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反思2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反思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天气的变化”,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变化规律、影响天气的因素、天气预报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定义,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 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了解影响天气的因素。
3. 学会查看天气预报,能简单分析天气状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的变化规律,影响天气的因素。
难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教学PPT。
学具:学生活动手册,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学生分享自己对天气的了解和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天气的定义,区分天气与气候。
教师讲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天气的因素。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活动手册上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天气预报制作(10分钟)教师演示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生观看并学习。
学生分组,利用天气符号卡片,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展示制作的天气预报,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2.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3. 天气的变化规律4. 影响天气的因素5.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本周内的天气变化,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和记录,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变化规律和影响天气因素的理解程度,以及制作天气预报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学会提前查看天气预报,为生活做好准备。
同时,开展天气科普活动,提高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天气预报制作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天气预报视频,使学生对天气变化产生直观感受。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及反思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涉及第3章《力的作用》的第1节《力与运动》和第2节《力的测量》。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方法,以及力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学会使用简单工具测量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测量方法,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砝码、滑轮、绳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弹簧测力计、小车、砝码、滑轮、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力的作用。
a.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力的现象?2.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测量方法。
a.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力的测量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力的测量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b.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测量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
七、作业设计a. 请简述力的概念。
b.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c. 请举例说明力的测量方法。
2. 答案: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较为扎实,但在力的测量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力的作用》的第一节《力的概念》和第二节《力的作用效果》。
详细内容为:力的定义、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例子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的应用。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磁铁、小车、气球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弹簧测力计、磁铁、小车、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如拉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思考:力是什么?力是如何影响物体的?2. 新课:讲解力的概念,介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阐述力的作用效果。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力的计算方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2.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3. 力的作用效果4. 例题解析5. 力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解释力的概念,列举生活中的力的例子。
(2)分析力的三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例如:拉力、推力、摩擦力等。
(2)力的三要素在生活中应用:如投篮时,需要控制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拧螺丝时,需要调整力的大小和方向等。
(3)合力为5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1)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生物与非生物动物的特征植物的特征微观世界2.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太阳系遥远的星空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4.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能量能量的转换能量的守恒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非生物的特征,认识动植物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成员及特点。
3. 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了解能量转换与守恒的原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地球自转、公转的理解物质性质与变化的概念能量转换与守恒的应用2. 教学重点:生物、非生物的特征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物质的性质、变化能量的转换、守恒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非生物图片地球仪物质样品能量转换实验器材2. 学具:彩色笔、画纸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多彩的生命:展示生物、非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特征。
地球与宇宙: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公转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展示物质样品,让学生观察、触摸,感受物质的性质。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进行简单的能量转换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能量转换的过程。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结构: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内容:分四个板块,分别展示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2. 板书要求: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采用关键词、图表等形式,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物质的性质、变化能量的转换、守恒2. 答案:针对每个题目,给出详细的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一、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第一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并记录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新课导入简要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定义及分类。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案例,如沙漠中的骆驼、水中的鱼等。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观察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并记录下来。
2.第二课《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生物如何改变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
(2)新课导入简要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分类。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案例,如森林火灾、过度捕捞等。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物如何改变环境。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过程。
二、第二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第三课《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理解物质的性质及分类观察并描述不同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物质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及分类。
(2)新课导入简要介绍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类。
(3)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制作物质性质的展示板。
2.第四课《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理解物质变化的概念及分类观察并描述不同物质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物质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变化的概念。
(2)新课导入简要介绍物质变化的概念及其分类。
(3)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光1.有关光的思考《有关光的思考》是五年级上册新教材第一单元“光”的起始课,目的是了解学生关于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探索有关光现象和原理的兴趣。
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进行交流,说说已知和未知,在此基础让学生比较各位发光体,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其二是研讨光和我们生活的关系,重点聚焦“没有光会发生什么”。
昨天课上下来,感觉不是很满意。
我采用的是全班讨论个人发言,学生交流光的认识内容不够丰富,也许可以尝试小组讨论基础上再代表发言。
关于光源的辨析,我利用学生对“星光”、“月光”的争议,强调光源必须是符合3个条件,分别是“自己发光”“正在发光”和“物体”,并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演示,同学们观察辨析,成为本课一个亮点。
由于准备不充分,我没有在课堂上安排完成“黑暗中的苹果”实验,只是口头讨论,导致学生对结论的理解十分苍白,准备利用其他时间补做这个实验。
另外在群里有老师提出可以用书卷、鞋盒或月相盒等材料做实验,都是值得借鉴的好办法。
总体觉得,这课教材的编写有些不足,反光镜和鲜花草坪的图片和本课教学目标不怎么合群,后面的夜视仪出现也牵强。
2.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很多学生都会回答,光是直线传播的。
话没错,可是你有什么证据吗?你能看到光传播的路线吗?答不上来吧,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的所在,通过与声音传播方式的比较,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测光的传播特点,再通过实验观察光行进的路线,初步建立“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核心概念。
声音的传播,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已学习,可以作为学习“光的传播”的铺垫,我采用的是韦恩图形式,让孩子们讨论声音和光传播的异同,这个图不需要填写,只是给学生一个暗示,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光的传播”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采用的实验是沿用以前教材上的实验,需要3张带孔的卡纸,还有1张纸屏,以及1个手电筒。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主要涉及第一单元《物质世界》的第三节《物质的构成》以及第四节《物质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2. 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4.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物质,例如,铁和氧气反应铁锈。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能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2.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构成对物质的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物质转化的过程,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这一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难点:物质转化的过程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铁、氧气、水等)、黑板、粉笔。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例如,将一块冰放入一杯水中,观察水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物质由微小粒子组成的图像,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与氧气反应铁锈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物质转化的过程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原理。
4. 练习:让学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例如,为什么湿衣服会在阳光下晒干。
六、板书设计物质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分子特点:微小、有间隔、不断运动物质转化:铁 + 氧气→ 铁锈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什么特点。
答案: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2. 铁和氧气反应铁锈,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答案:在铁和氧气的反应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结合了铁氧化物,即铁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现象和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象3. 地球的力量地球的内部结构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4. 能量的转化常见的能量形式及相互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的适应性,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物质变化现象的能力,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3.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适应性、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能量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标本、地球仪、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探讨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 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生物,分析其适应性,完成观察记录表。
4. 例题讲解: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判断给出的物质变化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6. 新课导入: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讲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
7. 实践活动:模拟地震、火山喷发实验,观察现象,增强安全意识。
8. 例题讲解:讲解能量转化现象,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9.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形态、状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新物质3. 地球的力量地球的内部结构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4. 能量的转化常见的能量形式及相互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生物,描述其适应性,完成观察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课题:物质的变化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掌握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并能够解释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物质变化的过程,加深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3、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能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掌握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
4、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教具:实验器材、图片、模型等。
(2)多媒体资源:PPT、视频、教学软件等。
5、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情况。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实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3)学生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物质变化的过程,加深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6、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变化的特点和类型。
(2)讲授新课:介绍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物质变化的过程。
(3)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物质变化的实例,让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解释原因。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物质的变化,是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科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下是本节课的反思:1、科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现象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个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二章“力与运动”的第一节“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方式、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生活中力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力的相互性,明白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力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
难点:力的相互性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滑轮、气球、橡皮泥等。
2. 学具:气球、橡皮泥、纸张、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两位学生上台,进行拔河比赛,观察现象。
(2)提问:为什么两位同学相互拉扯时,彼此都感觉有力量在作用?2. 例题讲解(1)讲解力的概念,阐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实例,讲解力的相互性,展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力的作用。
(2)分组讨论,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4. 知识拓展(1)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讲解力的作用方式,如推、拉、挤、压等。
(2)强调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并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简述力的相互性原理,并解释为什么拔河比赛中,双方都会感觉有力量在作用。
2. 答案:(1)生活中的力:如推门、拉抽屉、挤牙膏、压弹簧等。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生物世界的多样性”的第三、四节内容,详细内容包括: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生物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生物挂图、实物模型、投影仪、电脑、PPT课件。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生物观察记录本、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挂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引出生物多样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生物分类方法(1)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分类、生态分类、遗传分类。
(2)讲解生物分类的具体方法:观察生物的形态特征、了解生物的生活习性、研究生物的遗传关系。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2)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及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生物分类知识。
强调生物分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身边的生物,尝试对其进行分类。
(2)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2. 答案(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生物分类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分类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兴趣小组,深入研究生物分类。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优质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优质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章“力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3.1力的概念、3.2力的作用效果、3.3力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力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概念、力的测量。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示范用的小车、钩码等。
学生准备: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用力推一辆小车,让学生观察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
(2)学生讨论:什么是力?力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如:摩擦力、重力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的作用。
(2)学生分组操作: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力。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重力等。
3.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力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的作用。
(3)简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 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如:拉力、推力、摩擦力等。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①将测力计挂在支架上;②调整测力计的零点;③将待测物体挂在测力计下,记录示数;④根据公式计算力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及测量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2)研究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了解其他类型的力的作用效果及测量方法。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生物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4. 地球上的变化5. 生活中的能量6. 信息的传递详细内容:1. 多种多样的生物:了解生物的分类,认识不同种类的生物及其特点。
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繁殖的方式。
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探讨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
4. 地球上的变化:认识地球的地貌、气候等变化及其原因。
5. 生活中的能量:了解生活中的能量转换,学习能量守恒定律。
6. 信息的传递:掌握信息传递的方式,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分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培养对植物生命的关爱。
3. 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提高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认识地球的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5. 理解生活中的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提高节能意识。
6. 学会信息传递的方式,了解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地球变化的原因、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方式。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繁殖、动物运动与行为、环保意识、能量守恒、通信技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手册、画笔、剪刀、胶水、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章节名称。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重难点,简洁明了地呈现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生物分类填空题。
(2)植物生长过程连线题。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第3课: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4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生态瓶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1)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实例。
(2)介绍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以动物为例,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3)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通过生态瓶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3.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3)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答案:(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如:鸟类的翅膀适应飞行,鱼类的鳃适应水中呼吸。
(3)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非生物因素;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彩教案+反思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彩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命的起源与进化2.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与作用运动的形式与规律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与特点宇宙的探索与奥秘4. 环境与能源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方法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分类、力与运动、地球与宇宙、环境与能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力的作用、地球与宇宙的奥秘、新能源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清晰展示,方便学生记录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填空题力与运动的选择题地球与宇宙的简答题环境与能源的应用题2. 答案:详细解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合教材内容,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 紧扣教材:确保所选内容符合教材要求,涵盖重要知识点。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章节《力的作用》的第一课时《力的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学习力的表示方法,以及掌握力的测量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够描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表示方法进行简单问题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的表示方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的小车、滑轮组、粉笔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小车、滑轮组、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粉笔演示力的作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力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力的概念、作用效果、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力,并描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力的表示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知识巩固(10分钟)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画出力的示意图,标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答案:(1)手推门时,门受到的力是水平方向的,作用点在门把手附近;拉抽屉时,抽屉受到的力是垂直方向的,作用点在抽屉拉手附近。
(2)示意图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表示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力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情况,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了解这些力的特点和作用效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精品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力的作用》的第一节《认识力》和第二节《力的测量》,以及第四节《力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和力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式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测量方法及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力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斜面、滑块等。
学具:弹簧测力计、小球、细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弹簧测力计演示拉橡皮筋、举小球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力的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解释力的定义,阐述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 讲解力的作用通过实验和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4. 讲解力的测量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力的测量实验。
5. 例题讲解(1)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3)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力,并记录数据。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力的测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力的认识与测量2. 板书内容:(1)力的概念及三要素(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的概念及三要素。
(2)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力,并记录数据。
2. 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3)根据实验数据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研究摩擦力、重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
(2)探索力的合成与分解,了解力的平衡条件。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科版新版完整版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科版新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新版,涉及第三章《力的作用》的第二节《力的表现形式》和第三节《力的作用效果》。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以及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力的作用规律,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到力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钩码等)。
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实验报告单、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两个人拉扯一根绳子,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配合实验现象进行讲解。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力的测量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4.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计算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相关题目。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力的作用和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
2.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 力的计算: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设计相关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2. 答案:在课后提供详细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中的第1课《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第2课《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
详细内容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原因及价值;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学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多样性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层次及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3)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4)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 实践活动:(1)观察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种类;(2)小组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巩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内涵、价值及保护方法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基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2.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2)间接价值(3)潜在价值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并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世界常见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王国常见植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与材料物质的基本性质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用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分类与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动物和植物的兴趣,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认识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用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的基本性质重点:1. 生物的多样性2.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与分类3. 物质与材料的分类与用途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生物多样性图片、动物和植物标本2. 物质与材料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天平等)3.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如种子、土壤、植物生长记录表等)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让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标本,进行分类练习。
(2)介绍动物世界,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生存与适应。
(3)讲解植物王国,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特征、生长与繁殖。
(4)讲解物质与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世界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王国植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与材料物质的基本性质材料的分类与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了解的动物和植物,并说明它们的特征。
(2)简述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例如:蝴蝶、蜻蜓、兔子、猴子、玫瑰、小草等。
特征:蝴蝶和蜻蜓属于昆虫,有翅膀、六条腿等;兔子是哺乳动物,有毛发、四条腿等;猴子是灵长类动物,有尾巴、手等;玫瑰是植物,有根、茎、叶、花等;小草是植物,有根、茎、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种子发芽实验(二)
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教学反思
这一课,学生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这一课是建立在第一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在课后没有完成实验,那么这节课将无法开展。值得庆幸的是,每个班,大部分同学回家都独立完成了这个对比试验,不少同学还有了预料外的发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师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完整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活动如果做得好,将引发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经理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
2017年9月4日星期一共1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种子发芽实验(一)
第1课时
备注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唐浩
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汇报总结各组展示
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自己交流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组际交流,点拨解疑
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合适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再测巩固,拓展引疑
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放在教室里继续种植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板书设计
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分析诗句、讨论实验方案等,教师多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分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017年9月7日星期四共2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种子发芽实验(二)
第2课时
备注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唐浩
汇报总结各组展示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组内合作,探究答疑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组际交流,点拨解疑
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初测找疑
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一)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实验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阳光土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涉及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其中涉及有几个变量:水分、空气、温度等,设计方案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时教师给予了提示,讨论后又进行了实验方案分析。体现了教师引导、启发、点拨的主导作用。通过阅读、理解“种子的发芽实验”,再次巩固了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再测巩固,拓展引疑
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初测找疑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组内合作,探究答疑
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