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辩证纲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所复传——腑气不通,则邪留不去
始虽恶寒——初得病时,虽有恶寒
结果
二日自止——病至次日,恶寒自罢
28
阳明主脉
• 伤寒三曰,阳明脉大。(186)
• 伤寒为广义,三日为约略之数,不必拘泥
脉大
生理:水谷之海,多气多血,阳气最旺 病理:正盛邪实,阳热亢盛,鼓动于外
特点: 热发于外——洪大滑数
热结于内——沉实而大
•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188)
20
• 太阳病误汗、下、利而津伤化燥(181条) • 太阳病汗出不彻,表邪不得外解而内传化燥
(185条) • 伤寒表证,因里热亢盛,转属阳明(185条)
21
• 阳明病症状:汗出濈濈然 • 里热蒸腾,迫津外泄,故见汗出连绵不断
(可大汗,也可微汗)
22
《灵枢·本输篇》“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也就 是说包括了阳明之经。
2.实:邪气盛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 鉴别点:有形为实,无形为虚
12
缘何为提纲
• 阳明的生理特征是盛阳、燥化、传导,而胃 家之实,则与之相应,以热、燥、实,充分 反映概括了阳明为病的病机特征。正因为如 此,所以,仲景以“胃家实”为阳明病提纲。
9
何为阳明病
• 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 热盛极的阶段
• 病邪侵袭阳明,致使胃肠功能失常,邪从燥 化热化,形成里热里Fra Baidu bibliotek的病变。
• 病性:里、实、热证
10
(一)辩证纲要
(一)提纲证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提纲:阳明病之基本病机,“核心诊断标准”
11
理解要点
1.胃家:泛指胃与大肠
(三)阳明病脉证
•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 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 外证:“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病理变化的外在表
现,阳明病表现于外的证候
23
里热炽盛,迫津外泄---身热,汗自出 外无表证,里热已盛---不恶寒,反恶热也
外证
太阳病—当恶寒,“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阳明病—里证、热证,不恶寒,反恶热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
生理特征 手阳明经
阳明经 足阳明经
4
手阳明经
起于食指 循臂外侧前 缘上肩 下入缺盆
络肺 下膈 属大肠
5
足阳明经
起于鼻旁,下循鼻 外,挟口环唇,下 交承浆; 循颊车,经耳前, 上发际至额颅; 支者,大迎前下人 迎,循喉咙,入缺 盆; 直行者,缺盆下, 循胸腹而至足
6
下膈 属胃 络脾
理论来源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 也。
《素问·经脉别论》
“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 气得上下,五脏安定。”
《灵枢·平人绝谷篇》
7
脏腑关系
升降相宜 润燥平衡
足阳明胃腑 (受纳)
手阳明大肠腑 (传导)
足太阴脾脏 (运化)
脏腑相济 化生气血
手太阴肺脏 (肃降)
8
生理特点
• 功能-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 气机-升降通顺 • 津液-喜润恶燥 • 概括为“盛阳”、“燥化”、“传导”
同有汗出,与太阳表虚证(桂枝汤证鉴别)
24
阳明本经自感外邪
•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 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 汗出而恶热也。(183)
•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 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 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184)
25
• 182条--论阳明外证之常,即发热不恶寒 • 183条--论阳明病外证之变,即不发热而恶寒
13
(二)阳明病因病机
•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 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 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 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79)
14
成因
太阳传入阳明(太阳阳明) 外邪直入阳明(正阳阳明) 少阳传入阳明(少阳阳明)
15
脾约 大便难 胃家实
17
发汗
太阳病若 攻下
亡津液,肠中 干燥转属阳明
利小便
不更衣 内实
大便难。
18
• 179、181条互文见义 • 阳明病成因: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 • 阳明病症状:脾约、大便难、胃家实
19
太阳病转阳明的成因和症状
•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 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 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185)
在阳明本经自感外邪(正阳阳明)的情况下, 初感邪气时经气被遏,阳气内郁。 热势未盛时,可出现短暂的恶寒无热。
26
阳明感邪
经气被遏,阳气内郁,热势未盛 —恶寒而无热
邪入阳明,从阳化热化燥 —恶寒短暂,程度轻微,转而恶热
27
恶寒自罢的原因
阳明居中,主土——胃居中部,性属燥土 原因 万物所归——病则表里寒热之邪,皆可归聚胃肠
29
总结
• 阳明病概念 • 阳明病病机:胃家实 • 阳明病病性:里、热、实 • 阳明病脉证:
恶热、恶寒短暂,脾约、大便难、胃家实、脉大
30
阳明病证型
阳明病热证 阳明病实证
阳明病治法:清、下
3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析疑 1、成因说
凡从太阳转属而来的叫做太阳阳明,从少阳转属而来的叫 做少阳阳明,阳明本身自发的叫正阳阳明。
2、分类说
本条是讲阳明病的证型分类阳热最盛者,称正阳阳明;阳 热次之,称太阳阳明;阳热最少,称少阳阳明。正阳阳明 之“正”字,有正式、正规和基本的涵义,
16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 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 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 名阳明也。(181)
阳 明 病 辩 证 纲要
【目的要求】
1.熟悉阳明生理功能,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2.掌握阳明病的概念、分类、诊断、治则。
2
阳明涵义
《内经》“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
阳合明也。” 《灵枢·针灸篇》“阳明多血多气”。
阳明,即阳气极盛之意。又称盛阳。
始虽恶寒——初得病时,虽有恶寒
结果
二日自止——病至次日,恶寒自罢
28
阳明主脉
• 伤寒三曰,阳明脉大。(186)
• 伤寒为广义,三日为约略之数,不必拘泥
脉大
生理:水谷之海,多气多血,阳气最旺 病理:正盛邪实,阳热亢盛,鼓动于外
特点: 热发于外——洪大滑数
热结于内——沉实而大
•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188)
20
• 太阳病误汗、下、利而津伤化燥(181条) • 太阳病汗出不彻,表邪不得外解而内传化燥
(185条) • 伤寒表证,因里热亢盛,转属阳明(185条)
21
• 阳明病症状:汗出濈濈然 • 里热蒸腾,迫津外泄,故见汗出连绵不断
(可大汗,也可微汗)
22
《灵枢·本输篇》“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也就 是说包括了阳明之经。
2.实:邪气盛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 鉴别点:有形为实,无形为虚
12
缘何为提纲
• 阳明的生理特征是盛阳、燥化、传导,而胃 家之实,则与之相应,以热、燥、实,充分 反映概括了阳明为病的病机特征。正因为如 此,所以,仲景以“胃家实”为阳明病提纲。
9
何为阳明病
• 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 热盛极的阶段
• 病邪侵袭阳明,致使胃肠功能失常,邪从燥 化热化,形成里热里Fra Baidu bibliotek的病变。
• 病性:里、实、热证
10
(一)辩证纲要
(一)提纲证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提纲:阳明病之基本病机,“核心诊断标准”
11
理解要点
1.胃家:泛指胃与大肠
(三)阳明病脉证
•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 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 外证:“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病理变化的外在表
现,阳明病表现于外的证候
23
里热炽盛,迫津外泄---身热,汗自出 外无表证,里热已盛---不恶寒,反恶热也
外证
太阳病—当恶寒,“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阳明病—里证、热证,不恶寒,反恶热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
生理特征 手阳明经
阳明经 足阳明经
4
手阳明经
起于食指 循臂外侧前 缘上肩 下入缺盆
络肺 下膈 属大肠
5
足阳明经
起于鼻旁,下循鼻 外,挟口环唇,下 交承浆; 循颊车,经耳前, 上发际至额颅; 支者,大迎前下人 迎,循喉咙,入缺 盆; 直行者,缺盆下, 循胸腹而至足
6
下膈 属胃 络脾
理论来源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 也。
《素问·经脉别论》
“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 气得上下,五脏安定。”
《灵枢·平人绝谷篇》
7
脏腑关系
升降相宜 润燥平衡
足阳明胃腑 (受纳)
手阳明大肠腑 (传导)
足太阴脾脏 (运化)
脏腑相济 化生气血
手太阴肺脏 (肃降)
8
生理特点
• 功能-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 气机-升降通顺 • 津液-喜润恶燥 • 概括为“盛阳”、“燥化”、“传导”
同有汗出,与太阳表虚证(桂枝汤证鉴别)
24
阳明本经自感外邪
•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 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 汗出而恶热也。(183)
•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 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 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184)
25
• 182条--论阳明外证之常,即发热不恶寒 • 183条--论阳明病外证之变,即不发热而恶寒
13
(二)阳明病因病机
•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 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 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 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79)
14
成因
太阳传入阳明(太阳阳明) 外邪直入阳明(正阳阳明) 少阳传入阳明(少阳阳明)
15
脾约 大便难 胃家实
17
发汗
太阳病若 攻下
亡津液,肠中 干燥转属阳明
利小便
不更衣 内实
大便难。
18
• 179、181条互文见义 • 阳明病成因: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 • 阳明病症状:脾约、大便难、胃家实
19
太阳病转阳明的成因和症状
•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 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 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185)
在阳明本经自感外邪(正阳阳明)的情况下, 初感邪气时经气被遏,阳气内郁。 热势未盛时,可出现短暂的恶寒无热。
26
阳明感邪
经气被遏,阳气内郁,热势未盛 —恶寒而无热
邪入阳明,从阳化热化燥 —恶寒短暂,程度轻微,转而恶热
27
恶寒自罢的原因
阳明居中,主土——胃居中部,性属燥土 原因 万物所归——病则表里寒热之邪,皆可归聚胃肠
29
总结
• 阳明病概念 • 阳明病病机:胃家实 • 阳明病病性:里、热、实 • 阳明病脉证:
恶热、恶寒短暂,脾约、大便难、胃家实、脉大
30
阳明病证型
阳明病热证 阳明病实证
阳明病治法:清、下
3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析疑 1、成因说
凡从太阳转属而来的叫做太阳阳明,从少阳转属而来的叫 做少阳阳明,阳明本身自发的叫正阳阳明。
2、分类说
本条是讲阳明病的证型分类阳热最盛者,称正阳阳明;阳 热次之,称太阳阳明;阳热最少,称少阳阳明。正阳阳明 之“正”字,有正式、正规和基本的涵义,
16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 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 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 名阳明也。(181)
阳 明 病 辩 证 纲要
【目的要求】
1.熟悉阳明生理功能,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2.掌握阳明病的概念、分类、诊断、治则。
2
阳明涵义
《内经》“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
阳合明也。” 《灵枢·针灸篇》“阳明多血多气”。
阳明,即阳气极盛之意。又称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