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配置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软 硬件 使用管理制度

软 硬件 使用管理制度

软硬件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软硬件设备的使用,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软硬件使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软硬件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旨在加强对软硬件设备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二章:软硬件设备管理1. 软硬件设备清单管理1.1 公司应建立软硬件设备清单,包括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型号、序列号、配置、领用日期等信息。

1.2 对于每台软硬件设备的启用、停用和报废等情况要及时更新清单。

2. 软硬件设备采购管理2.1 软硬件设备的采购应按照公司的采购管理规定进行,合理安排采购计划,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公司的需求和标准。

2.2 采购的软硬件设备应及时验收,确认数量、质量和配置是否与订单一致。

3. 软硬件设备领用管理3.1 领用软硬件设备的员工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领,领用前需填写领用申请并经管理部门审批。

3.2 领用软硬件设备的员工需签订领用协议,明确使用规定和责任。

3.3 领用软硬件设备的员工需妥善保管设备,防止遗失和损坏。

4. 软硬件设备使用管理4.1 员工在使用软硬件设备时需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不得私自修改设置或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

4.2 员工需妥善保护软硬件设备的安全性,不得擅自将设备外借、转借给他人或擅自更换设备配置。

4.3 员工需定期对软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的情况。

第三章:软硬件设备维护管理1. 软硬件设备定期维护1.1 公司建立软硬件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1.2 在维护过程中,需注意设备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护,避免维护过程中对设备的损坏或数据的丢失。

2. 软硬件设备故障处理2.1 员工在发现软硬件设备故障时需及时向信息技术部门报告,并按照部门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2.2 在故障处理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设备的安全和数据的完整性,避免因错误的处理方式导致数据丢失或设备受损。

公司办公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管理制度

公司办公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管理制度

公司办公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有效管理公司内部办公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提高办公效率,保障信息安全,制定本《公司办公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管理制度》。

二、软硬件采购与配置管理1. 软硬件采购a. 所有新软硬件采购需经过计算机管理部门审批。

b. 优先选择正版软件,并在合法渠道购买。

c. 软硬件采购应遵循实际需求和合理预算,确保资源利用的最佳性价比。

2. 软硬件配置管理a. 计算机管理部门负责软硬件配置和更新。

b. 配置应根据各员工工作需求合理分配,避免浪费和过度配置。

c. 定期对软硬件进行维护和升级,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三、软硬件及网络使用规定1. 软硬件使用a. 严禁私自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

b. 个人使用的软件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因违规软件产生合规风险。

c. 软硬件禁止用于非公司相关用途,如个人娱乐、赌博等。

2. 网络使用a. 严禁访问非法或不良信息网站,如色情、赌博等。

b. 禁止通过公司网络进行个人商业活动。

c. 网络登录账号和密码不得私自泄露或与他人共享。

d. 使用公司网络资源需遵守带宽使用规定,禁止恶意占用网络资源。

四、信息安全管理1. 软硬件安全a. 使用电脑的员工每天下班时应关闭计算机,确保软硬件安全。

b. 禁止私自拆卸、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

2. 网络安全a. 网络管理员应定期检查网络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

b. 所有员工应遵守网络安全策略,包括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不下载未知来源文件等。

c. 员工应定期更改密码,并使用强密码避免被破解。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采取以下措施:1. 书面警告2. 停用相关软硬件或网络权限3. 进行内部培训4. 追究法律责任(如严重违规)六、附则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管理。

2. 计算机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宣传、培训和执行。

3. 本制度如有修改,将提前以适当方式通知所有员工。

结语《公司办公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管理制度》旨在明确规范公司内部计算机相关事务的管理,保障公司信息安全,提高办公效率。

软件开发中的配置管理流程

软件开发中的配置管理流程

软件开发中的配置管理流程作为软件开发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简称CM)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实现代码的版本控制,还能够为项目的迭代和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就以软件开发中的配置管理流程为主题,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配置管理?在软件开发领域,配置管理指的是一系列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配置项,如代码、文档、测试用例等。

通过对这些配置项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实现代码的版本控制、问题跟踪、变更管理等。

配置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软件开发团队始终可以准确地复制、重建和管理软件产品的不同版本,并确保这些版本在开发和部署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配置管理的重要性配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无比显著。

它可以为开发团队提供以下多个方面的好处。

1.版本控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的变动和更新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让团队成员能够对代码的变动和升级做出及时的反馈和响应,需要有效的版本控制方案来帮助我们保持代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如果需要在之后的时候回溯到之前的某一个版本或者修复某一个已知的问题,有效的版本控制方案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定位到问题所在代码并快速解决。

2.团队协作配置管理可以帮助开发团队中所有成员协同工作,共享代码和资源,防止出现相互冲突的代码更改,保障代码质量。

借助版本控制和变更管理等工具,开发团队的开发、测试和运维人员可以更好地协作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质量控制配置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所有变动和更改进行追踪和记录,这样可以提供更加严格的代码审查和测试流程,以保证我们所提交的代码质量更加稳定和可靠,避免代码质量问题的不可预知性。

4.变更管理在软件开发中,变更管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虽然为了避免快速迭代过程中的代码混乱,团队可能希望减少代码的修改,但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还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更需求,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变更管理工具来帮助开发者快速响应这些变更需求,同时确保代码的可维护性和代码库的清晰性。

软件公司硬件管理制度

软件公司硬件管理制度

软件公司硬件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软件公司内部硬件资源的采购、分配、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确保硬件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保障信息安全。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硬件管理的部门和个人。

二、资产管理原则1. 统一管理:由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硬件的采购、分配、维护和报废工作,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分级负责:根据职责划分,各级管理人员需对所辖范围内的硬件资源负责。

3. 定期审计:定期进行硬件资源的盘点和审计,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透明性。

三、采购流程1. 需求申请: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硬件采购申请,明确规格、数量及预算。

2. 审批流程:采购申请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由财务部门进行预算审批。

3. 采购执行: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采购过程,包括供应商选择、价格谈判和合同签订。

4. 验收入库:采购到货后进行验收,合格产品入库并登记备案。

四、分配使用1. 分配原则:按需分配,优先考虑业务需求紧迫性和资源配置合理性。

2. 使用登记:员工领用硬件时需进行登记,明确使用人、领用时间等信息。

3. 责任归属:硬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丢失,使用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五、维护管理1. 定期维护:制定硬件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检查和更新等工作。

2. 故障处理:设立报修机制,确保故障设备能够及时得到修复。

3. 性能升级: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适时对硬件进行升级或更换。

六、安全与保密1. 数据安全:确保所有硬件设备都安装有必要的安全软件,防止数据泄露。

2. 访问控制:对于敏感或重要设备实行访问控制,限制非授权人员的使用。

3. 法律法规遵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和用户隐私。

七、报废与处置1. 报废标准:制定明确的硬件报废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过时、无法维修等。

2. 处置程序:报废硬件需经过专业评估和审批,确保合规合法处置。

3. 环保要求:在报废过程中注意环保,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计算机设备与软硬件管理制度

计算机设备与软硬件管理制度

计算机设备与软硬件管理制度1. 背景与目的计算机设备和软硬件是企业日常运营不行或缺的紧要工具。

为了保证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作和资源合理利用,订立本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计算机设备和软硬件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和报废流程。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计算机设备和软硬件的管理,包含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设备等。

3. 采购管理• 3.1 采购流程:– 3.1.1 有采购需求的部门提出采购申请,明确计算机设备或软硬件的具体需求和规格。

– 3.1.2 采购部门依据申请内容进行供应商调研,取得相关报价和产品信息。

– 3.1.3 部门经理审批采购申请,并供应资金支持。

– 3.1.4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确认订单,签订采购合同。

– 3.1.5 采购部门负责跟踪采购进度,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 3.2 供应商管理:– 3.2.1 优先选择有合法经营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供应商。

– 3.2.2 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认真包含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

– 3.2.3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合作态度,如显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供应商。

4. 设备安装与配置• 4.1 设备验收:– 4.1.1 采购到的设备需进行验收,确保数量、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 4.1.2 对新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无损坏且能正常工作。

– 4.1.3 对设备进行全面清理,并在设备上贴上标识,记录设备编号、型号和规格等信息。

• 4.2 设备配置:– 4.2.1 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装需依照企业的授权许可和版本管理规定进行操作。

– 4.2.2 配置设备的网络设置和访问权限,确保设备能正常连接到企业网络。

– 4.2.3 依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保护企业信息的安全性。

5. 设备使用与维护• 5.1 设备使用:– 5.1.1 计算机设备和软硬件的使用需符合企业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

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

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有效管理企业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资源使用行为,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确保企业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促进企业的可连续发展。

二、硬件管理2.1 硬件资产登记1.企业拥有的全部硬件设备都必需完成资产登记,并建立台账,包含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责任人等信息。

2.硬件资产登记由IT部门进行,相关部门需帮助供应设备的相关信息。

3.登记后的硬件设备由责任人妥当保管并定期归还使用部门或存放于专用仓库。

2.2 硬件维护与保养1.硬件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由特地的技术人员负责,确保设备连续稳定运行。

2.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故障或异常,及时报修、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3.禁止非授权人员私自拆卸、更换硬件设备。

4.管理人员要确保硬件设备保持清洁,并规定定期清理硬件设备的责任部门和频率。

2.3 硬件资源使用权限管理1.硬件设备的使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申请,并依照规定的权限使用。

2.不得擅自调动硬件设备的位置和使用单位,凡有调动需求,需向IT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调动。

2.4 硬件报废处理1.硬件设备实现使用年限、不能正常工作或已被更新换代时,应及时报废。

2.报废的硬件设备经过特地的处理,防止信息泄露和环境污染。

3.硬件设备报废前,需找IT部门备份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的销毁处理,以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三、软件管理3.1 软件采购和安装1.软件采购需经过相关部门的申请,并经过财务审批后方可购买。

2.软件安装需由IT部门进行,确保软件安装过程符合规范,并规范软件的授权和卸载流程。

3.2 软件使用许可管理1.软件使用许可证要及时更新,确保软件使用合法、合规。

2.不得擅自将软件授权给非授权人员使用,严禁私自复制、传播软件。

3.使用软件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申请,依照规定的权限使用。

3.3 软件更新和维护1.软件更新由IT部门负责,确保软件处于最新版本,并及时修复软件中的漏洞和故障。

配置管理流程详解

配置管理流程详解

配置管理流程详解:配置计划、标识、控制等步骤配置管理是一种系统和程序工程的方法,用于在特定时间内,对系统、软件或硬件的多个版本和组成部分进行控制、追踪、审计、发布和变更管理。

配置管理通常涉及到版本控制、变更管理、权限管理、发布管理和审计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管理流程,包括配置计划、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纪实、配置审计和配置处置六个主要步骤。

本文将会详细解释每一个步骤,字数超过30000字。

一、配置计划配置计划是在整个项目开始之前,对配置管理的范围、目标、策略、角色和责任进行定义的过程。

这涉及到确定哪些资产需要进行配置管理,哪些不需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管理这些资产。

此外,还要确定配置管理的技术手段,如使用哪些配置管理工具,如何分类和命名资产等。

同时,为了确保配置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明确各成员在配置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进行配置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配置管理的范围。

这涉及到确定需要管理的资产的范围,包括哪些系统、软件、硬件、文档等需要进行配置管理。

2.确定配置管理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确保软件质量、提高开发效率、保护客户数据等。

3.制定配置管理的策略。

这包括如何分类和命名资产,如何进行版本控制,如何处理变更请求,如何进行发布管理等。

4.选择配置管理的工具。

可以选择使用各种配置管理工具,如版本控制系统、问题跟踪系统、变更管理系统等。

5.确定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这包括确定配置管理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发布人员等的角色和责任。

二、配置标识在确定了需要配置管理的资产之后,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标识,以便能够准确地跟踪和控制这些资产。

配置标识包括给每个资产赋予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及为每个标识符创建一个包含所有重要信息的配置项数据库或电子表格。

此外,为了便于搜索和识别,还需要为每个资产创建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型、版本、来源、用途等信息。

在进行配置标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为每个资产分配唯一的标识符。

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

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

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一、软硬件采购1.提前制定采购计划,保证合理配置、选择可靠供应商和具体产品。

2.采购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合同文件,明确采购目的、标准和合同细则,确保采购的软硬件满足需求。

3.合理控制采购预算,避免超支现象。

二、软硬件的安装与配置1.安装软硬件前,对于计算机硬件要求进行了解,并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资料备份,以免数据丢失。

3.配置软硬件需要遵循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兼容性要求,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4.安装完成后,要对硬件进行检测和测试,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软硬件的维护与更新1.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如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对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更新,及时安装安全补丁,以确保软件的性能和安全性。

3.建立软硬件维护记录,包括维护时间、内容和维护人员等,方便日后的维护和追溯。

四、软硬件的使用与保护1.合理使用计算机软硬件,不得进行超出工作职责范围的操作。

2.不得私自安装和运行未经许可的软件,以防止安全隐患。

3.对于重要的软硬件要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4.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密码管理,确保软硬件的安全性。

5.禁止进行非法操作和未经许可的硬件拷贝,杜绝软硬件盗版行为。

五、软硬件的报废处理1.软硬件报废前要对其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清理和备份,并对硬件进行安全销毁。

2.报废软硬件需进行登记和备案,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

总结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是保障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软硬件采购、安装与配置、维护与更新、使用与保护以及报废处理等管理办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计算机资源的使用率,降低总体的成本。

因此,各个组织和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软硬件管理办法,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需求。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北京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YYMMDD历史版本文件审核单文件批准单目录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预期读者 (1)1.4.名词解释 (1)1.5.角色和职责 (4)2.过程描述 (5)2.1.概述 (5)2.2.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6)2.2.1.概述 (6)2.2.2.入口准则 (6)2.2.3.输入工作产品 (6)2.2.4.主要步骤 (6)2.2.5.出口准则 (7)2.2.6.输出工作产品及质量记录 (7)2.3.配置库管理 (7)2.3.1.概述 (7)2.3.2.入口准则 (7)2.3.3.输入工作产品 (7)2.3.4.主要步骤 (7)2.3.5.出口准则 (9)2.3.6.输出工作产品及质量记录 (9)2.4.版本构造 (9)2.4.1.概述 (9)2.4.2.入口准则 (9)2.4.3.输入工作产品 (9)2.4.4.主要步骤 (10)2.4.5.出口准则 (10)2.4.6.输出工作产品及质量记录 (11)2.5.版本发布 (11)2.5.1.概述 (11)2.5.2.入口准则 (11)2.5.3.输入工作产品 (11)2.5.4.主要步骤 (11)2.5.5.出口准则 (12)2.5.6.输出工作产品及质量记录 (12)2.6.变更控制 (12)2.6.1.概述 (12)2.6.2.入口准则 (13)2.6.3.输入工作产品 (13)2.6.4.主要步骤 (13)2.6.5.出口准则 (14)2.6.6.输出工作产品及质量记录 (14)2.7.配置审计 (14)2.7.1.概述 (14)2.7.2.入口准则 (15)2.7.3.输入工作产品 (15)2.7.4.主要步骤 (15)2.7.5.出口准则 (16)2.7.6.输出工作产品及质量记录 (16)3.度量要求 (16)4.评审要求 (16)5.裁剪指南 (17)6.附录 (17)6.1.相关程序、作业指导书和指南 (17)6.2.输出工作产品及质量记录 (17)7.参考资料 (18)1.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描述了配置管理的目的及作用、参加配置管理活动的角色及其职责、配置管理的实施过程等内容,以指导公司的配置管理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2024

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2024

引言概述: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管理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软硬件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计算机软硬件采购流程、软硬件使用规范、软硬件维护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和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报废处置等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计算机软硬件采购流程1.制定采购计划2.预算审批程序3.合理选择供应商4.签订合同和协议5.采购设备验收程序二、计算机软硬件使用规范1.确立用户权限管理制度2.制定计算机使用规则3.加强软件版权保护4.网络使用规范5.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三、软硬件维护管理1.定期更新软件和驱动程序2.清理硬件设备并进行维护3.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4.确保软硬件设备的安全性5.建立软硬件故障排除机制四、网络安全管理1.严格控制网络访问权限2.建立网络安全防护系统3.加密网络传输数据4.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5.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五、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报废处置1.制定设备报废流程2.彻底清除设备中的敏感数据3.充分利用或安全销毁设备4.做好设备库存管理5.定期进行设备清查和更新总结: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是保障计算机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

通过规范计算机软硬件的采购、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保证计算机设备的稳定运行,并有效提升组织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同时,对于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报废处置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流程,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处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合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办法,可以为组织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和稳定的计算环境。

公司软硬件管理制度

公司软硬件管理制度

公司软硬件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软硬件管理制度旨在明确公司内部关于软件和硬件资源的采购、使用、维护和报废等流程规范,确保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同时降低安全风险,提升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该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软硬件资源管理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员工个人工作站、服务器、网络设备、应用软件及其他辅助工具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统一管理:由专门的IT部门负责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包括采购审核、分配、维护、升级及淘汰等。

2. 按需分配: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分配软硬件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3. 安全优先:确保所有软硬件资源的安全,采取必要措施防范病毒、黑客攻击等安全威胁。

4. 定期审计:定期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盘点和性能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管理职责1. IT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软硬件管理政策,监督执行情况。

2. 财务部门负责审批预算并监控成本。

3. 各部门负责合理使用分配到的软硬件资源,并及时上报维修或更换需求。

五、软硬件采购1. 采购申请:各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采购申请,详细说明所需软硬件的型号、性能要求及用途。

2. 审核流程:IT部门对申请进行技术审核,财务部门负责成本审核,最终由管理层批准。

3. 供应商选择: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软硬件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六、资产登记与标识1. 所有软硬件资产必须进行登记备案,记录详细信息,包括型号、序列号、购置日期、使用人等。

2. 对于重要资产应进行明显标识,便于管理和追踪。

七、使用与维护1. 用户需遵守相关使用规定,合理利用软硬件资源。

2. IT部门负责定期维护和更新软硬件,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3. 遇到故障应及时向IT部门报修,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

八、安全与保密1.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定期更新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2. 敏感数据应加密存储,限制访问权限。

3. 禁止未经授权的软件安装和数据拷贝行为。

九、报废与处置1. 对于过时或损坏无法修复的软硬件资产,由IT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GJB9001C软件配置管理程序(含完整表单)

GJB9001C软件配置管理程序(含完整表单)

GJB9001C软件配置管理程序(含完整表
单)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软件配置管理程序,并包含完整的表单。

软件配置管理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软件的版本控制、变更管理、配置项管理等内容,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确保软件配置管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软件开发项目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案。

程序
1. 配置项标识
- 确定并标识所有的配置项,包括软件、文档、硬件等。

- 对每个配置项进行唯一的标识,以便追踪和识别。

2. 版本控制
- 对所有软件和文档配置项进行版本控制。

3. 变更管理
- 对于软件和文档配置项的变更,按照变更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 变更流程包括变更申请、评审、批准、实施和验证等阶段。

4. 配置管理计划
-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明确配置管理的责任和流程。

5. 配置项控制
- 对配置项进行控制,确保其安全性和可用性。

6. 配置项审计
- 对配置项进行定期的审计,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7. 表单
- 附带完整的表单,包括软件配置项登记表、变更申请表、变
更评审表等。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软件配置管理程序,并包含了相应的表单。

通过执行这个程序,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配置项,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全管理,维护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管理。

第三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软件等。

第四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管理是指对设备的采购、配置、使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第五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第六条设备采购应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需提出采购申请书,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设备采购需制定采购目录,明确设备的品牌、型号、配置要求等。

采购过程需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采购人员、供应商、价格、数量等。

第八条设备采购应优先选择官方授权的正规渠道购买,并保留相应的购买凭证和维修保修卡等。

第九条设备采购到达后,应按照规定的配置安装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第十条新购设备应记录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资产编号、网络地址、安装位置等。

设备信息需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并进行备份。

第十一条设备配置应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采用适当的配置方案。

对已有设备的配置变更需提出变更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设备配置的变更需记录变更的具体内容、原因和处理结果,并及时更新设备信息。

第十三条设备配置需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配置符合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

第四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十四条设备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手册进行操作,禁止未经授权进行操作或篡改设备配置。

第十五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控和日志的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

第十六条设备使用需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工作,包括系统补丁的安装、病毒库的更新等。

第十七条设备使用需遵守安全规范,包括禁止在设备上安装非法软件、禁止从未知来源下载和安装软件等。

第五章设备维修管理第十八条设备维修需按照统一的维修流程进行,包括故障报修、维修申请、维修派工、维修记录等。

硬件设备及软件管理制度

硬件设备及软件管理制度

硬件设备及软件管理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硬件设备及软件的购买、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管理流程,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保障。

全部员工必需遵守本制度。

2. 硬件设备管理2.1 购买与调配2.1.1 全部硬件设备的购买必需经过申请和批准程序,由采购部门负责实施。

2.1.2 各部门依据实际需求向采购部门提出硬件设备需求申请,明确设备类型、数量、规格等认真信息。

2.1.3 采购部门依据申请信息进行供应商选择和价格比较,订立采购计划并提交给财务部门审核。

2.1.4 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采购部门会与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并布置硬件设备交付和调配给各部门。

2.2 领用与归还2.2.1 各部门领用硬件设备后,必需填写领用记录,包含设备名称、规格、领用人、领用日期等信息,并报备给企业管理负责人备案。

2.2.2 领用人应妥当保管领用的硬件设备,不得私自擅自调拨、转借、转让或以任何形式转移设备的使用权。

2.2.3 领用人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告给技术部门,并搭配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2.2.4 当设备不再使用或需要更换时,领用人应上报申请,经企业管理负责人批准后,归还给技术部门,并填写归还记录。

2.3 维护与保养2.3.1 技术部门负责对硬件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随时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

2.3.2 员工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应注意正确使用和保养,避开人为损坏或操作错误导致的故障。

2.3.3 如需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更换硬件配件等操作,须事先申请,并经技术部门或企业管理负责人批准后进行。

3. 软件管理3.1 购买与安装3.1.1 企业内部软件的购买与安装必需经过申请和批准程序,由技术部门负责实施。

3.1.2 各部门依据业务需求向技术部门提出软件需求申请,明确软件类型、用途、版本等认真信息。

3.1.3 技术部门依据申请信息进行软件供应商选择和价格比较,订立采购计划,并提交给财务部门审核。

软件配置管理标准化流程全套

软件配置管理标准化流程全套

软件配置管理标准化流程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的目的是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等规程,以及使用配置管理软件,来保证所有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

配置管理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配置管理过程域的四个主要规程:◆制定配置管理计划[SPP-PROC-CM-PLANNING]◆配置库管理[SPP-PROC-CM-LIB]◆配置项版本控制[SPP-PROC-CM-VERSION]◆配置项变更控制[SPP-PROC-CM-CHANGE]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7.1 介绍项目研发和管理过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工作成果,例如文档、程序和数据等,它们都应当被保存起来,以便查阅和修改。

如果把所有文件一股脑地塞进计算机里,那么使用起来肯定很麻烦。

毫无疑问,人们应当将文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保存起来。

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配置项主要有两大类:(1)属于产品组成部分的工作成果,例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测试用例。

(2)项目管理和机构支撑过程域产生的文档。

这些文档虽然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但是值得保存。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名称、标识符、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

所有配置项都被保存在配置库里,确保不会混淆、丢失。

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基线(Baseline)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

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见变更控制规程)。

基线通常对应于开发过程中的里程碑(Milestone),一个产品可以有多个基线,也可以只有一个基线。

公司软件与硬件设备管理制度

公司软件与硬件设备管理制度

公司软件与硬件设备管理制度1. 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公司的信息资产安全,规范软件与硬件设备的选择、购买、配置、使用、维护与报废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特订立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全部软件与硬件设备的管理,包含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等;同时,也适用于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对于软件与硬件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3. 软件设备管理3.1. 选择与购买•在购买前,由技术部门评估软件设备的需求和适用性,并供应认真的采购建议。

•依据采购建议,由采购部门负责进行软件设备的选择和采购,并确保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

•购买的软件设备必需具备软件授权合法合规,不得存在任何盗版或侵权情况。

•采购部门应及时将购买的软件设备信息上报给技术部门进行备案。

3.2. 配置与使用•技术部门负责对购买的软件设备进行配置和安装,在设置管理员权限的前提下,用户可以使用公司供应的软件设备。

•用户在使用软件设备时,应遵守公司相关的使用规定,不得滥用、私自安装或修改软件。

•用户不得私自共享、外传软件设备,也不能擅自复制、拷贝或传播未经授权的软件。

•高风险的操作需要经过技术部门审核和授权后方可进行,如系统修改、关键数据访问等。

3.3. 维护与保养•技术部门负责对软件设备进行定期的系统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发现软件设备存在问题或存在安全漏洞时,应及时向技术部门进行反馈。

•用户不得私自对软件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升级或更换配件,应由技术部门进行专业操作。

3.4. 报废处理•用户在软件设备报废前,应将设备上的紧要数据备份,并删除设备上的全部公司相关数据。

•用户应依照公司规定的程序和流程将软件设备送交技术部门进行报废处理。

•技术部门需对报废的软件设备进行彻底的数据擦除,以确保公司的信息不被泄露。

4. 硬件设备管理4.1. 选择与购买•硬件设备的选择和采购应由技术部门供应功耗、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建议,并确保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

软硬件平台运行管理操作规则和流程描述

软硬件平台运行管理操作规则和流程描述

3、输出物来源依据 软件平台运行管理相关输出物来源参考《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台运行管理 >软件平台运行管理 --->软件平台运行管理
涉及岗位
运维班组人 员
是否有 系统支


所遵循的 制度或工
作要求
是否需
要有作 业指导
备注

必须通过IT集
中运行监控系
是 统进行,(巡
检内容)和人
员现场巡检
流程名称 流程目录结构
软件平台运行管理 运维与服务管理 --->运维管理 ---->软件平台运行管理 --->软
1、管理流程
序号 流程节点
细节描述
频度
时限
输入/输出
通过IT集中运行监控
系统和人员现场巡 日常(一天
输入:软硬件平台巡检表
1 巡检
检对软硬件平台系 一次)/特殊 1个工作日 输出:软硬件平台巡检报
运维班组人 员
《信息系 否 统运行维

护管理办
法实施细
则》5.4
巡检与监
运维班组人
控管理
员、软硬件 否

平台管理员
则》。
统的运行情况进行 (一天2次)
告(日常/特殊)
分析。
2
填写《软硬件 平台巡检表》
在《软硬件平台巡检表 》中填写异常情况,并 立即通知相关设备管理 员或者机房管理员
日常(一天 一次)/特殊 (一天2次)
1个工作日
输入:软硬件平台巡检表 输出:软硬件平台巡检报 告(日常/特殊)
对巡检过程中发现
的问题,信息运维
班组人员迅速组织 事件、缺陷 相关技术人员对软

软硬件配置管理程序

软硬件配置管理程序

三阶文件软硬件配置管理程序文件编号:MLK-I-078版本号:A.0项目页次0.0 封面 (1)1.0 目的 (2)2.0 适用范围 (2)3.0 硬件配置 (2)4.0 电脑软件配置 (8)5.0 软硬件使用 (10)6.0 硬件配置表 (11)7.0 软件安装申请单 (12)8.0 文件修订记录表 (13)核准:审核:编制:日期:日期:日期:分发号:1.0目的:1.1使各部门在申购、调配、更新电脑及相关硬件有统一、规范标准可依;1.2使用各工作岗位使用的电脑软硬件环境符合其实际工作配置要求;1.3合理安排IT资源,更大发挥功能,节约IT的成本支出;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3.0 硬件配置:所有的硬件分为零配件辅料和整机两个部分,零配件辅料部分:主板、CPU、硬盘、U盘、内存、显卡、主机电源、主机电源线、CPU风扇、网线、网卡、水晶头、光驱等;电脑设备及外设部分包括:服务器、电脑主机、显示器、交换机、路由器、磁带机、扫描仪、条码枪、UPS、数码相机等,其中电脑主机按实际用途进行分类。

3.1电脑级别的定义:公司所有的申购电脑按实际工作角色分以下几等级:A级:文职类,日常工作主要从事文职类的工作使用的电脑,如部门主管、职员、非设计类办公人员等B级:工程类,日常工作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工作使用的电脑,如电子、3D、平面、程序设计人员使用的电脑,分B1、B2、B3、B4四个级别B1、3D设计类:从事产品外形、结构、模具等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B2、平面设计类:从事产品包装等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B3、电子设计类:从事产品电子电路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B4、程序设计类:从事各应该程序、驱动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C级:测试类,主要用于生产线测试工作使用的电脑D级:仪器设备专用类3.2电脑硬件配置(适用于新购电脑)为保证新购电脑的稳定性、可用性、低成本,在选购电脑时,原则不使用各硬件厂商当年新推出的硬件产品,同时硬件配置跟据市主流配置和实际工作需求而定,具体如下:3.2.2:B级工程类电脑硬件配置3.3 硬件申购或调配的流程、权责、时间周期为了保证硬件申购、调配及时性,整个过程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

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

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以帮助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旨在协调和监督软硬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目标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的目标是确保软硬件项目在时间、成本和质量方面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可以有效管理项目的进展、风险、需求变更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程序概述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是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在项目规划阶段,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项目成员的角色和职责、项目的时间安排和资源需求等。

通过有效的项目规划,可以确保项目在开始之前就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2.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软硬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在需求管理中,需要明确项目的需求,并进行有效的变更控制和风险管理。

通过合理管理需求,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风险,并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3. 设计与开发管理设计与开发管理是软硬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与开发管理中,需要对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开发管理,可以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并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4. 测试与验证管理测试与验证管理是软硬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测试与验证管理中,需要进行各种测试活动,以验证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有效的测试与验证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并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5. 项目监控与控制项目监控与控制是软硬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项目监控与控制中,需要对项目的进展、成本、质量和风险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通过合理的项目监控与控制,可以及时调整项目方向,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结论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是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可以有效协调和监督软硬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质量要求。

软件配置管理流程

软件配置管理流程

软件配置管理流程目录1.配置管理流程 (3)1.1 概述 (3)1.2 总体流程图 (3)1.3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 (4)1.4 软件设计阶段 (4)1.5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4)1.6 配置库管理 (4)1.6.1 相关人员分配权限 (4)1.6.2 配置项 (5)1.7 版本控制 (6)1.8 变更控制 (6)1.9 配置审计 (7)1.9.1 配置审核的类别 (7)1.9.2 配置审核执行的时机 (7)1.9.3 不符合项的处理 (7)2.0.0 配置状态报告 (7)2.0.1 配置状态报告的目的 (7)2.0.2 配置状态报告记录的内容 (7)2.0.3 配置状态报告的生成 (7)2.1.0 发行管理 (8)2.1.1 交付管理 (8)2.1.1 软件配置管理员的处理规范 (8)2.1.1.1 现阶段使用的版本配置服务器 (8)2.1.1.2 主要操作流程 (8)2.1.1.3 版本规范化处理 (8)2.1.1.4 客户反馈问题处理 (8)2.软件基线化规范 (9)2.1 正常开发期 (9)2.2 版本发布期 (9)2.3 项目发布期 (9)2.4 项目维护期 (9)1.配置管理流程概述规范配置管理活动,明确配置项正确的唯一标识并易于存取,保证基准配置项的更改受控,明确基线状态,在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项目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总体流程图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参加需求分析会议,配置管理负责人记录,有关文档提交归档。

如《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阶段参加涉及阶段,为了详细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针对需求分析报告进行系统设计,配置时应说明系统设计的版本于需求分析报告版本的对应关系。

设计书评审通过后,建立设计基线。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配置管理员制定配置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配置项计划、备份计划等,审批该计划。

配置库管理配置管理员为项目创建配置库,并给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权限。

各项目成员根据自己的权限操作配置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阶文件
软硬件配置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MLK-I-078
版本号:A.0
项目页次
0.0 封面 (1)
1.0 目的 (2)
2.0 适用范围 (2)
3.0 硬件配置 (2)
4.0 电脑软件配置 (8)
5.0 软硬件使用 (10)
6.0 硬件配置表 (11)
7.0 软件安装申请单 (12)
8.0 文件修订记录表 (13)
核准:审核:编制:日期:日期:日期:分发号:
1.0目的:
1.1使各部门在申购、调配、更新电脑及相关硬件有统一、规范标准可依;
1.2使用各工作岗位使用的电脑软硬件环境符合其实际工作配置要求;
1.3合理安排IT资源,更大发挥功能,节约IT的成本支出;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3.0 硬件配置:
所有的硬件分为零配件辅料和整机两个部分,零配件辅料部分:主板、CPU、硬盘、U盘、内存、显卡、主机电源、主机电源线、CPU风扇、网线、网卡、水晶头、光驱等;电脑设备及外设部分包括:服务器、电脑主机、显示器、交换机、路由器、磁带机、扫描仪、条码枪、UPS、数码相机等,其中电脑主机按实际用途进行分类。

3.1电脑级别的定义:
公司所有的申购电脑按实际工作角色分以下几等级:
A级:文职类,日常工作主要从事文职类的工作使用的电脑,如部门主管、职员、非设计类办公人员等
B级:工程类,日常工作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工作使用的电脑,如电子、3D、平面、程序设计人员使用的电脑,分B1、B2、B3、B4四个级别
B1、3D设计类:从事产品外形、结构、模具等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
B2、平面设计类:从事产品包装等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
B3、电子设计类:从事产品电子电路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
B4、程序设计类:从事各应该程序、驱动设计工程使用的电脑
C级:测试类,主要用于生产线测试工作使用的电脑
D级:仪器设备专用类
3.2电脑硬件配置(适用于新购电脑)
为保证新购电脑的稳定性、可用性、低成本,在选购电脑时,原则不使用各硬件厂商当年新推出的硬件产品,同时硬件配置跟据市主流配置和实际工作需求而定,具体如下:
3.2.2:B级工程类电脑硬件配置
3.3 硬件申购或调配的流程、权责、时间周期
为了保证硬件申购、调配及时性,整个过程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3.3.1各部门硬件有需求时可先向资讯部提出,收到各部门需求时,资讯部在一个工作日
内答复是新购还是调配;若为增加办公电脑,请在提交《招聘申请表》时一起提出
需求。

3.3.2 符合以下条件的电脑,资讯部将其它标为可调配电脑:闲置时间超过45天,同时
在未来15天内没有固定的使用人的电脑。

3.3.3 电脑调配由使用部门和被调配部门之间协商,若调配达成,资讯部按电脑的实际工
作用途来增加或删除应用程序,同时完成电脑资料的转移,整个工作在三个工作日
内完成。

3.3.4 若调配不成立,则由使用部门填写申请单,各权责主管需在二个工作日内完成签批。

3.3.5 资讯部在收到申请单后,在当日内完成ERP系统审批,并提供《硬件配置表》同
申请单一起交付采购部。

3.3.6 采购部按采购作业流程序完成采购作业,零配件辅料三个工作日内完成;电脑主机
为组装机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其它电脑设备及外设十个工作日内完成。

3.3.7 供应商送货到达时,仓储部通知资讯部相关人员验货,验收合格后,收货入库,整
个验收工作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3.3.8 入库后,资讯部将三天个工作日内对新购硬件进行测试、调试、安装,并交付使用,
同时更新软硬件记录。

3.3.9 在交付使用后,在一个月内财务部将价值大于或等于2000元电脑设备及外设按
《固定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张贴资产标签。

硬件申购调配流程
图:1硬件申请调配流程
3.4电脑硬件更新
因电脑本身电子原件的老化和部分软件升级,出现系统缓慢、不稳定、当机等现象,使其不能满足日常办公使用,公司会考虑每年给部分电脑进行更新,数量为总数量15%-10%.
3.4.1所有电脑更新由资讯部主导完成,其它部门需密切配合;资讯部会根据电脑配置、使
用年限、日常维护、运行状态等情况对现在的电脑进行评估;安排各部门的电脑更新计划。

3.4.2在更新电脑时工程类电脑将优先考虑,其次再考虑文职类电脑;
3.4.3电脑更新参考时间工程设计类为四年,文职类电脑为六年;
3.4.4所有被更新下来的电脑性能比较稳定的二次分配,用于更换更低配置的电脑;
3.4.5所有更新完成后,运行比较稳定的还有使用价值的电脑将用于生产测试;不稳定且无
法维修价值的电脑给予报废,部分可用的配件作为被用备件。

电脑更新流程
图2:电脑更新流程
3.5 硬件维修流程、权责及时间周期
为了保证硬件维修及时性,整个过程需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3.5.1计算机设备出现帮故障时,请在第一时间通知资讯部处理,个人不得随意处理,避免
因处理不当对硬件造成更大伤害。

3.5.2资讯部在接到请求时,判定是软件还是硬件故障,若是硬件故障,先做内部维修,若
不能解决,则外发维修;外发维修由资讯部填写《资产改良单》,由与其相关部门权
责主管签批;此过程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

3.5.3采购部在收已签批《资产改良单》后,联系供应商进行检修并报价。

收到维修价格后,
判定是否需要维修,判定标准是:当维修价格是所维修设备现时市场价格二分之一时,同时此设备在现在市场比较容易购买或找到替代品,则不考虑维修,反之给予维修;
并反馈给使用部门和资讯部;此过程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

3.5.4 确定维修后,供应商最多十个工作日内完成维修工作。

3.5.5 供应商维修完毕送货时,当日内资讯部验收,并作测试,合格交付使用,并反并反馈
采购部。

3.5.6 所有品牌电脑在保修期内的维修,直接由资讯部与厂商联系统维修,过保后则按维修
流程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