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病理切片报告是什么
病理切片报告是什么病理切片报告是一种由病理学家撰写的文档,用于描述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和诊断。
它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以“step by step”的思路,详细解释病理切片报告的内容和过程。
第一步:病理切片的制备病理切片的制备是病理学家进行病理诊断的首要步骤。
通常,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采集组织样本,如肿瘤、肌肉或器官等。
这些样本随后会被送往病理科实验室进行处理。
在实验室中,组织样本将被固定、切片和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第二步:观察切片一旦切片制备完毕,病理学家将使用显微镜来观察样本。
通过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对焦,病理学家能够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微结构。
这些结构包括细胞核的形状、大小和染色质的分布,以及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特征。
观察切片的过程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来解释观察到的细节和特征。
第三步:描述和测量一旦病理学家完成了对切片的观察,他们将开始撰写病理切片报告。
报告的第一部分通常是关于样本的基本信息,例如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送检日期。
接下来,病理学家会详细描述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
例如,他们可能会描述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如核的大小、形状、染色质的分布和核仁的情况。
此外,他们还会描述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特征,如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胞质的颜色和质地等。
除了描述性的内容,病理学家还可能进行一些测量,例如测量细胞的大小、核-浆比等。
第四步:诊断和建议病理切片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通常是病理学家的诊断和建议。
在这一部分,病理学家会根据他们的观察和分析,对样本进行诊断,并提出治疗建议。
诊断可以是良性、恶性或不确定性的。
此外,病理学家还会就治疗方法和进一步的检查提出建议,以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结病理切片报告是一份详细描述组织样本显微观察结果和诊断的文档。
它通过一系列步骤,包括病理切片的制备、观察切片、描述和测量,最终得出诊断和建议。
病理切片报告对于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它为医疗团队提供了基本的病理学信息,帮助他们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辽宁中学动物病理学切片制作方法
辽宁中学动物病理学切片制作方法辽宁中学动物病理学切片制作方法1、准备物料:(1)酒精、棉签;(2)称重秤;(3)即热式布氏板;(4)切片机;(5)定点刀;(6)折刀;(7)折刀夹;(8)切片刮刀;(9)石蜡制备溶液;(10)热油;(11)灭菌土;(12)石蜡;(13)水;(14)玻璃板;(15)石蜡切片材料;2、切片制备:(1)经酒精杀菌后,取称重秤,将实物装载在秤上称重;(2)使用定点刀将实物剖切,且其厚度大致相等,以确保切片均匀厚度;(3)取出热油,将折刀夹和折刀放入其中,直至铬钢折刀夹及折刀油温温宜(50-55度);(4)使用折刀夹将切片按要求粘贴在热油中,折刀夹放置在板上,其余步骤依次完成;(5)将热油倒入热油容器中,并保持恒温,折刀夹和折刀放入其中内;(6)用切片刮刀将切片从容器中抽出,将其置于玻璃板上;(7)将切片置于热油容器中,热油温度在50-55度;(8)将无菌冰箱内的石蜡制备溶液放入容器中,使其充分溶解;(9)将切片置于石蜡溶液中,置于室温进行24小时固化;(10)将切片取出,放入熔石蜡中,置于水浴锅中,温度维持在60-70度,持续18小时;(11)将切片取出,放入灭菌土中,冷却至常温后,打开水浴锅即可。
3、注意事项:(1)使用切片机时,应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完成;(2)切片刮刀应清洁,操作时应确保安全;(3)在折刀夹上不要放入金属件,以免危险;(4)热油温度应该保持在50-55度,避免对实物造成损害;(5)石蜡溶液的温度应维持在室温下;(6)在熔石蜡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石蜡溢出;(7)把切片从灭菌土中取出时,应慢慢拉出,以免折断;(8)熔石蜡时的温度应该保持在60-70度,以免熔石蜡过高造成实物烧毁。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织病理切片是临床病理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具体步骤。
1. 标本采集:在进行组织病理切片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标本采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决定需要进行组织切片检查的部位,并采集相应的组织标本。
常见的标本包括活检标本、手术标本等。
2. 标本固定: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4%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等。
3. 标本包埋:固定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包埋处理,即将组织标本置于蜡块中,以便进行切片。
包埋可以帮助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和形态结构。
4. 组织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即组织切片。
组织切片的厚度通常为3-5微米,切片时需要使用显微镜预先调整刀片角度和大小。
5. 组织染色:切割好的组织切片需要进行染色处理,以凸显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特征。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伊红染、嗜酸性粒染、埃曼若染、普鲁斯染等。
6. 组织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可以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核的大小和形态等特征,医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
7. 病理诊断:最终根据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明确患者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
第二篇示例:组织病理切片是病理学检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组织切片的制备,医生可以观察组织的形态结构,从而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下面将介绍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步骤。
第一步:标本采集组织病理切片的第一步是采集标本。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组织采集,通常是通过手术或活检的方式获取组织标本。
采集的标本要求完整、清晰,以确保后续的切片制备质量。
第二步:固定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固定的目的是使细胞和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等不能再发生变性、氧化或降解,防止组织腐败和细胞溶解。
动物病理玻片制作方法
动物病理玻片制作方法一、引言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在动物病理学研究中,制作病理玻片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动物病理玻片的制作方法。
二、材料准备制作动物病理玻片所需的材料包括:1. 动物组织标本:包括取自动物器官的组织块或细胞涂片等。
2. 石蜡:用于包埋组织标本。
3. 切片机:用于切割组织标本的切片机器。
4. 玻片:用于固定切割好的组织标本。
5. 碱性溶液:用于去除石蜡。
6. 脱水溶液:用于去除水分。
7. 染色剂:用于染色组织切片。
8. 封片剂:用于封闭组织切片。
三、制作步骤1. 组织标本固定:将取自动物器官的组织块或细胞涂片等进行固定,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和缓冲形式的乙醛等。
2. 组织标本包埋:将固定好的组织标本放入石蜡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使其逐渐渗透并替代组织中的水分,最终形成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
3. 组织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标本放入切片机中,用刀片切割成薄片,通常为4-6微米。
4. 切片处理:将切好的组织标本片放入碱性溶液中,去除石蜡。
5. 脱水处理:将去除石蜡的组织标本片放入脱水溶液中,逐渐去除水分。
6. 染色:将脱水处理后的组织标本片放入染色剂中,使其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有血液学常用的伊红染色和组织学常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等。
7. 清洗:将染色好的组织标本片放入清水中洗涤,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8. 封片:将清洗干净的组织标本片放入封片剂中,再放入加热的平台上,使其干燥并形成封闭的玻片。
四、注意事项1. 在制作病理玻片的过程中,要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尘。
2. 切片机的刀片要保持锋利,以确保切割出的组织标本片薄而均匀。
3. 染色剂的选择要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不同的染色剂可以突出不同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
4. 制作玻片时,要注意标本的编号和记录,以免混淆和丢失。
5. 制作好的病理玻片要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和损坏。
五、结论动物病理玻片的制作是动物病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
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
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
切取的工具要清洁。
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
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
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
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
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
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
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
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
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
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
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
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
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
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简介病理切片是病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制作过程步骤1:组织取材•选择适当的组织进行切片制作;•确保组织样本取材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步骤2:固定组织•使用合适的固定剂固定组织样本,如福尔马林;•确保固定时间和固定剂的浓度符合要求。
步骤3:脱水与清洁•将固定的组织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脱水处理;•清洁组织以去除固定剂和杂质。
步骤4:组织包埋•将脱水的组织置于熔蜡中进行包埋;•确保组织完全包裹,避免产生气泡。
步骤5:切片制作•使用专用的切片机将包埋的组织切成薄片;•控制切片的厚度和形状,确保质量。
步骤6:染色•使用合适的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如血液样本使用血液染色剂;•控制染色时间和染色剂的浓度,确保染色效果。
步骤7:封片•将切片放在载片上,使用专用胶水将其封闭;•确保切片和载片的牢固性。
步骤8:质量控制•检查切片的质量,包括切片厚度、染色效果等;•确保切片符合病理学的要求。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安全•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福尔马林。
注意事项2:操作规范•按照病理切片制作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遵守操作规范,减少操作失误的风险。
注意事项3:仪器维护•定期对切片机等相关仪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减少故障的风险。
注意事项4:质量控制•对制作的病理切片进行质量控制,如切片的厚度、染色的均匀性等;•确保制作出的病理切片符合质量要求。
注意事项5:记录保存•对制作的病理切片进行记录,包括样本信息、制作过程、染色方法等;•妥善保存记录,方便后续查阅和追溯。
结论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操作和控制。
同时,要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范、定期维护仪器,并进行质量控制和记录保存。
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病理切片,为病理学的研究和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病理标本取材切片流程图
取材进程
固定剂:甲醛
脱水剂:各类梯度酒精
透明试剂:二甲苯
标本固定:12-24小时
标本脱水:每级乙醇3-24小时;无水乙醇小时
标本透明:各小时 (二甲苯一、二甲苯2)
标本浸蜡:小时 熔蜡温度操纵在62°C-65°C 之间
取出组织,切成大小
固定剂
浸蜡
包埋框包埋
制成蜡块
切片进程:载玻片、盖玻片之前行多聚赖氨酸、清洗等处置;切片厚度:3-6μm ;45°C水浴锅行展片;37°C烤片
二甲苯脱蜡,各15min
乙醇脱水,各3-5min
苏木精染色5-10min
(依照切片厚度、苏木精溶液的新旧把握染色时刻) 盐酸乙醇分化
1-3s (分化时刻依照溶液新旧程度)
淡氨水 1-2S
伊红染色 3-5min (依照切片厚度、伊红溶液的新旧把握染色时刻) 乙醇脱水,各3-5min
二甲苯透明,各15min
中性树胶封片。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织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科学,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而组织病理切片是组织病理学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切割组织标本并染色,可以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而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组织病理切片的步骤是一个繁琐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具体步骤。
1. 标本获取:组织病理学的切片首先需要获得病理标本,这通常通过组织活检或手术取材来完成。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标本获取。
2. 组织固定:标本获取后,需要立即将组织标本放入10%的甲醛或其他固定剂中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形态的完整性。
固定后的组织标本可以长期保存,并且能够在病理切片的过程中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
3. 组织处理:固定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脱水、清洁和浸蜡等处理,以使组织标本透明并且易于切割。
这一步通常需要用到甲醇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以及蜡浸渍处理。
4. 组织包埋:处理完的组织标本需要放入蜡液中进行包埋,以便于切割。
在包埋过程中,需要正确定位组织标本,并使其固定在蜡块中。
5. 组织切割:包埋后的组织标本需要用微切片机切成薄片,厚度通常在3-5微米左右。
切片时需要保持切割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以便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6. 组织染色:切割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染色,以显示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赖氏染色、简单染色和特异性染色等。
7. 组织固定:染色后的组织切片需要进行固定,以保持染色的效果。
通常用乙醇和甲醇进行脱水和抗褪色处理。
8. 组织观察:固定后的组织切片可以放入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医生可以通过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来做出诊断。
组织病理切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织病理学技术,通过对组织标本的切割和染色,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您对组织病理切片的步骤有更深入的了解。
病理切片无法确诊原因
病理切片无法确诊原因病理切片是病理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步骤,病理切片通常被分为固定标本、取材、脱水、浸蜡、染色,而制作一张质量好的切片是非常考验技术的,如果在制作的环节中出现了一些差错,就很容易影响到最终诊断的结果,从而导致误诊。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导致病理切片无法确诊的原因有哪些。
1.什么是病理切片通过活检取出来的细胞组织,通过甲醛对其进行固定、脱水、石蜡包埋等各种操作后,然后再将其切成非常薄的切片,再通过贴片、烤片、拖蜡、染色后才能通过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其中染色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细胞组织的不同结构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而便于观察,在对细胞组织进行染色之后,可以在显微镜下显示出各种类型不同的细胞,并且细胞在经过染色之后可以使其保存的时间变长,后期如果需要对其重新进行观察时,可以很方便的拿出来进行观察。
1.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人体所有部位的组织切片制作的过程都大同小异,首先医生要对患者病变区域的组织细胞作为病理切片的标本,然后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
一般来说小标本通常采取全部包埋,而大标本则对局部病变组织进行包埋,将这些标本切成合适的大小,一般来说组织应该切成长2cm,宽2cm,厚0.2cm,这个尺寸大小是最为理想的,这样才能将整个组织固定在住,并将固定液全部渗透进去,然后将其拿出,对该标本进行脱水处理,要注意脱水不能过度,要不然会导致标本变干、变脆,随后用石蜡将其包埋起来,最后再用专业的机器对其进行石蜡切片,在将这些石蜡切片进行染色,主要是为了分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和形态,然后用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优良质量的病理切片是病理诊断的主要核心,只有做出质量高的病理切片,才能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并且有研究显示,在医院对疑难杂症进行会诊时,60%以上的几率不是说诊断该类疾病非常的困难,而是病理切片过程中的失误而导致的,所以提高病理切片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1.病理切片无法确诊的原因由于现在患有癌症的人群比较多,检查的方式也很多,因此不能只单纯靠一种检查方式来对病情进行确诊,而患者在进行病理切片后无法确诊的原因也有很多种,一是自身症状和癌变区域的不明显,从而无法诊断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结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可以去进行一些别的检查,来对自身的症状进行判断。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1、7、1 修整组织将手术切取得乳腺肿瘤切成一个平整面,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便固定剂穿透与组织脱水等操作,通常以10 mm×10 mm×3mm或5mm×5mm×3mm为宜。
找到不同得部位切取2块,以备后用。
1、7、2 组织洗涤组织经修整后,组织中得福尔马林等必须冲洗干净,尤其就是含有重金属得物质存在。
因为残留在组织中得福尔马林,有得不利于染色,有得产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所以组织修整后应冲洗12h左右。
1、7、3 组织脱水组织经洗涤后,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由于水与石蜡不能互溶,所以必须将组织中得水分除去。
80%乙醇溶液:2h95%乙醇溶液:1h95%乙醇溶液:1h100%乙醇溶液:30min100%乙醇溶液:30min1、7、4 组织透明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
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得透明状态。
二甲苯Ⅰ:30min二甲苯Ⅱ:10min1、7、5 组织浸蜡浸蜡得目得就是除去组织中得透明剂(如二甲苯等),使石蜡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饱与程度以便组织包埋。
浸蜡时间根据组织得透蜡时间较长,需3h左右。
浸蜡应在恒温箱内进行,并保持箱内温度在55℃左右,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脆。
石蜡Ⅰ:1h石蜡Ⅱ:1h。
石蜡Ⅲ:1h1、7、6 组织包埋将经过透蜡得组织连同熔化得石蜡,一起倒入容器内,然后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立刻凝固成蜡块得过程。
包埋时,将纸盒放在温箱旁边,用镊子夹取组织平放于纸盒底部,,再用温镊子轻轻拨动组织,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得蜡杯,沿壁倒入包埋用得纸盒中,速度要慢。
待石蜡凝固(约30min)后放入冰箱保鲜层内以备后用。
包埋时应根据组织材料、切片厚度、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熔点得石蜡,新得石蜡一般要熬顿几次,以免石蜡固定后有气泡,影响切片。
用于包埋得石蜡得熔点在50~60℃之间。
肝脏切片制备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肝脏切片制备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简介肝脏切片制备是研究肝脏病理学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观察肝脏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
本文档旨在提供肝脏切片制备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帮助研究人员正确进行肝脏病理学研究。
2. 操作流程2.1 标本采集- 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或人体标本进行研究。
- 使用无菌器械采集肝脏标本,注意避免任何污染。
2.2 组织固定- 将采集的肝脏标本放入含有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的中,固定时间一般为24小时。
2.3 组织处理- 从固定的肝脏标本中取出小块样品,去除多余的脂肪和结缔组织。
- 将样品逐渐浸入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完成脱水处理。
- 将样品逐渐浸入不同浓度的蜡溶液,完成包埋处理。
2.4 切片制备- 使用旋转式切片机将包埋的肝脏样品切成薄片,厚度一般为5微米。
- 将切好的肝脏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2.5 染色处理- 使用适当的染色剂(如血液学染色剂、免疫组化染色剂等)对肝脏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突出组织结构和病变。
2.6 封片- 将染色后的肝脏切片覆盖玻片,使用合适的封片剂将其封闭。
- 将封好的肝脏切片标记并储存在适宜的条件下。
3. 评分标准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分标准示例:3.1 病理评分- 根据病理学特征对肝脏切片进行评分,如纤维化程度、变性程度、肿瘤分级等。
3.2 组织结构评分- 根据肝脏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细胞排列的规律性等对切片进行评分。
3.3 免疫组化评分- 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肝脏切片中特定标志物的表达程度进行评分。
3.4 血液学评分- 根据血液学染色结果对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进行评分。
请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制定适合的评分标准,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分和分析。
以上是肝脏切片制备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
根据实际操作需求,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任何操作前,请确保已具备相关安全常识和操作技能,并遵守实验室规范和伦理要求。
病理切片制作流程
固定标本。
从患者患处取下的标本应立即进行固定,通常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依标本大小而定,大标本需浸泡24-48小时,小标本需浸泡6-8小时。
病理取材。
病理医生通过检查标本,找到病变部位,并切取典型病变组织,切取的组织块应放入特定的包埋盒内并编号。
脱水、透明、浸蜡。
组织经过梯度酒精脱水,以置换出组织中的水分,随后经二甲苯透明处理,最后浸泡在液体石蜡中,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小时。
组织包埋。
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的组织被放入融化的石蜡中,待石蜡冷却凝固后,组织被石蜡包裹形成蜡块,这个过程称为包埋。
切片制备。
使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2~5微米厚的薄片(如300张纸的厚度),这些切片被放入45℃的温水中展平后,捞在涂有防脱剂的载玻片上,随后进行染色。
染色和封片。
对切片进行HE染色,这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首先进行二甲苯脱蜡,然后经过不同梯度的酒精水化,使用苏木素染液进行细胞核染色,随后用伊红进行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染色,最后用酒精脱去余色,二甲苯透明,完成染色过程。
封片时,在玻片上滴加一滴中性树胶,覆盖上清洁的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
病理科切片流程
病理科切片流程在医院里,有一个神秘的科室,那就是病理科。
这里就像是一个微观世界的侦探所,而切片则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病理科切片的流程,那可真是一个既严谨又有趣的过程。
当一份组织样本被送到病理科时,就像一个神秘的包裹被送到了侦探们的手中。
病理科的医生们就像一群经验丰富的侦探,他们首先要对这个样本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登记。
这个过程可不能马虎,就好比你收到一个珍贵的礼物,你得先看看包裹有没有破损,里面的东西是不是完整的。
医生们会查看样本的来源、患者的基本信息等,这就像是给这个神秘包裹贴上专属的标签,确保它不会被弄混。
接下来就是取材的环节啦。
这就像从一块大蛋糕里切出最关键的那一块。
医生会使用专门的工具,在样本上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这个时候啊,他们就像是技艺精湛的厨师,知道哪一块肉最嫩、最能代表这道菜的风味。
而且呀,这可不是乱切的哦,医生们心里都有一本“食谱”,知道什么样的病症可能在哪个部位表现得最明显。
旁边的助手呢,就像个小徒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偶尔还会问一句:“师傅,为啥选这块呀?”医生就会耐心地解释:“你看啊,这部分的组织看起来颜色不太对,很可能有问题,就像蛋糕上那块有点发黑的地方,说不定就有坏东西在里面呢。
”取材之后就是固定啦。
固定就像是把时间定格在那一刻。
把取好的组织块放到固定液里,这个固定液就像一个魔法药水,能让组织保持它原来的模样。
这时候医生们可不敢大意,要是固定不好,就像照片没拍清楚一样,后面的检查可就全乱套了。
“哎呀,这固定液的量可得控制好啊。
”医生一边操作一边自言自语。
助手在旁边也赶紧帮忙检查,就像两个守护宝藏的卫士,小心翼翼地确保固定的过程万无一失。
脱水这个环节呢,就有点像把湿衣服晾干的过程。
不过这可比晾干衣服复杂多了。
组织要经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就像经过一道道关卡。
这个过程得慢慢来,急不得。
要是脱水太快或者不完全,那组织就像一块没晾干的布,皱巴巴的,影响后面的切片制作。
病理标本切片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
病理标本切片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病理标本切片技术是病理医师在进行组织学检查时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准确的切片能够为医师提供可靠的病理诊断依据,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病理标本切片技术的基本步骤,并探讨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病理标本切片技术1. 标本固定:在标本切片之前,首先需要对标本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最常用的固定方法是使用10%的缓冲福尔马林溶液,它能够稳定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并防止标本的腐败。
2. 组织包埋:标本固定后,需要将组织进行包埋,以便进行切片。
常用的包埋材料是石蜡,它具有良好的剪切性和切片质量,同时能够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3. 切片制备:在进行切片制备时,需要使用病理切片机。
将固定和包埋后的标本切割成薄片,通常为4-6微米,然后将切片浸泡在水中,以去除石蜡。
4. 着色处理:切片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着色处理,以突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
二、质量控制方法1. 切片质量评估:在进行病理标本切片之前,需要评估切片质量。
检查切片是否有褶皱、刀痕等损伤,是否有细胞和组织变形等问题。
如果切片质量不合格,将会影响到后续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2. 标本固定时间:标本的固定时间对切片结果有重要影响。
过短的固定时间可能导致组织未固定,形成空洞或伪装的结构;而过长的固定时间可能导致组织的变性和破坏。
因此,需要根据标本的性质和大小,合理控制固定的时间。
3. 标本包埋:包埋过程中,需要保证标本的位置正确,不得有错位或倾斜。
同时,还要确保标本与包埋材料充分接触,避免形成气泡和缺陷。
4. 切片厚度:切片厚度对病理诊断结果有影响。
切片太厚可能导致组织结构不清晰,难以解读;而切片太薄则可能导致组织薄弱或断裂。
因此,在切片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切片的厚度。
5. 染色效果:染色效果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可见度和诊断结果。
因此,在进行染色处理时,需要注意染料的浓度和染色时间,以保证最佳的染色效果。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一)实验原理: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能较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可用于观察、描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而且HE切片可较长时间保存,被称为常规染色方法。
(二)实验步骤:一、制作切片1、取材、固定:取小鼠肾脏组织适当大小,并且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瓶中保存。
2、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与包埋组织固定后还需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才能制成蜡块,进行石蜡切片。
脱水是指用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
组织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使石蜡浸入组织块。
在此过程中,因组织块中的水分被溶剂所取代,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
组织染色后也要进行透明。
最常用的透明剂为二甲苯,处理时间为30min左右。
组织经透明后在溶化的石蜡内浸渍的过程称浸蜡。
用其他浸透剂(如火棉胶、碳蜡和明胶等)渗入组织内部的过程称为浸透或透入。
为使石蜡充分渗入组织块中,常需经过3小时的浸渍,期间需更换3次石蜡。
一般用于浸蜡的石蜡熔点为52-56℃。
组织块经过浸蜡或浸透,用包埋剂(石蜡、火棉胶、碳蜡和树脂等)包起的过程称包埋,包埋后便制成含组织的块。
这种包埋块可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有利于切成薄片。
石蜡包埋是病理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包埋方法。
用于包埋的石蜡熔点一般为60℃左右。
但在有些情况下,如某些酶染色时,则需采用低温石蜡包埋,以保存组织内酶的活性。
3、切片、制片石蜡切片常用的切片机有轮转式切片机和平推式切片机,以前者为多用。
切片厚度一般为3-5μm。
切片时先将组织片平摊于一块玻璃上,迅速滴加30%的酒精水溶液使组织片完全展开,再移入40℃恒温热水器中。
也可直接将组织切片移入40℃的恒温热水器中,待组织片完全展开后将其贴附于载玻片上,经56-60℃烤片30-60min后即可进行染色。
二、HE染色1. 二甲苯脱蜡2×10 min;2. 无水乙醇洗去二甲苯2×5min;3. 95%、80%乙醇各l0 min,自来水洗l min(不要让急水直接冲至载玻片上的组织),蒸馏水洗1min;4. 苏木素染色4 min,自来水洗2 min;5. 1%盐酸酒精分化20 s(镜下控制),自来水洗2 min;6. 1%稀氨水返蓝30s(镜下控制),自来水洗2分钟,蒸馏水洗1min;7. 伊红染色90s;8. 80%乙醇脱水10s,95%酒精10s,无水乙醇5min;9. 无水乙醇10min;10.二甲苯2×10 min;11.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封片。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一、引言病理切片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组织标本的切割和染色,可以观察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切片制作的过程,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
二、病理切片制作过程1. 标本采集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决定进行组织检查。
在手术或活检过程中,医生会取得一小块患者的组织标本。
这个标本应该是代表性的,并且应该包含足够数量的组织以供分析。
2. 样本固定为了保护组织结构并防止腐败,标本需要被固定。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和乙醛等。
固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但不同类型的组织可能需要不同的固定时间。
3. 组织处理在固定完成后,标本将进行脱水和清洁程序。
脱水是将水从标本中逐渐去除的过程,常用的脱水剂包括乙醇。
清洁程序包括将固定剂和其他可能存在的污染物从标本中去除。
4. 标本包埋在组织处理完成后,标本需要进行包埋。
这一步骤将固定的组织浸入熔化的石蜡中,使其变得坚硬并易于切割。
标本通常通过专用工具和模具进行包埋。
5. 组织切片在标本包埋完成后,使用病理学切片机将固定的组织切成非常薄的切片。
这些切片通常为3-5微米厚,并使用玻璃载玻片收集。
6. 制作玻片切割好的组织切片需要制作成玻璃载玻片,以便于观察。
在玻璃载玻片上涂抹一层特殊的胶水或蛋白质溶液,然后将组织切片轻轻放置在上面。
7. 染色染色是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染色可以增强对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8. 封片在染色完成后,将切片封闭在玻璃载玻片上,以保护切片并延长其寿命。
封片通常使用特殊的胶水或蜡封闭。
9. 制备标签为了方便识别和管理,每个病理切片都需要制作标签。
标签上通常包含患者信息、样本编号、日期和医生签名等。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1.样本采集:必须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 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⑵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 X 2.0cm X 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 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 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 选好组织块的切面: 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 保持材料的清洁: 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 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 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 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 修整组织
将手术切取的乳腺肿瘤切成一个平整面,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便固定剂穿透和组织脱水等操作,通常以10 mm×10 mm×3mm或5mm×5mm×3mm为宜。
找到不同的部位切取2块,以备后用。
1.7.2 组织洗涤
组织经修整后,组织中的福尔马林等必须冲洗干净,尤其是含有重金属的物质存在。
因为残留在组织中的福尔马林,有的不利于染色,有的产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所以组织修整后应冲洗12h左右。
1.7.3 组织脱水
组织经洗涤后,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由于水与石蜡不能互溶,所以必须将组织中的水分除去。
80%乙醇溶液:2h
95%乙醇溶液:1h
95%乙醇溶液:1h
100%乙醇溶液:30min
100%乙醇溶液:30min
1.7.4 组织透明
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
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
二甲苯Ⅰ:30min
二甲苯Ⅱ:10min
1.7.5 组织浸蜡
浸蜡的目的是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如二甲苯等),使石蜡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饱和程度以便组织包埋。
浸蜡时间根据组织的透蜡时间较长,需3h左右。
浸蜡应在恒温箱内进行,并保持箱内温度在55℃左右,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脆。
石蜡Ⅰ:1h
石蜡Ⅱ:1h。
石蜡Ⅲ:1h
1.7.6 组织包埋
将经过透蜡的组织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倒入容器内,然后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立刻凝固成蜡块的过程。
包埋时,将纸盒放在温箱旁边,用镊子夹取组织平放于纸盒底部,,再用温镊子轻轻拨动组织,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沿壁倒入包埋用的纸盒中,速度要慢。
待石蜡凝固(约30min)后放入冰箱保鲜层内以备后用。
包埋时应根据组织材料、切片厚度、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熔点的石蜡,新的石蜡一般要熬顿几次,以免石蜡固定后有气泡,影响切片。
用于包埋的石蜡的熔点在50~60℃之间。
1.7.7 组织切片
(1)从冰箱里拿出蜡块,进行修快
(2)将已固定和修好的石蜡块台木装在切片机的夹物台上。
(3)将切片刀固定在刀夹上,刀口向上。
(4)摇动推动螺旋,使石蜡块与刀口贴近,但不可超过刀口。
(5)调整石蜡块与刀口之间的角度与位置,刀片与石蜡切片约成15度左
右。
(6)调整厚度调节器到所需的切片厚度,先调约为25um,待切平后改为5um。
(7)一切调整好后方可以开始切片。
此时右手摇动转轮,让蜡块切成蜡带,左手持毛笔将蜡带提起,摇转速度不可太急,通常以40-60r/min。
(8)切成的蜡带到10-20cm长时,右手用另一支毛笔轻轻地将蜡带挑起,以免卷曲,并牵引成带,平放在蜡带盒上,靠刀面的一面较光滑,朝下,较皱的一面朝上。
(9)感觉效果较好的蜡片一小段,用单面刀片切取,再放入约43℃的水浴锅中展片,观察切片是否良好。
(10)切片工作结束后,应将切片刀取下用氯仿擦去刀上沾着的石蜡,把切片机擦拭干净妥为保存。
1.7.8 贴片
(1)取清洁的载玻片一片,滴一滴粘片剂于玻片中央,然后用洗净的手指加以涂抹,便成均匀薄层。
(2)然后用载玻片直接去滤已经展开的蜡片,将蜡片贴在均匀的粘片剂薄层上。
注意蜡片光亮平整的一面贴于玻片上,并使之处于稍偏玻片的一端,一端便于后面的染色步骤,另一端便于粘贴标签。
1.7.9 烘片
把载玻片摆好片位置,放在平盘上置于60℃温箱烘干,经过5小时干燥后即可取出存放于切片盒待染。
1.7.10 脱蜡
染色液多数为水溶液,因此,染色前必须将蜡脱去,使切片中的材料由有机相进入到水相。
一般采用二甲苯脱蜡,逐级复水与脱水浸蜡过程正好相反,但是,由于蜡片较薄,所需时间比脱水浸蜡要短的多。
(1)石蜡切片经二甲苯Ⅰ脱蜡10min;
(2)石蜡切片经二甲苯Ⅱ脱蜡10min;
1.7.11 渗水
放入100%、95%、80%等各级酒精溶液中浸泡,再放入蒸馏水中,使水渗进切片组织。
(1)无水乙醇浸泡1min;
(2)无水乙醇浸泡1min;
(3)95%乙醇浸泡2min;
(4)95%乙醇浸泡2min;
(5)80%乙醇浸泡2min;
(6)自来水洗2min;
1.7.12 染色
切片放入苏木精中染色约7min。
染色时间应根据染色剂的成熟程度及室温高低,适当缩短或延长。
室温高时促进染色,染色时间可短些,否则可适当延长时间,冬季室温低时可放入恒温箱中染色。
1.7.13 水洗
用自来水流水冲洗约2min。
冲洗过程中使切片颜色发蓝,此操作要注意流水不能过大,以防切片脱落,并可以随时用显微镜检查见颜色变蓝为止。
1.7.14 分化
就是将细胞质着的色褪去,使细胞核着色更加鲜明,也称分色。
将切片放入1%盐酸乙醇液(盐酸1份+70%乙醇100份)中褪色,见切片变红,颜色较浅即可,约数秒至数十秒钟。
这一步骤是H.E.染色成败的关键,,如分化不当会导致染色不匀,或深或浅,得到的切片染色效果差。
如果染色适中,可取消此步骤。
本次实验操作在0.5%盐酸乙醇中浸泡30s;
1.7.15 漂洗
切片再放入自来水流水中使其恢复蓝色。
低倍镜检查见细胞核呈蓝色、结构清楚;细胞质或结缔组织纤维成分无色为标准。
然后放入蒸馏水中漂洗一次2min。
1.7.16 反蓝
在饱和碳酸锂中浸泡2min;再用自来水洗2min;
1.7.17 复染
用0.5%伊红乙醇液对比染色2~5min。
伊红主要染细胞质,着色浓淡程度应与苏木精染细胞核的浓淡程度相配合,如果细胞核染色较浓,细胞质也应浓染,以获得鲜明的对比。
反之,如果细胞核染色较浅,细胞质也应淡染。
可在伊红乙醇液中滴加数滴冰醋酸助染,促使细胞质容易着色,并且经乙醇脱水时不易褪色。
本次操作伊红染色6min;
1.7.18 逐级脱水
(1)80%乙醇脱水30s;
(2)90%乙醇脱水30s;
(3)95%乙醇脱水1min;
(4)95%乙醇脱水1min;
(5)无水乙醇脱水2min;
(6)无水乙醇脱水2min;
1.7.19透明
将经过脱水后的切片放入纯二甲苯Ⅰ、Ⅱ中各3~5min。
二甲苯应尽量保持无水,应经常更换,或用纱布包无水硫酸铜放入染色缸内吸收水分。
切片如在二甲苯中出现白雾现象,说明脱水未尽,应退回乙醇中重新脱水,否则切片难以镜检。
本次操作为:
(1)二甲苯Ⅰ5min;
(2)二甲苯Ⅱ10min;
1.7.20 封藏:中性树胶封存
切片经染色、脱水、透明后,即可用封藏剂将其封藏起来,目的是永久保存切片,便于镜检。
常用的封藏剂一类为干性封藏剂如中性树胶、加拿大树胶等,另一类为湿性封藏剂如甘油明胶等。
如果切片是经二甲苯透明,则用树胶作为封藏剂,树胶可以用二甲苯稀释至合适的稠度。
如果切片是直接从水中或水溶液中取出,则常用甘油明胶作为封藏剂,可用于短期保存标本。
封藏的方法:封片前应根据材料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盖玻片。
材料透明后,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封藏。
在桌上放一张洁净的吸水纸,将含材料的载玻片从二甲苯中取出放在纸上(切片的一面向上),迅速地在切片的中央滴一滴树胶(千万不能待二甲苯干燥后再进行),用右手持小镊子轻轻地夹住盖玻片的右侧,稍为倾斜使其左侧与封藏剂接角,然后再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产生气泡。
如胶液不足,可以用玻棒再滴一滴树胶从盖玻片边缘补足。
如胶液过多,可在干燥以后用刀刮去,并用纱布蘸二甲苯拭去残留的树胶。
1.7.21镜检
在光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组织切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固定组织所用的固定液要充足,至少相当于标本总体积的5倍以上,标本容器及其口径有适当大小,使标本能原形进行固定,避免使标本遭受挤压。
2)组织块透明在制片中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组织不能透明,其原因可能有脱水未尽、组织太厚、透明时间不够以及与某些组织本身性质有关等。
所以从多方面考虑,尽可能使组织达到透明目的,通常根据透明时间与眼观相结合判断透明程度。
3)凡是陈旧、腐败或干枯的组织不易制成好切片,所以制片过程中要保护好组织。
4)固定失时或固定不当的组织,染色时常出现核染色质着色浅、轮廓不清,出现程度不等的片状发白区。
5)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过度,会造成组织过硬过脆,特别是小动物组织应严格控制。
6)切片刀不锋利,切片时会自行卷起或皱起,不能顺利连成蜡带。
切片刀有缺口,易造成切片断裂、破损、不完整及刀痕等现象,不利于切片和观察。
7)组织切片机各个零件盒螺丝应旋紧,切片刀牢牢固定,否则将会产生振动,以致出现切片厚薄不匀和横皱纹等现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