥有一种更加宽泛的“积极自由”观念。
(二)保守主义(Conservatism)1.保守主义的总体特征保守主义以一种怀旧的心情和态度面对社会重大变迁,它极力抵制来自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大压力,为深受重围的传统社会秩序辩护。
保守主义者喜欢的一句名言:2.保守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政治家和政治理论家,代表英国式的温和的保守主义。
本科课程-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

Tuesday, March 03, 2020
《政治学原理》
8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1 自由主义 2 保守主义 3 民族主义 4 马克思主义 5 社会民主主义 6 社群主义
Tuesday, March 03, 2020
《政治学原理》
9
保守主义
一、保守主义的历史演变
保守主义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欧洲大陆和英国都产生了对抗变革的思想,其中以法国思想家梅 斯特和英国政治家柏克为代表。
梅斯特赞成在欧洲恢复等级君主制的绝对王权,拒绝接受对旧制度的任何变革。 他认为“王冠与祭坛”(代表王权与宗教)是将社会团结起来的两大原则,革命和改 革只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因而应该杜绝。
Tuesday, March 03, 2020
柏克开创的英国式保守主义被称为“父权保守主义”,这种保守主义并不完 全拒绝改变,但强调改变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其要保存的价值,其特征是谨慎、谦 抑和实用主义。
Tuesday, March 03, 2020
《政治学原理》
5
自由主义
不管是古典自由主义,还是现代自由主义,它们都关注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关系,但前者强调自由,后者更 重视平等。具体来看,两者之间具有如下差异。
古典自由主义 现代自由主义
自由观念 信奉消极自由
信奉积极自由
国家观念
认为国家是必要的恶,应 该限制国家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
13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1 自由主义 2 保守主义 3 民族主义 4 马克思主义 5 社会民主主义 6 社群主义
Tuesday, March 03, 2020
《政治学原理》
14
ch.3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理论

法
主要意识形态的分布
个人权利 个人自由 向中间靠拢 政府权力 国家权威
无 政 府 主 义 主 义 守 保 代 现
古 典 自 由 主 义 主 义 由 自 义 代 主 现 会 产 社 义 主
共 西 传 统 保 守 主 义 义 主 斯
法
三、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Liberalism)
“政府忠告:吸烟有害健康”
1、主要原则: 个人主义原则: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个人至上)。 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理性原则: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 平等原则: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 宽容原则:宗教和政治宽容:宽容异己。 同意原则: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 宪政主义原则:倡导有限政府,宪政即“限政”。
?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分布主要政治意识形态的政治态度分布主要意识形态的范围和重叠关系中间立场下的极左与极右各意识形态在权利权力自由权威关系中的定位政府权力国家权威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向中间靠拢无政府主义现代保守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传统保守主义法西斯主义主要意识形态的分布政府权力国家权威向中间靠拢个人权利个人自由无政府主义现代保守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传统保守主义法西斯主义三主要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主义liberalism1主要原则
保守主义的演变过程
新保守主义 ①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批“充满幻灭感的自由 主义和右派人士”以现代保守主义理念为基础, 批评民主党的左倾政策。他们的政策主张被称为 “新保守主义”。 ② 重新主张19世纪保守的社会原则,希望恢复与家 庭、宗教和民族国家相联系的权威和传统价值。 ③ 对于跨文化和跨区域社会的形成也持怀疑态度。
政治意识形态列表

政治意识形态列表这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的列表。
许多将其政治行动与建立在上。
在中,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确信的,此伦理来自于、、或更大团体的、原理原则、、或,解释社会该如何运作、提供社会秩序的一些政治上、文化上的蓝图。
一个政治意识形态主要有关于自身如何分配以及行使权力的界限为何。
某些政党非常紧密地遵循着一个明确的意识形态;其他政党也许采取较宽广的视野,接纳一些相关连的意识形态之集合,而非特别恪守其中之单一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一部分原因是有时候因自身关注利益而行动的“道德的企业家”造成对大众的影响。
政治意识形态有两个特点:1. 目标:社会应该如何运作或被组织起来。
2. 方法:为了达到该目标最适当的方法。
一个意识形态是众多思想的集合体。
以典型来说,每个意识形态相当于其确信的思想内容,包含其所认定关于最好的(例如、)与最好的(如、)等议题。
有时候同一个字词同时被用于定义一个意识形态与该意识形态的主要思想。
例如,“社会主义”可能连结到一种经济体系,或者它可能连结到一个支持此经济体系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也时常经由的定位作为自身识别(诸如、或),虽然这方式常引发争议。
最后意识形态可以从政治策略(如)与可成为政党建立基础的单一议题(如或)作出区分。
本列表试图将实际政治生活中可见的许多意识形态区分为数个类组;每个类组包含了互相关连的数个意识形态。
类组标题与该类别中最广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名称有关。
类组的名称不必然表示存在阶层顺序或是由此一意识形态发展出其他意识形态,而仅是揭示议论中的数意识形态在实际上、历史上与思想体系上相互有关连之事实。
须注意,一个意识形态可属于数个类组,且在各相关的意识形态之间往往有相当多的重叠区块。
并且请记得,一个政治标签的意思可能在各国家以及平常在意识形态组合签署了立场的各政党之间相异。
本列表是按照英文原文字母顺序排列的。
因此将一意识形态置于另一意识形态之前不表示前者比后者重要或大众化。
目录一般无政府主义[]•(Anarchism)•(Anarchism without adjectives)•(Anarcho-pacifism)•(Black anarchism)•(Illegalism)•(Left anarchism)•(Post-anarchism)•(Post-colonial anarchism)•(Post-left anarchy)•(Provo)•(Right-anarchism)•环境保护无政府主义(Environmentalist anarchism)[]•(Anarcho-primitivism)•(Green anarchism)个人无政府主义(Individualist anarchism)[]•(Agorism)•(Anarcho-capitalism)•(Freiwirtschaft)•(Geolibertarianism)•(Inclusive Democracy)•(Individualist anarchism)•(Market anarchism)•(Mutualism)•(Participatory economics)宗教无政府主义(Religious anarchism)[]•(Buddhist anarchism)•(Christian anarchism)•(Islamic anarchism)•(Jewish anarchism)社会无政府主义(Social anarchism)[]•(Anarchist communism)•(Anarcha-feminism)•(Anarcho-syndicalism)•(Anti-fascism)•(Collectivist anarchism)•(Social anarchism)•(Social ecology)其他无政府主义[]•(Autarchism)•(Autonomism)•(Indigenism)•(Infoanarchism)•(Insurrectionary anarchism)•(Makhnovism)•(National-Anarchism)•(Panarchism)•(Platformism)•(Propertarianism)•(Voluntaryism)•(Workerism)一般保守主义[]•(Conservatism)•(Conservative liberalism)•(Cultural conservatism)•(Liberal conservatism)•(Libertarian conservatism)•(National conservatism)•(Neoconservatism)•(Paleoconservatism)•(Social conservatism)区域差异[]•(Conservatism in Australia)•(Conservatism in Canada)•(Conservatism in Colombia)•(Conservatism in Germany)•(Conservatism in North America)•(Conservatism in the United States)其他[]•(Agrarianism)•(Bioconservatism)•(Black conservatism)•(Civic Conservatism)•(Christian democracy)•(Communitarianism)•(Fiscal conservatism)•(Green conservatism)•(Latin Conservatism)•(Right-libertarianism)•(Roman Catholic conservatism)•(Theoconservatism)•(Traditionalist conservatism)•(Anarcho-primitivism)•(Bright green environmentalism)•(Deep ecology)•(Eco-capitalism)•(Ecofascism)•(Ecofeminism)•(Ecologism)•(Eco-socialism)•(Environmentalism)•(Free-market environmentalism)•(Green anarchism)•(Green conservatism)•(Green liberalism)•(Green libertarianism)•(Green politics)•(Green municipalism)•(Green syndicalism)•(Social ecology)一般女性主义[]•(Anarcha-feminism)•(Cultural feminism)•(Ecofeminism)•(Feminism)•(Individualist feminism)•(Lesbian feminism)•(Liberal feminism)•(Marxist feminism)•(Postmodern feminism)•(Psychoanalytic feminism)•(Radical feminism)•(Separatist feminism)•(Socialist feminism)•(Womanism)妇女神学(Religious feminism)[]•(Religious feminism)•(Christian feminism)•(Islamic feminism)•(Jewish feminism)•(Post-Christian Feminism)反女性主义(Antifeminism)[]•(Antifeminism)•(Masculism)一般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Conservative liberalism)•(Economic liberalism)•(Liberal feminism)•(Liberalism)•(Market liberalism)•(Neoliberalism)•(Ordoliberalism)•(Paleoliberalism)•(Social liberalism)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ism)[]以两度空间图表显示自由意志主义在政治光谱的位置。
第五章:政治意识形态

第五章:政治意识形态●总结: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套思想和信仰系统,人们据此去观察世界,并据此采取行动。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便工具,同时也是行动的方便准则,是使人们团结起来的认同基础。
三、特征认知性偏执的价值性利益性行动性政治性四、类型1、最传统也最流行的分类法就是左和右的分法。
●维持现存制度的叫做右派或者保守派。
●把要求彻底推翻现存制度重建新制度的叫做左派或激进派。
1.把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中间派。
● 2、从现实存在来看,意识形态又可以分为成熟的或者不成熟的两种。
成熟意识形态的特征:●综合性。
1.渗透性。
1.广泛性。
影响的强烈性。
第二节社会政治功能●一、积极功能●凝聚功能。
保持政治集团的团结和稳定。
●辩护功能。
意识形态能够为政治集团采取特定的政治行动提供合理的理由。
●动员功能。
意识形态能够动员政治集团的所有成员采取集体行动。
●约束功能。
政治意识形态能够约束政治集团的搭便车行为。
●协调功能。
政治意识形态能够规范和协调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二、消极功能●首先,压制创新。
●其次,破坏进步集团的合法性。
●第三,造成政治集团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第四,助长搭便车现象。
●三、成功的意识形态●特征:●成功的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拥有众多的信徒,有众多的人相信它的正确性,并且与众多的个体利益(包括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密切相关。
●全面性。
●合理性。
●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包容性。
●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克服搭便车的问题。
●第三节现代政治意识形态●一、自由主义●二、保守主义●三、民族主义●四、法西斯主义一、自由主义(一)基本内涵: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著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政治学基础之补充章意识形态(精编)

政治学基础之补充章意识形态(精编)意识形态(⾮课本内容)1、意识形态的含义:是⼀种具有⾏动取向的信念体系,⼀种指导和激发政治⾏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意识形态作为⼀种“观念的⼒量”,它是⼀种社会改造⽅案,它是⼀种⾏动计划。
三个⽅⾯的特性:(1)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
(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
(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指明⼈们应当如何改变现实。
⼆、政治意识形态的分布1、根据各主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政治态度,我们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左派、中间派和右派。
左派拥护平等、福利计划、适当时机的政府⼲预经济;右派强调个⼈⾃主和⾃由、私营经济的创造⼒;中间派努⼒综合调和⼆者的观点。
(位于他们之间的⼈,可以称为“中左”或“中右”)2、从国家与个⼈、公共权⼒与个⼈权利、公共权威与个⼈⾃由的关系来定位意识形态【如图】根据各派的观点,⾃左⾄右,国家的作⽤越来越⼤,个⼈⾃由的重要性和范围越来越⼩;相反,⾃右⾄左,个⼈⾃由的重要性和范围越来越⼤,⽽国家的作⽤越来越⼩。
从现实状况来看,法西斯主义经过⼆战及战后的改造,已经被⼈们普遍唾弃。
⽆政府主义本⾝反对国家和政府,从来也不会成为官⽅的意识形态。
保守主义作为⼀种⽐较宽泛的意识形态,其界限的模糊性,始终未能划清与⾃由主义的界限。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意识形态主要就是⾃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主义是西⽅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直在古典⾃由主义和现代⾃由主义(新⾃由主义)之间周期性地摇摆。
三、主要政治意识1、主要包括:⾃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权主义、⽣态主义/环保主义、民族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由主义(liberalism)(以下皆为PPT中红字内容)1、古典⾃由主义的核⼼内容——⾃由放任、⼀切政府⼲预都受到谴责(1)国家是⼀种“必要的恶”①虽然确保秩序和安全,保证各种协议能够得到执⾏。
②但是可能限制了个⼈⾃由发展。
第九章 政治意识形态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含义和性质 第二节 政治意识形态的分布 第三节 主要意识形态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含义和性质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 二、意识形态的特征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
• 意识形态(ideology)是政治分析中遇到的最富 有争议的概念之一。 • 从词源学上来看,“意识形态”一词来源于希腊 文,意思是“观念、学说”,法文为Idéologie。 一般认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哲学家德斯图·德·特拉 西最早使用“意识形态”作为“思想的科学”或 “观念科学”。特拉西在1796年创造这一概念时, 企图揭示观念和思想的由来。他希望这个学科能 像动物学和生物学一样,享有科学学科的地位。 自那以后,这个概念被不同的人使用,并赋予不 同的含义。
二、意识形态的特征
1.现实性,意识形态指向现实。 2.总体性,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意识构成的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 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 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3.阶级性,意识形态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根 本利益。 4.相对独立性。 5.依赖性,意识形态依赖于社会存在。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
• 现代社会科学将意识形态定义为:意识形 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Action-Oriented) 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 综合性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由一系列概 念、价值和符号(Symbols)所组成,从总 体上表达了对人性的看法,对人类行为的 批评,对应然问题的阐释,以及对正确安 排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意见。
根据政治态度定位各意识形态
左派 无 政 府 主 义 共 产 主 义 社 会 主 义
温和派 自 由 主 义 保 守 主 义
右派 法 西 斯 主 义
、根据政治态度定位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对理性的怀疑
自由主义使人类理性有了太多自信,人们其实只是部分理 性的,他们同样具有广泛的非理性激情。为了控制人类的 非理性,社会经年累月地发展出了传统、制度与道德标准,
例如君主制和教会。将这些旧制度全部打碎,人类的非理
性冲动将会导致无序和混乱,反过来又会产生专制, 这比 革命者所推翻的要更坏。
对传统与制度价值的强调
对于跨文化和跨区域社会的形成也持怀疑态度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对国家伟大和国家统一的一种夸大认识。是以 “民族”为符号、动力和目标,或以民族国家为诉求的意识 形态,或以文化传统为依托的情结和情绪。
认为民族是绝对的人类价值,把民族视为所有善的根源,推
行民族崇拜。
认为个人的自由说明不了什么,通过使自己从属于民族,个 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自由主义的要素
个人主义:核心原则。 自由:核心价值。 理性 平等 宽容 同意 宪政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主要区别
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分界线,自由主义 可以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 个阶段。 如何区分?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看它 们如何理解平等问题
这并不是说事情就应该永远不变这并不是说事情就应该永远不变当然应该改变但是只能是渐变当然应该改变但是只能是渐变让人们有一个适应的时让人们有一个适应的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某些变化就没有可以保守的地方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某些变化就没有可以保守的地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共和之路共和之路时间时间重要人物事件重要人物事件政体类型政体类型波旁王朝波旁王朝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君主专制大革命大革命17891789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第一共和国第一共和国17921792国民大会国民大会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第一帝国第一帝国1804180418141814拿破仑拿破仑帝制帝制第二共和国第二共和国18481848路易波拿巴路易波拿巴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第二帝国第二帝国18521852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帝制帝制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1870187019401940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第四共和国第四共和国1946194619581958议会制民主共和议会制民主共和第五共和国第五共和国19581958现在现在半总统制半总统制18c18c人权宣言人权宣言18751875年宪法年宪法第四共和国宪法戴高乐1919世纪世纪8080年代格林年代格林重新重新反思反思自由主义
主要现代政治意识形态

第一,政治自由主义——反对绝对主义,争 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宪政政府,主要代表 人物是洛克、贡斯当、密尔等。 第二,经济自由主义——其核心内涵是对经 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它强调经济个人主义与 自由企业制度,它坚持个人应该有生产与消费 的权利,有缔结契约关系的权利,有通过市场 购买或售卖的权利,有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 愿望的权利,有支配自己的财产与劳动的权利。 它的基石是私有财产、市场经济以及国家较少 对经济干预与控制。
第一次使用意识形态这个词的人是18世纪末法国的启 蒙思想家特蕾西,他是在研究人类对世界产生的根源所持 何种观念的时候 使用者这个词汇的。他提出了能和自然 科学的严密性进行比较的一门科学,那就是意识形态学, 意识形态是调查和记述思维结构方法的,被人们普遍认为 是教育和道德秩序的基础。因此,意识形态是通过与观念 相关的新的研究方法来排除妨碍人类获得真知的要素,并 进而通过实际应用试图达到接近社会的目的。 马克思则认为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 态是与人类和社会错误有关的观念体系。即意识形态是一 种以扭曲的心态看社会的虚伪意识。而所有观念的根源都 是基于经济基础,经济支配和意识的支配是如影随形的, 统治阶级的观念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种支配观念,意识 形态是为统治集团和阶级利益服务的,无论哪个时代的意 识形态最后必然演化成统治阶级的一种阶级意识。
人类要保守“自由”作为人这个物种中最 美好的东西,就要珍视作为过去的智慧之凝聚 的传统。保守主义保守有价值的传统,保守自 由的传统,非为传统而守传统;保守主义者未 必是执政者,甚至不是既得利益者。政治上的 守旧派则往往是不合时宜的顽固派,反对增进 自由的改革,而且往往是既得利益者,甚至有 可能曾经是极端的激进派。他并不认为传统是 政治行动的唯一依归,并非建立在传统之上的 任何东西都是正当的,而是传统本身也是道德 判断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意识形态列表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政治意识形态列表这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的列表。
许多将其政治行动与建立在上。
在中,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确信的,此伦理来自于、、或更大团体的、原理原则、、或,解释社会该如何运作、提供社会秩序的一些政治上、文化上的蓝图。
一个政治意识形态主要有关于自身如何分配以及行使权力的界限为何。
某些政党非常紧密地遵循着一个明确的意识形态;其他政党也许采取较宽广的视野,接纳一些相关连的意识形态之集合,而非特别恪守其中之单一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一部分原因是有时候因自身关注利益而行动的“道德的企业家”造成对大众的影响。
政治意识形态有两个特点:1.目标:社会应该如何运作或被组织起来。
2.方法:为了达到该目标最适当的方法。
一个意识形态是众多思想的集合体。
以典型来说,每个意识形态相当于其确信的思想内容,包含其所认定关于最好的(例如、)与最好的(如、)等议题。
有时候同一个字词同时被用于定义一个意识形态与该意识形态的主要思想。
例如,“社会主义”可能连结到一种经济体系,或者它可能连结到一个支持此经济体系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也时常经由的定位作为自身识别(诸如、或),虽然这方式常引发争议。
最后意识形态可以从政治策略(如)与可成为政党建立基础的单一议题(如或)作出区分。
本列表试图将实际政治生活中可见的许多意识形态区分为数个类组;每个类组包含了互相关连的数个意识形态。
类组标题与该类别中最广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名称有关。
类组的名称不必然表示存在阶层顺序或是由此一意识形态发展出其他意识形态,而仅是揭示议论中的数意识形态在实际上、历史上与思想体系上相互有关连之事实。
须注意,一个意识形态可属于数个类组,且在各相关的意识形态之间往往有相当多的重叠区块。
并且请记得,一个政治标签的意思可能在各国家以及平常在意识形态组合签署了立场的各政党之间相异。
本列表是按照英文原文字母顺序排列的。
因此将一意识形态置于另一意识形态之前不表示前者比后者重要或大众化。
目录无政府主义(Anarchism)[]一般无政府主义[](Anarchism)(Anarchism without adjectives)(Anarcho-pacifism)(Black anarchism)(Illegalism)(Left anarchism)(Post-anarchism)(Post-colonial anarchism)(Post-left anarchy)(Provo)(Right-anarchism)环境保护无政府主义(Environmentalist anarchism)[](Anarcho-primitivism)(Green anarchism)个人无政府主义(Individualist anarchism)[](Agorism)(Anarcho-capitalism)(Freiwirtschaft)(Geolibertarianism)(Inclusive Democracy)(Individualist anarchism)(Market anarchism)(Mutualism)(Participatory economics)宗教无政府主义(Religious anarchism)[](Buddhist anarchism)(Christian anarchism)(Islamic anarchism)(Jewish anarchism)社会无政府主义(Social anarchism)[](Anarchist communism)(Anarcha-feminism)(Anarcho-syndicalism)(Anti-fascism)(Collectivist anarchism)(Social anarchism)(Social ecology)其他无政府主义[](Autarchism)(Autonomism)(Indigenism)(Infoanarchism)(Insurrectionary anarchism)(Makhnovism)(National-Anarchism)(Panarchism)(Platformism)(Propertarianism)(Voluntaryism)(Workerism)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一般保守主义[](Conservatism)(Conservative liberalism)(Cultural conservatism)(Liberal conservatism)(Libertarian conservatism)(National conservatism)(Neoconservatism)(Paleoconservatism)(Social conservatism)区域差异[](Conservatism in Australia)(Conservatism in Canada)(Conservatism in Colombia)(Conservatism in Germany)(Conservatism in North America)(Conservatism in the United States)其他[](Agrarianism)(Bioconservatism)(Black conservatism)(Civic Conservatism)(Christian democracy)(Communitarianism)(Fiscal conservatism)(Green conservatism)(Latin Conservatism)(Right-libertarianism)(Roman Catholic conservatism)(Theoconservatism)(Traditionalist conservatism)环境保护主义(Environmentalism)[](Anarcho-primitivism)(Bright green environmentalism)(Deep ecology)(Eco-capitalism)(Ecofascism)(Ecofeminism)(Ecologism)(Eco-socialism)(Environmentalism)(Free-market environmentalism)(Green anarchism)(Green conservatism)(Green liberalism)(Green libertarianism)(Green politics)(Green municipalism)(Green syndicalism)(Social ecology)女性主义(Feminism)[]一般女性主义[](Anarcha-feminism)(Cultural feminism)(Ecofeminism)(Feminism)(Individualist feminism)(Lesbian feminism)(Liberal feminism)(Marxist feminism)(Postmodern feminism)(Psychoanalytic feminism)(Radical feminism)(Separatist feminism)(Socialist feminism)(Womanism)妇女神学(Religious feminism)[](Religious feminism)(Christian feminism)(Islamic feminism)(Jewish feminism)(Post-Christian Feminism)反女性主义(Antifeminism)[](Antifeminism)(Masculism)自由主义(Liberalism)[]一般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Conservative liberalism)(Economic liberalism)(Liberal feminism)(Liberalism)(Market liberalism)(Neoliberalism)(Ordoliberalism)(Paleoliberalism)(Social liberalism)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ism)[]以两度空间图表显示自由意志主义在政治光谱的位置。
(Agorism)(Anarcho-capitalism)(Geolibertarianism)(Georgism)(Left-libertarianism)(Libertarianism)(Minarchism)(Objectivism)(Paleolibertarianism)(Privatism)(Neolibertarianism)激进主义(Radicalism)[](Radicalism)(Republicanism)其他自由主义[](Anarcho-liberalism)(Anti-communism)(Cultural liberalism)(Individualist feminism)(Live liberalism)(Progressivism)(National liberalism)民族主义(Nationalism)[]一般民族主义[](Internationalism)(Liberal nationalism)(Nationalism)(Romantic nationalism)国家主义(Statism)[](Fascism)(Italian fascism)(Japanese fascism)(Japanese militarism)(Militarism)(National Socialism)(National syndicalism)(Nazism)(Peronism)(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tate capitalism)(State socialism)(State Socialism)(Statism)(Strasserism)第三位置主义(Third Positionism)[](Fascism)(Italian fascism)(Japanese fascism)(National-Anarchism)(National Bolshevism)(National syndicalism)(Nazism)(Neo-fascism)(Neo-Nazism)(Peronism)(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trasserism)(Third Positionism)法西斯主义(Fascism)[](Austrofascism)(Brazilian Integralism)(Clerical fascism)(Falangism)(Fascism)(Greek fascism)(Italian fascism)(Iron Guard)(Japanese fascism)(Nazism)(Neo-fascism)(Neo-Nazism)(Rexism)(Usta?e)(ultra-nationalism)(ZBOR)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Zionism)(Labor Zionism)(Religious Zionism)(Revisionist Zionism)统一运动[](African socialism)(Arab socialism)(Pan-Africanism)(Pan-Arabism)(Pan-European nationalism)(Pan-Iranism)(Pan-Slavism)(Pan-Turkism)区域差异[](Gaullism)(Irish Republicanism)(Peronism)(Baathism)其他民族主义[](Arab nationalism)(Black nationalism)(Chinese nationalism)(Corporatism)(Cultural nationalism)(Euroscepticism)(Left-wing nationalism)(National syndicalism)(Pan-Celtic)(Patriotism)(Producerism)(Queer nationalism)(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White nationalism)(即)(Kimilsungism、Juche)宗教信仰(Religion)[]一般宗教主义[](Religious feminism)(Religious socialism)佛教[](Buddhist anarchism)(Buddhist socialism)基督教[](Christian anarchism)(Christian communism)(Christian democracy)(Christian feminism)(Clerical fascism)(Dominionism)(Liberation Theology)(Political Catholicism)(Popolarismo)印度教[](Hindu nationalism)伊斯兰教[](Islamic anarchism)(Islamic democracy)(Islamic fundamentalist)(Islamic socialism)(Islamism)犹太教[](Jewish anarchism)(Jewish feminism)(Religious Zionism)锡克教[](Khalistan movement)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般社会主义[](Socialism)修正社会主义(Reformist socialism)[]民主社会主义(Democratic socialism)[](Austromarxism)(Bernsteinism)(Democratic socialism)(Fabianism)(Reformism)(Marxist revisionism)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Market socialism)(Neosocialism)(Social democracy)(State socialism)(State Socialism)(Third way)区域差异[](African socialism)(Arab socialism)(Bolivarianism)(Labor Zionism)(Melanesian socialism)(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宗教社会主义(Religious socialism)[](Religious socialism)(Buddhist socialism)(Christian socialism)(Islamic socialism)(Liberation Theology)其他修正社会主义[](Social capitalism)(Socialist feminism)(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革命社会主义(Revolutionary socialism)[]一般革命社会主义[](Communism)(Revolutionary socialism)马克思主义(Marxism)[](Anti-Revisionism)(Autonomist Marxism)(Castroism)(Council communism)(De Leonism)(Eurocommunism)(Guevarism)(Ho Chi Minh Thought)(Hoxhaism)(Kautskyism)(Left communism)(Leninism)(Luxemburgism)(Maoism)(Marxism)(Marxism-Leninism)(Marxist feminism)(Marxist humanism)(Neo-marxism)(Orthodox Marxism)(Situationism)(Stalinism)(Titoism)(Trotskyism)(Western Marxism)无政府革命社会主义(Anarchism)[](Anarcho-syndicalism)(Collectivist anarchism)(Anarchist communism)(Eco-socialism)(Social anarchism)(Social ecology)(Individualist anarchism)其他革命社会主义[](Distributism)(Guild socialism)(Libertarian socialism)(National Socialism)(Syndicalism)(Utopian socialism)(National Bolshevism)注释[]1.?《个人自由(Individual Liberty)》2.?《无政府读者(The Anarchist Reader)》3.?互助主义组织()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