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烘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施工同烘双线特大桥咨询图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3)新建云桂铁路指导性施组和招标文件
(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指南、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6)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及周围地理环境情况
(7)本标段总体工期安排
(8)投标人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
1.2编制范围
本施组适用于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YGT-4标(线路起讫里程DK495+922.098~DK496+965.540)同烘双线特大桥。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1工程概况
由中铁十局集团公司承建的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YGT-4标段,起讫里程为DK473+300~DK539+120,正线长度65.82km,范围包括珠琳站(含)~幸福隧道出口。途经广南县、砚山县、丘北县。
同烘双线特大桥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天星乡同烘村,靠近中铁十局云桂铁路四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驻地,由二分部负责组织施工。同烘双线特大桥0#台临近南丘隧道出口,桥梁跨越同烘村,桥位处跨部分民房、稻田、灌溉水渠及山地,桥梁中心里程:DK496+468,起始里程为DK495+922.098~DK496+965.540,桥梁全长1043.442m,孔跨布置为2*24+30*32m,24m及32m跨采用预制双线整孔箱梁,桥梁在老八坡预制场预制,运梁车运至现场架设。
本桥共33个墩台,采用矩形空心桥台,矩形墩,墩高29m以下为实心墩,墩高29m以上为空心墩,最高墩为17#~20#墩,墩高均为58m。基础采用Φ1.25m、Φ1.5m钻(挖)孔桩,共327根,其中Φ1.25m钻孔桩长度为2830.6/137根,Φ1.5m钻孔桩长度为1896m/100
根;Φ1.25m挖孔桩长度为521m/56根,Φ1.5m挖孔桩长度为294m/34根。
上部结构:梁体采用预制双线整孔简支箱梁,箱梁在老八坡梁场预制,采用运架一体机进行梁体运输和架设。
下部结构:矩形实心(空心)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2.2主要技术指标
(1)铁路等级 I级
(2)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4.6m
(3)设计时速客货共线200km/h,预留250km/h客专条件
(4)设计活载中-活载设计;ZK活载校核
(5)轨道结构类型无碴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
(6)牵引种类电力
2.3主要工程数量
见表2.3-1主要工程数量表。
2.4地区自然条件
2.4.1地形、地貌
新建云桂铁路全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省界~广南,线路走形于云桂高原与广西盆地间的斜坡地带,即两大地貌单元的过渡区,沿线地形起伏剧烈,属于典型的山岭重丘区。本工程所经区域线路基本走行云贵高原面,高原地貌由低中山、丘陵和高原盆地及农田组成。
2.4.2自然地理特征
2.4.2.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云桂线是目前国内艰险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一条铁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区域地质作用剧烈,碳酸岩分布广泛,不良地质特别发育,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类型众多。沿线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活动断裂与地震、岩溶、滑坡、危岩落石与岩堆、顺层、砂土液化、水库坍岸、有害气体、高地温与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人工弃填土、软土、松软土、膨胀岩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沿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三类。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埋深不等,局部有小泉或湿地分布。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碎屑岩的节理裂隙及构造破碎带中,其富水性受区域构造形
表2.3-1主要工程数量表
态、基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完整性控制,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
岩溶水: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地段,水量较丰富,分布不均匀,受岩溶发育形态及程度控制,接受大气降雨补给。
沿线上第三系(N)、三叠系火把冲组(T3h)、二叠系倒石头组(P1d)、石炭系大塘组万寿山段(C1dw)含煤或褐煤地层,下第三系路美邑组下段(E2la)、志留系玉龙寺组(S3y)含石膏地层,三叠系法朗组下段(T2fa)炭质灰岩、二叠系吴家坪组(P2w)含炭质页岩或煤线地层,以及部分含铁、铜、锰、金矿的侵入岩地层,其地下水一般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或酸性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H2。
2.4.2.2气候、气象
本标段工程所经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直接承受印度洋及太平洋水汽补给年平均气温16.8℃。最高温度36.7℃,最低温度-5.5℃,年平均降雨量1034.8mm,相对湿度70~80%。
2.4.2.3地震动参数
沿线通过地区多为Ⅵ、Ⅶ、Ⅷ度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0.15g,VIII度地震区则分布于云南境内弥勒至昆明南站间的南北向构造带中,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局部0.30g。其中,小江断裂近期以来,活动强烈,是本线通过的强震带,沿该断裂带一线自北而南,是云南历史上强震集中而又频发的地区。
2.4.3施工条件
2.4.
3.1交通运输
本桥桥址处为山区丘陵、谷地间杂农田,地形复杂。施工便道利用出丘北县城经S206省道转入至天星镇的农村公路,该段路采用混凝土路面,可满足施工车辆通行要求;从天星镇至法白村为乡村原有道路,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急弯陡坡较多,基本满足施工车辆通行要求;从法白村口至桥位处为扩建便道,便道长度约4km(路面较平缓,泥结碎石路面,局部需拓宽和增加安全保障措施),施工车辆经新修便道引入施工区域,均在适合地段每隔500米设置错车平台。
本桥小里程处墩台施工便道为扩建同烘村庄内原有村路,大里程处墩台施工便道为扩建原有村道,局部位置临时租用土地。为减小便道坡率,大堤挖土进行降坡处理,保证坡率控制在10%以内。
2.4.
3.2施工场地
本工程地处云南省艰险山区地段,桥梁跨越同烘村,桥位处跨部分民房、稻田、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