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无意识的理论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问题是心理学理论中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心理学中许多问题都很难得到解决,而无意识问题是比意识更为复杂,争论更多的一个心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不但难以正确解决无意识本身的理论问题,而且会直接影响对意识的正确理解和真正建立科学心理学的体系问题。

一.关于意识

1.意识的基本性质

1.1什么是意识?

(1)意识就是“意识到”的意思。换句话说 ,意识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如有意知觉观察、有意识记、有意再认、有意重现追忆、有意表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逻辑一言语思维、有意注意、有意体验和意志行动等等(车文博)。

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剖视:

第一,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自觉的整合的认识功能。

意识总要以某种意识到的客体为对象和内容的,没有无对象的意识,只有主体所意识到的对象的意识。事实上,“意识从存在中获得自己的内容,并把存在当作不依赖于自己内容的对象而使它同内容发生关系。意识反映存在有着两种基本形式:感性的形式和理性的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感性的形式如感觉、知觉和表象等都是意识的初级形式,是意识与外界直接联系的手段;而理性的形式如想象、思维等都是意识的高级形式,是意识与外界间联系的手段。历史上有些心理学家把意识局限于“直接经验”,把意识的范围狭隘化,抹煞了思维在意识活动中极期重要的作用。

第二,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随意的体验和意识活动的功能。

应当指出,人的意识并不是宿命地被脑或外部条件机械决定的。外部条件对人的意识所起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各种内部条件来实现的。“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恩格斯)。事实表明,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外部条件能否起作用,起什么作用,并不简单地决定于外部条件,而是决定于外部条件落三个什

么样的内部条件的基地上,决定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矛盾统一的关系上。因此,人的意识不是对客观现实径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折射的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2)以意识水平(内涵与状态)为标准,可把意识分为六种:意识、焦点意识、边意识、下意识、无意识(非意识)、潜意识(张春兴)。

(3)意识是:①意识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言的,也就是人的认识活动。②意识不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事实。③一个人在一个具体短暂时间内的意识活动就是他在这个时间内的认识活动的综合体,没有经过分析的综合体。意识就是一种认识作用,即人在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它不代表心理活动的全部,只代表“知”的一面,即认识的方面;意识是我们人在生活、实践中对现实的整体认识作用;意识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认识作用或认识过程(潘菽)。

(4)意识是在认识到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到过程也就是意识形成的过程;意识是认识的积淀物,没有认识就不会有什么意识。意识在认识与体验到基础上形成之后,便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实体。意识是心理发展到人的阶段才有,是人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意识就是“意识到”的意思。意识是调控,支配与主宰人的心理活动与实际活动的精神力量(燕国材)。

(5)还有一些研究者首先是将意识的概念定义为一种合成性的认知或认识方式,它可能是一种大现象、大认识。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记忆的储存加工也不等于心理意识。意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基于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意识即认识或觉察,无意识也即没有认识到或觉察到。人类最基本的意识形式是觉知,意识的核心是觉知,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觉知也是意识中最容易进行实验研究的对象。认知神经科学家也提出,意识是指人们对心理客体(如知觉、表象或者感受)的觉知,,人们不仅能觉知到感觉、表象和感受,同时也能觉知到他们正在体验到它。他们知道他们正在看、正在想象和正在感受。任何意识活动都包括对外部世界、心理表象或感受的意识。

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这就像在机器或人工智能这样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中,通常需要一些功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这种控制和调节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察觉和感知,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1.2意识的结构

1.2.1意识的结构

意识的构成部分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等的认识活动。意识就是这些认识活动的主体。人们所有的认识活动都是这样的综合的认识活动。当我们说到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时,都是从这样的综合的意识活动中分析出来的。

1.2.2层面结构

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根据意识到指向与集中程度,可以有如下一些不同层面的意识:无意识(包括潜意识,前意识);焦点意识(个人在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边意识(对注意范围边缘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半意识(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到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

1.3意识到特点与功能

1.3.1意识的特点

意识有许多特点,主要有如下三对:

(1)自觉性和目的性(2)丰富性和深刻性(3)能动性和创造性

1.3.2意识到功能

人在世界上,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认识客观世界,一是改造客观世界。必须有意识参加到实现这两大任务的活动中。与此相应,意识也就是具有四大基本功能,即认识功能,体验功能,调控功能和交往功能。

1.4意识的争论问题?

(1)车文博在《论意识》中提出了关于意识到五个分类:等同说,副现象说,意识流说,分泌说,觉醒说。

(2)燕国材《理论心理学》一文中提出十种意识学说:意识即心理,副现象说,意识流说,觉醒说,分泌说,理论过程说,兴奋说,觉察说,认识说,控制说。

(3)潘菽《意识问题试解》一文中考察了11种西方心理学的意识论,包括:意识神秘论,心理与意识等同论,唯心的经验论,觉察论,现象论,流动论,排除论,理化过程论,副现象论,场论,觉醒论。

二.关于无意识

1.无意识的基本性质

1.1什么是无意识?

(1)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通常所说的“无意识”概念实际上包括着“有可能意识”和“无可能意识”的两种含义,兼有“意识”和“非意识”的双重内容。“无意识”这个概念也包含着与“意识”完全无关联的某些“非意识“现象。

车文博认为无意识就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的意识。换句话说 ,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所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如无意感知,无意识记。为了进一步了解无意识这一本质起见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加以剖视:

第一,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认识功能。无意识同意识一样,也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无意识仍然是人的种认识过程。对无意识的理解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界限,不在于是否承认无意识存在,而在于如何解释无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应当指出,仅仅了解无意识反映客观现实的内在联系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明确无意识和意识在认识功能上的区别。无意识并不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根本没有一点认识的反映,而是对某种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反映的认识,无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或意识阈限下的认识。

第二,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内心体验的功能。如心境使人的其他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长时间的情绪状态,这就可以肯定无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