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合集下载

纳米银材料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纳米银材料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纳米银材料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质量和环境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抵抗力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抗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纳米银材料应运而生。

一、纳米银材料的运用纳米银材料是指粒径小于100纳米的银颗粒。

它有一种独特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广泛的用途。

1.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纳米银可以用于制备抗菌肛门喷剂、消毒剂、手术器械、医用敷料和纱布等。

这些产品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2. 食品加工领域在食品加工领域,使用纳米银可以制造出高效的食品包装材料,并可以抑制细菌滋生,从而增强了食品的保鲜期。

3. 环保工程领域在环保工程领域,纳米银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废水处理工艺和废气处理设备。

二、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微乳化法、溶胶凝胶法、生物法等。

其中,化学还原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化学还原法是将银盐还原成银粒子的一种化学反应。

通过在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可以使银离子逐步被还原,生成小颗粒的银粉末。

这种方法制备的银颗粒粒径较小、分散性良好、稳定性较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三、纳米银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纳米银的抗菌性能主要与粒径大小、表面电荷、杀菌机理等因素有关。

在研究中,发现纳米银具有以下几种抗菌方式:1. 破坏菌细胞膜纳米银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它的大量表面活性位点对菌细胞膜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和嵌入力。

2. 杀死细菌细胞纳米银等离子体会促进产生肝氧化酶、DNA的纤维化等缺氧血管新生因子,降低炎症介质的水平,可有效地杀死细菌细胞。

3. 导致氧化损伤纳米银通过与微生物细胞膜和蛋白质等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氧自由基和其他有毒物质,使微生物细胞膜受到氧化损伤而死亡。

总之,纳米银具有独特的抗菌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环保工程等领域。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纳米银材料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更加明亮的未来。

纳米银研究报告

纳米银研究报告

纳米银研究报告纳米技术是一项前沿科技,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生物技术、多功能纳米材料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意义。

纳米银特别是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其用途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纳米银的特性和性能进行综述,以及纳米银的应用等进行全面探究。

1、纳米银的形成纳米银是一种金属纳米材料,它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机械搅拌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银离子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出气相中的银化合物,银粒子形成于表面,从而得到纳米银。

机械搅拌法是以氯化银、冰醋酸等银盐为起始物,并与其他还原剂经高速搅拌后,生成纳米银粒子。

2、纳米银的特性纳米银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其中表现出的最突出的优势之一,要数它的特异性吸收光谱特征,即它的吸收谱有较强的特异性,更有利于控制吸收的波长,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做出准确的调节。

此外,纳米银具有抗菌、防腐蚀及磁性的性质。

由此可见,纳米银具有极为优异的性能。

3、纳米银的应用纳米银具有上述优良的性能,因此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用于抗菌和抗病毒方面比较明显。

纳米银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可以有效抑制内膜成分上的细菌,大大增加抗菌效果,并有效抑制病毒的生长。

此外,纳米银也可应用于电子材料,用于提升电子器件的性能,改善传感器的性能,和提高电池的储能量,从而促进电子产品的发展。

4、纳米银可能存在的问题尽管纳米银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但是它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其有毒性,纳米银粒子可能会严重污染环境。

其次,纳米银易于堆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厚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性能,从而对应用的影响。

5、结论纳米银作为一种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纳米材料,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并在抗菌、抗病毒、电子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纳米银具有一定的毒性,并且容易积聚,需要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因此,未来应严格控制纳米银的生产和使用,以避免在应用过程中的污染和危害。

纳米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纳米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b 40000× Bar=100nm
肾小球和肾小囊腔边缘的足细胞足突上发现有纳 米银颗粒,但在肾小囊腔中未发现有纳米银颗粒
37
2周 20000× Bar=300nm
12周 20000× Bar=300nm
24周 40000× Bar=100nm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纳米银颗粒
38
(2)肝 在对照组和微米银组动物肝脏超微病理
因此为了验证纳米银是否也是通过血液而分布 全身的,在试验中的每个时间点,从各组待杀动 物的股主动脉抽取了1ml动脉血,通过消解定容, 最后利用ICP-MS测定了其中的银含量。
31
血液银含量(ug)
0.1 0.08 0.06
对照组 纳米银1次 纳米银10次 微米银
0.04
0.02
0 2 4 8 12 18 24
33
所以仅根据本试验的ICP-MS的测试结果, 是无法分辨出进入体内的银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还是以颗粒形态存在,也就不能判断纳米银是 否具有能够在体内迁移的生物学特性。所以进 一步对各组动物体内各脏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 观测。
34
2.2 超微病理分析结果
35
(1)肾 在对照组和微米银组动物肾脏超微病理
脑 脾肺 0
脑 脾肺
肝 脑 脾肺肾
纳米银1次组 纳米银10次组
微米银组
25
肾脏银含量(ug)
10 9 8 7 6 5 4 3 2 1 0
2
对照组 纳米银1次 纳米银10次 微米银
4
8 12 18 24
时间(周)
图1-8 肾脏银含量变化曲线图
26
肝部银含量(ug)
8 7 6 5 4 3 2 1 0
42
40000× Bar=100nm

三角板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三角板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2095-6835(2023)03-0005-04三角板纳米银的研究进展耿爽,王倩,张润,孟卫(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98)摘要:银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可通过其尺寸和形貌的调控来实现。

三角板纳米银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因而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医疗诊断、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介绍了三角板纳米银的特殊光学性质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其应用,并着重阐述了光诱导法、热还原法、超声化学法和生物合成4种经典方法的制备过程和原理。

关键词:三角板纳米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诱导法;热还原法中图分类号:TQ13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03.002银纳米粒子在光学、等离子体光子学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与粒子的大小、形状、组成等密切相关,因而,制备形貌、尺寸可控的银纳米结构对于调控其功能至关重要。

目前已有纳米球、纳米立方体、纳米棒、纳米线、纳米板、纳米八面体、纳米十面体等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相继被制备,其中,三角板纳米银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纳米材料科学、多相传感、制药、环境检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

1三角板纳米银的应用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交变电场的驱动下与入射光共同振荡,这种集体振荡被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与大块固体金属不同,金属纳米粒子的诱导电荷不能沿金属表面传播,而是被限制集中在粒子的表面,这种现象被称为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

三角板纳米银因其结构特殊性,在300~800nm范围内有3个LSPR特征吸收峰,最强的面内偶极吸收峰的位置具有结构依赖性,可随三角板纳米银尺寸、厚度的变化发生位移,因此,可通过特征峰的移动或体系的颜色变化来实现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纳米银粒子的生物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银粒子的生物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Z HANG Qi n g s h a n ,YUE Xi u p i n g
(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Ta i y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Ta i y u a n 0 3 0 0 2 4 ) Ab s t r a c t Th e me t h o d s a n d me c h a n i s m f o r b i o s y n t h e s i s o f s i l v e r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i n r e c e n t
定 基体 中分散 形成 的宏 观材 料[ 1 ] , 其优 异 性 能取 决 于本 身 独 特的微 观结 构 。纳 米 材 料具 有量 子 尺 寸 效 应 、 热、 电及 催 化 等特性 。 纳米 银 粒 子 具 有 独 特 的物 理 化 学 性 质 , 广 泛 应 用 于 催 化、 光 电学 、 光学 、 生物科学及制药等方 面_ 2 ] 。因此 , 研 究纳 米银 的制备方 法具 有重要 的 意义 。 目前 , 纳米 银 粒 子可 以通
纳米材 料是指 纳米 结 构按 照 一定 的方 式堆 积 或者 在 一
物 利用 , 有 利于 环保 , 植物 叶及 种子 资 源丰 富 , 具 有极 强 的再 生 能力 , 利 用果皮 、 植 物 叶及 种 子 等 的 提 取物 制 备 纳 米 银 粒 子 极具潜 力 。与微 生物相 比, 采用 果 皮及 植 物制 备银 粒 子 虽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纳米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摘要: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包括溶液法、化学合成法、物理气相法等制备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以及纳米银在抗菌、传感器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纳米银;制备方法;应用研究一、引言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银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性、热导性和抗菌性能,因此在电子、光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1.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常见的纳米银制备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成银纳米颗粒。

常用的还原剂包括氢气、土石污泥和化学物质等。

溶液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工艺稳定,但还原剂选择、反应条件控制和产物的纯度都是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常用的是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是将金属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作用形成纳米银颗粒。

共沉淀法是通过混合合适的溶液使金属离子沉淀形成纳米银颗粒。

化学合成法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出单分散、规律形状的纳米银颗粒,但其缺点是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3.物理气相法物理气相法是通过物理的方式制备纳米银,常用的有蒸发法和溅射法。

蒸发法是通过加热源将银粒子蒸发,然后通过冷凝使其重结晶生成纳米银颗粒。

溅射法是通过高能粒子轰击固体靶材将材料溅射到基底上形成纳米银薄膜。

物理气相法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大面积、高纯度的纳米银材料,但其缺点是设备复杂、工艺难度大。

三、纳米银材料的应用研究1.抗菌应用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因此,在医疗领域中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菌纤维、抗菌涂层和抗菌药物等。

纳米银抗菌材料的优点是能够全面杀灭细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纳米银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中。

其中,纳米银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纳米银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方法、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研究趋势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纳米银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方法1.特性:纳米银材料指的是粒径在1到100纳米的银颗粒,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

首先,它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使得其表面能够与生物分子充分接触;其次,因为其尺寸很小,纳米银材料能够在生物组织中穿透到更深处,为治疗和诊断提供更好的条件;此外,纳米银材料还具有优良的光学、热学和电学特性,可以应用于各种生物传感器、光学成像以及微纳加工等领域。

2.制备方法: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如化学还原法、物理气相沉积、激光烧蚀、电化学法、微乳液法等等。

其中,化学还原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其通过还原银离子制备纳米银颗粒。

但是,由于化学还原法中存在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因此也有人开始关注绿色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如生物还原法等。

二、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纳米银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纳米银材料在治疗感染方面的应用纳米银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的能力,并且可以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烧伤创口感染、牙周病等。

2. 纳米银材料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纳米银材料的高敏感度和优异的光学、电学特性,使得它在生物传感器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分子探测、细胞成像、荧光标记等。

3. 纳米银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纳米银材料可以被作为光热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的载体,以使得其提高了药物的作用效率、减少毒副作用。

同时,纳米银材料也有利于肿瘤的光热治疗,其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局部高温可以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三、未来研究趋势虽然纳米银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其应用,同时也要关注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纳米银临床应用研究进1

纳米银临床应用研究进1

纳米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银是一种亮白色金属,可杀灭细菌、真菌和霉菌。

自进入20世纪,I临床应用银化合物杀菌消毒、抗菌消炎逐渐广泛。

如磺胺嘧啶银用于治疗烧、烫伤;在日本,应用含氟化二氨银漱口水防治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美国还推出了一种羧酸银与乙醇复配液,经I临床试验证实治疗泪管炎、阴道感染、烧伤、细菌性感冒、面部粉刺等效果良好;瑞士某公司将硫酸氢银与过氧化氢复配作皮肤消毒液效果良好。

国内、外研究人员将纳米材料和技术与银的特性相结合,研制出纳米银材料应用于各领域,近年来,不少文献报道了纳米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纳米银的抗菌原理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新型抗菌产品,由于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传统无机抗菌剂无法比拟的抗菌效果,且安全性高、效力持久,是一种具有长效性和耐候性抗菌剂。

有关纳米银杀菌作用的原理,多数学者认为,超细状态银表面积极大,在水中呈Ag+,因此纳米银的杀菌作用主要与银离子有关,可与菌体中酶蛋白中的-SH迅速结合,供代谢关键酶失活,使致病菌不能代谢而死亡;其次,纳米银可与致病菌DNA碱基结合并形成交叉链接,置换嘌呤和嘧啶中相邻氮之间的氢键,使DNA变性而不能复制,导致致病菌失活。

纳米银的原子排列表面为介于固体和分子之间的“介态”,这种活性极强的纳米银微粒具备超强抗菌能力,可杀死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

此外,纳米银又是非抗生素类杀菌剂,目前没有任何细菌对银产生耐药性。

2 纳米银在临床中的应用2.1 在外科中的应用2.1.1 在烧烫伤、烧伤植皮中的应用。

磺胺嘧啶银(SD-Ag)作为传统治疗烧、烫伤的银制剂,在溶液中起抗菌作用的仅是Ag+ 。

Ag+ 除了与细菌的一些成分结合外,也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或与Cl-反应而沉淀,导致其抗菌能力下降,而纳米银敷料展示了一种新的银的形式Ag+ 与活性银的结合,可为创面持续提供一定浓度的动态活性银。

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技术,在医学领域也不例外。

其中,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纳米银的简介纳米银是指银粒径小于100纳米的银离子、银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管等银纳米材料。

由于其纳米尺度下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于宏观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抑制炎症等优点,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纳米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医用敷料材料传统的医用敷料多为棉布或吸水棉,缺乏杀菌作用,容易引起感染。

而纳米银可以作为敷料材料,与细菌结合并导致其死亡。

有研究表明,将纳米银掺杂到敷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敷料的抗菌性,防止切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等作用。

2.杀菌药物纳米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产生杀灭作用,包括难治性病原体。

因此,在医学上可以作为杀菌药物使用,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3.肿瘤治疗纳米银具有局部的抗炎、抗菌作用,并能调节细胞免疫应答,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通过将纳米银制成靶向抗体或运载载体,可以将其送达到肿瘤细胞,实现肿瘤治疗。

4.组织修复材料生物学空白的消失,可用于修复组织,如骨和皮肤,并在坏死肉的结构性沾污环境中作为抗结构性沾污剂。

三、纳米银在应用中的存在问题纳米银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毒性问题纳米银长时间面对细胞,能够造成毒性反应。

由于纳米银是纳米材料,它比大颗粒材料更具有活性和毒性。

2.环境问题另外,纳米银对环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些研究发现,纳米银对水质和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纳米银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四、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银临床研究与应用

纳米银临床研究与应用
费 治 疗 效 果 , 一 步 分 析 感 染诱 因 , 出预 防 对 策 。 进 提
【 键词 】 肺结核 ; 追踪调查 ; 报 告 关
结 核 病 是 我 国重 点 防 治 的 慢 性 传 染 病 , 究 和 探 讨 肺 结 核 的 研 免 费 治 疗 效 果 和 防治 方 法 有 非 常重 要 的 意 义 。笔 者 对 2 0 0 6年 通 过 恩 施 市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确 诊 , 实 施 结 核 病 免 费 治 疗 的 患 者 并 进 行 了追 踪 调 查 , 现将 结果 报 道 如 下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3月 第 8卷
_ | 一
第 5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一 。l | | - -
纳 米 银 临 床 研 究 与 应 用
1 抗 菌 活 性
的实验 , 发现嗜酸性 乳酸杆菌在含有 6 8 / L纳米银 的营养 液 2 g m 中仍能 生 长 , 将 生 殖 道 感 染 常 见 病 原 菌 的 杀 灭 率 控 制 在 并
9. 9 9% 以 上 。
北 京 大 学 临 床 药 理 研 究 所 对 十 几 种 共 3 3株 临 床 分 离 到 1 病 原 菌进 行纳 米 银 抗 菌 实 验 , 实 纳 米 银 微 粉 为 杀 菌 材 料 。 证 对 常 见 革 兰 阴 性 菌 和 革 兰 阳 性 菌 在 体 外 都 有 较 大 的 抗 菌 作 用 ; 耐 药 菌 与 敏 感 菌 的 作 用 相 同 , 菌 作 用 不 受 细 菌 接 种 量 对 抑
和培 养基 p 的影 响 。 H 2 抗 真 菌 活 性

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优点在于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易开裂、易受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有学者开始研究在混凝土中加入纳米银的应用。

二、纳米银的特性纳米银是指粒径小于100纳米的银颗粒,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高抗氧化性等特性。

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纳米银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还可以抑制混凝土的裂缝和微生物的生长。

三、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研究1.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混凝土中纳米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微乳液法、电化学法等。

其中,化学还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包括先将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银颗粒,然后将纳米银颗粒与混凝土拌和。

2.混凝土中纳米银的性能研究研究表明,适量加入纳米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耐久性,同时还可以抑制混凝土的微生物生长和裂缝扩展。

但过量加入纳米银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和微观结构破坏。

3.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前景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例如桥梁、隧道、水坝、地基等。

同时,纳米银还具有抗菌、除臭等功能,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场所、医院等环境中。

四、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案例1.混凝土中纳米银的抗裂性能研究某研究机构将纳米银加入混凝土中,探究了纳米银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量加入纳米银可以有效地抑制混凝土的裂纹扩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混凝土中纳米银的抗菌性能研究某医院在手术室和洗手间中使用了添加了纳米银的混凝土地面,研究表明,纳米银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提高医院的卫生水平。

3.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于隧道工程某隧道工程中使用了添加了纳米银的混凝土,研究表明,纳米银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

五、应用前景和展望混凝土中纳米银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医院、食品加工场所等环境中。

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研究进展

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研究进展

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研究进展纳米银敷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功能性敷料,应用于烧伤创面,具有抗菌谱广、无毒副作用、愈合后瘢痕少、渗出少、有利引流、保护创面、镇痛等优点,其杀菌机制为重金属使细菌蛋白质变性,且机体不易产生耐药性。

本文介绍了纳米银的抗菌原理、纳米银敷料用于治疗烧伤创面、纳米银的安全评价,并展望纳米银应用的未来。

标签:纳米银敷料;烧伤创面;生物安全性烧伤患者感染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因创面局部血管阻塞,全身抗生素应用难以到达局部创面,单靠静脉用药控制细菌繁殖效果不理想,所以,创面的处理对于治疗烧伤来说显得尤为重要[1]。

在处理创面时主要应用外用药,理想的外用药应具有抗菌谱广、无毒副作用、愈合后瘢痕少、渗出少、有利引流、保护创面、镇痛等特点。

银制剂用作烧伤创面外用药已有数十年历史,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且机体不易产生耐药性。

1纳米银敷料抗菌原理银属于重金属,对人体毒性小,且抗菌谱广,细菌不会对其出现抵抗性。

银可阻断细菌内的电子传输系统,增强细菌DNA的稳定性,从而减弱细菌的细胞复制,同时可破坏细菌本身结构,及其存在的受体功能,生成无效代谢化合物,具不可溶性,更加有利于预防及控制感染。

银可减轻伤口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2]。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细菌可逃脱银的杀灭性。

当材料达到纳米材料尺度,即1100 nm时,即会出现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3]。

表面积将大幅提高,可充分与皮肤及创面渗出液相接触,提高抗菌活性[4]。

纳米银颗粒极其微小,因其具有独特的体积,可轻而易举进入病原体,迅速与存在于细菌中的酶蛋白巯基-SH结合,使代谢酶失活,细菌无法进行正常代谢,最终导致死亡。

纳米银还可与细菌的DNA碱基相结合,形成交叉链接,使嘧啶或嘌呤中相邻氮间的氢键被置换,导致DNA变性,使细菌无法进行复制[5]。

纳米银的原子排列顺序介于分子与固体之间,称为“介态”,具有强大的抗菌能力,可杀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许多新型材料也应运而生。

其中,纳米银材料因其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高度的反应活性和抗菌性,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生物医学、电子、环保等。

本文将介绍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的材料。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如化学还原法、电化学沉积法、蒸发凝结法、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化学还原法是制备纳米银材料的主要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因而备受欢迎。

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材料的步骤如下:首先,将银离子加入还原剂中,如多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等;其次,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还原剂浓度等,使还原剂还原银离子,生成纳米银颗粒;最后,通过离心、滤液、洗涤等步骤,将得到的纳米银颗粒进行纯化和分散处理。

二、纳米银材料的应用研究1、生物医学领域纳米银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抗菌、治疗和诊断方面。

由于纳米银具有高度的反应活性和抗菌性,因此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抗菌药物、医用敷料和外科器械等。

此外,纳米银还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递送器,实现对细胞和组织的定向诊断和治疗。

2、电子领域纳米银材料在电子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柔性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

由于纳米银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可以用于制备柔性电流传感器、透明电极和导电墨水等。

此外,纳米银还可以作为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

3、环保领域纳米银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吸附、脱氮和脱硝等方面。

由于纳米银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度的活性表现,因此可以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去除氮氧化物和净化空气等。

此外,纳米银还可以作为抗菌剂和催化剂,降低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三、纳米银材料的发展前景纳米银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纳米银材料在生物医学、电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纳米银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纳米科技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而纳米材料则是纳米科技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中,纳米银材料因其在电子、光学、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一、纳米银材料制备方法1. 物理法物理法是制备纳米银材料的传统方法之一,其中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束激发和溅射等。

这些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在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面被广泛使用。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高温、高真空、高能量或其他特殊条件,因此昂贵和复杂。

2. 化学法化学法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纳米银材料制备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包括水相法、电化学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还原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水相法纳米银材料合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该合成方法在水中使用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银粒子。

水相法具有体积大、高纯度、环保、质量稳定等优点。

此外,还原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银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绿色还原法、生物还原法等。

其中,绿色还原法由于其对环境的友好性、产物的粒径分散性和产物的化学纯度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二、纳米银材料的应用研究1. 电子领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纳米银材料的应用在电子领域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关注。

其中,银纳米线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纳米银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导性和光学性能。

银纳米线可以用于制造透明导电薄膜,为透明电子器件提供基础材料,如柔性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

此外,银纳米线还可以制造可拉伸的电子器件,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新的可能性。

2. 医学领域纳米银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治疗和诊断方面。

目前,纳米银材料被广泛地用于抗菌和抗肿瘤。

纳米银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这项技术已经在消毒、防腐、医疗器械等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纳米银还可用于癌细胞治疗和生物成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可能性。

3. 环保领域纳米银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视,纳米银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安全、环境治理等领域。

纳米银材料是指银粒子的尺寸小于100纳米的粒子,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抗菌制品的制备中。

本文将探讨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应用研究。

一、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物理法包括电弧法、激光剥离法、放电等离子体法等,化学法包括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生物法则是指利用具备还原能力的生物或生物分子将银离子还原为纳米银颗粒。

以还原法为例,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制备纳米银材料的方法。

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材料的原理是利用还原剂将银离子逐步还原为纳米银颗粒,常用还原剂有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异构糖等。

还原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所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形状和大小可控,但不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二、纳米银材料的抗菌应用研究纳米银材料的抗菌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食品安全、环保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纳米银材料作为抗菌药物得到广泛应用。

纳米银材料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膜结构和DNA等的特性,对细菌、真菌等进行抗菌。

目前,纳米银材料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在医用敷料、医用器械等方面。

其中,利用纳米银包裹的纤维素纤维制备的敷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

在食品安全方面,纳米银材料在食品保鲜和包装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研究表明,纳米银材料可以有效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延长食品保鲜期。

此外,将纳米银材料应用于食品包装中,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被微生物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在环保领域,纳米银材料可以通过对污染物的吸附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可作为新型环境治理材料。

研究表明,利用纳米银材料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可以有效地使水质净化,还可以将其应用于空气净化中。

三、纳米银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纳米银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纳米银材料还将应用于化妆品、日常清洁用品等领域。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逐渐成为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中,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纳米银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导电性、高導熱性和抗菌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一、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和生物合成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化学合成法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银盐还原法、胶体溶胶法和微乳液法等。

银盐还原法是将银盐还原为纳米银颗粒的一种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还原剂通常是NaBH4、Na2S2O3和N2H4等,而表面活性剂则是典型的辅助剂,如CTAB、PVP和SDS等。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粒径小的纳米银颗粒。

胶体溶胶法是将胶体混合物经过烘烤制备成纳米银颗粒。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出极小的纳米银颗粒,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过程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以及溶液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会影响颗粒的形状等。

微乳液法是在液-液相固化的背景下,将一些反应物混合并加热,从而制备纳米银颗粒。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稳定的纳米银颗粒,且方法简单。

二、纳米银材料的应用领域由于纳米银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银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因此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和口腔材料等领域。

纳米银颗粒大小在10 nm以下,可以有效穿透细胞膜,对细菌和真菌进行杀灭。

2. 电子信息领域纳米银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可以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电子导线和防护涂料等领域。

同时,纳米银颗粒的尺寸小,有利于组织成高密度制造的电路。

3. 光电材料领域纳米银材料在表面电荷敏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性。

可以应用于太阳电池、透镜、传感器等方面,提高材料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4. 污水处理领域纳米银材料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可用于处理污水、消毒等方面。

纳米银颗粒的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较强,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纳米银可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纳米银可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环保、催化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银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报告通过对纳米银可研报告的数据分析,旨在了解纳米银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

二、纳米银研究现状1.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目前,纳米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物理合成法、生物合成法等。

化学合成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物理合成法包括激光烧蚀法、电化学沉积法等;生物合成法包括细菌合成法、酶促合成法等。

2. 纳米银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银具有以下物理化学性质:(1)高导电性:纳米银的导电性优于传统银材料,可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等领域。

(2)高催化活性:纳米银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可应用于催化反应、环保等领域。

(3)高抗菌性: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应用于医疗器械、卫生用品等领域。

(4)生物相容性:纳米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三、纳米银应用领域1. 电子领域纳米银在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子器件、传感器、印刷电路板等。

纳米银可以替代传统的金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器件性能。

2. 医药领域纳米银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器、抗菌材料等。

纳米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可应用于医疗器械、生物医学等领域。

3. 环保领域纳米银在环保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土壤修复等。

纳米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应用于催化反应、降解污染物等领域。

4. 催化领域纳米银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加氢反应、氧化反应、水裂解等。

纳米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提高催化效率,降低能耗。

四、纳米银市场前景1. 市场规模随着纳米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全球纳米银市场规模约为1.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亿美元。

2. 发展趋势(1)纳米银制备技术不断优化,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纳米银在抗菌方面的研究进展

纳米银在抗菌方面的研究进展

纳米银在抗菌方面的研究进展摘要:纳米技术是本世纪最有前途的新技术之一,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及其他工业领域。

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在1-100nm之间的粒子,也称为超微粒子,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取决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因而显示出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热、光、电、磁、催化和敏感等特性。

国内、外研究人员将纳米材料和技术与银的特性相结合,研制出纳米银材料应用于各领域,例如建筑涂料、环境净化、医疗、医药、陶瓷、塑料、纸制品、纺织品、化妆品等领域,主要是运用了纳米银独特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机制[1]。

关键词:纳米银;抗菌;应用1 纳米银的抗菌机理有关纳米银抗菌作用机制,Dibro等认为,纳米银的作用方式与银离子相似,但它们的有效浓度不同,纳米银是在纳摩尔水平,而银离子是在微摩尔水平。

因此,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尤其对致病的的杆菌、球菌、丝菌的杀灭作用远远大于传统的银离子杀菌剂。

纳米银微粒可杀死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

通常纳米银颗粒直径(10-100nm)极其微小,独特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以轻易地进入病原体,与菌体中酶蛋白质巯基(-SH)迅速结合;一些以巯基(-SH)为必要基团的酶便失去活力,使致病菌不能代谢而死亡,从而达到杀菌、修复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Lok等[2]将大肠杆菌短期暴露在纳米银中,运用蛋白质组学分析纳米银的抗菌机制。

结果显示,纳米银会导致包膜蛋白前体的积累,大肠杆菌细胞膜被破坏,降低其膜电位,细胞内ATP 水平降低。

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是一种同时作用于细菌细胞内、外的复杂机制。

纳米银通过与外膜屏障成分的作用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构成破坏和扰动,改变膜电势和膜的渗透性,导致细胞的离子转运体系被打乱;纳米银还可以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钾和磷酸盐等流失以及细胞内ATP大量水解、水平急速降低等;还可能与致病微生物中的DNA结合,导致DNA结构变性,抑制DNA复制;纳米银还会诱导产生超氧化物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自由基,进而导致细胞的氧化应激、细胞膜损伤;纳米银在含水环境中可以释放银离子,易与一系列带负电荷的分子结合,从而干扰微生物正常的生理过程;此外,纳米银又是非抗生素类抗菌剂,细菌对银离子不产生耐药性,是一种长效的抗菌剂。

三角板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三角板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各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三角板状纳米银是一种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三角板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控制、食品保鲜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纳米银;三角板;制备方法;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控制;食品保鲜一、引言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发挥材料的本质性能,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创造出新的材料。

纳米银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一种纳米材料,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抗菌、导电性能和催化性能。

其中,三角板状纳米银是一种研究热点。

它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稳定性,易于分散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控制、食品保鲜等领域。

本文将对三角板纳米银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三角板纳米银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三角板纳米银的方法繁多,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法等方法。

物理法主要有热气相法、溅射法、水相法、等离子激发法等。

热气相法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制备纳米银,但是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下反应,制备过程复杂且不易控制。

溅射法是将固态目标材料置于真空室中,通过高能量电子轰击离子化并沉积在基底上,该方法容易受成分不均匀等因素影响,且成本较高。

水相法是将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纳米材料,该方法成本较低,制备过程简单,但是颗粒分散不均匀、固定颗粒尺寸难度大等问题仍待解决。

等离子激发法是将高能量电子加速到固体目标表面,使其挥发产生等离子体,形成三角状银纳米结构。

化学法包括还原法、阳离子法、微乳液法、微波法等。

还原法是最常用的制备纳米银的方法之一,通过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纳米颗粒,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仍存在颗粒分散度不均匀和产生污染等问题。

阳离子法是通过阳离子聚合体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还原剂来制备高质量的三角板状纳米银,该方法制备过程稳定,且可控性强。

微乳液法是将混合两个不相容的溶剂,一个是水溶液,另一个是非极性有机溶剂,形成胶束,将形成的胶束作为微反应器,制备银纳米颗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纳米粒子在其他基质上形成薄膜 , 是纳米技术 由试 验 转向 实 际 应用 的 一个 重 要 环节。李 德 刚 等[ 2] 在油酸钠保护下用 NaBH 4 还原 AgNO3 , 制备 了纳米 银粒子 胶体 溶液 , 利 用相转 移剂 NaH 2 PO4 等, 使纳米银粒子在水/ 有机相界面之间形成薄膜 , 形成的纳米银粒子膜可以转移到玻璃等基质上。发 生相转移的原因是在相转移引发剂的作用下, 纳米 银粒子具有了双亲性, 可在水 / 有机界面上成膜, 并 且可以转移到湿的亲水性基质上。同时用石英晶体 微天平( QCM) 定量检测了纳米银粒子的相转移量 , 表明纳米银粒子胶体相转移的程度受相转移引发剂 用量的影响较大。司民真等 [ 3] 用单宁还原 AgNO3 , 在污水条件下制备了纳米银, 用 T EM 、 吸收光谱、 表 面强化拉曼散射 ( SERS) 光谱对该纳米银进行了研 究, 发现纳米银的粒径分布均匀, 平均粒径 11 nm, 吸收峰 422 nm, 常温下 放置 7 个月仍 具有较强 的 SERS 活性。 张庆敏等[ 4] 将 Ag NO 3 水溶液与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 AEO - 7 按一定比例混合, 体系中的 Ag + 被表面 活性剂分子 AEO - 7 还原成银的纳米颗粒。这一过 程中,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既是还原剂又是反应介质 和稳定剂。在合成过程中, 聚合乙烯类表面活性剂 的乙烯基形成了氢过氧化物, 从而有将 Ag 还原成
纳米技术是 21 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兴技术 , 广泛 应用于信息、 生物、 医药、 化工、 航空航天、 能源和国 防等领域, 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纳米粒子是指粒 子直径在 1~ 100 nm 之 间的粒子 , 也称 为超微 粒 子。纳米材料 的优异性能取决 于其独特的微 观结 构。纳米粒子具有小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量子尺寸 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因而显示出不同于常规 材料的热、 光、 电、 磁、 催化和敏感等特性。 纳米银材料具有很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 在电 学、 光学和催化等众多方面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 现 已广 泛应用 于陶瓷 材料、 环 保材 料和涂 料等许 多 领域
[ 1]
。 当银颗粒被镶嵌在不同的基底时 , 材料
表 现 出与 原 来 完 全 不同 的 电 学 和 光学 性 能 , 目 前 纳 米银 粒 子 的 研 究仍 然 是 热 点 , 应 用 前 景 较 为广阔。
以次磷酸钠 为还原剂、 六偏磷酸钠为 分散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为保护剂, 在 pH = 1~ 2、 温
溶胶 - 凝胶法 在玻 璃表 面制 备了含 纳米 银粒 子的 SiO 2 薄膜。发现多种因素影响 Ag 晶粒的大小, 主 要包括 Ag 离子的浓度、 镀膜时的提拉速度和热处 理温度等 , 进而会影响发光强度。薄膜中的纳米银 粒子尺寸越小且分散性越好 , 其光致发光强度越高。 通常对 Ag 粒子的光学性能的研究主要局限在 玻璃或水溶液媒介中 , 此时 , Ag 粒子的表面等离子 体共振 引起的吸收峰 在 400 nm 左右[ 17] , 改变 Ag 粒子周围介质就可改变其吸收峰位置, 从而可开发 新的光功能材料。赵高凌 用溶胶 - 凝胶法制备了 含纳 米 级 Ag 粒 子 的 T iO 2 薄 膜 , 对 薄 膜 进 行 了
图 1 纳米银粒子的 XRD 谱 Figure 1 XRD patterns of the product
基使金属阳离子还原。姚素薇等
[ 6]
通 过光还原方
法 , 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制备无机相纳米银粒 子。实验中发现, 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 银离子不断 地被还原成新的银原子或纳米银粒子。在局部相区 内 , 高弹性的柔性壳聚糖大分子链段产生热运动 , 它 带动了附近的新生银原子或小的银离子运动 , 从而 聚集成更大的银粒子 ; 同时又由于线性壳聚糖薄膜 内存在相分离结构, 高分子网络的空间位阻作用使 得银粒子的进一步团聚受到限制。调整光照时间, 可得到粒径 10~ 30 nm 的银粒子。半导体表面沉 积贵金属如银等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捕捉光生电子的 有效表 面 改 性 方 法
2003 年第 12 期
杨玉 旺等 : 纳米银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9 左 右。另外 又采用
样品。样品呈褐色, 通过 XRA 和 T EM 分析表明在 T iO 2 表面存在金 属纳米银 粒子, 见图 2。沉积 的 Ag 大小并不一致 , 估计粒子直径在 10 nm 以内。
14 cm / min, 热处理温度 450
Y A NG Y u -w ang , LI U J ing -l i ( T ianjin Chem ical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T ianjin 300131, China) Abstract : L at est advances in t he researches in and applicat ion of nanoparticle silver w ere review ed. Diff erent physicochem ical preparation methods f or nanopart icle silver w ere described, including chem ical reduction, photoreduct ion, electrochemistry, sol gel and vacuum st eam - plating. T he applicat ion of nanopart icle silver in antibiotic materials and cat alysis w as out lined and problems w ith it s preparat ion as w ell as development trends in t his field pointed out . Key words: nanopart icle; silver; research; applicat ion CLC number : TQ426. 8; T F123. 7+ 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 1143( 2003) 12- 0007- 06
+
。井 立 强 等
[ 8]
利 用 此法 在
ZnO 纳米粒子表面光催化还原 AgNO 3 , 合成了不同 沉积量的 Ag/ ZnO 复合纳米粒子。分析表明, 沉积 上的贵金属主要以原子态为主。他们还初步探讨了 贵金属在 ZnO 纳米粒子表面形成原子簇的原因。 采用有机物为溶剂 , 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水对制 备过程的影响。李宏涛等 [ 9] 使用有机物作为溶剂, 利用光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微粉。在适宜的温度、 反 应时间以及反应物浓度等条件下, 从银盐和碘化物 出发制备纳米银微粉 , 并避免了干燥过程中纳米银 粒子 的表 面收缩 硬化。在有 蔗糖 存在 的条件 下, Han M inghan 等[ 10] 利用不同浓度 Ag + 在 T iO 2 上进 行光还原反应, 制备了纳米银载量不同的 Ag/ T iO 2
[ 1- 9]
1
纳米银的制备
纳米银粒子的制备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化学
法有溶胶凝胶法、 电镀法、 氧化还原法和真空蒸镀法 等。化学法制备的银颗粒最小可达几纳米 , 操作简 单 , 容易控制。缺点是得到的银颗粒不易转移和组 装 , 而且容易包含杂质 , 且容易发生聚集。物理法主 要是真空蒸镀、 溅射镀和离子镀等。 1. 1 化学还原法 银离子极易被还原 , 常用的还原方法有化学还 原、 电化学还原和光化学还原。化学还原法是利用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方法 , 将银盐中的银阳离子 还原成 原子 银, 从而 制备出 纳米 银粒 子。顾 大明 等
收稿日 期 : 2003- 09- 09 作者简 介 : 杨玉旺 , 男 , 工程师 , 从事催化剂以及载体的研究工作。
8 度 40~ 42
工 业 催化
2003 年第 12 期
条件下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得到紫红色 ) 3 h, 得到粉末状产物。透
单质 Ag 的能力。纳米银颗粒生长到一定时间后不 再继续增大 , 表明颗粒的长大是自由生成过程, 并不 发生颗粒聚集, 控制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 含量及反 应时间可得到不同大小的纳米银颗粒, 颗粒的平均 粒径一般小于 10 nm 。郭立俊等[ 5] 利用化学还原的 方法制备了纳米银胶 , 通过研究纳米银粒子与吸附 质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 Ag 钠米粒子表面的结构与 性质。结果表明, 纳米银粒子表面存在一定量的活 性位 , 银粒子主要通过这些活性位与外来吸附质发 生相互作用; 溴离子具有诱导活性位和增加银粒子 表面活性的作用。在溴离子的作用下, 纳米银粒子 与吸附质形成新的复合体 , 表现为复合体新吸附峰 的出现、 吸附质拉曼振动模的增强以及荧光的淬灭。 1. 2 光还原法 光还原法的机理一般认为是在有机物存在下, 金属阳离子在光照的条件下 , 由有机物产生的自由
2003 年 12 月 第 11 卷 第 12 期
工业催化 I NDU ST RIA L CA T ALY SIS
Dec. 2003 Vo l. 11 N o. 1应用新进展
杨玉旺, 刘敬利
( 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天津 300131) 摘 要: 包括化学还原法、 光学还原法 、 电化学法 、 溶胶 - 凝胶法和真空蒸镀等 。 简述了纳米银在抗
[ 18]
图 2 纳米银粒子的 TEM 图 Figure 2 TEM pictures of nanoparticle silver
XRD 、 T EM 和 XPS 等测 试, 发现 在 空气 中 600~ 800 进行热处理可形成含 4~ 45 nm 的金属银粒 子的锐钛矿和金红石多晶薄膜, 银微粒子随热处理 温度升高而增长, 这些薄膜在可用光区有一个较宽 的吸收峰, 且随着热处理的进行 , 该峰变宽且向长波 段方向偏移。 1. 5 激光烧蚀法 利用激光照射金属表面, 制备 化学纯净 的金 属胶体, 即为激光烧蚀法。此法避免了其他方法如 化学氧化还原法中电离出的阴离子或阳离子等杂质 的影响。杜勇等[ 19] 利用 Nd: YAG 激光器 1064 nm 激发光照射金属 Ag 表面, 通过控制光照时间 , 制备 出合适的纳米金属 Ag 胶体。利用 T EM, 对胶体银 粒子的尺寸及形态进行观测表明, 这些胶体为粒径 介于 5~ 35 nm 的纳米体系 , 并对其进行了紫外 -可 见吸收光谱的研究。 Fojt ik Anton 等 [ 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