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透析质控指标
![血液透析质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a82ebc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0.png)
血液透析质控指标
渔沟中心卫生院血液净化中心
质控监测复查指标及时间
达标要求:1.高血压控制:总数60%以上患者透析前血压达到(60岁以下)≤140/90mmHg,(60岁以上)≤150/90mmHg。
2.贫血控制:总数65%以上患者血红蛋白≥100g/L。
3.血钙控制:总数70%以上患者达2.1-2.5mmol/L。
4.血磷控制:总数45%以上患者达0.84-1.78mmol/L(透析前)。
5.PTH控制:总数60%以上患者达正常值2-9倍,40%患者达100-300pg/ml。
6.钙磷乘积控制:<55mg2/dI2。
7.血清白蛋白控制:总数80%以上患者>35g/L。
8.KT/V及URR控制:总数80%以上患者spKT/V>1.2,且URR >65%。
9.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总数80%以上患者<干体重的5%。
备注:PTH:甲状旁腺激素。
KT/V:尿素清除指数。
URR:尿素下降率。
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bec4767f1922791788e850.png)
XX市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一、血液透析医患比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例次数(1000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医患比=从事血液透析固定岗位(本院)医师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例次数(1000人次)×100%意义:反映同期血液透析医患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血液透析医护比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固定在岗(本院)的护士(师)的总数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医护比=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岗位(本院)医师总数同期固定在岗(本院)的护士(师)的总数×100%意义:反映同期血液透析治疗医护资源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血液透析技师与透析机比例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技师总数占同期固定血透机(本院)总数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技师与透析机比例=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岗位(本院)技师总数同期固定血透机(本院)总数×100%意义:反映从事血液透析技师与血透机的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隧道型导管比例定义:确定时段的血液透析患者中,以隧道型导管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总数与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隧道型导管比例=确定时段的以隧道型导管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血管通路的类型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五、传染性疾病比例定义:确定时段的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标记物(HBV,HCV,HIV,TP)为阳性的患者总数与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传染性疾病比例=确定时段的血清标记物(HBV,HCV,HIV,TP)为阳性的患者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中传染性疾病患者比例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血液透析患者质量监测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质量监测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d11a3e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2.png)
血液透析患者质量监测指标
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为患有肾衰竭等疾病
的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的机会。
然而,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与患者的质量监测密切相关。
血液透析患者质量监测指标包括以下几项:
1. 血压: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高血压,因此,监测血压
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压对肾脏的伤害极大,也容易导致心脏、脑血管
等方面的并发症。
2. 体重: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注意体重的变化,因为这会影响干体
重的估计,从而影响每次透析治疗的剂量。
每次透析前后患者的体重
变化应在1kg以内。
3. 血红蛋白:监测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贫血情况。
患者的血红蛋白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多的输血和过多的铁负荷。
4. 透析量:透析量的监测是评估透析效果的重要指标,它评估了
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剩水分的能力。
通常,每次透析治疗的透析量
应该达到患者的标准透析处方。
5. 血清尿素氮和肌酐:这些指标是血液透析患者肾脏功能的重要
评估指标。
监测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透析治疗的效果和调整透析
处方。
6. 凝血功能: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会出现凝血异常,因此,监测凝血功能是必要的。
患者长期使用透析器和血液抗凝剂以及失水等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总的来说,血液透析患者监测质量指标的实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评估透析治疗的效果和及时调整透析处方,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透析时间。
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合作、注重监测指标,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2020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2020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e817ae33d4b14e852468d8.png)
(一)血液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格率
合格标准:空气平均菌落数≤4.0(5min )CFU/皿和物品表面平均菌落数≤10.0 CFU/cm 2。
(二)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
合格标准:每月透析用水检验的细菌落数≤100CFU/ml ;每3个月检验的内毒素≤0.25EU/ml ;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 0572-2015)的标准。
(三)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完成率
(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定时检验完成率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
(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率
(六)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定时记录完成率
(七)β2微球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
(八)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控制率
(九)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率
(十)动静脉内瘘长期生存率
(十一)血常规定时检验完成率
(十二)血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成率
(十三)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定时检验完成率
(十四)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
(十五)血清前白蛋白定时检测完成率
(十六)C反应蛋白(CRP)定时检测完成率
(十七)高血压控制率
(十八)肾性贫血控制率
(十九)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指标控制率
(二十)血清白蛋白控制率。
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037ea5f941ea76e59fa0470.png)
计算公式: 治疗疗室消毒合格二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100%12肾病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一部分血液透析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空气细菌培养数量v500cfu/m 3和物品表面细菌培养数量v 10cfu/m 2)的月份数量在当年 所占的比例。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季度在 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反渗水细菌培养,细菌数v 200cfu/mL ;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v 2EU/mL ;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 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 )的标准。
计算公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 合格率 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100%12(或 4)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医疗质量情况。
附件9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 检测完成率三、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检验 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1志物检测完成率 7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四、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 率。
计算公式:7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新入透析患者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志物检测完成率 _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五、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 检测患者数量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六、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率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测完成率、.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j 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H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指标2021.1.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指标2021.1.](https://img.taocdn.com/s3/m/9313e8129e31433238689342.png)
内瘘感染发生率 = 内瘘感染的患者人数/内瘘透析患者总人数×100%
人工血管感染率 = 人工血管感染的患者数量/人工血管患者总人数×100%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 = 置管感染的例次/置管人数的总天数׉
标准:
(1)自体内瘘的感染发生率﹤1% ;
评价标准:
100%
3、治疗室消毒合格率
科室全部治疗室
治疗室消毒合格率=消毒合格月份/12×100%
评价标准:
100%
合格标准:
空气平均菌落数≤4.0(5min)CFU/皿和物品表面平均菌落数≤10.0 CFU/cm2。
4、患者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内瘘/人工血管/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包括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及透析间歇期的血压监测、透析间歇期水份增长、干体重及透析间歇期相关并发症等。
2、血清营养状况(白蛋白)控制合格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血清白蛋白控制合格率=血清白蛋白>35g/L的透析患者数量/同期透析患者总数量×100%
评价标准:
血清白蛋白>35g/L(新版>38g/L)
标准:
内瘘针滑脱率﹤0.01%。
3、内瘘渗血率(%)
血管通路是内瘘、人造血管的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内瘘渗血率(%)= 渗血例数/透析患者总人数
标准:(文献资料)内瘘渗血率﹤4%
(1)轻度渗血为0.5-1.0ml(两根棉签全部被血浸红);
(2)中度渗血为1.1-3.0ml(覆盖针口纱布全部浸红);
(3)重度渗血为>3.0ml(渗血污染铺巾或床单,面积>5×5㎝2)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62c78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2.png)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一、医院感染发生率≤8%。
二、医院感染漏报率≤10%。
三、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报告时间≤24h。
五、医院感染聚集或暴发(一周内同种同源3例)病例报告时间≤2h。
六、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100%。
七、血液透析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手≤10cfu/cm2;洗手正确率≥95%,手卫生依从率≥95%。
八、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的皮肤粘膜消毒剂细菌菌落数总数≤10cfu/ml,其它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九、透析用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m1,干预水平应建立在系统微生物动力学知识之上,干预最大允许水平为50%;每季度检查透析用水中的内毒素1次,内毒素含量应不超过0.25EU/m1,建立干预水平,通常是最大允许水平50%。
十、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应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如有超标或不合格立即查找、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直至监测合格。
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a426038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0.png)
持续质量改进的规范与流程
二、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规范和流程 (一)血液透析室(中心)质量指标的评估频次和要求
对本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医疗质量过程和结果指标不达标或不理 想的项目,提出具体的改进目标、计划和措施,并对改进的结果进行 再评估,直至需要改进的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持续质量改进的规范与流程
二、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规范和流程 (二)血液透析室(中心)质量改进方法和流程
国际通用的持续质量改进基本方法为PDCA管理循环。P:计划 (plan),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 D:实施(do),实 施行动计划; C:评估(check),评估结果;A:处理(act),如果对结果不满 意就返回到计划阶段,如果结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
持续质量改进的规范与流程
一、持续质量改进实施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 1.血液透析室(中心)质量控制小组以肾 脏病科室或透析室(中心)主任 为第一责任人,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技师/工程师、主诊医师等为核心 成员组成。
持续质量改进的规范与流程
一、持续质量改进实施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 2.血液透析室(中心)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CQI核心制度,包括: 工作计划、质量控制成员岗位职责、血液透析CQI实施办法与流程、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指标、定期医疗工作总结和质量分析、医护缺陷与 差错的报告和登记、疑难危重与死亡病例讨论,以及血液透析室(中心 )质量控制工作文书与文件管理等制度
谢谢大家
第1节 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三、血液透析并发症管理的质控指标 (二)血液透析并发症管理结果指标 3.慢性肾脏病一矿物质与骨异常(CKD- -MBD)指标控制率单位时间 内, 血钙水平在2.10~2.50mmol/L和血磷水平在 1.13~1.78mmo/L, 以及iPTH水平在正常值上限2~9倍(需要3项指 标同时达标) 4.血清白蛋白控制率 单位时间内,血清白蛋白≥35g/L的维持性血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047ae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e.png)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装置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废物和过多水分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
而血液透析的疗效与质量控制密切相关。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作为评估血液透析质量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1. 小溶质排除率(Kt/V):小溶质排除率是衡量透析清除功能的指标,通常使用标准Kt/V(stdKt/V)来评估。
计算公式为:stdKt/V = -Ln(R - 0.008 * t) + (4 - 3.5 * (R - 0.008 * t)) * UF/W其中,R为透析后与透析前的肌酐比值(透析后血肌酐/透析前血肌酐),t为透析时间(小时),UF为超滤率(L/h),W为患者体重(kg)。
2.超滤率:超滤率是指在透析过程中通过人工肾脏清除的液体量。
计算公式为:UF=DW/T其中,DW为干体重(预计体重,通常为标准体重),T为透析时间(小时)。
3.残余尿量:残余尿量是衡量肾功能恢复情况的指标之一,也可作为肾脏移植后血液透析治疗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残余尿量=尿量-出生体重其中,尿量为24小时尿量,出生体重为患者出生时的体重。
4.平均动脉压(MAP):平均动脉压是指在透析过程中肾脏和其他器官的灌注压力。
计算公式为:MAP=(收缩压+2*舒张压)/3收缩压和舒张压是透析过程中监测到的动脉血压值。
5.透析效果指数(DRI):透析效果指数可综合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多个指标,评估透析效果。
计算公式为:DRI = (BUNad - BUNpd) / (BUNpre - BUNpost) * 100其中,BUNad为透析后血尿素氮(BUN),BUNpd为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尿素氮,BUNpre为透析前的血尿素氮,BUNpost为透析后的血尿素氮。
这些计算公式为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临床指南,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合理选择适用的指标并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8dfda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5.png)
引言概述:血液透析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正文内容:1.透析设备的质量控制设备的定期维护:透析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消毒和更换损坏的零件。
患者透析通量的监测:透析通量是评估透析设备功能的重要指标,需要定期监测和记录。
2.透析液的质量控制透析液成分的监测:透析液中的成分需要符合规定的浓度范围,包括钠、钾、钙、氯等离子。
透析液的细菌和内毒素检测:透析液需要定期进行细菌和内毒素检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3.透析过程的质量控制透析时间和频率的控制:透析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透析剂量的调整:透析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负荷和透析效果进行调整,以达到适当的清除效果。
4.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对于使用导管的患者,需要注意导管的清洁和消毒,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透析并发症的处理:如透析不适症、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处理需要及时、准确的应对。
5.透析过程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的协作:在透析过程中,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确保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
患者及家属的参与: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积极参与透析过程,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管理。
总结: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从透析设备、透析液、透析过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规范控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效果。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cc14684240c844769eaeef9.png)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 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的月份数量在当年 所占的比例。
合格标准为:空气平均菌落数≤4.0(5分钟)CFU/皿和物品表面平均菌落数≤10.0 CFU/cm 2。
计算公式:×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治疗室消毒合格率=100%12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季度在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处理水菌落数≤100CFU/mL;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0.25EU/mL;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的标准。
计算公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100% 检验合格率12(或4)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三、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 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的中心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四、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五、 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患者数量新入透析患者梅毒=100%螺旋体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bec4767f1922791788e850.png)
XX市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一、血液透析医患比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例次数(1000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医患比=从事血液透析固定岗位(本院)医师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例次数(1000人次)×100%意义:反映同期血液透析医患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血液透析医护比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固定在岗(本院)的护士(师)的总数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医护比=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岗位(本院)医师总数同期固定在岗(本院)的护士(师)的总数×100%意义:反映同期血液透析治疗医护资源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血液透析技师与透析机比例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技师总数占同期固定血透机(本院)总数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技师与透析机比例=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岗位(本院)技师总数同期固定血透机(本院)总数×100%意义:反映从事血液透析技师与血透机的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隧道型导管比例定义:确定时段的血液透析患者中,以隧道型导管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总数与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隧道型导管比例=确定时段的以隧道型导管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血管通路的类型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五、传染性疾病比例定义:确定时段的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标记物(HBV,HCV,HIV,TP)为阳性的患者总数与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传染性疾病比例=确定时段的血清标记物(HBV,HCV,HIV,TP)为阳性的患者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中传染性疾病患者比例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血液透析相关医疗指标监测管理
![血液透析相关医疗指标监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1b9d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8.png)
• 每6个月1次 • 每6个月1次 • 每6个月1次 • 每6个月1次 • 每6个月理过程指标 1.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定时记录完成率 每6个月 完成Kt/V和URR记录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2.β2微球蛋白定时监测完成率 每6个月完成β2微球蛋白检验的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比例。 二、血液透析质量管理结果指标 1.Kt/V和URR控制率:单位时间内,单室Kt/V(spKt/V)大于1.2且URR大 于65%患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2.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小于5%患者的维持行血 液透析患者比例。 3.动静脉内瘘长期生存率 同一动静脉内瘘持续使用时间大于2年患者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每6个月完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标志物检验的维持 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传染病学监测指标
1.首次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由其他血液透析室转入或近期接受血液制 品治疗的患者,即使血源性传感疾病标志物检测阴性,也建议1-6个月期 间内重复检测传染病标志物。 2.长期透析患者每6个月检查1次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 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标志物,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存在不能解释的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的血液透析患者,应进行HBVDNA和HCV-DNA定量检测。 4.血液透析室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或HBV-DNA)或丙型肝炎 病毒标志物(HCV抗体或HBV-RNA)阳转的患者,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 (使用同一台血液透析机或相邻透析单元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或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抗原和/或抗体)检测,包括HBV-DNA和NCV-DNA 检测;检测阴性的患者应1-6个月后重复检测。 5.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b阴性)患者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6.建议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2038f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4.png)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血液透析室(中心)应定期评价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估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标尺,指标包括医疗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和医疗结果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见“附录十三、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
一、医疗机构相关感染管理的质控指标(一)医疗机构相关感染控制管理过程指标1.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完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标志物检验的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定时检验完成率每6个月完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标志物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二)医疗机构相关感染控制管理结果指标1.血液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格率血液透析室(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的月份数量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合格标准为:空气平均细菌菌落数≤4CFU/(5min•9cm直径平皿),物体表面平均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血液透析室(中心)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季度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合格标准为:透析用水每月检验菌落数≤100CFU/ml,每3个月检验内毒素≤0.25EU/ml,并符合《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的标准。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率每年新发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二、血液透析质量的质控指标(一)血液透析质量管理过程指标1.尿素清除指数(即Kt/V)和尿素下降率(ureareductionrate,URR)定时记录完成率每6个月完成Kt/V和URR记录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2.β2微球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每6个月完成β2微球蛋白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二)血液透析质量管理结果指标1.Kt/V和URR控制率单位时间内,单室Kt/V(spKt/V)大于1.2且URR大于6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血透
![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血透](https://img.taocdn.com/s3/m/a1860a1a08a1284ac950432a.png)
应同时完成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 。
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达标标准:60岁以下患者透 析前血压<140/90mmHg;60岁以上患者透析前 血压 <160/90mmHg。腹膜透析患者血压达标 标准:血压<150/90mmHg。需要收缩压和舒张 压同时达标。
CKD-MBD指标控制达标的定义:血钙水平在 2.102.50mmol/L、血磷水平在 1.13-1.78mmol/L、 PTH水平在正常值上限2-9倍。需要3项指标同 时达标。
6个月以上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新增乙型肝炎 和丙型肝炎患者数
6
spKt/V>1.2且URR>65%的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数
7
每6个月完成β2微球蛋白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数
8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5%的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数
9
同一动静脉瘘持续使用时间>2年的维 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
10
每3个月完成血常规检验的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数
11
每3个月完成血液生化检验的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数
12
每6个月完成iPTH检验的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数
血液生化项目包括采集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 谷 草转氨酶、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钾 、钠、钙、磷、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13
每6个月完成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 饱和度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2021年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血液透析患者)
序号
指标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备注
1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总数
2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 物检验的患者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 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的月份数量在当年 所占的比例。
合格标准为:空气平均菌落数≤4.0(5分钟)CFU/皿和物品表面平均菌落数≤10.0 CFU/cm 2。
计算公式:×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治疗室消毒合格率=100%12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季度在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处理水菌落数≤100CFU/mL;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0.25EU/mL;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的标准。
计算公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100% 检验合格率12(或4)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三、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 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的中心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四、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五、 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患者数量新入透析患者梅毒=100%螺旋体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六、 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 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100% 病毒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七、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和丙肝病毒标志物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 志物和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率。
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 每6个月完成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病毒=100%和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数量意义:反映血透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八、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常规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3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血常规检验 的比率。
计算公式:×∑∑3个月内完成血常规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的血常规定时检验完成率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透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九、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3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完成血液生化(包 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等)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 ×∑∑3个月内完成血液生化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00%血液生化定时检验完成率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透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 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血清铁蛋白检 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 ×∑∑6个月内完成血清铁蛋白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血清铁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00%完成率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白检验意义:反映血透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十一、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转铁蛋白饱和 度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 6个月内完成转铁蛋白饱和度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转铁蛋白=100% 饱和度定时检验完成率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透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十二、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iPTH 检验的 比率。
计算公式:×∑∑6个月内完成iPTH 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 iPTH 定时检验完成率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透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十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记录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Kt/V 和URR记录的比率。
计算公式:×∑∑ 6个月内完成Kt/V 和URR 记录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 Kt/V 和URR 记录完成率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治疗充分性和质量管理。
十四、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β2微球蛋白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 6×=∑∑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同期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检验的微球蛋白2β完成内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定时检验完成率微球蛋白2β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治疗充分性管理。
十五、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定时检测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前白蛋白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 6×=∑∑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同期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检验的前白蛋白完成内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定时检验完成率前白蛋白意义:反映血透中心的对患者营养状况管理情况。
十六、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应蛋白(CRP)定时检测完成率定义:每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CRP 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 6×=∑∑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同期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RP检验的完成内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定时检验完成率C CRP 意义:反映血透中心的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管理情况。
十七、 高血压控制率定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压<140/90mmHg 的60岁以下患者和血压<160/90mmHg 的60岁以上患者占同期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高血压治疗质量。
十八、 肾性贫血控制率定义:血红蛋白≥100g/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占同期 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血红蛋白≥100g/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肾性贫血控制率=100%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贫血治疗质量。
十九、 血钙控制率定义:血钙水平在2.10-2.50mm ol /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占同期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 ×∑∑ 2.10-2.50mmol/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血钙控制率=100%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钙磷代谢紊乱治疗质量。
二十、 血磷控制率定义:血磷水平在1.13-1.78mm ol /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占同期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血磷水平在1.13-1.78mmol/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血磷控制率=100%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钙磷代谢紊乱治疗质量。
二十一、 iPTH 控制率定义:iPTH 水平在正常值上限2-9倍的维持性血液透 析的患者占同期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iPTH 水平在正常值上限2-9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数量iPTH 控制率=100%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 治疗质量。
二十二、 血清白蛋白控制率定义:血清白蛋白>35g/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占同 期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 ×∑∑血清白蛋白>35g/L 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血清白蛋白控制率=100%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营养治疗质量。
二十三、 Kt/V 和URR 控制率定义: 单室Kt/V(sp Kt/V)大于1.2且URR 大于6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占同期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 65% URR 1.2 spKt/V /×=∑∑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同期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的且控制率和URR V Kt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治疗充分性质量。
二十四、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率定义: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小于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占同期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100 %×=∑∑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同期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的5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小于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容量管理的质量。
二十五、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定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每年新增乙型肝炎和丙型 肝炎占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每年新增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乙型肝炎和=100%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