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再析天津渤海沿岸风暴潮特性及防御减灾对策
![再析天津渤海沿岸风暴潮特性及防御减灾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7ab18dbceb19e8b8f6babd.png)
且还 出现 过 1 内发 生 3次风暴 潮 灾 的现 象 。由此可 见 ,天津 沿 海岸 是 风 暴潮 灾 的 多 发 年 区 ,其 出现 次 数 呈不 断 增加 的趋 势 ( 表 2 。 见 ) 表 2 1 4 — 9 7年风 暴潮 出现次数 及其 与天 文大 潮遭遇统 计表 8 5 19
段 志 华
( 津 市 水 利 局 .天津 ) 天
摘 要
天 津 地 处海 河 流域 尾 闾渤 海 湾 内 ,上游 受洪 水 的 袭 击 , 中有 内涝 ,下 受海 潮 威 胁 .
且 属风 暴 潮 灾 的 多 发 区 。近 几 年 来,进 一 步加 强 了对 风 暴潮 灾 害 的 研 究 及 预报 ,采 取 了 积极 的 防御 减 灾 措 施 ,切 实保 障 了 沿海 经 济 建 设 的 迅猛 发 展 本文 在 对 风 暴 潮灾 害 的严 重 性 、特
4 8 6 86 5 2 7 43
2 ‘ ) ‘ o 2 (、2 tO ¨、lI 2 l、 3 - l 3 4 t ) 7 1 )I< I)Ii7 g - l
2
I
' O
维普资讯
第 1 9卷
第 1期
海
洋
预
报
V Ol 1 N O 1 9.
20 2 年 2月 0
MARNE ! I
! 堡
Fe 2 0 b 0 2
再 析 天 津 渤 海 沿 岸 风 暴 潮 特 性 及 防 御 减 灾 对 策
作 者简 介 :段盎 毕 { 9 " ) 女 , 高级 工程师 15 ・. /
维普资讯
海
洋
预
报
9 卷
表 1 19 9 2年 9 月 1 1 海 沿 岸 各 ( ) 下 走 米 工农 兵闻 ( ) 下 蓟运 河防 潮 闸 ( ) 下 宁车 沽闸 ( ) 下 金 钟河 闸 ( ) 下 最 高潮位 ( m) 6 I 4 56 0 57 .6 36 4 37 6 58 0 【 发 生 时 间 ( 时 : 分) I:4 7 2 I : 4 7 1 I:O 8 0 I : 5 7 5 l . I 8 8 I 5 8 0 备 注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3d838ed08a1284ac850433f.png)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津政办发[2007]111号【发布部门】天津市政府【发布日期】2007.12.13【实施日期】2007.12.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07]11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精神,进一步增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要求,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气象灾害是我市常发、易发、多发的自然灾害,每年都给我市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以及山体滑坡、风暴潮、生物灾害、林区火灾等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日趋严重。
我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遭受重大气象灾害,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增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bdba5c159eef8c75ebfb393.png)
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20-10-20T14:16:05.36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7期作者:孙碧莹张鹏李仲梅[导读] 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孙碧莹张鹏李仲梅1 天津市东丽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邮编:300300;2 天津市东丽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邮编:300300;3 天津市东丽区气象局邮编:300300摘要: 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服务保障。
本文主要根据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实际,首先分析了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并给出了一些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水平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问题;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加剧,高温、暴雨、洪涝、雷电、大风、暴雪、干旱、霾等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出现越发频繁, 气象灾害呈现影响大、范围广、损失严重的特点,经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社会大众对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预警是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环节,需要在恰当的时机通过各种手段向处于灾害风险中的人群或组织提供有效的行动指南信息。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等工作,为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降低灾害性天气危害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本文主要以天津市为例,根据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现状,重点分析了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不断提升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水平。
1天津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实践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是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服务保障。
近年来,天津市一直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
例如2020年5月下旬,天津多发短时局地强对流天气,降雨过程呈现突发性强、短时雨强大、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127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127号](https://img.taocdn.com/s3/m/055dda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4.png)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1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8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9〕120号)、《天津市气象条例》、《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06〕36号)、《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气发〔2010〕7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6号)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内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适用于渤海海域天津市预报责任区内台风、大风、大雾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天津市社区灾害管理问题及对策
![天津市社区灾害管理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3c9893787c24028915fc35f.png)
( 2 ) 地震灾 害 :天津市位 于华北 地震 区东北 部 ,郯 庐地震活动带 以西 ,燕 山渤海地震带 和河北平原 地震带 交汇部位 ,地 质结构 复杂 ,区 内有 多条 活动 断裂穿 过 ,
第一 ,部分基层 政府的领导和社 区工作 者对综合 减
灾工作不 重视 ,灾 害防范工作落实不 到位。第二 ,大 多 数社 区居 民较少亲 历灾 害性事 件 ,普遍 存在 侥幸 心理 ,
只有 少数社区居 民掌握基本 的防灾避 灾知识 。第 三 ,防
2 社 区主 要灾 害事 故
( 1 ) 洪涝灾害 :天津 市洪涝 灾害较 严重 ,海 河 流域 暴 雨使得天津市形成洪灾 ,本地暴雨易造 成 内涝 。随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积水排除难度不 断增 加 。地 面沉降
的减灾应 急 物 资 ,很难 在灾 害来 临 的第一 时 间开 展 救
助。
时 ,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 ,极端 天气 带来 的灾 害程度越
来越强 ,监测 和防御难 度也 越来越大 J 。
3 . 5 防 灾 减 灾 宣 传 教 育 力 度 不 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一 ,对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 。学 校缺乏受 过专业
普及等活动 ,引导非示范社 区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 4 . 3 加强志愿者 队伍建设 ,规范救灾队伍管理 第一 ,要组建专业救灾志愿者 队伍 。面 向社 区公开 招募具有医疗救护 、灭火逃生 、洪涝灾害应 急处 置等专 业技术特长并 热爱 公 益事 业 的人员 组 成救 灾志 愿 者 队 伍 ,并通过 有效 的激 励 机制确 保 志 愿者 长期 服 务。第 二 ,加强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 。天津市正在努 力争取为 每个社 区配备 一名 灾 害信 息员 ,负责社 区 内的灾情 统 计 、低保管理等社会救助工作 。
天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
![天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a4f347f6aef8941ea66e0501.png)
天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天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大风、风暴潮、冰雹、大雾、寒潮、霜冻、小麦干热风等,它们对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旱涝旱涝是天津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
16世纪和19世纪,涝年比旱年多出近一倍,而17世纪和20世纪旱年、涝年发生频率比较接近,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旱灾呈加重趋势。
天津降水年际变化非常大。
统计20世纪后半叶天津各区县降水资料,年降水量年际差值最大的是静海县,达944.8毫米。
因此,天津旱涝发生的概率较高。
干旱天津地区干旱灾害突出,到2000年为止的500余年间,旱年约占25.6%,其中,17世纪、20世纪最频繁。
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天津市进入少雨阶段,干旱持续发生。
干旱有一定的连续性,常有几年连旱的情况。
从1951年至2000年全市范围最长连旱时间达4年,如1980年至1983年。
据对年降水量的统计,天津市各区县旱和大旱的发生率为30%~48%其中塘沽区最高,北辰区最低。
由于降水分布不均,70%~80%的年份有阶段性干旱发生。
春播期干旱一般十年七遇。
能够自然条件下播种的年份只有25%左右。
1951~2000年间,春旱严重的年份有1952年、1961年、1965年、1976年、1993年、1996年等。
其中1976年的春旱时间长、范围广,至少波及5个县。
初夏干旱发生率约为57%,与春季连旱的发生率有13%。
对套种玉米播种、春玉米抽穗和水稻插秧影响最大。
盛夏干旱平均约两年一次,有时也连年发生。
1989年盛夏干旱,7月下旬和8月上旬降水不足10毫米。
8月,降水也异常偏少,如西青区月降水量为12.2毫米。
天津157万多亩农作物受灾,99万多亩成灾。
1999年盛夏干旱,8月份降水仅40.9毫米,302万多亩农作物受灾,229万多亩成灾。
各地夏季干旱不完全同步,这与降雨地区分布不均关系很大,例如:1982年夏季,天津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396毫米,西青区夏季降水仅246毫米,干旱严重,但是北部的蓟县、宝坻县季降水量都在历年平均值以上。
天津沿海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分析及灾害防御对策
![天津沿海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分析及灾害防御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d7f447852458fb770b5609.png)
气象预报服务并不 容易。这要求气象部 门要全方 位、 多层次地观测大气 变化 , 将观测数据迅速汇集 , 通过计算机将收集到 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 , 为预 报提供依据 ; 还要解决使用包括传统 的天气学方法 和数值预报方法在的内所有方法来研究分析大气的
10 m, 7m 加之海潮作用 , 港区被淹 , 船舶停止作业 ;
—
成龙卷风 ,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惨重损失 ; 六是暖 冬导致干旱加剧、 气温异常 , 引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 生, 易造成病菌传播 , 流感爆发等等。 1 历 史上 的气 象灾 害
天津是 暴 雨 、 雹 、 风 、 雾 、 暴 潮 以及 干 冰 大 大 风 旱、 洪涝、 寒潮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地 区, 天津港 所 在 的渤 海湾 又是 中国气象 和航 行环 境风 险相对 较
收稿 日期 :0 1 1—2 2 1— 0 6 作者简介 : 秀梅 ( 90 王 16 一 )女 , , 山东 省无棣 人 , 助理 工程
师, 现从 事海洋气象服务工作 。
未来状 况 。 目前 滨海 地 区短 期 天气 预 报 比较 准确 , 中长期 预报 不尽 人意 ; 陆地 预报 比较准 确 , 区气 象 海
人 类 历史 上 发生 过 无数 次 气 象灾 害 , 些 灾 害 这
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常造成诸多困扰。一是干旱高 温往往使农作 物生长受 损、 粮食减 产、 人畜用水 困 难, 诱发各种疾病 ; 二是由于本市降水集 中的特点以 及 处于海 河流域 下游 的地 理 位 置 , 时 间大 强 度 的 长 降水容易出现洪涝灾 害; 三是冬季北方强冷空气侵 袭 导致 强烈降 温 , 常伴 有 大风 、 雨或雪 , 成霜冻 、 造 低 温阴雨等寒潮和低温冷 害天气 ; 四是雷暴云中强烈 放 电对 地面物 体或人 畜造 成强 烈雷 击 , 间虽短 , 时 损
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edb745804d2b160b4ec0da.png)
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规范应对气象灾害行为,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8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天津市气象条例》、《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13〕3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6号)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是本市应对气象灾害的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的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2)预防为主、科学高效。
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依法规范、协调有序。
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
加强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并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整体合力,使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转协调。
(4)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气象灾害实施分级管理。
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5)专兼结合,社会参与。
天津气象资料
![天津气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b1af3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f.png)
天津⽓象资料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北依燕⼭,东临渤海,是海河流域许多河流⼈海的汇合地。
地处北温带半⼲旱半湿润季风⽓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蒙古冷⾼压控制,盛⾏西北风,天⽓寒冷⼲燥;夏季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压西侧影响,多偏南风,且⾼温⾼湿,⾬热同济;春秋季为季风转换期,春季⼲旱多风,冷暖多变,秋季天⾼云淡,风和⽇丽,但深秋也常有寒潮侵袭。
天津主要为⼤陆性⽓候特征,但受渤海影响,沿海地区有时也显现出海洋性⽓候特征,海陆风现象⽐较明显。
天津太阳总辐射年平均为4935兆焦⽿/平⽅⽶。
年平均⽇照时数为2471~2769⼩时(实照时数),沿海⼀带⽇照丰富,宝坻和市区⽇照最少。
各区县年平均⽓温为11.3~12.8℃,市区最⾼,宝坻县最低。
1⽉最冷,各区县⽉平均⽓温为-3.4~-5.5℃,平均最低⽓温为-10.2~-6.0℃,极端最低⽓温可达-27.4℃(宝坻,1966年1⽉22⽇)。
7⽉最热,各区县⽉平均⽓温为25.8~26.6℃,平均最⾼⽓温为29.7~31.2℃,极端最⾼⽓温可达41.7℃(蓟县,1999年7⽉24⽇)。
近半个世纪,天津的⽓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2000年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温升⾼更为显著。
90年代年平均⽓温⽐前30年平均上升了0.8℃。
在全球⽓候变暖的背景下,天津的⽓候增暖也较明显,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90年代冬季平均⽓温⽐前30年升⾼了1.6℃。
年降⽔总量全市平均为571毫⽶,四季降⽔量占全年降⽔量的⽐例分别为冬季2%、春季12%、夏季72%、秋季14%。
年平均降⽔⽇数为64~73天,⽇降⽔量在50毫⽶及以上的暴⾬,主要出现在7⽉⾄8⽉,降⽔的过度集中易出现积涝和洪⽔。
在⽓候增暖的同时,天津⾃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特别是夏季降⽔)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资源短缺严重。
90年代降⽔偏少的趋势仍然持续,特别是1996年以后连续⼏年天津乃⾄整个华北降⽔明显偏少,从2000年开始连续5年引黄河⽔⼊津。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1c02c30ba0d4a7302763af3.png)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摘要:近些年来一些恶劣天气在我国发生的频率,逐年增高,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农业生产工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这就给气象服务,事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但是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气象服务管理人员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工作人员对于如何提供气象服务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就给气象服务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气象的关注点更多是在于天气预报,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天气预报对第二天或是即将未来几天内的行程以及生产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准确的气象预报内容,而这些都涉及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建议引言随着全球变暖,气象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
因此,我们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和发展。
现阶段,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尚不完善,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本文就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意义气象灾害的发生,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
通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更好的降低居民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气象灾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气象灾害的现状气象灾害是人类生活的大气圈内自然形成的由大气运动而产生的灾害,是众多自然灾害的原生灾害之一。
气象灾害特点如下:一是种类繁多,如高温、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害、绵雨、风雹等;二是危害范围广,无论是高山、海岛、平原、丘陵、江河、湖海及高空等都会出现气象灾害。
三是产生的频率较高,如我国的台风、旱涝等灾害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灾害。
四是持续时间长,如干旱、秋绵雨等会连续造成损害。
五是损失严重,每年我国因各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1500亿左右,受灾人数达到1.3亿人。
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气象灾害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2f4cb259376baf1ffc4fade7.png)
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二号《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由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2年7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年7月17日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2年7月17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御气象灾害,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第十二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雨、雪、冰冻等发生的特点,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排水设施检查,及时疏通河道和排水管网,加强电力、通信线路的巡查,做好排水、积雪(冰)清理、交通疏导等准备工作。
第十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对机场、港口、高速公路、航道、渔场等重要场所和交通要道的大雾、霾的监测设施建设,并根据大雾、霾发生的情况,做好交通疏导、调度和防护等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
根据干旱灾害发生的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减轻旱灾影响;在冰雹易发生区域,应当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工作。
实施增雨(雪)和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
市和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和指导。
第十五条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雷电防护装置的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并依法委托具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定期检测。
第十六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编制城乡规划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和本市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论证中,应当把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冷冬及洪涝灾害对天津北部地区果树生长影响及应对措施
![冷冬及洪涝灾害对天津北部地区果树生长影响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5f27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b.png)
果树资源学报 2023,4(2):57 58 冷冬及洪涝灾害对天津北部地区果树生长影响及应对措施刘金明,魏志勇,杨 婧,吴文静(天津市蓟州区林业局,天津301900)收稿日期:2022 09 26第一作者简介:刘金明(1972-),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经济林产业发展工作。
电话:18630871267 摘 要:蓟州区地处天津市北部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应多种果树生长。
全区果树面积20666.67hm2,干果面积11333.33hm2,主要包括核桃、板栗、枣、柿子、花椒等。
近年来,由于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蓟州区冷、涝、旱等极端天气持续上演,对蓟州区2020-2021年因极端天气影响而受灾的果树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蓟州区;果树;极端天气;影响;应对措施文章编号:2096 8108(2023)02 0057 02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B犐狀犳犾狌犲狀犮犲犪狀犱犆狅狌狀狋犲狉犿犲犪狊狌狉犲狊狅犳犆狅犾犱犠犻狀狋犲狉犪狀犱犉犾狅狅犱犇犻狊犪狊狋犲狉狅狀狋犺犲犌狉狅狑狋犺狅犳犉狉狌犻狋犜狉犲犲犻狀犖狅狉狋犺犲狉狀犜犻犪狀犼犻狀LIUJinming,WEIZhiyong,YANGJing,WUWenjing(TianjinJizhouDistrictForestryBureau,Tianjin30190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JizhouDistrictislocatedinthenorthernpartofTianjinCity.Ithasuniquenaturalconditionsandadaptstothegrowthofvariousfruittrees.Theareaoffruittreesinthewholeareais20666.67hm2,andtheareaofdriedfruitis11333.33hm2,mainlyincludingwalnut,chestnut,jujube,persimmon,pepperandsoon.Inrecentyears,duetotheinflu enceofLaNinaphenomenon,extremeweathersuchascold,floodanddroughthascontinuedtooccurinJizhouDistrict.ThesituationoffruittreesaffectedbyextremeweatherinJizhouDistrictfrom2020to2021wasinvestigated,an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wereputforwardforreference.犓犲狔狑狅狉犱狊:JizhouDistrict;fruittrees;extremeweather;impact;responsemeasure 蓟州区地处天津市北部山区及半山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蓟州山区以棕壤类和褐土类土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土壤速效钾135mg/kg,全氮含量0.09%,土壤速效磷3.9mg/kg,土壤pH值6.5。
天津市西青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天津市西青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219b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d.png)
天津市西青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天津市西青区位于中国北方平原,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西青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本文将对西青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西青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 干旱干旱是西青区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
由于西青区地处北方平原,地形平坦,气温较高,且降水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土壤干旱、农作物生长受限。
特别是在气候异常的年份,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更为严重,甚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发生。
2. 暴雨暴雨是另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雨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暴雨不仅容易导致农田内积水过多,影响作物生长,还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3. 高温在夏季,西青区经常出现高温天气。
高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容易导致作物枯萎、生长迟缓,甚至直接导致作物绝收的情况。
特别是在连续高温天气的情况下,对农作物的影响更为严重。
4. 霜冻在春秋季节,西青区也容易遭受霜冻的影响。
霜冻对一些早春和晚秋的农作物影响较大,容易导致作物受冻死亡、减产,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二、防灾减灾措施1. 灌溉设施的建设针对干旱气象灾害,可以加强灌溉设施的建设,提高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增加农田的灌溉用水量,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2.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农业生产中可以引入覆膜、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轻干旱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3. 加强气象预警和监测可通过建立气象预警系统,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及早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4. 科学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结构,选择土地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合理布局不同作物,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
近十年天津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持续性霾天气特征分析
![近十年天津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持续性霾天气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cf76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3.png)
近十年天津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持续性霾天气特征分析1. 霾天气日数的变化趋势近十年来,天津市的霾天气日数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
从数据来看,霾天气的日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13年至2014年之间,霾天气日数出现了急剧增加的现象,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
而在2015年之后,霾天气日数略有下降,但整体趋势依然是呈现增加的状态。
在不同的季节内,天津市的霾天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在冬季,尤其是11月至次年3月之间,霾天气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其中以12月和1月的霾天气日数最为突出。
而在夏季时,霾天气日数相对较少。
这表明天津市的霾天气主要集中在冬季,符合冬季大气逆温、污染物在大气中滞留时间较长的特点。
3. 天气系统对霾天气的影响天气系统对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天津市,影响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冷空气和地面逆温等。
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水汽和污染物在大气中难以扩散,容易形成霾天气。
而冷空气的输入,则会加速污染物的扩散,减少霾天气的发生。
地面逆温是霾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旦出现地面逆温,就会导致冷暖空气交汇的情况,形成霾天气。
二、近十年持续性霾天气特征分析近十年来,天津市的持续性霾天气明显增多。
2013年以来,持续性霾天气的频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冬季。
持续时间较长的霾天气多出现在12月至2月这段时间内,持续时间可达数日甚至十余天。
持续性霾天气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发生持续性霾的时间段内,通常气温偏低,风力较小,地面逆温现象明显。
这些气象条件容易导致污染物在地面层内滞留,形成持续性霾天气。
大气稳定层的形成也是持续性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持续性霾天气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持续性霾天气会严重影响城市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对交通运输造成一定的影响。
霾天气中的大气污染物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加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三、结语通过对近十年来天津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持续性霾天气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霾天气在天津市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4f55a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c.png)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在10月31号开始的寒潮天气过程中,我市各站累计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
其中大部地区达250-400毫米,局部超过500毫米;全市平均气温7.3℃,比常年偏低0.5℃左右。
这一期间,有三次较明显降雨:8日夜间至9日上午,高新区、红桥区、北辰区和东丽区出现小到中雨或阵雨;8日20时至22时,南开区出现暴雨(64.6毫米);9日上午,大港、东丽等5个区的27个站点降水超过50毫米,其中南开区铁路道口和塘沽洋货码头达69.2毫米,居历史同期首位。
根据目前预报看来,下周还将会持续降雨,请各单位做好防范工作。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即将侵袭津城,并给津城带来风雪交加的降温天气。
未来几天仍是雾霾肆虐的天气,尤其早晚湿度较大,有轻度到中度污染。
由于此次冷空气势力很强,范围也比较广泛,对北方及我省的雾霾都能够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但这次冷空气也不会使污染状况立马改善,估计得需要一两天的清除才行。
11月29日起到12月1日为本次冷空气影响最强时段,主要表现为风大、降温剧烈、气温较低,出现初霜冻的可能性极大,降水少、体感冷,且由于风力较大,室外易造成扬尘。
具体而言,受冷空气影响,预计28日夜间起,北京地区、河北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东北部地区先后有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8级,并伴有4~6级偏北风,局地阵风可达9级,风寒效应显著,最低气温出现在30日凌晨,为-13~-9℃。
随着这股冷空气进入我国中东部地区,30日至31日将导致上述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其中内蒙古中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局地14℃以上。
届时,华北平原、黄淮、江淮等地的最低气温普遍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像是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济南、南京、合肥、武汉等地,降温之后甚至会发布今冬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12月1日白天至2日早晨,华北平原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四川盆地东部、贵州北部等地有大雾天气,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浓雾。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丽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丽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2edaf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4.png)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丽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9.12.10•【字号】东丽政办〔2010〕1号•【施行日期】2009.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丽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东丽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切实做好我区雨雪冰冻灾害防范与应对工作,建立健全灾害快速处置应急体制机制,维护我区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天津市气象条例》、《天津市东丽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天津市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结合我区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工作实际,编制了《东丽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
1.3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应对,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扎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装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坚持军地协同、社会联动,充分发挥驻区部队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雨雪冰冻灾害。
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内雨雪冰冻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准备、预警发布与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与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2.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2.1 领导机构区人民政府设立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指挥部(以下简称区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全区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工作。
区指挥部总指挥由常务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区长担任。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负责雨雪冰冻灾害应对的综合协调工作。
区指挥部成员单位为:区委宣传部、区应急办、发改委、物价局、商委、教育局、建委、市容委、农委、公安东丽分局、民政局、财政局、房管局、水利局、卫生局、环保局、气象局、安监局、交警东丽支队、武装部、东丽供电分公司。
天津市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天津市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4bae5e7e009581b6ad9eb0e.png)
第3 3卷
第1 1 期
2 0 1 3年 1 1 月
天津市主要气 象灾害分析及 Βιβλιοθήκη 御对 策 闰 俊 ,薛芝慧
( 1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天津市静 海县 气象局 ,天津 3 0 1 6 0 0 ;2 天津市滨海新 区气象局 ,天津 3 0 0 4 5 7 )
摘 要 :本文主要介 绍 了天津市的主要的 气象灾害及其特点 、气象灾害的危 害以及治理 灾害的相关对策 ,希望相 关部门能对本 文进行 参考 ,以便更好的治理气象 灾害 , 挽救其 带来的各种损 失,改善市 民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气象灾害;天津市 ;特点 ;防御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5 7 1 . 1 文献标识码 :A
每次沙尘暴后 ,周 围的一切都会被蒙上一层沙尘 ,环境的观赏 价值 就会 大打折扣 ,还有就是人们呼吸 的空气 中残存 着大量沙 天津 地处太平洋西岸 的环渤海湾 ,位于海河下游 ,地跨 海 尘暴带来的灰尘 ,人们 吸入后 ,容易受到呼吸道等疾病侵袭 , 河两岸 , 受季流风 的显著影响 , 造成了天津易发生 干旱 和洪涝 。 对身体造成 伤害。 受季风和海洋环流 的影 响,天津 的雨季降雨量很大 ,但当非雨 3应对气象灾害的对策 季 时几乎没有任何水来源 ,一旦哪年 的降雨量受到影响 ,就会 3 . 1 加 强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扩 大绿 化 面 积 造成 大旱 或水涝 。从 1 6 世 纪到 1 9世纪期间 ,水涝出现的年数 自然环境的力量是不可估计 的 ,而绿化一个城市 的绿化正 比干旱多出一倍之 多 ,而从 2 0世纪 8 0年代以来 ,出现干旱的 是对 自然力量的合理改造 。绿化面积 的大小决定 了一个城市的 环境等级 ,是一个城市建设 的基础 ,只有做好绿化建设 ,气象 情况则愈来愈严重 。 1 . 2冰 雹 灾害才能有效的被抑制。在减 缓气象灾 害的影 响是 ,森林有着 冰雹是天津市发生的气象灾 害中较为严重 的一种 ,每年 出 无可取代的作用:调节气候 。据调查显示 ,森林可 以稳定气温 、 现的冰雹 天数 不等 ,但平均在 十几天左右 ,且春末夏初等季节 缓解气温变幅 、影响周围气温条件 。同时 ,森林 与周 围环境特 较为频繁。这 种时节发生冰雹主要损害春季刚开始生长 的农作 有的气体环流可以降低霜冻对农作 物生 长的破坏 ,使其表层和 物和即将成熟 的春小麦 , 冰雹 主要是机械性损伤农作物的枝 叶 、 上空 的气温温差变小 ,并减少出现冰雹 的几率 ;保持水 土、涵 茎芽和果实 ,一旦 发生 ,对作物 的破坏性极大 ,因为冰雹带来 养水源 、缓解干旱和泥土对河湖塘堰的淤积度 ;防风 固沙 ,减 的基本是毁灭性破坏 。 轻沙尘暴等 自然灾害。 1 . 3 雷击 3 . 2建立气 象灾害预警 防御 系统 雷 电的发生在全 国范围 内都是 比较严 重的 ,天津市也是雷 为了减少灾害 的影响 ,政府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气 象灾 害防 电灾害发生的密集区。雷电袭击 的地 区主要是 大面积烧伤 ,一 御指挥 、防御实施 、预报警报相结合的气象灾害应对 系统 , 建 旦发生对作物就是毁灭 性的 ,因此天津对 于雷 电的防护尤其重 立并完善统一领导 、上下联动的应急机制 ,创建多部 门信 息共 视 。雷 电多发生在夏秋等多雨的季节 ,并 与暴雨 、大风 等气象 享 、消息一体化 的气象灾害监控和信息网络知识 系统。加 强气 伴随而至 ,天津市每年因雷电造成的人员 伤亡 也很 多 ,其经济 象和相关灾害预警预报 的能力建设 ,完善气 象台对灾 害预警 的 损失更是非常严重。 发布 系统 , 建立完善气象减灾防灾的决策指挥系统 ,完善气象 1 . 4沙尘暴 灾害 的收集调查上报和评估系统 。建立极端气候 变化 和极端气 随着全球环境 的变 暖,绿色植物的不断消减 ,沙尘暴在 天 候事件预测监控和分析系统 ,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的工程系统 , 津 出现 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沙尘暴的大面积过境 ,不仅摧毁 了 完善雷 电灾害 防御控制工程体系 ;强化防风防汛等灾害及 其衍 农作物 的生长 ,其带来 的沙尘 中含有各种细菌 、 病 毒和部分 酸 生灾 害工程 的体系建设 。 . 3发展生态农业和避 灾农 业 性物质 ,是继酸雨后又一危险的气象灾害。沙尘中携带 的细菌 3 传播后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而且 对周 围的环境造成 了 气候是决 定 自然灾 害发生与否 的另一重要 因素 ,因此为了 缓解气候对生态和农业 的影响 ,我们可以相应的发展生态农业 污染 ,一旦发生后果 比较严 重。 2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 和避 灾农业 ,减轻气候对农业 的破坏和损失 。在发展生态 、避 2 . 1 毁 坏公 共设 施 灾农业 时 ,应使用先进 的科技进行播种 、栽培 、收割 ,将农业 气象灾 害如 雷电 、沙尘 暴等对 城市 的公共 建设都 有一 定 生产 由过去的粗放 型转变为科学 的集 中型 ,利用生态环境中的 的损伤 , 雷 电击毁建筑物 、沙尘暴 中的酸性物质毁坏雕像等现 能量转换 、 物 质循环 , 生态环境与生物相互依赖 ,共同发展的 象屡有发生 ,给政府公共建设及维护造成 了很大的阻碍 。如在 原则 , 建 立一个 良 性循环 、多级转化 、综合发展的科学高效农 1 9 6 9 年 发生 的大学礼 堂毁坏事件 就是 沙尘暴过 于激烈 ,造 成 业体系 ,进而减轻 自然灾 害对农作物 的生长 、发育 、收获等过 了建筑物 和人员 的损伤 ;1 9 8 8年塘 沽 区的某储存仓 库遭雷 击 程的影响。 失火 ,造成 了严 重的经济损失 ;还有 1 9 9 2 年铁路 南仓站遭 雷 4结语 击致使京 山、北环 、南曹线铁路运营受到严重影 响。 我们不可能完全阻止 自然灾 害的发生 , 但可 以在灾害 中掌 2 . 2破坏农业发展 握主动 ,把 自然灾 害带来 的损失 降低 , 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预测 气象灾害影响最直接也是最严重 的就是农业 了,旱涝造成 灾害的水平和能力 , 加 强气象预警监测体 系的建设 , 加快防灾 农作 物低 产或者直接不产 ;沙尘暴则容易使农作物盐碱化或者 抗灾的设施建设。只有 建立起健全 的气象灾害 防御 系统 ,才能 酸化 , 烧毁植物根部 , 不 能正 常生长 ;雷击则是完全 眭的毁灭 , 更好地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监控工作 , 进而保护市 民生命财产安 农作 物一 旦遭 雷击 , 基本就是颗粒无 收。我 国是农业大 国,是 全 ,保障城市社会 经济 的健康 、快速发展 。 我们 的生存 之本 ,而这些气象灾害对农业 的毁坏都是不可估计 参考文献 的 ,严重影 响当地 的农业发展和食品的供应。 2 . 3损害生存环境 [ 1 ] 孙志强, 孙 志刚. 阿拉善荒漠 区气象灾害分析 与防御 [ J ] . 内蒙古气象, 2 0 1 0( 0 5). 每一次气象灾害对于当地的环境都是一种严重 的打击 ,由 于外 来的条件影响 ,本 地的环境会受 到不 同程度 的破坏 。比如 作者简介:闰俊 ( 1 9 8 3 一) , 女, 汉族 , 天津市静海县人, 本 科学历 在每次干旱或水涝后 ,土壤 易盐碱化 ,这对绿化植物 的生长极 为不利 ,绿化面积是衡 量一个城 市环境好坏 的关键决定 因素 , 研 究生在读 ,助工 ,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如果绿化植物生长环境 受到破坏 ,市 民的生活环境不能得到有 效的净化 , 人们 的生存环境恶化 , 对生产工作都有极大地影响;
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479eefc5da50e2534d7f06.png)
附件1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分级统计表附件2分灾种响应一、台风、大风二、暴雨三、暴雪、低温、冰冻暴雪、低温、冰冻灾害应对工作参照《天津市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津政办发〔2009〕155号)执行。
四、寒潮五、沙尘暴六、高温七、干旱八、雷电、冰雹九、大雾名词术语台风是指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系统,其带来的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雨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5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3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雪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6毫米或以上的固态降水,会对农牧业、交通、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其带来的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会对农牧业、交通、人体健康、能源供应等造成危害。
大风是指平均风力大于6级、阵风风力大于7级的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沙尘暴是指地面尘沙吹起造成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会对农牧业、交通、环境、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低温是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的天气现象,会对农牧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现象,会对农牧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天气现象,会对农牧业、林业、水利以及人畜饮水等造成危害。
雷电是指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冰雹是指由冰晶组成的固态降水,会对农业、人身安全、室外设施等造成危害。
霜冻是指地面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或以下导致植物损伤的灾害。
冰冻是指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会对农牧业、林业、交通和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大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会对交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8 2018, V ol.38, No.12农业与技术※气象科学天津市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白艳娇
(天津市宝坻区气象局,天津 30180 0)
摘 要:本文主要从天津市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天津市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防御政策,希望能够减少气象灾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经济损失,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气象灾害;天津市;特点;分析;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219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情况愈发严重,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已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
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地势地貌种类繁多,也带来了多样性的气象灾害。
本文主要从天津市的频发灾害出发,对天津市的主要气象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不同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天津的气象灾害防御系统。
1天津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形成原因
1.1 旱涝灾害
天津地区由于地势原因,受季风的影响较为显著,从而使天津地区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
天津地区位于海河下游,雨季降水量极大,同时也容易受到上游地区降雨的影响。
1996年8月海河流域上游出现局部大暴雨,由于雨量大、来势猛,造成海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一度直接威胁到天津地区的安全。
而当非降雨期时,天津地区几乎没有任何降雨,因此,天津地区极易形成干旱或洪涝灾害。
1.2 冰雹灾害
天津地区上空是西风环流和冷、暖锋活跃区,因此极易形成冰雹,且天津地区的冰雹灾害大多发生在春夏季节,此时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小麦也即将成熟,一旦发生冰雹灾害,基本上会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1996年4月份,天津曾经出现过严重的冰雹灾害,持续降雹时间长达6min,最大直径达到49mm,经济损失预估达100万元,同时致使两架飞机的旋翼报废。
1.3 大风、沙尘暴灾害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绿色植被的面积也逐渐减少,沙尘暴等灾害发生的频率在天津地区也逐步上升。
当沙尘暴灾害发生时,不仅会对正在生长的农作物造成严重伤害,同时沙尘暴中所夹杂的部分酸性物质、土地盐碱化、酸性物质又可能形成另一种危险的气象灾害,同时沙尘暴中所夹杂的大量细菌和病毒特别容易对周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细菌的传播也可能会造成疾病的感染。
1.4 风暴潮
风暴潮又称风暴海啸,是天津等沿海地区常发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风暴潮发生时,大量海水会涌向岸边,致使房屋倒塌、居民楼进水,同时也会对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造成影响,1997年8月份,天津地区受到台风影响,天津沿海地区高潮位高达5.59m,同时加上大风的影响,风暴潮给天津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总计高达1.28亿元。
2主要气象灾害防御对策2.1 保护生态环境,扩大植被种植面积
自然灾害的影响是无法完全预测的,人们只有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大方向引导下进行生产,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而一个城市的植被面积决定了城市的环境等级。
只有做好了生态建设,才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时植被能够调节城市的气温,对城市周围的气温也能产生影响,绿色植被能够防风固沙,减少冰雹、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
2.2 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系统
要减轻气象灾害对天津市地区产生的影响,有关的气象部门应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指挥、实施相结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同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应急系统,做到在一个系统指挥下的上下联动工作;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监控网络知识系统,完善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建立气象灾害发生后的高层指挥决策系统、建立极端天气分析和预警系统,完善雷电灾害防御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防风防汛等自然灾害防御系统及其它衍生系统等。
2.3 发展生态农业
气候是影响气象灾害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经济和农业的影响,我们可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气候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减少农业损失;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也要注意从过去的粗放型生产转变为科学的集约化生产,利用生态中的各种能量循环和物种的相互依赖性,建立起一个具有深度相互依赖性、良性生态循环的多级循环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和播种等操作,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3总结
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的力量总是渺小的。
人们也许无法彻底阻止灾难的来临,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应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然灾难带来的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为此,应该努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建设灵敏的灾害预警系统,要能够及时发现即将到来的自然灾害;同时要加强防灾设施、设备的系统建设,只有系统地建立起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只有这样,城市经济才能又稳又快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