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六三制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全部教案(共3课时)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全部教案15.《浮与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浮与沉》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以小船能浮在水面上为线索,探究浮的特点,然后延伸到浮与沉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浮与沉是怎么回事。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小船能浮在水面上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乒乓球、气球、木块、螺丝钉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并通过实验得出浮力的感性认识,再研究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不但浮在水面的物体(部分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而且浸入水中的物体(全部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
再研究生活中浮力的应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制作一个浮沉子。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科学,对科学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对浮力常识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浮力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对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比较抽象,学生还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了解浮力在生活的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沉浮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浮沉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1)

关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角度分析,个别学生已经知道是长乘宽,但不明白为什么是长乘宽的道理所在;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角度分析,在《什么是面积》及《面积单位》两课当中,学生通过数格子比较图形面积大小这一学习过程中,在潜在意识当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一行摆几个乘以摆几行的方法。
教学策略
探究学习: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乐观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育。
实践应用: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学问有机结合,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②展示交流“不用密铺”情况。
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推理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2、这两种方法你们更观赏哪种方法?
“不用密铺”的方法比较简洁,那这种方法测量全部长方形的面积便利吗?
3、猜想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遇到大的长方形我们怎么办?你有更快更简洁的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2、方法比学问更重要。本课设计从教学方法上采用自主探究型的生本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进展。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利用老师供应的学习材料,用小正方形拼一拼摆一摆,观察发觉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又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觉长与宽的乘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练习中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获得的学问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学问转化为能力。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第五单元面积新知识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精品教案

习作例文·习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5.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一、交流平台。
1.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特别有意思。
本单元都是这样充满奇异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
(1)《小真的长头发》里有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
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呢?(钓鱼,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户外的棉被,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抹上洗头发的香波就是个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头发就像随波荡漾的海带……)(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畅想)(3)《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认为有什么奇特之处?(4)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二、初试身手。
(一)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的想法最新奇。
1.引导想象。
(1)教师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画什么呢?看谁想得新奇,画得漂亮。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评价。
评价要点:(1)谁想象得最奇妙?谁的画颜色最漂亮?(2)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师总结: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课题分一分(一)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地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能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导学过程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课题分一分(一)课时第二课时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地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能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导学过程一、预习互测:1.请你将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
折一折2、请你将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折一折3、把自己准备的图形平均分。
二.交流质疑小组交流,把()平均分成()份。
三.合作探究认识1/4、2/4、3/4、4/4。
动手操作,并写出结果。
(1)把手中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
(2)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3)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
涂色的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4)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
涂色的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5)如果我把整张纸都涂上颜色,那么应该用几分之几表示呢?(6)4/4。
4/4也就是这1张纸,所以还可以用()来表示。
四.展示交流先小组交流结果,然后全汇报。
小结:像1/2、1/4、2/4、3/4……都是利用平均分得到的数,这就是分数。
五.点题精炼1.出示书本第54页的说一说。
2.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三幅表示什么意思?3、练习书本上55页。
第1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第2题.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第3题.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如果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属一般,根据学 生的特点以及需要,我把本段教材中与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的相关 知识提前到前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牢固掌握长方形与正方 形面积知识为重点,适当放入略有发展性的习题。
学法: 1、自主发现法。 2、小组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 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环节二、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1、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 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 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 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 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算一下。 环节三、巩固练习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 长 宽 周长 面积 长方形 8厘米 7厘米 9米 24米 正方形 边长5分米 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 米? 环节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五单元第3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第3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的计算(1)
基础知识过关
1.填一填。 (1)一个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625平方厘米 )。 (2)在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一共有( 12 )个1平方厘米 的小正方形。 (3)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 50平方厘米 )。
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位:厘米)
(1)26×12=312(平方厘米) (2)16×16=256(平方厘米)
关键素养提升
3.实验小学要安装艺术展示板,展示板长4米,宽1米。你能计算出这 块艺术展示板的面积吗?
4×1=4(平方米) 答:这块艺术展示板的面积是4平方米 。
4.如果把你得到的奖状,用一根长145厘米的木条做一个相框(连接处 一共要损耗4厘米)。
(1)这根木条够用吗? (30+40)×2=140(厘米) 140+4=144(厘米) 145>144 答:这根木条够用。
(2)要在奖状上罩一块玻璃,这块玻璃至少要( 1200 )平方厘米。
5.如图,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6×16=256(平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 。
6.小明家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地,一侧靠墙(如下图)。把这块菜地 围上篱笆,共用篱笆72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2÷3=24(米) 24×24=576(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576平方米。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8日星期五2022/4/82022/4/82022/4/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82022/4/82022/4/84/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82022/4/8April 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可贵的亲情、友情中心发言人:邹新平17、可贵的沉默教学点: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学习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学习难点: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1.模拟课文情节(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2)“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3)“‘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4)“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2.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
那么,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
(略)3.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谁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四、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第二课时学习要点:理解课文内容,升华情感。
学习过程:一、理解课文内容1.出示第一幅图,体会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2.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1).自由小声地读一读。
(2).体会、感悟。
(3).指导朗读。
二、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1.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2.默读课文这部分,从中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3.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从文中画下来。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说课稿我备的是第五单元人间真情,下面我首先总体上说一下这一单元。
我先大体地备了这一单元的内容,然后具体到每一课,这样从总体到局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先后编排了17.《可贵的沉默》、1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三篇精读课文。
这一篇篇闪烁着爱的光芒的美文,就像一颗颗钻石,真情钻研必将使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熠熠生辉。
口语交际要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习作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或发生在自己和父母间的感人的事。
二、单元学情分析:这组课文每一篇都是感人的故事。
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
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
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三、单元教法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四、单元教学设想:1.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默读,感悟课文,懂得关心别人,懂得充满爱心地生活。
2.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我尝试着创新了一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方法。
这样,教案直观些,好操作些。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学的学习方式,学生逐渐学会合作学习、自学,。
我采用“模拟课文情节导入新课;插图导入新课;名言导入新课;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讲述故事导入新课;以童话为题,导入新课”等多种导入方法。
并设置:演课本剧;写小练笔;给家长讲故事;续编故事的拓展练习。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风力和风向》优秀教案

18.风向和风力【教材分析】这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的第三课,《风向和风速》属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中的“天气”单元。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本课内容就是对四种基本特征之一的风进行研究。
学生描述风向和风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情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知识并能记录天气情况。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他们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初步观察的意识、探究的能力,记录的习惯,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了知识与情感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力来描述。
2.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的强度叫做风力。
了解风级歌的内容。
3.了解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1.学生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
2.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1.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观察天气提供很大的帮助。
2.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风的影响,保护好环境和气候。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力。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1个盒子(用来存放实验器材)、若干张长约20厘米,宽约1厘米的纸片,吸管1根、硬纸板1张、带橡皮铅笔、剪刀、大头针1枚、有至少两档风速的吹风机。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有晴天,阴天,雨,雪等天气现象)师:同学们,猜猜看,图上说的是哪种天气现象呢?水见它皱眉,花见它弯腰,树见它摇头,云见它就跑。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

(3)补充: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春、夏、
秋、冬不是一回事。
4.适时引导学生了解:“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教学创新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二)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记7月8月
要找大月你记住,
七、八俩月换着数,
七月以前找单数,
八月以后找双数。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看来,记大、小月的方法比较多,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同桌相互
说一说。
4、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小游戏。
(1)站起来游戏。
4.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1)出示题目,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年历里圈出来。
(2)组织交流,并适时地进行一些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3)谈话: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后反馈。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1.提问: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这里有哪几个新的时间单位?
关于年、月、日,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师:还有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不知道,今天我们
就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2、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一)通过观察,认识年历,探究有关大月和小月的知识。
1.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多长?一个月有多长?一日呢?
《第五单元第3课文明规范的互动交流》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苏科版23三年级下册

《文明规范的互动交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文明交流规范,学会在互联网环境中使用礼貌、得体的语言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交流习惯,提高其网络交流的素质和技巧。
二、作业内容1. 课堂学习内容回顾:复习网络交流的基本规范,包括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观点、避免网络争吵等。
2. 情景模拟练习:设计几个常见的网络交流场景,如QQ聊天、论坛发帖、电子邮件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网络交流过程,并互相评价交流的文明程度和规范性。
3. 制定个人网络交流规范: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份个人网络交流规范,要求包含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清晰、避免误解等内容。
4. 撰写网络交流故事:鼓励学生以自己在网络上的一段真实或虚构的交流经历为蓝本,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故事要体现文明规范的互动交流。
三、作业要求1. 情景模拟练习时,要认真扮演角色,按照所学的网络交流规范进行互动。
2. 制定个人网络交流规范时,要结合自身实际,确保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 撰写网络交流故事时,要确保故事内容积极向上,体现文明规范的互动交流精神。
故事字数不少于200字。
四、作业评价1. 老师根据学生情景模拟练习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2. 个人网络交流规范的制定情况,老师将根据其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3. 网络交流故事的撰写情况,老师将根据故事内容是否积极向上、是否体现文明规范的互动交流精神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文明交流的技巧和规范。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展示,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3.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老师将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业。
通过通过这一系列的作业设计和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文明规范的互动交流》课程的内容,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在网络交流中自觉遵守规范、尊重他人的意识,提升其网络素养。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大胆想象 讲义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大胆想象(方法技巧+例题讲解+对应练习)本单元作为习作单元,与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一脉相承。
其单元主题聚焦于“大胆想象”,目的在于积极鼓励并启发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能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本单元中,语文要素主要体现为“深入想象的世界,领略想象的神奇魅力”,而习作要求则明确为“充分发挥想象来编写故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想象世界”。
语文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技法一:深入文本内部,领略文章中精彩纷呈的想象世界。
1、仔细品味作者是如何将自己想象成其他事物的,并且要关注作者是怎样结合该事物的特点来进一步拓展想象的。
例如:在《宇宙的另一边》中,作者把自己想象成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顺着“我”的生活和学习场景进行想象,联想到在宇宙的另一边,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反的,从而展开了一系列奇妙的想象,如“我”上学时,另一个“我”是放学;“我”在语文课上写生字,另一个“我”是在数学课上做计算等。
2、认真体会作者是如何依据事物的固有特点来自然、合理地展开想象的。
例如:《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然后根据树的特点,想象自己的身体变成了树干,头发变成了树枝,血液变成了树汁等,同时还想象了自己会有鸟窝,小动物们会来居住等,这些想象都与树的特点相吻合,显得非常自然、合理。
3、着重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逆向思维来进行想象的,从而使文章的情节变得有趣,语言更加生动,构思也更为巧妙。
例如:《一支铅笔的梦想》一文中,作者让铅笔展开了一系列逆向思维的想象,比如想象铅笔想成为撑竿跳的杆子、晾衣杆等,这些想象与铅笔的常规用途完全相反,给人带来了新奇的感受,使文章充满了趣味。
技法二: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深入探索,领略想象的奇妙之处。
当我们进行阅读时,可以依循作者的思路,将自己化身成文中的主人公,以主人公的视角去展开想象。
Unit-5-Food-完整版精品课件-外研版Join-in-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件

8. Listen, point and chant.
breakfast:['brekfəst]
n. 早餐;早饭 vi. 吃早餐
vt. 为…供应早餐
hungry:['hʌŋgrɪ]
adj. 饥饿的;渴望的;
8. Listen, point and chant.
cornflakes:
['kɔːnfleɪks] n. 玉米片 (cornflake的复数)
A. dumplings B. ice cream C. toast D. cola E. tea
4. Read Alice’ s email.Talk about yourself.
Dear friends, I'm Alice. I'm English. I like chicken, fish and ice cream. I don't like hamburgers. I love pizza. And my favourite drink is milk. What about you? Love, Alice
My introduction
I’m Chinese. I like chicken. I don’t like fish. I love popcorn . My favourite food is
rice. My favourite drink is
orange juice.
4. Read Alice’ s email.Talk about yourself.
And he goes to sleep.
3. Listen and point.
pizza
popcorn
2014-2015学年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程导航表格式教案设计(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
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
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如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 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
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1、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课文。
3、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 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 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
Unit5Doyoulikepears(单元解读)三年级英语下册(人教PEP版)

三年级下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单元解读一、单元内容体现的新课标理念本单元在英语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下进行,围绕单元主题“谈论水果”展开教学。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在情景中询问他人对某物的喜好并回应他人的询问。
二、单元信息本单元是义务教育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为Do you like pears?。
主情景图通过孩子们和Sarah 一家做水果沙拉的情景,来展现出本单元的主题:询问并表达自己对于某种水果的喜好。
A部分共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为情景对话和练习部分。
Let’s talk 部分通过对话引出三会单词:orange, apple, pear, 两会单词:buy, fruit。
同时呈现了询问他人对水果的好恶的句式及回答:Do you like ...? Yes, I do. / No, I don’t.。
第二课时为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呈现,三会单词包括:apple, pear, banana, orange,重点句式为:Do you like ...? Yes, I do. Let’s chant以I eat ...为主要句型结构,以歌谣的方式呈现出四种四会水果词汇。
第三课时为语音学习,通过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读一读、听一听、排一排,听一听、写一写三个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字母u在单词里发的短音/ ʌ /。
B部分共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呈现情景对话和练习。
第二课时通过对话呈现三会词汇:watermelon, strawberry, grape,以及重点句式:I don’t like... Me, neither. 并通过一个Chant,来练习这些重点词汇。
之后的阅读练习、听一听判断正误、看一看选一选的练习以及歌曲都用来巩固练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与C部分合为一个课时。
通过有趣的小语篇故事,学生可以再一次熟悉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增加词汇量,并逐步适应文本阅读。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题是“想象”,全单元包括《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
本次习作例文是《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阅读和分析作者描写心理和语言的方法。
阅读例文,分析作者想象的合理、自然。
合作探究,总结作者的反方向去想象事物的方法。
本次习作以“奇妙的想象”为题目,先选择题目大胆想象,创造想象故事,再互相阅读、修改。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小真的长头发》详细描述了小真长头发的作用,发挥想象,学着续编故事。
读《我变成了一棵树》时要感受作者想象的有趣,并发挥想象创造新故事。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学会大胆想象。
2.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奇妙的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大胆想象,创造想象世界。
3.本次习作例文是《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重点是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三、单元课时安排16.《宇宙的另一边》…………………………………………………2课时17.《我变成了一棵树》………………………………………………2课时习作例文………………………………………………………………2课时习作:奇妙的想象……………………………………………………2课时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淌、秘”等6个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宇宙另一边都有哪些秘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想象的魅力,学会大胆想象。
教学重点:1.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2.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内容。
教学难点:想象故事所讲述的内容。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全单元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教学
内容
1、面积和面积单位 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涉及到4个内容,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册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打下基础。
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国旗面比较小。我们就说国旗面的面积比较小。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物体的表面用图形表示出来吗?(动态演示把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都称作封闭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
师: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教材在讨论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教材在编排中,以面积含义为基础,以度量的本质为核心,层层深入地设计了学生的探究活动。
(4)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如例5、例7和例8的设计都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
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的面积大?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汇报:选择一种图形来比较。
(4)应该用哪种单位表示图形的面积更合适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统一意见:用正方形表示更合适,因为正方形表示最标准。
师:看来,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想象”选编了《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文章以及一个“作例文”和一个“作”,带领学生进入美妙的想象世界。
《宇宙的另一边》中,作者发挥奇妙的想象力,畅想宇宙另一边的场景,描绘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显示了想象力的无限和美好。
《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作例文”展示的两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可以激发学生对想象世界的憧憬与兴趣,为“作”写出自己的想象故事做铺垫。
本单元的“作”以“奇妙的想象”为话题。
学生可以选择教材上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想象故事。
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3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用生字组成新的词语并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能将自己的想象用文字描绘出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情绪、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通顺的语句报告本人的想法,并了解每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分歧的见地,要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用生字组成新的词语并运用。
2.有豪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学会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并理解每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
2.展开设想,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当前会发生甚么奇妙的事。
3.能将自己的想象用文字描绘出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措施1.低年级的教学首先应该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设想故事恰好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可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更深入地体会想象世界的美好。
2.在课文研究的过程中落实有针对性的读说、读写指导,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 a survey to make up the new dialogue.
预习布置
Finish the task on Page 43 and 4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激活新知
Let stude nts to do a survey
预习检测
Get them to show the new dialogue using differe nt food to describe they like or dislike.
探
究
自学导航
Get them to make up the dialogues by look ing up the picture.
洛川县凤栖镇北关小学英语组备课模板
课题
Un it5 Do you like can dies?
主备教师
吴芳侠课型
活动课
出自
陕旅版第(2)册第(5)课第(3)课时
年级三年级
学习目标
Stude nts can use the words and senten ces correctly.
重、难点
How to use the words and the senten ces.
合作探究
A.In groups, they will make the new dialogues.
B.Change the food to make up the new dialogue.
展示汇报
Ask some groups to show their new dialogue.
达标检测
A.Finish ask and answe”on Page 44
B.Fill the blanks.
WhatKitty like?
Shegrapes.
you like banan as?
Y es, I.
he like cake?
No, he.
拓展延伸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What does she like?She likes
归纳小结
Stude nts practice the senten ces corr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