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刘禹锡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古诗词赏析彭城夫人夜之厕,虿②螫其手,呻呼无赖,佗令温汤近热,渍于其..

古诗词赏析彭城夫人夜之厕,虿②螫其手,呻呼无赖,佗令温汤近热,渍于其..

古诗词赏析从1994年起,诗词鉴赏题一直都有。

2002年由原来的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

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古诗词鉴赏主要是考查古诗歌。

高考诗歌鉴赏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①诗歌意象的赏析;②诗歌表现手法、风格的赏析。

这主要包括: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或相衬,虚实结合,含蓄、烘托、比喻、拟人、夸张等;③对诗歌思想内容、意境的总体评价;④对诗歌语言的评价。

在考试说明中,把诗词鉴赏,归为能力最高的E层级。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集中,概括生活,意境深广;(2)感情强烈,富于想象,直接抒情;(3)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诗的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开始于感性活动,始终有形像伴随。

诗歌鉴赏是从语言的某些习惯性,瞻言而见貌,诗歌鉴赏者要通过语言这个大门,由语言带给鉴赏者以想像的形象——景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歌鉴赏由把握想象形象而开始进入诗的意境。

诗的意境是诗歌形象与它所触发的全部艺术的总和,是诗歌形象触发出来的世界。

品尝诗味,要品出情味、意味、兴味和韵味。

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

诗中的诗人形象是歌唱者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都由感情而来,投上了感情的色彩。

鉴赏诗,要进行心灵探险,去体会那藏于“景”中的诗情。

同诗的艺术一起来的还有思想。

诗是寓有哲理意味的文学样式,往往在浓郁的感情中有思想信仰、人世经验、生活智慧的闪光。

这就使诗歌有隽永的意味。

诗中的“意”有明确的,是诗人直接告诉读者的。

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烈士诗抄》<夏明翰>)也有含蓄的,是诗人通过写景,用“言态”告诉读者的。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兴味指艺术趣味,即一首诗在语句、构思、表现手法方面的诗味。

读者通过对诗的理解,品味诗人是在写什么和怎样写的。

如《月夜》(杜甫)这首诗,写作者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在明月当空的夜里,想到在鄜州的妻儿的情景。

部编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含解析解析

部编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含解析解析

部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含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竹枝词刘禹锡瞿塘嘈嘈十二峡,人言道路古来滩。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这首诗从瞿塘峡艰险写起,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这是诗歌常用的________手法,瞿塘峡道路艰险是因为水中多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起波澜,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感叹。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各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①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①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县斋:县衙斋室。

(1)下来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秋晚寒斋”,点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不待言情而情已十分。

B.香篆,一种香,因焚香时所起的烟缕曲折似篆文而得名。

室内燃香,室外薄雾,迷茫之感油然而生。

C.“梦逐芭蕉雨”,芭蕉雨是个愁意象,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他的心头,增添几许愁绪。

D.词的上阙和下阙,不管描景还是抒情,都围绕着题目中的“愁”而写。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宋)苏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在宅邸所筑小楼。

②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1)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表现手法。

(2)下阙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竹枝词·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竹枝词·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竹枝词·刘禹锡》原文与赏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这首诗写于作者贬居夔州(今四川奉节)期间。

夔州是竹枝词的故乡,“里中儿”每每“联歌竹枝”,“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竹枝词九首引》)。

这不免引起他仿作的兴趣,于是依调填词,前后写成《竹枝词》十一首。

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

作品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其内心世界是微妙而丰富的。

尽管其情早有所钟,但对方却尚未明确表态,所以她一点芳心不免多方揣度。

作者巧妙地采用融人情于物态的手法,纡曲有致地表现了她那种乍阴乍晴、时忧时喜的特定心理。

首句渲染环境。

杨柳绽青,江水平堤,见出这是极易撩人情思的早春季节。

环境若此,季节若此,无怪女主人公要产生缠绵悱恻的“怀春”之情了。

次句借歌声为媒介,揭出女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指向——“郎”无疑便是她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在这般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季节中,渴望着爱的甘霖的她忽然听到了“郎”那动听而又费解的歌声。

她苦苦地思索和琢磨:这歌声究竟表达了什么呢?能不能据此断定他对自己一往情深、恰如自己对他那样呢?答案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这似乎纯系刻划景物,其实正是对人物特定心理的一种巧妙折射。

明人谢榛认为这两句“措辞流丽,酷似六朝”(《四溟诗话》)。

所谓“六朝”,是指六朝乐府民歌。

六朝乐府民歌多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以“莲”谐“怜”、以“碑”谐“悲”、以“篱”谐“离”等等。

的确,作者这里是效法六朝乐府民歌,以天气的“无晴”与“有晴”谐人物的“无情”与”有情”。

春末夏初之际,南方的天空中常常出现如是的奇景:这边白云翻卷、雨帘高挂,那边却红日朗照、一片晴明。

作者便以这一气候特点来写照女主人公的心境,她的始而惊喜、继而疑虑、终而迷惘,都融合在这“道是无晴还有晴”的物态中,她多么希望心上人的态度能更加明朗些,源源不断地向她发射爱的信息。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二)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二)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竹枝词九首其二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本诗前两句的景与后两句的抒情之间主要是什么关系?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意象?①托物其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

“满”和“拍”可展开,这两句写景,景中也含又女主人公的复杂感情。

)②语言清新简洁,格调明朗自然,就像所描绘的红花绿水一样明媚动人。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主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的少女心绪,同时含有怕他变心的淡淡清愁,就像绕山流淌的江水一样无尽无休。

全诗表现了初恋少女微妙、细腻而又复杂的心理。

赏析这首《竹枝词》含思宛转,清新活泼,音节和谐,语语可歌。

特别是把比兴揉而为一,此诗兴中有比,比中有兴,颇富情韵。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

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

当她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的时候,这种藏在心头的感情顿被触发,因而托物起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描绘出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

山桃遍布山头,一个“满”字,表现了山桃之多和花开之盛。

一眼望去,山头红遍,象一团火在烧,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而山下呢,一江春水拍山流过,一个“拍”字,写出了水对山的依恋。

这两句写景,却又不单纯写景,景中蕴涵着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意。

但这种托物起兴,用意隐微,不易看出,于是诗人又在兴的基础上进而设喻,使这种情意由隐而显。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主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少女的心绪。

“花红易衰似郎意”照应第一句,写她的担心。

一个“红”字,说明鲜花盛开,正如小伙子那颗热烈的心,让人高兴;但小伙子的爱情是否也象这红花一样易谢呢?“水流无限似侬愁”,照应第二句,写少女的烦忧。

既相恋,又怕他变心,这一缕淡淡的清愁。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解析(1)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解析(1)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竹枝词刘禹锡瞿塘嘈嘈十二峡,人言道路古来滩。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这首诗从瞿塘峡艰险写起,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这是诗歌常用的________手法,瞿塘峡道路艰险是因为水中多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起波澜,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感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唐]来鹄①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

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

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

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竹枝词》刘禹锡唐诗原文阅读翻译赏析

《竹枝词》刘禹锡唐诗原文阅读翻译赏析

《竹枝词》刘禹锡唐诗原文阅读翻译赏析【原文】竹枝词二首其一(经选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二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注释】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⑵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⑶楚水巴山:楚水:①水名。

一名乳水。

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

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

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

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又东迳高车岭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

②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泽。

巴山:①大巴山。

巴山夜雨涨秋池。

②泛指巴蜀一带。

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⑷巴人:①古巴州人。

②古曲名。

“《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晋张协《杂诗》之五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此诗中指古巴州人。

⑸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乡情也。

⑹纥(hé)那:踏曲的和声。

刘禹锡另有《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绿罗:①绿色的绮罗。

②比喻绿水微波。

③荔枝名。

川人有称荔枝为绿罗者。

诗中所指解释历未能统一。

三种解释者皆有,也都讲得通。

【白话译文】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

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作品介绍】《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竹枝词九首(刘禹锡)阅读答案

竹枝词九首(刘禹锡)阅读答案

竹枝词九首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本诗前两句的景与后两句的抒情之间主要是什么关系?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意象?答案:刘2、①托物其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

“满”和“拍”可展开,这两句写景,景中也含又女主人公的复杂感情。

)②语言清新简洁,格调明朗自然,就像所描绘的红花绿水一样明媚动人。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主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的少女心绪,同时含有怕他变心的淡淡清愁,就像绕山流淌的江水一样无尽无休。

全诗表现了初恋少女微妙、细腻而又复杂的心理。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阅读答案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阅读答案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阅读答案及赏析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分)(2) 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晴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4分)(3)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答案】(1)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情窦初开(情感丰富或内心微妙复杂)的少女。

(1分)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春日里,她听到情郎的歌声时内心波动。

尽管早就情有所钟,但所爱的人尚未明确表态,所以她的心忽阴忽晴、时喜时忧。

(大意对即可,2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诗歌形象题目,要解读描写手段、分析关键词句、借助诗中意象等。

(2) 晴和情谐音(或谐音双关),(1分)表面上说晴雨的晴(晴朗),(1分)实际上说情感的情(情感)(1分)(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含蓄贴切地表现出抒情女主人公听到情郎的歌声时所产生的疑虑不安、含羞、惊喜等微妙复杂的情感。

(大意对即可,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这类题目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明确词或句的含意;第二步,指出其所用的表达技巧;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效果。

(3)最后一句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1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

作者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大意对即可,2分)赏析: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

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竹枝词》学习思考题(含答案)

《竹枝词》学习思考题(含答案)

《竹枝词》学习思考题(含答案)
学习标准: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作品的内涵,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理解意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竹枝词》——刘禹锡原诗
杨柳青青江水平,问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3分)
答:主人公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1分),她听到情郎的歌声内心波动。

尽管早就情有所钟,但爱人未表态,所以她心情忽阴忽晴,时喜时忧(2分)。

2.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

(4分)
答:诗人运用以景衬情、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刻画出了热恋中少女内心热烈而复杂的情感。

(2分)全诗运用双关隐语,情景交融,清新宛妙,具有鲜明的民歌风格。

(2分)
3.“道是无情还有晴”的“晴”字意蕴丰富。

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4
分)
答:晴和情字谐音双关(1分),表面上说晴雨的晴(晴朗)(1分),实际上说情感的情(情感)(1分),含蓄贴切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听到晴朗的歌声时的焦虑不安,含羞等微妙的复杂情感(1分)。

4.试说明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4分)
答:表达诗人思念情郎的心情(2分),写出一个小女人娇羞的思念之情。

(2分)。

古代诗歌赏析刘禹锡《竹枝词》竹枝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刘禹锡《竹枝词》竹枝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竹枝词(其二)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其九)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①。

【注】①畲(she ):指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指粗放耕种的田地。

15.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诗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色彩明朗,格调凄清,含蓄婉转,颇富情韵。

B.第一首诗中的一个“满”字表现了山桃之多和花开之盛,一个“拍” 字写出了水对山的依恋之情。

C.第二首诗的第二句写诗人遥望山顶,看到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炊烟,由此推断岀山中有人家。

D.第二首诗每句一景,既相对独立成图,又构成了一个艺术整体,给读者一种审美享受。

16.这两首诗都写到了“花”,它在诗中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作者从春来万物的欣欣向荣里,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人生短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有异曲同工之妙。

(2)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里写到他们出洞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来的人,对此作者的想法是(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中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A16.①第一首诗以红花比兴:第一句以桃花相依山头起兴,引起下文所要表达的情思;第三句以“红花易衰”比喻爱情易老,表达女主人公的担忧。

②第二首诗借描写桃李花展现出一派山间色彩绚烂的美景,同时花对人起到了衬托作用,表现了温馨和谐的农家生活情景,也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了赞美。

竹枝词阅读答案附赏析

竹枝词阅读答案附赏析

竹枝词阅读答案附赏析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竹枝词阅读答案附赏析(共含11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竹枝词阅读答案附赏析竹枝词阅读答案附赏析竹枝词①二首(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分)(2) 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晴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4分)参考答案10.【答案】(1)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情窦初开(情感丰富或内心微妙复杂)的少女。

(1分)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春日里,她听到情郎的歌声时内心波动。

尽管早就情有所钟,但所爱的人尚未明确表态,所以她的心忽阴忽晴、时喜时忧。

(大意对即可,2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诗歌形象题目,要解读描写手段、分析关键词句、借助诗中意象等。

【答案】(2) 晴和情谐音(或谐音双关),(1分)表面上说晴雨的晴(晴朗),(1分)实际上说情感的情(情感)(1分)(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含蓄贴切地表现出抒情女主人公听到情郎的歌声时所产生的疑虑不安、含羞、惊喜等微妙复杂的情感。

(大意对即可,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这类题目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明确词或句的含意;第二步,指出其所用的表达技巧;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效果。

赏析《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

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分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四)(其九)》比较阅读及答案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四)(其九)》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竹枝词九首
刘禹锡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①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②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③。

【注】①狂夫:古代妇人自称其夫的谦辞。

②银钏:银手镯。

③烧畲(she):在春耕时节,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作肥料,然后播下种子。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写的都是山水之地、春暖花开时,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事件。

B.兰桡运用了借代手法,以桨代船;不一定都是兰木所作,只是一种美称。

C.“其九”诗中“层层”二字写出桃李依山而栽、附势而上、花开繁盛的美丽景象。

D.两首诗语言典雅,清新活泼,生动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15.试比较“云间烟火是人家”与杜牧的《山行》一诗中“白云
生处有人家”一句,分析它们在描写角度、内容意象、意境特点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6分)
【参考答案】
14.D两首诗语言“典雅”错,《竹枝词九首》是刘禹锡仿任职地民歌而作,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明快浅近,而非典雅。

典雅即高雅不浅俗之意。

15.①描写角度:两句诗都是从远景的角度进行描绘,视野开阔,景象阔大。

②内容意象:两句诗所写的内容都是自然景物与人文景物的融合。

③意境特点:两句诗都具有令人向往的仙界一般的意境。

(6分,每点2分)。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与习题并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及习题并答案一、表达技巧的种类(一)修辞手法:(二)表达方式:抒情可分为:(三)表现手法:(四)行文构造:(五)材料取舍:。

二、可以推断诗句中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比方、拟人。

2.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解析】反复。

3.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解析】夸大。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析】互文。

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设问。

6.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解析】双关。

7.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解析】用典。

8.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解析】反问,。

9.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对偶。

(二)表达方式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直抒胸臆。

2.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解析】借景抒情。

3.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解析】托物言志。

4.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借古讽今。

5.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解析】多角度描写。

(三)表现手法1.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今昔比照,。

2.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解析】虚实结合。

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解析】运用反语,。

竹枝词九首(其七)

竹枝词九首(其七)

竹枝词九首(其七)
竹枝词九首
(其七)
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①,
人言道路古来难②。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注释]
①瞿塘:指瞿塘峡,又称夔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宁河口。

两岸山势险峻,水流湍急,号称天堑。

古有“瞿塘天下险”之称。

嘈(cáo 曹)嘈:这里形容水声嘈杂。

十二滩:极言险滩之多,借以强化语势。

②人言:一作“此中”。

[点评]
《竹枝词》,又称巴渝词,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刘禹锡据之创作了两组以《竹枝》命名的新词。

先作的一组为九首,后作的一组为二首。

《竹枝词九首》之前有一小序,说明因为受到屈原《九歌》的启发,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诗人于长庆二年(822)人夔州刺史时,创作了这组词。

这是其中的第七首。

诗人从声音嘈杂、处处险滩的瞿塘峡说起,因为人人都知道这是一条十分危险的水路。

但此诗的关键所在是比险滩更可怕的世路。


路虽然有礁石险滩,但这是人所共知的,是可以提防的。

而在这条布满暗箭的世路上,诗人苦楚凄凉地整整走了“二十三”年,吃尽了人心难测的苦心,往往在平白无故中遭到谗害——“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没有他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切身体验和特定心态,是难以写出这种带有哲理性的意味深长的诗句的。

此诗所蕴含的道理,本来是艰深和令人寒心的。

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人口,主要得益于对民歌的汲取和改造。

来源:《万里归心对月明·唐代合集》。

高考语文诗歌读理解《竹枝词九首》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读理解《竹枝词九首》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读理解《竹枝词九首》含答案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5-6题。

竹枝词九首刘禹锡[注](其六)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注]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后,屡遭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这两首诗写于他任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期间。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六说城西门外江中的滟滪堆。

一年又一年,江水掀起的波浪没能将它摧毁。

B.“瞿塘嘈嘈十二滩”中,“嘈嘈”写流水下滩发出的声音,“十二滩”犹言险滩之多。

C.人间世道即使是“等闲平地”也会横生波澜,令人防不胜防,人心不像瞿塘峡水那样凶险。

D.“人心不如石”“人心不如水”可知诗人深感世路维艰,内心苦痛,故有此愤世嫉俗之言。

6.《竹枝词》语言特色鲜明,请结合选诗简要说明。

【答案】5.C6.①全诗语言直白清新,富于生活气息。

“年年波浪不能摧”“人言道路古来难”语意直白,富于生活气息。

②善于将抽象事物具体化,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以滟滪堆之石与人心对比,化无形为有形。

人的心竟不如这石头,“滟滪堆”坚不可摧,而人心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摇摆不定;以人心与瞿塘水的凶险对比,瞿塘水再险也比不上人心之险。

【解析】5.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

C. “人心不像瞿塘峡水那样凶险”错误,“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意为人心比不上流水,人心比瞿塘峡水还要凶险。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特色的能力。

其六用波浪不能摧毁滟滪堆起兴,并以此比喻“人心不如石”。

作者把“人心”和“石”这些原本不相关的物象在特殊的语境联系起来,于平常中出新意,使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形象化。

诗人把他的人生感悟融进这两个比喻之中,形象而深刻地传达心中的隐痛和感伤。

其七中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技巧之专项训练 试题

诗歌鉴赏技巧之专项训练 试题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习目标掌握并准确判断诗歌的表达技巧。

链接高考1、【202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意难忘·山家[清] 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

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

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

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

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

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

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

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答案】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

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

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

“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

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

如“蓑翁”与“健饭”。

②铺陈写实。

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

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

如“汲水自浇瓜”。

2、【2020年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不同意。

“数声”好。

“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

“一声”好。

“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3、【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新部编高三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部编高三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部编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竹枝词刘禹锡瞿塘嘈嘈十二峡,人言道路古来滩。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这首诗从瞿塘峡艰险写起,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这是诗歌常用的________手法,瞿塘峡道路艰险是因为水中多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起波澜,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感叹。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王维吴道子画苏轼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①。

中有至人②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③。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④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⑤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⑥。

[注]①扶桑:古代神话中的日出之处。

暾:太阳升起。

②至人:指释迦摩尼。

③鼋(yuán):大鳖,背青黄色,头有疙瘩,能伸缩。

④交柯:枝叶交叉。

⑤翮(hé),鸟翎的茎,即指鸟。

⑥间言:非议。

(1)下面对这首诗内容和形式上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起始四句交待吴、王二人画迹所在。

“吾观画品中”二句,紧接着对二人的成就作概要评断,肯定了他们在画苑中的崇高地位。

B.苏轼提倡诗画一体,曾说“诗不能尽,变而为画”,而诗中“摩诘本诗老”至“亦若其诗清且敦”四句即是此说较为明确的体现。

C.诗歌最后两句,苏轼赞画圣吴道子和王维之画,认为二子皆神俊,但对摩诘“敛衽无间言”,可见作者认为王维画艺更胜一筹。

D.全诗富有节奏感,开始似话家常,从容而谈;中间意象情调,盖出一辙;结尾余音袅袅,悠扬无尽,整体形成和谐优美之韵律。

(2)结合王维、吴道子绘画作品分析二人绘画的主要艺术特点?作者认为吴、王绘画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1. 古诗文默写。

(共10分,答对1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3),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6)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7)在失意的季节,我们可以像诗人一样,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我们可以学习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信豪迈,学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豁达,学习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以这些高贵的品质锤炼出一颗坚强的心。

2. 在古诗词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往往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如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竹枝词原诗: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赏析:刘禹锡的《竹枝词》,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此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

在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写唱、听情景。

在这一动人情思的情景中,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歌声如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掀起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与首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

“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试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诗意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景起兴,一笔勾勒出江南春光美景,这是从少女的眼神中看出的。

B.次句直写少女对恋人的熟悉程度,听其声即知其人,道出了少女内心爱情的热烈。

C.三、四句,作者曲折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自己对于爱情忽明忽暗的微妙的心理活动。

D.本诗描写了青年男女真挚、朴实而又热烈的爱情。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晴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4.请就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进行赏析。

5.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6.从诗中称对方为“_____________”看出,这首诗是以一位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7.诗的三、四句语带双关,明说天气晴雨不定,暗指什么?答案:1.C2.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枝词刘禹锡阅读答案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是他仿效民间歌谣的作品。

下面是此诗的原文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竹枝词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阅读答案:
你认为这首诗歌最妙的手法是什么?为什么?
答:最妙的是双关的手法。

“西边雨”自然是“无晴”,这个“晴”字与“情”谐音,“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着重点在有晴(情)上,听到郎的歌声,感受到其中的情,表现极为委婉巧妙。

翻译:无
竹枝词字词解释:
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

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

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2. 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

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

声调宛转动人。

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

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

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

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

这是很美好的环境。

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

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

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

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

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

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

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

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

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

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

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

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

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

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

)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的的,明朗貌。

由豫,迟疑貌。

芙蓉也就是莲花。

见莲,双关见怜。

)《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

”(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

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

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沈祖棻)
作者资料: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

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

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

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

他又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

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

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

有《刘梦得文集》40卷,现存30卷。

另有外集10卷,为北宋时辑录,收有遗诗407首,杂文22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