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的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心理测验发展简史

心理测验发展简史
总结:
从20世纪比奈开始,心理测验迅速发展,其发 展的基本轨迹是:20年代进入狂热期,40年代达 到顶峰,50年后代以后经典测量理论达到成熟并 稳步发展, 60年代以后,测量理论上出现项目反 应理论(IRT)和概化理论(GT),正在引起心理测 量学的理论变革。
现代心理测量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心理测验简史(解放前) 1914年,克雷顿(Creighton)比较中美儿童智力 差异(广州,500人) 1917年,樊炳清介绍引入“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1918年,瓦尔克特(Walcott)用推孟修正量表施测 (清华) 1918年,俞子夷编制“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
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
法国沈干(E·Sequin) (他是训练智力落后者的先驱) 1837年,创建第一座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 1846年出版《白痴:用生理学方法进行诊断和治 疗》 首创感官训练、肌肉训练等训练智力落后儿童的 方法 沈氏拼图板
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
2、现代心理测验的早期探索者 美国心理学家波林(E·G·Boring)《实验心理 史》:“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 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 则是比奈的十年”
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
卡特尔关于测验理论上的论述
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和测量,才能达到自然 科学要求的准确性; 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要与常模 相比较,才有意义和价值。
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历程
(3)比奈/比内(A·Binet) 1886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推理心理学》 1889年与亨利·博尼(Henri Beaunis)在索那建 立法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1891年出版《人格心理学》 1895年创办法国心理杂志《心理学年报》 同年,与亨利(V·Henri)联名发表文章批评当 时流行的测验偏重简单感觉,不能测出真正的智 力

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的历史回顾

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的历史回顾

05 总结与反思
心理测验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
心理测验在心理学、教育和临床等领域 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人们了解个体的 心理特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为个 体差异的评估和分类提供了客观依据。
VS
局限
心理测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测验的信 度和效度问题、标准化问题、文化偏见和 伦理问题等。此外,心理测验的结果只能 提供参考,不能作为绝对标准。
随后,心理测量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并广泛应用于教育、职业、临床等领域。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和应用不 断深入,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心理测量的早期发展
心理测量的早期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到中叶。这个时期,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 泛的发展和推广。许多标准化心理测验被开发出来,如韦氏智力测验、明尼苏达多相态人格问卷等。 这些测验在教育、职业、临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个体差异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兴趣和性格测验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以便更好 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职业方向。
职业领域
职业能力测验
用于评估求职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帮助企业了解求职者的技能 和经验,以便更好地选拔适合的人才。
人格和价值观测验
用于评估求职者的人格特征和价值观,帮助企业了解求职者的个性 特点和工作态度,以便更好地匹配职位和人才。
心理症状量表
03
用于评估患者的心理症状严重程度,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康复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康复计划。
04 心理测验的未来展望
心理测验的科技化发展
人工智能与心理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化 的心理测验工具,提高测验的准 确性和效率。
在线心理测验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心理测验 的在线化,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 行心理测验。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概述心理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心理测量方法的学科。

它涵盖了各种心理测量技术和工具,旨在帮助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教育评估、临床诊断和人员选拔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历程心理测量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心理测量工具来测量人的智力水平。

随后,心理测量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20世纪初得到了广泛应用。

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受到了统计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影响,统计方法的引入使得心理测量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学使用多种方法来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

常见的心理测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方法、观察和访谈等。

这些方法旨在收集个体的心理数据,通过分析和解释这些数据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心理测量方法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心理测量工具心理测量学使用各种工具来收集和分析心理数据。

常见的心理测量工具包括测验、问卷、量表等。

测验是一种结构化的测试方法,用于测量个体在某个特定领域的能力或特征。

问卷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测量工具,通过向个体提供问题来获取他们的主观意见和反应。

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用于对个体的特定特征进行评估和量化。

应用领域心理测量学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测量学帮助研究者测量和评估不同心理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

在教育评估中,心理测量学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以辅助学校的教学和选拔工作。

在临床诊断中,心理测量学被广泛用于评估和诊断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在人员选拔中,心理测量学用于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适应性,以帮助招聘人员做出有效的人才选择。

心理测量的限制尽管心理测量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心理测量仅能提供个体目前的心理状态和特征,并不能预测个体的未来行为。

其次,心理测量结果可能受到个体主观意识和回答偏差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在现代社会中,心理测量与评估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指导。

本文将从心理测量和评估的定义、历史和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定义心理测量是指用定量的方法度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属性和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帮助评估个体的学习能力、个性、行为特征和潜在问题。

心理评估是指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和技术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和问题,包括情感、行为、认知、个性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和面对挑战和压力。

二、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历史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在那个时期,心理学家开始使用简单的量表和测试工具来研究个体的思维和行为。

其中最著名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是斯坦福-比奇量表,它是一种心理测试,用于评估个体智力和认知能力。

20世纪初,心理测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心理学家开始设计更加复杂和有效的测评工具,以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和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量被广泛应用于招募士兵和评估他们的适应性和战斗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测量和评估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和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职业咨询、企业管理和司法等领域。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应用在教育领域,心理测量和评估被用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以及提供有效的教育咨询和指导。

在医疗领域,心理评估被用来诊断和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障碍等。

在职业咨询和企业管理领域,心理测量和评估被用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个性和潜在问题,从而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及适当的职业定位和选拔。

在司法领域,心理测量和评估被用来评估被告人的心理状态和法定能力,以及提供有效的矫治和社会适应计划。

总之,心理测量和评估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有效地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指导。

3 心理测量的历史(4)

3 心理测量的历史(4)
心理测量的历史
l 西方史
l 中国史
国外心理测量的历史
(一)测量产生于实际社会的需要
如何区分智力落后者与精神病人? 法国医生沈干( Seguin )训练智力落后儿童( 1837 年)
1837年学校 “心理训练法” ; 1846年《白痴:用生理学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沈氏拼图板 ;
法国医生艾斯克罗尔(Esqurol )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 人的区分
1839年论及智力落后:智力分布、智力最可靠指标
一个人驾驶语言的能力,是他智力水平的最可靠的标志;
(二)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观察的个体差异:格林威治天文台观察员的遭遇(1796);
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年);
当时的研究主题受生理学与物理学的影响,研究感觉器官的敏感 性,测量简单反应时; 测量精度,实验控制,演变为测量的标准化;
1914 年, Creighton 比较中美儿童智力差异 (广州,500人) 1917年,樊炳清介绍“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1918年,Walcott用推孟修正量表施测(清华)
1918年,俞子夷编制“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 1920年,廖世承、陈鹤琴在南京开设测验课
1921年,廖世承、陈鹤琴合作出版《心理测 验法》一书
(七)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
智力测验的发展:
比内-西蒙量表——斯坦福-比内量表(比率智商)
团体测验的出现: 叶克斯( Yerkes ):陆军甲种测验、陆军乙种测验( 1917~1919 ) — —20年代智力测验运动的狂热
心理测量的历史发展趋势
1 先是以解剖生理特征为根据,而后转向对心智活动的测量;
法国的比奈与亨利(V. Henri)的早期探索;
(六)比纳和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

第一篇_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

第一篇_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

2、编制中国本土的心理测验

张厚粲等人编制“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陈会昌编制“气质量表”
宋维真等人借鉴MMPI编制“心理健康测查表” 沙毓英、张锋等人编制“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 周步成编制“学业能力倾向测验”。

3、心理测验的组织建设与学科建设



1984年成立心理与教育测量专业委员会。 1994年该专业委员会制定《心理测验管理条 理》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并 在《心理学报》上颁布。 心理测量学方面的教材也层出不穷。如郑日 昌的《心理测量》(1987),戴忠恒的《教 育与心理测量》(1987),余嘉元的《教育 与心理测量》(1987),戴海崎等人的《心 理与教育测量》(1999)。
三、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1949-1979,中国心理测量处于禁区状态。
1、修订国外的心理测验


修订国外著名的智力测验包括:龚耀先主持“韦克 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工作;林传鼎、张厚粲 主持“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工作;吴天 敏出版“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张厚粲主持 修订“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戴忠恒修订“一般能 力倾向测验”。 修订国外著名的人格测验包括:刘绍衣等人修订 16PF问卷;宋维真修订MMPI;龚耀先修订EPQ问卷; 吴文源修订SCL-90量表。
1、高尔顿的贡献
高尔顿(Francis Galton)爵士

“个体差异心理学之父”。心 理测验的基本功能与考察、评 价个体差异相联。 1869年在《遗传的天才》中首 次提出智力是正态分布的; 1884年创立“人类测量实验 室”,收集了大量人类简单心 理过程的测量资料; 创立统计学,发展了计算相关 系数的方法。

心理测量历史简介

心理测量历史简介

中国比纳测验
韦氏智力量表
明尼苏达多项量表
艾森克测验
陈仲庚
心得体会
• 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 • 心理测量将更加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 • 心理测量将呈现出本土化、实用化趋 势 • 心理测量的工具编制、使用更规范化 和法制化
新展望
• 近年来刚发展起来新的测验形式———计 算机自适应测验(CAT) 将成为我国今后测 量领域的研究新动向。这是一种用项目反 应理论建立题库,并由计算机根据被试能力 做出估计的新型测验。其主要优点,一是它 能因人而异地选题,题目针对性强,可以用 较少的题目,较精确地估计被试者的能力; 二是它不必规定测验举行的时间,被试者可 以自主选择最佳时间;三是它可以采用多媒 体技术,可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背景,同时, 能激发被试者的测验动机,稳定其心态;四 是能及时了解测验结果,并能通过网络系统 将测验结果快速地传到所需部门或个人。
• 8.1931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等倡 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心理)测验学会 。 • 9.1932年,心理《测验》杂志创刊。 • 10.至抗战前夕,由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 者制定或编制出的合乎标准的智力测验和 人格测验约20种,教育测验50多种。 • 11.1946——1952年间,我国使用过“主题 统觉测验”与“罗夏克墨迹图测验”,又 对韦克斯勒量表有修订并用于临床。
• 5.1918年,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 范学校建立了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 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心理测量课程, 1921~1922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 这是中国最早的心理测验专著。 • 6.1922年夏天,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 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这说明我国近代心理测量与 世界同步。 • 7.1924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奈—西蒙智力 测验说明书》,(20世纪)30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 了修订,(20世纪)80年代与吴天敏第三次修订。这 样,中国有了《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和《中国 比奈测验》。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理测验的发展史科学⼼理测验的产⽣与发展:三个重要⼈物:a.⾼尔顿(F.Galton),⾸先倡导科学⼼理测验的学者;b.卡特尔(J.M.Cattell),卡特尔在《⼼理》杂志上发表“⼼理测验与测量”⼀⽂,这是⼼理测验第⼀次出现于⼼理学⽂献中;c.⽐内(A.Binet),编写了世界上第⼀个正式的⼼理测验⼀、科学⼼理测验的产⽣与发展:▲英国⾼尔顿(F.Galton)⾸先倡导科学⼼理测验的学者作为达尔⽂的表弟,他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提出⼈的不同⽓质特点和智能是按⾝体特点的不同⽽遗传的。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便设计了测量差异⽅法。

这虽然不是正式的⼼理测验,但可视为⼼理测验的开端。

⾼尔顿也为⼼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他第⼀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尔逊加以发展,创⽴积差相关法,这使⼼理测验的信度、效度和进⾏因素分析成为可能。

▲卡特尔(J.M.Cattell):1890年,卡特尔在《⼼理》杂志上发表《⼼理测验与测量》⼀⽂,这是⼼理测验第⼀次出现于⼼理学⽂献中;在此⽂中,卡特尔写到:⼼理学若不⽴⾜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有⾃然科学之准确性。

⼜说:⼼理测验如果有⼀个普遍的标准,则其科学的与实⽤的价值都可以增加。

▲⽐内(A.Binet):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医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组成⼀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公⽴学校中智⼒落后⼉童的教育⽅法。

作为委员之⼀,⽐内极⼒主张⽤⼀种测验的⽅法去辩别和发现智⼒落后的⼉童。

经过他与助⼿西蒙的精⼼研究,次年在《⼼理学年报》上发表了⼀篇⽂章,题为《诊断异常⼉童智⼒的新⽅法》,⽂中介绍了30个项⽬量表。

这是世界上第⼀个正式的⼼理测验。

纵观⼼理测验的发展,⼈们常说19世纪80年代是⾼尔顿的⼗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年,20世纪头⼗年则是⽐内的智⼒测验的⼗年。

在此以后,⼼理测验的主要发展:1、操作测验的发展;2、团体智⼒测验的发展;3、能⼒倾向测验的发展;4、⼈格测验的发展。

心理测量发展简史

心理测量发展简史

心理测量发展简史心理测量发展简史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心理测量的前提:①肯定心理的可测性,正视心理的个别差异②确定测量的内容③在对心理内容的特性或差异性阐述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测量方法(一)个体差异及其可测性思想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二)心理测量的实践活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施奥-瑞克将我国三国时期魏国人刘邵的《人物志》译为《人类能力的研究》,并在美国年销量100万册。

诸葛亮情境测验的使用:选拔将领时给予其500士兵,观察其完成任务的情况。

古代中国心理测量的贡献:①描述性的,而非定量的。

②分类式的,如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③注重对人做整体的鉴定和评价,并倾向于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

④与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及人才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应用价值。

二、现代心理测量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心理测量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①工业革命后,有专门人才的训练、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需要②教育的需求,如法国的义务教育(二)心理测量的早起探索者威廉-冯特(德):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前提下观察行为的做法对现代标准化测验严格执行指导语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高尔顿(英):统计学的奠基人,最早提出“相关”的概念。

同时是优生学创始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其差异是可测量的。

对希特勒发动二战有很大的影响。

詹姆斯-卡特尔(美):师从冯特,同时是高尔顿的助手。

最早提出“常模”的概念。

1890年,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比内(法):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比内-西蒙量表。

有三个版本,其中第二个是影响最大的。

美国心理史学家波林指出“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的头十年是比内的是十年。

”(三)心理测量的发展美国斯坦福大学:刘易斯·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内量表,采用了比率智商的概念来表示智商的高低,从此智商一词风靡全球。

心理测量的历史

心理测量的历史

心理测量历史发展趋势
1、先是以解剖生理特征 为根据,而后转向对心 智活动的测量。
2、由测量简单的感知能 力,发展到测量复杂的 认知能力。
3、由笼统的单一量数评定 个体间差异,转变为以 多个量数兼顾个别差异 与个体间差异。
4、心理测量学是随着实验 心理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测量
高尔顿是第一个直接推动 心理测量运动的人。《人 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 这本书中高尔顿首先提出 了“测验”“心理测量” 这两个术语。
卡特尔的个体差异 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是心理测 量史上另一个代表人物,在德 国师从冯特,在英国停留时作 为高尔顿的助手并熟悉了高尔 顿所使用的方法和测验。
我国古代的心理测量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 语》中就提出了“性相近,习 相远”的观点,这是对人类个 体差异的认识。
战国时期,孟子在《孟子》中 说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 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这就指出了人在心理能力和个 性特征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
三国时刘勋著《人物志》一书, 提出了心理观察的一条基本原 理,即:“观其感变,以审常 度”。意为根据一个人的行为 变化就可推测他的一般的心理 特点。
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
1、编制出了一批操作测验,弥补了语言文字量表 在理论上的缺陷。
2、编制出了团体智力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 围。
3、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 4、传统的学校考试方法也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 5、心理测量 的另一个领域是对情感适应、人际关
系、冬季、兴趣和态度等人格特点的测量。 6、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
比奈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
比纳是公认的心理测量的鼻祖,
波林: “19世纪 80年代是高尔顿
他是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 第一人。

第一章_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

第一章_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

卡特尔编制了一套能力测验,测量范围包括肌肉力量、
运动速度、疼痛感受性、视听敏感性、重量辨别力、
反应时、记忆力等方面。卡特尔每年用这些测验测试
大学生,并尝试将这些测验分数与大学生的学业成绩
联系起来。

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文
章中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
的术语。


共10张,5张黑白、3张彩色、2张黑红相间。
TAT
30张黑白图卡和1张空白卡
TAT 图 卡
(四)从一般智力测验到特殊能力 和能力倾向测验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开始编制特 殊能力测验,以满足不同职业选拔与安置的 需要,这些特殊能力测验包括音乐能力测验、 美术能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等。
三、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1949-1979,中国心理测量处于禁区状态。
1、修订国外的心理测验


修订国外著名的智力测验包括:龚耀先主持“韦克 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工作;林传鼎、张厚粲 主持“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工作;吴天 敏出版“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张厚粲主持 修订“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戴忠恒修订“一般能 力倾向测验”。 修订国外著名的人格测验包括:刘绍衣等人修订 16PF问卷;宋维真修订MMPI;龚耀先修订EPQ问卷; 吴文源修订SCL-90量表。

陆军乙种测验又称Beta测验。是为母语为非英语及 文盲编制的适用于军队的非言语团体智力测验,它 包括7个分测验,即迷津、立方体分析、补足数列、 数目符号、树字校对、图画补缺和几何分析。
(二)从文字测验到非文字测验

操作测验既可弥补文字量表在理论上的缺陷,又可
适用于文盲和有言语障碍的人。

心理学与心理测量的发展

心理学与心理测量的发展

心理学与心理测量的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帮助人了解自己和他人。

而心理测量则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测量心理特征和行为来获得信息和数据。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心理测量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感觉、知觉和反应等方面。

最早的心理学实验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旭门塔尔(Wilhelm Wundt)在他建立的实验室中进行。

他将心理学视为科学,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心理现象。

这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迅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扩展到更多的领域。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初兴起,将重点放在观察和测量可观察的行为上。

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则关注潜意识和个人内心的冲突。

这些不同的学派推动了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强调思维过程和认知结构对行为的影响,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二、心理测量的发展心理测量是通过测量工具和技术来获取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的过程。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心理学的早期阶段。

最早的心理测量工具是心理测试,用于评估人们的认知能力,如智力测试。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测量也不断创新和进步。

现代的心理测量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实验等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科学研究,也可以应用于医疗、教育和职业领域。

心理测量在职业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

例如,招聘和选拔过程中常常使用心理测量工具来评估候选人的技能、能力和个性特征。

心理测量还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用于评估学生的学术成绩和发展潜力。

此外,心理测量在临床心理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评估和诊断心理障碍。

三、心理学与心理测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2 第二章 测量发展史

02 第二章 测量发展史

自隋炀帝创科举制度以来,科举 制 度 在 我 国 通 行 了 1300 多 年 。 然 而 , 与科学的其它领域一样,测验虽然 在我国发展很早,但发展却很慢。 在 1000 多 年 的 科 举 考 试 中 , 其 基 本 形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有效性 也不高,如历代状元中能人不多。 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正有地位的李白、 杜甫、陆游等许多人,他们的考试 成绩却不理想。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测验运动
大事件: 1、1916年樊炳清首先介绍“比纳—西蒙”
测验。 2、1923年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主持下对
92000名小学生进行了测验,为当时语文 教学的改革作出了贡献。 3、1931年,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 4、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
主要人物
张耀翔(1893—1964) 进行过识字测验
其一,随着因子分析理论的发展,30 年代以后,测验开始从测量单一的智力 发展为测量各种特殊能力,如音乐、美 术、机械等。对于智力的测量也开始转 向多元化,着重于探讨智力的结构和刻 划构成智力的各个方面。对于智力测验 的结果,不仅是给出一个笼统的智商分 数,而是说明一个人智力上的所长和所 短,给出反映这种特点的一组分测验分 数或者是一个“轮廓图”。
这是“心理测验(Mental Test)”
一词首次被应用。
1891~1917年,卡特尔在哥伦 比亚大学任教,创立了哥伦比亚 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在自己的 实验室内他编制了几十个测验, 包括测量肌肉力量、运动速度、 痛感受性、视听敏度、重量辩别 力、反应时、记忆力以及类似的 一些项目。
1890年,卡特尔发表了《哥伦 比亚大学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测量》 的论文,对大学新生进行了鉴定。 卡特尔与高尔顿过从甚密,受到 高尔顿的影响,他也认为可以通 过测量感觉辨别力和测量反应时 来测量智力。

心理测量的历史回顾

心理测量的历史回顾

心理测量历史的回顾一、中国古代心理的差异性方面: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差异和分类的思想差异的可测性: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心理测量的实践活动:表现在对人才的评定和选拔。

科举取士制度、民间智力型游戏二、19世纪:萌芽1、对智力落后者的研究:艾斯克罗(法):区别并分类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者,发现语言能力是智力水平的可靠指标。

沈干(法):训练语言落后者的先驱,“心理训练法”、沈氏拼图板比奈(法):致力于推动建立鉴别不能适应正常学校学习但是可教育的儿童的方法2、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当代心理测量和测验有了标准化的程序。

3、高尔顿:首先提出“测验”和“心理测量”两个术语(1893年),认为通过对感觉器官的辨别能力的测量可估量一个人的智力。

发明和设计了许多测验仪器和方法(评定量表、问卷法、自由联想技术),发展出分析个体差异资料的统计方法。

4、卡特尔:研究个别差异,认为唯有通过对感觉器官的辨别力与反应时的测量才可测得智力之功能。

三、社会需要(动力)1、比奈:心理测验的鼻祖,认为智力是人所具有的极其复杂的能力,非简单的方法所能测量,因此要直接选择广泛而复杂的课题才能测量智力。

主张用测验的方法来发现和鉴别智力落后儿童,与西蒙合作完成比奈—西蒙量表(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2、团体测验:先是为战争服务,后转向民间。

团体测验简化了测验的指导语和施测程序,得以实行大规模的测验计划。

四、我国的发展20世纪初叶开始发展,“五四”至1928最为昌盛,1929年开始一蹶不振,抗日爆发后,处于停滞状态。

1949年至今。

几乎从零发展有重新恢复。

西方心理测验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要:消除文化差异,积极编制中国自己的心理测验,最重要的是规范编制。

心理测量的历史

心理测量的历史

心理测验的发展历史一、心理测验的产生心理测验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

最初,人们用测量,是因为要治疗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病人。

法国的医生艾斯奎罗第一个把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分开。

他认为,精神病以情绪障碍为标志,不一定伴随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则是以出生时或婴儿期表现出来的智力缺陷为主要标志。

50多年后,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内提出应该从正常学校学习的儿童中筛选出不适应的儿童,安排在特殊的班级里学习和教育。

此举动导致了心理测验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诞生。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心理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还给心理测量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严格的标准化程度。

标准化是现代心理测验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心理测量的先驱弗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是第一个倡导心理测验的人。

他于1884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一个“人类测量实验室”。

他的这一举动是心理测验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系统地测量个体差异的尝试。

高尔顿还是使用评定量表和问卷法的先驱。

并且他发展了分析个体差异资料的统计方法,不仅扩充了古特列特的百分位法,而且创造了粗浅的相关计算法。

在心理测验的发展史上,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占据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

卡特尔早年留学于德国,师从冯特(W.Wundt)。

188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期间,与高尔顿往来甚密,深受其影响。

他于1890年发表的《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著名美国学者波林(E.G.Boring)指出:“在测验理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是比内(A.Binet)的十年。

”1904年比内为了鉴别弱智儿童,他与其助手西蒙(T.Simon)合作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比内-西蒙量表。

1905年,他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文章《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介绍了该量表,历史上称为“1905量表”。

心理测验的概述

心理测验的概述

心理测验的概述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始于欧洲,19世纪传入中国,引起我国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无论是临床诊断、判断疗效,还是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测量为基础。

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心理工作者都有必要对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技术作全面了解。

一、心理测量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与方法①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孔孟思想,提出了人的心理能力与个性特征方面存在差异;②19世纪,我国民间广为流行的七巧板益智图,通过实物图形来发展创造性思维;③隋唐至清末时期盛行的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人才。

综上所述,心理测量的雏形在我国古代民间早已流传盛行。

2、西方心理测量的兴起和发展①实验心理学鼻祖——冯特,1879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②高尔登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为心理测量奠定了统计学基础;③卡特尔与最早的心理测量,使心理测量走出实验室;④比奈与智力测验,产生世界上正式的第一个心理测量;⑤各种心理测量出现,如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各种人格测验相继产生。

3、我国近代心理测量的发展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我国心理学家对国外广泛使用的各种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进行修订,使之这本土化。

如龚耀先修订的韦氏智力测验、艾森克人格测验;中科院宋维真教授修订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华东师大祝蓓里修订十种个性因素问卷。

二、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1、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这个定义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①行为样本:具有代表性,提供足够信息,但免不了偏差。

②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的标准都是统一的,测验的工具、条件对每个被试都是相同的。

测验比较必须要有常模。

③难度:测验工具、题目选择一般适合大部分人,由易到难排列。

2、心理测量的性质①心理测量的间接性②心理测量的相对性③心理测量的客观性3、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量①心理测量可信、可用;②心理测量可信,但不能全信,有用,但不能完全依靠它。

心理测量方法

心理测量方法

心理测量方法心理测量方法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科学,主要通过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对个体心理活动的产生原因、机制和规律进行研究。

心理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一、心理测量方法的发展历程心理测量方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心理学家主要依赖观察法和自陈法研究人类心理现象。

然而,观察法的主观性和自陈法的不可靠性限制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因此,心理学家开始探索一种客观量化的方法来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

在20世纪初期,心理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和智力测验为主要手段逐渐发展起来。

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动力学理论,并发展了心理测量中的项目ive测验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潜意识。

此后,心理测量方法逐步发展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涉及到测量理论、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二、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心理测量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编制一系列问题,要求被试者对自己的心理特征、行为和态度进行评估和描述。

问卷调查可以量化和统计心理特征,反映被试者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差异和变化。

常见的问卷调查包括幸福感问卷、社交支持问卷和人格测验等。

2. 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评估个体智力水平的一种方法。

智力测验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任务和问题来评估被试者的认知和智力能力。

常见的智力测验包括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比奇智力量表等。

智力测验可以提供个体的智商指数,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3. 生理指标测量:生理指标测量是通过监测生理变化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

常见的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皮肤电反应和脑电图等。

生理指标测量可以反映个体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揭示个体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4.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通过对被试者进行实验控制,观察和记录其行为和反应,以研究心理过程和心理变化的方法。

实验方法可以控制其他因素的干扰,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和实践 西方科学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科学心理测量的发展趋势
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和实践
心理测量实践的三个理论前提:
➢ 肯定心理的可测性,正视心理的个体差异。 ➢ 确定对何种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即测量的内容。 ➢ 怎样对心理特征进行测量,测量方法的操作性问
• 因素分析的方法 • 人格词汇的研究方法 • 广泛使用 • 适用各种人群
艾森克的EPQ
• 基于人格的层次结构 • 人格特质的生物学解释 • 三个因素:简洁明了 • 对后续研究的贡献
心理测量现代发展趋势
团体测量 标准化测验 多特质-多方法测量 网络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测验
阅读书目
• 郑日昌 心理测量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彭凯平 心理测量-原理和实践 华夏出版社 • 安妮.安娜斯塔西 苏珊娜.厄比纳 心理测验
科学心理测量的先驱
心理测量的先驱:
智力测量上:
➢ 高尔顿(F.Galton) ➢ 比奈与西蒙(A.Binet & T.Simon) ➢ 推孟与斯坦福-比奈量表 ➢ 韦克斯勒量表与离差智商
人格测量上:
➢ 武德沃斯(Woodworth)人格调查问卷 ➢ 罗夏墨迹测验 ➢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 艾森克的EPQ
题。
关于三个基本问题,中国古代心理测量都有贡献。
孔子: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把自己的学生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 把人分
为小人、君子和圣人。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
焉廋哉?”
孟子: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物皆然,心为甚。
智力测量的先驱
✓ 直接测量复杂心理过程:判断、理解和推理。 ✓ 用来鉴别和筛选异常儿童。
测量程序:
编制题项-筛选题项-年龄分组-确定心理年龄 3岁——指出眼睛、鼻子、嘴巴 7岁——说出画中的遗漏部分;重复5个数字 11岁——评判含有荒谬内容的句子
两大贡献:
其一,直接测量复杂的智力。 其二,提出智力年龄的概念。
刘劭的《人物志》:察举用人和品鉴人才 的工具书。
✓ 八观法: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 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 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 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 七曰观其所短,以知其长。 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隋唐以来的科举制
✓ 内容: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 、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 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 ),如翻译科、经济科等。
✓ 马克思:“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 的地步。”
➢ 公平:打破人才选拔的世袭、垄断和特权需要考试
科学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
➢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 心理测量是为了鉴别个体差异或分类
科学分类方法:
➢ 分类是所有科学 的核心,心理学也是如此。 ➢ 类型的方法:不同类型之间有清晰界限,质的差异 ➢ 维度的方法:心理特征的连续体现象 ➢ 心理测量是维度的方法。
高尔顿(F.Galton):
差异心理学之父 开创个体差异心理学
✓ 首次采用谱系调查法、双生子研究和问卷法 ✓ 倡导优生学
首创智力理论
提出智力的G因素和S因素,斯皮尔曼的老师
开创心理学量化研究
✓ 提出心理特征的常态分布理论 ✓ 提出一种统计方法:相关系数
比奈与西蒙(A.Binet & T.Simon)
缪小春等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 J.克罗克 J.阿尔吉纳 经典和现代测验理论导
论 • 张厚粲 心理与教育统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其他心理测量教材
推孟与斯坦福-比奈量表
智力商数(i龄的比值。
比率智商=心理年龄/生理年龄 优势:不同年龄之间的比较 劣势:心理年龄并不总是与生理年龄同步
发展
韦克斯勒量表与离差智商
量表结构:语言与操作 离差智商: ✓智力的正态分布假设 ✓通过衡量个体智力在正态分布中的位置来
✓ 形式: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 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文献资料: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西方科学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的巧合:1905年
✓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出版:科学心理测量诞生
科学心理测量的两大目标:
➢ 科学:对心理属性的精确描述和判断要求量化。
考察个体智力的水平。 ✓用标准分数(Z)来表示的智商。
IQ=15×(X-X/S)+100
武德沃斯的人格调查问卷
➢最早的人格测验 ➢用于军队筛选士兵 ➢纸-笔形式的团体测验 ➢结构化人格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
1921年瑞士罗夏创立 非结构的投射测验 对结构化人格测验的质疑
卡特尔的16种人格调查问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