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_1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2.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查找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3.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作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文题目1.观察并领悟单元语文要素。
(1)观察:请认真观察第一单元篇章页上的插图中画了些什么,自由朗读插图上面的文字。
(2)推想:本单元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学习内容?还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和习作的要求?(3)交流: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我们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应该注意些什么?(4)齐读插图上的文字。
2.激情导入:今年暑假,老师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两张照片。
(课件出示草原的照片)大家猜猜这是哪里?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题。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剧本《茶馆》等。
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感受草原独特的风情吧!【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语入手,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草原老舍课时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
背诵第1自然段。
3.了解在课文中写景时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走进草原。
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V视频。
过渡:作词人火华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会,深入草原体验生活时,眷恋于草原独特的风情,创作了这首经久不衰的传世歌曲。
除了这位作词家之外,还有一位参观过内蒙古大草原的大作家,他同样被草原风情所折服,并写一篇家喻户晓的散文《草原》。
今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一起欣赏那儿的美景,一起结识蒙古族同胞,一起感受草原的独特魅力吧。
2.板书课题《草原》。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草原》是老舍于196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出自老舍的游记《内蒙风光》,全文收在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的《小花朵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快速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1)毯陈裳虹蹄腐稍微(2)绿毯线条柔美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衣裳彩虹马蹄热乎乎礼貌拘柬举杯感人会心微笑2.指名读,师相机正音。
3.师指导“毯”、“腐”字写法。
4.默读课文,尝试用小标题的方式说一说老舍主要描绘了哪几个画面?预设:第1自然段:草原风光图第2.3自然段:喜迎远客图第4.5自然段:主客联欢图三、合作研读,品味感悟。
1.引导探究:草原的风光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风光,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并写下批注。
2.自由朗读,把自己找的句子有感情地的再读两遍。
3.合作研读:大家读完后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美)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A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草原景美、人美。
2、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勒、涩”,摘抄、积累描写草原景美的句子。
3、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一碧千里的美景,并习得抓住特点细致描写景物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有序观察和抓住特点细致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引导交流:看到“草原”这个词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谈话导入: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草原之行后,写下了一篇题为《草原》的优美散文。
文章开头便是这样一句话(出示):“这次,我来到了草原。
”这句话浓缩了老舍先生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散文。
同学们,昨天布置大家预习《草原》,不知你们自学得怎么样,谁愿接受老师的挑战,读读字词呢?看谁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设计意图:由”草原“这两个字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成一幅幅画,既可以激起学生探究作者笔下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欲望,又可以为后续的学习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做铺垫。
】二、字词检查,再次激趣1、师:同学们都养成了预习课文的习惯,相信生字词语的自学难不倒大家。
我现在找两名同学,分别听写一组词语,听写完之后,我有问题请教大家。
2、听写词语。
两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写。
听写后集体订正,练习书写容易出错的字词,重点指导书写“勒、涩”。
第一组: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第二组:襟飘带舞响成一片礼貌羞涩两名同学一起听写:舒服【设计意图:进入第三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生字词的能力,通过听写检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
2011版课标指出每天的语文课要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
为了落实这一要求,重点指导学生将容易出错的字规范工整地写到田格里,力求美观。
】3、师:仔细观察者两组词语,回顾一下预习时课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你有什么发现?(一组是写草原之景的,一组是写草原之人的。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汇。
【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词汇,并且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堂主要采用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等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媒体设计】制作一个网站型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库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大信息量、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听配乐朗诵《刺勒歌》录音,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
2、提出本课课题。
3、回顾课文: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引发探究主题1、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从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等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
2、利用课件,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草原美景,品味文字。
通过提名读、齐读、领读等朗读,并适时加以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体会文字与多媒体信息表现美的方式相同和不同及各自的优势。
3、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美的惊叹之情。
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互评小结。
4、用上述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对这是怎样的草原?展开小组讨论。
在学生自主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3教学目标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资料)课下,有些同学告诉老师说:我以读过好多遍课文了,还用再读吗?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读书──提问题。
(根据所提问题来决定回答方式)。
三、精读课文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既然是美景,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听好参观任务: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2.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3.你想怎样汇报你的参观结果?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当完成参观任务后,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参观队员汇报你们的所得?(可以朗读,展示图片、画画,编成诗歌、儿歌的方法。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吧。
1.学生边读边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到的美。
可重点引导以下几处地方:“羊群……大花”写出了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变化之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流入云际”,一个“流”字将草原那具有鲜活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这种境界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读。
《草原》教学案例分析(优秀模板13套)
《草原》教学案例分析(优秀模板13套)《草原》教学案例分析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心、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
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一定环境当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
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心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
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
并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
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
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
勾勒:是绘图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
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
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
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
(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案《草原》是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3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1教养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过度: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板:风景美人情美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3、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2、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学生汇报。
4、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指导朗读。
(2)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5、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6、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板:开阔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2)指导朗读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教案一:《草原》第一课时
教案一:《草原》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写“毯、陈”等14个字,会认“毯、渲”等8个字,理解“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清文章结构,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3.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与独特。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草原景色描写的精妙之处,理解景中含情。
三、教学过程1.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导学生跟唱,提问学生对草原的印象。
2.引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毯、渲、勒、吟、迂、襟、蹄、貌、拘、羞、涩、跤、偏、涯”。
2.理解“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等词语。
3.指名分段朗读,正音纠错,指导朗读节奏。
3.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草原写了哪几方面内容?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梳理:1.草原风光(第1自然段)。
2.喜迎远客(第2-3自然段)。
3.主客联欢(第4-5自然段)。
4.学习生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毯、陈、裳、虹、蹄、腐、稍、微、袖、毯、宾、会、泽、吟”。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如“毯”字半包围结构,“毛”要托住“炎”;“微”字中间“几”不要写成“儿”。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草原的什么?2.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草原天空、草地、小丘、羊群等的句子,体会其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时教案分析教学目标:.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背诵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
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学时:二时第一时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
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题。
2、同学们到过草原吗?谁来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
生活的距离,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自读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补充:拨转马头中“转”读三声迂回中“迂”读一声玻璃中“璃”读轻声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板书景美人美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毯、玻”等9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1.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毯、玻”等9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并根据阅读的内容展开想象,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说说你知道的描写草原的诗句或歌曲。
2.出示课件:音频《天堂》。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将学生带入辽阔草原的境界。
3.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知那独特的民族风情吧!设计意图:由腾格尔的《天堂》引入《草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生字词。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4.出示课件:课文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三幅画面,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品读感悟,体会草原美。
1.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1)初入草原,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抓住这些景物来写?(2)抓住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电视机、音响、光碟、两片叶子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1.激情导入。
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
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12.《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二、整体感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板:景色美丽热情好客。
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左手。
(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1.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
①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
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②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对“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词理解不深刻,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翠色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理解。
《草原》第一课时说课案例教案教学设计1
《草原》第一课时说课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草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先讲老舍先生初到草原时见到草原美景高兴、愉快的心情,接着一行人受到草原蒙古族人民的热烈欢迎与盛情款待,最后在夕阳西下时依依惜别。
课文赞美了草原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
本单元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仔细品味,注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本课在本单元的位置是最能体现本单元训练重点的课文,即描绘了草原美景,又表达了作者爱草原美景、爱蒙古族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课是本单元乃至本册中重点课文。
2、编者意图编者编排这节课的意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插图,欣赏草原美景,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感悟到祖国美景与蒙古族人民心灵美,进而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从中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同时在品读课文中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教学理念新课标中言,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知识、能力的主要途径,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感知理解、感悟体会的过程,又能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可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工具,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
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是感知、理解、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加强阅读实践。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要求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中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阅读文本进而让学生感知、理解、感悟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本学习字词、交流感悟理解文本,感受并体会文本中蒙汉两族人民深情厚谊、感悟到爱草原、爱蒙古族人民、爱祖国的情感。
在阅读中,结合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按序观察、感知、想象画面场面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联想草原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以及夕阳西下依依惜别时的场景。
《草原》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草原》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能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意思。
3.能够通过画画和叙述,表达对草原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1.草原的生态环境。
2.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因为草原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孩子们需要通过实际的体验来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2.识字和阅读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
四、教学方法1.讲解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草原的生态环境。
2.实地体验法。
通过学生们去野外观摩和体验草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草原。
3.情感教育法。
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使得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表达对草原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图片、实物等方式先让学生认识草原的基本概念,然后了解草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发现问题让学生们和老师一起学习、探究共同发现:草原上有哪些植物和动物,它们是如何生存的,草原的环境有哪些特点等等。
3. 阅读学生口头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再边阅读、边思考。
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课文问答,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内容。
4. 识字过程让学生们认识并掌握一些生词和词组:古老, 洒满, 犹如, 放归自然, 群山环抱, 凝眸远方5. 语文默写鼓励学生背诵课文,摆脱完全依赖书本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互动交流教师和学生们可以开展互动讨论和互动交流,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表达对草原的感受。
7. 结语在教学的末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孩子们外出体验草原的环境,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表达对草原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教学结束后,可以进行评估和总结,通过考试、作业、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考察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阅读能力骇。
通过评估的结果,可以调整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我们需要认识到,对于学生来说,草原是一件比较陌生的事物。
因此,通过实地体验和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草原。
最新-《草原》教学案例分析 精品
《草原》教学案例分析篇一:《草原》教学案例分析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郭庙小学教师:穆永强教学内容分析:《草原》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的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神往。
在新大纲中有这样一点要求:要在读中使得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这样才能符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为此,我作了以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课题《草原》,你会想到一首什么诗?生回答说想到了《敕勒歌》,请生朗读这首诗。
(通过诗朗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2、读了这首诗和加上你们的想象,谈谈你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想象后整理语言回答,既培养成了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习课文(一)理请文章思路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自由读课文,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草原?从哪里感受到?学生回答:美丽的草原热闹的草原热情的草原……(个性化阅读,每人组织自己的语言来谈自已读课文后对草原的感受,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感受草原的“风光美”1、默读课文后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从哪里能让你感受到的草原景色的美丽。
2、学生汇报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课件出示草原视频,结合抓住关键词语和想象理解句子的含义。
通过品读,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这个环节,出示多媒体草原视频,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草原的广阔与草原各种景物,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阅历上的不足,同时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草原景色美丽的认同。
1.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1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本文用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同时充分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初步略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背诵第1自然段。
2.会写“毯、玻”等9个生字,理解“绿毯、线条”等19个词语。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朗读指导,自主识字。
了解课文主要描绘了几个场面。
理清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能概括主要内容。
借助描述的画面,初步体会表达方法。
积累词语。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资料导入:出示中国地图,标示内蒙古所在的位置。
播放关于蒙古族风俗介绍视频,拓展知识。
2.课堂交流:边听蒙古族歌曲《草原》,边欣赏草原美景图片,说说所见所想,形容自己的感受。
3.解析课题:(1)体裁:散文(指以描写物体或景色为主的文章。
)(2)写作目的:认真观察、抓住特点,适当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寄意。
(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时写的一篇散文。
(4)带着关键词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走近作者:舒庆春(笔名老舍)①生平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②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剧》《龙须沟》等。
③作品风格: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浓的北京韵味。
(二)检查预习1.预习检查(1)本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
主题是表现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情谊。
(2)《草原》这篇课文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__两方面进行叙述。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4)预习时有不懂的地方,批注交流。
2.主要内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草原》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的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神往。
在新大纲中有这样一点要求:要在读中使得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这样才能符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为此,我作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课题《草原》,你会想到一首什么诗?
生回答说想到了《敕勒歌》,请生朗读这首诗。
(通过诗朗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
2、读了这首诗和加上你们的想象,谈谈你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想象后整理语言回答,既培养成了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
二、学习课文
(一)理请文章思路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自由读课文,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草原?从哪里感受到?
学生回答:美丽的草原
热闹的草原
热情的草原
(个性化阅读,每人组织自己的语言来谈自已读课文后对草原的感受,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
(二)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1、默读课文后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从哪里能让你感受到的草原景色的美丽。
2、学生汇报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课件出示草原视频,结合抓住关键词语和想象理解句子的含义。
通过品读,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这个环节,出示多媒体草原视频,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草原的广阔与草原各种景物,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阅历上的不足,同时也成功地激发也学生对草原景色美丽的认同与倾心。
这样就体现了课程中的人文性。
而对于字词句段的训练,则通过找句子,画词语,加想像,谈体会,品佳句等教学手段来实现,这样就体现了课程中的工具性。
)
(三)品赏佳句,背诵第一自然段:
1、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它背诵下来。
2、理清第一自然段的叙述顺序,指导全段背诵。
(本课目标之一就是要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对于中下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在课堂作必要的背诵指导,有利于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增强自学能力。
)
三、练习延伸;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象,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
2、学生集体反馈交流。
3、动笔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可以唱歌;可以写诗,可以写一段话来赞美草原
(学生想象现在大草原是什么样的,并用语言描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意识。
,又通过动笔实践,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全文。
自我评析:
1、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情怀。
我通过朗诵诗导入阅读文章图片视频展示讨论研究品味欣赏拓展延伸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主动读书,乐意读书,学会读书,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效果。
2、让语文教学突出探究学习的模式。
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从中达成信息交流,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受到美的感染。
3、让语文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思维,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弘扬个性,使听说读写等多项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个性化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理解谈体会,师生在交流过程中既达到统一,又弘扬学生个性。
课末我设计了一个赞美草原的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唱歌写诗、写一些赞美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将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4、让语文教学拓展课外空间。
使学生在读懂课文,感受了语言文字之美的基础上,还能利用书籍、网络等文化载体,查找资料,深入了解大草原洋溢的人文情怀,并使学生受到环保的教育。
(《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
自主预习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5)概括本诗的主旨.
乡愁
自主预习2
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
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乡愁是;乡愁是;
乡愁是;乡愁是;
3、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
”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
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