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血脂和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生物化学状况,从而辅助诊断疾病、评估病情、指导治疗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糖:血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供应物质,用于评估糖尿病、低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
2.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用于评估肝功能的异常,如肝炎、肝硬化等。
4.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异常,如肾炎、慢性肾脏病等。
5.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情况,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
6.乳酸和酮体:用于评估酸碱平衡的情况,如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7.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用于评估泌尿系统炎症、肾损伤等情况。
8.炎症和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9.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用于评估肿瘤的筛查、监测和治疗反应。
10.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等。
11.骨代谢指标:如钙、磷、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用于评估骨代谢紊乱的情况,如骨质疏松、骨折等。
12.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异常,如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
13.电解质和酸碱指标:如电解质浓度、酸碱平衡指数等,用于评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异常的情况,如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等。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来评估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1.血糖:血糖是评估糖代谢情况的常用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并评估治疗的效果。
2. 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胆汁排泄功能等情况,对于评估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用于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并评估肾透析的效果。
4.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血液中脂质的代谢情况,对于判断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5.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用于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评估治疗的效果。
6.微量元素指标:包括铁、锌、铜等。
这些指标能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对于评估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有帮助。
7.肿瘤标志物:比如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对于肿瘤的筛查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8.电解质指标:包括血清钠、钾、钙等。
这些指标能反映体液中电解质的平衡情况,对于判断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异常有帮助。
9.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机体的免疫炎症状态,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0.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对于诊断心肌梗死及其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以上仅是常见的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简要介绍,实际应用需综合个体情况进行分析。
血脂和脂蛋白检测方法
血脂和脂蛋白检测是评估血液中脂质代谢状况的常见方法。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1. 血液样本采集:在进行血脂和脂蛋白检测之前,需要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液样本。
常用的采血方法是在手腕、手臂或手背处使用安全针针头进行采血。
2. 总胆固醇(TC):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是评估脂质代谢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胆固醇检测常常通过血液生化分析仪器来测定,这些仪器可以测量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 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测量LDL-C 的常见方法是使用直接法或间接法。
直接法通过将血液样本中的LDL-C 直接测量出来。
间接法通常使用血液生化分析仪器,计算得出LDL-C 的浓度。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 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测量HDL-C 通常使用血液生化分析仪器,通过测定血液样本中HDL-C 的浓度来进行评估。
5. 三酰甘油(TG):三酰甘油是血液中最常见的脂质之一,它通常与胆固醇一起进行检测。
血液生化分析仪器可以测量血液中TG 的浓度。
6. 脂蛋白:脂蛋白是一种将脂质从一个部位输送到另一个部位的复合物。
脂蛋白检测通过血液生化分析仪器,可以评估血液中不同类型脂蛋白的浓度和比例,如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
这些是常见的血脂和脂蛋白检测方法,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可根据医生或实验室的要求进行选择。
在进行检测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以了解具体的检测方法和准备事项。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结果分析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结果分析生化检查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测定人体内各项生化指标的水平,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本文将针对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读者了解和解读这些数据提供参考。
一、血常规指标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最常见的临床应用是判断贫血的原因。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水平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炎症或感染的程度。
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范围为4-10×10^9/L。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凝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血液迅速凝固止血。
正常成人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9/L。
二、肝功能指标1.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常用来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如肝炎、肝硬化等。
正常成人ALT和AST的上限分别为40 U/L和35 U/L。
2.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肝细胞内胆红素代谢产物的总和,能够反映肝功能和胆道排泄情况。
正常成人总胆红素水平为5.1-17.0μmol/L。
3. 白蛋白(ALB):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能够反映肝功能的综合情况。
正常成人白蛋白水平为40-55 g/L。
三、肾功能指标1. 血尿素氮(BUN):BUN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氮代谢和肾功能的情况。
正常成人BUN水平为2.8-7.2 mmol/L。
2. 肌酐(Cr):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肾脏是其主要排泄器官,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
正常成人肌酐水平为60-110 μmol/L。
3. 尿酸(UA):尿酸是核酸代谢的产物,肾脏是其排泄的重要通道,能够反映尿酸代谢的紊乱情况。
正常成人尿酸水平为208-428μmol/L。
四、血脂指标1. 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高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相关。
生化检验 第十章 心血管疾病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总CK>200U/L, %CK–MB在4%~25%
CK–BB或巨CK存在:总CK>200U/L, %CK–MB>25%
CK作为AMI标志物优点:
①快速、经济、有效,能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当 今应 用最广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②其浓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的相关,可大致判 断梗死范围。
• 在胸痛发作24h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 • LD出现较迟,如果CK–MB或cTn已有阳性结果,AMI诊断明确,
就没有必要再检测LD和LD同工酶。
有人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时不仅LD1升高,往往还有LD2相 对降低,故LD1/LD2比值(>0.76)更敏感和特异。LD1 /LD2的敏感性为75%-86%,特异性为85%-0%。
0.5μg/L
1.5~3.1μg/L
3~8 3~8 8~18 8~18 3~6 3~6
10~36 9~30 24~72 24~72 10~24 14~20
72~96 5~25 48~72 5~20 6~10d 3~5 6~10d 5~10 5~10d 30~200 7~14d 20~50
三、心力衰竭生物化学检测指标
(1)优点 1)敏感度高于CK,不仅能检测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而且能检测微小损伤,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 2)检测特异性高于CK。 3)有较长的窗口期,有利于诊断迟到的急性心肌梗死和 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4)双峰的出现,易于判断再灌注成功与否。 5)肌钙蛋白血中浓度和心肌损伤范围的较好的相关性, 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指导正确治疗。
预测因素
年龄 CHF病史 急性心肌梗死病史 湿性罗音 肺尖部血管增粗
水肿 颈静脉怒张 BNP>100pg/ ml
血液生化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血液生化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值,可以评估人体内部的代谢状况和器官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液生化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 血糖: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糖尿病的程度和控制情况。
血糖异常可能导致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
2. 血脂: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参数。
血脂异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3. 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
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相关。
4. 肾功能指标:如血清肌酐、尿素氮等。
肾功能异常可能与肾炎、肾衰竭等疾病有关。
5. 电解质: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
电解质平衡失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问题。
6. 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炎症反应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7. 铁代谢指标:如血清铁、铁蛋白等。
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贫血等问题。
8. 免疫功能指标:如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
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以上只是部分常用的血液生化参数,每个指标的临床意义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
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1. 李明. 血液生化分析.中国卫生杂志, 2019, 24(5): 610-613.2. 陈刚, 王娟. 国内外临床检验参考值测定结果比较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13): 97-99.3. 丁典, 单平, 张健全. 血液生化指标及参考值中的估值问题探讨. 医学研究杂志, 2017, 46(10): 18-21.。
血液生化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液生化检查项目有哪些血液生化检查(biochemical examination of blood)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测定,可以了解人体的内部环境是否正常,从而发现和诊断疾病。
血液生化检查项目非常多样,涵盖了人体多个方面的指标,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血液生化检查常见的项目。
1. 血糖(blood glucose):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一个评估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等的重要指标。
2. 血脂(blood lipids):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等,用于评估血液中脂质的含量,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等疾病。
3. 肝功能测试(liver function test):包括肝酶、胆红素、血清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检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4. 肾功能测试(renal function test):包括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检测肾炎、肾衰竭等疾病。
5. 电解质检测(electrolyte test):包括血钠、血钾等指标,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况,检测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
6. 炎症指标(inflammatory markers):包括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用于评估机体的炎症反应,检测感染、炎症等疾病。
7. 免疫功能检测(immune function test):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测定等指标,用于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检测免疫系统的疾病。
8.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用于评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筛查和监测肿瘤疾病的指标。
9.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hemoglobin and red blood cell count):用于评估血液的氧运输功能和贫血状况。
生化检验项目
生化检验项目生化检验项目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各种生化指标的水平,以帮助医生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化检验项目的常见指标及其参考范围。
1. 血常规指标:- 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范围为4.0-10.0 × 10^9/L,用于评估身体的免疫功能和感染情况。
- 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范围为4.2-5.8 × 10^12/L,用于评估贫血和血液循环情况。
- 血红蛋白:正常参考范围为130-175 g/L,用于评估贫血和氧气输送能力。
- 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范围为125-350 × 10^9/L,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和出血倾向。
2. 肝功能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范围为5-40 U/L,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肝细胞损伤程度。
-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参考范围为8-38 U/L,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肝细胞损伤程度。
- 总胆红素:正常参考范围为3.4-17.1 μmol/L,用于评估胆道功能和肝胆系统疾病。
- 白蛋白:正常参考范围为35-55 g/L,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功能和营养状况。
3. 肾功能指标:- 尿素氮(BUN):正常参考范围为2.5-8.0 mmol/L,用于评估肾脏排泄功能和氮代谢情况。
- 肌酐:正常参考范围为53-115 μmol/L,用于评估肾脏滤过功能和肾小球功能。
- 尿酸:正常参考范围为150-420 μmol/L,用于评估尿酸代谢和痛风风险。
4. 血脂指标:- 总胆固醇:正常参考范围为3.6-5.2 mmol/L,用于评估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 甘油三酯:正常参考范围为0.56-1.70 mmol/L,用于评估血液中脂肪代谢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参考范围为0.9-1.5 mmol/L,用于评估血液中良好胆固醇水平。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参考范围为2.07-3.10 mmol/L,用于评估血液中不良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清生化检验指标说明
血清生化检验指标说明
血清生化检验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检验方法,通过对血液中各种代谢产物及酶的测量,可以反映出机体内部的代谢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重要的帮助。
以下是常用的血清生化检验指标说明:
1. 血糖:是人体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正常范围为3.9-6.1mmol/L,若高于此范围则表明存在糖尿病等问题。
2. 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可反映出肝脏的功能和疾病情况。
3. 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可以反映出肾脏的滤过能力和代谢情况。
4. 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可反映出血液中脂质代谢情况。
5. 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等,可以反映出人体内某些重要元素的含量和代谢情况。
6. 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心肌肌钙蛋白等,可反映
出心肌损伤以及心脏疾病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血
清生化检验时,应该选择可靠的实验室并严格按照开单医生的要求进
行检测。
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及早诊断和治
疗疾病。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等方式来维护身体的健康,降低罹患疾病的风险。
常用血脂和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
常用血脂和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血脂和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其中包括相关领域的医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
血脂指标是用来评估人体脂肪代谢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
这些指标对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常用于评估心血管风险。
以下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的阐述:总胆固醇(TC)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量,它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风险指标。
高血脂症常伴有高总胆固醇水平,这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正常成年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应低于5.18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血液中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蛋白,它从组织和动脉血管壁中清除多余的胆固醇并将其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
因此,高水平的HDL-C被认为是一种心血管保护因子。
一般来说,男性血浆中HDL-C浓度应大于1.03 mmol/L,女性应大于1.29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LDL-C水平越高,心血管风险越高。
因此,控制LDL-C浓度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全人群的LDL-C不超过3.37 mmol/L。
除了血脂指标,心功能生化指标也是评估心血管状况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心功能生化指标:肌钙蛋白(cTn)是一种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心肌梗死等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死亡,释放cTn进入血液中。
cTn浓度的升高与心肌损伤程度相关,可以用于判断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
钠钾泵(Na+-K+-ATPase)是维持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的重要蛋白。
Na+-K+-ATPase活性的改变会导致心功能异常。
因此,Na+-K+-ATPase的测量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状态。
乳酸脱氢酶(LDH)是心肌细胞中的一种酶,心肌损伤会导致LDH的释放增加。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引言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通过分析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可以评估人体器官功能和代谢状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液生物化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1. 血红蛋白(Hb)
-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用于输送氧气至组织器官。
血红蛋白水平的异常可以指示贫血、出血等疾病。
2. 白细胞计数(WBC)
- 临床意义: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成分,参与对抗感染和炎症反应。
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用于判断感染、炎症等疾病的状况。
3. 血糖(GLU)
- 临床意义:血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高血糖可提示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低血糖可指示胰岛素过多或肾上腺功能障碍等疾病。
4. 尿素氮(BUN)
- 临床意义:尿素氮是代谢产物,用于评估肾脏功能。
高尿素氮可表明肾脏损害,低尿素氮则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肝脏疾病等情况。
5. 总胆固醇(TC)
- 临床意义:总胆固醇是评估血脂代谢和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高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6. 肌酸激酶(CK)
- 临床意义:肌酸激酶是肌肉和心脏组织中的酶类,其水平的异常可以反映肌肉损伤或心肌梗死等情况。
结论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的常用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糖、尿素氮、总胆固醇和肌酸激酶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提
供临床医生重要的诊断信息,帮助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参考文献
(如果有的话,按照规范格式列出参考文献)。
血液生化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液生化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来评估人体的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血液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血糖:血糖是衡量机体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与糖尿病相关,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过量或肝功能异常有关。
2.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异常的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3. 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
异常的肝功能指标可能提示肝脏异常,如炎症、损伤或肝病。
4. 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
异常的肾功能指标可能与肾功能不全相关。
5. 电解质:如钠、钾、钙、磷等。
电解质平衡的紊乱可能与许多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6.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其水平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
高敏感CRP检测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7.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重要组分,其水平可以检测贫血情况。
8. 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3、T4)和甲状腺刺激素(TSH)。
异常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可能与甲状腺疾病有关。
这些血液生化指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具体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总之,血液生化检测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范围及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身体机能状态。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等指标。
下面将逐项介绍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
1.血糖:正常范围: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是机体能量供应的重要指标,用于诊断糖尿病、低血糖、胰岛素抵抗等疾病。
2.血脂:正常范围:总胆固醇小于5.2mmol/L,甘油三酯小于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04mmol/L。
临床意义: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有关,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3.肝肾功能:正常范围:谷丙转氨酶(ALT)小于40U/L,谷草转氨酶(AST)小于40U/L,总胆红素小于20μmol/L,血清肌酐在男性小于115μmol/L,女性小于97μmol/L。
临床意义:肝功能异常可能表示肝脏疾病,肾功能异常可能表示肾脏疾病。
4.电解质:临床意义:电解质不平衡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神经等系统正常功能。
5.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男性在130-175g/L之间,女性在115-150g/L之间。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了贫血的程度,用于评估贫血疾病。
除了上述常规生化指标,还有其他重要的生化指标如C-反应蛋白、肝炎病毒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血液常规等。
生化指标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可以辅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预后,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对于正常范围可能有轻微的差异,临床医生应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此外,一些疾病可能对一些指标的正常范围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综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总结起来,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涵盖了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等指标,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对于评估人体机能非常重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
基本生化检查项目
基本生化检查项目
1.血糖(血糖测定):血糖是评估机体糖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可以检测糖尿病和其他糖代谢异常疾病。
2.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指标反映了人体脂质代谢情况,异常值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3.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肌酐):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代谢功能和排毒功能,对鉴别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病变有帮助。
4.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肾功能检查可以判断肾脏的排毒和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对慢性肾病、肾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机体的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情况。
6.电解质(钠、钾、氯、钙、磷):电解质检查可以评估机体的电解质平衡情况,有助于了解体内的水平衡、神经肌肉功能和酸碱平衡。
7.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计数):炎症指标可以评估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对某些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8.各类抗体:如HIV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等,用于某些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这些项目的检测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他们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生化指标可能因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所以在解读检查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
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胆红素、总胆固醇等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谱、电解质等生化检测指标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胆红素、总胆固醇等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谱、电解质等生化检测增高降低指标变化临床意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 存在于人体心脏、肝脏、肾脏等多个组织器官中,尤其以肝脏含量最为丰富。
增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 广泛存在于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多种器官和组织中。
增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碱性磷酸酶(ALP)ALP 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肠道、妊娠晚期胎盘、肾脏等器官,其显著升高可发生于许多与肝外或肝内阻塞相关的疾病。
增高:肝胆疾病时,ALP 释放入血增多,常见于癌症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肝硬化胆管结石、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折愈合、骨软化症、骨转移癌等疾病时骨转换水平较高,导致骨来源的ALP 升高;血清ALP 水平升高也可见于高脂肪饮食导致的肠道ALP 大量释放。
L-γ-谷氨酰转肽酶(L-γ-GGT)L-γ-GGT 在肾脏内最多,其次为胰腺和肝。
正常人血清中的γ-GGT 主要来自肝脏,可用于对占位性肝病、肝实质损伤的诊断。
增高:原发或继发性肝癌、酒精性肝病、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胰头癌、肝外胆道癌等。
乳酸脱氢酶(LDH)LDH 是一种糖酵解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骨骼肌和肺等组织中。
增高:心肌梗死、肝炎、肝硬化、巨幼贫、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等。
肌酸激酶(CK)CK 分布以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肌。
增高: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急性发病时4 ~ 6 小时开始升高2 ~ 4 小时开始上升,18 ~ 36 小时可达高峰,2 ~ 4 日可恢复正常,且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恢复血流后,CK 达高峰时间提前,故动态监测CK 变化有助于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血脂水平的监测方法有几种
血脂水平的监测方法有几种血脂水平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的浓度,通常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个主要指标。
血脂水平的高低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血脂水平监测方法。
1. 血液检测法:血液检测是最常用的血脂水平监测方法之一。
通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样本,使用生化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在血液检测中,常用的脂质指标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血液检测法具有准确、可靠、直观的优点,但需要专业仪器和技术,一般需要到医院或检验中心进行。
2. 快速血液检测法:近年来,随着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便携式快速血液检测仪器,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家中进行血脂水平监测。
此类仪器通常使用血液样本,采用类似于血糖仪的原理进行血脂指标的测量。
用户只需在试纸上滴一滴血液,即可在几分钟内得到测量结果。
快速血脂检测仪器的优点是使用方便、结果迅速,但需要注意设备的质量和准确性。
3. 脉搏波法:脉搏波法是通过监测动脉脉搏波的传递速度来间接推测出血管内脂质含量和血管弹性。
这种方法不需要抽血,可以用来监测血脂水平和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
脉搏波法通过专业仪器测量患者的脉搏波信号,然后根据相关算法计算出脂质含量和血管弹性等指标。
脉搏波法的优点是无创、快速,但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
4. 图像分析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基于图像分析的血脂水平监测方法。
这些方法通常通过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与血脂水平相关的特征,然后使用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分类和预测。
例如,一些研究使用眼底血管影像和图像处理算法,成功预测了患者的血脂水平。
图像分析法的优点是无创、非侵入性,但需要大样本数据和专业的图像处理技术。
以上仅是常见的几种血脂水平监测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监测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生化指标解读
生化指标解读生化指标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指标,通过对生化指标的解读,可以了解人体的代谢状况、器官功能、疾病状况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化指标及其解读:1、血糖:血糖水平是反映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
若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
2、血脂:血脂水平是反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若血脂水平异常,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3、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和排泄功能。
若肝功能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肝脏受损或存在肝病。
4、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代谢状况。
若肾功能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肾脏受损或存在肾病。
5、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若心肌酶谱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心肌损伤或心肌梗死等疾病。
6、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等离子。
这些电解质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若电解质水平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抽搐等症状。
7、淀粉酶:淀粉酶水平是反映胰腺功能的重要指标。
若淀粉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胰腺炎等疾病。
8、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
这些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辅助诊断某些肿瘤性疾病,并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生化指标的解读,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生化指标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常用血脂与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
常用血脂与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产生新的检测技术与相应的仪器,尤其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临床生物化学分析的质和量获得了精确的保证,标志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已迈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血脂和心肌酶的生化检验在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n血脂生化检测1 甘油三酯(GPO-PAP法)1.1 临床意义甘油三酯属于脂类,它是从食物中吸收和由碳水化合物内源性产生而获得。
测定甘油三酯对于诊断和处理高脂血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甘油三酯升高见于:①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心肌梗塞;②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③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急性胰腺炎、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低下、酒精中毒。
甘油三酯降低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甲状腺亢进等。
1.2 测定原理样本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蛋白酯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甘油与试剂中的ATP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甘油-3-磷酸,甘油-3-磷酸在甘油-3-磷酸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参与Trinder’s反应,生成醌亚胺色素。
该色素在规定波长处有特异吸收,且该色素的生成量与样本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测定样本与标准品经上述反应生成色素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可以计算样本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①甘油三酯+H2 LPL 甘油+脂肪酸②甘油+ATP GYK 甘油-3-磷酸+ADP③甘油-3-磷酸+O2 羟磷酸++H2O2 G3O④H2O2+显色剂+4-AA POD 醌亚胺色素+H2O注:LPL、GYK、G3O、POD分别为脂蛋白酯酶、甘油激酶、甘油-3-磷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
干粉试剂使用DHBS作为显色剂,采用520 nm波长比色测试;液体双试剂使用2,4-二氯酚为显色剂,用500 nm波长比色测试;液体单一试剂使用TOOS为显色剂,采用540 nm波长比色测试。
2 血清总胆固醇(CHOD-PAP法)2.1 临床意义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或CHOL)的含量,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高脂血症,胆固醇的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血脂与心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产生新的检测技术与相应的仪器,尤其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临床生物化学分析的质和量获得了精确的保证,标志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已迈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血脂和心肌酶的生化检验在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n血脂生化检测1 甘油三酯(GPO-PAP法)1.1 临床意义甘油三酯属于脂类,它是从食物中吸收和由碳水化合物内源性产生而获得。
测定甘油三酯对于诊断和处理高脂血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甘油三酯升高见于:①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心肌梗塞;②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③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急性胰腺炎、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低下、酒精中毒。
甘油三酯降低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甲状腺亢进等。
1.2 测定原理样本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蛋白酯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甘油与试剂中的ATP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甘油-3-磷酸,甘油-3-磷酸在甘油-3-磷酸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参与Trinder’s反应,生成醌亚胺色素。
该色素在规定波长处有特异吸收,且该色素的生成量与样本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测定样本与标准品经上述反应生成色素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可以计算样本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①甘油三酯+H2 LPL 甘油+脂肪酸②甘油+ATP GYK 甘油-3-磷酸+ADPG3O③甘油-3-磷酸+O2羟磷酸++H2O2④H2O2+显色剂+4-AA POD 醌亚胺色素+H2O注:LPL、GYK、G3O、POD分别为脂蛋白酯酶、甘油激酶、甘油-3-磷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
干粉试剂使用DHBS作为显色剂,采用520 nm波长比色测试;液体双试剂使用2,4-二氯酚为显色剂,用500 nm波长比色测试;液体单一试剂使用TOOS为显色剂,采用540 nm波长比色测试。
2 血清总胆固醇(CHOD-PAP法)2.1 临床意义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或CHOL)的含量,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高脂血症,胆固醇的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联。
总胆固醇增高见于:①家族性高TC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乏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②肾病结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糖尿病等。
总胆固醇降低见于:①家族性无β或低β脂蛋白血症。
②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
2.2 测定原理TC测定方法种类繁多,化学方法大都用有机溶剂提取血清中的TC,用特殊试剂显色,然后比色测定。
主要显色反应有Liebermann-Burchard(L-B)反应及高铁-硫酸反应等两类。
这些方法须用腐蚀性的浓酸试剂,特异性差,干扰因素多,准确测定有赖于从血清中提取胆固醇,并对抽提液进行纯化。
因此操作步骤多,不适于常规应用。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脂类测定标准化实验室所审定的ALBK法,由于抽提液中基本上不存在L-B反应的干扰物,结果准确,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参考方法。
此法虽然不很复杂,但也不易准确掌握。
现在还有少数实验室应用L-B试剂直接显色法、邻苯二甲醛法等,准确性差,已在淘汰之列。
在常规工作中现在普遍应用酶法(CHOD-PAP 法)。
此法特异,灵敏,精密,用单一试剂直接测定,既便于手工操作,也适用於。
自动分析仪测大批标本;既可作终点法,也可作速率法测定。
酶法都采用胆固醇酯酶(CEH )水解胆固醇酯(CE),同时以胆固醇氧化酶(CHOD )将胆固醇氧化成胆甾烯酮并产生H 202。
终点物的测定则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目前普遍应用依赖于H202的显色系统,即Trinder 指示反应,试剂包括过氧化物酶(POD )、4—氨基安替比林(4—AAP )和酚(三者简称PAP )。
H 202与4-氨基安替比林和DHBS 反应生成醌亚胺。
醌亚胺在520nm 有特异吸收,反应产生的颜色与总胆固醇含量成正比。
注: CO 为胆固醇氧化酶 总胆固醇(TC )测定要求做到标准化,与国际标准取得统一。
化学测定的胆固醇标准液应以美国NIST (原NBS )的SRM911b 为准,其纯度为99.8±0.1%。
国内应制出相应的胆固醇纯品。
酶法中常用定值血清作标准,规定用参考方法(ALBK 法)定值,定值时须用相当于SRM91Jb 的胆固醇纯品配制标准溶液。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遮蔽法)3.1 临床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防止冠心病发生的保护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HDL-C <0.9 mmol/L ,胆固醇>6.2 mmol/L 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慢性肝病、肝硬变、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症时,HDL-C 降低。
慢性肝病和慢性中毒性疾病,长时期的需氧代谢,遗传性高HDL 血症等使HDL-C 增高。
3.2 测定原理选择性抑制法(PPD 法)亦称选择性遮蔽法。
其应用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及多聚阴离子,根据脂蛋白的酶反应选择性,直接测定HDL-C 。
试剂I 中含多聚阴离子和分散型表面活性剂(亦称反应抑制剂),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在多聚阴离子环境下发生凝聚;由于反应抑制剂与CM 、VLDL 、LDL 的疏水性基团具有高度亲和力,故其吸附在凝聚的脂蛋白颗粒表面形成遮蔽圈,抑制其表面的游离胆固醇反应。
同时在游离的HDL 表面也吸附有少量反应抑制剂,但由于亲和力较弱,其结合是可逆的。
试剂Ⅱ中有对HDL 颗粒中亲水性基团具有高亲和力的可溶性表面活性剂(亦称反应促进剂),其对HDL 表面的吸附不仅置换出第一反应中HDL 表面吸附的反应抑制剂,而且使HDL 形成可溶性复合体,从而使HDL-C 可直接与酶试剂[含胆固醇酯酶(CHER )、胆固醇氧化酶(CHOD )等]发生反应。
主要反应式如下:①CM 、VLDL 、LDL+多聚阴离子+反应抑制剂→CM 、VLDL 、LDL 表面被遮蔽②HDL+CHE+CHOD+反应促进剂→△4-胆甾烯酮+H 2O 2③H 2O 2+4-AAP+POD→显色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清除法)4.1 临床意义由于LDL-C 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最多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CHD 的危险性,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靶标。
LDL-C 升高可见于: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梗阻性黄疽、慢性肾功能衰竭、Cushing 综合征等。
LDL-C 降低可见于:无β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恶性肿瘤等。
4.2 测定原理表面活性剂清除法(SUR 法)是目前国内外LDL-C 试剂盒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试剂。
试剂1中的表面活性剂1能改变LDL 以外的脂蛋白(HDL 、CM 和VLDL 等)结构并解离,所释放出来的微粒化胆固醇分子与胆固醇酶试剂反应,产生的H2O2在缺乏偶联剂时被消耗而不显色,此时LDL 颗粒仍是完整的。
加试剂2(含表面活性剂2和①胆固醇酯 LPL 胆固醇+脂肪酸②胆固醇+O 2 CO 胆甾-4-烯-3-酮+H 2O 2③H 2O 2+4-氨基安替比林+4-氯酚 POD 醌亚胺色素+2H 2O偶联剂DSBmT),它可使LDL颗粒解离释放胆固醇,参与Trinder反应而显色,因其他脂蛋白的胆固醇分子已除去,色泽深浅与LDL-C量呈比例。
5 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免疫透射比浊法)5.1 临床意义载脂蛋白(apo)A1、B和A1/B比值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优于LDL-C、TC、TG、HDL-C等。
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较对照组的apoA1明显降低,apoB显著增高。
对未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B比较LDL-C,载脂蛋白A1、B/A1比较TC/HDL-C或HDL-C/LDL-C为更强的冠状动脉事件预测指标。
用他汀类药治疗患者,LDL-C浓度不再预示或较弱预测继后的冠状动脉事件,而载脂蛋白B仍可预测未来的冠状动脉事件。
apoA1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雌激素疗法、锻炼、饮酒。
apoA1病理性降低见于:①I、ⅡA 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②apoA1缺乏症、鱼眼病、家族性LCAT缺乏症、家族性低α脂蛋白血症;③感染、血液透析、慢性肾炎、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变。
apoB增高见于:冠心病,高脂血症,银屑病。
apoB降低见于:肝实质性病变。
5.2 测定原理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混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
这一方法早于1959年Schultre 和Schuick等报道应用于血浆蛋白与其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物,导致浊度的改变,再进行透射比浊测定。
一般采用抗体对抗原定量的透射比浊法,称为免疫透射比浊法。
其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形成量的多少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的方法。
载脂蛋白apoA1(或apoB)与其相应抗体在液相中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浊度。
浊度的高低与样本中载脂蛋白apoA1(或apoB)的含量成正比。
在340 nm处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值,即可计算出样本中载脂蛋白apoA1(或apoB)的含量。
6脂蛋白a(乳胶增强法)6.1临床意义脂蛋白a(Lp a)是独立于其它载脂蛋白代谢途径的具有特异抗原性的载脂蛋白,可以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立的良好的危险因素指标。
其水平主要决定于遗传,不受性别、年龄、环境、饮食、吸烟和药物的影响。
高Lp a患者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比健康人高2~5倍;脑动脉硬化患者的Lp a水平不仅显著高于健康人,还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Lp a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大动脉瘤及某些癌症等。
Lp a减低见于:肝脏疾病、酗酒、摄入新霉素等药物后。
5.2测定原理人血清或血浆中Lp a与其相应抗体(羊抗人Lp a抗体)在液相中相遇,立即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形成一定的浊度。
通过与同样处理过的校准血清相比较,即可计算出样本中Lp a的含量。
n心功能生化检测1 磷酸肌酸激酶(NAC-act法)1.1临床意义肌酸激酶(CK)是由M(肌肉)型和B(脑)型两种单体亚单位组成的二聚酶。
M型和B型亚单位结合成三种CK同工酶:BB(CK-1),MB(CK-2)和MM(CK-3)。
总CK活性主要见于骨骼肌,绝大多数为CK-MM同工酶;其它含有较高CK活性的组织包括心肌,其中约40%为CK-MB同工酶;胃肠道和脑组织,以CK-BB同工酶为主。
CK生理性升高见于:①剧烈运动后;②肌肉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氯丙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