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洪涝灾情报告
1998大洪水
河道行洪 能力降低
请观看视频: 00:35~。6月12日 到8月27日,整整77天里,汛期主雨带一直在 我国长江流域南北拉锯及上下摆动。长江流 域在经历了冬春多雨和6月梅雨季节之后;7 月下旬迎来了历史上少见的高强度“二度梅”, 水位长期居高不下;8月份,长江上游的强降 雨进一步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不寻常的洪水考验。
受灾情况
根据湖北、江西、湖南、安 徽、浙江等省(区)的不完 全统计,受灾人口超过一亿 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 顷,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 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达 1500多亿元。
洪水成因
前期降雨偏多、 中下游地区底 水偏高
降雨集中且强 度大,大到暴 雨甚至特大暴 雨出现频繁。
洪水调蓄 能力降低
The Disastrous Flood in 1998
98长江特大洪水
时间:1998年6—8月
地点:长江流域地区
事件:由于雨带长期停滞在长江流域,降雨集中,导 致长江上游先后出现8次洪峰,中下游水位居高不下, 形成了全流域性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 人员伤亡。
2
世纪洪魔:1998年长江洪灾
1998年长江流域雨情洪涝特征教程
1998年长江流域雨情洪涝特征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流域性大洪水,多处水文站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洪水位的记录。
1997年冬季-1998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反常,江南频繁出现大雨或暴雨,出现了枯季不枯的异常情况。
由于长江流域冬春季降水偏多,湘江、赣江、闽江和广东北江干流3月发生洪水,汉口水文站3月16日水位达到21.33 m,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这几条江河的春汛比常年提前1个月。
6月梅雨季节之后;7月下旬长江流域又迎来了历史上少见的高强度“二度梅”,水位长期居高不下;8月份,长江上游的强降雨进一步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不寻常的洪水考验。
以下从雨情、水情和灾情三方面对1998长江流域的这次洪水进行分析。
1、雨情特点图1、1998年6-8月长江流域平均逐日降水量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量超过500mm,其中,鄱阳湖、赣江降水量在1000 mm 以上。
图1是1998年6-8月长江流域16个站平均的逐日降水量。
由此看来长江流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12-27日、7月21-31日,出现了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两次梅雨活跃期。
一般6月过后,我国主雨带会往长江以北的地区移动,长江流域进入高温伏旱天气;然而1998年,6月梅雨过后,雨带并没有向北移动,7月下旬梅雨又再度重来,形成了历史上上见的高强度的“二度梅”,长江水位迅速上涨。
8月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等地降水频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0%~100%,局部地区偏多200%。
持续的强降水使得长江干、支流和沿江湖泊水位猛涨,引发了自1954年以来长江又一次全流域的特大洪水。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强降水大致可分为4个时段:(1)、6月12~27日,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江南。
图2、1998年长江流域第一阶段降水量分布图在此期间,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出现连续性暴雨或大暴雨天气过程,特别是江南北部地区暴雨日数多、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降水总量一般都有300~500mm,其中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以及湖南局部的降水量在500mm以上,部分地区达800~1000 mm(图2),较常年同期偏多1~3倍。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原因分析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原因分析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
造成1998年洪水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的原因是气候异常,雨水过大.自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的降雨过程.7月份长江中下游水文站的洪水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45亿立方米;汉口站1648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120亿立方米.长江洪水主要发生在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这里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洪不畅,又是多路来水汇合的地方,如果各支流同时发生洪水,在这里相遇,必然酿成长江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关键性的还是部分蓄洪量比1954年要减少了很多.根据资料1998年的洪水来量约为100亿立方米.而1954年洪水的安全蓄洪量约400多亿立方米,1998年蓄洪总量约为100亿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洪量估计才50多亿立方米.这时,人们又会提出问题:长江水位抬高是否是由于长江河床的淤积提高了?①关于河床淤积情况为了开发水电资源,我国在许多主要江河的中、上游都兴建了梯级水电站和小水库,这使江河湖泊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被大大弱化,并造成河湖的天然水面受限、河道淤积加重、河床堤坝争相提高的恶性循等结果.根据长期观测资料显示长江干流河槽基本稳定,但也由于某些因素,局部河段有冲淤变化,最明显的是荆江以下的洪湖河段,这一河段受下荆江栽弯工程影响,因此栽弯河段上有冲刷,河床有淤积现象.②关于湖泊淤积情况近几十年来,由于通江湖泊遭盲目围垦,丧失面积达1200万公顷左右.仅长江原有的22个较大的通江湖泊,都因不合理的围垦开发而减少了576亿立方米的容积.湖泊容积缩小,导致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水位抬高,这种情况下汛期洪水水位一般高于境内地面10米左右,以致险象环生,防不胜防.例如:洞庭湖1949年以来因淤积减少了湖泊容量约为40多亿立方米,由于围垦了1600平方千米,大约减少容量近100亿立方米.鄱阳湖的淤积量很小,但由于围垦1400平方千米,减少湖泊容量约80多亿立方米.湖北省的长江两岸湖泊由于全部封锁,减少面积5700平方千米,1949年以来,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及安徽五省,因围垦共增加耕地约1400平方千米.根据数据统计,在长江上游100万平方千米的流域范围内,地面固体物质的年均侵蚀量为15.68亿吨,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5.3亿吨,输移比为0.33.宜昌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4.3亿吨,下游大通站为4.68亿吨.宜昌和汉口的差值,主要淤在洞庭湖区,大通站的输沙量,绝大部分流入东海.据研究,森林植被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主要的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森林对降水的截留率高达12.6%,与无林地相比,可减少地表水流失85.1%,减少土壤冲刷量58%.显然,植被遭破坏的结果,必然使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量增加,洪枯比加大,径流量减少.水土流失还造成河道和湖泊、水库淤积,使河床抬高,水库库容减小,湖泊萎缩.但多年来,森林采伐与更新比例为11:1.据1957年的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0.2%.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3.94万平方公里,猛增了一倍,占流域总面积的41%.结论:首先,生态破坏严重,尤其是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遭受长期持续的严重破坏,导致大自然的报复.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滥伐森林,使一些河流断流,泉源枯竭,雨季又造成洪水泛滥.第二是,盲目围湖造田,其结果是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减.其中盲目围湖造田和占用行洪洲滩是长江洪水水位增高的主要原因.第三是,不合理的水利建设对江河产生的负面生态效应不容忽视.大量水利工程破坏了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有可能加剧水灾的危害.建议及希望: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人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气候异常,降雨集中所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正视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围湖造田和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⑴保护生态,刻不容缓.生态破坏是洪水危机的元凶之一.缓解洪水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护湿地、控制水土流失.⑵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土地利用上,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管理,在工业、交通、建设和兴建住宅时,尽量节约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生产潜力和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发利用宜荒地,沿海滩等各种土地资源,禁示糊乱围湖造田,占用行洪洲滩.⑶在西部大开发中,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结合实际情况对长江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国土环境质量,使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98长江洪水29个省市自治区遭受洪灾1998年洪水造成3004人死亡、2.23亿人受灾。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原因分析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原因分析从 6 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
造成1998 年洪水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的原因是气候异常,雨水过大.自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的降雨过程.7 月份长江中下游水文站的洪水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45亿立方米;汉口站1648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120亿立方米.长江洪水主要发生在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这里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洪不畅,又是多路来水汇合的地方,如果各支流同时发生洪水,在这里相遇,必然酿成长江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关键性的还是部分蓄洪量比1954年要减少了很多.根据资料1998 年的洪水来量约为100 亿立方米.而1954年洪水的安全蓄洪量约400多亿立方米,1998年蓄洪总量约为100亿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洪量估计才50多亿立方米.这时,人们又会提出问题:长江水位抬高是否是由于长江河床的淤积提高了孑①关于河床淤积情况为了开发水电资源,我国在许多主要江河的中、上游都兴建了梯级水电站和小水库,这使江河湖泊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被大大弱化,并造成河湖的天然水面受限、河道淤积加重、河床堤坝争相提高的恶性循等结果.根据长期观测资料显示长江干流河槽基本稳定,但也由于某些因素,局部河段有冲淤变化,最明显的是荆江以下的洪湖河段,这一河段受下荆江栽弯工程影响,因此栽弯河段上有冲刷,河床有淤积现象.② 关于湖泊淤积情况近几十年来,由于通江湖泊遭盲目围垦,丧失面积达1200 万公顷左右.仅长江原有的22 个较大的通江湖泊,都因不合理的围垦开发而减少了576亿立方米的容积.湖泊容积缩小,导致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水位抬高,这种情况下汛期洪水水位一般高于境内地面10米左右,以致险象环生,防不胜防.例如:洞庭湖1949年以来因淤积减少了湖泊容量约为40多亿立方米,由于围垦了1600平方千米,大约减少容量近100亿立方米.鄱阳湖的淤积量很小,但由于围垦1400平方千米,减少湖泊容量约80多亿立方米.湖北省的长江两岸湖泊由于全部封锁,减少面积5700平方千米,1949年以来,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及安徽五省,因围垦共增加耕地约1400平方千米.根据数据统计,在长江上游100 万平方千米的流域范围内,地面固体物质的年均侵蚀量为15.68亿吨,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 5.3 亿吨,输移比为0.33.宜昌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 4.3亿吨,下游大通站为 4.68 亿吨.宜昌和汉口的差值,主要淤在洞庭湖区,大通站的输沙量,绝大部分流入东海.据研究, 森林植被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主要的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森林对降水的截留率高达12.6%,与无林地相比,可减少地表水流失85.1%,减少土壤冲刷量58%.显然,植被遭破坏的结果,必然使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量增加, 洪枯比加大,径流量减少.水土流失还造成河道和湖泊、水库淤积,使河床抬高,水库库容减小,湖泊萎缩.但多年来,森林采伐与更新比例为11:1.据1957 年的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0.2%.到1986 年, 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3.94 万平方公里,猛增了一倍,占流域总面积的41%.结论:首先,生态破坏严重,尤其是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遭受长期持续的严重破坏,导致大自然的报复.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滥伐森林,使一些河流断流,泉源枯竭,雨季又造成洪水泛滥.第二是,盲目围湖造田,其结果是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减.其中盲目围湖造田和占用行洪洲滩是长江洪水水位增高的主要原因.第三是,不合理的水利建设对江河产生的负面生态效应不容忽视.大量水利工程破坏了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有可能加剧水灾的危害.建议及希望:1998 年长江特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人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气候异常,降雨集中所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正视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围湖造田和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⑴保护生态, 刻不容缓.生态破坏是洪水危机的元凶之一.缓解洪水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护湿地、控制水土流失.⑵ 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土地利用上,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管理,在工业、交通、建设和兴建住宅时,尽量节约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生产潜力和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发利用宜荒地,沿海滩等各种土地资源,禁示糊乱围湖造田,占用行洪洲滩.⑶ 在西部大开发中,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结合实际情况对长江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国土环境质量,使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98长江洪水29个省市自治区遭受洪灾1998年洪水造成3004人死亡、2.23 亿人受灾。
1998年东北抗洪救灾记事
1998年东北抗洪救灾记事1998年,是中国东北地区发生重大洪灾的一年。
整个夏季,东北地区多个省份连续遭受了暴雨洪灾的袭击,致使大面积城市和农村地区受到严重水灾的威胁和冲击。
这次东北抗洪救灾行动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恶劣天气灾害中的突出事件,也是中国政府的一次极具挑战性和艰巨的任务。
1998年6月,浑河汛期来临,东北地区开始持续强降雨。
随着暴雨不断加剧,多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先后出现了严重的水灾情况。
特别是沈阳、大连、抚顺等东北主要城市陷入水淹之中,市区大量房屋、道路、桥梁被淹没,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几乎被瘫痪,无数家庭的生活和产业受到严重威胁。
同时,许多农田被淹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农民损失惨重。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洪灾,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
国家决定动用军队、警察、消防等力量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东北地区的各级政府和机构组织人员投入到救灾行动中,迅速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展开全面的抗洪救灾行动。
东北地区各级政府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救灾工作,调动公众的力量参与到排涝、抢修、转移、安置等工作中。
同时,东北地区也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大量的志愿者、物资、抗洪经验从全国各地涌来,支援东北的灾区。
抗洪救灾行动中,军队的参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军队派出了海陆空三军的力量,包括工程兵、水警、陆军等。
他们奋不顾身地冲进险情丛生的洪水中,修复被破坏的水坝、堤坝和护岸,并对受灾人群进行紧急救援和转移。
他们的英勇行动和无私奉献激励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此外,洪灾中的医疗救援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大批医生、护士、救护人员投入到医疗救助行动中,他们顶着洪水的冲击,进入受灾地区,实施急救,疏散和治疗伤员。
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医务工作者的伟大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东北地区的抗洪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洪水逐渐得到控制,受灾地区的人民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在这场洪灾中,东北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同时也亲身体验到了全国人民的无私帮助与支持。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情_冯铁忱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情冯铁忱 吴群英摘 要 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水,使整个流域遭受了建国以来少见的自然灾害。
分析造成洪灾的主要原因为:暴雨频繁,且降雨强度大;堤防隐患多,且防洪标准不高;洪水来临时,洲滩民垸难以适时弃守;山洪山地灾害突发性强。
提出今后防洪减灾的措施:提高堤防的抗御能力,尤其要加快对堤基的处理和堤身加固;加快蓄滞洪区安全设施的建设;洲滩民垸应按防洪规划适时弃守以利行蓄洪;加快中小城镇的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山地灾害的防御。
主题词 流域洪水 水灾 洪灾调查 长江 1998年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使长江流域遭受建国以来少见的严重自然灾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挥和科学决策下,在沿江各省各级领导亲临一线组织下,经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抗洪,奋力抢险,战胜了8次洪峰,保住了荆江大堤、同马大堤、长江干堤、重点垸堤和武汉市等重要城市的安全,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使洪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 洪灾灾情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近年来少见的特大暴雨,并由此形成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流域遭受溃垸、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塌等灾害,受灾范围之广,灾情程度之重,是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据初步调查资料统计,淹没耕地23.9万hm2,受灾人口231.6万人,其中死亡人口1526人,倒塌房屋212.85万间。
上游四川省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上千处。
2 灾害特点2.1 灾害范围广、种类多受灾范围遍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除云南、贵州省外的7省市受灾县市达588个、乡镇10771个。
就各省而言,受灾范围之广也属少见。
四川省21个市、地、州都不同程度的遭受山洪和山地灾害,长江中下游5省不仅平原河湖地区大范围受灾,山丘区也遭受严重山洪和山地灾害。
因持续不断的暴雨洪水和长时间的高洪水位,造成溃垸、内涝和山洪等多种灾害。
(1)溃垸灾害。
“九八抗洪”的洪湖记忆
“九八抗洪”的洪湖记忆作者:陆剑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9年第08期弹指一挥间,21年匆匆而去,1998年的那一场特大洪水令人终生难忘。
1998年,洪湖遭受了历史罕见的长江流域特大洪水。
这场特大洪水来得早(6月26日,洪湖江段进入设防)、来得猛(主汛期,日均水位上涨0.55米)、时间长(汛期时间为90天)、水位高(螺山站水位高达34.95米)、洪峰多(8次洪峰)、洪量大(第2次洪峰流量达66500立方米每秒)、险情多(汛期发生大小险情648处,长江干堤发生重点险情38处,占全省一半;发生溃口性险情12处),让人提心吊胆。
作为湖北抗洪主战场的洪湖,10万抗洪军民不惧艰难,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与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殊死决战,创造了“不溃一堤、不倒一垸、不损一闸一站”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不朽的中华抗洪史诗!全国罕见:一个汛期,洪湖江段发生8次洪峰1998年夏,洪湖天空仿佛塌陷了一般。
炸雷,一声接一声,打得地动山摇;闪电,一个接一个,照得天空一片惨白;狂风,一阵接一阵,吹得树弯人颤……瓢泼似的大雨、暴雨、强暴雨像穿了底的筛子,挟带着狂风倾盆而下。
长江水位一个劲地往上直蹿,每天以0.50~0.55米的速度上涨,川水、南水直逼洪湖,135公里的洪湖长江干堤遭全线压境。
6月26日,长江螺山站水位达到了30.00米的设防水位;7月3日,长江螺山站水位达到了32.50米的警戒水位。
第1次洪峰凶狠狠地卷来,于7月6日17点进入洪湖堤段,螺山站水位达33.51米,流量达59400立方米每秒,超过32.50米的警戒水位1.01米。
7月27日12点,第2次洪峰直逼洪湖,螺山站水位达33.44米,流量达66500立方米每秒。
其来势之凶,流量之大,水位之高,突破1954年螺山站33.17米的保证水位0.27米,致洪湖防汛形势极为紧张。
中国1998至2009间的大型自然灾害.doc
1998-2009中国自然灾害19981998年,我国频繁出现多种气象灾害,尤其是暴雨洪涝范围广、灾情重,是建国以来少有的重涝年份之一。
1998年,我国相继发生了3次大的自然灾害: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洪水,近海海域的赤潮和内蒙、新疆的沙尘暴。
状况气候变化 1998年,大部分地区雨量显著偏多,导致本年度洪涝灾害严重。
其中东北西部、淮河流域大部及江南大部雨量偏多2~5成,内蒙古东部、江西北部偏多达5成以上。
全国范围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一般偏高1~2℃,东北东部和内蒙古大部偏高达2℃以上;除东北北部、新疆大部、贵州大部等地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均为建国以来同期的最高值或次高值,1997/98年度冬季是自1987年度以来的连续第12个暖冬。
1998年内,只有3个台风在我国登陆,是建国以来登陆台风个数最少的年份之一,台风初始登陆时间也是最晚的。
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全国大部分地区雨水丰沛或适宜,干旱灾害轻,热量充足,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属一般年景。
自然灾害 98洪水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本年度暴雨洪涝出现范围广、洪水持续时间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沿江和沿湖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嫩江、松花江的洪水持续时间之长、洪峰水位之高、流量之大均超历史记录。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
沙尘暴 4月5日,内蒙古的中西部、宁夏的西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遭受了强沙尘暴的袭击,影响范围很广,波及到北京、济南、南京、杭州等地。
4月17~19日,新疆的北疆及东疆、南疆的一部分地区发生了6级以上沙尘暴。
5月20日,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又遭到了第二次沙尘暴的袭击。
赤潮 1998年造成严重损害的赤潮灾害共有五起,涉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严重,而且发现了新的赤潮生物种。
其中,9月中旬到10月下旬,渤海发生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赤潮。
赤潮最大覆盖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对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
60周年大事记之1990-1999:98特大洪水
60周年大事记之1990-1999:98特大洪水
简介: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6月中旬—9月上旬中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
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8月14日,江泽民在湖北抗洪抢险第一线发表《夺取长江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的讲话,勉励广大军民坚定信心,严防死守,决战到底。
9月3日—6日,江泽民再赴湖南、江西、黑龙江等地,视察抗洪救灾工作。
9月28日,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在这次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民族和人民展示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九八年特大洪水作文
九八年特大洪水作文
一提起九八年的特大洪水,那场面,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那年夏天,老天爷好像是被谁惹毛了,雨下个没完没了。
那雨水就跟不要
钱似的,拼命往下倒。
河水涨啊涨,很快就超过了警戒线,变成了一头凶猛的
野兽。
好多地方都被淹了,房子泡在水里,就像一艘艘可怜的小船。
人们不得不
离开自己的家,带着能拿的东西,往高处跑。
那场面,真是又慌乱又无奈。
解放军叔叔们可就忙坏了。
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
一个个扛着沙袋,拼命地加固堤坝,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我记得有个新闻报道,有个小战士,年纪轻轻的,为了救一个被困的老奶奶,在水里泡了好久,脚都泡烂了。
还有一群战士,为了堵住一个大缺口,手
挽手跳进水里,那场面,看得人眼泪汪汪的。
老百姓们也没闲着,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
有的给战士们送吃的,有
的帮忙照顾受灾的群众。
那时候,虽然洪水很可怕,但大家的心都紧紧地连在
一起,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经过大家的努力,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虽然损失不小,但我们也挺过来了。
这场特大洪水,让我们看到了天灾的无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有爱。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觉得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这样
的灾难了,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
1998年抗洪救灾的简介
1998年抗洪救灾的简介1998年入汛以来,由于气候异常,中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多,特别是长江以南和东北北部地区出现持续性的强降雨,致使6~9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先后出现了八次洪峰,嫩江、松花江出现了超过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
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辽阔的东北平原普遍发生洪水平堤、漫堤,多处发生渗透、管涌和溃堤决口,造成洪水泛滥,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家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同心同德、团结奋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洪水展开了顽强的搏斗,取得了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在洪水到来之前,根据水文、气象等方面的资料,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早做出了可能发生特大洪水的判断。
防汛形势严峻,责任重于泰山,各地要抓早抓紧抓细抓实,全力以赴认真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工作,确保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争取了防汛抗洪的主动。
6月27日,嫩江发生第一次洪峰,30日,国家防总发出《关于长江、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切实负起防汛指挥的重任。
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各地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在抗洪抢险极为复杂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果断决策、正确部署,使整个抗洪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7月2日,长江上游出现第一次洪峰。
在整个抗洪抢险中,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做出了派解放军参加抗洪抢险、军民协同作战的重大决策。
7月18日,长江上游出现第二次洪峰。
7月21~22日,武汉市降特大暴雨,创该市有雨量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7月22日,中央要求沿长江各省市特别是武汉市作好迎战洪峰的准备,“严防死守,要做到三个确保: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武汉等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月8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紧急指示》,要求部队各级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昂扬的斗志,直至夺取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
1998年长江抗洪救灾纪实资料
1998年入汛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再狮迎威,连续六十多天超紧届水位,严重威胁着沿江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把抗洪抢险做为头等大事,科学决策,百万居民众志诚成,奋起抗议洪,战士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洪风洪水的考验,广大军民日夜奋战,与洪水捕斗,我们军队发扬不怕疲劳不怕坚险,连续作战精神,要坚决坚持到底坚持奋战,坚持再坚持,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千里大堤千里兵,英雄的子弟兵,哪里有危险,子弟兵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解放军哪里就化险为姨,在这场抗洪斗争中广大,他们头顶烈日,身挡激流,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与特大洪水殊死搏斗,严防死守,用血肉躯,筑起了冲不垮的坚强大堤,解放军是大地的守护神,也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守护神,军爱民,民拥军,一场洪水更加密切了军民鱼水情。
洪水给灾区靠心甘情愿大损失,全国二亿多人受灾,倒塌房屋497万间,估报经济损失1666亿元,
1/ 1。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指的是1998年7月份长江中下游主要站的洪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45亿立方米,汉口站1648亿立方米,比1954年多120亿立方米。
长江干堤在九江大堤处发生决口,几天之内堵口成功。
1998年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
第一次,是6月12日至27日。
江南大部分地区暴雨频繁,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1倍以上,江西北部多2倍以上。
第二次是7月4日至25日。
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和其他沿长江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
第3次是7月末至8月末,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比常年偏多2至3倍。
受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大洪水。
中文名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外文名Yangtze River flood in 1998时间1998年7月经济损失2551亿元人民币94%的人还看了•洪水灾害是哪一年•非典是哪年•2003年非典起因1998年中国气象有一些异常。
对于气象异常的原因,有这样的分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编写的《中国'98大洪水》)[1]: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异常升高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中国的北方和长江一带形成了两个大的降雨区。
欧亚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积雪较多。
1998年7月中旬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南退,位置偏南偏西,这是十分不正常的,造成了长江上游一带暴雨现象发生极为频繁。
1998年6月到8月,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三个地区出现阻塞高压形势,造成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较易南下,这也是长江一带多雨的原因之一。
灾情这场洪水范围比较广,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和群众奋勇救灾;一些水利工程也起到了分洪作用。
最终损失情况如下: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9个。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降水概况描述及成灾原因初步分析(修改版)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降水概况描述及成灾原因初步分析06级气科5班王修莹20061301198摘要:1998年夏季(6月11日至8月29日),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天气,给我国国内生产、国民生活带来极大的灾难。
98年夏我国气候异常,主汛期长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造成长江流域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天气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长江流域洪灾二度梅低频气旋一、我国夏季降水特点与98年夏季降水概况及主要特点:1998年夏季(6月11日至8月29日),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天气,给我国国内生产、国民生活带来极大的灾难。
持续的特大降水,造成长江全流域发生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
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洪水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更是多达1600多亿元。
那么时隔这么多年,那场降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造成如此大的洪水的原因是什么?气候工作者及气象学家们是怎样看待这场降水的?下面来分析下:(一)、我国夏季降水特点及雨带活动位置[1]我国夏季降水特点是雨带先后经历两次北跳三次停滞过程,具体如下:5月中旬—8月下旬,雨带从南往北移;5月中旬—6月上旬,我国华南进入华南前汛期,雨带位于15ºN左右;6月中旬—7月上旬,江淮盛行梅雨,降水量很大,暴雨集中,雨带位于20-25ºN;7月中旬—8月下旬,我国华北东北进入雨季,雨带位于30ºN左右。
此时华南进入后汛期;8月下旬—10月上旬,雨带从北往南移,其中9月中旬—10月上旬是淮河秋雨期,雨量小,位于20ºN左右。
(二)、98年夏季降水主要特点图1 1998年6~~8月降水量[2]上图可看出,1998年主汛期(6~8月),长江流域降雨为全流域型偏多,鄱阳湖,洞庭湖两湖水系6~8月降雨量均在1000mm以上其中澧水上游总降雨量超过2000mm。
建国以来中国的大洪水(1949年-1998年)
建国以来中国的大洪水(1949年-1998年)1949年以来中国的大洪水我国发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造成。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夏季炎热,暴雨集中,具有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特别是影响降雨的天气系统,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动,西南涡的运动和热带风暴(或台风)的活动频度发生异常,常常造成我国大面积降雨,当各河流洪水遭遇时常常形成流域性大洪水或局部地区的特大洪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提高了抗御洪水的能力。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广大平原都处于最高洪水位以下,有的达10多米以上。
这些地区集中了我国2/5人口,1/3耕地和3/5的工农业总产值及大量的城市集中在洪水威胁区,防汛任务艰巨。
河道堤防的标准近期内也不可能达到很高标准,遇超标准洪水常造成防汛形势严竣,甚至洪水灾害。
因此正确了解我国洪水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对策,以减轻洪灾威胁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堤防标准不高,一般重现期在20年一遇。
本文按此标准,将1949年以来50年间的洪水挑选出来,就雨情、水情方面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从挑选出的15年27场洪水中可以看出:暴雨强度,持续时间和覆盖面积的多少是发生洪水的主要原因,据经验统计,大洪水年暴雨中心强度24小时降雨可达400毫米,面平均雨量当在200毫米以上,持续时间超过7天。
在年际变化上,具有重复性和阶段性,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个频发期是1949~1963年,第2个高频发期是90年代以后,1991~1999年。
1 1949年7月西江洪水雨情自6月22日至30日,西江流域不断出现大到暴雨,历时9天。
22~23日暴雨区主要分布在柳江,左、右江以及红水河中下游。
23日最大日雨量融安县长安镇138毫米,隆安、都安、柳州均接近或超过100毫米。
27~28日雨区北移至柳江和桂江流域,27日桂江灵川站日雨量185毫米,28日柳江支流洛清江永福站日雨量300毫米,29日~30日雨区又南移至红水河、右江流域,以29日暴雨区范围最大,日雨量均超过100毫米。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1998-01-01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年中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1998年全国属丰水年,降雨量比常年偏丰,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增加,地下水储存和水库蓄水总量有所增加,黄河下游断流比1997年有所缓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环境状况局部有所改善。
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略有增长,全国供水基本上满足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对水利建设作了总体部署。
但是,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水的问题比较突出。
黄河下游断流情况依然严重,重要江河的水污染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超采情况仍很严重,工农业用水浪费没有得到遏制。
现将1998年水资源情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1998年全国平均降水量71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7631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11.3%,属丰水年。
按九大流域片分析,松辽河片降水量616毫米,比常年多20.6%;海河片降水量551毫米,比常年多0.8%;黄河片降水量463毫米,比常年多1.5%;淮河片降水量1005毫米,比常年多18.8%;长江片降水量1216毫米,比常年多11.5%;珠江片降水量1560毫米,比常年多0.4%;东南诸河片降水量1875毫米,比常年多13.5%;西南诸河片降水量1212毫米,比常年多14.4%;内陆河片降水量193毫米,比常年多17.6%。
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京、鄂、皖、藏、豫、苏、渝、赣、新、内蒙古偏多15%~35%;偏少的只有6个省,其中甘肃和海南分别偏少9.5%和12%。
利用生态学定律 分析98年长江洪涝灾害
10资环杨培10140210181998年长江水患成因分析及反思——结合生态学三大定律一、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灾情概述及洪水特点(一)、灾情概述1998年进入汛期以后,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
松花江、嫩江也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由于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非常严重。
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表明,受水灾影响,全国有29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到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3亿人,死亡3656人;倒塌房屋733万间,损坏房屋1379万间;农作物受灾2 544万公顷,绝收614万公顷;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642亿元。
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
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达82300立方米每秒,仅次于1954年洪峰流量,为历史第二位。
南京站7月29日出现最高潮位10.14米,居历史第二位,在10.0米以上持续17天之久。
镇江站8月24日出现8.37米的高潮位,仅比1954年低1厘米,居历史第三位。
(二)洪水特点长江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洪水,如1931年、1935年、1954年1991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水,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与历史上的大洪水相比有如下特点:1、长江上游洪峰频繁,间隔时间短。
1998年长江上游共形成8次洪峰。
以宜昌为例,第一次报峰时间为7月2日,第8次报峰时间是8月31日。
短短的两个月内有8次洪峰通过宜昌,且间隔时间都比较短,其中间隔最长的为16天,最短的只有4天。
所以长江上游洪峰频繁且间隔时间短是1998年长江洪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2、水位高。
长江干流自宜昌以下河段全线超过警戒水位。
除武汉个别观测站外,中游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都超过了1954年,也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
人类历史较严重的自然灾难之长江洪水
2. 1931年气候反常,长时间的降雨, 造成全国性的大水灾。其中长江中下 游和淮河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 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八省 灾情最重,是20世纪受灾范围最广、 灾情最重的一年。
3. 1954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大洪 水,长江中下游洪水与川水遭遇。
引发此次特大洪水原因之一:气候影响
•
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主汛期,长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 围广、持续时间长;松花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显偏多。气候异 常的主要因素是: ——厄尔尼诺事件(即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 异常升高现象)。 1997年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多,是影响1998年夏季长江及江南 地区降雨偏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 简称副高)异常。 亚洲中纬度环流异常,阻塞高压活动频繁,促使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 繁南下影响我国,这是长江流域持续多雨的冷空气条件。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 - 损失报告
•
此次洪灾农作物受灾1080.7公 顷,成灾728.1万公顷,绝收 251.5万公顷;受灾10169.2万 人,成灾7094.7万人,死亡人 口2140人,伤病人口1522436 人,紧急转移1044.7万人;倒 塌房屋350万间,损坏房屋732. 万间,死亡大牲畜175.7万头; 直接经济损失1450.9亿元。
人类历史较严重的自然灾难之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
制作人: 14汽车大类4班 14汽车大类4班
朱沛强 杨洁茹
近代历史上长江的几次大洪水情况如下:
1. 1870年(清同治九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是以上游干流来水为主的特大洪水,上 游于流重庆至宜昌河段出现了数百年来最高洪水位,至今仍保持历史最高值的记录。
灾害中采取的措施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查险及溃口截流、管涌堵漏抢险战斗。 危急关头急调参加过三峡工程截流的专家,采用葛洲坝大江截 流技术,成功地排除了险情。 6.科学监控灾区疫情,防病防疫工作 卓有成效。卫生部等十几个有关部 门组织医务科技人员,科学监控灾 区疫情,研究制定各种疫病防治手 段。先后向灾区派出22728支医疗 防疫队,为灾区和抗洪队伍进行医 疗服务达681万多人次,加上各地 药品和人力物力的支援,灾区没有 出现大的疫情。
中国九十年代特大洪灾是什么时候
中国九十年代特大洪灾是什么时候我国1998年特大洪灾1998年汛期,长江上游先后出现8次洪峰并与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
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
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我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4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0多人,倒塌房屋685万间,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2551多亿元人民币。
1998年6月12~27日,受暴雨影响,鄱阳湖水系暴发洪水,抚河、信江、昌江水位先后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洞庭湖水系的资水、沅江和湘江也发生了洪水。
两湖洪水汇入长江,致使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水位迅速上涨,从6月24日起相继超过警戒水位。
6月28日至7月20日,主要雨区移至长江上游。
7月2日宜昌出现第一次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
监利、武穴、九江等水文站水位于7月4日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7月18日宜昌出现第二次洪峰,流量为55900立方米每秒。
在此期间,由于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来水不大,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一度回落。
7月21~31日,长江中游地区再度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
7月21~23日,湖北省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连降特大暴雨;7月24日,洞庭湖水系的沅江和澧水发生大洪水,其中澧水石门水文站洪峰流量19900立方米每秒,为20世纪第二位大洪水。
与此同时,鄱阳湖水系的信江、乐安河也发生大洪水;7月24日宜昌出现第三次洪峰,流量为51700立方米每秒。
长江中下游水位迅速回涨,7月26日之后,石首、监利、莲花塘、螺山、城陵机、湖口等水文站水位再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8月份,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水位居高不下,长江上游又接连出现5次洪峰,其中8月7~17日的10天内,连续出现3次洪峰,致使中游水位不断升高。
1998年洪涝灾情报告
1998年洪涝灾情报告
万群志
【期刊名称】《防汛与抗旱》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1998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嫩江、松花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福建的闽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淮河上游出现超警戒水位,黄河发生一般性洪水,西藏、浙江等地部分中小河流也发生了超过历史记录的最大洪水。
受灾较重的有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
【总页数】4页(P205-208)
【作者】万群志
【作者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16
【相关文献】
1.松花江1998年大洪水及洪涝灾情 [J], 崔青海;田立暄
2.1998年松花江洪涝灾情及其特点 [J], 田立暄;阚丽娟
3.重灾见真情党心系民心——凤台县“91·6”洪涝灾情的报告 [J], 李宗新;田文;等
4.有效应对台风、洪涝灾情农副产品相关行业市场价格秩序平稳——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2018年8月分析报告 [J],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监督
指导处
5.1998年全国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的主要成果──基于网络的洪涝灾情遥感速报系统的应用 [J], 魏成阶;王世新;阎守邕;刘亚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