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附答案
《管鲍之交》阅读题答案1
《管鲍之交》阅读题答案管鲍之交原文阅读篇一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
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④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⑤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⑥,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⑦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⑧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鲍之交》译文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管仲家境贫困,时时占用鲍叔的一局部财产,鲍叔却始终待他很好,不因这而生怨言。
后来鲍叔伺候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伺候公子纠。
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屡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时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的人,他知道我贫困。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境况恶劣,而鲍叔不认为我是愚笨的人,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屡次做官又屡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对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我曾经屡次打仗屡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
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10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牙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群书治要》11.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
(2分)A.人恒过(常常)B.而后作(有所作为)C.鲍叔终善遇之(待遇)D.及小白立(等到)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
13.【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14.【甲】文告讲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结合课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另举一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4分)答案:11,C (2分)12,(1)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1分) (2)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当政,齐桓公因此称霸天下。
(1分)1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就应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2分)14(1)磨难:管仲贫困,管仲囚焉。
(2分)(2)略(2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B.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C.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是爵位之首。
《史记·管仲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史记·管仲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管晏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精选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
(10分)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 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①颍上:地名。
②游:交游,交往。
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④纠:小白的异母哥哥。
⑤见逐:被赶走。
“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2分)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任政于齐。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0.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 2 分)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②尝与鲍叔贾。
(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④子孙世禄于齐。
( )31.翻译以下句子。
( 4 分)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32.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
(1分)②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1分)29.C〔2分〕30.〔2分〕①被拘禁或被关押〔“拘禁〞或“关押〞不得分〕;②经商或做买卖;③以……为耻〔“耻辱〞不得分〕;④享受俸禄〔“俸禄〞不得分。
〔每个0.5分〕31.〔4分〕①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却〔使他的处境〕更加窘迫。
管仲相齐阅读答案
管仲相齐阅读答案导读: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信:使……守信用B.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与:给予C.上服度则六亲固——服:服从D.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将:扶持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②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文言文阅读 管仲答案版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与鲍叔牙游游:游玩B.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匡:匡正C.尝与鲍叔贾贾:做买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称赞1.A(游:交往)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管仲的功绩或思想的一组是( )①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②知时有利不利也③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④子孙世禄于齐⑤通货积财,富国强兵⑥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2.B(②④都是写的鲍叔牙;③写的是鲍叔牙对于管仲的了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知道管仲有才干,虽然管仲经常占鲍叔的便宜,鲍叔始终能很好地对待他,不因此而说他的闲话。
颍上人也文言文阅读答案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阅读答案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差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鮑叔能如人也。
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农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团。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①,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曹沫之约: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国与鲁国在柯邑会盟,会上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劫持齐桓公,齐桓公当时被迫答应退还鲁国被齐国侵占的领土。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B.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C.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D.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桓,是齐国国君姜小白的谥号。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史记 管晏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C.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D.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经商,也指商人。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苏洵《管仲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①、反坫②,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③,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
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故仲宜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注】①三归:齐桓公馈赏的三处家产。
管仲相齐阅读答案
管仲相齐阅读答案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信:使……守信用B.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与:给予C.上服度则六亲固——服:服从D.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将:扶持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②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管仲列传》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最新汇编)
《管仲列传》同步练习(含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①,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②。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予公室,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略有删节)【注】①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颍上:地名。
②游:交游,交往。
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④纠:齐襄公之弟,公子小自的异母哥哥。
⑤见逐:被赶走。
(1)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B.任政于齐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________②尝与鲍叔贾________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________④子孙世禄于齐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4)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这一形象:________。
(5)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鲍叔牙的特点?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试题答案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颍上:地名。
②游:交游,交往。
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④纠:齐襄公之弟,公子小自的异母哥哥。
⑤见逐:被赶走。
(1)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B.任政于齐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________②尝与鲍叔贾________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________④子孙世禄于齐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4)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这一形象:________。
(5)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鲍叔牙的特点?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史记·管晏列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旅游B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仕:做官C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既: 已经,……以后D鲍叔不以我为不肖肖:不贤,没有才能答案:(A游:交游、交往)5.下列句子全都表现管仲之贤的一项是(3分)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2公子纠死,管仲囚焉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4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5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6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A.①③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④⑤⑥答案:(5.C)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
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是因为鲍叔牙不屑于和他计较。
B.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多赚少总要多占一些,他三次参战三次当了逃兵,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管仲虽然有才却无德。
C. 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自己反而在管仲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主要写出了管仲的丰功伟绩,而鲍叔牙只是管仲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助推器罢了,最后他也因管仲的恩惠荫蔽后人十几代。
管饱之交文言文
管饱之交文言文1.【问题】管饱之交文言文【答案】管饱之交文言文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管鲍之交司马迁〔两汉〕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附答案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 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颍上:地名。
②游:交游,交往。
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④纠:小白的异母哥哥。
⑤见逐:被赶走。
1.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2分)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任政于齐。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 2 分)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
②尝与鲍叔贾。
( )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
④子孙世禄于齐。
( )
3.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
4.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
(1分)
②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1分)
【答案】
1.C(2分)
2.(2分)①被拘禁或被关押(“拘禁”或“关押”不得分);②经商或做买卖;③以……为耻(“耻辱”不得分);④享受俸禄(“俸禄”不得分。
(每个0.5分)
3.(4分)①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却(使他的处境)更加窘迫。
(“穷困”1分,全句大意1分;若将“穷困”的主语弄错或未补出,整句不得分。
)②鲍叔牙推荐管仲做官以后,甘心自己的地位居于管仲之下。
(“进”0.5分;“下”0.5
分;全句大意1分)
4.①知人善荐。
(1分)(答成“知人善任”不得分);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