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要点哲学的含义、目的和发展一哲学的含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1)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人人未必有哲学(2)联系: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

(二)哲学史对自然学科、社会学科识、思维学科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1)区别: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探究的是整个世界一般的、本质的、共性的规律,而具体学科以世界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的是某一领域特殊的、个性的规律。

两者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性的关系。

(2)联系:具体学科的发展推动和丰富了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学科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1)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的目的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三、哲学的发展动力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实践活动四、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是一切哲学都是科学哲学的基本派别一、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二、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唯一依据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

三、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

2、唯物主义的具体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但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混淆了哲学物质概念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时静止的、孤立不变的、世界的发展是在外力的推动下行进的。

(3)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四、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2、唯心主义的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思想、观念,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复习要点:准确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各项原理的灵活运用;当前国家大政方针的哲学依据。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核心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各种哲学观点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不是一般的世界观,而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一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哲学又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1)世界观特别是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理想、信念和抱负中,表现在人们对人生幸福、苦乐、荣辱、生死以至恋爱、婚姻、家庭等等的看法中;(2)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对人生抱什么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中打上了明显的人生观的烙印。

总之,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一定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总会体现为一定的人生观。

人们常常把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在同一个意义上相提并论,正反映了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中渗透着世界观,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二者是一致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本体论内容,即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坚持这一标准,也就是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

(2)认识论内容,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认识论问题以本体论问题为前提并制约着本体论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件-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件-文档资料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 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哲学
马 克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
经济 政治 文化 科技 军事 ……
• 德国财长布吕克自称 成了马克思的“粉丝”
• 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在 研读《资本论》
再看看危机时代的他们!
•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 廉斯也发表评价说: “长久以前,马克思就 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 转之道”。
• 以漫画、超译等多种形式 解说《资本论》的图书近 来走俏日本。这类解说本 尽管多多少少有些失真, 却在读者与原著之间架起 了一座桥梁,使得身陷危 机时代的日本人能够从 《资本论》中寻找到生存 的启示。
• 德国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称, 2008年11月他们售出的《资本 论》已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 倍,并可能成为圣诞节的最佳 礼物。
• 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肆虐欧洲、 蔓延全球,马克思的鸿篇巨制《资 本论》再度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经 典。
• 华尔街“凉”了 《资本论》“热” 了
• “马克思又回来了”
看看危机时代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
俄 国 十
中 国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 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 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 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 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内涵
*恩格斯:“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 克思主义,然而他们属于10年前你(指 保·拉法格——引者注)在法国就很熟 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这种马 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 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 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 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 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总结(重点高中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总结(重点高中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总结(重点高中版)————————————————————————————————作者:————————————————————————————————日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总结(高中版)哲学概述第1章哲学的内涵与外延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通常因惊讶而引发各种疑问,这些问题中有时会触及这样或那样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之学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尚不足以成为哲学。

(哲学的体系性。

也有人持反对观点。

)2.世界观与方法论:决定与体现四、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2.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养料”。

哲学通过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来获得发展;3.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五、哲学是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方式哲学不只是一个理论体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即哲学性的思考。

通俗理解,即理性的生活。

第2章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3.哲学上绕不开这个基本问题4.生活上也常常面临着这个基本问题二、唯物主义(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阴阳五行说2.西方哲人的回答(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唯心主义1.柏拉图的理念世界2.黑格尔的主观唯心主义第3章哲学与时代精神一、哲学与时代精神1.一切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与动员群众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与特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基础1.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和失败,表明了工人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思想基础: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3.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三大自然发现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以往的哲学否认、掩盖其阶级性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表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是无产阶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现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核心的观点。

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打破了以往哲学知行脱节的严重弊端。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础。

科学的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了科学的说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

第一,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笔记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笔记

肖前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重点笔记第一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一、什么是哲学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哲学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

凡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该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

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各种具体事物时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表现出来的。

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供一般的、普遍的方法,并且是关于这种一般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即方法论。

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经过了理论的加工和概括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只有这样,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之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二、哲学的特点1、哲学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

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对象上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般与个别或特殊、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的区别2、哲学的特点,还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实质上就是对人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获的成果的总结、概括。

这种总结、概括就是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它必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三、哲学的功能总体而言,哲学是关于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哲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起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乃至再整个人类精神世界中,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其者统摄一切的灵魂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目标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认识论、价值观和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也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推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成果,实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价值,主张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强调人的价值,将人民放在首位,倡导发展全面人的素质,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和文化自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这些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自由发展、人的社会性等原理相契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也要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

要从人的本质出发,体现人的尊严和个性。

在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观念,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自由和平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这种核心地位既体现在实践观的确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方面。

在自然观中,它在确认自然界的先进性和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在历史观中,它主张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历史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主要通过实践来解决;在辩证法中,它在确认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同时,认为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性的辩证运动,而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作为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在价值论中,它同样把实践作为价值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认为真理与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科学的实践观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基本环节,将其各个组成部分连接成一个有几整体。

2、社会生活之所以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唯物史观确认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坚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观点。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之中,这是准确把握实际情况,进而正确指导实际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再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就在于,旧唯物主义离开认识活动的实践基础去谈反映,因而其反映论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哲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是指引社会主义事业采取改革、开放的方针来发展和完善自己,从而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今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壮大,仍然深切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指导,而今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迫切需要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世界的发展中进一步发展和建设自己。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一、1、命题是正确的。

(结合课本148-149)因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因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命题是正确的。

(结合课本44-46)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质。

所谓与时俱进,是指要紧跟时代,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里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任何先进思想都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第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的态度。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学哲学与用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读书笔记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

“马工程”系列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理论读物,涵盖了最新的理论成果,读后给人的集中印象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本”。

该书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色在于阐述每个理论之后,提供了深入浅出的指导实践的原则和要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因为: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的生命运动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只能取之于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始终要以自然界为基础;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但实质上是以物质力量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并以这种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而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环节,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典型形式。

2.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原理:社会生活之所以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科学的实践观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基本环节,将其各个组成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我们党倡导的一贯传统和作风。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必须善于学习。

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自觉地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以往的哲学否认、掩盖其阶级性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表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是无产阶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现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核心的观点。

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打破了以往哲学知行脱节的严重弊端。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础。

科学的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了科学的说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

第一,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这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对于广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党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运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这本书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分10个专题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思维。

五、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六、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矛盾分析方法。

七、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改革。

八、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

九、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十、坚定理想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著作或教材相比,该书具有一些新的特征与独特价值,既可以激发思想的力量以满足时代的呼唤,又适应了中央强调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求,还符合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首先,这本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普遍性与根本性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如强调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事物的联系与发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与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等经典内容。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经典内容,是培养“谋全局”意识的良师益友,有益于唤起思想的潜能,激发思想的力量。

其次,这本书既适应了中央强调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要求,又符合了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既要“精”又要“管用”的特点,有利于党员干部更好地把握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该书在结构逻辑上以“讲座”的形式编排内容,前后“两讲”突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间“八讲”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的统一,这些内容都注重理论性与可读性相统一,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在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背景。

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促进制度创新、助推文化建设、引领发展道路、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展开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及在事业中的不可替代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我们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深刻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基础、制度创新、文化建设、发展道路、国际影响力、重要性、指导意义、不可替代性。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指导和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思想资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内容,系统阐述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指出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变革的规律,批判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世界历史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深刻影响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24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

2024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 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01 0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 动资料。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 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用
01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02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 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形成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 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 展和变革。
要点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 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在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是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0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虽然由社会存在决定,但并不总是与社会存在保持完全一致。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 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重点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重点理解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言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 年 2 月发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

1920 年年 8 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译者为陈望道。

【背景知识】1818 年 5 月 5 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

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

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

1843 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

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知识链接】1.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观点和学说。

2.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论、基本观点论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知识链接】《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及其固有矛盾,揭示出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以往的哲学否认、掩盖其阶级性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表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是无产阶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现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核心的观点。

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打破了以往哲学知行脱节的严重弊端。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础。

科学的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了科学的说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

第一,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行动的思想指南。

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实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泛论基础。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始终是同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说,我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指导下作出的历史抉择的话,那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指导下作出的伟大创迭。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搞社会主义革命是如此,们社会主义建设也是这样。

要建设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最公正的社会制度,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在建设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哲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是指引社会主义事业采取改革、开放的方针来发展和完善自己,从而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今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壮大,仍然深切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指导,而今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迫切需要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世界的发展中进一步发展和建设自己。

马哲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据以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线。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打破思想的滞后或僵化,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讲

Q 12
•Can we know other’s mind? •Can we know our own mind?
•mind: 与heart,soul 或者 spirit 相对, 泛指思想、知觉、记
忆和决断的能力。在哲学中通常意指精神、心灵等。如body and mind:灵与肉。
Q 13
•Do you believe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科学社 会主义
世界“是什么”以及“如何是”



人与世界的“相识”、“相知”




人对自身及社会规律的把握
第一讲 哲学是什么? ——哲学概论
➢选择回答一个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Q1
•What is philosophy? Give your own recognition.
2、价值性或主观(体)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 性相对)
3、非功利性或“无用性”(与科学技术的功利 性相对)
4、思辨性(与科学的经验性相对)
▲何谓思辨(Speculation)?
———从概念推出存在
&思辨的一个典型例子:安瑟伦(Anselmus,又译安瑟尔谟,中世纪经院 哲学家,1033—1109)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 ontology,哲学中研究” 存在“的分支学科。又称存在论[existentialism] )证明”。
义 性、本能、潜意识能够理性的压抑统
摄中解放出来,给人以自由。
萨特 海德格尔 胡塞尔
尼采
四、哲学的价值和功能
哲学的“用处”是一种“无用之用”,即大用。它可以使人聪明、豁达、 视野开阔,看问题避免一孔之见,提高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从学科体系看,《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几乎涵盖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章节体系安排看,由绪论和正文组成。

其中,绪论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等三个层面的问题。

正文由七章组成,前三章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原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的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等七大理论。

就其中每一部分重点原理,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张老师总结如下:一、第一讲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讲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总括性的说明。

它分为三部分:首先阐明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并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依据,概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其次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尤其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二、第二讲辩证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本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它以物质和意识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主线,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

相应有四个原理:(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最后本讲阐述了关于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从历届真题看,命题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在物质观上,主要考查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对运动所持的相对主义观点认识,均为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第一讲

•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俄 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 伟大飞跃。十月革命胜利后,从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 济政策,充分体现了列宁在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 律的唯物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俄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观察和处理俄国经济社会发展问 题的结果。
• 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打破了以往哲学知 行脱节的严重弊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 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就是说,以往的哲学都局限于在理论上“解 释世界”,而忽视了“改变世界”这个更为根本的 任务。与它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在实 践中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学称为 “实践的唯物主义”,认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 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 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 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新观点新论断,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 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坚持、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 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全国 人民成功地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 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生动 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推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
•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 相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 那些脱离实践、以抽象教条为内容的哲学区别开来 ,它以人民群众丰富的实际生活为源泉,是在实践 中产生、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的科学理论;它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革命性 ,不仅公开宣布自己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而且把自己的理论彻底地付诸人民群众改 造世界的革命实践。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实现了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
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以往的哲学否认、掩盖其阶级性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表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是无产阶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现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核心的观点。

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打破了以往哲学知行脱节的严重弊端。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础。

科学的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了科学的说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

第一,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实事求是包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党的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要途径。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都无法做到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3、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新特点,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用这种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实践。

求真务实,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
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是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人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含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即世界观,也包含基于这些总体看法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世界统一于物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等等。

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仅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渗透着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的强大思想武器。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安身立命之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