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联妙藏六典故
巧对对联故事
笑着对黄 山谷 说 : 我有
“
上联
,
,
柳 边 垂 钓 柳 丝 常 伴钓 丝 悬
, 。
。
你 要 是 在 三 步 棋 的 时 间 内对 不 上 来 就
耍 罚 你饮 三 杯 酒
”
。
日落 西 山 天 色 渐 晚 苏 东 坡 与 黄
,
黄 山 谷 望 着苏 学 士
“
山 谷 收 棋 归家
。
黄 山谷 见 晚霞 明 灿 回
, 。
松 下 围棋 松 子 每随 棋 子 落 ;
黄 山 谷 望 着 湖 边 的 青青 柳 丝 下 有
,
一
的 黄 山 谷 使 出浑 身 解 数 然 后 苏学 士
一
也拉 他不 动
。
松手 使 得 黄 山 谷 跌 了个
。
一
垂 钓 者 心 中 即得
。
一
联 但 是 黄 山谷
。 ,
。
仰 面 朝天
。
苏学士哈哈
,
笑 吟道 :
.
想 喝 苏东 坡为 他 斟 的那 杯酒 就 故 作 为
晚 霞 映水 渔 人 争 唱 《 江红 》 满 ;
难之 相 表示达 不出来
,
。
苏 东 坡 以为 真
பைடு நூலகம்
朔 雪 飞 空 农 夫 齐诵 《 天 乐 》 普
, 。
豳
冀
可 乐语 文
苏东 坡 巧 对 对联 的 故事
宋代 大文 学 家 苏 东坡 是
。
一
个很菩
的难 例 了 黄 山 谷 就 笑 吟 吟 地 倒 酒 递 到
,
欢 吟 诗作 赋 的 高 手 有 许 多 关 于 他 巧 出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古人的娱乐节目就是吟诗作对,大家一起一边喝着酒,一边对着对联,不失为一种乐趣。
今天店铺分享的是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希望你会喜欢。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鲁迅鲁迅还小的时候在三味书屋上学,某次,夫子寿竟吾出了一个三字对联:独角兽。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对起来:双头蛇、三脚蟾、六耳猴、八脚虫、九头鸟、百足虫,真是五花八门,但寿先生都不满意。
鲁迅一直不做声,在认真地动脑筋。
他想起了《尔雅》一书中的句子,于是,他回答老师:“比目鱼。
”寿先生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说:“好,对得好!‘独’不是数词,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词,却有‘双’的意思。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宋庆龄联考孙中山一九二八年四月,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婚后半年的一天傍晚,他俩到公园散步,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当时袁世凯复辟称帝)。
宋庆龄兴致勃勃地说:“逸仙,我想起了一个讨袁对子的上联,你来续个下联好吗?”中山先生微微一笑说:“庆龄,你居然仿效苏小妹,三难新郎来了。
好,请读出你的上联来。
”宋庆龄吟了上联: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中山先生轻轻念着上联,深感妻子才思敏捷,出此佳联。
他想:联中句子一语双关,园出“袁”,入或则为“国”字,而“或”的解释是:有人也。
显然,庆龄对我“逐袁”是抱有殷切期望的,我岂能辜负她的一片苦心,因此,下联既要对得工整,更应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
孙先生沉思片刻,下联便对了出来:余行道上不堪回首瞻前途。
下联妙语连珠,“道”字无首,添“余”即为“途”字,对仗工整,意思亦紧紧呼应上联。
宋庆龄连声称好。
同年六月六日,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声讨中,忧愤交加,终于一命呜呼了。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杨继盛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
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
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老学生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小进士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
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
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巧对对联的定义与特点2.巧对对联的来源与发展3.巧对对联的技巧与方法4.巧对对联的著名故事与应用5.巧对对联的现代价值与意义正文(篇1)一、巧对对联的定义与特点巧对对联,是指在字数、词性、结构和意义上相对应的两句诗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其主要特点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以及意义相关。
巧对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二、巧对对联的来源与发展巧对对联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到了唐宋时期,巧对对联已逐渐成熟,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
明清两代,巧对对联更是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不仅在文人墨客之间广泛流传,还成为了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三、巧对对联的技巧与方法要创作一副巧对对联,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注意字数和词性的相对应;其次,要力求结构相同,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最后,要保证意义相关,做到上下联意境和谐、相互映衬。
此外,巧对对联还应注意避免一些忌讳,如重复使用相同词语、平仄不合等。
四、巧对对联的著名故事与应用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巧对对联的著名故事,如苏轼与佛印的巧对对联、纪晓岚为乾隆祝寿的巧对对联等。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巧对对联的艺术魅力,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巧对对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以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五、巧对对联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在现代社会,巧对对联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次,巧对对联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智力水平;最后,巧对对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巧对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智慧。
目录(篇2)1.巧对对联的定义与特点2.巧对对联的历史与发展3.巧对对联的技巧与方法4.经典巧对对联赏析5.巧对对联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价值正文(篇2)一、巧对对联的定义与特点巧对对联,又称对仗联,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汉语文学艺术形式。
数字入联--妙趣多多
数字入联妙趣多多滕敦庆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讲究平仄,工于对仗,言简意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有一类对联,巧嵌数字于其中,更使对联妙趣横生。
如:上联: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下联: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
据说过去有位私塾先生,很有学问,所教的七个学生个个成才,皆考中进士。
这位私塾先生就有一个想法,想把他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嫁给他的学生,但是,他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出他的上联。
他的上联就是: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当中的六个学生,听了先生的上联后,就纷纷动起脑筋来,但冥思苦想后也没有什么结果,只得一个个摇头而去。
剩下的一个,虽然平时寡言少语,但头脑灵活,做起学问来更扎实。
六个学生走后,他又独自思考了片刻,忽然对曰:“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
”私塾先生笑逐颜开,拍手称道:“真乃吾之贤婿也!”从全联看,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巧嵌联中,使对联妙趣横生。
当然,这副对联在对仗、平仄等方面并非十分严整,这是令人稍感不足之处。
数字入联让人耳目一新,但纯用数字组成联对,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吕蒙正仕途未达之时,家境贫寒,生活拮据。
有一年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而他家却是冷落凄清,毫无节日的那种热闹气氛,唯一有的就是贴在自家门上的那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这是一副漏字联。
漏字联,就是作者选用人们常用的话语,故意漏去一字或两字,而拟写的表情达意的一类对联。
理解这类对联,先得猜出所漏之字,然后才能理解全联,进而领会作者的意图。
吕蒙正的这副对联,就是运用了人们普遍使用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按照漏字联特点,巧妙入联。
此联上联“二三四五”缺“一”,下联“六七八九”缺“十”,即缺“一”少“十”,“一”与“衣”谐音,“十”与“食”谐音,其意为“缺衣少食”。
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
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摘要:1.引言2.对联的起源与特点3.巧对对联的故事背景4.故事一:苏东坡与佛印的巧对5.故事二:纪晓岚的巧妙对联6.故事三:诸葛亮与黄承儿的对联较量7.故事四:康熙皇帝与对联的故事8.巧对对联的意义与启示9.结语正文:1.引言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简洁精炼、寓意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
巧对对联,更是在这一艺术形式上展现了人们的智慧与才情。
本文将介绍四个关于巧对对联的故事,以展示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2.对联的起源与特点对联起源于战国时期,成型于唐代,鼎盛于明清两代。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节奏相同、平仄相调,同时要求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映衬。
3.巧对对联的故事背景在古代,文人墨客们喜欢相聚时以对联相互较量才情。
巧对对联,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应对对联,既展现了才子们的文学修养,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4.故事一:苏东坡与佛印的巧对苏东坡与佛印是好友,两人常一起游玩、作诗。
一次,他们在游玩时看到一尊观音像,苏东坡出了一个上联:“观音坐莲,手托柳枝。
”佛印听后,立刻对了下联:“学士搂膝,脚踏莲花。
”这个对联巧妙地将两人所处的环境和对联主题相融合,展示了他们的才情。
5.故事二:纪晓岚的巧妙对联纪晓岚是清朝著名文人,他的才子之名传颂千古。
一次,一位自负的富商宴请纪晓岚,出了一道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纪晓岚听后,立刻对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和。
”这个对联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示了纪晓岚的巧妙应对。
6.故事三:诸葛亮与黄承儿的对联较量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黄承儿是蜀汉时期的一位才子。
一次,诸葛亮与黄承儿谈论文学,黄承儿出了一个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诸葛亮听后,立刻对了下联:“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这个对联以宇宙为背景,展示了两位才子的才情。
7.故事四:康熙皇帝与对联的故事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他文治武功,才华横溢。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_对联故事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2 、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
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
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
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7、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8、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
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
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9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引人遐思的藏字联
引人遐思的藏字联藏字联是指人们在作对联时,有意空出某个字让别人去填补,而联意的重心则正在空出的字上。
它风趣幽默,让人遐思。
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一二三四五六七口;孝悌忠信礼仪廉口。
这副对联相传为清初一侠士题挂在洪承畴府的梁柱上。
上联末缺“八”,下联末缺“耻”,意在骂洪承畴降清是“王(忘)八”、“无耻”。
这层意思单从上联难以看出,把下联“礼仪廉耻”一配齐,就一目了然了。
北宋宰相吕蒙正,少年丧父失母,家境十分贫寒,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十分伤感,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口。
横批:南北,对联一贴出,穷朋友们个个前来观看,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妙。
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少食”、“无东西”。
清代内阁中书王文清为100岁老翁题写一联——人生不满口公今满;世上难逢口我独逢。
上联出自汉乐府《西门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下联出自俚语“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联语明明是题百岁老人的,却偏偏巧妙地隐去了最关键的“百”字,实为妙手天成。
清王朝宗室双富,别号“士卿”,是个贪赃腐败的小人。
他任职时,敲骨吸髓,盘剥百姓。
有人赠一副对联给他:士为知己口口;卿本佳人口口。
此联巧用集句藏字法,上联用《战国策》中的“士为知己者死”句,而隐去了“者死”,下联取自《北史》中的“卿本佳人,奈何作贼”句,而隐去了“作贼”。
对联表面上赞扬双富,实则骂他戕害百姓,死期临头。
君子之交淡如口;醉翁之意不在口。
相传上联为明太祖朱元璋出,取自“君子之交淡如水”隐去“水”;下联为秀才徐文长所对,源自《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隐去“酒”字。
未必逢凶化口;何曾起死回口。
据闻,此联是嘲讽一名叫“吉生”的庸医。
“逢凶化吉”是一个成语,上联末仅有“逢凶化”三字,一看便知所缺的是个“吉”字;“起死回生”也是一个成语,下联末仅有“起死回”三字,一看便知所缺的是个“生”字。
把两个藏字取出来就是“吉生”,这样的构思实在是巧妙之极。
巧联妙藏六典故
巧联妙藏六典故闲读杂书,见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短短14字,竟然巧妙地运用了中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六个常见典故,且语意通畅,音韵和谐,毫无雕琢斧凿之痕,实属难得。
其联为: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此联的大意是:我的老师教书育人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们也都是龙蛇般的非常人物,个个堪称为人之楷模。
可贵的是此联在文脉畅达、韵律协调、琅琅上口的同时,自然巧妙地嵌入了六个典故,从而使联意丰赡,饶有情趣。
下面分别述之:西席:即老师。
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何以还经常尊称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
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
故师曰西席。
此事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
他常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
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
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桃李:喻指门生、学生。
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要了解这段文言的意思,还须知道此话是何人对谁说的。
原来,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
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
在北方他遇到个叫子简的人,就大发牢骚,抱怨那些受自己培养、保举的人不肯为他出力。
子简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才可以在树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
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那么,不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满身长的刺还会刺人。
接着子简又说: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你选拔的人本来就是不应该选拔的啊!??这里子简以种树来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
妙联巧对
碧玉栏边,正酒熟香温,隔墙忽逗初三月 绿荷丛里,有珠帘画舫,携客来尝六一泉
3。兴平杨贵妃墓
在天甘作比翼鸟
于地愿为连理枝
4。长城:
辽海吞边月
· ·
长城锁乱云(居庸关) 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
两京锁钥无双地
·
三关冲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雁门关)
二崤虎口夸天险
· 5。华岳三峰凭槛立 黄河九曲抱关来 (潼关)
返回
趣 联
就用途上而言,相对于其他联语,谐趣的 用途最广,给人的印像也最深。它或褒扬、 或鞭挞;或讽刺、或赞美;或鼓励、或自 勉……现撷取一二,供大家玩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 年春节,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 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 为:
九折羊肠确地来(嘉峪关)
返回
书籍参考:辽海出版社《对联妙语》 (上)(中)(下)
网页搜索: /intro/know ledge.htm
版权所有:南昌铁一中高一(2)班
指导教师:周老师
制作:邓武强 资料搜集:赵天翔、龙麒中、李赛、欧阳 俊杰、王朝伟(排名不分先后)
对联形式多样。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 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 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 实”,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 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 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对联文化】巧联趣对故事
【对联文化】巧联趣对故事【对联文化】巧联趣对故事1.枪装药,药装枪,射去浓烟散雾;瓶插花,花插瓶,打破落花流水。
陈紫峰九岁那年,大胆地坐在了祭祖的筵席上。
几个老人指着桌上一盘“九节虾”开玩笑地对他说道:“用这盘虾为赏作对,对上了,你拿去吃,对偏了,就不能吃。
”老人道:枪装药,药装枪,射去浓烟散雾;小紫峰听后,抓起桌上的花瓶摔个粉碎。
随口答道:瓶插花,花插瓶,打破落花流水。
众人听了,又惊又喜。
2.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日与好友佛印和尚在江上泛舟。
苏东坡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手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手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原来,这是一副绝妙的谐音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诗(尸)。
3.虎皮褥盖学士椅;兔毫笔写状元文明代学者戴大宾,从小聪明多智,勤奋刻苦,小小年纪就会对对。
有一次,私塾老师指着椅子出句:虎皮褥盖学士椅;戴大宾应对到:兔毫笔写状元文。
老师听后,赞叹不已。
4.童子六七人,无知尔狡;知府二千石,唯有公廉。
蔡锷的风筝掉到了知府院里。
知府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你。
”出上联:童子六七人,无知尔狡。
蔡锷一听,立即对出下联:知府二千石,唯有公廉。
5.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李自成六岁那年,老师乘兴叫他来对句。
师出上联为: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这时狂风顿起,李自成即景生情,随即对道: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6.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著名作家金庸写了14部武侠小说,他把这14部小说名的首字集为一联,真是巧思,十分新鲜。
联文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7.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幼年时曾经在私塾读书,一次,他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
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要是能对上就不罚他。
学趣联巧对的故事
学趣联巧对的故事趣联妙语故事(续)(一)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进士出身,颇有文才,平生喜好作对联,即便在与人交往之中,也常以联示人,用联语表意,就曾发生过同青年孙中山对句的故事(见笔者博文《趣联共欣赏》(二))。
无独有偶。
当时,著名的湖南籍政治家杨度也曾去湖广总督府谒见张之洞,张便戏作一上联求对,联为:江为四水之伯,夏为四季之仲,老夫坐镇江夏,为伯耶?为仲耶?谁知杨度不假思索,立刻对出了下联,乃是:儒为三教之首,人为三才之末,小子忝作儒人,居首乎?居末乎?对得实在高超,令张之洞击案赞叹,不由得对杨度刮目相看,并嘱咐下人好生款待,不可怠慢。
文明之士评曰:这是一次高手相搏的对句,实在可圈可点。
为便于理解,这里先做点注释,上联中“四水”指“江河湖海”,“伯”即老大,“仲”即老二,“江夏”指武汉,湖广总督府所在地,“耶”同“呀”;下联中“三教”指“儒释道”,“三才”指“天地人”。
张之洞端的不同凡响,所出上联很巧妙,却又出得刁钻,并以提问的方式欲使对方陷于二难境地;而杨度亦非等闲之辈,反应如此敏捷,构思何等精致,所答下联同样巧妙刁钻,且使用“以其道还治其人”的战术,让对方无法回答,恐怕只能尴尬地一笑了之。
确实是棋逢对手,难分高下,这样的对句真的妙不可言。
如若细细品味,更觉余味无穷。
(二)旧时一元宵节夜,某诗社大门贴出一副对联,言明是个灯谜,上联下联各为一字,两者合成一个常见词语。
猜中者有丰厚奖品相赠。
众人中多有跃跃欲试者,可一看对联,竟为: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禽,又非走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便有许多人不敢尝试,那些猜者思索良久,也终不得要领,只好放弃。
最后乃是一位白发老人猜中,揭开谜底,居然就是“猜谜”二字。
老人又进行了一番详细解释,众人才恍然大悟。
老人道:“上联前三句引出一个‘青’字,‘和狐狼猫狗仿佛’等三句则暗寓一个‘犭’旁部首,两者合成‘猜’字;下联前三句暗示诗词论语几个字共有的是‘言’旁部首,‘对东西南北模糊’则意味着‘迷’字,合起来就是‘谜’字。
一诗巧藏三十六计
一诗巧藏三十六计范文一:《一诗巧藏三十六计》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首诗,叫做《一诗巧藏三十六计》,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这首诗总共有六句话,每句话中都巧妙地蕴含着六种不同的谋略,这六种谋略恰好构成了三十六计中的全部计策。
这种把三十六计巧妙地融入到一首诗中去的方法实在是太妙了!那么,这首诗中的六个谋略分别是什么呢?它们分别是:走为上计、兵不厌诈、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无中生有和暗渡陈仓。
这六种谋略非常精妙,可以用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让我们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
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精髓,同时也能学到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危机。
因此,我觉得这首诗非常有意义,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研究。
在写作方面,要点重点是介绍了一首古代文学作品以及它的意义,给读者提供了很多有关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信息。
用词上,言辞恰当,表达清晰。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太妙了”和“精髓”,为文章添彩。
范文二:《一诗巧藏三十六计》的学习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一首重要的古代文学作品,这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诗巧藏三十六计》。
这首诗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所蕴含的谋略精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还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心灵层面的感触。
这首诗能够巧妙地融合三十六计的精华,体现了我国古代智慧的卓越。
它不仅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三十六计的诚意,还揭示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的智慧传承,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除此之外,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如何运用三十六计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
事实证明,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三十六计都是必要的,比如在商场闯关、学术竞争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这些谋略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写作方面,要点重点是介绍了一首有关智慧和谋略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展示了它的实际运用和意义。
用词方面,文章表达清晰明了,语言简洁得体。
《楹联故事趣谈》巧人巧事巧联巧姻缘
《楹联故事趣谈》巧人巧事巧联巧姻缘明朝山西乔庄有个出身枉名医世家之人,名叫乔珏的老郎中,医术高超,还留藏不少祖传密方,可是妻子早逝,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叫乔珍,一个叫乔珠,都很聪明俊俏,向父亲也学了不少医药知识。
但祖上有个规矩,医技只能传内不传外,眼看两个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乔珏十分着急,担心后继无人。
于是想了一个用药联招婿入赘办法,这样既可以达到医技不外传,又可以后继有人了。
所以写了一副招婿入赘的药联:珍珠双花红娘子。
珍珠、双花、红娘子是三付中药,内涵乔珍、乔珠二人的名字,药联颇是巧妙。
贴出好久没人对出,一方面有人不想入赘,另方面不懂药理被难住了。
后来有个吴村的有名郎中的吴木的小儿子叫吴杞,大儿子叫吴枸,吴木妻子早逝,并未续弦,精心培养吴枸、吴杞,希望继承自己的医术,所以以枸杞药材二字起名。
可惜吴木因得了伤寒重病,临死前把两个儿子叫在床前叮嘱再三,一定要把中医技能学好,好为乡邻治病,做个高尚的人,说完就归西了。
兄弟二人只是学了医术皮毛,并不精通,从此孤苦伶仃的过日子。
一天,吴枸、吴杞听说乔老郎中两位千金以药联招婿入赘,二人觉得好奇,又觉得自己二人挺合适的,于是决定应招。
在门口看药联后,二人商量找出如下答联:枸杞二丑绿槟榔。
这副药对是:珍珠双花红娘子;枸杞二丑绿槟榔。
乔老郎中看到药联后,枸杞对珍珠、二丑对双花、绿槟榔对红娘子,以三付药对三付药,比较工整,还可以。
但觉得枸杞对珍珠不妥,没有把女儿的嵌名对上,所以拒绝了。
后来一了解,吴枸、吴杞乃名医之后人,人称枸杞二兄弟。
这样枸杞对珍珠,巧妙绝配吗?于是收回了拒绝之举,答应了这门亲事,乔珍配吴枸、乔珠配吴杞,双双入赘为婿而喜结连理,当时轰动一时,人称“巧人巧事巧对巧姻缘”。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人教部编版
巧对趣联
二字对
春华 对( 秋实
)暮鼓 对( 晨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巧对趣联
三字对
水帘洞 对( 花果山
)鸡冠花 对( 狗尾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顶针联
上联:楼外青山,( 山 )外白云,( 云 )飞天外 下联:池边绿( 树 ),树边红( 雨 ),雨落溪边
回文联Biblioteka 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回文联
斗鸡山
龙隐岩
上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下联:龙隐岩中岩隐龙
生活中的对联 自来水 对 方便面
特点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对联的特点
上联:四海皆春春不老( lǎo ) 下联:九州同乐乐无穷(qióng)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巧对妙联
对联 楹联、对子
桃符
chǎng
孟昶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对联的特点
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 ( 7 )个字 下联:时雨催红万树花 ( 7 )个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紫薯 对 红豆 水凤梨 对 火龙果 独角兽 对 比目鱼
才子纪晓岚妙联故事
才子纪晓岚妙联故事1.妙对乾隆联乾隆皇上一行人私访。
所到之处无不长满荷花,正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乾隆皇不禁吟道:“池中莲苞攥红伞,打谁?”纪晓岚表面上装作没事一般,暗地里却四处打量。
忽见有一丛剑麻,心中一亮,信口吟道:“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乾隆皇听后,面露悦色。
行止间,到了一座小桥,桥名八方,古朴奇特,乾隆皇又吟道:“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纪晓岚顺口答道:“万岁爷,爷万岁,跪在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皇听后更是龙颜大悦。
2.巧对先生联纪晓岚小时被父亲送进了私塾读书,那老师很严厉,同学都很怕他。
但纪晓岚却不安本份,老师罚他时,他却常常找些歪理,令老师哭笑不得。
有一天风和日丽,纪晓岚无心上课,心神都飞出窗外去了。
老师见状,喝道:“我方才教些甚么来着?”纪晓岚说道:我都明白了。
老师道:既然明白,你就背诵一次。
纪晓岚就依言背诵起来。
却因为没听课,连老师未教的都背将出来,老师无奈,说道:“你既然能背,我就考考你对句。
”说完吟道:“幽斋。
”纪晓岚应道:“茅庐。
”老师道:“开窗。
”纪晓岚又应道:“闭户。
”老师再说道:“读书。
”纪晓岚再答道:“写字。
”老师说道:“我的上联合起来是:幽斋开窗读书。
”纪晓岚笑答道:“我的下联合起来是:茅庐闭户写字。
”老师见他对的好,也不再责罚。
3.巧对医师联清朝时有个老医师,勤奋好学,亲身试药,所以医术精湛。
后来还练得一独门秘方,无论谁人患了风寒,关节酸痛,只要一贴他的狗皮膏,准保有效。
那老中医对吟诗对句也有一手,一天自己题了一上联:祖传狗皮膏。
但怎样也对不出下联,他索性将上联贴在堂门外,公开征求下联,还设了三十两银子作奖赏。
城中的才子都争相观望,但都没有好下联。
纪晓岚刚从姨母家中回来,看见上联,忽地想到在姨母家附近的街上,一个江湖郎中所叫卖的药,便对上了下联:秘制乌须药。
4.妙对救哥哥有一天,时已晌午,众人都放了学回家,纪晓岚的哥哥还不见踪影。
对联典故
1楼纪晓岚讽对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哑联兴味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老地主袭改旧楹联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
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
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
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
妙联巧藏六典故
妙联巧藏六典故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这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大意是:我的老师教导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个个堪称为榜样。
此联由于巧妙地嵌入了六个典故,从而使联意丰赡,饶有情趣。
下面分别对这六个典故作一介绍。
西席:指老师。
据梁章钜《称谓录》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
故师曰西席。
”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
他常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听桓荣讲解经文。
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向东而坐为最尊。
“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敬重。
桃李:喻指学生。
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逃到北方去。
在北方,子质遇见了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
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吃它的果子,而且它长出的刺还会刺人。
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子简以“种树”来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
后来,人们就把老师培育出来的学生喻称为“桃李”。
桑梓:桑梓是桑树和梓树的合称,它们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好树木,古人常常在庭院四周栽种这两种树,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
此典出自《诗经·小雅》:“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大意是:我见到了桑树和梓树,便引起了我对父母的怀念,于是便产生了恭敬之心。
正因为桑树、梓树是父母亲手栽种的,它们生长于家乡,所以后人便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东坦:指女婿。
东坦何以指女婿呢?这与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联妙藏六典故
闲读杂书,见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短短14字,竟然巧妙地运用了中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六个常见典故,且语意通畅,音韵和谐,毫无雕琢斧凿之痕,实属难得。
其联为:西席桃李满桑梓
东坦龙蛇尽楷模
此联的大意是:我的老师教书育人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们也都是龙蛇般的非常人物,个个堪称为人之楷模。
可贵的是此联在文脉畅达、韵律协调、琅琅上口的同时,自然巧妙地嵌入了六个典故,从而使联意丰赡,饶有情趣。
下面分别述之:
西席:即“老师”。
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何以还经常尊称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
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
故师曰西席。
”此事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
他常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
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
“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桃李:喻指门生、学生。
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要了解这段文言的意思,还须知道此话是何人对谁说的。
原来,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
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
在北方他遇到个叫子简的人,就大发牢骚,抱怨那些受自己培养、保举的人不肯为他出力。
子简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才可以在树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
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那么,不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满身长的刺还会刺人。
”接着子简又说:“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你选拔的人本来就是不应该选拔的啊!”——这里子简以“种树”来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
后来,人们就把老师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喻称为“桃李”。
并渐渐地把所教育的学生、栽培的后辈都称作“桃李”
了。
如“门墙桃李”、“桃李满天下”等。
桑梓:桑梓是桑树和梓树的合称,它们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好树木,古人常常在庭院四周栽种这两种树,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
此典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四句诗的大意是:我见到了桑树和梓树,便想起家园四周父母也种了它们,引起了我对父母的怀念,于是便恭恭敬敬地对着它们。
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
基于这样的诗意,《后汉书》也曾有“松柏桑梓,犹宜恭肃(面对松柏桑梓,就应该表现出恭敬肃穆的样子)”的句子。
正因为桑树、梓树是父母亲手栽种的,它们生长于家乡,后人便用它们来代指家乡;又由于简洁顺口的需要,人们便把这两种树名合称为“桑梓”,因而,桑梓就渐渐地成为家乡的代称了。
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闻黄鹂》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感伤之句。
此外,由上述意,古人还常常称家乡为“梓里”、“梓桑(诗词中因韵律需要有意颠倒)”。
东坦:据《辞源》“东坦”条注:指女婿,为“东床坦腹”的略语。
东坦何以指女婿呢?这与大书法家王羲之婚姻有关。
晋代太傅郗鉴想在丞相王导家物色个女婿,便派他的门生到王家代自己挑选。
门生来到东厢房王家子弟齐集的地方一个个相看了一番,回去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小伙子都很好,难分上下。
不过,听说您要选女婿,他们个个都打扮得衣冠楚楚,举止文雅,希望能被选中,只有一个后生躺在东边的床上,敞开衣襟,露着肚皮,满不在乎,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选女婿似的。
”郗鉴听了,高兴地说:“这个人正是我要选的佳婿。
”于是郗太傅就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人。
这个躺在床上袒露肚子的人就是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的王羲之。
此故事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渐渐地人们就把好女婿称为“东床佳婿”、“东床坦腹”、“东床”和“东坦”等。
龙蛇:这里并非“龙”与“蛇”的合称,而是比喻非常的人物。
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意思是:幽深的大山,广阔的水域,确实是生长龙蛇的地方。
据《辞海》中援引杜预的注释:“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意思也就是说,不寻常的地域环境,往往会生长出不寻常的事物,即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意。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其中“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两句也可以作为佐证。
此外,龙蛇一词还常常比喻隐匿、退隐;比喻矛戟等武器;形容盘曲的树枝;形容书法雄健洒脱,笔势豪放等等。
但就本对联内容来看,应该是喻指“非常的人物”——即有才干的杰出人物。
楷模:楷和模都是树名。
楷模一词,出自清代汪灏受康熙命所编的《广群芳谱》一书中。
楷树,即黄连树,这种树枝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
相传它生于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坟头。
孔子死后,其弟子三千在坟墓边守灵三年。
惟独子贡在孔子生病时因外出经商而未能探视,他则祭守六年。
子贡在奔丧时曾折树枝为哭丧棒,并将其插入墓旁,后来此树枝便萌发长成叶茂枝疏、干直质良的大树。
模树,据传说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
此树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其叶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色泽纯正。
这两种树都因生长在圣贤的墓旁,其形状与质地又为人们所喜爱、钦敬,所以后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为师表的模范榜样人物称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