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
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前列腺炎是很难彻底治愈的,得了前列腺炎要有心里准备,并积极治疗。
急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最好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先用抗生素治疗7-14天,再用中药巩固治疗,前列腺炎的治疗要系统按疗程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治疗期间多喝水,不要久坐久骑,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吸烟喝酒,有规律的性生活。
药物治疗同时,可采取物理疗法温水坐浴:将40度左右的水(手放入不感到烫),倒入盆内,约半盆即可,每次坐10~30分钟,水温降低时再添加适量的热水,使水保持有效的温度,每天1~2次,10天为一疗程。
有利于炎性分泌物的排出吸收。
一、湿热(湿热下注,以炎症为主)型【证见】肛检前列腺肿大,压痛明显,前列腺液中脓细胞++以上,前列腺液培养多有细菌生长,尿道口滴白量多,尿频、尿急、尿痛,口苦而干,大便于结。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导湿。
【方药】1.主方萆薢分清饮(八正散、四妙散、或龙胆泻肝丸)【来源】《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川萆薢6克石菖蒲黄柏(炒褐色) 各15克茯苓白术各3克莲子心2.1克丹参车前子各4.5克【功用】导湿理脾,清热利湿,分清别浊。
【主治】赤白浊属湿热者。
诸淋。
附:杨氏萆薢分清饮【组成】川萆薢、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各等分。
【功效】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
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方解】本方证为肾气不足,下焦虚寒,湿浊下注,肾失固摄所致。
由于肾虚失封藏,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清浊不分,则小便混浊,白如米泔,或稠如膏糊。
治宜温肾利湿化浊。
方中萆薢为君善于利湿,分清化浊,是治白浊之要药。
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为臣药。
乌药温肾祛寒,暖膀胱以助气化;石菖蒲芳香化浊,分利小便,共为佐药。
食盐少许为使,取其咸入肾经,直达病所之意。
诸药合用,则共奏温暖下元,分清化浊之功。
【方歌】: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乌药益智俱,或益茯苓盐煎服,通心固肾浊精驱。
中药辩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注 : 两组 数据 比较 ,从 治疗 结 果上 看 治疗 组 明显优 于对照 组 ,经 统 计 学处
Hale Waihona Puke 理差异有显著性 ( .5 P <O0 ),有统计学意 义。
养 阴润肺为 主,诸 药相伍 ,清 热化 痰 ,宣肺 止咳 ,使支原体肺 炎有 效得 到控制 ,提高了疗效 ,缩短病程 ,使疾病早 日 康复 。 参 考 文献
慢性 前列腺炎是一 种发病率 非常高严重影 响成年男子 身心健康 的 常见疾病 ,也是 目前 中医男科临 床的疑难病之 一。接近5 %的男子在 、 0 其 一生 中的某 个时刻将会遭 遇到前列腺炎症状 的影响 。由于其病 因、
20 年3 至2 1年8 ,12 门诊男性 患者 ,最小年龄2 岁 , 04 月 00 月 9例 9 最大 年龄6 岁 ,平 均年龄4 岁 ,病程 最短 1个月 ,最 长6 。全部采 5 8 1 年 用 中药辩证分型治疗 。
呈持 续性 中等度 发 热或 高热 ,剧烈顽 固性 咳 嗽 ,,酷似 百 E咳及 喉 l 炎临床表现 ,咳出少量黏 稠痰 ,甚至带血 丝 ,并且持 续时间较长 ,伴
有厌食 ,胸骨 下疼痛 ,咽痛 ,年长 儿缺 乏明 显的胸 部体 征 ,但 婴幼 患病后 肺部体 征明显 ,可 闻及明显 干湿哕音 ,x线检查表 现 ,发 现单 侧肺 的改变 ,占8%以上 ,并且胸 片阴影显著 ,病情进一 部发展 可以 0
中药辩证治疗慢性前 列腺炎
郭 金 山
( 大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吉林 大安 1 10 ) 3 3 2
【 摘要 】 目的 观察 中药 辩证 治疗慢 性 前列腺 炎 的疗 效。方 法 结论 中药治疗 慢性 前列 腺 炎效 果明显 ,前 景 乐观 。 【 关键 词l 慢性 前 列腺 炎 ;中药 治疗 中 图分类 号 :R 9 3 67 .3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2 08 - 2 6 1 89 2 1 )1- 2 5 0 5 根据 前列 腺 的肿 、 、 为主 要 辩证依 据 , 行 辩证 分型 治疗慢 性 前列腺 炎 。 痛 胀 进
治慢性前列腺炎经典中医医案
治慢性前列腺炎经典中医医案案例1于某,男,40岁,教师,初诊日期:2011年7月6日,因“尿频、尿急2年余,加重10天”就诊。
患者曾自行口服“三金片”、“普乐安片”,症状无明显改善,遂到我科就诊。
现症见:尿频、尿急,夜尿3~5次,尿不尽感,尿线变细,伴腰酸痛,尿道口滴白,不欲饮水,纳眠可,大便调,尿色黄,舌暗红苔白滑,脉弦紧。
既往史:有饮酒史已戒1年。
EPSRt:白细胞2+,卵磷脂小体3+。
诊断: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证属湿瘀互结型。
治法宜利湿解毒通瘀,应用经验方CP1号方为基础方根据兼夹证加味:茯苓30g、泽泻10g、石韦15g、灯芯草6g、蒲公英30g、红藤20g、虎杖15g、川牛膝20g、橘核20g、菟丝子20g、冬葵子20g、炒川楝子15g、竹叶10g、益智仁20g、金樱子30g、炒白术20g;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
7月14日二诊:患者诉尿频、尿急、尿不尽感较前改善,夜尿2-3次,腰痛有所减轻,尿道口滴白消失,纳眠可,舌淡红苔白,脉弦缓。
中药续前方减川楝子以防日久耗气伤阴,减益智仁、金樱子以防酸涩碍邪外出,14剂,水煎内服。
服药2月后,于9月4日复诊,症见尿频、尿急、尿线细明显改善,夜尿1~2次。
EPSRt:白细胞1+,卵磷脂小体4+。
继服上药巩固。
案例2刘某,男,42岁,经理,初诊日期:2011年9月15日,因“下腹部、耻骨会**疼痛8年,加重3个月”就诊。
患者八年前出现下腹部、耻骨会**疼痛,始终未经系统诊治;10个月前曾口服“前列通瘀胶囊”无明显效果,后就诊于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经过口服西药(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3个月前上症加重伴排尿时尿道刺痛、阴囊潮湿,遂到我科就诊。
现症见:下腹部、耻骨会**疼痛,排尿时尿道刺痛,腰酸痛,神疲乏力,性生活次数减少,勃起硬度差,无法完成性生活,纳眠可,大便调,舌质偏黯苔微腻,脉涩。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年,现稳定,有吸烟饮酒史。
中医医案分享:前列腺炎,尿频,排尿不畅,尿后刺痛
中医医案分享:前列腺炎,尿频,排尿不畅,尿后刺痛
导读:慢性前列腺患者经中医辩证是因痰瘀交阻造成的,主要缓解途径为:祛瘀化痰,通络散结。
此患者患前列腺炎八年余,在多家医院治,治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反复。
近日因症状加重而来就诊。
症状:尿频,排尿不畅,尿后感到下部刺痛,两年前出现功能减退,发射是有疼痛感,偶尔小蝌蚪中会出现血丝,大便干时解便后,有白色黏液自尿道口流出,稍坐时间长一点就会阴部胀痛,两股内侧麻胀,腰痛。
综合辩证为:痰瘀交阻。
缓解途径为:祛瘀化痰,通络散结。
药用:桂枝、茯苓、丹皮、赤芍、土茯苓、草薢、白芷、马鞭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冬葵子、荔枝核。
并嘱咐患者戒烟酒,清淡温热饮食,多休息。
一周后患者反应:尿频、尿后刺痛症状缓解,精神也稍好转,其余无变化,改服基本方,服法和医嘱同前。
处方: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土茯苓、白芷、浙贝母、王不留行、延胡索、川棟子、荔枝核、夏枯草。
一个疗程后患者自述腰痛明显好转,可以顺利地解完小便,肛门指检发现前列腺体仍然肥大,质稍硬。
原药稍作加减继服两个疗程后:患者反应身体已无任何不适,要求复查,肛门指检发现前列腺体稍大,质软,前列腺液镜检正常。
嘱咐用金匮肾气丸,以资巩固。
小结: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淋浊的范畴,用传统的清热利湿通淋方法虽然能很快把尿频、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解除,但肿大的腺体并不会因尿道刺激症状的解除而恢复正常,这也是症状容易出现反反复复的原因。
因此身体出现不适,不可盲目服药,如需用药还需专业医生辩证论治。
#真相来了##健康真相馆##生活百科#。
:王付慢性前列腺炎从中医分型辨治
:王付慢性前列腺炎从中医分型辨治慢性前列腺炎从中医分型辨治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2-02-12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11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男性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一)湿热阻滞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
2.辨证要点口苦口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会阴部胀痛,或阴囊睾丸困胀疼痛,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利湿,温阳化湿;可选用五苓散与八正散合方。
(二)热毒灼损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
2.辨证要点口渴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高热,寒战,会阴部疼痛,或阴囊睾丸热痛,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解毒,通利经脉;可选用五味消毒饮与四妙勇安汤合方。
(三)肝郁湿热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
2.辨证要点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红,苔黄腻厚,脉弦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胸胁胀闷,或会阴部困痛,或阴囊睾丸胀痛,或大腿内侧胀痛,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或尿后滴白等。
【治则与选方】疏肝解郁,清热利湿;可选用四逆散、金铃子散与猪苓汤合方。
(四)肝郁瘀阻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疼痛。
2.辨证要点因情绪异常加重,痛如针刺,舌质黯红瘀紫,苔薄黄,脉沉弦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胸胁胀闷,或会阴部困痛,或阴囊睾丸胀痛,或大腿内侧胀痛,或夜间痛甚,或尿频,或尿急,或尿痛,或尿后滴白等。
【治则与选方】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与失笑散合方。
五)阴津亏虚,湿热蕴结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小便不利,性功能障碍。
2.辨证要点口干咽燥,肢体困重,舌红少苔,苔黄腻厚,脉细滑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腰酸膝软,或失眠多梦,或潮热,或盗汗,或会阴部困痛,或阴囊睾丸潮湿胀痛,或大腿内侧胀痛,或尿后滴白等。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精室(前列腺炎)<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属淋症,慢性前列腺炎以尿道口凉白色分泌物,轻度尿频或尿道灼痛,少腹,会阴,搞完,胀痛不适,腰骶部疼痛为主的主要症状,属于精浊,白浊,膏淋等范畴,中老年人肾气渐虚,下元不固,复因湿热浊邪蕴结下焦,气血瘀堵不畅而发病。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病因病机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湿热下注,在前列腺疾病初起,急性期较为突出,外界气候,比如夏天湿热也会影响人体内部的环境,产生各种疾病,出现血尿。
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
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威灵仙/于郑州(本图书馆⽅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徐福松辨证论治前列腺炎:徐福松,南京中医药⼤学教授、博⼠⽣导师,江苏省中医院男科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中医男科学会副理事长,前列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和硕⼠点评议专家,国家⾃然科学基⾦会评审专家。
擅治男⼦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
慢性前列腺炎为中医男科多发病,约占男科门诊40%,在中医学中属于“精浊”范畴。
徐福松教授临证40余载,经验丰富,认为其病机不外乎湿、热、瘀、郁、虚。
久病⼈肾⽽致虚,虚实夹杂,标本兼病。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祛邪补虚,标本同治。
⾃拟诸多有效之验⽅,疗效显著。
1、湿热肾虚型该型为典型的虚实夹杂证,湿热属实,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尿道灼热刺痛,会阴及少腹胀痛,⼤便⼲结,努责时尿道⼝滴⽩量多,⼝中⼲黏,往往久病致虚,表现为腰酸膝痛,失眠多梦,四肢⽆⼒,⼿⾜⼼热,性功能减退,⾆红苔薄⽩腻,脉细数弦。
徐⽒辨证重点抓住虚实两⽅⾯,消补兼施,通涩并⽤,补肾导湿。
⾃拟萆菟汤加减(该⽅由萆解分清饮和菟丝⼦丸加减⽽成)。
程钟龄云:“补肾,菟丝⼦丸主治;导湿,萆解分清饮主之。
”药⽤萆解、菟丝⼦、泽泻、续断、茯苓、车前⼦(包)、沙苑⼦各10g,⽯菖蒲(包)、⽣⽢草各3g等。
⽅中萆解、菟丝⼦除湿⽽不伤阴,补肾⽽⼜不腻湿;车前⼦、茯苓、泽泻渗利导湿,分清祛浊;续断、沙苑⼦益肾填精,滋阴和阳;⽯菖蒲豁痰开窍;⽢草调和诸药。
若性功能障碍加枸杞⼦10g;会阴下坠明显加补中益⽓⼝服液;睾丸胀痛明显加川楝⼦、枸橘各10g;⼝⼲欲饮加天花粉10g。
2、湿热偏重型该型以实证为主,湿热偏重,⼀般病程较短,年龄较轻,多有睾丸炎、龟头炎、包⽪过长为诱因,⼩便黄⽽少,浑浊⽽有沉淀,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明显,少腹会阴部胀痛,⼤便⼲结,努责尿道滴⽩量多,⼝⼲⽽苦,苔黄厚腻,脉弦⽽数。
『经方集』慢性前列腺炎经方案例
『经方集』慢性前列腺炎经方案例
许某,男,53岁,许昌人,有多年慢性前列腺炎病史,近因少腹拘急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少腹拘急,每周遗精2~3次,发热(体温正常),怕冷,汗出,腰酸,夜间尿多至少3次,手足不温,倦怠乏力,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略弱;辨为太阳中风证与肾虚不固证,治当解肌燮汗,温阳固肾,给予桂枝汤与天雄散合方加味,生川乌10g,白术24g,桂枝18g,龙骨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2枚,乌药12g,益智仁12g,牡蛎24g,炙甘草6g。
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汗出减少,怕冷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仍有腰酸,倦怠乏力好转,加山茱萸15g,以前方6剂;四诊:腰酸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每周遗精1次,夜间尿多止,以前方6剂。
之后,以前方治疗40余剂,诸证解除,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发热、汗出辨为太阳中风,再根据遗精、夜间尿多辨为肾虚不固,因倦怠乏力辨为气虚,又因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辨为寒,以此辨为太阳中风与肾虚不固证;方以天雄散益肾温固止遗,以桂枝汤解肌燮汗,调和营卫,加乌药、益智仁温肾固涩止遗,牡蛎潜藏收敛,又加山茱萸酸敛温肾止遗。
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中医医案——慢性前列腺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自拟祛湿通淋活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病案:李某,男,53岁,2014年10月17日。
主诉:小腹坠胀疼痛,时有痛及会阴,尿频、尿涩月余。
病史:该患一月前出现小腹坠胀疼痛,时有痛及会阴,尿频数,短涩且排尿时有滴白等症状。
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
前列腺彩超检查:前列腺炎伴增生。
诊断为“前列腺炎伴增生症”,服用前列康胶囊,宁泌泰胶囊等药物,以上症状缓解不明显。
初诊:小腹坠胀疼痛且时有痛及会阴,尿频数,短涩,时有排尿浑浊或滴白。
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前列腺彩超检查:前列腺炎伴增生。
舌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浊淋辨证审机:湿热下注,瘀血阻络。
治法:清热祛湿通淋,化瘀活血通络。
方药:自拟“祛湿通淋活血汤”黄柏15克苍术15克蒲公英20克车前子20克泽泻15克萆薢15克荔枝核15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熟地25克杜仲20克补骨脂20克诃子20克金樱子20克芡实20克甘草10克。
十剂每日一剂,每剂水煎二次,共取汁300ml,早晚各温服150ml。
二诊:2014年10月28日主证:小腹坠胀,尿频,淋漓不尽,腰痛,乏力,舌质暗,脉沉滑。
治法:健脾补肾,理气止痛,化瘀行血,散结通络。
方药:青皮15克川楝子15克香附10克补骨脂20克诃子20克金樱子20克芡实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荔枝核15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熟地25克益智仁20克。
十剂每日一剂,每剂水煎二次,共取汁300ml,早晚各温服150ml。
服完上述诸药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宁泌泰胶囊,前列康等药一周后,症状基本消失一月后,随访无复发。
按语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祖国医学“浊淋”范畴。
《内经》指出,燥气偏盛时,“小便黄赤,甚则淋”,湿热偏盛,有“病中热胀,脾受积湿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1、知母车前子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偏方组成】知母12克,车前子12克,柴胡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牛膝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穿山甲15克,王不留行15克,败酱草15克,黄柏10克,川楝子10克,玄胡10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内服。
7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6例,治愈39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
2、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偏方组成】吴茱萸。
【用法用量】用吴茱萸内服及外敷合用方法。
外敷:吴茱萸60克,研末,用酒、醋各半,调制成糊状。
外敷中极穴、会阴穴。
胶布固定,每日1次。
内服分2种情况:年老体弱,无明显热象者,每日用吴茱萸15~20克,加水100毫升煎40分钟成60毫升,日分2次服;体质强壮或有热象者,每日用吴茱萸10~12克、竹叶8克,加水100毫升,煎成90毫升,日分3次服。
上方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见效。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6例,痊愈29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5%。
3、桃仁赤芍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具有通瘀散结、清热利湿之功效。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偏方组成】桃仁、赤芍、牛膝各20克,土茯苓、车前子(布包)、黄柏、白芍各15克,橘核、生甘草各10克,桂枝、制大黄各5克。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取汁200毫升,日服2次,每次100毫升。
【加减】尿浊者,加萆薜15克;性机能减退者,加仙灵脾、菟丝子各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50例,痊愈3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
4、黄柏乌梅治慢性前列腺炎【功能主治】补肾填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偏方组成】黄柏10克,太子参10克,乌梅10克,白芍10克,金樱子10克,覆盆子10克,川断10克,芡实15克,益智仁15克,枸杞子15克,牡蛎15克,寄生15克,甘草15克,知母6克,冤丝子12克,茯苓12克,地龙12克,红花12克。
50例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c ltea y Th o refre c r u s4 6 we k .Reu fe — 6 we k fte t n .t ec r aeo r ame tgo p i 4 . ( 2 2 ) a d a h rp . ec u s o a h go pi — e s s hsatr4 e so rame t h u er t fte t n ru 8 0 s 1/ 5 ,n teo vo sefciert s3 . ( / 5 , n fe t ert s1 . ( 1 5 h b iu fe t aei 2 0% 8 z ) a defci aei 2 0 3 2 ),a dteiefciert s0 0 ( / 5 v v n h n fe t aeil . 2 2 ),t ettl fetv aewa 2 v h oa fcier t s9 . e 0 ( 3 2 ) nc n rl r u 2 / 5 .I o to o p,tet tl f ciert 2 0 ( 8 2 ) odfee c ewe nt et r u swa inf a t( < 0 0 ) g h o a ef tv aei 7 . 1 / 5 ,s ifrn eb t e h wog o p ssg ic n P e s i . 5 .Co cu in n lso
i t g a e r d t n l i e e a d we t r e ii e f rc r n cp o t tt u a i ee f c s b t e , o i i o t o u a ii g n e r t d t a ii a o Ch n s n se n m dcn o h o i r s a i s c r t fe t i e t r s t s w r h p p lrzn . i v
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下)
家庭医学2015.1(上)阴主任医师王豪(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南昌330008)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下)组成用法益母草30克,蒲公英、土茯苓、车前子(包煎)、瞿麦、玉米须各20克,甘草梢5克,赤芍、皂刺、乌药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煎液,饭后分2次温服。
功用药理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方中蒲公英、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车前子、瞿麦、玉米须利水渗湿,给邪以出路;赤芍、益母草活血通脉;皂刺软坚消肿;乌药舒肝理气;佐甘草梢清热利尿。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者。
组成用法桃仁12克,红花6克,丹参20薢克,丹皮、赤芍、萆、瞿麦、泽泻各15克,败酱草25克,风尾草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药理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方中桃仁、红花、丹皮、丹参、赤芍活血化瘀,败酱草、凤尾草清热解毒,瞿薢麦、泽泻、萆利水渗湿。
该方用于慢性前列腺炎血瘀湿热型,尤其对瘀湿并重者有组成用法猫爪草、连翘、败酱草、蒲公英、瞿麦各15克,浙贝12克,红花、炮山甲、皂角刺、归尾各10克,没药、乳香各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药理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方中猫爪草、山甲、浙贝、皂角刺散结活血消肿;红花、归尾、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止痛;连翘、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散瘀;翟麦利水通淋。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血型,尤其是瘀阻甚者。
组成用法丹参、泽兰、赤芍、穿山甲、枸杞子各9克,败酱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功用药理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方中丹参、泽兰、穿山甲、赤芍活血化瘀,导滞散结;伍用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纤维化程度;枸杞子滋阴益肾,调整阴阳平衡,并能增加微量元素锌的含量。
服药后可改善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并可减轻实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的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促进腺细胞分泌。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血型,尤其是瘀阻甚者。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以尿频、尿痛、夜尿、腰痛、遗精、早泄、阳痿、失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列腺炎126例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列腺炎126例126例中,年龄最大78岁,最小17岁,平均47.5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2个月,平均9年;前列腺液检查:卵磷小体低于75%。
辨证分型:肾阳虚型58例,肾阴虚型32例,气血两虚型18例,气滞血瘀型6例,湿热下注型2例。
2 辨证治疗2.1 肾阳虚型:症见全身乏力,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尿频尿急,舌淡苔白,脉细弱,卵磷小体低于75%。
治拟温肾通阳。
药用淫羊藿30 g,小茴香15 g,菟丝子15 g,桂枝15 g、枸杞子12 g,覆盆子10 g,五味子10 g,川断15 g,肉苁蓉10 g,当归10 g,党参15g,黄芪20 g。
若兼有阳萎者加阳起石、仙茅;兼遗精者加金樱子、龙骨、牡蛎等。
2.2 肾阴虚型:症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小腹隐痛,五心烦热,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卵磷小体低于70%。
治拟滋阴益肾。
药用黄芪30 g,熟地20 g,山萸肉30 g,怀山药15 g,泽泻10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2 g,白芍15 g,首乌12 g,党参12 g,女贞子30 g。
若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酸枣仁。
2.3 气血两虚型:症见头晕乏力,面色无华,气短,尿有余沥,舌苔薄白,舌质淡胖有齿印,脉细无力。
卵磷小体低于75%。
治拟益气养血。
药用当归20 g,党参20 g,黄芪3 0 g,茯苓15 g,白术15 g,甘草18 g,仙灵脾2 0 g,枸杞子15 g,山药20 g,白芍15 g,熟地10 g,紫河车15 g,菟丝子20 g。
2.4 气滞血瘀型:症见性情急躁,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脘胁胀满,少腹不适,尿涩通,舌质紫暗,脉弦涩。
卵磷小体低于75%。
拟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药用陈皮15 g,柴胡、赤白芍各15 g,当归15 g,枳壳10 g,川芎10 g,元胡15 g,香附10 g,桃仁10 g,红花15 g,丹皮15 g,甘草6 g,夏枯草30 g,枸杞子1 0 g,川断15 g,首乌15 g。
辨证施治慢性前列腺炎68例
辨证施治慢性前列腺炎68例【关键词】辨证施治;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运用中医辨治68例,疗效中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辨治68例患者中,年龄26~35岁33例,35~45岁26例,45岁以上9例。
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年。
全数运用中药辨证施治,以服药1个月为一疗程,1天1剂。
实验室检查与前列腺指诊:血常规检查,部份患者白细胞在10×109/L以上。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在(+)以上。
前列腺液(EPS)检查:白细胞大量者13例,(+++)21例,(++)25例,(+)9例。
前列腺指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压痛,部份患者伴肿大或有结节。
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无前列腺增生。
2 辨治湿热下注型证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黄或赤。
会阴、少腹胀痛不适。
尿道口滴白色粘液。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血、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部份显现脓细胞。
EPS常见白细胞(++)以上,卵磷脂小体减少乃至消失。
前列腺指诊:压痛明显,腺体饱满肿大,较易压出前列腺液。
治拟: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药用、黄柏、大血藤、土茯苓、苦参、冬葵子、王不留行、车前子、白花蛇草、败酱草、橘核等。
瘀热互结型证见尿痛,尿少而黄,频而涩。
小腹、会阴及睾丸胀痛。
伴腰痛,下肢肌肉、关节酸痛。
舌质紫黯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血、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EPS常见白细胞(+)~(++)以上,或有红细胞。
前列腺指诊:压痛明显,腺体质硬、表面不平或有结节。
治以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药用丹参、炮甲珠、三七、红花、莪术、川牛膝、瞿麦、王不留行、冬葵子、车前子、橘核等。
脾肾阳虚型证见尿痛、尿频、尿清、夜尿增多,尿后滴白色粘液,部份患者显现阳痿、早泄或遗精。
伴畏寒、腰膝酸软,下肢乏力。
舌质淡胖苔少,脉沉弱。
血常规无异样、尿常规白细胞(+)以上。
EPS常见白细胞(+)以上,卵磷脂小体少。
治以补益脾肾、温阳固精。
药用肉苁蓉、鹿茸、仙灵脾、党参、补骨脂、杜仲、地龙、淫羊藿、冬虫夏草等。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一、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导读:前列腺炎是指各种因素导致前列腺急性或慢性的炎症,是中医男科学领域的常见病【概述】前列腺炎是指各种因素导致前列腺急性或慢性的炎症,是中医男科学领域的常见病,青壮年、老年皆可罹病。
其特点是起病缓慢,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属中医学“淋证”、“尿浊”等病症范畴。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腰骶部疼痛,乏力,泌尿系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尿混浊,尿后滴白,(尿道口有白色黏液溢出,尤以大便之后),严重者伴生殖系症状,如阳萎、早泄、遗精、滑精、性欲减退、神疲乏力等。
疼痛症状,如会阴部胀痛,坠痛,腰骶部疼痛,下腹部疼痛,睾丸胀坠痛。
诊断主要依据为直肠指诊;指检时,前列腺,腺体略增大,质地软硬不一、压痛明显,表面欠光滑,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HEE(白细胞)大于10个以上;或查见脓细胞磷脂小体极少或无;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检出致病菌者。
【病因病机】前列腺炎属中医淋证,尿浊范畴。
本病多因过食醇酒厚味,生活起居不慎,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蕴,下注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焦湿热表现,由于肝失条达,气血失和,经脉不利,膀胱气化失司,而致水液运行失常。
急性期以实证为,,,多。
若急性前列腺炎日久失治,或因房劳不节,忍精不泄,或有手淫恶习,劳伤肾精,而转成慢性者,多属肾阴耗伤,阴损及阳亦可导致命门火衰。
【辨证论治】本病初起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则以滋补肾阴或温补肾阳为主,亦须兼顾肝脾。
根据临床表现分型辨治、分急性和慢性辨治。
(一)分型辨治1.湿热型症状:可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道灼热不适,终末尿混浊,或大便努挣后尿道有较多乳白色分泌物流出,甚或流出脓性分泌物。
或伴血尿,小腹或会阴部酸胀掣痛,或有烧灼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利湿热,化浊解毒。
方药:方取八正散合三妙丸加减。
处方:忍冬藤30克,川萆薢15克,扁蓄瞿麦各15克,蒲公英。
败酱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0克,川牛膝15克,木通10克,甘草8克。
前列腺炎的中医案例
前列腺炎的中医案例
病案:某男性,35岁,患前列腺炎多年。
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性欲下降等。
曾到医院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
近期来中医诊所求治,经详细问诊及望、闻、问、切四诊后,诊断为阳虚湿热型前列腺炎,并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治疗方案:补肾固阳、清热利湿为主要治疗方向,具体方剂为参附地黄汤加减及牡蛎、白术、泽泻等中药调理。
治疗过程及效果:连续服药一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减轻,性欲也有所恢复。
再次到诊时,仍按原方剂加减进一步调理,随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
讨论: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的“淋病范畴”,主要因为湿热、寒湿、瘀血等导致气血不畅、局部阻滞所致。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如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明确为阳虚湿热型前列腺炎,因此选择了参附地黄汤加减等方剂进行治疗,旨在补肾固阳、清热利湿,从根源上解决患者的问题。
中药调理对于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没有明显副作用,而且在治疗完成后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方剂
1 / 4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方剂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阻遏,气血瘀滞。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化瘀。
【方名】清利理化汤。
【组成】川楝子10克,川牛膝10克,刘寄奴10克,桃仁10克,甘草10克,黄柏10克,小茴10克,苡仁20克,白芍20克,败酱草30克,熟附子3克,瞿麦15克,玄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余xx方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泻浊。
【方名】萆分清饮。
【组成】川萆6克,黄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参4.5克,白术3克,莲子心2.1克,车前子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学心悟》卷四。
中药处方(二)2 / 4【辨证】xx火旺,真阴不足,虚火有余。
【治法】滋阴清热,xx淋。
【方名】化阴煎。
【组成】生地黄6克,熟地黄6克,牛膝6克,猪苓6克,泽泻6克,黄柏6克,知母6克,绿豆9克,龙胆草4.5克,车前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xx》卷五十一。
中药处方(三)【辨证】肾虚水停。
【治法】补肾利水,泻浊分清。
【方名】固精导浊方。
【组成】萆12克,茯苓12克,菟丝子12克,淮山药12克,车前子12克,沙苑蒺藜18克,益智仁9克,牛膝9克,泽泻9克,乌药6克,石菖蒲6克,甘草梢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杂志》。
中药处方(四)【辨证】痰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导滞。
【方名】前列腺汤。
3 / 4【组成】丹参10克,泽兰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4.5克,乳香4.5克,没药4.5克,王不留行10克,青皮6克,川楝子6克,小茴香3克,白芷6克,败酱草20克,蒲公英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外科学》。
中药处方(五)【辨证】xx火旺。
【治法】滋肾清热。
【方名】xxxx。
【组成】生山药30克,生芡实90克,知母9克,真阿胶9克,生白芍9克。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治疗;临床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其病程长,日久不愈,并发症多.给广大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至今尚无有效根治方法。
我们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系在我院就诊的病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其中30-40岁者35例,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20年,其中1-10年者40例。
2诊断标准1、症状:尿频、残尿感、会阴及肛门周围疼痛不适。
2、前列腺触诊:表面不平或不对称,可触及不规则的炎性硬结、压痛、质地失去了正常的均匀的弹性;3、前列腺液检查:wbc﹥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前列腺ph值﹥6.8,前列腺液取不到时可以取精液检查。
wbc﹥5个/hp。
即可诊断。
本组50例均符合上述标准,同时除外急性前列腺炎。
3治疗方法本组50例均采用中药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基本方:熟地20ɡ、知母15ɡ、肉桂10ɡ、当归12ɡ、白芍30ɡ、黄芪30ɡ、萆解25ɡ、蜈蚣2条、牛膝30ɡ、石菖蒲8ɡ、蒲公英30ɡ、甘草6ɡ。
辩证加减:1、湿热证:加车前子12ɡ、扁蓄15ɡ、矍麦15ɡ、滑石30ɡ、木通10ɡ;2、肾虚证:加枸杞15ɡ、山药30ɡ、乌药10ɡ、益智仁10ɡ、莬丝子15ɡ、仙灵脾30ɡ;3、血瘀症:加三棱10ɡ、莪术15ɡ、荔枝核30ɡ、穿山甲10ɡ、王不留行10ɡ、元胡10ɡ;4、中虚证:加党参30ɡ、白术15ɡ、茯苓15ɡ、陈皮10ɡ、灸升麻6ɡ。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共约600ml分三次口服,30天为一疗程。
疗程间歇休息2-3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4疗程标准4.1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前列腺液检查连续2次(间隔一周以上)正常,肛门指诊压痛消失。
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前列腺液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减少1/2以上,肛门指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治疗;临床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其病程长,日久不愈,并发症多.给广大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至今尚无有效根治方法。
我们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系在我院就诊的病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其中30-40岁者35例,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20年,其中1-10年者40例。
2诊断标准
1、症状:尿频、残尿感、会阴及肛门周围疼痛不适。
2、前列腺触诊:表面不平或不对称,可触及不规则的炎性硬结、压痛、质地失去了正常的均匀的弹性;
3、前列腺液检查:wbc﹥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前列腺ph值﹥6.8,前列腺液取不到时可以取精液检查。
wbc﹥5个/hp。
即可诊断。
本组50例均符合上述标准,同时除外急性前列腺炎。
3治疗方法
本组50例均采用中药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基本方:熟地20ɡ、知母15ɡ、肉桂10ɡ、当归12ɡ、白芍30ɡ、黄芪30ɡ、萆解25ɡ、蜈蚣2条、牛膝30ɡ、石菖蒲8ɡ、蒲公英30ɡ、甘草6ɡ。
辩证加减:1、湿热证:加车前子12ɡ、扁蓄15ɡ、矍麦15ɡ、
滑石30ɡ、木通10ɡ;2、肾虚证:加枸杞15ɡ、山药30ɡ、乌药10ɡ、益智仁10ɡ、莬丝子15ɡ、仙灵脾30ɡ;3、血瘀症:加三棱10ɡ、莪术15ɡ、荔枝核30ɡ、穿山甲10ɡ、王不留行10ɡ、元胡10ɡ;4、中虚证:加党参30ɡ、白术15ɡ、茯苓15ɡ、陈皮10ɡ、灸升麻6ɡ。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共约600ml分三次口服,30天为一疗程。
疗程间歇休息2-3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4疗程标准
4.1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前列腺液检查连续2次(间隔一周以上)正常,肛门指诊压痛消失。
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前列腺液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减少1/2以上,肛门指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
3、无效:症状、体征及前列腺液检查无明显变化。
5治疗结果
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本组50例经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12例(占24%),有效35例(占70%),无效3例(占6%)。
总有效率94%,对35例有效病人随访1年,30例无复发,5例复发中全部有饮酒行为,3例有不洁性交史,经用上述方法继续治疗2-4个疗程后痊愈。
6典型病例
赵xx,男,35岁,自述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2年,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多次:wbc(-),卵磷脂小体(+~++)。
一月前出现早泄,于2010年4月14日就诊,肛门指诊:前列腺体积稍增大,质地偏硬,有多个小结节,按摩后前列腺液少.
伴头晕,乏力,腰骶及会阴部隐痛不适,舌质暗红有瘀点,苔少,脉细涩.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为血瘀证.方以: 熟地20ɡ、知母15ɡ、肉桂10ɡ、当归12ɡ、白芍30ɡ、黄芪30ɡ、萆解25ɡ、蜈蚣2条、牛膝30ɡ、石菖蒲8ɡ、蒲公英30ɡ、三棱10ɡ、莪术15ɡ、荔枝核30ɡ、穿山甲10ɡ、王不留行10ɡ、元胡10ɡ、甘草6ɡ。
服药4剂后症状缓解,继续服药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7讨论
本病属中医“精浊”、“淋病”等范畴,求治于中医的患者,往往是在西医多方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转而求治于中医,其证候大多虚实寒热错杂,本病发病部位主要责之于肝肾二脏,肝主气血之疏畅,主筋、前阴为宗筋汇聚之所,肝脉绕阴器。
肾藏精,主发育生殖,开窍于前后二阴,笔者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之病理关键,总属本虚标实。
其病机则是下焦湿热蕴结不去,日久则瘀阻脉络,损伤肾气,肾气受损则气化不利,气不化水则更加助湿生热,气不行血更使脉络阻滞而为瘀,如此循环往复则使病程缠绵难愈。
其中肾元虚弱为病之本,湿浊痰瘀为病之标,病程缠绵难愈的根本在于肾虚气化障碍,故在治疗上应标本兼治,消补兼施,调补肝肾与清热化湿,通精化瘀相辅相成,发挥中医复方、大方的特长,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方中熟地益肾固精,知母滋肾水而充阴,辅以肉桂助阳,阴得阳化,则膀胱气化有力,小便通畅,黄芪、甘草益气培本,以上诸药治其虚。
萆解为分清降浊之要药,蒲公英清热利湿,解毒散结,当归、三棱、莪术、荔枝核、穿山甲、王不留行、元胡活血化瘀,
行气通络,蜈蚣味辛微温,主入肝经,“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
为疏经活络,畅达筋脉之品,白芍养血柔肝,牛膝引诸药直达阴部,配伍熟地更能补肝肾,强腰膝。
因病灶在阴晦之处,非用香窜之品不能透达病所,故用石菖蒲,“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利九窍,逐痰消积”。
诸药合用,共奏通经化瘀,活血通络,畅达肝肾经脉之功,且方中诸药消补并行,祛邪力强又于正气无损,可谓切中病机,方证合拍,配合辩证加减最终使湿热去,肾关固,瘀血消而诸症可愈,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酌服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