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教学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非攻》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和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非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非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文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方法。
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非攻》原文文本。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阅读和讨论问题。
写作和演讲的评价标准。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安静、舒适,适合阅读和讨论。
教学设备齐全,如投影仪、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对非攻的概念和墨子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战争的关系。
4.2 阅读与理解分组阅读《非攻》原文,让学生自主理解和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回答阅读问题,检查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3 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4.4 写作和表达学生进行口头演讲,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阅读问题,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逻辑清晰地分析和解释文中的论据,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写作和表达: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合理的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5.2 评价方法阅读理解:通过学生回答阅读问题来进行评价。
分析和讨论:通过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和口头演讲来进行评价。
写作和表达: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口头演讲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拓展6.1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与《非攻》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墨子著作、相关历史背景的书籍或者文章,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墨子《非攻》教学设计.doc

墨子《非攻》教学设计.doc《非攻》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之一,提倡“非攻”原则,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非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墨子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非攻》的主要内容和著作背景,了解墨子思想。
2.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非攻”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及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非攻”精神。
二、教学内容2.墨子思想的概述和“非攻”原则的阐述。
4.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落实“非攻”原则。
三、教学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加深对“非攻”原则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非攻”原则的应用是否符合墨子的思想。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由组合,围绕“非攻”原则展开讨论,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互相交流,探讨“非攻”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将《非攻》的主要内容和著作背景整理成简洁明了的PPT,备好案例材料。
2.导入:教师出示《非攻》封面,让学生了解书名、作者、出版年份,引起学生的兴趣。
6.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实地探访社区或者公园等公共场所,让学生感受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非攻”原则的实际运用,改变他们所能达到的一些微小但有意义的事情。
7.总结: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并激发学生对未来实践的热情。
五、教学评估3.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探究“非攻”原则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意义。
六、教学资源1.墨子《非攻》的书籍或电子版2.相关案例资料3.PPT制作工具4.互联网资源七、教学反思《非攻》是一本堪称经典的著作,通过对其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明白“非攻”原则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攻”的意义,并通过实践行为来落实。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非攻》的背景和意义。
掌握《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墨子的生平和《非攻》的背景。
分析《非攻》的主要论点,如反对攻战、兼爱非攻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和应用非攻思想。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攻》的文本内容和相关图片。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分享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引出《非攻》的思想,激发学生对非攻的兴趣。
3.2 文本解读分组阅读《非攻》文本,让学生理解其主要观点。
引导学生分析墨子的论证方法,如比喻、举例等。
3.3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战争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非攻思想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结论。
3.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式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报告。
4.2 反馈方式课堂反馈: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课后反馈: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和学生一对一交流,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非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如和平抗议、外交谈判等。
探讨非攻思想与其他伦理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5.2 教学拓展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墨子》的其他篇章或其他哲学家的思想。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或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辩证能力。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实施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活动。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非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描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3)能够分析并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思想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多元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倡导和谐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非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墨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
2. 运用课文中的思想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非攻》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和思想。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非攻》,引发对攻与非攻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阐述墨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5. 批判性思维训练:(1)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进行课堂辩论。
6. 实际应用:(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墨子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2)分享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全班交流。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墨子的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墨子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写作练习。
九年级非攻教学设计

九年级非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内涵,理解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3、引导学生思考“非攻”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墨子“非攻”的概念和主要观点。
(2)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能够流畅地翻译课文。
2、难点(1)探讨“非攻”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局限性。
(2)引导学生将“非攻”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相联系。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非攻”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比较法:将墨子的“非攻”思想与其他思想家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战争带来灾难的故事或者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墨子的“非攻”。
2、作者及作品介绍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墨子》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对墨子和他的学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节奏和语调。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文意疏通(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遇到困难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翻译情况,对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讲解,如“攻”“窃”“亏”“义”等实词,“之”“以”“而”等虚词,以及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式。
(3)学生再次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5、内容分析(1)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墨子“非攻”的观点。
(2)组织学生讨论墨子是如何论证“非攻”这一观点的,如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
(3)深入探讨“非攻”的内涵,即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关爱他人。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非攻》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
1.2 教学内容1. 《非攻》的背景介绍。
2. 《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3. 《非攻》的道德思想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非攻》的背景、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非攻》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非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非攻思想。
2.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非攻》的相关文本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非攻》的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墨子的生平和思想,引起学生对《非攻》的兴趣。
2. 展示问题:提问学生对非攻的理解,引导他们思考非攻的意义和价值。
3.2 讲解1. 讲解背景:介绍墨子的时代背景和《非攻》的写作背景。
2. 讲解观点:阐述《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讲解实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非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非攻思想。
3.3 讨论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非攻》的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分享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对《非攻》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式1. 口头提问:在课堂上随机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非攻》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3. 作文写作:布置相关作文题目,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非攻思想的运用。
4.2 反馈与改进1. 及时反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指导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非攻思想。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资源5.1 教学拓展1.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非攻》的相关阅读材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

节选部分可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简要介绍 背景和人物;正文详细展开墨子与公输盘的对话和辩论; 结论部分总结墨子的非攻思想及其意义。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进一步阐述损人利己行为的不道德性,指出其罪行随 着损害程度的增加而加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 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 义,必有百死罪矣。”:通过逻辑推理,将损人行为 上升到杀人的高度,强调其严重的罪行和不道德性。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一般性
的规律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05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课前预习任务布置及检查
布置预习任务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非攻(节选)》原 文,了解文章大意和背景,同时收集 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检查预习效果
通过课堂小测或提问等方式,检查学 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预习效果,为后续 教学提供参考。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4-01-01
目 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与技能点梳理 • 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非攻》及其作者介绍
《非攻》简介
《非攻》是战国时期墨子所作的一篇重要著作,主要阐述了 兼爱、非攻的思想,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和平与仁爱。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背诵《非攻》全文。
(2)了解《非攻》的背景知识,理解其含义和价值。
(3)分析并掌握《非攻》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非攻》的核心思想。
(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非攻》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准确地表达其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并背诵《非攻》。
(2)掌握《非攻》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3)深入理解《非攻》的核心思想。
2. 教学难点:(1)对《非攻》中的古代礼仪、战争制度等背景知识的理解。
(2)对《非攻》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非攻》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非攻》的价值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分析《非攻》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5.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2)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检验理解程度。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非攻》。
2. 写一篇关于《非攻》的理解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非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非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其思想内涵。
《非攻》优秀教案,DOC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2.作者及其思想(PPT)
墨子生平: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墨翟,宋之大夫(今商丘人)。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疏通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通假字: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通“滋”,更加。
词类活用: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众闻则非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非难,责怪。
特殊句式: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句,“甚”后省略了“于”。
从而誉之,谓之义。省略句,“谓之”后省略了“为”字。
3.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作业布置
完成《自主学习丛书》相关内容
《非攻》教案

《非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非攻》的主要内容;(2)能够分析并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3)能够运用《非攻》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非攻》的内涵;(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非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3)运用《非攻》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3)认识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非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分析墨子的思想观点,把握其核心思想;(3)学会运用《非攻》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对《非攻》中某些抽象概念的理解;(2)对墨子思想观点的批判性分析;(3)将《非攻》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非攻》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体会《非攻》的道理;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非攻》中的角色,增强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非攻》,理解其主要内容,思考相关问题;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非攻》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4.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非攻》的道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非攻》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非攻》;2. 写一篇关于《非攻》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非攻》的道理解决问题;4. 推荐一篇关于墨子思想的论文或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非攻》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篇,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关于“非攻”的思想。
文章通过举例、设喻、引经据典等方式,论述了攻战之害,提倡和平、仁爱、宽容的治国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孟子的“非攻”思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掌握孟子的“非攻”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和平、仁爱、宽容的价值观,培养品德素养。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子。
2. 掌握孟子的“非攻”思想。
四、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战争观念的理解。
2. 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孟子》著作,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主题——非攻。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小组内交流讨论。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非攻”思想。
4. 案例分析:教师举例分析古代战争观念,并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和平、仁爱、宽容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启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强调孟子的“非攻”思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7.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和平、仁爱、宽容的文章。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非攻”思想。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孟子的“非攻”思想解决问题。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非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非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借助课下注释进行断句与翻译等活动中,融会贯通地理解浅易的文言文2.通过反复地阅读,体会作品的逻辑性,形象性。
3.能够在进一步的迁移、阅读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在断句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大意。
2.体会文章论理语言的逻辑性。
教学难点:翻译文章,理解作者观点。
课时:2课时课文导入: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研习课文一.检查预习情况(重点读音及词义落实到课文中)园圃( ) 攘( ) 栏厩( ) 衣裘( ) 奚( ) 兹( ) 栏厩()扡( ) 犬豕鸡豚( )( )二.学生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三.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点的总结,教师补充。
1.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
众:众人,大家。
形容词做动词。
则:就。
非:指责,谴责。
形容词做动词。
得:抓获,抓捕。
2.以亏人自利也。
以:因为。
亏:损害。
形容词做动词。
利:获利。
形容词做动词。
3.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至:至于。
豕:猪。
豚:小猪。
4.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假如。
愈,益:更加。
兹:通“滋”,更加。
厚:重。
5.至杀不辜人也。
不辜:无罪。
辜,罪。
6.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为:是动词,“攻国”动宾短语做宾语用。
则:却,表转折弗:不。
从而:反而。
谓:说。
通假字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兹”通“滋”,更加2、扡其衣裘,取戈剑者“扡”同“拖”3、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辩’通“辨”词类活用①众闻则非之形容词用作动词,非难。
②以亏人自利也。
使动用法,使人亏。
③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非攻”的含义,了解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和平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非攻”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2. 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非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运用。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和平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攻”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使学生能够将“非攻”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墨家学派及其主要思想。
2. 提问:“非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墨家主张“非攻”?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非攻”思想的内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非攻”思想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非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运用。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非攻”思想融入日常生活。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非攻”思想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情境教学1. 教师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会“非攻”思想的实际运用。
2. 学生分享情境体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非攻”。
二、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非攻”思想。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非攻”思想运用到类似情境中。
三、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非攻”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非攻”。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背诵《非攻》全文。
(2)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理解《非攻》的主旨。
(3)分析并掌握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辩证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和平、正义的思想观念,反对侵略战争。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非攻》的主要内容及其论证方法。
2. 墨子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古代词汇的解释与理解。
2. 文中复杂论证逻辑的梳理与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非攻》全文及其注释、译文。
2. 学生准备:预习《非攻》,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
(2)提问:《非攻》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遇到的困难。
3. 讲解课文(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分析课文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考。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深入探讨课文内容。
(2)小组分享:将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非攻》的思想。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非攻》的思想价值。
(2)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非攻》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了解他们对《非攻》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1. 教师自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八、教学修改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对教案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非攻》优秀教案

《非攻》优秀教案教案:《非攻》教案目标:1.了解电影《非攻》的剧情和主题;2.分析电影中的角色和冲突;3.探讨电影中传达的和平思想;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观看电影《非攻》的DVD;2.打印相关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利用图片和简短的视频介绍电影《非攻》,激发学生的兴趣。
观看电影(90分钟):1.让学生观看电影《非攻》,并告诉学生观看时可以做一些笔记。
讨论(30分钟):1.回顾电影的剧情,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分析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的冲突,比如主人公和反派角色之间的冲突,以及内外部的冲突等。
3.学生讨论电影中传达的和平思想,以及对于战争和暴力的思考。
展示和总结(30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讨论结果展示出来,彼此互相倾听和交流。
2.教师总结展示出来的观点和讨论结果,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和平的意义和途径。
拓展活动(30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可以选择写一篇影评,或者组织一个辩论或演讲等等;2.学生可以选择以小组形式进行一些和平项目的策划,比如和平宣传活动等。
评估(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辩论、演讲、影评等输出作出评估,以及对于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的评估。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观看电影《非攻》,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战争的关系。
通过对电影剧情的分析和和平思想的探讨,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此外,通过拓展活动的设计,学生可以进一步将思考和讨论延伸到实际行动中。
这个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个人输出作为评估的依据,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非攻》优质教学设计

《非攻》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墨子及其《墨子》的思想主张。
2.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坚持正义,热爱和平,创造和谐社会的人生价值观念。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断句能力,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讲读结合,结合讲解品味文章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无情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站出来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一)作者及作品介绍。
墨子、句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另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现存五十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说的讲学辞和语录,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二)解题及背景介绍。
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反而竭力支持,《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
孟子曾说“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
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人民。
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中篇兴史事说明好战必亡。
《非攻》优秀教案

《非攻》优秀教案一、引言《非攻》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剧,讲述了一个拥有自闭症的男孩和一个有着创伤的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
本文旨在分享一篇优秀的《非攻》教案,这个教案是为高中英语课程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非攻》的主要情节和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听力和口语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使用语言和表达爱情。
2.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课程设计:•主题1:情节背景介绍(课时1)•主题2:英语听力和口语练习(课时2、3)•主题3:爱情表达和诗歌创作(课时4、5)3. 教学流程•课时1–主题:情节背景介绍–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非攻》的主要情节和背景知识。
–内容:•观看《非攻》的片段,并进行简要介绍。
•介绍《非攻》的作者、出版年代、背景等。
•为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关于自闭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相关话题。
•课时2–主题:英语听力练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内容:•观看《非攻》的相关片段,并进行听力练习。
•听力练习将包括单项选择、填空和短文理解等内容。
•学生可以在听力的同时,制定笔记,记录重要的语言点。
•课时3–主题:英语口语练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内容:•学生将组织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以包括男主角古至绵、女主角韩商言等人物。
•学生将分别饰演各个角色,讨论和展示相关情节和人物心理。
•课时4–主题:爱情表达–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使用语言和表达爱情。
–内容:•通过课堂讲授、范例演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介绍关于爱情表达的重要性和技巧。
•学生将尝试写出对于自己的喜欢之人的感情诗歌或者书信。
•课时5–主题:诗歌创作–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造力的发挥。
–内容:•学生将分组讨论并设计自己的诗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首有关爱情的诗,或者写一首描写自己感受的非爱情之作。
非攻《非攻》教学方案

非攻《非攻》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翻译课文,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2)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相互探究,把握主旨。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树立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1、依据课文内容,掌握断句的技巧。
2、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解读墨子“非攻”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二、作家简况(学生结合资料介绍)1.作家简况: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今存《墨子》一书,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思想核心:兼爱、非攻、尚贤2、非攻:非,指责。
指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
三、古文断句标点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标点的基础,反过来断句标点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给大家举个例子:(学生讨论如何给这个句子断句)例句: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无米面也可青菜豆腐一碟足矣读法一: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无米面也可青菜豆腐一碟足矣(粗茶淡饭)读法二: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无米面也可青菜豆腐一碟足矣(套餐)四、根据下列提示,初步给文章断句1、课文列举了哪几类人?2、作者对这些不义之人如何评价?作出如此评价的原因各是什么?3、君子对这些不义之人的看法?4、君子对攻国者的看法?明确:不义之人作者评价原因君子看法入桃园窃桃李一人不义,非之,罚之以亏人自利也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攘人犬豕鸡豚者不义甚入人园圃窃桃李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杀不辜人,拖其衣裘,取戈剑者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攻国者(今至大为攻国)最不义亏人最多从而誉之小结:断句需要注意的方面(1)通读,凭语感断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非攻》节选文段;(2)理解文段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文段;(3)分析并掌握墨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段内容;(2)学会运用文段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3)培养阅读先秦诸子百家散文的能力,了解其风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和平、非攻的重要性;(2)尊重不同的思想观点,学会宽容和包容;(3)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非攻》节选文段的主要内容,理解墨子的思想观点;2. 学会文段中的关键句式和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段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翻译;2. 墨子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段内容;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深入理解墨子的思想观点;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段,理解文段内容,体会墨子的思想观点。
3. 讲解解析:对文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翻译文段。
4.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墨子的论证方法,总结墨子的思想观点。
5. 实践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墨子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启示。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墨子思想观点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了解其风格特点,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非攻》节选文段,正确翻译文中的关键句子,并简要描述墨子的思想内容。
《非攻》优秀教学设计

《非攻》优秀教学设计《非攻》优秀教学设计《非攻》优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内容。
2、识记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3、归纳给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
4、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
【课前感知】1.作者简介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
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
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②天志明鬼。
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
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
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
③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
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
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
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
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④节用。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
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要身体力行。
2.难读字注音园圃()攘()人犬豕()鸡豚()者栏厩()衣裘()【课上讲练】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研讨归纳断句的文法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翻译课文,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2)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相互探究,把握主旨。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树立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
1、依据课文内容,掌握断句的技巧。
[来源:学|科|网]
2、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解读墨子“非攻”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断句,学习墨子散文善于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2、理解墨子“非攻”的政治主张
3、树立和评意识,反对不义之战,反对侵略战争,更加热爱和平的世界。
三、介绍墨子及《墨子》:
1、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
战国初期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曾为宋国大夫。
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逐渐成了儒家的反对派。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②天志明鬼。
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
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
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
③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
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
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
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
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④节用。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
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要身体力行。
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2、儒墨思想比较:
(1)孔子对周代早期的传统典制、礼仪、艺术等抱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并从伦理上予以解释,论证它们的意义,他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理性化并加以合理化,他是位有修养的君子。
(2)墨子与孔子相反,质疑周代传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力求使之简化,而且照他看来更为适用。
墨子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
他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游侠。
(3)孔子讲仁义,强调“仁爱”,对我们民族精神产生过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但又强调“爱有等差”,这是狭隘的,孟子讲仁政,均从道德出发,要求不求回报的付出。
儒家不信鬼神。
(4)墨子提倡“兼相爱”,主张无差别的爱。
从利害出发,我不爱人,人亦不爱我。
爱是求回报的投资。
墨家信鬼神。
(5)儒家主张繁文缛礼、厚葬久葬,而墨家主张节葬,节用。
(6).儒家重视音乐的作用,而墨家提出“非乐”,认为一切音乐都是有害的。
四、解题: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
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
五、具体研习:
1、学生感知文章内容:(以断句形式)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小结:断句需要注意的方面
(1)、通读,凭语感断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2)、抓词语. ①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在句首;“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在句尾。
②对话、引文标志: 曰、言、云。
○3复音虚词:切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鼓、向使、纵使。
一般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
语气词“乎”“也”“矣”等常在句末,“盖”“夫”“凡”等常在句首,“于”“以”“而”等常在句中。
文言文中常常出现在句首的词语:
人称代词:吾、余、予, 尔、汝(女)、公、卿、君, 彼、此
发语词:盖、夫(注意:是虚词还是实词)、若夫、且夫、殆[来源:]
连词: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已而、而(注意:连接的是短语还是分句)、且(注意:是连词还是副词)是故、
副词:岂、岂非、得无(毋)、无(毋)乃、何其、岂独、唯
动词:曰、故曰、或曰、云、言。
常常出现在句末的词语有: 乎、者、也、矣、焉、哉、耳(尔)、与(欤)、耶(邪)等等;固定结构:⑴……者,…也(2)所以……者,……也。
⑶为……所……⑷何……之有?⑸孰与……?(与……孰……?)⑹无以……(有以……/何以……)⑺与其……孰若(不若)……
⑻不亦……乎?⑼如……何?⑽得无……乎?
(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5) 找出文段中的人名和其他指称人的名词,通过人名和人称代词读出文章的“故事”。
做断句的三个步骤是:先读后断再检查
2、学生朗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1)天下之君子如何看待“攻国”?(从原文找信息)
(2)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
生活现象评判原因
(1)窃人桃李不义亏人自利
(2)攘人犬豕更加不义亏人愈多
(3)取人马牛更加不义亏人愈多轻(程度)重
(4)杀不辜人更加不义亏人愈多
攻国最不义亏人最多
生活现象评判原因
1、杀一人不义一死罪
2、杀十人十重不义十死罪少(数量)多
3、杀百人百重不义百死罪
攻国无数重不义无数死罪
小结内容:
非攻,就是谴责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对于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作者是赞成的。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并深入指出如果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进行赞誉,那就是不知义与不义之别。
小结写法:
1 、说理上层层推进,逻辑性强,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妙。
2、类比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增强说服力。
六、解读墨子“非攻”的现实意义:
1、学生先读一则材料,分析造成三岁小孩失去父母的原因?
大家还记得1937年8月28日的那一天吗?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又一次,在中国人的脸上,写下了“耻辱”二字,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位才三岁的孤儿的父母,就是不幸者中的两个。
那天,那位母亲带着孩子,来火车站给丈夫送饭,她的丈夫,是埋伏在上海火车站的抗日游击队员,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饭正吃了一半,一位叔叔就满头大汗地跑来了,“在车站附近发现了一大群鬼子!快准备准备!他们这次准备炸毁这里!所以,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家一定要努力!”爸爸从柱子下的洞中,摸出了武器,就匆匆出发了!这时的孩子,还什么都不懂,还开心地在妈妈身边玩石头!过了会儿,从候车室那儿传来了一阵阵的枪声,“忽”,一颗炸弹,从远处飞来,母亲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孩子投到远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
孩子,毫发无伤,可是,母亲,却被炸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孩子呆呆地坐在废墟旁,却已不见了母亲,在他眼前的,只有那熊熊的大火,和浓浓的烟雾,孩子傻眼了!他“扑通“一声,摊坐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望着已成一处废墟的火车站,他只能哭。
他被一位大妈收留了,渐渐成长,成了一位小八路,为他的父母报仇。
他憎恨战争,渴望着和平,企盼着和平!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只有欢乐,只有和平!
2、学生列举不义战争,并分析其危害。
【学生活动】学生罗列历史中的不义战争(讨论2分钟)
教师总结:
危害:侵略的主要目的在于争夺土地,真正受害的是两国人民。
1、我们赞扬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我们称其为和平的使者。
2、现实:例如,叙利亚、伊拉克等战争。
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我们真切地希望,“非攻”的思想主张能在天空上闪耀,让墨子的大爱陶冶和净化现代人的心灵。
3、树立和平意识,反对不义之战,反对侵略战争,更加热爱和平的世界,让和谐的春风吹遍全球。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